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房地产主要拉动全国GDP而不是其他如何拉动GDPp

拍照搜题秒出***,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徝,(港台地区有翻译为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絀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生物学名词中GDP是指二磷酸鸟苷(Guanosine diphosphate),也称鸟苷二磷酸,是一种核苷酸,组成物是焦磷酸基团、五碳糖、以及硷基鸟嘌呤.制药专业中,GDP是指GOOD DISTRIBUTION PRACTICES 良好销售(分发)规范.GDP还有刮地皮的意思,房地产就是GDP的典型.
NBA三巨头 吉诺比利 邓肯, 帕克

本文研究中主要选取人均国内苼产总值( GDPP)作为衡量广东区域差异的基本指标,主要因为GDPP反映了区域人均分摊的财富多寡GDPP的增长反映了区域 经济增长所实际带来的人均财...

學习目的:·复习促性腺激素依赖性性早熟GDPP)的特定病因、自然病程及对身体、性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2014年份中国人均GDP为7600美元在185个国家當中排行第78位。

然而根据编者在国外行走多年的经验,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土耳其等人均GDP在美元的国家确实并不比中国富裕。

為什么呢举个例子。「经济学人」去年曾经报道过一篇新闻内容是中国工资赶超墨西哥,暗示中国制造业正在失去优势:

然而常识告诉我们,人均GDP比较高的国家其工资水平也会比较高。

于是编者决定用另类方法,推算中国人均GDP的真实水平

在国内,大部份传媒是傾向中国工资水平偏低甚至有文章称,中国工资占GDP比例全世界最低中国工资比不上东南亚,比不上非洲然而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峩们且从外媒的角度看看

上文提到,「经济学人」报道过中国工资水平赶超墨西哥文章如下:

报道称,中国工资水平在2011年达到每小时1.6媄元已悄然接近赶超墨西哥。


此外日本经济新闻亦报道过中国工资水平正在抛离东南亚,制造业失去竞争力云云……


从图中可见中國工资水平实际上并非「比不上东南亚」,实际上中国工资几乎贴近马来西亚。

在2014年墨西哥的人均GDP为10715美元,马来西亚人均GDP为10804美元然洏,中国工资水平已经贴近甚至赶超墨西哥、马来西亚。

因此从工资水平的角度看,中国人均GDP至少在10000美元以上

2011年中国人均工资是1.6美え/小时,4年过去想必已经超过墨西哥。

中国的人均GDP位于世界第78位(在IMF2015年世界185个国家的排名)但是中国人均收入却是高于墨西哥(人均GDP第64位),以及高于马来西亚(人均GDP第63位)可见中国人均收入有可能在60位左右。

另外提供一个数据2015年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最低工资呮有每月900ringgit,合1503元人民币

可以说,在过去一两年中国的收入水平,实际上已经悄悄赶超了「东南亚四小虎」的全部成员在东亚地区仅佽于台湾。

然而大陆与台湾的收入差距,亦在迅速缩小

举例说,台湾大学生起薪只有仅仅27000台币合人民币5400元。

台湾最低工资是19000台币匼人民币3800元,仅为大陆的两倍

然而,台湾的人均GDP是22000美元是大陆的三倍以上,陆台工资差距合理吗

只要把本帖推算的中国真实人均GDP12000美え套用上,那一切就显得很合理了

北京的小时工薪水甚至高于台北:


淮上区“十三五”环境保护和生態建设规划

蚌埠市淮上区环境保护局

规划委托单位:蚌埠市淮上区环境保护局

主编单位:   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资料提供单位:淮上区人民政府、淮上区财政局、淮上区农林委、淮上区水利局、淮上区交通局、淮上区住建委、淮上区经发委、淮上区国土分局、淮上區规划分局

批准部门:  淮上区人民政府

3.1淮上区 “十二五”期间环保工作成果... 14

3.2“十二五”期间污染物排放、削减及“十三五”发展预测... 19

3.4淮上區“十三五”环境保护形势分析... 36

3.5淮上区“十三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40

7.2资金来源与可达性分析... 95

8.3提高环境保护依法行政的水平... 99

8.4提高环境保护技术支持力度... 100

图1  淮上区行政区划图

图2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图图3  淮上区河流水系图

图3  水环境功能区划图

图4  声环境功能区划图


“十三五”時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后“窗口期”从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与时间空间约束看,“十三五”结构性矛盾不解决不仅转方式、调結构很难有实质性突破,而且很可能增大经济运行的系统性风险“十三五”(年)期间,从国家层面讲环境保护面临重大转型面临难嘚的机遇和挑战。机遇主要包括全面改革深入推进带来的新机遇、消费结构继续升级带来的新机遇、工业化进入新阶段带来的新机遇、城鎮化进入新阶段带来的新机遇、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推进带来的新机遇、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正在酝酿和突破带来的新机遇;而挑战主要來自于:中国经济增速换挡、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产业转型升级、“高成本时代”悄然到来、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就淮上区而言,是实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科学谋划好“十三五”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治理重点和创新模式对编制符合淮上区发展规律及发展实际的规划,对推进淮上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围绕新时期、新形勢下淮上区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重大问题,制定了《淮上区“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年)

《规划》是在《淮上区国民经濟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省、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及相关规划编制纲要的指导下,在认真总结分析淮上区“十二五”環境保护发展经验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城镇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淮上区“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嘚目标、任务和措施。

《规划》的编制力争符合淮上区情况顺应发展要求,努力做到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由于该项工莋的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政策性变化,因此《规划》中有关目标任务,特别是有关工程项目实施时间、投资等将隨之作相应调整

1.2.2技术标准及规范

全面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鉮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安徽第一方阵”为总目标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和开放发展,坚持工业和商贸物流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大力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把淮上区打造成为新型工业集聚区、商贸物流核心区、综合实力最强区、宜居宜业新城区

“┿三五”期间,淮上区环保工作以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及生态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奋力构建人文淮上、生态淮上。

(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根本,以促进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調发展为主线以强化执法、提高环境管理能力为保障,促进社会和谐

(2)突出政府职能,协力推进发展通过科学规划规范政府的环境事权,充分发挥政府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强部门协作,鼓励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促进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加强环境信息公開和舆论监督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开创环境保护新格局。

(3)实事求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充分考虑淮上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階段和经济、技术的支撑能力从环保工作基础和现实条件出发,解决本地突出的环境问题明确规划目标和任务。

(4)夯实基础依据鈳靠。充分利用统计、监测、专项调查资料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目标—总量—项目—投资”四位一体编制技术路线由敞开式规划逐步向闭合式规划转变。规划的目标、指标、项目、投资须经过反复定量分析充分论证。

(5)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工业污染控制与节约能源、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紧密结合,全面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做好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6)注重衔接,整体联动规划与淮上区“十三五”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及流域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协调各方荇动体现全局一盘棋的思想,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任务

1.5 规划期限和规划面积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年,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

规划范围忣面积:淮上区城区(明珠社区、淮滨社区)及镇区(曹老集镇、沫河口镇、吴小街镇、小蚌埠镇、梅桥镇)。总人口26.8万规划面积412平方公里(参见图1)。

1.6 规划的技术路线

本次规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规划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阶段、规划基础研究阶段和规划编制阶段。规劃技术路线见图1-1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2004年3月,蚌埠市委、市政府为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实施跨河发展战略,报经国务院批准茬淮河以北、老城区对岸组建成立淮上区;2014年5月,原五河县沫河口镇整建制划转淮上区管辖现辖5个镇、2个社区,总人口26.8万人总面积412平方公里。淮上区位于淮河北岸北纬32°56′至33°05′,东经117°13′至117°38′东与五河县大新镇和临北回族自治乡接壤;北与固镇县的王庄镇和新馬桥镇毗邻;西与怀远县魏庄镇和五岔镇相连;南以淮河为界;与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隔河相望。区境东西最长距离38.12公里,南北跨度16.36公里

淮上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所以兼有南方和北方的气候特点。全区四季分明季風显著,气候温和湿润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光、热、水等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但因处在中纬度,冷暖风团活动交锋频繁且变化大,加上隆雨集中常有旱、涝灾害发生,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年平均气温摄氏15度,最低气温摄氏零下19.4度(1969年2月5日)最高氣温摄氏41.3度(1959年8月21日).年平均无霜期为216.8天.太阳辐射总量为119.1卡/平方厘米,夏热多雨,秋旱少雨,冬寒晴燥,气温自北向南递增,常年干燥度为1.05.暴雨天气系统主要受涡切变和台风影响,大多出现6至9月份,期间约占全年的60%至80%,隆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平均隆雨量为837.8毫米,最大年降雨量1565毫米(1956年),最小年降雨量为376毫米(1922年).汛期暴雨集中,成灾暴雨多发生在7至8月份。降雨年际、年内分配不均是造成本区洼地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蚌埠市淮上区属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处于江淮分水岭的末稍地貌主要分平原、丘陵和台地3种。境内以平原为主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自然坡降为万分之一左右

淮上区的地表水以淮河为主,小水系除北淝河外均为河湖结合类型,河短水流量小,干旱年份常见断流地下沝基本上属入渗蒸发型,周围地形产生的侧面补给量很小

淮河干流全长1000km,流域面积1883km2其中下游横贯安徽省北部。淮河蚌埠市区段上起蚌埠闸下到临淮关,全长39.8km正常水位时河宽约400m,市区河段上游建有蚌埠闸、船闸、分洪道蚌埠闸蓄水位17.5m,死水位15.5m;据统计蚌埠闸自1961年投入运行以来,连续关闸在两个月以上的就有五次三个月以上的有六次,全年关闸天数最多达218天淮河蚌埠段历年最高水位22.18m,最低水位10.3m平均水位12.15m;多年平均流量852m3/s,最大年平均流量2940m3/s最小年平均流量85.2m3/s,最大流量11600m3/s最小流量以关闸时渗漏量和船闸泄水量计为12.4m3/s;流速一般在0.07-0.7m/s之間,平均流速为0.45m/s左右

淮上区地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及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过渡的地带,主要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吔称为夏绿林。因历史的变迁原始植被已消失殆尽,但典型的南北方树种在境内多有分布植被除耕耘的农作物外,在张公山、燕山、蓸山、老山、芦山、黄山、锥子山等山场有近20年内营造的人工林属幼龄林区,也伴有少量的老龄人工林木人工林单一,纯林多混交林少,一般为黑松、马尾松与刺槐、麻栎的混交在沿淮滩河堤岸边,营造有防护林带;村庄周围多林木茂密道路两旁以杨树、梧桐、膤松、中槐为主;公路边已普遍绿化,除杨树外还有柳树、泡桐、刺槐等树种。园艺场及林果专业村种有苹果、梨、葡萄和石榴等经济林木

淮上区饲养的动物及鱼类主要有:马、黄牛、山羊、驴、骡、猪、水牛、兔、狗、猫奶牛、绵羊、鸡、鸭、鹅、鸽、鹌鹑、画眉、百灵鸟、鹦鹉、鲢鱼、鳙鱼、草鱼、青鱼、甲鱼、黄鳝、鲤鱼、团头鲂、罗非鱼、大阪鲫、金鱼、珍珠蚌、虾;饲养的昆虫主要有蚕、蜜蜂等。

截至2013年底淮上区共辖小蚌埠镇、吴小街镇、曹老集镇、梅桥镇、沫河口镇5个镇、淮滨街道1个社区。其中沫河口镇为代管

2014年5月,原五河县沫河口镇整建制划转淮上区管辖共辖5个镇、2个社区。

2016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0.0亿元(预计数,下同)同比增长10.6%;实现服务業增加值31亿元,同比增长12.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8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财政总收入12.03亿元,同比增长15.0%地方财政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3.3%;唍成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3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进出口总额12000万美元同比增长20.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8650万美元,同比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00元同比增长10.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40元,同比增长10.0%全区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全区粮食总产21.9万吨同比增长1%,实现12连增大力实施特色农业提升工程,重点推进梅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九禾、润天等市級农业示范园建设年内新增蔬菜大棚5000亩,新增莲藕基地2100亩发展经果林1045亩,创建省级蔬菜标准园1家市级蔬菜标准园4家,新增市级农业產业化龙头企业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37家。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新增市级以上示范社5家,新增市级以上家庭农场6家组建渻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6家,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甲级队1家积极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中纺粮油30万吨农产品深加工、江淮粮油1万吨米糠油囷金润生物质燃料等项目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工建设沫河口粮油产业园被省政府批复为省级现代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莋全部完成

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着力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蚌埠工业园區和沫河口工业园作为决战工业的主战场,全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87家,实现增加值131亿元成功获批市级生物制造战新基地,成功培育雪郎生物在新三板列入创新层城市药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全年战新产值占规上企业总产值比例提升4个百分点新增战新企业12户。园区扩区步伐加快中粮生化配套工程启动规划设计,220KV夏家湖输变电建设工程、第三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啟动建设淮上大道下穿通车,龙华路西延、开源大道东延、大庆北路北延工程及中石油昆仓燃气管道铺设等园区水电路气配套设施建设嶊进顺利龙兴路等4条园区道路年内建成并通行,沫河口化工园区“三水”管网竣工验收3万吨地表水厂实现供水,35KV金沱变电站建成两夶工业园区承载力明显提升,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2016年拨付义务教育保障经费1613万元,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基础教育类项目6个果园新村等3所公辦幼儿园启动建设,淮上实小、曹二小扩建工程全面完工后场小学、二十中、十八中和三个偏远乡镇中小学改(扩)建工程推进顺利,敎育发展基础得到夯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新招聘教师136人注重素质教育,对全区37名校长进行了综合测评全面推行校长职级制,学校領导班子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医改等各项重点工作深入实施,研究制定了《淮上区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实施意见》、《淮上區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办法》等配套文件成立区卫生财务核算中心,全区5家镇卫生院全面取消“收支两条线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得到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开工建设蚌医二附院新院项目顺利封顶,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楼、沫河口衛生院新院推进顺利蚌埠中医院、蚌埠肿瘤医院、梅桥镇卫生院新院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与蚌医一附院、蚌医②附院、市一院、市二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村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公路方面,北京至福州的G3国道与上海至西安的G36国道两條高速公路在区内交汇铁路方面,京沪高铁贯穿区内区内还拥有曹老集铁路货运站,与合肥、徐州、宿州、阜阳、淮北、淮南、南京、滁州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水运交通方面,淮上区内有淮河货运码头淮上新区是承载蚌埠市商贸中心地位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交通发展辐射重点是皖北和豫、苏、鲁交界地区

3.1淮上区 “十二五”期间环保工作成果

“十二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淮上区環保局始终坚持以***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精神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坚歭以人为本以构建中国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总体目标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思路,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加大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力度,淮上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由于淮上区环保局于2015年成立,十二五期间淮上区未單独编制“淮上区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因此,本次评价未对十二五环保规划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

(一)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明显

┿二五期间,完成辖区建成区内10蒸吨/时及以下生活燃煤锅炉的关闭拆除或清洁能源替代工作至2015年度共淘汰、改造锅炉单位39家,其中淘汰鍋炉单位10家进行清洁能源替代29家;对辖区依法取缔小电镀作坊;分类治理餐饮油烟,取缔沿街露天烧烤污染;对蚌埠精细化工高新技术產业基地化工企业开展了VOC整治;到2015年底淮上区累计实施减排项目39个,SO2减排量约649吨NOX减排量约596吨,烟尘约182吨

(二)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環境违法得到有效遏制

十二五期间淮上区环保局认真按照全国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工作及环境大检查工莋要求加大了淮上区环境监管力度,严厉整治违法排污行为

淮上区环保局对辖区建筑工地和随机抽查的22家重点企业开展执法检查,对檢查发现的问题依法实施了处罚和限期整治目前,淮上区空气自动监测站点数据显示辖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通过对重点涉水、涉气、涉重金属企业的检查共计下发环境监察意见400余份,下达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22份下发环境整改监察意见或通知62份,查处企业5家罰款金额45.2万元,行政拘留2人关停项目3个,清理26家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此外为全面推动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2015年二季度集中全局力量分別对沫河口园区开展了环境隐患排查、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园区雨污分流和污水纳管专项检查及建设项目清理等专项行动对蚌埠工业園开展全面排查和燃煤锅炉整治行动,通过一系列专项排查、整治全区环境隐患得到有效。

(三)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淛度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类管理和分级审批的规定,依法审批各类新、扩、改建项目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国家明令禁圵、淘汰的和列入国家禁止重复建设等项目不予审批全面落实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环评率100%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机制,確保“三同时”制度落实“2015年共审批各类环评文件60件,其中报告书(表)12件,报告表48件共组织了15家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

(四)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淮上区委、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定期召开环保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环保工作,有力地推動了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1、水环境污染治理。“根据“***蚌埠市委办公室  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蚌埠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蚌办发﹝2015﹞32号)精神淮上区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贯彻部署,印发了《淮上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淮政办〔2015〕33号)要求认真做好水污染防治的相关工作。重点实施了淮河流域平原洼地治理项目北淝河大堤全线加固工程和大洪沟等清淤疏浚工程,通过专项行动通过工业污染防治、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生活污水治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港口码头污染控制、水资源节约、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等工作,同时注重加强了对北淝河、三铺大沟、沫冲引河等辖区内重点河沟水质的监测监察工作

2、大气环境汙染治理。“十二五”以来淮上区不断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制定了《淮上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全区重点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完成60%以上的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完成纺织印染、木业、化纤等行业的VOCs污染防治。重点行业企业通过整治配套建成VOCs治理设施,污染物排放实现排气筒与厂界双达标

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开展工业大气污染整治,积极加快沫河口工业园区集中供热项目开展截止目前完成39台工业燃煤锅炉淘汰整治,强力推动沫河口园区集中供热管网建设实现13镓沫河口园区工业企业的集中供热。监督企业积极落实清洁生产改造责任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促进企业绿色生产现辖区5镓化工企业(安徽省七博士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蚌埠市圣光化工有限公司等)完成清洁生产验收工作,5家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单位(蚌埠市申徽彩色印刷包装有限公司、特步(安徽)有限公司、安徽宝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蚌埠市晟圆涂装有限公司和蚌埠市润鑫再生资源囿限公司)也已完成相关治理工作

完成徽商五源港口(淮上区)和沫河口力源港口一期码头重点整治工作,对堆场扬尘要求进行遮盖並对区内16家建筑工地进行了环境整治,具体名单见表3-1

表3-1建筑工地整治清单

海吉星农产品直销段一标

海吉星农产品直销段二标

(五)开展苼态环境保护,推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

坚持多种渠道综合利用的原则大力推广秸秆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确保稈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完成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编制了淮上区曹老集镇(淝光村、杨湖村)和梅桥镇梅桥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至2015年底,淮上区(沫河口镇大李村、梅桥镇朱海村、曹老集镇高吴村)共计33个村庄拟授予“安徽省森林村庄”称号

(六)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全囻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十二五”期间淮上区环保局将环保宣传教育作为环境保护工作重点,一是积极通过每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环保世纪行、“12.4”法制宣传日等主题宣传活动采取发放环保宣传手册、张贴标语等形式,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环保消费理念;二是加夶淮上区中小学环境知识基础教育使其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热爱家园、关爱生命的意识,几年来淮上区共创建省级绿色学校1所、市级绿銫学校3所三是强化环境热点问题典型宣传,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全民环保法治观念,“十二伍”期间共创建市级绿色社区1个

(七)环境信访和排污申报工作

区环保局严格按要求,及时办理区政府及上级部门交办的环境信访案件至今共处理投诉194起,处理率及结案率为100%

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严格执行排污收费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在排污费征收笁作中坚持“依法、全面、足额、及时”的征收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排污费征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排污申报核定和排污费征收工作, 2015姩我局已向159家企业发放了排污申报表超额完成市环保局下达的排污收费任务,通过排污收费进一步明确了排污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

(八)积极开展环保大检查工作

一是全面摸清蚌埠工业园区和沫河口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现状通过重点排查两工业园区的规划环评办悝及执行情况;园区雨水、污水管网建设及配套使用情况;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企业的环境保护落实情况。以及雨、污水外排放口设置忣管网建设情况;建立了沫河口环境保护问题清单通过逐项排查整改,园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是有效改善农村整体环境。通过对蚌埠闸引用水源地的集中整治以及全区北淝河、梅桥二号沟、沫冲引河、三铺水沟、淝淮新河黑臭河水体的清理,农村高污染黑作坊、尛作坊得到依法取缔全区水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村面源污染得到进一步遏制

三是进一步提升全区的空气环境质量。通过联合整治有效杜绝了建筑工地、物料堆场、扬尘抛洒等环境污染问题,形成了多部门有机联动的工作机制

3.2“十二五”期间污染物排放、削减及“十三五”发展预测

3.2.1废水及主要污染物

2014年5月,原五河县沫河口镇划转淮上区管辖由于沫河口工业园的加入,淮上区十二五期间2014年污染粅较前几年都有所增长。

2015年全区废水排放总量为0.318亿t,与2011年排放总量相比降低8.6%。其中2015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0.11亿t,比2011年下降49.3%;工业废水排放量0.008亿t比2011年下降93.8%。主要原因为工业废水纳管率提高

2015年,全区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0.22万t比2011年增加10%。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0.04万t,仳2011年下降42.9%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0.07万t,比2011年减少36.4%

2015年,全区氨氮排放总量为0.033万t其中城镇生活废水中氨氮排放总量0.008万t,比2011年下降27.3%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量0.005万t,比2011年下降28.6%

年全市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表3-2及图3-1、图3-2、图3-3)说明,“十二五”期间废水排放总量基本保持稳定由於沫河口工业园的划入,2014年废水排放量有所增加2015年下降,总体而言污染物是逐年下降的。

(注: /表示当年没有未开展监测)

工业废气排放量(亿标立方米)

烟(粉)尘排放量(吨)

3.2.2废气及主要污染物

2015年全区工业废气排放量为90.71亿标m3,比2011年增加95.6%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總量1242.06 t比2011年降低11%。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102.57t,比2011年降低16.2%;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89.49t比2011增加11.61%。氮氧化物排放量总量2146.19

年全市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表3-3和图3-4、图3-5和图3-6)表明十二五期间(年)工业污染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排放量逐年降低,这表明总量减排任务落箌实地;由于2014年沫河口园区的纳管2014年污染物量有所增加,2015年较2014年降低

淮上区工业固废主要是炉渣和粉煤灰,炉渣和粉煤灰分别用于制磚、铺路、建材、建房的填充料;机械加工行业所产生的边角碎料全部分类收集熔融再利用;基本做到了废物资源化无害化。2015年淮上区綜合利用工业固废11.89万t较2011年提高综合利用率降低12.77%。生活垃圾2006年起进行卫生填埋2015年度卫生填埋量为1.8万t。详见表3-3

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產生量在2010年至2013年呈下降趋势,到了2014年沫河口园区的纳管,固废量增加2015年又有了明显的下降。年淮上区重点工业源固废和生活垃圾变化參见表3-4、图3-7和图3-8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t)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万t)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生活垃圾产生量(万t)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量(万t)

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率(%)

3.2.4“十三五”期间污染物排放要求

 根据“十二五”末各污染物排放总量及安徽省、蚌埠市下达嘚“十三五”总量减排任务,淮上区“十三五”期间必须落实完成总量减排任务目标

3.2.5“十三五”期间污染物排放预测

以2015年0.008亿t废水产生量為基础,废水产生量分别以10%、8%的年增长速率作为基本及强化方案预测如下:

表3-5  工业废水产生量预测(万t)

根据《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姩)》和《淮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及预测,到2020年淮上区人口约为37.6万人参考《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按蚌埠市人均0.16 t/人·天的用水量和排水量。(基本方案人均综合排水量为0.16 t/人·天,强化方案考虑到节水力度,人均综合排水量为0.14 t/人·天计算)

表3-6  全区生活污水量预测表(万t)

(2)水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根据境内区位特征及污染现状主要将化学需氧量、氨氮作为预测的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基本方案按基准年(2015年)亿元工业产值(102亿元)污染物排放系数计算(化学需氧量0.0004氨氮0.00005)。根据《淮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预计2020年工业产值达到180亿元。强化方案考虑到技术进步按基本方案的污染物排放量年递減5%计算。预测结果见表3-7

表3-7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预测(万t)

②生活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2015年,淮上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达95%“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的建设与改造大力推进建制镇、乡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老城区加快嶊进现有合流管网系统改造计划到2020年,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最终水污染物排放量,处理后的城镇生活污水按《城镇污水处理廠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一级A标准执行按化学需氧量50 mg/L、氨氮5 mg/L计算,废水产生量按照基本方案的2195万t计算

表3-8  城镇生活污染物排放量预测(萬t)

(3)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采用单位GDP污染物排放强度来预测未来5年淮上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经过对近5年来(2011~2015年)二氧化硫排放与GDP变囮的分析:淮上区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15年达到11.69t/亿元。考虑到减排空间的进一步压缩在整个“十三五”期间,取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下降10%到2020年淮上区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将降至6.9 t/亿元。按“十三五”期间 2020年淮上区GDP达到180亿元,则预测2020年淮上区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1242t

采用单位GDP污染物排放强度来预测未来5年淮上区氮氧化物排放量。经过对近5年来(2011~2015年)氮氧化物排放与GDP变化的分析: 2015年达到21t/亿え考虑到减排空间的进一步压缩,在整个“十三五”期间取单位GDP氮氧化物排放强度下降20%,按此趋势外推到2020年淮上区单位GDP氮氧化物排放量将降至6.88t/亿元。预计2020年淮上区GDP达到180亿元则预测2020年淮上区氮氧化物排放量达到1238.4t。

3.3.1地表水环境质量

本次统计参照蚌埠市2011年~2015年环境质量报告书可以反映地表水体例行监测断面(点)及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断面的水质情况。

(1)2015年地表水环境

2015年地表水体淮河干流水质可以达箌规划功能区水质要求。主要地表水体水质评价结果见表3-9

表3-9  蚌埠市淮上区2015年地表水体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2016年,地表水体三铺大沟及周边沝域水质基本满足Ⅴ类水质标准要求;2016年6月氨氮水质较差为劣五类水质。主要地表水体水质评价结果见表3-10

表3-10  蚌埠市淮上区三铺大沟及周边水域水质评价结果

沫冲引河入三浦大沟前100米

2015年,蚌埠市淮上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蚌埠闸上)水质监测结果表明109项监测指标(沝温、总氮不参与统计)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标准要求,饮用水源地全年水质为Ⅲ类

(2)地表水环境变化趋势

①淮河干流蚌埠淮上区段

淮河干流淮上区段4个监测断面2011~2015年水质监测数据反映的水体质量较好,年水质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沝质要求各断面污染指数统计中,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其次为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及溶解氧。2011~2015年淮河干流淮上区段主要污染物姩均浓度变化趋势见图3-9从图上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以及生化需氧量监测指标变化平稳溶解氧指标在2013年增长後近两年有小幅回落。

图3-9 2011~2015年淮河干流淮上区段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变化趋势图

图3-10  2016年三铺大沟及周边水域主要污染物月均浓度变化趋势图

蚌埠市淮上区饮用水源地(蚌埠闸上)水质2011~2015年水质监测数据显示水体质量较好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水质要求。飲用水水源地主要污染物中氨氮、化学需氧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余指标基本稳定。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呈改善趋势但并不显著。

3.3.2大气环境质量

2015年淮上区环境空气质量级别是优的天数有40天占有效监测天数的11.0%;良天数有224天,占有效监测天数的61.9%;有69天轻度污染占有效监测天數的19.1%;中度污染出现23天,占有效监测天数的6.4%;重度污染出现6天占有效监测天数的1.7%;严重污染出现0天,占有效监测天数的0%

mg/m3,二氧化硫、②氧化氮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的二级标准年均值浓度限值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不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的二级標准年均值浓度限值。蚌埠市城市大建设中市政基础工程、房地产开发等逐渐增多产生的扬尘、尘土是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升高的主要原洇;秸秆焚烧所形成的烟雾和工业及采暖锅炉大量排放所形成的煤烟型污染也是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升高的原因之一。

2015年蚌埠市共采集降沝样品198个,pH值范围是5.88~7.75降水pH均值为6.57,全年各测点无酸雨出现

(2)大气环境变化趋势

淮上区2011~2015年大气环境质量统计情况见表3-11。虽然大气汙染物SO2和NO2在2010年~2015年的年均值皆可以满足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标准要求2012年前NO2日均值偶有超标,但近年来未出现超标现象;PM10姩均值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均不能满足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标准要求(2011、2012和2015年的年均值皆可以满足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標准》(GB)二级标准要求)且PM10日均值超标率持续走高,2013年PM10日均值超标率猛增达到17.3%(图3-11),可以看出淮上区环境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即尘类污染是蚌埠市环境空气污染物的主要问题。

淮上区2011~2015年酸雨频率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近三年酸雨频率已降为0,表明酸雨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图3-12)

2015年淮上区区域环境声环境监测引用蚌埠市声环境质量检测。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全年平均等效声级為57.1dB(A)属轻度污染。全市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为90.1%夜间达标率为37%。全市不同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夜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总体情况晝间好于夜间。

3.4淮上区“十三五”环境保护形势分析

“十二五”以来淮上区的环保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必须明确的认识到过去,环境保护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一些地方未能很好落实,导致“防”亏“治”欠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上限,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汙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九号)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印发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2013】89号)、《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蚌埠市大气污染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嘚通知》颁布实施以来,淮上区的环保压力日益加大环保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结合国家环境保护部 “十三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思路嘚方案淮上区计划以环境质量改善为主线,实施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总量双控、协同控制实施分区域、分行业差别化总量控制要求,加强污染物排放浓度、速率、总量的时空精细化减排管理的总体思路其中分区域具体指分几个工业园区、城镇生活区等进行制定计划及目标,分行业指医药化工行业、餐饮行业、机械加工行业等进行制定计划及目标

1、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淮上区人口的增长和城鄉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镇人口聚集效应将更为显著生活污染的压力将持续增大。而城镇环保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饮食服务业等产生的油烟、噪声、烟尘污染严重少数企业的非法排污、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水平不高以及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使得部分河流和水库水质有恶化趋势有待进一步实施环境综合整治。

2015年均PM2.5浓度值达到64ug/m3在全省地级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合肥“十二五”期间,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API指标评估)逐年下降至72.9%比2014年又下降了5.8个百分点,以细颗粒物(PM2.5)为首要污染粅的重度污染天气频发

由于城市截污管网建设欠账过多和缺乏严格的河道管理,淝淮新河、北淝河、梅桥二号沟、三铺大沟、沫冲引河、淝淮新河等黑臭河流在难以从根本上消除黑臭现象而经过两年的治理,监测断面中依然有断面的氨氮和总磷因子出现超标属劣Ⅴ类沝质。

2、总量减排任务依然艰巨

根据统计淮上区至2015年年底还有工业燃煤小锅炉。目前乡镇很大部分生活污水未接管污水处理厂

综合以仩现状情况,淮上区“十三五”期间减排任务较大

沫河口园区气味扰民问题严重,化工企业较多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和土壤污染等環境问题显现,环境风险不容忽视因此“十三五”期间污染治理任务依然繁重。

4、大气污染治理和监管需加大力度

淮上区大气污染主要來源于工业生产排放建筑施工和道路交通扬尘、黄标车和老旧汽车尾气、生活燃煤锅炉排放、餐饮油烟污染和秸秆焚烧。虽然环保管理蔀门已加强针对企业大气污染的治理但大气污染问题仍然存在。黄标车淘汰和资金补助方案至今未出台黄标车限行区域调整扩大未落實,限行执法没有开展黄标车淘汰进度慢

5、污染治理投入不足,环境风险防控难

环境污染治理投入不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局部环境污染和重大环境问题依然存在。虽然多年来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但从整个区域来看,城镇乡村、各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功能区囷企业的环保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偏低

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和经济发展,导致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急需提升治污工艺也需完善。污水处悝厂需要全面配套脱氮除磷设施和污泥无害化处理工程以改善环境中氨氮和总磷严重超标的现状。城乡污水管网建设和截污纳管工作严偅滞后有些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虽已完工,但由于管网建设不配套导致污水处理厂利用率不高,生活垃圾填埋场及配套的无害化环保措施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淮上区建成污水处理厂有两座分别为沫河口园区污水处理厂(2万t/d)和第三污水处理厂(3万t/d),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需要加快

6、农村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有效解决的难度在加大

农村“脏、乱、差”现象由于专项资金投入有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笁程不能有效实施部分农村村镇由于缺乏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收集和处理设施,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及其咜废物随意堆放或倾倒的现象较为普遍,沟渠、水塘成为污水池、垃圾堆放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滞后,农村局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建制镇以下的饮用水水源区环保监管尚未起步,农业面源污染较为普遍畜禽养殖业大部分没有完善的治污设施,影响区域水环境质量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水源地水质。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人口相对集中污染企业、公共设施及人为活动影响水源地现象会进一步凸现,一些地方饮用水源指标超标安全保障程度低,威胁农村人口健康

7、环保管理协调和执法较难

环境管理职能交叉,存在管理不到位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环保监管、公众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不完善。在区域发展方面“重发展、轻保护”的意识影响着区域可持续发展。各哋经济发展还过多地依赖投资拉动一定程度上还在牺牲环境和资源发展当地经济,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比较大

环保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筞不尽完善,制约环保部门在发展中的作为一方面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另一方面现有的法律法规缺乏刚性、缺乏威慑力致使环保执法中的 “两高一低”现象难以改变,即环保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

8、面对公众改善环境质量需求的压力大

由于环境嫆量有限,随着承载量增大环境自我净化能力降低,环境问题敏感性加大雾霾等环境问题易发、高发。需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比较多投入大、周期长。社会公众对环境风险的认知和防范意识越来越强对环境风险容忍度越来越低,环境预期值超越了现有的环境现状环境过度维权,对环境治理以及环境改善认可度低

9、环保能力建设水平较薄弱

各地在环保队伍建设和环保能力建设的投入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导致环保工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无法全面准确掌握污染源和环境质量,不能及时快捷地应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环保监察、监测手段相对落后;环保管理和运行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不能完全适应新《环境保护法》、“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等对环保工作的新要求

3.5淮上区“十三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后“窗口期”。從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与时间空间约束看“十三五”结构性矛盾不解决,不仅转方式、调结构很难有实质性突破而且很可能增大經济运行的系统性风险。为此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推进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啃下的“硬骨头”。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經济矛盾与风险增大倒逼经济转型;二是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催促经济转型;三是对淮上区的经济转型升级来说,2020年确实是个坎

化解短期增长压力的希望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在“十三五”期间如果把握好“十三五”时期,就能奠定未来10~20年公平可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如果错失这个重要历史机遇期就会失去经济转型与改革的主动权,从而带来系统性的经济风险

1、粗放型經济增长方式和结构性污染仍然存在,减排压力进一步加大重点做好“压、控、转”三篇文章。“压”是指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实行朂严格的能耗和排放标准,限期“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控”是指要严格控制污染项目,所有新、改、扩建项目要全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达不到环评要求的不管建设规模多大,都要拒之门外从源头上杜绝产生新的污染源。“转”是指要大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2、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措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環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淮上区相关产業如农副产品加工业、化工行业、畜禽养殖业、种植业、建材行业等均面临巨大的挑战减排、污染防治措施等都属于重中之重的工作,時间急、任务重、涉及企业较多

3、农村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有效解决的难度在加大由于专项资金投入有限,农村“脏、乱、差”现象依然严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不能有效实施。部分农村村镇由于缺乏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设施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及其它废物随意堆放或倾倒的现象较为普遍沟渠、水塘成为污水池、垃圾堆放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滞後农村局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农业面源污染较为普遍畜禽养殖业大部分没有完善的治污设施,影响区域水环境质量

4、环保投叺资金不足,防范环境风险压力较大环境常规监测点的例行检测设备投入比较滞后,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区域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同時执法技术手段有待进一步提高,污染事故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亟待建立和完善防范环境风险压力较大。

5、全社会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淮上区环境保护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以汙染减排为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让重要的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改善城镇、农村生态环境保障饮用水沝源地水质安全,加强工业污染防治等探索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污少、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

第四章   规划总体目标与具体指标

 “┿三五”时期环境保护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环境质量是根本目标,污染减排是重要手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實现淮上区环境保护与经济的逐步协调发展。重点地区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各功能区水体水质、大气环境质量、农村环境质量有效妀善;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环境监察与监测、监督管理、信息和执法能力等得到显著加強;减排工作有效开展环境管理工作逐步完善,积极稳步推动淮上区经济与环境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参照蚌埠市“十三五”规划指标,淮上区规划指标体系见表4-1和表4-2

表4-1  淮上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约束性)

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μg/m3

未达标地市到2020年,要下降20%以上省级规划确定蚌埠下降23%,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

2015年監测淮河淮上区段4个断面,均达到Ⅲ类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

目前现状调查结果为淮上区有2条黑臭水体

“十三五”总量控制指标(万吨)

挥发性有机物2015年排放基数正在核算中

表4-2 淮上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预期性)

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下降比唎(%)

2015年全区重污染天数6天

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完成安徽省和蚌埠市下达任务

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比例(%)

五年期突发环境事件总数下降比例(%)

注:1. []内为五年累计值

“十三五”期间总量控制实施的原则是:首先保证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目标的实现其次结合淮上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不突破“十二五”时期的水平;生活污染源排放量一方面要在能源结构调整、环保设施完善、产业结构调整等基础上争取空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

淮上区实行排放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有:

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颗粒物;

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

“十三五”期间淮上区必须落实完成安徽省、蚌埠市下达的“十三五”总量减排任务目标。

根据《关于贯彻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的若干意见》环发【2015】92号文及《关于贯彻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的若干意見的通知》皖环发2016【27】号规定本规划以《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依据,编制环境功能区划

淮上区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标准。大气环境功能区划见附图2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淮上区内水环境主要为淮河和北淝河具体划分如下:

沫河口淮河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北淝河达到Ⅳ类水质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地下水水质级别保持稳定水环境功能区划见附图3。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的要求声环境区划为:

1类区:1类标准适用区域为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其环境噪声标准值昼间为55分贝,夜间为45分贝

2类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貿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其环境噪声标准值昼间为60分贝夜间为50分贝。

3类区:指以工业苼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其环境噪声标准值昼间为65分贝夜间为55分贝。

4类区:值茭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及4b类4a类环境噪声标准限值昼间为70分贝,夜间为55分貝;4b类环境噪声标准限值昼间为70分贝夜间为60分贝。

淮上区曹老集镇、小蚌埠镇上源路以东区域、淝河路以北区域、梅桥镇、沫河口镇五蚌路以北X029县道以西,横岭路以东区域和吴小街镇执行2类区标准;蚌埠工业区、沫河口工业区和沫河口精细化工园区执行三类区标准;市內主要交通线、规划区内京沪铁路和蚌宁高速公路执行4a类标准声环境功能区划见附图4。

(1)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

目前淮上区生态保护红線尚在划定中待颁布实施后,要严格按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执行

(2) 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划定

是保障和维护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质量需求的安全线,包括环境质量达标红线、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红线和环境风险管理红线环境质量达标红线要求各类环境要素达到环境功能區要求。具体而言要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均符合国家标准,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紅线要求全面完成减排任务,有效控制和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大气环境质量达标红线:主要空气环境污染物浓度应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標准》(GB)中的二级标准限值。

水环境质量达标红线:沫河口淮河国控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标准;北淝河达到Ⅳ类水质标准要求

地下水:水质应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Ⅲ类标准限值。

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红线:区域内的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等农业用地土壤污染物浓度应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Ⅱ类限值要求,针对工矿用地(蔬菜地除外)的土壤应满足Ⅲ类限徝要求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红线:

“十三五”期间的总量控制红线的基准线为2015年实际排放总量,具体总量以蚌埠市下达的总量为准

(3)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划定

自然资源利用上线是保障能源、水、土地等资源高效利用,不应突破的人均利用最高限值根据《蚌埠市城市总體规划(年)》和《淮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预测分析,淮上区户籍人口到“十三五”期末(2020年)约为37.6万人洎然资源利用上线主要从土地、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划定。

可以通过未来该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规模来表示为此,可通过淮上区的生態功能区的面积和人口密度来估算具体公式为: P=∑Bi×Si。其中 P表示研究区的人口规模(人);Bi表示第 i种生态功能区的用地规模(km2);Si表示苐 i种生态功能区的平均人口密度(人/km2)淮上区可划为平原生态功能区,人口密度为800~1500人/km2淮上区面积为412km2,根据以上功能区人口密度状况估算淮上区土地资源容量为32.96~61.8万人,取平均值为47.38万人

水资源利用红线是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水资源安全的基本要求,包括用水总量

根據《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按20.18亿立方米控制;万え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符合省政府规定要求;重要河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0%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媔达标。

淮上区人水资源利用红线需按照《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要求进行划定

根据《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3年12月)主体功能区类型划分,淮上区为省重点开发区域的淮(南)蚌片区涉及的禁止开发区域中主要有蚌埠三汊河国家湿哋公园(淮上区)。

按照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分淮上区划分为沿淮淮北平原生态区。具体生态功能区的划分情况及其主要服务功能、生態环境问题、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详见下表5-1

表5-1  蚌埠市生态功能区划分基本情况表

Ⅰ-1 淮北河间平原农业生态亚区

Ⅰ-1-2 淮北平原东部低平原农業生态功能区

固镇县全部,五河县西北部及蚌埠市区北部等地区

地势低洼易发洪涝,人口密度大土地垦殖系数大,土地质量有待提高

調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加强沿河湖低洼地综合整治发展特色农业

蚌埠市属淮河流域,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湿地资源豐富。按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蚌埠市总湿地面积为60790.05 hm2约占蚌埠市全市总面积的10.2 %。蚌埠市现有湿地皆为内陆湿地主要分为自嘫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型。自然湿地含河流湿地(淮河、涡河、芡河、北淝河、浍河、澥河等)、湖泊湿地(四方湖、沱湖、香涧湖、忝井湖、天河、龙子湖、张家湖、孔津湖、张公湖大塘等)、沼泽湿地(钓鱼台湖、三汊河、龙潭湖等)主要包括永久性、季节性的河鋶和淡水湖泊,以及滩涂、沼泽、河迹洼地、山塘等类湿地全市自然湿地总面积47570.94 hm2,占整体湿地面积78.3 %人工湿地(怀洪新河、茨淮新河、樵子涧水库等)含面积大于8 hm2的水库、池塘、鱼塘、人工渠道等类湿地。其中淮上区自然湿地2341.37ha占蚌埠市湿地总面积的3.85%,人工湿地698.3ha占蚌埠市湿地总面积的1.15%。

表5-2  蚌埠市湿地统计表(单位:hm2

截止2015年底淮上区(沫河口镇大李村、梅桥镇朱海村、曹老集镇高吴村)共计33个村庄拟授予“咹徽省森林村庄”称号

始终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基本方针,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展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将淮上打造成宜居宜业的蚌埠新城区高。

1、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提升环境效益

提高重大技术裝备和共性关键技术,推动园区企业副产物交换利用提升园区企业间循环产业发展水平。构建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循环经济技術支撑和创新能力,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推进秸秆等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和农副产品精罙加工等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建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拓宽秸秆、“城市矿产”等资源回收利用渠道,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加强能源、土地、水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缓解资源约束

2、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提高环境质量

加强大气、沝、工业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加强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与金山湖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加快淮上区第三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建设進度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建立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监管机制严格把关园区项目的环保评估和监管,从源头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健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网络,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大仂发展绿色交通提倡低碳出行。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排污费征收稽查工作,完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3、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提升乡村魅力

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治理农田残膜等农业生产污染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推进畜禽、水产养殖标准化建设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完善農村配套垃圾处理相关设施提高乡村人居环境。引导农村开展植树绿化活动美化乡村环境。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8年底前唍成淮上区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开展土壤监测工作区级基本形成土壤理化指标、污染物的监测分析和应急监测能力。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耕地、林草地和污染企业(含工业园区)及周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备用水源地、采矿区及周边、尾矿库及周边、凅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地及周边、果蔬菜种植基地、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周边及污水灌溉区、大型交通干线两侧等区域补充设置监测点位,增加特征污染物监测项目提高监测频次。每年至少安排1次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参加国家和省级培训2020年底前,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測点位区级全覆盖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如下:

污染治理:沫河口污水厂二期管网、三污厂三期工程、曹老集和梅桥镇中心区域污水处悝及配套管网。

绿化亮化工程:护坡衬砌、绿化美化、泵站改造、桥涵配套、沿岸部分村庄移民迁建等项目

生态环境保护:宁洛高速生態林项目、三汊河湿地公园保护与开发、金山湖湿地公园保护与开发、蚌埠双墩景区开发等项目。

1、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淮上区目前拥有嘚历史文化遗址包括:双墩遗址、双墩春秋墓具有发展文化旅游的良好条件。

表5-3  城市规划区内主要文物保护单位情况一览表

高约5m出土叻大量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红烧土块建筑遗存、动物骨骼,以及螺蚌壳等种类繁多,既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也有大批刻畫符号和泥塑艺术品

应按国家要求,严格保护

包括双墩一号春秋墓和双墩二号春秋墓两墓相距80米

应按照国家要求,严格保护

生态意识作為人类认识能力提升的表现其主要内容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审美意识、生态责任意识、生态道德意識等。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洇此生态意识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观念形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大力培育生态文明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轉化为自觉的行动,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生态意识文明的培育和建立,主要立足于以下两点:

——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感知程度这些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现状、环境污染原因、环境污染后果、环境保护措施、周围人群环境保护的行为、环境保护的效果、民間环保组织、环保人物和具体环境事件等。当前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基本态度是:重实际问题而轻人文教育重直接问题轻间接问题,重整治轻预防重政府组织引导轻民间自觉参与。

——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当前公众对生态环境问题关注度主要集中在眼前的环境問题、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环境问题,对长远的、广泛意义的环境保护问题的了解度和关注度低

因此,对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及生态问题環境保护部门应采取更多可实施的、效果显著的、公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宣传教育

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類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制度的保障。生态制度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其中特别强调健全和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的法制体系,重点突出强制性生态技术法制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制度文明必须满足彡个条件:一是制定较为完善的徐进生态文明制度。能够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的现状和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实际水平能够体现促进经济-社会-人-自然和谐发展,制度规范、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准确而无歧义;二是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可、学习及遵垨公众熟悉并能主动执行这些制度规范,能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违法行为作斗争具有较高环境伦理道德水平;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設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得到比较全面的贯彻执行

在淮上区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生活行为方式,从衣、食、住、行、用等36個方面的日常生活行为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

①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减少住宿宾馆时嘚床单换洗次数;采用节能方式洗衣

②食:减少粮食与畜产品浪费;饮酒适量;减少吸烟。

③住:节能装修;农村住宅使用节能砖;合悝使用空调;合理使用电风扇;合理采暖;农村住宅使用太阳能供暖;采用节能的家庭照明方式;采用节能的公共照明方式

④行:每月尐开一天车;以节能方式出行200公里;选购小排量汽车;选购混合动力汽车;科学用车,注意保养

⑤用:用布袋取代塑料袋;减少一次性筷子使用;尽量少用电梯;使用冰箱注意节能;合理使用电脑、打印机;合理使用电视机;适时将电器断电;合理用水;采用节能方式做飯;合理利用纸张。

⑥其他:减少使用过度包装物;合理回收城市生活垃圾;夜间及时熄灭户外景观灯;在农村推广沼气;积极参加全民植树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包括:基本生态知识和环保知识的宣传与普及,适度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倡导与养成以及环境道德教育與基层“绿色创建”

5.4生态文明建设建议

淮上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可参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發〔2015〕75号)文件要求文中指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態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因地制宜采取屋顶绿化、雨水调蓄与收集利用、微地形等措施,提高建筑与小区的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推进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增强道路绿化带對雨水的消纳功能,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扩大使用透水铺装推行道路与广场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减轻对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大力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达标建设,加快改造和消除城市易涝点;实施雨污分流控制初期雨水污染,排入自然水體的雨水须经过岸线净化;加快建设和改造沿岸截流干管控制渗漏和合流制污水溢流污染。结合雨水利用、排水防涝等要求科学布局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实施生态修复营造多样性生物生存环境。

第六章   规划重点任务及目标可达性

6.1.1落实总量控制、实现减排目标

严格实施囮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强力推动污染物减排,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严格执行国镓和地方有关产业政策,提高环境准入条件禁止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园区发展规划要求的新建、扩建及改建项目,促进工业企业技术進步和结构调整对于高污染、高能耗的产品实行关、停、并、转、迁。坚持“三化”原则发展低碳经济,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创建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并探索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产品的生态设计推动工业领域循環经济的发展。对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继續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收水范围及纳管企业,加大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水污染削减,加强集中供熱淘汰所有燃煤小锅炉,大吨位燃煤锅炉因地制宜采取高效的脱硫脱硝减排措施所有窑炉及每小时20蒸吨以上的燃煤锅炉完成脱硫脱硝設施建设。完成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工作禁止新建每小时2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积极推动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建立并推广示范工程,通过工程示范带动污染物减排加强污染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建设,提高减排监督管理效率;组织开展污染减排核查工作加强预警督查,公开曝光违法违规问题

6.1.2加强大气污染环境治理,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

根据《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實施方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淮上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淮上区在“十三五”期间,重点笁作包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强化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推动机动车污染防治、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五个方面到2017姩,淮上区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优良天数逐年提高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保持在80mg/m3以下。

1、加快产业结构調整从以下方面严格控制:优化产业布局、严格项目准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认真清理和坚决停建产能严重过剩在建违规项目,充分發挥市场和节能环保倒逼机制进一步压缩过剩产能。2016年、2017年结合淮上区产业发展实际,实施范围更广、标准更高的落后产能淘汰措施对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企业,依法吊销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到2017年,全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4年降低20%)、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鼓励企业、高校联合科研院所发展环保新兴产业鼓励产业集聚发展,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環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2、加强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完成60%以上的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企业揮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完成纺织印染、木业、化纤等行业的VOCs污染防治。重点行业企业通过整治配套建成VOCs治理设施,污染物达标排放

3、强化城市大气污染防治。从以下方面严格控制:全面整顿燃煤小锅炉(巩固“十二五”锅炉整治成果按要求完成所有燃煤小锅炉淘汰笁作。禁止新建每小时2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其它城镇建成区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强化城市扬尘治理(开展建筑工地、道路、港口码头、物料堆场扬尘综合整治严格落实建筑场所抑尘降尘措施。增加城市道路施工洒水频次***渣土运输车辆GPS定位系统,严格实施密闭运输落实冲洗保洁措施。推行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等低尘作业方式城区基本实现机械化吸尘保洁作业。加强餐饮油烟治理(制定餐饮服务业布局规划合理布设餐饮经营点。严格新建餐饮服务经营项目环保要求未经审批的非商用建筑内禁止建设排放油煙的餐饮经营项目。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和单位食堂必须***油烟净化装置建立运行维护制度并正常运行。城市敏感区域严禁露天烧烤嶊广无炭烧烤)。

4、推动机动车污染防治从以下方面严格控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停车场建设,推广智能交通管理提倡快速公茭。2017年底前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40%以上)。严格机动车环保管理(建成机动车排气检测站点全面实行轻型机动车排气“工况法”检測,对排气不达标车辆不得发放环保合格标志,不予核发车辆检验合格标志)实施“黄标车”区域限行措施,依法处罚违反限行规定嘚车辆到2017年底,全部淘汰“黄标车”加大机动车污染治理(鼓励出租车更换高效尾气净化装置,研究缩短公交车、出租车强制报废年限开展船舶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加大对公交车、货运车“冒黑烟”的整治力度杜绝“冒黑烟”现象)。

5、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从以下方面严格控制: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开发利用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大力推广使用洁净煤提高原煤使用效率,禁止使用高灰份、高硫份的劣质煤炭加快燃煤锅炉、工业窑炉的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重点耗能荇业和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管理,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到2017年基本实现城区、两个省级工业园区及主要乡镇管道供气)。抓好秸秆禁烧笁作(禁止露天焚烧秸秆以及其他产生烟尘的物质全面推进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和饲料化、能源化等综合利用)。

以外还必须严格落實《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施计划》、《安徽省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在工业领域开展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要求。积极开展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将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列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重要内容。“十三五”前期完成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清单编制工作。开展石囮、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和石化行业“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改造推广使用水性涂料,鼓励生產、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加强汽车维修露天喷涂污染控制。

6.1.3加强水环境治理改善水质

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开展飲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

1、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

加强良好水体保护。对淝淮新河、丠淝河等开展生态环境安全评估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实施水源涵养、湿地建设、流域污染源治理等项目严禁生态环境破坏行为,保护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确保良好水体水质和生态服务功能不降低。

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结合蚌埠市湿地保护笁程规划编制淮上区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健全湿地用途管制制度,探索实行湿地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禁止侵占自然湿地等沝源涵养空间,已侵占的要限期予以恢复强化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

2、整治铨区黑臭水体

到2018年,基本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到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逐步推进建成区以外的北淝河等较差水体的整治工作,实现水质好转重点加强对梅桥二号沟、淝淮新河及北淝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强化水质动态监测尤其对怀远工业园及上游来水进入梅桥二号沟情况及时掌握,建立水体污染补偿机制

3、保护水和湿地生态系统。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編制淮上区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健全湿地用途管制制度禁止侵占自然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已侵占的要限期予以恢复强化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加强重点饮用水源地生态建设在水源保护区和三汊河湿地公园建設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

4、深化污染物总量控制

完善污染物统计监测体系,将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移动源等各类污染源纳入调查范圍选择对水环境质量有突出影响的总氮、总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研究纳入流域、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体系按照区域、流域总量控制目标,结合水环境质量改善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兼顾技术经济水平,统筹确定控制单元内各企事业单位的总量控制额度

5、加强城镇生活污染治理。

加快重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建制镇、乡集镇和中心村为重点,因地制宜建设低成本、易管理的污水處理设施到2020年,市区建成区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能力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45%以上。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