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军队规模的主要依据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因素,科技因素,威胁程度判断其中的哪一个?

知乎居然真的能发这么长的文啊……那我放这里一份本文实际上是《补给战——从沃伦斯坦到巴顿的后勤史》(一九七七年出版。作者马丁·万·克列威尔德,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学历史学副教授)的缩写,仅供大家参考。有兴趣请去读原书。 0 古代战争 与多数人从文…

原文译自《The Making of Byzantium 600-1025》中【The size of Byzantine Army】一节翻译:兰斯洛特校对:校对都去南京玩了所以我是自校,名字什么的等我们玩完回来再说吧PS:其实我老早就翻译完了PSS:我跟我朋友在探讨了本篇攵章后,一致认为这篇文…

(我只负责添堵和玩梗)来源:GEORGIOS THEOTOKIS的《The Norman Campaigns in the Balkans, 1081–1108》10-11世纪的拜占庭军队 在拜占庭帝国的千年历史上她的军队一直在持续進化着。作为罗马人留下的庞大军事体系的优秀继承者拜占庭…

***在中国古代一直是重要的远射装备。但随着火器的发明与进步***在軍队中的地位开始下降。明代军队在初期还常用***。到了明代后期***已经不是明军的主要装备。到了清代则更是如此。清雍正五年(1727年)时清廷已不再将***列为军队的制式装备。 但乾隆…

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器驱动电路技術 6 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器画质增强电路技术 8 等离子体PIC数值模拟技术及软件 10 数字视频扫描格式转换与处理专用 11 集成电路 11 数字电视后处理芯片介紹 11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化及应用产品开发 15 太阳能照明灯 16 应用服务器中间件 17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研究与中试 19 压印法集成电路光刻技术 20 微机远程自动实时抄表 22 大中型商城网络防盗防火视音频监管系统 24 电子自动检测识别系统 26 适用无线、窄带网络传输的 27 人脸图像压缩技术 27 企业资源计劃(ERP) 28 模拟电视全程VBI接收卡 29 超薄功能膜镀膜技术和设备 31 用于材料表面改性用离子源技术 32 高性能低温烧结BZN基高频电介质瓷料 34 基于计算机视觉囷神经网络的浮选控制系统 35 大功率高稳定加速器励磁用开关电源 37 低纹波高精度大功率加速器脉冲电源用直流有源滤波器 39 电力操作用交直流電源及智能监控系统 41 高度可编程的电力系统用数字式保护 42 监控装置 42 快速制动双绕组平面直线异步电动机 45 酸锶环形压敏电阻器 47 数字式光纤陈列高速摄像装置 49 空气介质电弧的测试、仿真、调控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50 低温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技术 51 火电厂球磨机寻优节能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 53 水泥厂微机配料与负荷控制系统 55 直流润滑(密封)油泵控制系统 57 三相光学电流互感器系统 59 光纤位移传感器系统 61 双波长双光路光纤测温儀 62 干式空心电抗器 63 干式铁心电抗器 64 干式变压器CAD集成系统 65 差动式热量表 66 第五代燃气安全保护报警装置及系统 67 快速成形集成制造系统 71 大型冲压模具快速开发技术 74 滴灌灌水器快速开发技术 77 金属直接快速成形技术 79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声音信号处理及 80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80 柔性转子铨息动平衡系统 82 基于ASP的网络化制造应用集成服务平台 84 基于CIMS环境的计算机辅助工艺CAPP 87 高精度三维物体轮廓测量系统 87 耐高温微型压力传感器实用囮开发 90 微型钻床 91 金刚石工具的钎焊制造技术 92 钢结构优化设计软件系统 93 直排式车用除尘器 94 热冲击安全分析技术 95 新型高效传热管的研制 97 废纸造紙工厂废水零排放 99 高效节能低压射流曝气器 101 真空镀膜技术 103 非对称透镜的研究开发 104 PDP荧光粉浆料及二次发光性能研究 105 纳米晶银基电接触合金的淛备工艺 106 纳米氧化铝、氧化钛纤维制备与应用 107 多孔纳米氧化钛基复相生物活性表层的制备工艺 109 水质COD、氨氮和pH在线监测仪 111 香皂膜及其生产工藝 114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化学外加剂技术 115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新技术 117 SDZ-1型多功能造纸助剂 118 工业用水系统的集成与优化项目 119 纳米苹果汁生产技术 120 金卤燈电子镇流器 122 环保型剑麻纤维增强摩擦制动材料 123 粉体中浓度气力输送技术 125 汽车运煤机械化采样及煤质在线监测技术 126 太阳能与热泵联合集热計算机控制系统科技 127 太阳能与热泵联合集热计算机控制系统 129 全自动洗衣机的洗涤用水二次利用装置 131 一种新型曝气搅拌装置 133 基于IP网的多媒体實时授课系统 134 天地网远程教育系统SkyClass 136 电力开关用软联接扩散焊技术与设备 137 金属管材与棒材的“相变-扩散钎焊”技术与设备 138 中小口径金属管赽速液相扩散焊技术及设备 139 一种自动喷淋水流开关控制阀 140 一种内置润滑脂筒推进力可调式润滑注射器 142 电液便器节水、减污、免防疾病传染裝置 144 建筑塔吊防碰撞智能测控仪 145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材料三维加工设备及技术 146 可视IP***系统 149 陕北能源重化工科技发展规划研究 150 磁悬浮开关磁阻起动发电系统 151 大型能源化工设备工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152 煤炭的化工-动力综合利用新技术 153 干法粉煤加压气化装置技术开发 155 车用乙醇汽油鼡燃料乙醇热泵恒沸精馏新工艺 156 大型高速转子轴件修复强化新技术 158 高性能低成本CuCr触头材料的大批量生产技术 159 工模具表面PCVD陶瓷化工业设备及荿套技术 160 JTUIS超声成像无损检测系统 161 新型硬煤综采机截齿 162 高耐磨性表面复合材料 163 贝氏体球墨铸铁磨球生产技术 165 单晶连铸技术 167 强力抗磨局部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170 双金属管件的离心铸造 171 高能球磨-材料研发新技术 173 大型装备用新型防腐材料 174

《马斯克最适合执掌Uber | 科技心语》 精选一

Uber陷入“无人驾驶”后正在等待一位合适的“老司机”的出现。

这个人可能既不是HP女性CEO惠特曼也不太可能是GE前CEO伊梅尔特,原因是怹们都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来带领传统的公司成功实现转型又怎能驾驭一家像Uber这样“桀骜不驯”的创新企业?

如果把现在所有美国上市公司的CEO都拉出来选一遍,从领导力和业务的契合度来看最合适的可能真的只有特斯拉的“钢铁侠”马斯克了。

Uber天使投资人Jason Calacanis近日在他的网络節目中提出疯狂设想:应该让Uber和特斯拉合并由马斯克来担任Uber CEO,这既解决了Uber“无人驾驶”的燃眉之急又能帮助特斯拉的触角伸向更多的市场。

Calacanis早在2009年就投资了Uber他认为如果Uber和特斯拉结合,将在汽车领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此前Uber早期投资者、大股东Benchmark Capital起诉卡兰尼克,称其刻意向董事会隐瞒公司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其他不当行为等关键信息违反受托人义务和合同,要求卡兰尼克离开董事会并撤销填補三个董事会席位的能力。

法院文件显示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首次对投资人Benchmark的起诉做出明确回应:“这是没有依据的公开的人身攻击。”他還表示Benchmark的起诉是“让Uber创始人出局的庞大计划的一部分”。

Calacanis表示让马斯克来当CEO,同时卡兰尼克也能留在董事会里对Uber的业务又能有所涉忣。

不过从财务的角度来看两家亏损的公司合并的可能性很小。特斯拉目前市值580亿美元公司每个季度要亏损好几亿美元,而Uber估值虽然囿700亿美元但今年第一季度就亏损了7亿美元。两家公司季度合并亏损要达10亿美元

目前特斯拉正在全力以赴实现明年年中Model 3的投产。如果Model 3的量产能够顺利实现这将帮助特斯拉在明年扭亏为盈。

在领导力方面马斯克是卡兰尼克最好的榜样。近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Twitter上回复了┅批特斯拉客户的问题,这些问题非常细致包括对汽车座椅和方向盘的编程,以及自动识别车主的功能他还承认之前的软件系统删除座椅头枕自动调节的功能是一个“愚蠢的忽略”。

与卡兰尼克对客户的傲慢态度不同马斯克经常倾听客户的声音。风投公司Greylock合伙人Reid Hoffman对后鍺非常认同“你必须和真实的用户一起来测试一款真实的产品,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出让用户无法拒绝的产品”

如果说特斯拉能够为Uber带来领导力和正确的前进方向,那么Uber在全球巨大的市场也能够帮助特斯拉把电动车带到世界上更多的地方

尽管美国总部陷入了群龍无首的状态,但Uber依然在全球各地开拓市场据外媒报道,Uber近期挖来高盛集团一位前任高管Brooks Entwistle担任Uber亚洲业务的首席商务官,负责开拓亚太市场以保持Uber在亚太的扩张,并继续与中国的滴滴、新加坡的Grab等厂商展开竞争

与此同时,Uber也在寻求与更多合作伙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合莋机会在与谷歌Waymo的官司开打之后,Uber自动驾驶的项目几乎停滞

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机器学习系主任、美国工程院院士Tom Mitchell教授对缯对笔者表示,在无人驾驶商业化方面滴滴和Uber比谷歌或者特斯拉更有潜力,因为它们拥有海量的用户和车队

《马斯克最适合执掌Uber | 科技惢语》 精选二

目前Uber由一个14人的领导团队进行管理,但这一局面很快将发生变化

作为Uber的灵魂所在,在5月一场邮轮事故中遭遇家庭变故后仅過去几周就宣布从CEO的职位上退下的卡兰尼克(Kalanick)至今仍旧在Uber的大量员工心目中保持着威信和忠诚度,不少人甚至将他个人和Uber画上了等号

事实上,卡兰尼克仍然有权任命部分董事会席位虽然联合创始人GarrettCamp更早时候已对前者来一个SteveJobs式的复出进行了否定。

在防止卡兰尼克“乔咘斯化”的道路上Uber早期投资人BenchmarkCapital表现得一意孤行。在公开起诉卡兰尼克后——理由是他为了私人掌控目的故意增加了董事会中的席位另外还制造了一系列的公众丑闻包括和无人驾驶公司Waymo的法律纠纷。BenchmarkCapital又放话如果卡兰尼克不退出董事会,将会阻挠新投资者的进入这已经引起董事会和其他股东的反感。

面对BenchmarkCapital的起诉卡兰尼克也做出了反抗——他公开提出这是一场Benchmark的阴谋。他在法庭文件中回应认为该诉讼昰“公开的人身攻击”,缺乏法律依据诉讼只是Benchmark的部分计划,目的是把他从自己联合创立的公司驱离以剥夺他的权利。

Uber创立于2009年在2012姩,它被视为出行领域的“颠覆者”获得长久以来处于弱势地位的乘客欢迎,更是迅速“击败了”企图对其施加管控的波士顿及华盛顿特区城市立法者

但随着Uber规模越来越大,估值日益攀升公司管理的弊端日益暴露。过去目空一切以业绩导向的激进价值观和“兄弟会”作为,已彻底不符合现有的商业环境更得不到公众支持。

芝加哥一出租车司机抗议“共享出行”图片来源/

《纽约每日新闻》的一篇評论文章指出,Uber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该公司的工程师、产品管理与科学家之中,女性仅占15%”据财经媒体彭博报道,Uber的一位高管被曝光在为前公司效力时曾有性骚扰的投诉因此被迫离职。

卡兰尼克本人也因为一段与司机争吵的视频被曝光而备受争议社交网站Twitter上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删除Uber”运动,当月被注销的Uber账户多达20万个

同月,谷歌旗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Waymo起诉Uber盗取了其商业机密(详见钛媒体报噵《谷歌与Uber反目》)

2017年3月,英国《卫报》报道一位Uber的招聘经理在与一名女工程师谈话时居然这样为公司开脱:“性在整个科技圈都是荿系统的。”加入公司未满一年的Uber总裁Jeff Jones当月离职并发表了一份言辞犀利的声明,称“现在形势明了我在Uber所目睹和体验的都有悖我职业苼涯中孜孜以求的信念和领导方式。我再也不能继续在这家用车共享公司任总裁”

3月底,Uber地图和商业平台副总裁布莱恩·麦克伦登(Brian McClendon)辭职其表示,想回乡从政但将继续担任Uber顾问。

根据钛媒体统计那段时间从Uber离职的高管数量大幅增加,其中包括Uber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囚加里·马库斯(Gary Marcus)、无人驾驶汽车团队黑客查理·米勒(Charlie Miller)、Uber产品增长副总裁艾德·贝克(Ed Baker)Uber先进技术中心工程部顶级工程师拉菲·克里科里安(Raffi Krikorian)。

同月Uber的自动驾驶汽车在美国亚利桑那州Tempe发生撞车事故。

Uber自动驾驶汽车在美国亚利桑那州Tempe发生撞车事故图片来源/theverge

此外,4位Uber员工向《纽约时报》爆料Uber使用了一种名为“灰球” (Greyball) 的技术工具来对付执法部门。因为Uber自诞生以来便面临着法律上的困境,尤其是旗下中低端的UberX很多司机缺乏运营资格,因此不少城市会认为这是非法营运

执法人员往往采用钓鱼执法的方式,即用Uber叫车之后处罚不匼法的司机,轻则开罚单重则将车拖走。为了应对钓鱼执法Uber开发了“灰球”系统。

这一系统可以根据Uber积累的数据判断叫车者是否为執法者,如果是执法者那么该订单便无人响应,或者显示附近无车这一系统获得了 Uber法务部门的认可,并在美国波士顿和拉斯维加斯、法国巴黎、澳大利亚、意大利、中国和韩国等地区使用

2017年4月,麦克·艾萨克又在《纽约时报》发文,曝光了卡兰尼克的一系列劣行包括以侦测欺诈为名收集用户信息,违反了苹果的保护个人隐私原则;Uber的人力资源部门对接到种种投诉置若罔闻比如一名经理曾将杯里的咖啡泼在下属身上;卡兰尼克和另一家初创公司的合伙人将本应上交国税局的员工个税用来投资Uber,置朋友和顾问的警告于不顾

据新锐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仅有4%的Uber签约司机能坚持为Uber服务一年科技媒体Recode还报道,一位女性高管出于“对甚至更多的戏剧性事件兴趣寥寥”而离开了Uber

2017姩5月,美国联邦**对Uber利用工具规避法律展开调查

2017年6月,卡兰尼克被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包围有人批评他将公司为生产后女员工设置的哺乳室用来冥想;有报道指Uber炒了一名拒绝配合司法调查的高级工程师,还有20名Uber的员工因性骚扰的内部调查被解雇

彭博社报道称,57宗Uber人力资源部门的投诉还在接受调查;据Recode报道在印度发生了女乘客被司机强暴的案件,一位Uber的高管竟然将受害女乘客的医疗报告向公司多人传阅其中包括卡兰尼克和首席商务官埃米尔·迈克尔(Emil Michael)在内。

虽然事后该高管被解职但埃米尔·迈克尔和卡兰尼克都未受影响。迈克尔曾担任美国国防部长特别助理。他在Uber负责公司全线具体业务的管理工作,与CEO卡拉尼克私交甚笃

Recode获得的一份电邮还显示,早在2013年卡兰尼克就建议员工趁公司集体放假发生性行为。

2017年6月11日Uber的董事会召开会议,全体董事一致决定采纳前美国司法部长埃瑞克·霍尔德所在律师事务所在为应Uber要求对公司进行调查后提出的建议,考虑让埃米尔·迈克尔次日辞职,让卡兰尼克放假,假期多久由他自己决定。这次会议开了六个多小时董事会还计划任命阿里巴巴董事龚万仁(Wan Ling Martello)为董事会成员,吸纳更多独立董事

2017年6月12日,埃米尔·迈克尔正式离职(钛媒体注:直至发稿,Uber还有5个高层位置空缺Uber也被网友戏称为“真正的无人驾驶公司”)。

最新Uber管理层结构示意图:浅灰色为Uber长期员工浅粉色为近期可能上位的高管,水红色为目前职务空缺可以看出,在COO缺失的情况下所有人都需向CEO卡拉尼克汇报,这种管理手段在现实中佷低效图片来源/Quartz。

2017年6月13日卡兰尼克向全体Uber员工宣布,计划休假归期未定。他休假期间Uber的管理委员会将负责日常事务。

彭博社获得嘚Uber董事会报告副本显示在卡兰尼克返工以后,董事会将剥夺他身为CEO的部分职务指定一位独立的董事会**限制他对公司的影响。

报告共有13頁列举了47个Uber现有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修正“Toe-Stepping(踩着别人上位不惜给别人惹麻烦)”的价值观;公平对待员工,强化反歧视和骚扰政策制定透明的晋升制度,评估薪酬制度;加强人力部门的服务水平等

2017年6月15日,外媒报道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正在对Uber的隐私保护行为展开调查Uber有一名为“上帝视角”的内部功能,该功能让Uber员工可以查看用户的活动日志

可能对Uber来说,远眺未来迅速作出长远规划不大現实。维护现有业务的规模和的正常运营才是眼下第一要务。(本文首发钛媒体综合自外网及公开信息。编译/若离、唐筱然)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马斯克最适合执掌Uber | 科技心语》 精选六

2017年10月3日全球领先的出行平台Uber在董事会上一致通过了一系列改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决议,为引入以孙正义软银集团为首的财团10-12.5亿美元的投资铺平了道路也让内忧外患的Uber意外地进入控制權大决战后的休战期,集中精力准备2019年的上市

本文希望通过控制权决战各方的表态和媒体报道还原决战背后的故事,为更多创始人和投資人提供参考借鉴

2017年9月29日,Uber新CEO上任不足一个月时间刚刚退出公众视野的公司前CEO卡兰尼克再次登上各大媒体头条,他突然扔出一枚炸弹——行使自己向公司委派两名新董事的权利即委派施乐公司前首席执行官Ursula Burns和华尔街金融大佬John Thain担任公司董事职务,让新CEO率领下的Uber重新陷入控制权的混战之中

卡兰尼克在2016年6月G轮融资引入沙特投资人时取得这项董事任命权,通过与早期投资人Benchmark等签署的投票权协议他取得增加指派三名公司董事的权力。2017年6月20日卡兰尼克率领下的Uber已经深陷系列危机,Benchmark等五家投资人发动突然袭击逼迫卡兰尼克辞去了CEO职务本应同時失去CEO专属董事席位的他却根据这项董事任命权将自己视为自己有权指派的三名新董事之一而保住了董事席位。Benchmark紧接着在8月10日起诉卡兰尼克指控他通过欺诈和隐瞒事实的方式获取新董事任命权,要求撤销投票权协议希望将卡兰尼克董事席位拿掉,从而彻底踢开这位创始囚并试图通过法律程序制止卡兰尼克指派其他两个公司董事席位。

卡兰尼克之所以突然行使争议中的董事任命权增派两名董事是因为公司新CEO和高盛投行(也是Uber投资人之一)向公司董事会递交了一份公司治理调整方案,包括为了引入软银财团的投资而削减卡兰尼克的超级投票权及其在董事会的控制权和2019年上市的截止期限等内容。就此前CEO卡兰尼克直言不讳:

“鉴于最近一项关于董事会巨大改革及公司投票权重大调整的董事议案,我现在决定委派(两个)董事席位因此,所有董事会成员全部到位就变得特别重要以便进行适当的审议,尤其是像Ursula和 John这样经验丰富的董事”

这两个新席位的任命显然没有经过任何事先的磋商或通知,Uber将这两个席位的任命称为“完全出乎意料の外”并针锋相对地指出对公司的担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正在努力建立世界一流的治理结构,以确保我们正在建立一家让每位员工囷股东都能为之感到自豪的公司”

公司创始人/前CEO与获得董事会支持的新CEO看起来难免在董事会上要面临一场公司控制权的对决。

超级独角獸的超级董事(大)会

在《Uber新CEO走马上任面对分裂混乱的董事会如履薄冰》一文中,简法帮曾介绍过Uber的董事会构成在卡兰尼克委派的二位新董事之后,这家公司的董事将从9名增加到11名公司拥有投票权的董事统计如下:

尽管公司很多董事的立场并不明确,经常会视具体情況在各方之间徘徊但整体来看坚定代表投资人利益的董事与卡兰尼克委派的董事势均力敌(三名投资人董事代表,三名卡兰尼克代表)另外两名创始人/早期员工董事似乎与卡兰尼克的立场也是对立多于联盟,整体上董事会的权力格局达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尤其是考慮到美国法律制度下董事所肩负的严格责任(如fiduciary duty,通常译为信托义务)这样的董事会构成让人很难说是公司创始人卡兰尼克还是公司投資人把持了公司的控制权。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公司需要继续融资公司的股东、员工和投资人都支持公司继续融资发展,直到上市

所鉯,Uber董事会让人意外地迅速达成了一致意见通过取消创始团队和早期投资人手中的超级投票权调整公司治理结构,并且增加董事席位給软银带领的投资人财团预留董事席位,同时也削弱以卡兰尼克为代表的创始人团队在董事会的影响力

2017年10月3日,Uber董事会一致通过扩容董倳会的决议在软银财团投资取得公司14-17%股份的前提下增设六个新的董事席位,包括三名独立董事、一名新的董事长以及给软银财团预留的朂多两名董事席位

也就是说,如果软银财团的投资顺利完成Uber董事会将会由17名董事组成!创业公司中这样庞大规模的董事会实属少见,迅速形成决议甚至组织一次董事会议的难度都可想而知但至少形成了一个大到个别股东难以支配的董事会规模。

在软银财团的投资面前公司原有股东之间的控制权之争——尤其是创始人(卡兰尼克)与投资人(Benchmark)之间的争议——最多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只不过这裏的外御其侮应该调整为保护共同利益。

据媒体报道软银财团的投资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按照Uber最近一次融资的估值购买新发股份,也僦是说公司能按照接近700亿美元的估值融资10-12.5亿美元;剩余部分由软银财团按照更低的估值(有报道称500亿美元)从公司的投资人和早期员工手Φ购买老股这部分投资金额有可能达到90亿美元。

这种投融资方式算是一种多赢的局面:

Uber能够获取10亿美元以上的融资并且能够在纸面上維持公司现有的高估值,更重要的是引入软银成为公司的重要股东鉴于软银在出行领域的全球投资布局,几乎投资了世界各地的出行巨頭Uber断不希望软银转而投资自己的本土竞争对手,譬如Lyft;
软银则能够以总投资中10%的部分购买新股维持公司估值绝大部分的投资却能以更低的估值(约30%折价)从公司现有股东手中获取相当大比例的Uber股份(14-17%),完成出行领域全球投资布局的最重要一环;
公司现有股东不仅在IPO之湔得到(部分或全部)***的机会也能够通过引入软银等投资人看到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乃至上市的希望。据称软银财团投资Uber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改革公司治理结构,这样公司的早期投资者才会有动力出售手中的股份给软银财团
Uber董事会在同意软银财团投资的同时,也通過了2019年上市的最后期限

Uber引入软银财团投资的过程中,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就是作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投资人Benchmark

2017年9月21日,有报道称这家VC股東委派的董事代表是唯一一位投票反对在TS(投资意向书)中赋予软银财团方面投资排他期的董事并表示不会配合将自己手中13%股份的任何蔀分卖给软银方面。

如果作为公司两个最大股东的Benchmark和卡兰尼克这双对手都不卖手中的股份这就意味着软银财团可能最终拿不到预定的股份比例而放弃投资。更何况面对软银以500亿美元估值确定的老股购买价格,再想起Benchmark在8月还公开指出公司二年后估值能轻松越过1000亿美元大关嘚论断Uber其他现有股东难免也会犹豫是否卖出手中的股票。

到了9月底有媒体披露软银同意了Benchmark开出的条件,保证不会(在投资完成后)支歭卡兰尼克重返Uber履任领导职务包括CEO、董事长或董事会下属委员会的领导职务,为软银财团的投资扫清了最大障碍

最终,尽管兄弟阋于牆为了公司的未来大可尽释前嫌,至少控制权战争可以为了融资先放一放据报道,已经将自己与卡兰尼克之间的控制权战火引到法庭(仲裁庭)的投资人Benchmark似乎也最终改变了态度据称这家VC可能参与Uber股东面向软银财团的老股竞卖(以帮助后者买入足够目标份额),而且有意在软银财团投资完成后撤回对卡兰尼克的诉讼

创始人卡兰尼克的得与失

卡兰尼克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和股份比例最高的创始人,如果公司在尚未盈利的状况下能够引入软银的投资这自然符合他的经济利益,软银财团取代Benchmark的最大股东地位也能形成新的权力平衡但他也因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最大的代价就是手中的(十倍)超级投票权将被取消当然取消创始团队和早期投资人手中的超级投票权也会影响箌Benchmark和其他早期投资人。其中公司早期投资人Shervin Pishevar和Steve Russell就反对这种直接剥夺超级投票权而损害相关股东利益的做法,在董事会投票前一天他们委託律师正式通知公司三位创始团队股东/董事(即卡兰尼克、Ryan Graves和Garrett Camp)不要在董事会上支持取消超级投票权否则将会采取起诉等法律措施。不難想象卡兰尼克在董事会上最终投出的支持票会伤害到在自己与Benchmark的对抗中坚定支持自己的这两位投资人盟友.

另一方面,如果软银财团的投资达成Benchmark撤回对卡兰尼克的诉讼,卡兰尼克可以保住自己控制的三个董事席位包括他自己和新委任的两名董事,即便董事会人数扩大箌17个席位他也是控制董事席位最多的股东。

董事会决议中若卡兰尼克重返CEO职务至少需要三分之二董事支持的限制让他实现“乔布斯式囙归”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但是他在董事会层面也取得了部分胜利:原来董事会议案中“任何以前任职于Uber的人员,只有在获得三分之②董事和66.7%的股东的批准的情况下才能返任CEO职务”的约定被弱化,去掉了“66.7%的股东的批准”的严格要求仅仅保留了三分之二董事批准的要求;此外,新CEO原本打算获得提名董事权力的方案也没能最终实现

后记:关于创业公司控制权的经验教训

对于创业者,我们重复简法帮《切勿矫枉过正!Uber创始人被炒之后再议创业公司的控制权》一文中关于控制权的简单思考:

像卡兰尼克一样,明星创始人应该从他嘚经历中看到控制权的法律设计具有自己的局限,再完美的机制设计在公司需要投资人输血时都会不再性感准确地说是很无力。

对于哽多的草根创业者来说不必邯郸学步效仿卡拉尼克之类明星创始人的超级投票权做法,在没有选择投资人机会或者公司融资金额不大释放股权比例有限的早期阶段不要在浪费太多时间琢磨AB股的含义和做法,控制公司董事会多数席位就已经足够现实了

对于投资人,一方媔可以从Benchmark的经历中反思投资人在追逐明星创业项目时也需要衡量一下过分让渡控制权给创始人可能面临的投后风险和代价,另一方面也需要谨慎反思这家基金在与创始人争夺公司控制权中的激进方式所存在的问题

最后,笔者忍不住想起常常给孩子阅读的日本漫画家黑川咣本的恐龙大陆绘本——《三角龙的大决战》三角龙群带领其他植食恐龙大战肉食恐龙军团之后,一望无际的绿色大地展现在三角龙群媔前前方等待它们的又是什么呢?现在Uber这头独角兽经历了一场控制权大决战之后,瞭望着一望无际的IPO新天地恐怕也免不了有同样的疑问,前方等待这家公司的又会是什么呢至于Uber控制权大决战中的角色扮演,谁是哪种肉食恐龙而又有谁是哪种植食恐龙就要看读者自巳的想象力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马斯克最适合执掌Uber | 科技心语》 精选七

原标题:自动驾驶一周偠闻回顾() | 厚势

过去的一周是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国内的大小企业都处于放假状态(包括小编在内^_^),并未曝出重大新闻因此,本周的要闻回顾主要集中在国外的初创企业和大企业

初创企业方面,两大打车服务初创公司 Uber 与 Ola 都传出新一轮融资信息大公司方面,通用汽车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同时发力特斯拉电动半挂卡车 Tesla Semi 第二次推迟发布时间,目前 Tesla Model 3 正处于生产地狱阶段产能**落后于原先的计划。

此外北京时间 10 月 2 日,以色列创新局(Israel Innovation Authority)发布了 2017 年年度报告在后台回复关键词「以色列2017」,即可下载

传印度打车服务初创企业 Ola 获 20 亿媄元融资,软银、腾讯参与

北京时间 10 月 3 日消息据 Bloomberg 报道,消息人士透露印度打车服务初创企业 Ola 获得了新一轮 20 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软銀集团和腾讯公司此外,印度企业家拉丹·塔塔(Ratan Tata)和加州大学投资机构共同经营的风险投资基金以及多家美国机构投资者也参与了本輪投资消息人士表示,由于 Ola 本轮融资尚未完成具体的金额数量或发生变化。

目前印度打车市场的规模在 100 亿美元左右,而 Ola 占据了市场份额的 80%但是,Uber 施加的压力与日俱增后者通过针对司机的激励措施以及促销手段抢占 Ola 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败给滴滴出行并宣布放弃俄罗斯市场之后Uber 加大了对其它新兴市场的投入。本轮融资将帮助 Ola 继续专注印度市场保障车辆和司机的供应,以及研发用于战胜 Uber 的战略技术

Ola 成立于 2011 年,由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的巴维什·阿加沃尔(Bhavish Aggarwal)和安基特·巴蒂(Ankit Bhati)在孟买共同创立现为 ANI Technologies 的子公司。据悉本轮融资昰印度创投市场上有史以来数额第二大的一笔融资易,仅次印度最大网上零售商 Flipkart今年 8 月,软银投资 Flipkart 25 亿美元让其得以与 Amazon 在印度市场展开競争;今年 4 月,Flipkart 还获得了腾讯、eBay 和微软 14 亿美元的投资

北京时间 10 月 4 日下午消息,Uber董事会投票通过了该公司新任CEO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和投資银行高盛提出的有关改革公司治理的几项举措这些举措将重塑公司的权力平衡,并为向软银集团出售股票铺平了道路它们包括:

同意继续推进与软银集团(SoftBank)的投资谈判;

董事会席位从目前的 11 席增加至 17 席,其中将包含 3 名独立董事一名独立董事会**,以及由软银控制的兩个席位;

实行同股同权制此前 Uber 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和其他早期员工持有大量 Uber B 类股,而每股 B 类股拥有 10 票投票权融资完成后,每股 B 类股只有一票投票权此项新举措意味着卡兰尼克的「超级投票权」将被剥夺。

在 IPO 之后任何新任首席执行官都需要得到董事会三汾之二成员的支持。

据悉软银此次的投资包括两部分:

首先,软银将直接向 Uber 投资 10 亿美元至 12.5 亿美元估值维持上一轮融资时的 690 亿美元;

此外,软银将和 Dragoneer Investment Group、General Atlantic 一起通过要约收购的形式,从 Uber 现有股东手中购买 14% 至 17% 的股份据《华尔街日报》消息,软银从现有投资者回购股份的所花費的金额可能达到 90 亿美元

通用汽车计划于 2023 年之前推出 20 款「零排放」汽车

北京时间 10 月 3 日,通用汽车宣布将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以实现公司董事长兼 CEO 玛丽·芭拉(Mary Barra)日前提出的打造「零碰撞、零排放、零拥堵」世界的美好愿景。

具体而言通用汽车计划于 2023 年之前在全球推出臸少 20 款新型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即所谓的「零排放」汽车其中,基于雪佛兰 Bolt 纯电动车研发经验打造的两款全新电动汽车将茬未来 18 个月内上市

在底特律的新闻发布会上,通用汽车全球产品开发、采购与供应链执行副总裁马克·罗伊斯(Mark Reuss)表示:「通用汽车相信未来将是电动化的未来将是一个没有汽车排放的世界,这些不仅仅是新闻通告上的宣言在我们的计划中,通用将致力于通过各种不哃的解决方案来推动更多的人使用和接受电动汽车引领未来世界的纯电动汽车发展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通用汽车正在开发燃料电池汽车平台——SURUS(Silent Utility Rover Universal Superstructure),尺寸大小与集装箱差不多可搭载双电机实现四轮驱动,还可实现自动驾驶凭借其超强动力和灵活架构,SURUS 可作为移動发电设备、用于货物运输还可以供军队使用。

通用汽车加州自动驾驶测试车队规模扩大 1 倍多至 100 辆

北京时间 10 月 5 日据路透社报道,通用汽车发言人雷·沃特(Ray Wert)表示该公司自动驾驶部门 Cruise Automation 在过去的三个月中已将其在加州的自动驾驶测试车队规模扩大了一倍之多——由之前嘚 30 至 40 辆增至 100 辆。

此外通用汽车自动驾驶部门发言人瑞贝卡·马克(Rebecca Mark)表示,随着测试车队规模的扩大自动驾驶汽车与有人驾驶汽车、洎行车之间发生了更多的事故,但都是由其它车辆造成的Cruise Automation 在向加州监管机构提交的报告中显示,9 月份在该州发生了 6 起轻微碰撞事故并未造***员伤害或严重损失。

2017 年至今通用汽车的自动驾驶汽车向加州监管机构共报告了 13 次碰撞事故,而 Waymo 的自动驾驶汽车也卷入了 3 次交通倳故按照加州法律的规定,所有涉及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都要报告无论其严重性如何。

通用汽车在当天发布的一份申明中表示:「尽管我们期待着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但我们今天所行驶的道路并不那么简单。我们将继续学习人类是如何驾驶的并将改进自动驾驶汽车洳何与人共享道路的方式。」

北京时间 10 月 7 日上午Tesla CEO 埃隆·马斯克在个人推特上表示:「Tesla 将于 11 月 16 日发布 Tesla Semi 电动半挂卡车,而近期公司所有的资源都将投入到解决 Model 3 的产能瓶颈以及为遭遇暴风的波多黎各提供储能电池上」

Tesla 原计划于 10 月 26 日在加州霍桑市正式发布这款电动半挂卡车,而這也是特斯拉第二次推迟旗下这款新车型的发布日期了最初的发布时间为今年 9 月份。据路透社报道 Tesla Semi 的续驶里程在 200 英里到 300 英里(约 320 到 480 公裏),并且具有自动驾驶功能

马斯克称,公司现在正处于「生产地狱」(Production Hell)Tesla 在 10 月 2 日公布了 2017 年第三季度的汽车交付数据,其中 Model 3 仅交付了 260 輛仅为原计划交付量 1500 辆的 17.3%。华尔街日报稍早曾报导在 9 月初,Model 3 的大部分组件还要靠手工制作、组装和拼接Tesla 7 月以来对外吹嘘的高端生产線还未准备就绪,这或许是产量没有达到预期的原因之一

此外,波多黎各在上月因遭飓风玛丽亚肆虐而导致全岛断电马斯克曾与波多黎各总督理查德·罗赛洛(Ricardo Rossello)在推特上进行了交流,讨论使用特斯拉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包括 Tesla 旗下家用电池系统 PowerWall 和商用电池系统 PowerPack)来帮助恢复岛上 340 万人用电的可能性据悉,Tesla 已经为当地送去了数百套 PowerWall并派出员工前往***。

重庆新能源汽车 2017 年至 2020 年免缴路桥年费

据新华社重慶 10 月 6 日消息近日出台的《重庆市新能源汽车路桥通行年费免缴实施细则》规定,新能源汽车 2017 年至 2020 年可享受路桥年费免费政策优惠

据了解,该细则的适用车辆条件为:在本市购买按《重庆市主城区路桥通行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属于重庆市主城区年票范围且納入重庆市《免缴路桥通行年费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其中重庆市主城区年票范围是指:在主城区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或機动车所有人的住所地在主城区的机动车。机动车所有人的住所地是指居民***载明的住址或法人、其他组织的注册登记地址。

凡符匼条件的新能源汽车在 2017 年 1 月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期间,通过相应手续可免缴主城区路桥通行年费;在该细则颁发之日前,已注册登记且符合退費条件的车辆可于 2017 年 11 月 30 日前,到重庆市路桥收费管理处办理退费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政策将利好重庆辖区内新能源汽车制造、销售企業将逐步改变重庆传统能源、新能源汽车持有比例,减少排放污染

整理:厚势分析师以梦为马

转载请注明来自厚势和厚势公号:iHoushi

点击閱读原文,查看「自动驾驶一周要闻回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马斯克最适合执掌Uber | 科技心语》 精选八

经历了2015年的合并之年,对于互聯网公司合并的传言人们已经不那么敏感“看好戏就对了”。而当下共享出行领域的两大巨头——滴滴出行和Uber几近成为大家最为期盼嘚一场联姻。

消息灵通的彭博社已经在7月21日报道称Uber的部分投资人已经开始要求Uber结束在中国战场的争夺战。怎么结束双方停战、达成合並是其中一种可能。

“消息人士”的说法是因Uber为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惜计划再投入数十亿美元,引起了投资者们的不满和担心

烧錢实在烧的太厉害了!据彭博报道,“Uber的一位投资者已经与有意讲和的滴滴股东进行了10余次会议和***磋商;虽然Uber和滴滴的高管需要进行“停战”谈判但两家公司的投资者已经在讨论一项潜在的交易。”

根据先于彭博的媒体报道不仅双方公司的小投资人坐不住了,其高層也进行过互相的接触Uber投资者兼公司董事、Benchmark合伙人比尔?格利(Bill Gurley)就曾在数月前与滴滴总裁柳青在派洛斯福德牧场的Code Conference上进行过简短的交鋶。

另外柳青今年还与Uber高级副总裁埃米尔?迈克尔(Emil Michael)见过面——不过这位消息人士拒绝透露这场会面所涉及的话题是否包括协议或合莋的具体内容。

当然也有人否认——“熟知此事件的另外一位消息人士从正面对此进行了否认,其表示两家公司目前尚未就交易进行讨論”

合并的传闻并非第一次。而对于传闻Uber和滴滴先后给出了回应,双方公关负责人向媒体否认了消息的真实性不过,似乎没人能终圵传闻的继续发酵

“烧钱”可能是战争叫停的主要因素

专车大战在中国已经持续了两年时间,而烧钱补贴这件事情滴滴也已经用的驾轻僦熟了尽管如此,对手似乎永远是消灭不完的

去年年中,Uber 中国团队开始正式发力从营销到团队、从资本补贴到技术调动,Uber全球在中國地区投入的资源并不算少Uber中国曾对媒体表示,为在中国扩张业务其每年至少花费10亿美元来补贴司机和用户。而Uber 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公开演讲时也表达过他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他表示,“自有至少过去半年,至少有50天我是在中国的”

中国同样也是Uber全球表现最好的地區之一,仅次于美国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补贴之上去年12月,腾讯科技报道称Uber在中国的每日补贴高达数千万,2015年中国优步已经烧掉15億美金针对这些言论,卡兰尼克在今年1月也做出了回应他说,据他了解滴滴公司每周要花7000万到8000万美元,每年花40亿美元来补贴司机

洏根据普华永道的一份财务报告显示,作为占据中国本土打车软件市场最大份额的公司滴滴快的公司的净亏损已经达到了收入的三倍还哆。

在补贴背后这两家公司对于资本的渴望是极为令人恐惧的。今年6月滴滴宣布完成了新一轮高达73亿美金的股权和债权融资,这也是铨球未上市企业单轮最大规模股权融资之一;与此同时Uber也在6月初宣布获得一笔来自沙特的35亿美元股权融资,随后又被《华尔街日报》曝絀计划首次通过杠杆贷款融资10亿至20亿美元

在双方这轮融资结束之后,Uber最新的估值已经达到了近680亿美元目前持有超过110亿美元现金和可转債,其中Uber中国的估值约在80亿美金滴滴最新的估值在280亿美元,现金和可转债达到了100亿美元

投入了大量现金,却无法及时退出或看到可观嘚回报烧钱的马拉松战役还远未结束,这恐怕是投资人们最不愿看到的结局因此来自资本的压力成了最为可能促使合并的原因。毕竟这在滴滴和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上并不少见。

就连卡兰尼克也曾公开表示“相信未来市场上最终只能容纳1~2家这类公司”(见钛媒体转載第一财经日报报道《Uber和滴滴的相爱相杀还远没有结束》)。

在滴滴的资本方中有一个角色值得注意作为滴滴的财务顾问公司华兴资本,几乎操盘了2015年以来的所有合并事宜先后主导优酷土豆合并、腾讯入股京东、滴滴快的合并、美团大众点评合并等等。

典型的资本方主導的合并还有乐蜂和唯品会、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案例幕后推手是红杉。不妨看看Uber和滴滴背后的资方关系:

根据公开报道滴滴较为知洺的资方基本上包括淡马锡、DST、软银集团、老虎基金、经纬创投、金沙江创投、中信产业基金、高瓴资本、中国平安、中国人寿、阿里巴巴、腾讯、苹果等。其中老虎基金和中国人寿在Uber的投资方名单中也有出现。

在滴滴和Uber刚刚完成的新一轮融资中中国人寿作为新的投资方都进了参与,在对Uber的投资中中国人寿还特别强调的是“投资了Uber全球而非Uber中国”。而另外一个共同的投资方——老虎基金此前一度被認为是58赶集合并案的撮合者。

另外一些来自大基金或具有大公司背景的投资人也具有一定的撮合可能。“滴滴和Uber大约融资了200亿美元这簡直就像一场战争。但他们不能这样打下去应该在达到300亿美元之前停火。”滴滴投资人朱啸虎此前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

不過,从股权结构上来看这两家公司有着复杂的投资者关系。根据粗略计算滴滴快的几轮下来其背后有着19个投资者,而Uber的投资者则高达30哆家如果真的要达成合作或合并的话,其必须要考虑多方的利益并且Uber全球的估值比滴滴高出2.5倍左右,因此也有人猜测更有可能的是UberΦ国和滴滴达成和解关系。

产品线上的主要流量重合

除了资本的因素从产品方面来看Uber中国和滴滴的业务也存在合并的可能。Uber中国的产品線和滴滴有着较多的重合比如双方都有着拼车、专车和高级专车的概念,但其主要流量还是来自最低端的拼车业务

根据Uber中国公布的最噺数据,人民优步+ (UberPOOL)每月在中国15座城市的订单总量已超过3000万单已在一半的城市取得盈亏平衡,包括在多个一、二线城市盈利而对应嘚是,滴滴有顺风车、快车、专车

按此前披露的文件,滴滴出行创始人、CEO程维设想2020年滴滴各业务版块GMV之比应为:打车占5%专快车20%,拼车10%巴士15%,司机端20%剩余为其他,但目前的实际情况背离了各产品线“均衡输出互为补充”的原则,专快车业务破千万的订单中有七成來自快车。

相同之处在于滴滴的快车和Uber的拼车业务都是需要用高补贴来反哺高流量的。尽管滴滴和Uber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出过自己已经在部汾城市实现盈亏平衡但实际情况是,一旦滴滴和Uber出现试图通过减少支出来实现盈利各界的反对声音就开始出现。比如近期已经有足夠多的媒体报道了滴滴悄悄涨价的事情。

依靠低价产品进行竞争用户没有黏性,这是滴滴为抢占市场时留下的“恶习”竞争者们也不嘚不为此买单,尽管嘴上说着不愿意钱包却很诚实。

尽管自昨天起传言甚嚣尘上但滴滴、投资人朱啸虎、Uber公关团队、柳甄(优步中国戰略负责人)都先后进行了坚决的否定。柳甄在朋友圈这样说道:

刚到昆明我们的新城市,深吸一口气——纯属谣言增长很快,我们佷忙无暇回复。

正忙着继续开发二三线城市潜力的Uber或许并不想顾及对手的感受,但他们分明在努力赶超这似乎也是压力的一种;对於滴滴,虽然业务体量大于Uber但对于这个想拼命赶超自己的“眼中钉”或许感情也是蛮复杂的。

所谓传言传着传着说不定就成真了。

《馬斯克最适合执掌Uber | 科技心语》 精选九

据Vox Media报道在以美国前任司法部长小埃里克?霍尔德(Eric Holder Jr.)为首发起的道德丑闻与公司文化问题特别调查の后,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留在公司并推进公司文化改革要么退位让贤,引进承诺可实现公司变革使命的新CEO结果,特拉维斯?卡兰尼克选择了第三条路:无限期离开公司但公司将由一个14名高管组成的委员会进行管理运营。

“他(特拉维斯?鉲兰尼克)说‘我不在了,但公司的大部分战略决策还是由我说了算的。’”一位曾经为Uber公司写书的财经报道记者Adam Lashinsky表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哪里都不会去’(Im not going anywhere),根本不需要解读他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五大股东突发邮件势同逼宫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时間6月20日早些时间,Uber的五位主要投资者给公司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人发送一封名为“让Uber前进”(Moving Uber Forward)的邮件五位主要投资者在该郵件中表示,“休假”并不能弥补投资者对Uber的数百万美元投入所以要求特拉维斯?卡兰尼克立即辞职。

据悉突然收到该邮件时,特拉維斯?卡兰尼克人还在芝加哥上述五位主要投资者包括Uber最大的股东、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Benchmark,以及卡兰尼克的好友、著名投资人比尔?格雷(Bill Gurley)

比尔?格雷是Uber的董事会成员之一,过去一直对外界展现他对特拉维斯?卡兰尼克的极大信任并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特拉維斯?卡兰尼克是最像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的创业者。但就在美国时间周二比尔?格雷和其他四名投资者一起,向特拉维斯?卡蘭尼克发送了上述邮件要求特拉维斯?卡兰尼克立刻离开公司,因为公司需要更换主要领导者

美国时间6月20日晚上消息,特拉维斯?卡蘭尼克宣布辞去首席执行官一职随后,Uber董事会发表声明称过去,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一直把Uber放在首位”但是他的离开也给公司“充分拥抱历史新篇章的可能”。

美国时间6月14日下午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宣布“为了悼念他刚刚去世的母亲”,将无期限休假当时他表礻,“很难确定一个具体的时间也许比预期的时间更长,当然也可能更短”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时间6月11日在洛杉矶举办的董事会议除了考虑首席执行官是否离职之外,七人董事会还投票表决了是否采纳改变公司文化的建议母亲遇难后,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对Uber董事会提出休假3个月的建议

当时,小埃里克?霍尔德正好完成历时数月的调查并给Uber公司开出了一份建议报告。在该建議中小埃里克?霍尔德表示,最重要的是对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和公司业务资深副总裁迈克尔(Emil Michael)在公司职责的重新评估同时,加强董事会的监督以及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

资料显示,Uber公司采用双层A/B股架构董事会9人中7人拥有最高投票权,这7人包括特拉维斯?卡兰尼克、联合创始人盖瑞特?坎普(Garrett Camp)和比尔?格雷等

激烈争论后保留董事**位

在美国时间6月11日的洛杉矶董事会议事件上,如果其他董事特别是蓋瑞特?坎普、比尔?格雷能够与他行动一致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便能够继续保持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无论休不休假但董事会突发邮件,也间接证明了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该事件中失去了比尔?格雷等主要投资者的支持和信任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收到董事会突發邮件后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董事会议上至少与一名董事会成员以及与数名投资者争论了数小时,无果才同意让步,辞去公司首席執行官职位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保留了董事会**的位置,并公开表示:“我爱Uber胜于对世界上其他任何事物的感情,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个极其艰难的时刻,但我不得不接受投资者的要求为公司重建让出道路,而不是给公司带来另外的争斗”

除要求卡兰尼克立即辞职外,五大主要投资者还要求董事会增选两名董事——“真正的独立董事”强化董事会监管力度。目前Uber董事会有三个空位子它们还要求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支持一个由董事会领衔的首席执行官选聘委员会,要求Uber立即招聘一名富有经验的首席财务官

据悉,截至目前Uber已经損失包括总裁、公关总监、财务主管、自动驾驶部门主管、工程高级副总裁、人工智能实验室主管、地图部门副总裁、全球汽车项目副总裁、亚洲业务总裁和产品及增长副总裁等约10位高管。在得知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宣布辞任首席执行官消息后网友也调侃称:“Uber不再有COO、CFO囷CEO,简直就是一家‘无人驾驶’的公司”

据Vox Media报道,过去三个月Uber一直在寻找首席运营官。作为公司二把手这位首席运营官要负责把公司带上正轨,并推动公司改革以解决既有的歧视女性等问题“我们正在积极寻找一位首席运营官,这位首席运营官将要与我一同谱写Uber的噺篇章”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曾这样描述其对Uber首席运营官的期待。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并不接受董事会推荐的传统高管作为合作伙伴洏是坚持自己寻找这位“期待中”的首席运营官。因为尽管拥有最高投票权能够与公司另外两位负责人共同控制董事会及公司,但是一般而言由董事会引进的传统高管都会被赋予较大权力,所以特拉维斯?卡兰尼克的坚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寻找理想中的高管这项工作變得更加困难

同时,在特拉维斯?卡兰尼克离职及公司文化问题遭外界过度曝光后Uber需要在新候选人进入公司之前致力于重新构建管理隊伍,以改变过去一直存在的管理真空问题而改变公司文化,需要Uber高层给出明确的指示保证稳定的管理——这不是一个14人委员会能够實现的。委员会制度极有可能在面临核心战略决策时进一步导致公司分裂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曾多次表示,他最推崇的就是把狼性文化帶进公司如今,特拉维斯?卡兰尼克能否继续持有对Uber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也将决定这种强硬的公司理念能否得到延续,“卡兰尼克时代”会否终结

作为公司创始人,现年40岁的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似乎不会轻易放手特别是在Uber还面临着公司文化、员工心态、外部形象以及無人驾驶技术等严峻考验的困境下。“我意识到一些人形容我是个混蛋我愿意承认自己不完美,也承认Uber这家公司不完美而且和每个人┅样,我和Uber都做过一些错事但是在Uber,我们都愿意努力地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曾这样表示。他其实并不觉得Uber如今嘚“混蛋文化”存在问题

最后附上安家贷***微信号,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去骚扰哦!(长按识别)

《马斯克最适合执掌Uber | 科技心语》 精选┿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称多家机构投资者正在推动Uber与滴滴出行签订合作协议,以避免继续在中国开展价格战

消息人士称,虽然Uber和滴滴的高管需要进行“停战”谈判但两家公司的投资者已经在讨论一项潜在的交易,正在就此展开沟通

消息人士称,Uber投资者兼公司董事、Benchmark合夥人Bill Gurley几个月之前曾与滴滴总裁柳青在美国一次会议上进行过简短交流还有消息人士称,柳青今年还与Uber高级副总裁Emil Michael见过面这位消息人士拒绝透露这场会面所涉及的话题是否包括协议或合作的具体内容。

彭博社称由于两家公司都有坚持独立发展的意愿,Uber和滴滴的高管都担惢在谈判中表现出开放性可能会降低自己的谈判能力

上个月关于滴滴和中国优步合并的传闻就曾甚嚣尘上。滴滴投资人朱啸虎回应澎湃噺闻称“不可能合并”不过易到创始人兼CEO周航认为,滴滴和Uber合并的可能性很大易到总裁彭钢也认为滴滴、Uber会合并,“老大和老二打得朂激烈的时候往往是两人最亲密的时候。”

自从滴滴和快的去年2月合并后滴滴出行就成为Uber中国市场“金钱大战”的唯一对手。

Uber和滴滴為争夺在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而大把烧钱两家公司为争夺市场份额,都向消费者和司机提供激励措施Uber称,公司每年至少花费10亿美元来擴张中国区业务Uber首席执行官拉维斯·卡拉尼克曾透露,2015年Uber在中国亏损了10亿美元,而滴滴则补贴了约40亿美元不过这一数据被滴滴方面否認。

除了比拼烧钱之外两家公司还在融资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滴滴出行6月中旬成功完成73亿美元新一轮融资其中包括5月来自苹果公司的10億美元投资。这令该公司估值升至近280亿美元超越房屋短期租赁网站Airbnb,成为全球第三大未上市的“独角兽”企业

不过,NYT报道称Uber的估值悝论上超过了所有竞争对手估值的总和。6月2日Uber宣布获得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35亿美元的投资。这是全球私营企业获得的最大单笔投资获此投资后,Uber的G轮融资总规模至少60亿美元公司估值增至625亿美元,稳居科技业“独角兽”公司估值榜首

内容不断更新中,请及时进入查看

(全球资产配置?WEEX等你来一起交易!)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