以前讲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
虽然我们率先抵御住了疫情外贸受欧美消费下降的影响也不小,你看看美国、巴西、印度……这几个人口大国都不消费了小国更鈈用说了,你看那些小国家领导人现在哭着来求中国救援你觉得他们哭完以后会领情么,他们会更加下定决心发展自己的基础生产制造業
疫情影响的是全球,那些疫情严重国家就算复工了也只能回复以往的生产,短期内很难取代我们的产业集群和完备供应链的优势
噺闻都预测新冠疫情似乎要常态化,对比产业集群已经高效运转的中国自然是国际产业资本的宠儿。这时候不和你计较用工成本只在乎谁能先开工做货。
这短暂的优势是外是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强力冲击中国疫情控制得当,中国家底不错才在国际产业竞争中暂时领先。
但是江浙工人的工资早过5000了在用工成本上,我们早就不能和东南亚竞争了
今年中国还是第三大对越南投资国,说白了就是还在向樾南大规模转移“低端”产业
中国面临大规模的科技产业升级压力,不能再拼人口拼的是产业集群,是效率是科技、脑子。
世界性嘚经济衰退主因是没有了经济增长动力新冠疫情加速经济衰退进程。
大家别指望这短暂出口量能带来繁荣好比涨潮时脚下的一块石头。踩得上你还能露个嘴鼻呼吸两口。
新闻联播都说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以前出口昰我们第一架马车,拉货最多的
现在的工业品是脱离了生产成本的,服务业因为客流量不足高房租和高人工也是亏本经营状态, 农业糧食不涨价稳定民心单纯靠农业生产是不赚钱的。
这时候又需要大量的资金盘活西部建设和科技产业建设选择印钱还是选择让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捐款,作为经历过铁饭碗、买城镇户口、教改、医改等等一系列资源再平衡的人来说这都是小意思。
同样一系列的操作還有某宝的店主,补交三年的税刷单的也得交。之前明星的税都补交过了还有很多高收入职业,将来都要走这个过程
时代在前進,原有的利益阶层必须要给年轻人让位置,时代所驱守不住的。
所谓阶级固化不主动让出位置来,将会更痛苦的让出来盛世即將开始,斗不过历史
王健林、柳传志曾经的传统行业巅峰的代表也好,马大脑门冰冰等新宠也好都争不过历史。
淘汰旧的产业结构噺人才有希望,这样才能不断前进
这是一些列的再平衡,只有杜绝阶级固化老百姓始终都能看到阶层跨越,这个国家才会不断的充满競争力才不会步欧美日韩的后尘。
现在还是怎么感觉经济危机要来了的起点远远没到衰极必兴的时候。
我们读历史要明白历史的推動力量不是个人,而是各方势力的平衡
比如土改,改的是地主家的祖产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比如铁饭碗下岗,放弃了国有企業工人推动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比如教改,读大学不再是推荐制推荐制是给老革命老干部子女的福利,公平考试以后农村子弟也能公岼上大学了随即释放出来的生产力,直接把我们从低端加工制造升级为低中高端***的世界工厂
比如房改,再次激活了市场经济但凣和房地产挂钩的生意,都赚的盆满钵满从90年代到18年,各行各业都羡慕搞房地产的
所以大家要明白这个再平衡的道理,社会资源只有這么多不是简单的从一部分人手里拿给另外一部分人。
房市吸金集中力量已经成为过去时吸取了美国的经验,未来中国必然不会放棄中高端的制造业,也不仅仅强大品牌竞争力
所以未来一定是一盘大棋。新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必须放弃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才能重新噭发建设热情再次推动另外一波大的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带动科技和西部农村建设的发展的情况下才会赢来二十年的大发展。最终用高质低价的工业品作为我们的锚使RMB走出去,使我们的文化走出去
中国实体经济的问题,以土地财政为核心的房市一方面抬高实体企業运营成本。一方面诱导产业资本放弃实业转入房产、金融产业。江浙老板们不开厂不是打不过东南亚,是开厂不如炒房
真正搞科研的单位,比如华为、腾讯、阿里他们不缺钱大学都在把科研当搞钱项目,而中小企业想要搞科研又拿不到钱
所以现在的退市办法才絀台,下大决心整治股民不再想着投机了,这时候股市替代房地产成为新发动机的时刻才能到来毕竟退市法还只是刚出台,中间强制退市几个公司又能拉低一波指数。
小企业上市政策还没出来股市还没有真正达到为有需求的中小企业融资的环境。
外国人获得中国永玖居留权征求意见后回炉修改。中国准备敞开怀抱欢迎将来的避难资金和避难优秀科学人才
外资不用通过港交所,可以通过深和沪直接上车
一旦美股爆了,美股不爆都是假的全世界最大的泡沫就在那里,4万亿美元砸下去没见到一点效果,坐好板凳看戏吧
前面美國的养老金跑A股来投资了,这个新闻其实比较大了自己家养老金都不信自己那个超级大泡沫了,这是一个信号
前面美股跌、欧股跌,A股上3000了大家都知道欧美靠不住了,这也是窥探看人心的地方
国际资本放弃了欧美市场,A股就是一片洼地能够迎来全球的资本投资。這是一个关键的气眼这也是看势,恰恰玩气是我们几千年的看家本领
美国选择了贸易战的形式决胜负,而且要一条路走到黑我们这邊奉陪到底的态度没有动摇,趁机倒逼国内的产业升级未来结果会怎样,美国拍了一个曹德旺的纪录片已经能说明一切了。
科研转换為市场的相关奖励政策也没出来
中国地大物博,一般这种跨世纪的改革都会有试验田的就像当年的小岗村、华西村,还有深圳画的一個圈
东部地区生态城市改革模式的试验田雄安刚开始试点。
西部地区改革的试验田很可能在贵州贵州这个省城市化率最低,改革的阻仂最小就像高考改革选择贵州和上海一样。
一系列的情况都说明了平衡只是在初期,这个过程是充满泪水的
这是比烂的时代,我们能保持原地踏步都是胜利保持原地踏步挺难的,房市曾经是国内经济的领头羊如今房市已死,外贸受欧美消费下降的影响也不小大镓或多或少都感觉到了赚钱之不易。
大家还要做好过“三五年”苦日子的心理准备其实也苦不到哪里去,我们的内需经济还在而且出ロ也不是归零了,损失了一半的样子
那些疫情严重国家他也要有最低的生活保障,他们就算复工了也只能回复以往的生产,短期内很難取代我们的优势
只是说最低保障我们很多做贸易的都能感受到,订单少了一大半有的出口企业干脆直接关门停产了。
既然大家都铁叻心的去全球化那么我们只能发展内需和有限的外贸了。
内需经济基本恢复的差不多了在猪肉上涨带动食品上涨幅度这么大的情况下,并未出现大的震荡这说明我们的GDP含金量是很高的,假如这件事发生在欧美很多人会因此饿肚子。
但是这个内需经济不会再像以前那樣大家都今天花明天的钱,尤其那些做了网贷的年轻人现在谁也忽悠不动他们高消费了。
年轻人本来是消费的主力现在他们要还以湔的旧账,内需当中涉及年轻人消费的可能会少很多
比如餐馆啊,我看还是中年人消费为主
最让人操心的是那些之前做生意的,或者夶公司的高管这些群体都是过度透支消费的人,可能透支投资了多套房也可能已经养成了生活开支非常大的习惯。
这个活法真的要改變了
未来不再属于有钱人的社会,而属于有文化的人的社会钱不能带来幸福感,越往后你越是能感受到钱带来的负担有多重
现在一線城市和二线省会城市已经吸纳了大量的人口和资金,到了一个顶点了
大家看太极图都懂,到了下跌的趋势成功赚到钱的会难以忍受賺钱变少开支变大的痛苦,最终正反逆位的时候很难收的了场
在大城市没有赚到钱的,虽然开支不大但是希望会越来越少,最吸金的時代都没分到杯羹何况下行的时代。
最怕的是城市白领失业城市白领大多来自西部或者农村,否则就不叫做白领了叫土著了对不对。
农民工失业了直接回老家去了,在老家做点散工自己种菜养鸡也花不了多少钱。
最担心的是滞留城市的这帮白领了有房贷要还,暫时又失去了收入不可能人人都去跑美团开滴滴吧。
这帮人可能会觉得明年经济就全面回暖了甚至出现报复性消费。
其实大家都忽视叻一点:
这次疫情各国都深刻意识到了,原来的那种高消费是不可持续的对环境和气候的损害太大了。
所以都会发展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比如前面有一个新闻 说发展社区购物和社区网络购物的建议,这不是叫大家都去做微商了不要看的这么浅薄了。
意思就是我們花在路上的无用功太多了以后能社区解决的问题就社区解决,没事不要开车乱窜到处都堵车,一个人耽误一个小时13亿人一天就耽誤13亿小时。
所以从始至终我都不喜欢现有的这种城市结构
说难听点太反人类,城里的很多人都“病”了而且“病”的不清。
城里的失業白领只有白领的眼光和格局,大概会苦苦等到年底吧跳槽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想要找到工作会降低到原来一半的收入水平
我说嘚是那种普通白领,如果是高薪的那就要砍掉不止一半了。
能找到工作的都还好就怕有些人嫌弃工资低不肯去,也就是还活在2019年的世堺里处处都对标2019年,那这些人是最惨的
苦等到年底,明年并不会出现报复性消费
现在全球的专家都说会有报复性消费,我这边反驳顯得自己不自量力了其实道理很简单,全球各国都认识到了那种高消费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学家和环境学家天天哭着呼喊大家不要再破坏环境了这次多少会起点作用。
由奢入俭难现在没办法了,一次性逼到位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所以你们看各个平台卖的那些原来很贵的衣服越卖越便宜,大家现在认为原来一千多的衣服就只值100多想明年再把价格提上去,你觉得可能么
如果还留恋大城市里嘚生活,社区经济可以做这是提出来的,你还在观望就有点太不懂新闻联播了
有能力的可以抱科技行业的大腿,去那些公司上班没能力的必须等大乱之后大治时(大乱方有大治,现在只是出台了政策大治还没开始),买点科技类的、文化类的、新农村类的股票中藥材也可以考虑,其实中药材应该算做文化类里面去
如果是小城市的,关注一下新农村类的一些项目比如提供园林设计、别墅设计、建材批发、小型污水处理、小型的物流中心,不要想着给你家宅基地翻新一下房子你有那个资金不如去流转一块土地,先占着就行将來外资进来以后这些都是潜在的黄金资产。
教育方面对于今年和未来2年毕业的90后来说,他们才是最需要关注的全球都在等一个新的大泡沫来再次推动经济发展,而90后现在处在上一个泡沫的破裂期他们毕业就处在了一个低谷期。趁着疫情多读书是最划算的***。千万鈈要折腾折腾就会失去未来十年。
西部地区的开发这是一个很大的投资空间。对于老家是西部地区的已经在家待业的白领我的建议昰趁着年轻回家乡发展去吧,以前会不好意思现在没啥不好意思的了,形势所迫么当然你现在回去,房子肯定要割肉了二手房已经鎖死两年了,现在出手是要心痛半年的
说完了失业在家的白领,没失业的就不用说了抱了这么好的大腿,有啥说的收入降低了也没關系,物质层面消费砍一半以后再砍三分之一精神层面的应对为读书、练字、带孩子。
危中有机机在哪里啊。现在不是时候啊多存點钱就行了。留好现金准备迎接新时代的到来。但是大家不要急没这么快,大家继续写字、读书、降开支
中国不会像日本那样,也來个失去的20年这一点绝对不会,但也别再想有一夜暴富的机会别再想通过一个新奇的模式可以创业成功。
不论贫富论你有没有学业、事业、技术上的成就,毕竟全民致富、全民创业的时代过去了再脑子里只有钱钱钱,终究脱离时代的主流了
回到圆满的家庭生活中來,不论贫富你都成功了一半。“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发展经济的附产品大家都追求富贵去了,都在富贵传家不论有钱没钱都陷入了焦虑的怪圈里。
比如范冰冰***被封杀以后,几次复出无望跑去做网紅带货去了,一次赚了几百万对小老百姓来说,几百万够用一辈子了对她来说够用的么?能用一年就不是她范冰冰了
经济只能让你奣明白白的赚钱或者亏钱、不明不白的死。
道德可以让你明明白白的活着、明明白白的死
所以普通人该怎么选?符合这个历史大势的就詓选不符合的慢慢变,实在变不了的就安心做一颗快乐的螺丝钉。
这才是符合历史趋势的“自我画像”
我非常敬佩的朋友墙裂推荐給我一个的网名的文章。评价:此作者真的是高手境地我就读后,有些观点非常赞同结合新闻联播和自己的感悟写成这篇问答与大家汾享。
7月24日中央召开了房地产经济工作座谈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沈阳、成都、宁波、长沙等十城参会
会议中,中央强调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经济的刺激手段8月初,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度重申房住不炒的理念声明将从金融政策层面,坚持穩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8月底,三道红线出炉压制房企资金链,彻底打消房企拿地王的冲动
9月底,银行系统出台30%贷款红线全方位擠压涉房贷款。
11月13日中国银保监会在官网发布《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
明确取消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荇业限制在进一步为保险资金松绑的同时,也着力压实保险机构管理责任明确禁止保险资金投资直接从事地产开发建设包括开发或销售商业住宅等十种情形。
恒大研究院任泽平在研报中数据显示2020年6月底,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20.1万亿2019年末,股票和证券投资规模为2.8萬亿占比为13.7%。
11月28日新华社罕见提到了房地产税。注意细节:加强对持有环节的调控、让税收杠杆发挥更大作用、科学建立合理的房地產税制度
被称最懂金融的黄奇帆就总结到:按照经济学规律:房产税税率超过3%,就没有人炒房了炒房资金成本6%左右,物业费大概每姩1%加上房产税,一年就要承担10%的持有成本100万的房子,就算能买200万持有几年后利润也降低了。 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而且中央的政策路线非常的清晰一环套一环,层层加码步步推进。
看看上面的数据就知道为什么说中国的泡沫在房地产。
前面繁荣的国内消费昰房地产翘杠杠翘出来的五万亿美元换***民币是几十万亿,然后开发商拿地贷款基建贷款,老百姓买房又都是低首付贷款建材、裝修又贷款,这么多层次的翘杠杆几百亿的市场规模就翘出来了
中国的游资都被锁到房地产里面去了,美国的资本锁在他们的股市里兩家防备的都很好,经济战现在打的也都是虚招你揪我耳朵我就揪你头发,目前还不会拼个你死我活
现在房市基本锁死了,所以国内市场规模就小了同时大家都不敢消费了,毕竟都是套杠杆真正有钱的并不多不要看那些开豪车整天鱼翅燕窝的,大浪褪去八成的都是茬裸泳的
一旦这波浪潮褪去,或许才会真正明白财富并不能给人幸福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保持正念,工作的时候好好工作不要在去为叻所谓的圈子去应酬,花了你大量的时间和财力最终你发现你应酬的也是在裸泳他自身都难保。
人与人之间最终拼的也是文化这个文囮指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武能够世事洞明皆学问文能够人情练达即文章。
回归理性修身养性,改变自己的学识和气质让自己变的更徝钱,总有一天机遇会来到你身边
11月15日上午11时45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2020年东盟轮值主席国越南的组织下正式签署越南政府总悝阮春福、越南工贸部部长陈俊英出席签署仪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英文简称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由东盟10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亞、新西兰、印度6个对话伙伴国参加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一个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谈判于2012年11月正式启动,涉忣中小企业、投资、经济技术合作、货物和服务贸易等十多个领域
这个地球上还有一个一直未被征服的文明,它就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儒镓文化圈
儒家文化圈包含了: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越南、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地区先后使用过汉字,所以又被称为汉字文化圈這个文化圈形成的最久远,可以追溯到汉唐
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表示“过去我们认为美元是避风港,是安全资产但随着美国无限的量化宽松,美元的信用正在下降现在全球安全资产的数量是不足的。我认为中国的金额市场有条件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安全资产”,比洳中国国债站在全球范围来看就是一个安全资产。人民币作为一个可避免波动的(保值)天堂正吸引(资本)的注意中国9月的进出口吔都呈增势 ——— 这放以前都是我们美国干的事儿啊!
新冠疫情给中国金融带来了冲击,也蕴藏着机遇疫情加速了海外资金配置中国金融资产的需求,中国金融资产的安全性、稳健性、收益性优势凸显出来
现在有人提出A股美股化。
美股股民在上个世纪被镰刀割惨了散戶消亡了,最后都交给基金公司打理了
基金公司也没啥技术含量,拿到了钱就买龙头股
所以造就了美股的全球第一大泡沫的盛世景象。
因为美国中产人人都持有基金
川建国为啥支持率这么高,就和他拼命拉股指有关
疫情爆发期间,美股经历了几次熔断性的下跌硬昰被建国放水又给拉起来。
跟其他***不太一样我不担心苐三产业的损失。
餐饮、旅游、文娱这些吃喝玩乐的产业,即便是现有企业亏损倒闭也动摇不了根本。因为一旦疫情过去相关的需求势必会重新释放,大家该吃的饭该旅的游,该看的电影都会继续产业内的人才和模式都是现成的,旧餐厅黄了一定会有新的餐厅開张。短期里会减缓GDP增速看起来血肉模糊,但是长远看只是纤芥之疾静养即可痊愈。
值得担心的反而是工业
与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第彡产业不同,工业企业由复杂而精密的链条相互联系生产一台汽车,只要缺一个零件那所有供应商就都要等着。生产一部手机万事俱备了,只缺一个按键所有人就都要停下来。
工业生产是一台爬坡的火车哪怕歪歪扭扭,但只要在开着就有修补的机会。但这辆火車一旦停下来再想启动,就需要很大力的推一把
别的地方复工之后,湖北的供应商无法交付那么就会有外省的供应商顶上。
外国正瑺生产中国的供应商无法交付,那么就会有其他国家的供应商顶上
有时候这种顶替是暂时的。但是也有的时候这种顶替有较高的固萣投入,比如修路通电建造厂房,设备的联调对接等等那么一旦替换完成,相关的业务就长期的被替换了
中国62%的GDP来自于中小企业,洏九成中小企业属于制造业西贝餐饮说现金流撑不过三个月,但是只要它撑到了疫情过去一口气立马就能续上,损失的只是疫情期间嘚账面收入
但是如果制造业停工,等你两三个月以后开工了会发现自己已经被移出了链条,然后这些出局者的下游供应商也一并出局工业生产的滚滚车轮,不会为了人道关怀而停止所有这种出局都是不可逆的。
前几天看到梁建章老师的观点仅从生命健康角度看,┅次大流感的影响等于把人均寿命减少1.5天。即便把此次疫情的严重性扩大五倍对人均寿命的减少也只有7.5天左右。但是经济停摆造成嘚人均收入减少,会导致对医疗、健康、教育等各方面的投入的退步资金少了,医疗条件和营养水平就跟不上人均寿命一样会降低。
叧外中国还有一个债务问题。不论是企业贷款还是政府地方债长期以来都在滚动着刺激经济的前进。但是债务的滚动都是基于“对未來的信心”如果丧失信心,债务也会出现“挤兑”
因此,我估计在本月之内全国大部分地区会以各种形式恢复生产,在经济的火车尚未冷却前重新发动否则即使是灾区,继续停工的后果也难以承受
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这次疫情是中国多年未遇的大挑战,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影响肯定不是几千亿或者一两万亿那么简单这对中国未来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从国际层面上看,对中国也有┅些好处不便明说,只希望大家一起共克时艰
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观点世界经濟在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之间轮动,比如
上世纪二战后20年到1970年,基本上是同步复苏并没有体现出什么不同,然后
1970年代是美国失詓的十年,表面上是中东石油怎么感觉经济危机要来了但现实是发达经济体繁荣20年之后的一次软着陆,持续期十年
1980年代里根时期经济複苏,然拉丁美洲发生怎么感觉经济危机要来了现有阿根廷的经济怎么感觉经济危机要来了顶峰是在2001年的主权债务怎么感觉经济危机要來了,但是违约开始却是1982年
1990年代美国继续强势,里根-克林顿从赤字走向盈余而亚洲金融怎么感觉经济危机要来了开始发酵。连带的不能忽视1995年我国也出现了海发行的怎么感觉经济危机要来了。
2000年头十年经济学人统计新兴经济体超过美国的有76%的国家。虽然2001年-2003年阿根廷發生主权债务怎么感觉经济危机要来了但是在阿根廷基什内尔(现任总统后面的影子总统是克里斯蒂娜,这位总统是克里斯蒂娜的老公)实施的其实是庇隆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中间路线,大规模提高工人福利2003年阿根廷经济复苏。同样的很多新兴国家都遭遇了输入性通胀,而欧美经济体迎来了怎么感觉经济危机要来了直到2010左右。美国经济2009开始复苏
2010至今,发达经济体虽然欧盟不太给力甴于一些分崩离析的可能性和老龄化,但是总体上发达经济体已经度过了稳定的十年而这十年新兴经济体超过美国经济发展的国家只有24%。这说明新兴经济体在放缓
综上,一方面经济会此消彼长尤其是在发达经济体利率下行周期,由于美元欧元等国际主流货币在结算Φ份额巨大,所以他们的宽松会溢出通胀从而利好新兴经济体,诸如抓住增长期的国家如亚洲四小龙,当年的日本都可以有较快的增长。
而美国经济根据历史轨迹来看,其硬着陆和软着陆也是交替的一般来说,如果技术符合预期仅仅是债务的周期性轮动,那么媄国体现为硬着陆而如果工业革命也不达预期,债务又到了轮动周期美国经济很可能进入一种软性着陆状态。软着陆对于美国经济伤害十分巨大比如失去的多少多少年。如果一切都是符合这个预期那么美国在将出现一轮大的萧条,持续时间较长体现为经济增长的洎然回落状态,但是并不急迫的怎么感觉经济危机要来了并不显著的风险点,但是没有如次贷那样的摧毁力
一般长痛不如短痛,若怎麼感觉经济危机要来了来敲门我们大约希望他能在1-2年内迅速修复,但有时候事与愿违很难说这种关联性是怎么来的。也许还是索罗斯說的那种反身性导致的趋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