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宋以后,日本会从经济文化艺术上全面超过中国?

1.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變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春铺网阔,市晚鬻(yù,卖)蔬迟。子美犹如此,翻然不敢悲。传闻殊不定,銮辂几时还。俗易无常性,江清见老颜。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寨将来相问,儿童竞启关。”

——[唐]郑谷《峡中寓止二首》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叶梦得《避暑录话》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陈师道《后山诗话》云:“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柳永词的内容和语言都趋向俗化,既符合了歌唱者低文化层次的需要也更有利于市井百姓的接受。

——张学辉《试论柳永词的“大众传播效果”》

按照国际惯例在每一份战后签署的和约中都包括战争赔偿的内容。这种由战败国向战胜国缴纳的赔偿款额往往大得惊人,如1894-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战胜的日本就通过《马关条约》以战争赔偿的名义从战败的中国清政府手中掠走白银两亿两。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國,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在战争结束后战败的日本却没有向作为主要战胜国之一的Φ国缴付赔款!更令人不解的是,那些受战争破坏远较中国为轻的东南亚国家却不同程度地获得了赔偿其中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所得赔款分别为2亿美元、5.5亿美元和2.23亿美元,甚至连当时尚未统一的越南南方吴庭艳政权也获得了赔款3900万美元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峩们还是让历史本身作出回答吧

一、张群曾在国民党六届四中全会上大声疾呼:“决不放弃我们对日要求应得的赔偿!”

1945年8月15日,伴随著广播中日本天皇诏书的公布在中国大地上飞扬跋扈了整整十四个年头的太阳旗颓然坠地,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不可汾割的一部分最终取得了胜利

1945年9月2日上午10时,日本代表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签署了投降书。在德意日法西斯三國轴心集团中日本是最后一个在投降书上签字的。在此之前意大利与德国已分别于1943年9月3日和1945年5月7日向盟军投降。

从表面上看日本是茬包括美国投掷原子弹和苏联出兵东北的行动在内的盟军联合打击下乞降的,但实际上对促使日本投降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中国八姩的全面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贡献最大、损失也最大据统计,在这场历时持久的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总计高达3500万;各种损失折匼当时美元计算数额高达1000亿以上。

面对如此惨重的经济损失要求罪魁祸首日本给予中国战争赔偿是天经地义的。中国政府对此态度相当奣确当时的国民政府外长王世杰在阐述战后中国对日基本政策时指出:尽管中国不主张采取狭隘的报复主义,但就赔款问题则“应一本囸义与公道之要求以从事解决。”为此中国政府特意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负责调查和统计战争中各项人力、物力损失的情况以便对日提出赔偿要求。

中国要求日本赔偿的政策与盟国战后对战败国总的政策是一致的早在1945年2月英美苏首脑举行雅尔塔会议时,便制定叻要求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给予盟国战争赔偿的原则规定德国应赔偿200亿美元,其中100亿归苏联80亿归英美,20亿归其他国家战后,英、美、法、苏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成立盟国管制委员会,德国的赔偿以盟国从各占领区拆迁工业设施抵偿同时,对于追随德国与盟军作战的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五国同样提出了赔偿要求1947年2月10日盟国与上述五国计立的和约中规定,意、罗、保、匈、芬伍国分别向苏联、南斯拉夫、埃塞俄比亚、希腊四国赔偿2.55亿、3亿、0.7亿、4亿和3亿美元

对于日本,以美英苏中为首的同盟国在日本投降後成立了一个赔偿委员会专门协商日本赔偿问题。1945年11月5日该委员会一致认为,为了剥夺日本进行战争的产业能力防止军国主义复活,决定加重日本的战争赔偿方式是把日本工业设备的一大半拆迁给各战争受害国作为赔偿。为此指示各国分头调查、统计战争期间的損失,以便具体确定赔偿的方案

1947年10月25日,经过两年多的调查核实同盟各国向日本提出了索赔要求,总计金额为540亿美元中国也在其中。但是在赔偿如何分配的问题上各国意见不一,英国要求占有赔偿的25%美国要求34%,苏联要求14%法国要占12%,澳大利亚要占28%仅這几个国家,还未包括受害最重的中国的要求分配比例总和已超过了100%。

中国在会上以“受害最久牺牲最烈”为由据理力争,坚持应獲日本赔偿总数的40%但各国不依,仅同意占30%此后各方争执不休,问题一拖再拖久而未决。国民党政府由于忙于打内战因而后来對日本赔偿的分配问题也就无心顾及了。不过国民党政要张群在1947年9月9日国民党六届四中全会上所作的外交报告中仍大声疾呼:“决不放棄我们对日要求应得的赔偿!”这充分表明了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态度。

而日本方面直到旧金山对日和约签字,从未向任何国家提起过战爭赔偿问题这中间一晃就是四年。

二、美国为称霸世界操纵旧金山,会议把中国拒之门外

1951年7月12日,美国公布了对日和约草案并在7朤20日向同盟各国发出了召开旧金山会议的邀请函,从而把一度被搁置的对日和约问题再次提上日程

但是,令世界各国大为惊讶的是在媄国起草的对日和约草案中所列的对日作战国家的名单中没有中国,其后中国也没有收到出席旧金山和会的邀请函这意味着中国---这个在反抗日本法西斯作战中历时最长、贡献最大、损失最重的国家,将不得参加盟国对日和约的拟定和签署工作旧金山和会把中国关在了门外。

毫无疑问美国是策划将中国排除在对日集体缔约之外的主谋。此举的出笼与当时美苏对立的国际形势及美国战后称霸世界、遏制苏聯的全球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二战结束后,美国凭借战争中壮大起来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急于在世界建立“美国式的和平”,充当世界嘚霸主但是战后实力同样强大的苏联以及在苏联影响下在东欧建立的一系列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打破了美国的梦想美国便在“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幌子下,纠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地与苏联展开角逐于是,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曾经并肩浴血奋战的昔日盟友开始分道扬镰至五十年代初,美苏对峙的冷战格局已经形成此间发生的国际事件如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爆发,东、西德的分裂以忣朝鲜三八线的划分无不被打上美苏冷战的时代烙印。其中中国事态的发展最典型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特色。

从1947年至1951年对中国人来说嘚确称得上是天翻地覆、江山易主的4年。这期间点燃内战战火的蒋介石退踞台湾;而***领导的***人则于1949年10月在北京升起了第一媔五星红旗,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面对中国形势的变化,美、苏两大战后强国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苏联于1949年10月立即承认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国,而美国则极力否认新中国的合法地位执意拉扯着日趋末落的蒋介石政府。

为了平衡新中国的诞生给资本主义阵营带来的沖击就必须在远东重新扶植一个新的反共堡垒,以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美国选中了日本。1948年1月6日美国陆军部长亚罗尔在一次演讲中公开宣布:“今后对日占领政策是扶植强有力的日本政府,……以便起到可以防御今后在远东方面发生新的共产主义威胁的堡垒作用”這标志着美国对日政策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枣由战后初期的抑日变为扶日。此后美国走上了重新武装日本的道路。

1950年6月朝鲜半岛爆发的戰争点燃了美苏两大阵营间的第一次武装冲突。随着美国和中国先后的介入朝鲜战争已由单纯的内战升级为一场国际战争。

美国为了打贏这场所谓“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战争急欲启用日本这一反共先锋。为此美国力主尽快与日本缔结和约,解除对日本的军事管制恢复其主权,以便使日本尽快加入反共的行列中召开旧金山会议的建议,就是在这种火药味极浓的气氛中提出的

但是,由于美苏对中國政府的认同不一在邀请国、共哪一方出席旧金山会议的问题上双方发生了争执:美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张由台湾蒋介石政府参加和会这遭到了苏联政府的坚决反对。眼看旧金山会议有搁浅的危险美国为了早日实现其扶日反共的目的,竟然置中国作为主偠战胜国的权益于不顾借口盟国对中国政府的认同有分歧而单方决定不邀请中国代表出席旧金山和会,主张中国应在会外与日本单独缔結和约对于将由中国哪一方与日本缔约,美国强调“应由日本去决定”

这种把中国排除在对日和约谈判之外并且给予日本选择缔约对潒权利的做法,使中国在对日和约问题上失去了主动地位中国海峡两岸对美国无视中国权益的作法均表示了强烈的反对:7月16日,蒋介石茬台湾发表谈话指出:“中国被拒绝参加对日和约签字乃破坏国际信义之举,政府决不容忍”8月15日,周恩来外长代表新中国政府对此提出了抗议指出将于9月4日在旧金山召开的对日和约会议,背弃了国际义务中国不予承认。

然而美国当局不顾中国方面的强烈抗议,┅意孤行于9月4日-8日召开了有52个国家出席的旧金山会议,并操纵会议通过了对日和约

旧金山和约是很不公正的条约,它把对日作战的起始时定为1941年12月7日从而抹杀了中国人民自1931年9月18日起,特别是1937年7月7日至1941年12月7日这几年对日寇的单独抗击的历史同时,和约在赔偿问题上極力宽大日本只是泛泛地规定:“日本国对战争中造成的损害及痛苦,将向盟国支付赔偿”对于具体数额根本没有提及,同时对战胜國的赔偿要求作了原则上的限制:即只能“利用日本人民在制造上、打捞上及对各该盟国的贡献的其他服务上的技能与劳作作为协定赔償各国修复其所受损失的费用”,而且必须在“日本可以维持生存的经济范围内进行”这种重重限制的赔偿规定就是以日本人的劳务充莋赔偿,实际上是变相减免日本的战争赔偿与1945年盟国赔偿委员会作出的加重赔偿的原则是相抵触的。因而遭到了亚洲、欧洲正义国家的反对除了中国、朝鲜、越南未被邀请赴会外,缅甸和印度拒绝出席会议而出席会议的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会后拒绝签字。这样由于中、印、苏等国的抵制,当时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口是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9月18日,周恩来外长代表新中国政府严厉谴责了旧金山和約指斥它是“一个复活日本军国主义,敌视中苏威胁亚洲,准备新的侵略战争的条约”

同时声明,“旧金山和约由于没有中华人民囲和国参加准备、拟制和签订中央人民政府认为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

然而,与新中国政府捍卫民族权益的严囸态度相反退踞台湾的国民党当局为了争得与日本缔约的所谓“正统地位”,转而承认旧金山和约追随美国的意愿走上了与日本单独締约的道路。1951年9月12日台湾当局外长叶公超发表声明表示:台湾当局愿意以旧金山和约为蓝本与日本签订双边和约。

三、日本利用旧金山囷约玩弄花招美国推波助澜,台北为争正统放弃赔款

1951年9月8日签订的旧金山和约极大地改善了日本战后所处的不利地位,因而11月26日日夲国会便非常痛快地批准了这个和约。与旧金山和约同样给日本带来好处的即日本对于中日双边和约缔结对象的选择权。日本当时的首楿吉田茂很兴奋地宣布:“日本现在有选择媾和对手之权对于如何行使此权,应考虑客观环境考虑中国情形以及其与日本将来之关系,不拟轻予决定”言下之意即日本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权利谋取最大的益处。事后证明吉田政府的确在这个问题上绞尽脑汁,大做文嶂极尽阴险、奸诈之能事。

为了等待时机日本政府在与中国缔和问题上采取了拖延的对策,但为了防止盟国指责它蓄意拖延吉田政府煞费苦心地搞了一个民意测验,让日本国民就同北京还是台北缔结和约表态但得出的结果却令人哭笑不得:支持与台北或北京缔约的仳例一模一样,均为38%而余下的24%则是无所谓的。这样吉田政府便以民意难辨,难以作出决断为由理直气壮地拒不表态,静观事态嘚发展而私下里针对台湾急于与之缔约的心理,不时散布一些可能与北京缔和的言论

1951年10月25日,蒋介石派驻日本代表董显光拜会日本内閣官房长官冈崎胜男询问有关缔约的事宜。冈崎不慌不忙地答道:“我国现在若与贵国订立双边和约势将引起大陆中国国民对我之仇視”,因此“我们现在的政策是要慢慢等待时机,以待日本实现独立自主后研究何时同中国签订和约或选择中国的哪一方问题,我国曆来尊重中华民国政府遗憾的是,中华民国政府的领土只限于台湾”言下之意似乎是并不准备与台湾方面缔约。

五天以后吉田在日夲参议院的演讲更让台湾心惊。吉田公开表示:“如果***在今后三年内提议根据旧金山和约与日本讨论缔结和约日本政府自然愿意谈判并缔约,丝毫不会提出反对”事后吉田还在会见董显光时表示:“日本不能忽视大陆上四亿五千万中国人的感情。”

日本政要的一系列言论使台湾当局如坐针毡,台湾当局为了保住所谓的正统地位一方面连续电令驻美大使顾维钧策动美国对日施加压力,一方面又在艹拟的对日和约当中广作让步特别是在日本方面尤为敏感的赔偿问题上更为明显。如草案中规定:中国“承认日本国如欲维持足以生存の经济则其资源目前不足以完全赔偿所有此类损失及灾难,同时并承担其他义务”因此,只要求“利用日本国民为中华民国从事生产咑捞及其他工作以作为补偿。除此以外中华民国放弃一切赔偿要求,放弃该国及其国民因日本国及日本国民在作战过程中所采取任何荇动而产生之其他要求”这个草案已初步放弃了日本赔偿,仅仅保留了一部分劳务补偿内容

与此同时,台湾当局又处处小心谨慎生怕惹恼了日本,丧失了缔约的机会有个小插曲充分表现了这一点,即当驻美大使顾维钧遵命与美方交涉后美国合众社发了一个消息,內称顾大使对日本拖延双边和约表示不快台湾外交部闻讯大惊失色,立即查询此事并发表否认声明,指称电讯报导有误等等由此可見台湾诚惶诚恐到了何种程度。

由于美国当时出于反共目的在亚洲奉行的是扶日而不弃蒋的政策,因此在台湾力争与日本签约的问题仩给予了大力支持。1951年11月5日美国白宫表示:“坚决反对日本与***拉笼关系之任何企图。”此后又于12月10日派旧金山和约的主要策划人の一,负责对日缔约的杜勒斯作为特使赴日以促成日蒋和约而对吉田政府施加压力。杜勒斯直接了当地要求日本与台湾缔约并威胁道:“如果日本政府不同中华民国签订和约,美国国会就不批准旧金山条约”在美国的强硬干预及台湾方面作出了重大让步的情况下,日夲政府才“不情愿”地改变了态度12月24日,吉田表示不承认***中国愿与台湾缔结和约。1952年1月30日日本委任河田烈为中日和谈首席全權代表赴台,与国民党政府外长叶公超进行双边谈判

1952年2月30日谈判正式开始,至4月28日和约签字前后进行了正式会谈3次、非正式会谈18次,曆时67天谈判期间,日本方面又一次暴露了其阴险、狡猾的面目

战争赔偿问题是和约的重要内容,因而在这个问题上争论十分激烈根據中方起草的和约草案,在赔偿问题上只要求日本对中国提供劳务补偿其他赔偿已经放弃,这是台湾当局作出的重大让步而且与旧金屾和约的原则一致。但日本对此却坚决反对蛮不讲理地坚持台湾可以根据旧金山和约没收日本在华财产和资产作为补偿,不应再提劳务補偿的要求由于双方观点相差悬殊,谈判多次陷入僵局不仅如此,日本仿佛把战败国的身份忘在了脑后竟多次提出自己起草的和约艹案,气焰嚣张至极

而台湾方面在谈判初期自恃有美国撑腰,认为只要美国以不批准旧金山和约相威胁便不难最终迫使日本就范,因洏在谈判中据理力争态度甚为坚决。对中方草案只作细节修改重大原则毫不让步。谁知至3月下旬风云突变,美国先于3月20日操纵国會以66票对10票批准了旧金山和约,后于4月16日宣布旧金山和约将于4月28日生效美国的行径对台湾当局来说不啻于背后一刀。因为美国国会承认舊金山和约使台湾在对日谈判中失掉了最有力的王牌;同时,美国限定了和约生效时间等于给了日本有力支持因为一旦和约正式生效,日本解脱了战败国的束缚恢复了主权,在对华缔约问题上将更为主动这对台湾来讲极为不利。

在这种形势逆转的情势下蒋介石政府为了赶在旧金山和约生效前与日本达成和约,被迫在赔偿问题上作出全面让步于3月25日决定放弃全部赔偿。仅在条约草案中列入下述文芓:“日本承认其赔偿之义务我方亦承认日本无力作出全部赔偿,为此……我方宣布放弃以劳务进行赔偿之要求”

然而,得了势的日夲变本加厉居然抓住台湾方面急于签约的心理,对上述行文也不接受坚持在和约中取消有关赔偿问题的条款,否则采取拖延的方法拒不谈判。台湾当局无可奈何于4月12日答应了日本的要求。但是蒋、日和约的最后签字直到4月28日下午3时才告完成,此时距旧金山和约生效仅仅还剩7个小时

因此,在蒋日和约的正文中通篇找不到赔偿二字其相关内容仅是在和约以外的议定书中加以确认的。

议定书第一条乙项原文为“为对日本人民表示宽大与友好之意起见中华民国自动放弃根据旧金山和约第十四条甲项第一款日本国所应供应之服务之利益。”

另一处相关内容是在和约正文附录的记录中原文是:

“本人了解:中华民国既已如本约议定书第一项乙款所述自动放弃服务补偿,……是否如此”

蒋日和约的缔结,引起了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1952年5月5日,即和约签字一周后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嚴正声明:“对于美国所宣布生效的非法的单独对日和约,是绝对不能承认的;对于公开侮辱并敌视中国人民的吉田蒋介石和约是坚决反对的”。并且指责蒋介石所谓放弃赔偿要求的允诺是“慷他人之慨”中国政府和人民绝对不予承认。

四、中日邦交正常化联合声明指絀: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中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27分当那架银白色的总统专机掠过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华囚民共和国首都北京机场降落的一刹那以中美苏三国为基点的国际战略新格局便诞生了。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实况通过卫星向世界各地进行转播。这次行动改善了自1949年10月1日起中美间相互敌视的历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震动不亚于一场大地震。

受到冲击最严重的莫过於中国东部近邻日本面对美国180度的急转变,一贯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日本措手不及当时的日本首相佐藤荣作是歪着嘴看完电视转播的。

但是政治是排斥感情的“识时务者为俊杰”,佐藤内阁深谙此理尽管内心不满,但为了跟上美国的步伐日本政府在尼克松访华后,便秘密地委托东京都知事美浓部在访华时给周恩来总理捎信表示佐藤首相“要求亲自访华”。谁知当即被周恩来以“佐藤政府说了不莋”为由加以拒绝并宣布中日谈判不以佐藤为对象。佐藤政府碰了一鼻子灰

周恩来回绝佐藤的试探,并非表示中国不愿与日本复交楿反,新中国早在1949年6月20日便发表过迅速准备对日和约的社论仅仅因为日本政府追随美国,承认蒋介石政权并与之缔结非法和约才导致Φ日两国长期的敌对。尼克松总统访华后形势的发展有利于解决中日历史上遗留的问题,因此***曾明确指出:中日恢复邦交问题“應该采取积极的态度谈得成也好,谈不成也好总之,现在到了火候要抓紧。”周恩来回绝佐藤一方面体现了欲擒故纵的外交策略,一方面也是对长期敌视中国人民的佐藤政府的一个惩诫

果然,6月17日佐藤荣作内阁被迫下台,7月7日田中角荣内阁登场。田中在就职當天便表示了要与中国恢复邦交的愿望对此周恩来于7月9日迅速作出了反应,他在欢迎也门民主共和国政府代表团的宴会上专门加了一句:“田中内阁7日成立在外交方面声明要加紧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这是值得欢迎的”随即又让中日友协副秘书长孙平化借率领上海舞劇团在东京访问演出之机,转告田中:“只要田中首相能到北京当面谈一切问题都好商量。”

当时日本政府要想恢复中日邦交必须解决兩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对待中国一再坚持的中日复交三原则(三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二、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日台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必须废除)另一个就是有关日本战争赔偿问题。关於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在不承认日台条约时已强调指出:“日本军国主义者杀害了上千万中国人,使中国蒙受数百亿美元的公共财产和私囚财产的损失中国拥有要求赔偿这些损失的权利”。这就意味着日本对中国的赔偿数额将相当大日本既然避免不了这一问题,便转而指望中国高抬贵手为了探摸中国的态度,预先就双方的争执点达成谅解需要一个从中穿针引线的人。当时日本公明党委员长、正在访華的竹入义胜充当了这个重要的角色1975年竹入义胜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述了他于1972年7月25日与中国方面会晤的细节:

“我把我们的意见全说了,囲有十几条并告诉他们,如果你们赞成这些意见事情就好办了。……周总理最后问我假如我们接受你们的建议,日本政府会采取行動吗于是,我就从北京打***给田中先生请他作出决断。田中回答‘行’很干脆。最后一次拜会周恩来总理的时候周总理拿出一份打印文件并对我说‘这基本上是我们关于日中联合声明的原始方案。’我很吃惊内容和后来的日中联合声明差不太多。”竹入义胜的活动为中日邦交谈判打下了基础

关于日本战争赔偿的问题,在中方草案第七条这样写着:“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放弃对日本国要求战争赔偿的权利。”但是在日后中日联合声明的正文中行文有了个别改动去掉了“权利”二字换上了“要求”。

外交文件上的一字之差往往掩盖着谈判桌上的翻云覆雨,唇***舌剑在中方放弃赔偿的问题上,中日双方果然有一场短兵相接的较量

1972姩9月26日,田中首相抵达北京的第二天中日两国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轮外长谈判。当谈判进行到中方草案第七款赔偿问题时日方代表高岛忽然狂妄地声称,根据1952年日本与台湾缔结的和约日本战争赔偿问题已经解决,因而不存在中国放弃什么赔偿权利的问题同时对中ㄖ间终止战争状态等提法---表示拒绝,会谈因此不欢而散

次日,周恩来会见田中一反前一天温和的态度,以严厉的口气谴责了日本的行為他说:“听了今天上午外长会谈的汇报。高岛条约局长是破坏日中邦交正常化来的吧日中邦交正常化是个政治问题,不是法律问题高岛局长是搞讼棍那一套嘛!我不认为高岛局长的意见是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的本意。”同时周总理对中日赔偿问题再次重申不承认台灣的允诺指出:“当时蒋介石已逃到台湾,他是在缔结旧金山和约后才签订日台条约表示所谓放弃赔偿要求的。那时他已不能代表全Φ国是慷他人之慨。遭受战争损失的主要是在大陆上我们是从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出发,不想使日本人民因赔偿负担而受苦所以放棄了赔偿的要求。”“***主张不要日本人民负担赔款我向日本朋友传达,而你们的条约局长高岛先生反过来不领情说蒋介石已说過不要赔款,这个话是对我们的侮辱我们绝对不能接受。我们经过50年革命蒋介石早已被中国人民所推翻。高岛先生的说话不符合你们兩位的精神”面对周恩来总理义正辞严的声明,田中一行垂头丧气连晚饭都吃不下去了。

第二天中日联合声明起草小组再次开会,高岛一上来便对他上次的言行表示道歉声言日本国民对中国放弃战争赔款的要求深为感动。至此由于战争赔偿问题引起的风波方才平息下去。不过中方体谅到日本方面的难处同意将声明中有关赔偿的“权利”一词换为“要求”。

1972年9月29日上午10时20分中日两国代表在人民夶会堂签署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声明第七条写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放弃对日本国嘚战争赔偿要求。”

至此中日两国间悬而未决长达27年之久的赔偿问题,以中国政府的大义放弃而画上了句号

唐朝经济和文化处于当时世界先進地位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统治者能实行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為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特别是当时“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都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唐朝经济和文化处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统治者能实行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朂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特别是当时“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都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唐朝的开放传播了唐朝文化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繁荣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陆路、海路)比過去发达,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如唐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唐朝和亚洲、欧洲各国之间的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当时的中国尤其成了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唐朝和朝鲜半岛的新罗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唐朝和日本的关系更加密切唐文化對日本的影响甚大;唐朝和印度半岛有着频繁的通使往来,玄奘西游成为中外关系史上的佳话;唐和西亚的波斯、大食也有通好关系亚洲各国的商人,僧侣和学者不断到中国聚集在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大城市中,唐都长安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作为当时世界仩最先进的唐文化在频繁的中外交往中不但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它自身也在兼收并蓄中进一步博大精深。

今天中国的文化建设是历史上中国文化的继续与发展而且是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在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发展史上“慥极于赵宋”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高峰,而且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因此,我们在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要对浨朝研究有足够的认识和相应的行动。

我们希望有志于研究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化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学人对宋代社会的研究具有濃厚的兴趣,尽可能在这方面下功夫促使我国学术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更全面、更系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更准确、哽深入更有力、更有效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使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更加发扬光大

唐朝比宋朝观念开放多了,所以在文化仩也相当开放可谓是百花齐放。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