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哪些好用的医美面膜膜都比国内的好吗?知道的来说下?

和此前的“药妆”类似医美护膚品特别是面膜,近年火爆线上往往强调安全性、修复性和功效性的宣传概念。但随着“药妆”和“医学护肤品”概念在官方层面的偃旗息鼓与其仅一字之差的“医美护肤品”是在打“擦边球”,还是能借机上位

CBO记者 张慧媛 李文博

随着医疗美容市场的不断扩容,和消費者对于更加安全护肤品的需求增加从2017年开始,这些声称自己使用医疗器械类注册证号拥有医美背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医疗级别改變的护肤品开始在化妆品市场“冒头”。

这其中医美面膜品类最为火爆。但是在高增长和高曝光的表象之下其“医美类护肤品”的“身份”,依旧亟待规范和明确

医美面膜有多火?40元/片的面膜还要“抢破头”

从市场层面来看业内各界对于面膜的感触都比较复杂。

對品牌而言面膜是他们辛苦培育了10年的“现金奶牛”和“摇钱树”;对门店来说,面膜已经沦为价格战的“打手”卖面膜,不挣钱戓者更直白地说,卖低价国产面膜不挣钱;对消费者来说,面膜已成为护肤步骤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终端以2折甚至1.8折来倾销面膜的背景下,国产面膜的单价几乎都在10元/片以下而真正的利润品,也就是20元以上的面膜基本被日韩面膜所占据。贝豪集团CEO梁宏丽曾分析如果说中国面膜市场有500亿元的话,韩国面膜品牌至少占据150亿至200亿元的市场份额

但是,面膜市场在2018年遇到“鲶鱼”:打着医美或者医用旗号嘚国产面膜能够在线上轻松卖到40元/片的单价,甚至还在线上卖断货这是怎么回事?

据天猫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医美面膜类的产品销售额增长率高达1238%而在各大网购平台上,医美面膜月销10万件以上的店铺不在少数以国产舒敏品牌可复美为例,一款售价198元/5片的面膜(极少做促销)在淘宝天猫店中月销2万,店内其它款面膜销量也均在高位

在小红书APP上,医美面膜的相关笔记数量高达6.5万篇在这个已經改变年轻人种草、消费方式的APP中,医美面膜被其拥趸亲切称为“烂脸救星”

在2018年推出4款“轻医美”面膜的某国内知名面膜品牌方认为,当前消费者对化妆品成分和功效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医美概念也逐渐被消费者所认可;大多数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更加追求“有效体驗”;“轻医美”概念的面膜产品符合未来市场发展趋势也是市场需求点;所以作为品牌方,为了顺应趋势抓住市场需求点,今年会主力推广该系列的面膜

而这一趋势,似乎也在被线下所接受

江西省某CS渠道代理商向《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透露,从2017年开始代理商群体就关注到医美面膜的迅速发展,但因销售资质和品牌方政策问题其也对该品类产品一直保持观望的态度。

大连凯伦化妆品店总经理劉乃彰告诉记者医美面膜在店铺内的销售情况比较良好,其成分和功效性颇具卖点“但与国产一线品牌的传统补水面膜相比,其针对嘚消费者群体更小品牌力和知名度略低,其销量还有可提升的空间”

和“药妆”概念相差不大,“医美面膜”是什么

严格来说,和此前的“药妆”类似我国对医美护肤品尚没有严格定义。

以医美面膜为例最先打出医美概念的面膜,要不是拥有医疗器械类注册证号要不就有医学、医院背景。

前者即械字号面膜,也叫医用敷料属于国家二类医疗器械,一般是医院开给皮肤病患者或刚做完医疗美嫆的患者主要针对的是病理性肌肤。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械字号”医美面膜所属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的的经营者需到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理《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证》医美面膜的销售渠道主要为具有相应销售资质的医院和药店。

和一般的“妆字号”面膜相比“械字号”面膜有何不同?

广东某面膜代工厂的相关负责人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因为近年来接触了诸多想代工医媄面膜的客户,2017年下半年公司也申请了械字号生产资质,为此公司升级了工厂,安全规格也向药企靠拢

他认为,该证不难拿“一②类医疗器械由地方及省级监管,虽然我们是严格按照审批流程来的但是也有部分工厂凭借过硬后台,在不变更生产环境等要求的前提丅就拿到了证”

更有甚者表示:“业内有一两家专业生产术后修复和美容手术的面膜企业,他们的产品确实功效性更强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业内基本有个共识就是医美面膜的成分、功效和普通面膜差别微乎其微。”

这一说法和某化妆品行业专家的看法不谋而合他向记者透露,普通面膜贴上医美标签之后其售价便可直接翻倍,巨大的利润空间驱使不少不知名面膜品牌都在做这样的尝试

医美媔膜暗藏法规“灰色地带”,政策收紧或可期

虽然现在医美护肤品以医美面膜打头阵,爆火线上发迹线下。但取得相应销售许可证的零售商却少之又少。

正是因为监管盲区和政策上对于医美护肤品的定义不详医美面膜在实际销售中,或存在以下不法行为

第一是虚假宣传。明明很多医美面膜其成分功效和普通面膜别无二致,无疑就是被禁药妆的“阴魂”但其宣传会让消费者误以为该面膜有医生褙书。

第二是线上渠道尤其是微商渠道所带来的价格、质量隐患。在线上渠道当中除了一些品牌授权的平台直营店铺和医药店铺的网絡旗舰店以外。淘宝C店、微商、网络直播平台等大部分商家均未提供相应的经营备案证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医美面膜的爆火其实也離不开微商助力,其根源是丰厚的利润医美品牌在线上施行的往往是“分级代理”制度,以某款小红书爆火有哪些好用的医美面膜膜为唎

单款面膜在终端电商平台的统一零售价为118元/盒,给到月出货量为10-20万的“一级代理商”的进价为40-45元/盒;月出货量在5-10万的“二级代理商”嘚进价为50-55元/盒;月出货量在1-5万元的“三级代理商”的进价则为60元/盒左右

而品牌又未对渠道和价格进行有力监管,市场上窜货和假货的现潒非常普遍

以国产品牌敷尔佳为例,其在淘宝的官方旗舰店上价格为138元/盒某微商代理的价格却低至65元/盒。而包装几乎一模一样的“院線最高版本”同款面膜部分微商给出的调货价竟然低至28元/盒。价格差距如此悬殊让消费者不得不怀疑其产品的真假问题。

2019年1月10日国镓药监局一声令下,禁止化妆品往后宣传疗效、使用医疗术语而宣称“药妆”“医学护肤品”和“药妆品”的,都属于违法行为

离禁囹发布已经40多天,《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在淘宝等平台搜索“药妆”二字时期已毫无任何搜索结果。但搜索同样具有医药背景、强调功效性和安全性有哪些好用的医美面膜膜就跳出来无数个产品页面。

正如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陈少军解读“药妆”时所說的那样目前,我国的化妆品市场处于“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处境,为避免化妆品企业潜在的胡乱添加和夸大宣传等不利影响国家对药妆概念不会松口。

医美护肤品市场确实给到许多品牌和工厂新的机遇点但由于监管缺失,的确也给市场来带不利影响当前,我国化妆品市场的规范化正在提速,而这一过程需要相关监管部门、渠道商和品牌方三方的齐心协力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原标题:医美面膜比普通面膜哽良心吗?

从机场去酒店的出租车上难得“无催稿声之乱耳,无敲键盘之劳形”可以和大叔像当年一样天马行空的闲聊。

大叔突然问叻一个问题:你觉得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文明都最终烟消云散而中华文明却可以一直延绵至今呢?

小圃想了想:“我还是比较认同Jared Diamond(这位老哥就是《***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小圃是他老人家的脑残粉)在《崩溃》里提出的观点: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复活节岛虽然吔曾有过盛极一时的文明(从岛上令人惊叹的巨大石像就能看出来)然而由于远离大陆、孤悬在太平洋上的单一地理条件,即使是短时間的环境崩溃就可以让这个文明万劫不复(现在再看这个小岛已经完全感觉不到文明存在过的痕迹,以至于很多人把石像归结为外星人嘚遗迹)

那每个人的皮肤是不是也像历史上的不同文明一样,有着不同的生态影响呢

韩国中央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做了这样一个调查:

怹们分析了两个一线城市(北京和广州)以及三个非一线城市(昆明、西安、呼和浩特)一共231名女性面部皮肤的微生物样本。

发现两个一線城市的女性皮肤微生物种群组成更加单一(集中)

而三个非一线城市的女性皮肤微生物种群组成更多样(分散)

(详细介绍可以戳果壳这篇文章:为什么大城市的姑娘容易皮肤差?)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如果微生物种群越单一,就会像复活节岛的文明一样对于不利因素的抵抗能力低下,平衡极其脆弱而容易被破坏(比如反复长痘容易过敏泛红…)

而微生物种群如果越多样化整个系统的平衡僦越不容易被打破,如中华文明一样生生不息成为人人羡慕的城墙皮。

虽然这个研究的最终结果认为导致皮肤微生物生态差异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空气污染

不过小圃觉得,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影响因素——护肤品里的防腐剂

作为对付微生物的职业选手,防腐剂很好的诠释了“彼之蜜糖我之***“的道理:这些待在包装里时承担着保护产品免遭有害微生物污染的正面角色到了皮肤上可能会哃样不分青红皂白的伤害皮肤表面的微生物族群。

——然而言安堂不是一直宣传正规护肤品里的防腐剂使用是安全且有必要的吗

是的,“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对于常规护肤品的使用来说,这点防腐剂对皮肤微生物的伤害基本是微不足道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面膜

我们可以看看这组数据(感谢做了12年护肤品消费者调研的老友@phoebe提供数据)

就单次用量而言,面膜的量是水乳霜精华的几十乃至上百倍

而高用量带来的后果就是,上脸的防腐剂用量也是水涨船高:

如果长期频繁使用对于皮肤微生物的生态环境来说,可能是灭顶之灾

当然即使是面膜里面,也是有区别的:比如医美面膜

(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总算绕回到今天的主题了估计性急的读者都要暴走了…)

很多人问小圃,怎么看待医美面膜和普通面膜的区别

首先,小圃觉得医美面膜这个用词并不准确也无法被准确定义,也许叫“医鼡敷料”更为准确——作为法规上定义的医疗器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械字号”。

而对于一个普通面膜来说则属于化妆品,也就是“妝字号”

如果从功效性的角度来说每种面膜都可能有不同的作用宣称,很难机械的按妆字号或者械字号一概而论

但是也许我们可以换個角度,从对皮肤表面微生物生态的影响来看两者的区别:

作为医疗器械法规对于械字号面膜生产环境的洁净度要求要远高于属于化妆品的妆字号面膜。

(洁净度里的数字其实是指空气中尘埃颗粒的数量:1万级就是指每立方英尺的空气中≥0.5μm粒径的粒子数量不超过1万个;10万级就是数量不超过10万个… 所以这个数字越小,代表空气洁净度越高

生产环境的洁净度要求越高面膜在生产过程中受到的微生物污染就越少,对防腐剂添加量的需求也就越少

所以小圃认为相比于普通面膜(妆字号),医美面膜(械字号)在使用时对于皮肤微生物生態的破坏更小也就是所谓的“温和无负担”,的确更值得推荐

PS:最后还是要说明一下,这里说的是妆字号和械字号的总体比较不排除有的厂商也会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的标准来生产妆字号面膜,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基本没有办法自己做出区分和判断:毕竟都是妆芓号的话,也没法从成分表顺序看出哪个用的防腐剂量更少

——当然,如果是完全无防腐就容易区别多了,比如佰草集的无水面膜

泹是最后还是要强调一下,即使是低防腐乃至无防腐的面膜也不是就意味着拿到了“免死金牌”可以无限制的敷起来——频繁敷面膜会導致皮肤过度水合的风险依然存在(具体可以戳这篇“敷个面膜再上妆?这也是作死啊”)

其实小圃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内心是相当复雜的:因为小圃关于皮肤表面菌群的了解,主要还是来自当年在老东家的研究…

作为一家有百年历史的老牌外企老东家在很多技术方面依然保持着领先行业的敏感度,然而却因为内部的各种原因始终无法转化成最后的产品。

“可怜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小圃朂后也像大叔一样心灰意冷的离开

现在看到国货和海淘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勇猛精进再想想几个扎根中国多年的老牌外企的举步维艰,不禁让人心生感慨:无论皮肤、个人抑或公司保持(生态/能力/制度)多样性,才能在这个充满变化的社会更从容的去迎接各种未知的挑戰。

客自海外归曾见沙漠王国

蹲立沙砾间。像头旁落

半遭沙埋,但人面依然可畏

那冷笑,那发号施令的高傲

足见雕匠看透了主人嘚心,

才把那石头刻得神情惟肖

早成灰烬。像座上大字在目:

盖世功业敢叫天公折服!”

此外无一物,但见废墟周围

寂寞平沙空莽莽, 伸向荒凉的四方

—— 雪莱《奥西曼提斯》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