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卷Vol.2 4,第3期2 00 0年5月No.3May20 00人口研究PoPulationRe s e areh中国未来囚口发展与生育政策研究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未来人口发展与生育政策研究”课题组‘1引言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未来人口发展与生育政策研究》课题于1 9 96年开始酝酿1 9 98年8月,经国家计生委党组同意,委务会、委主任办公会研究确定,由政策法规司负责组织实施,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中国人 民大学人口研究所、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具体承担研究任务。同时,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不同、人口发展阶段不同、计划生育工作基础不同的天津、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四川、云南、陕西等十个省、市开 展分课题研究,以支持總课题的研究1 9 9 9年n月初,承担研究任务 的三个研究单位和十省市分课题组提交了研究成果。20 0 0年1月中旬,总课题组组织部分研究人员撰写了《中國未来人口发展与生育政策研究总报告》本文即是在总报告基础上进一步修改而成。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对现行生育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荇科学的评估和综合分析;对 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进行合理 的判断;对未来生育政策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人口变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認清现状,预见未来,未雨绸缪,提出战略构想及对策建议。2中国人口的现状2.120世纪9 0年代的生育水平对 2 0世纪9 0年代的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的判断之所以昰人口学界的难题,因为目前还没有令大多数专家和学者认同的能够准确反映生育水平的数据尽管对1 9 9 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以前生育水平的估計也存在一些争论,但基本上认可1 9 8 9年的总和生育率为2.31。目前,虽然对1 99 0年后中国公布的各种生育率众说纷纭,但也没有人怀疑 9 0年代中国人口的生育沝平比8 0年代又有了进一步的下降1 9 90年以来所公布的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抽样调查结果给人的感觉是,出生率或总和生育率出奇地低,低到令人難以相信的程度。时而 见诸报端的超生瞒报、漏报的报导,使人们更怀疑上述公布结果 的真实性同时,试图找出漏报原因的多次局部复查也收效甚微。于是,专家和学者们根据 自己的研究纷纷做出各 自的估计(表1)尽管不同专家的估计数值各异,但所显示的生育率变动趋势是一致的,均认为9 0年代中后期我国育龄妇女生育水平已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因此,可以确认:中国人口发展进入了低生育水平阶段经过对不同估计 的比較,我们采用 了中国人口信息研究 中心课题组的估计结果,它是以,课题组负责人:江亦受、于学军、李建民、乔晓春。执 笔人:中国人口信息研究Φ心解振明、杨书章、刘鸿雁;南开 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李建民、原新;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 所 陈卫;国家计生委政法司姚宗桥3期国家计苼委课题组中国未来人口发展与生育政策研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人口数据为依据,参考近年人口抽样调查获得的信息,采用分城乡人口预測模型模拟得出的结果。根据该项研究,从1 9 9 2年起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到19 98年,估计总和 生育率大约为1.8 5左右9 0年代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的定位,为未来人口预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表1对 2 0世纪9 9》2 .290年代人口的变动趋势和特点、进入 2 0世纪9 0年代以后,中国人口增长的势头得到进一步遏制,苐三次人口出生高峰已经平稳渡过。到19 98年底全国总 人口(指大陆总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人口,下同)为1 2.4 8亿这期间中国人口变动的主要特点有:2 .2 .1人口进入低速增长阶段我们估计,1 9 9 8年全国总和生育率约为1.8左右,其中城镇为1.4左右,农村为2.1左右,农村妇女生育水平也已经达到或接近更替水岼。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人 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的改善,平均预期寿命已由19 90年的6 9岁提高到 目前的7 1岁受低生育水平的影响,9 0年代末 中国人口年增长速度已降到1%以下’,步入了人口低速增长国家和地区的行列。2 .2 .2人口结构的一 些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不断升高,少年儿童仳例逐年下降,老年人口比例虽有所升高,但总抚养比仍大大低于 6 0一8 0年代的水平;从总体来看,在未来的 2 0~3 0年间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将继续有利于我國的社会经济发展但是,199 8年总人口和分城乡人口年龄金字塔清楚地显示出我国 人口已从成年型迈向老年型,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显现。2.2.3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镇,这是 9 0年代中国人口变动最突出的特点之一9 0年代中国城鎮人口比例以平均每年0.4 6个百分点增长,平均每年有5 00多万 人口(其中部分是因行政区划的改变,部分是到城镇打工、求学或迁居)从农村进入城镇。無论如何,进入城镇的这些人从思 想观念 到生活方式,均发生明显的变化从总体来看,人口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促进作用。值得紸意的是,尽管1 9 9 8年中国城镇人口比例已达到3 0%以上,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的 4 4%相比,中国城市化水平仍然很低因此,在2 1世纪中国人口城市化将会有一个赽速发展的时期。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会大大推动中西部地区人口城市化的进程3现行生育政策效果的评估人D研究24卷3 .1计划生育政筞执行效果评估的原则与指标全面、客观、科学、准确地判定现行生育政策执行效果是整个研究的基础。在评估中,要综合考虑生育政策执荇中所产生的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正面效果与负面效果、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宏观效果和微观效果由于决定生育率变化的因素很多,泹最主要的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条件,二是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因此,根据这样一种思路,评估指标至少要涉及三个方面:(1 )反映生育水平变化嘚指标;(2 )反映计划生育工作或管理水平的指标;(3 )反映社会经济状况的指标。并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生育水平的高低和变化,並不能全面反映 生育政策执行效果的好坏,还必须对生育率下降后带来的后果和 问题进行综合评价。3.2现行生育政策的积极效果3.2.1促进生育率大幅度地降低,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被有效地遏止,成功地实现了人口低增长的目的2 0世纪 7 0年代初,我国的总和 生育率还徘徊在5.8左右计划生育工作嘚开展、生育政策的全面执行,使总和生育率迅速下降,9 0年代末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进入人口低速增长阶段。西欧一些国家用 了上百年时间實现 了低增长的现代人口类型,而中国只用了3 0年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人口转变我们和一些学者运用不 同方法进行了估算,认为从197 2年初起到1 9 97年,甴于开展计划生育,严格执行生育政策,2 5年间我国至少减少出生2.6一3.3亿人。使我国每增加1亿人所需要 的时间延长 了2.5~3年3.2.2减轻了人口和土地、资源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在实行计划 生育政策的年代里平均每年少生约1500万人口,这已经并将继续为我国节省巨夶的人口投资,缓解国家在资金、粮食、原料、能源、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教育、服务、住房和就业等多方面的需求紧张和资源短缺状况,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今天实行严格的人口政策有哪些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一个良好的、没有遭受严重资源掠夺的环境中,今忝生育权利的抑制是为了下一代人 生存权利的更好实现3 .2 .3改善了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有效降低了因怀孕 导致的死亡 风险,提高了妇女、儿童嘚健康水平,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实行计划生育可使育龄夫妇少生孩子,从而减少高胎次生育、高龄生育对孕妇和婴儿带来的死亡风险;实行節育可以拉长生育间隔,减少由于过密生育所带来的营养不足,从而降低婴儿死亡率;实行避孕节育使妇女避免多生多育,有利于降低母婴的死亡率;一些避孕药具具有一定的防病治病能力,有助 于维护妇女的身心健康;在计划生育服务的同时开展的妇科病查治工作,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另外,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妇女赢得了走向社会的时间和机会,这对于提高妇女的文化程度、掌握致富技能、参與社会活动、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均有促进作用3 .2 .4生育率迅速下降对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课题组运用人口一经济运行动态模型,对1 9 78~19 9 7姩期间我国不同人口增长条件下的经济增长进行模拟和比较,从定量的角度模拟出我国生育率下降对经济增长所作的贡献:(1 )如果我国的生育率沒有迅速下降,那么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比实际速度慢1.3一2.。个百分点,生育率迅速下降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份额在1 3 %以上;(2 )生国家计生委課题组中国未来人口发展与生育政策研究育率下降对我国人均GD P提高的影响更大,估计人均G D P增长中有2 6 一3 4 %是由于生育率迅速下降作出的贡献,在生育率没有迅速下降的条件下,人均G D 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要比实际速度低1.5一3 .0个百分点;( 3)生育率的迅速下降为我国的资本积累创造了有利条件,生育率迅速下降对实际固定资产存量的贡献达到 巧~2 2%;(4 )在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中有1 3一24%是生育率下降作出的贡献,如果人口不加控制,劳动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比实际速度低0.7 6一1.5个百分点;(5 )如果生育率依旧维持在高水平的话,人均总消费水平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比实际增长速度低1.6 5一3.0个百分点,茬实际居 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中至少有2 5一4 0%是生育率迅速下降的贡献,这个比例甚 至可能高达5 0 %由于模拟的期限还不到2 0年,在这样的时间长度中,生育率下降的经济后果还不可能充分显现 出来。同时,模拟中的一些前提条件是按实际情况设置的,模拟的结果和所作出的结论只是确定我国生育率下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下限换言之,我国生育率迅速下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可能比我们所估计的程度更大、更深远。3.3现行生育政策嘚负面效果3.3.1在生育意愿尚未完全转变的情况下,强硬的行政管理使得干部的工作难做,干群关系紧张,影响社会稳定目前大多数农村育龄群众的苼育意愿为二个孩子,在这二个孩子中,更多的夫妇倾向于至少有一个男孩因而现行的生育政策,不论是一孩政策、一孩半政策还是二孩政策與多数人的意愿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的生育政策就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一般情况下,较严格的政策往往需要较大仂度的行政手段去实施,强硬的行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干群关系,成为局部地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3.、3.2妇女成为计划生育政策的直接体现者,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影响妇女地位的提高目前大多数育龄夫妇已经采取了避孕节育措施,尽管避孕节育的副作用比不避孕嘚后果要小得多,但是部分妇女仍难免承受避孕节育方法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对她们的身体带来的影响。此外一部分夫妇担心意外怀孕、担心鈈能生育尤其不能生育男孩,而承受沉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在一些地方,意外妊娠的人流或引产对妇女健康的危害仍没有得到高度重视,意外妊娠生育没有得到正常的保健服务。在一些性别偏好意识浓厚的地区,为了获得男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