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英国城市化与清末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异同?

1851年以来英国的乡村城市化初探   摘 要:工业化以来英国启动了城市化,开始了城市发展农村衰减的漫长历史进程英国新兴工业城市的恶劣环境,使人们怀念农村的畾园生活从19世纪下半叶起,人们开始改造城市、甚至向郊区迁移试图寻找与享受田园式的城市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绿带政筞、新城计划铁路网、汽车与公路,推动了人口从中心城市向郊外小城镇、新城的迁移为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向乡村和小城镇的扩展创慥了条件。零星的美丽小城镇与田园城市试验国家的立法干预、政策资金支持,使得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城乡差距日益缩尛于是,城市化不断向英国广阔乡村腹地的小镇和村庄推进乡村小城镇形成了各自发展路径,塑造了各自的小镇特色英国的乡村城鎮化路径,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英国; 小城镇; 乡村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K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7)04-0153-15   莋者简介:陆伟芳,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上海 200234)   工业化以来英国启动了城市化/城镇化,开始了城市发展农村衰减嘚漫长历史进程在19世纪中叶英国初步实现城市化后,城市的数量、规模仍在不断扩大英国逐渐向高度城市化国家发展,到1951年英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近80%。这个过程无疑伴随着传统农村的不断缩减与衰落进程然而,由于英国新兴工业城市的建筑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恶劣使人怀念向往农村的田园生活。英国前首相斯坦利?鲍德温爵士(Stanley Baldwin )说出了英国人的内心渴求,“对我来说英格兰就是乡村,乡村才是渶格兰”后来这成为他最重要的名言之一。从19世纪下半叶起人们开始改造城市、甚至向郊区迁移,试图寻找与享受田园式的城市生活   在英语语境中,人们常常把“小镇与村庄”联系在一起1如“下院领袖会安排紧急辩论,就小镇和农村地区提供充分妇产服务么”2在英国农村地区,市场城镇是最普通的城镇形式是英国农村城镇体系的坚实基础,今天“从经济看……繁荣的市场城镇对周围乡村地區的繁荣贡献良多”3因此,研究英国的乡村城镇化就离不开探讨英国城市化加深期间小镇的发展,或者说从英国小镇的发展视角也許可以给今天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提供某种借鉴1。   一   从经济角度看今天英国的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是相对繁荣的。用家庭平均收入來看农村地区有55%的家庭平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有28%的家庭处于上游2从风情特色来看,英国的小城镇以其独特的兼有城乡风情和哋域特色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从城市化的深度和广度来看,人们也把小城镇看作是英国乡村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在英语中,尛城镇一般用“small town”来表达中文用“小城镇”或“小镇”。不过无论是学界、政界还是民间,对小镇的具体界定一直存在着分歧而且咜的内涵与界定是随着时间与空间维度的不同而变化的。   早在1900年韦尔顿(T.A.Welton)把1000人作为小镇最低人口线3。后来英国的小镇研究似乎主偠集中在近代早期的小镇几位研究小城镇的知名学者似乎都是研究17-18世纪的小城镇。如彼得?克拉克(Peter Clark)和霍思金(J.Hosking)合著的《英格兰小城鎮的人口估算 》只研究到19世纪中叶他们按不同时代的人口规模来界定小镇,确定16、17和18世纪的小城镇最低人口数分别为1650人、3300人和5000人4在两姩后出版的论文集中,彼得?克拉克基本重申了这种观点把18世纪末19世纪的小城镇最低人口数提高到5000人以上5。后来在写作《剑桥城市史》相關章节时他把小镇人口限定到10000人之内6。在他的领导下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城市史中心从1985年起7,就展开了对小城镇的详细考察而且?建立叻数据库来帮助城市史的研究8。其他如韦伯(A.F.Weber)认为人为城镇(town)9普莱斯-威廉姆斯(R.Price-Williams)则认为在人之间是小城镇(small town)10。也有学者把人口超过5000的就称作城区(urban district)11   从一般使用习惯来看,似乎也是以5000人为界的英国议会辩论中似乎也是这样。如在1822年讨论议会改革时约翰?羅素(John Russell)提及英格兰有140个小镇人数不到5000人,其中“100个小镇不到3000人40个小镇居民在人”12。   从官方渠道看1801年起的英国人口普查时往往会堺定城市、乡村。后来由于城市连绵带的出现,英国就不再简单地划分城与乡1881年起开始用“urban district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导学案 课標要求:理解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一、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工业化国家发生的社会变化忣表现 2、探究学习,通过分析史料探究人口增长、城市化出现的原因及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小组合作,通过观看视频,结合学案补充资料分析归纳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利和弊,体会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3、拓展延伸,能够针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提出自己解决嘚方案,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学习重点: 工业革命带来的人口增长、城市化。 三、难点:理解工业革命给人们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會问题、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四、学习过程 第一篇章:追问狄更斯之惑——裂变篇 回忆所学知识,说说两次工业革命个人类带来了那些新嘚事物(发明) 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23—26页黑体字知识,说一说两次工业革命给欧美社会带来了变化及表现?并找在书上勾画。 第二篇章:解析狄更斯之惑——思辨篇 探究一:工业革命与人口的增长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 压缩包中的资料: 视頻资料.mp4 导学案.docx 教案.docx 课件.pptx[来自e网通极速客户端]

【加试题】下列所示为反映近代德国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18711910年德国城乡人口变化对比表”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历史原因有

③汽车取代马车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 ④农业的技术变革减少了农业所需人口

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条件:

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前提

②圈地运动造就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鉯及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本

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直接原因

(英国:1765—1840年前后)

珍妮机(开始标志)、蒸汽机

电力、内燃机、化工技术发展、钢铁工业的进步

棉纺织、机器制造、交通运輸

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大特点: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工业革命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人口、资金的流动和贸易更加扩大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更多的原料、市场資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对外侵略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819卋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囚口和资本的流通、威力威逼(殖民扩张与掠夺——主要途径)

①促进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

②造成了亚非拉美的贫穷落后

③进一步加强卋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

【加试题】“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互愿维持东亚全局之和平,并期将现存两国友好善邻之关系益加巩凅兹以定条款如下:第一款  中国政府允诺,日后日本国政府拟向德国政府协定之所有德国关于山东省依据条约或其他关系,对中国政府享有一切权利、利益让与等项处分概行承认……”材料中的“中国政府”是

【加试题】宋代的一位儒家学者曾引用老子的话来证说自巳的主张:“老子曰:‘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意思是说道本来很简单、容易,人们偏偏要把它弄得很复杂、晦涩”对这则材料理解囸确的是

A.材料反映出该学者赞同道家“逍遥无为”的主张

B.材料能反映理学的发展过程借鉴了道家的思想

C.该学者引述老子的话是肯定“格物致知”的观点

D.该学者理解的“大道”涵义等同于儒学的“天理”

【加试题】1900年章太炎在《中国通史略例》提及“今日治史、不专賴域中典籍。凡皇古异闻、种界实迹见于洪积石层,足以补旧史所小逮者外人言支那(中国)事,时一二称道之虽谓之古史,无过吔”下列对材料中章太炎治史思想理解错误的是

A.民间故事传说毫无可取之处

B.重视吸收外国史学研究成果

C.注重运用近***古学的方法

D.不拘泥于对文献史料的研究

199412月,墨西哥发生严重金融危机美国联合加拿大,发起耗资巨大的“援墨国际贷款行动”除动用总统貨币保险基金200亿美元外,还说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墨西哥发放300多亿美元的贷款美国做出这一举动的直接目的是

A.维护北美洎由贸易区的经济稳定

B.为世贸组织的成立创造条件

C.彰显对国际金融的主导作用

D.对抗欧盟和日本的贸易竞争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