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力资源经理是留在农业行业的创业公司还是去环保行业的成熟型公司?

“气十条”“水十条”公布之後,无论在股票市场、产业实体还是环境状况国家级的环保规划的威力都已显露无疑。自年中起与“土十条”的制定和发布相关的消息由官方不断透露。重磅政策在未来半年到一年内出台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土壤修复市场也将随之全面启动。在此利好之下觊觎这块蛋糕的各企业竞争主体自然不敢怠慢。各大修复企业近一两年的布局动作已经趋于频繁收购、投资、战略合作…修复企业大有军备竞赛之勢。既如此我们就来个大阅兵,来看看各大修复企业的家底究竟如何

  • 建工修复:行业大哥,不服跑个分
  • 注册资本:9600万元

    专利数(指土壤修复专利含在申请专利):43

    核心技术:热脱附技术、生物化学还原技术、常温解析技术、土壤气相抽提技术、化学氧化技术等

    大股东:建工发展(国资背景)、中持环保(关联企业)、红杉资本(投资机构)

    合作方:PeroxyChem LLC (美国土壤修复公司)、清华环境学院等

    最深厚的技術和经验积累

    同国外企业的技术及业务合作(合资子公司)

    2005年,从事化学品生产近50年的北京化工三厂地被划为宋家庄经济适用房项目用地因该地块污染严重,我国第一例土壤修复项目也因此得以展开(八卦一下,毫不意外的宋家庄经济适用房项目的开发商就是建工修複的亲爹北京建工)。2007年为实施房产开发项目产生的修复工程,建工修复公司成立——我国土壤修复产业也就此诞生其后,随着北京嘚工业搬迁和其它城建工程的推进不断有土壤修复工程需求出现。凭借得天独厚的的区位市场土壤以及国资、房建企业的特殊背景,建工修复从一个项目公司成为专门从事土壤修复的企业实施的项目数不断增加。经历一系列股权变更之后2011年下半年,红杉资本以1.2亿元獲得建工修复10%股权投资建工修复(该投资案也是资本界关注土壤修复行业的开端)。2012年建工修复公布创业板上市计划,但直到2015年5月公司才在证监会预披露。

    在发展的8年间凭借种种优势、建工修复的行业引领地位始终没发生变化。其在承接项目数、技术专利数等方面與其它竞争公司拉开了很大差距是土壤修复行业综合实力最强的公司,没有之一

    作为龙头企业,未来的发展看点自然在于能否机遇保歭行业的引领地位好消息是手中的专利依然可以傲视群雄。坏消息是上市之路不顺是公司发展的最大隐忧。没有上市公司的光环即使凭借红色背景,面对各类竞争者的追赶也无法不如履薄冰更何况,随着行业受关注度增加其它行业巨头强势转型介入也不是不可能…喂,证监会IPO啥时候重启啊?

    • 中节能大地:根正苗红的“国字军”
    • 成立年份:2012(前身杭州大地成立于1998年)

      专利数(指土壤修复专利含茬申请专利):7

      环保部授权国家级场地及地下水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方

      中节能大地的名称继承自公司前身杭州大地环保公司,该公司成竝于1998年以固体废弃物(危废)处理为主要业务。曾是国家级POPs定点处置中心之一2002年,公司开始涉足污染场地修复业务先后实现中国首個移动式热脱附处理系统运行及首个气相抽提(SVE)处置技术规模化工程应用等,在全国累计实施项目20个左右2012年,杭州大地被环保央企巨頭中节能相中二者合资成立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名为合资实则收购,新公司成立后杭州大地的经营实体逐步解散。中节能大地成为中节能旗下唯一的环境修复业务平台背靠央企亲爹的大地公司迅速获得了官方的青睐,受环保部之托建立国家级场地修复科研平台:国家环境保护工业污染场地及地下水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得此殊荣,中节能大地公司的项目数也快速增加达到了70余个。

      较建工修复更为根正苗红的“国字军”虽专利数较少,但背靠国家级修复科研平台技术潜力不可小觑。凭借强硬的背景和杭州大地的项目经驗家底在行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背靠央企公司自然不差钱也不差政府关系,一定活的不差未来的看点主要在于财大气粗的中节能昰不是还会有钱任性,再买个公司做大业务

      • 永清环保:不安一隅的追赶者
      • 注册资本:2.13亿元

        专利数(指土壤修复专利,指土壤修复专利含在申请专利):2

        核心技术:重金属固化稳定化药剂、原位生物修复技术

        为数不多的可以算作环境修复企业上市公司,具有资本及知名度優势

        本土大型项目资源:湘江流域重金属治理工程

        作为湖南唯一的环保上市公司具有稳定的政府关系,在本土市场有较强的排他性

        永清環保的前身湖南永清脱硫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参与投资的公司包括环保、房地产、电力等领域的多家湖南本土大型公司。正如其名永清脫硫以火电脱硫业务起家。年公司完成股改后更名为湖南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永清环保在创业板上市。永清环保涉足环境修复業务始于2011年底永兴县的环境综合服务项目该县为湖南省的有色金属产区。环境服务项目的主要内容为永兴县工业园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環境修复工程建设从完成方式“在土地深翻后,加入相应化学原料和高效肥料绿化造林,全力改善生态环境”来看该项目的技术含量实际并不高,属于较为初级和简单的修复据笔者推测,并无土壤修复技术积累的永清环保当时应该花了不少力气寻找修复药剂的技术匼作方并且有较大可能就是后来与永清保持合作,以重金属药剂见长的英国洛尔环境(RAW)2012年,永清环保在该领域迎来了更大的机遇公司与国资公司签订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合作协议》,成立项目公司永清天易和永清高科两个项目公司负责湘江株洲流域区域的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和修复该项目为湖南省“十二五”十大环保工程之一。同年10月永清环保成立永清环保药剂(湖南)囿限公司,进行土壤修复药剂的研发和生产永清环保也因此正式具备了独家的土壤修复方面的产品生产和服务能力。2012年永清环保在土壤修复相关业务上获得了7311万元的营收。

        之后虽然“着重发展土壤修复业务”类似的语句都作为发展规划之一写在了公司之后三年的年报仩,但因种种原因该业务板块并未得到太好的发展,13、14年度此业务营收都未超过12年在技术研发方面,永清那几年的斩获也少的可怜截止2014年底永清仅仅握有一项土壤修复相关的专利:“一种用于治理砷污染土壤的修复药剂及使用方法”。

        而到了2015年或许是看到了修复市場环境逐步走向成熟,市场启动渐行渐近永清环保开始真正下决心在该业务板块发力。其中以完成收购美国土壤修复老牌公司IST为最重量級的事件收购之后,永清环保的技术短板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弥补15年9月最新承接的天山铝业场地修复项目也体现出其省外订单的获取能仂得到了加强。

        由于土壤修复行业上市公司凤毛麟角行业龙头还未实现IPO,永清环保上市公司的身份除了使其拥有强大的融资能力之外吔可以给予其较高的曝光度以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当下政策对产业的促进阶段凭借资本(融资)能力实施技术并购,其技术短板得以快速补足可以说是近一两年冲劲最足,对行业大哥建工修复最有威胁的企业

        继续补足技术短板是未来一两年内的当务之急。引进国外技术并非包治百病的万金油因此不宜将宝全部压在除消化吸收国外技术之上,还可与加强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确保技术顺利產业化。

        • 高能环境:身怀独门绝技的Geek
        • 专利数(指土壤修复专利含在申请专利):5

          核心技术:生态屏障、土壤淋洗、电动修复技术

          大股东:君联创投等投资机构

          合作方:中国化工集团环境总公司

          上市公司,具有相当的商誉和融资能力

          承接过国外项目具备国际业务能力

          核心技术较为独特,在国内无有威胁的竞争者

          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完工后出现物质渗漏问题,承接防渗工程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從美国引进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材料及******设备以应对问题其后,中科院高能所逐渐意识到了该技术在垃圾填埋场防渗领域的应用价值1992年,北京高能垫衬工程处成立这就是高能环境的前身,工程处于2001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世纪初,随着峩国垃圾填埋场防渗技术更替独家持有HDPE防渗膜技术的高能衬垫快速发展,成为填埋场防渗工程的龙头企业2008年,初出国门的高能环境获嘚了哈萨克斯坦的努拉河汞污染治理工程该项目为汞污染场地与河道底泥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随着项目的完成高能环境成为国内首批具备修复业务能力的从业者。之后几年改制为股份公司的高能环境在已逐渐成型的发展思路下稳步发展,并且在各个层面取得了不俗嘚成绩业务方面,国内的业务网络进一步拓展到二十余个省份并且承接了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紫金矿业污染修复、湖南株洲清水塘重金属污染治理等17个修复项目。同时公司也明晰了其环境修复、生态屏障、投资运营的三个业务领域。组织架构方面公司在2009年改制為股份公司一一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高能时代在年期间,公司陆续成立或控股了六家子公司其中较为知名的是株洲南方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和北京高能时代环境修复有限公司。在资本层面在陆续接受联想控股、中信产业基金等投資机构如果之后,高能环境于2014年底实现主板上市

          以防渗技术起家的高能环境在修复行业内的地位较为特别。与其它企业不同的是高能並不特别强调专注于或向修复业务转型,而是强调其环境业务集群其在修复领域的专利数,项目经验等方面都较行业老大有不少距离泹其持有的独家的防渗技术作为一种阻断污染扩散的手段又与土壤修复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其手中的王牌正因这张王牌,高能在处理突發环境事件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此外,高能也是唯一一家将修复业务带出国门的修复企业

          看点就是高能的管理层对环境修复市场的态度洳何。如果意图乘土十条等政策东风分享市场蛋糕,则公司需在技术全面度上有所加强如果公司看中的是更大的市场,以成为环境综匼服务商为目标则可能并不会在修复领域投入过多的资源,而是以供应商和服务商的形式参与

          • 中科鼎实:产学合作哪家强
          • 注册资本:5000萬元

            专利数(指土壤修复专利,含在申请专利):4

            核心技术:热脱附技术、常温解析技术

            合作方: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与中煤科工集团中石化等央企有稳定的合作关系

            土石方工程背景,在矿山修复类项目有独特优势

            中科鼎实成立于2002年公司前身为北京鼎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和地基基础工程2010年,凭借在建筑行业积累的管理经验和施工经验鼎实环境开始向污染场治理业务转型(公司官方宣称转型始于2009年,但根据北京工商局注册信息变更记录公司经营范围修改发生在2010年中),公司名称也更改为北京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让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这家在土壤修复方面的技术实力和人力资源并不突出的公司在转型后参与了一连串国内知名的环境修复项目包括2010年全国规模最大的污染场地修复项目(世博会土壤修复工程);2012年的全国首例地下水修复工程(广华新城地下水污染治理工程项目);2013年国内单体环保工程额度最大的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项目(北京市某焦化厂污染土治理修复项目)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项目为与Φ煤科工集团、中石化五建公司的央企组成联合体投标获得,而这家公司在注册信息中并未有国资背景的股东14年底,鼎实集团宣布与中國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达成产学研合作其后,随着合作的深入公司也改名为如今的中科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虽然承接的项目数量不多但中科鼎实从转型以来不断在重大项目中刷着存在感,和中科院合作补上技术短板之后,这种存在感预计还将延续和加强公司将成为行业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两个看点第一和中科院的合作是否能给其带来可产业化的实质技术专利,第二……是否会被行业內外的大佬看上然后你懂的。

            • 上田环境:抱上大腿的一方诸侯
            • 注册资本:5500万元

              专利数(指土壤修复专利含在申请专利): 4

              核心技术:電动修复,固化、稳定化技术

              大股东:东江环保(固废上市公司)

              合作方:常州大学(常州大学上田环境修复工程技术中心)

              凭借子公司仩田环境检测具备场地调查、检测能力

              在长三角区域内项目经验较丰富

              凭借东江环保的股东关系在涉及固废(特别是危废)的修复项目仩具有优势

              2009年,上田环境修复董事长唐晓声在清华大学攻读EMBA时了解到了环境修复的相关信息。认定修复行业的机遇和前景的唐与2010年注册叻上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成立后,上田通过并购同在常州的杰创环境获得了土壤修复的业务能力,之后通过继续招兵买马上田组建叻一支20余人的业务团队,电动修复技术便是该团队的原创技术2012年,上田环境修复子公司上田环境检测成立场地调查成为公司切入修复市场的另一个方向。2013年下半年上田环境获得中国风投及常州当地一家机构共1500万元的投资。当年年底危废行业龙头公司东江环保1326万元增資入股上田环境,持股10%2014年初,与东江的合作有了更深的进展:二者在深圳成立合资公司广东东江上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谋求在广东省內打开市场(截止目前,无论在上田环境还是东江环保的信息渠道都未发现该公司的实质项目进展)。从2012年的第一个项目起上田环境從常州本地开始承接场地修复和调查项目,截止2014年底获得的项目累计达8个,都位于长三角范围内项目中也包括上海世博会北区的场地汢壤修复这类重大项目。

              技术实力和项目经验都属中等凭借在长三角本土市场的积累和耕耘,和环保上市公司股东的大腿成为一方诸侯。如合资公司东江上田能在东江环保的市场主场广东省能打开市场公司将有较大发展。

              如何与东江环保更深入地展开合作是公司未来發展关键其一,如何与东江危废处理的能力和资源结合建立更加全面和综合的服务能力,其二如何与东江环保打开广东本地修复市場是两个最大的看点。

              • 铁汉生态:半个门外汉的从名到实
              • 专利数(指土壤修复专利含在申请专利):n/a

                核心技术:植物修复技术、矿山修複技术

                生态修复概念公司,具有资本及知名度优势

                园林植物方面的相当积累可用于植物修复

                广义上说园林业也属于环保范畴。但其因更偏向于装饰而非污染治理圈内人通常说的“小环保”一般不将园林企业包含在环保公司一类。但近几年随着环境修复的概念日渐火热園林企业终于找到了贴上环保企业标签的切入点。铁汉生态就属典型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在深圳成立,以园林绿化市政工程为主业2011年,铁漢生态在创业版上市通过搜索引擎考古,可以发现铁汉生态从2010年申请IPO之时,就开始强调自己生态修复的业务形态但事实上,在公开嘚信息中只能查到“老河口市城区段绿化景观及一中用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及“郴州市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暨区域新农村融资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两个环境修复项目。在专利方面公司2014年年报中并未将具体专利公开,只说明其截止2014年底共有36项专利年内新增12项。进一步查阅13、14两年公司的研发项目可发现公司这两年冠以“修复”二字的研发项目多在“生态恢复”领域,如边坡生态修复裸露土壤生态修複等。而真正属于污染防治类的土壤修复的研究有:含重金属固体废渣安全稳定固化药剂和尾砂阻隔填埋技术两个综合项目和技术信息,可以发现公司实际在(本文语境定义之下的)环境修复领域的积累较为薄弱当然,公司在近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14年底,公司在公开渠道对外表示土壤修复业务占比较少,而在更多场合和时间公司不遗余力的对外表示将着重开展土壤修复相关技术研发。15年7月公司宣布以9600万元收购广州环发环保80%股权,该公司的业务除主业工业废水处理之外也从事土壤修复工程业务,在广东省内实施了数个修复项目引入专业环保公司的技术和资质之后,可以说铁汉生态的环保转型之路走了从名到实的关键一步

                虽然投资者将其当做土壤修复概念股,铁汉生态实质上是有些尴尬的半个门外汉但随着其在研发和并购上的投入,加上背靠广东省这一体量庞大竞争程度较低(修复龙头嘚参与程度有限)的环境修复市场,其潜力不可忽视

                国外广泛使用的植物修复在国内的场地修复应用上很尴尬:与国外场地修复动辄花費数年的情形不同,目前国内真正有付费意愿的项目通常与地产开发有关而此类项目根本不能承受修复工作拖慢项目进度,因此单纯的植物修复路线通常不被考虑鉴于此,园林植物方面积累颇丰的铁汉生态的修复业务在未来有三个较为理想的发展方向:第一矿山修复囷环境敏感地修复对项目时间就没有那么敏感,价格较低的植物修复是理想的技术路线公司可着力发展此类项目。第二场地修复后,囿一定的装饰和水土保持需求铁汉生态可将业务向后端移动,以特种植物(耐有害污染物)实现上述项目需要 第三,铁汉可以吸收和積累修复领域的其它技术形成完整的技术工艺包,以综合化的业务能力承接各类修复项目

《宇墨智库》是宇墨咨询为国内、国际关注環保行业之人士打造的咨询产品。我们致力于以一手数据和一手观点为读者提供一份有诚意的行业内参月刊定期追踪环保行业政策、技術、企业、投融资事件及趋势,并深入研究重点专题帮助读者把握市场脉搏,发现和放大清洁技术产业价值点我们不是观点的搬运工,我们是有根据、有价值、前瞻性观点的生产者

创业公司向成熟公司组织形态的演变历经了一系列架构、制度和人员设计。为了对宏观理论到具体方法做详细解析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

一、怎样才算“大公司”?

二、初创公司和“大公司”的组织架构有何不同

三、组织架构变更的具体工作是什么?

一、怎样才算“大公司”

1/误区:公司大叻,就是“大公司”

判断什么才算“大公司”其实是解决公司组织架构转型节点的问题。

很多公司领导者约定俗成的认为只要公司超過一定人数、达到一定规模或实现一定利润就算是“大公司”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读

举个例子,国内某上市公司虽然凭借一块老业务嘚稳定流水带来符合上市条件的现金流,但是新业务却始终在大规模的“折腾”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组织结构几乎一年一调各部门的高管频繁更换。最严重的一次COO出走,导致整个团队推倒重来甚至如同GE这种全球瞩目的巨无霸公司,也还谈不上达到了架构稳定的状态

因此,“大公司”的科学定义是公司内部走向成熟、稳定的状态它并不是一个绝对概念,至少和公司的规模和名望无关

判断公司是鈈是走向成熟,需不需要架构调整我们可以参照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来判断。上图:

熟悉市场营销的伙伴们都知道波士顿矩阵针对的是产品结构,我们将它看作分析广义上公司产品业务状态的工具

如图所示,波士顿矩阵将企业所有产品从销售增长率(图中纵轴)和市场占囿率(图中横轴)角度进行再组合各以10%和20%作为区分高、低的中点,由此将坐标图划分为四个象限依次为Stars(明星产品)、Question marks(问题产品)、Cash cows(‘现金牛’产品)、Dogs(‘瘦狗’产品)。

其中“现金牛”产品代表那些已经进入成熟期的“老业务”。其销售量大、利润率高、而苴由于增长率低也无需增大投资完全可以承载为公司其他产品和整个组织提供资金的使命,是成熟市场中的领导者而明星产品无疑是高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群,这类产品最有可能成为企业的现金牛产品

简单来说,如果一家公司有朝一日“现金牛”业务根系庞夶、占据主流明星业务方向明确、目标清晰,终于没有在四处寻找新业务就基本可以判断这家公司走向了成熟。

二、初创公司和“大公司”的组织架构有何不同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已经大致明晰,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成熟是一个与公司业务休戚相关的指标;“大公司”组织架构的调整也不是为公司物理形态上的“大”而服务的,而是对业务形态上的成熟、稳固(有稳定的产品和收入)负责也就是说,组织架构的调整与其说要针对公司整体进行不如说是围绕业务形态进行。

因此针对不同业务形态,我们提出两个机制——

1/初创公司:“目标导向”机制

目标导向机制即将所有KPI相近的部门放在一起进行管理的制度。适用于基本都是新业务、大部分处于探索状态的初创公司

公司初创阶段一定要目标一致,一方面方便考核;另一方面,所有人都能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从而都会为一个发展方向去努仂。一旦目标不聚合团队的向心力也会因此减弱。

比如说公司阶段性的“小目标”是做市场占有率,假设完成这个目标需要市场部门囷产品部门同时配合如果此时将两个部门拆开来,并交由不同的人负责那么必将导致两个部门互相之间难以沟通协调;一旦出现任何笁作问题,也会出现产品部和市场部的负责人必须分别向CEO汇报的情况最终,整个决策和执行的效率会相当低下

因此,“目标导向机制”的做法在于快速、灵活的组建团队。落实到这个案例里就是设置一个组织单位,里面既包括产品部门又涵盖市场部门并且确立一個负责人,赋予其统一调度、直接决策的职权使组内全员人对其负责,而由其直接对CEO负责如此保持决策除此之外,KPI频繁变化也是创业公司的特点之一如果组织结构拆分太细,不仅部门之间很难调派而且会导致公司之间形成很多独立的“山头”;部门文化固化之后,利害关系深埋其中盘根错节以后也再难打散。

2/成熟公司:“职能导向”机制

职能导向机制即将所有KPI相近的部门放在一起进行管理的制喥。适用于业务成熟、稳定处于稳中有进阶段的“大公司”。

一般来说初创公司的团队大多以产品、技术、市场、销售为主。在这个階段组织架构包括分配机制的合理与否并不是创始团队的主要矛盾,所以围绕公司体制建设的投入几乎没有所有的人员设置均以业务目标为导向。到了后期团队中开始对专业的人力资源和财务有迫切需求,这往往是公司走向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这两个职能从营收上來讲虽然属于公司的“消耗部门”,但却是实际上与整个组织联系最紧密的角色负责在关键节点上帮助公司完成组织结构的调整。

在业務变成熟、有沉淀的阶段公司团队就会涉及到分工,各团队包括CEO在内都会面临一个角色慢慢会变成比较成熟的组织结构。

最后我们來讲解一下公司阶段轮替当中产生的新老业务交叉问题。

一般来说新老业务交叉的情况是每个创始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理论上团队越昰成熟,老业务的比重越高反之反说。

虽然以上两种机制各有对应的公司阶段但是就实际操作来讲,依旧还是根据业务类型进行管理方法的分配本质还是一个业务目标不同,团队组织形态不同的过程

对于老业务,第一考虑收入第二考虑成本,老业务稳定了就可鉯剥离开,然后放到相对稳定的部分去做

对于新业务,就不要用职能导向因为大家都有不同的利益点。A部门的KPI对B部门没有动力只能紦B部门的一些人拆到A部门那里去,新业务应该是这样一个“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状态

一般公司在遇到多种类型业务重叠的时候不会想到詓做组织结构方面的分析,而是按照惯性直接走向职能组合结果体系建立不完善,为后期的目标的完成造成巨大阻力最后只能等死。

彡、组织架构变更的具体工作是什么

组织架构的建构主体主要落在人力资源和财务肩上。

HR的任务是“如何通过合理的方法将公司成员的目标放在一起”上文已经介绍的比较详细。

初创公司的HR一般会跟随公司一起成长但是问题在于,业务发展的速度往往要比HR快很多如果HR是新人,或没有负责过大公司的核心事务待到公司发展到一定时间之后就会难以胜任。

因此HR的选择要点是,一定要经过足够多的业務积累

财务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体系,一般公司财务体系有两大块:

一般我们所指的FD 就是财务老大清楚财务运营的流程规则,管悝公司账目、成本、营收等等其下对应设置下设总账、出纳等职能。

总体来说FD负责为公司做财务报表。

Treasure主要管理公司的资金来源下設财务分析、融资人员等等。

总体来说Treasure负责做业务分析,为公司定价确定公司价值。

按照一般的公司理念FD是一直有的;如果公司需偠融资,则需要把Treasure的职能树立起来对其有明确的指导要求。因此Treasure涉及到专业融资,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大概是C轮以后会需要的设置。

財务的设置逻辑与HR一样原则在于“打好地基”。对任何公司来说第一要合规,第二是树立业务方面的长期目标比如两三年之后公司偠上市,这个时候要不要以上市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不要一开始没有做足工作,最后才发现根本做不完

财务的价值就是提前明确目标,找好相应的人做好准备不能到了最后再“填坑”,让所有的财务体系方法都遭遇重新调整

*本文观点由以太资本人力总监 Michael 提供

——宝丰酒业咨询案例纪实2007年經过几轮竞选,*终在2月份宝丰酒业决定了引进项目组进驻进行为期5年的营销咨询。宝丰酒业有限公司*早是在2002年由时任健力宝总裁张海与各方斡旋并在健力宝集团、香港辉远投资公司和宝丰县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共同投资下组建成立的。当时张海为经营家乡的宝丰酒业请红極一时的陈道明做形象代言人、邀请国际**品牌咨询公司奥美广告公司做咨询顾问本人更是亲自挂帅主持宝丰酒业的经营工作。陈道明代訁宝丰酒业但如此强势的资源配置和经营安排**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宝丰酒业的经营形势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爆发其销售额与利润反而連年徘徊不前。2006年母公司健力宝东窗事发撤股宝丰酒业的销售规模也就停滞在7000万左右的关口。然当时的白酒行业形势是:基于消费结构升级整个行业出现全面崛起,全国名酒比如茅台、五粮液的提价已经持续三年而例如安徽口子窖等地产白酒也已经形成不可阻挡的爆發势头。反观宝丰酒业其销售构成始终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与行业趋势相悖在这样的背景下,项目组进驻宝丰酒业开始一段充满挑戰的咨询服务。经过多次调研发现目前宝丰存在三大难题:一、企业利润单薄。历经三年市场几无起色品牌形象每况愈下,市场销售鉯低档产品为主;二、商业环境混乱母公司因东窗事发撤股,导致人心慌慌、企业经营几近停顿状态市场经销商普遍持观望态度;三、企业缺乏执行力。因为企业职工人心涣散整个经营层现代营销意识淡薄,市场操作以大流通为主6000万的销售业务员不足20人四次渠道变革,导入直分销模式对此项目组也明白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解决起来也非也需要很长时间这就需要一个战略**。项目组艏先提出要做渠道改革但需要分四步走。第一步“小商变大商”。针对宝丰现有的厂商模式进行了变动将原来的经销商队伍进行重噺分配划分。整合各个县区优质商业资源在市区及各个县区均设置代理商,授权让受制于经销商的二批商变成为区域代理商增加商业數量,提高其商业层级使其商业信心迅速增加,激发市场活性这样,渠道链条宽度增加长度缩短,市场管控成本减小使市场秩序管理更加有效。但仍然存在的问题:厂家销售队伍组织能力较弱对商业管控能力较弱;各县区经销商对于终端掌控能力不足,渠道铺货率及终端覆盖有较大缺失经过一年的市场操作,企业情况得到很大的改善这时项目组判定市场环境已经成熟,可以进行下一步渠道改革第二步:多产品整合多商业。通过加人加产品在原有商业的基础上,各个县城采用多产品整合多商业的模式搅动商业通过大量招商,让各个商业代理不同产品用产品区隔经销商,用新加的业务人员成立经销商的协销队伍使市场变得有序、可控。虽然多产品多商業模式解决了“小商变大商”时遇到的问题但目前的高增长是来自与商业市场的盘活,产品结构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如果没有新的举措,后续增长会乏力、增速会放缓而且,这两次的变革把渠道价值链的长度变短宽度变宽,但深度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对于市场,尤其是乡镇市场并没有进行深耕细作。那么接下来宝丰该如何往下走呢?宝丰直营旗舰店开幕在2009年经过再次的调查研究,项目组决定進一步调整厂商模式第三步,直分销模式导入在乡镇市场广泛招揽优质二批,专业协销队伍进驻帮助二批进行乡镇市场具体运作现場指导市场操作。同时将渠道各环节利润采取“倒推返利”形式兑现保证价格体系稳定,拉升商业信心重新梳理现有二批商结构,划萣各自的专属区域由总经销直接供应产品。厂家则负责给确定的二批做店招同时建立分销队伍协助二批商开发终端,提高二批商铺货率然后对价格体系进行重新构建。以厂家为主导对渠道个环节利润空间进行分配,厂家协销人员通过直接掌控终端价格来掌控渠道利潤分配保证各渠道利润空间的长期稳定,提升市场积极性使产品运作长期稳定。然而这套直分销模式虽然已经搭建了分销网络,但罙度方面存在较大缺村级市场尚属于空白阶段,而厂家的服务仅停留在乡镇大户阶段那么,下一阶段的该如何进行村级销售网络的建設在2010年,项目组未解决市场深度问题随后便提出要将渠道下延。第四步直分销模式升级。要将渠道继续向下延伸将服务深入到村級别上,实现分销网络全面覆盖将已有分销商进行评估做商业结构梳理,设立县级工作站实现精细化管理升级。协销小组帮助客户在村级网络进行全面运作提升产品村级市场份额。**经过四年的渠道变革,宝丰平顶山办事处人数大幅度增加人才回流,协销队伍由原來20多人增加到100多人对于经销商及经销商下线网络实现有效管控。实现了从***企业跻身到5亿俱乐部的巨大跨越产品结构升级,推出“国色清香”“国色清香”系列产品项目组到宝丰后虽然通过半年时间的运作,短期内看到了较高增长的销量但这部分增长只是来自商业市場的盘活,而消费者市场只是恢复性增长问题症结在于产品结构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如果没有新的举措后续增长会变得乏力、增速放缓。于是在2007年7月项目组与宝丰企业达成共识,推出中高价位新产品进入中高端市场。打算为宝丰酒业塑造了一个高档品牌首先考慮到与汾酒同样清香口感的香型特点、市场消费趋势、未来竞争趋势,经过研讨和头脑风暴**推出了获得企业上下一致认可的名字“国色清香”——琅琅上口、暗合东方文化又符合宝丰酒业的自身特点。同时针对这个品牌项目组也提出了一整套的创意表现及传播方案。在確定宝丰酒企应该通过餐饮、团购渠道进入中高端市场时升级组织操作市场的能力,提升对渠道的掌控力在渠道推广上整合具有人脉資源和餐饮渠道资源的经销商。成立相对独立的团购公关部和餐饮部保证“国色清香”可以获得**的支持与良好发育的市场环境。就在新產品国色清香2007年10月推出上市之后两个月内销量回款达到超过500万。在目标市场餐饮渠道的市场占有率第一。“国色清香”户外广告尾声茬项目组的指导帮助下宝丰酒企连续五年销量成倍增长,从***酒企做到全省遍布18个地级市场直至2011年,宝丰酒业销量超过5亿完成一个企業量级的巨大跨越!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