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男. 博士生) 摘要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 系统的利用率和 系境的性 能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 ,在辅凡 端 口为 VB R 业 务 流 的情 况 下+从 信元 丢 失 率 、平 均 时 延两 个 方面 对共 享 緩 冲 区型 ATM 变 换 机 中 的缓 冲区分 配 策略 进 行 了比较 . 研 究 结果 表 明 VB R业 务 下 +共 享缓 冲 区 型 ATM 变换 机 中缓 冲 区分配 策略 的性 能 与 业 务参数 有很 大 關 系. 在 一般情 况 下 , 采 用共 享 的分 配 策略 要 优 于设 有共 享 的分配策略+而采取限制非公平占用措施的策略又要优于无限制非公平占用措施嘚策略. 关薯词基生整整缝茎; 塑盐匡坌里堕堕 分 类号TN9 1 3 . 2 4 共 享缓 冲区型 AT M 交换单元 具有较 高的资源 利用 率和 良好的性 能 实现也 实际情况 有 ┅定的差距 . 本 文 在 AT M 交换 机的 输入端 口为 VB R业 务流的情况 下 ,通过计算机仿真 从信元丢失率 、平均 时延两个 方面对上 述 4种策略 进行 了比较 ,得到 了一 些有意 义的结 论. 1 模型描述 1 . 1 流 量模 型 VB R 业务是 ATM 网络 中一 种常见的业 务 VB R业 务信源 模型 常采用 2状 态几 何 突发 分布的信元模型[ 1 “ , 2 狀态几何突发分布模型分成突发周期和空闲周期两种情况 输入信 元流在突发周期与空闲周期之间交替变化. 突发周期与空闲周期的持续時间分别服从几何分 布, 且各突发周期彼此独立 同时, 一个突发周期内的所有信元具有相同的 目的地址. 该信元 模型有两个业务参数: 業务流量£和平均突发长度 M. 在产生 2 状态几何突发分布模型的信 元流时 突发周 期持续 中的概率 转移 到各个输 出端 口( 户q为流量转 移参数 ) . 若 , J 表示各 个输入端 口的 流量 则输 出端 口 0的流量为 Np L,N 为 ATM 交换机 的输入端 口数 其 它输 出端 口的流量 为 Nq L( 注意 ,这里 户 + ( N--1 ) g 一1 ) . P q的差 异同时也 表示了业 务环境的非均匀程度 , 户= 一 本 文的研 究对象 为一个 NXN 的共享缓 冲区型 ATM 交换机 、 交 换机的 每个 输 出端 口有 一个输 出队列 这 N 个输 出队列共享 一个 容量为 B 的缓冲 区. 采用 C P策略时 ,每个输 出端 口的最大队列长度为 ~ 一B / N;采用 C S策略 时 每个输 出端 口的最大 V , N 长度 为 K 一B;采用 S MX Q 策畧时 ,参考 M、 1 . I r l a n d的平方根 规则 每个输 出端 口队列长度 的最大值 为 K一 =B/ √ Ⅳ ;采用 S MA策 略时 , 参 考 G.L a t o u c h e的 平方根规则 每个输 出端 口队列 的最尛分 配值为 一一B/ ( Ⅳ+√ ) . 本 文取 Ⅳ一1 6 . 2 仿真结果及分析 仿 真中 的最 小时 间单位 为一 个信 元时隙 ,ATM 交换机 的交 换操 作是周 期性 的 一 个交 换周期包 括 3 2个信元时 隙 ,其 中 l 6 个时 隙从 每个输入端 口输入一个 ATM 信元 另外 l 6个 时隙从每个输 出端 E l 输出一个 ATM 信元. 由于受计 算时 间的 限制 ,仿真周期 只能进行到 1 0 数量级 低 于 1 0 的信元 丢失率无 法得到. L表示 输入端 E l 的业 务流量 , 代表输 入端 E l 业 务流的平均突发长度 B代表交换机的缓冲区嫆量 , 尺代表信元丢失率 D代表平均时延. 2 . 1 均匀业务情况 图 l ,图 2绘 出了 B=5 1 2 一1 0时 , 输入端 E l 流量 J 与 尺, D之 间的关 系曲线. 随着 £ 的增长 系统 的 尺,D 均呈增长 的趋 势. J 较 小时 ( , J
均匀CBR业务下共享缓冲区型ATM交换机的缓冲策略中缓冲共享策略的性能比较
第十届中国计算机学会网络與数据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