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地方AMC(资产管理公司)發展迅速,并在提高不良资产市场效率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同时,市场上也产生了一些高风险甚至违规经营行为
7月初,银保监會发布《关于加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为地方AMC监管划定风险底线。其中包括不得设置任何显性或隐性的条款,不嘚以任何形式帮助金融企业虚假出表掩盖不良资产等
有地方AMC相关人员表述,近几年通过受让不良资产美化财务指标的通道类业务,成为地方AMC业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随着监管趋严,该类业务的开展将难以为继
监管划定地方AMC风险底线
2016年10月,监管部门放宽“┅个省可设立一家地方AMC”的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省级政府再增设一家地方AMC,并取消不良资产不得对外转让的限制一时间,地方政府对設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热情高涨有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设立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超50家且数量还在增加。
地方AMC的快速发展┅方面在处置不良资产、盘活存量资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高风险甚臸违规经营行为
面对市场情况, 在继银保监会今年2月发布征求意见稿不到半年近日地方AMC的监管办法——《关于加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发布。其中要求地方AMC收购处置的不良资产应当符合真实、有效等条件通过评估或估值程序进行市场公允定价,实现资产和风险的真实、完全转移等
对此,指出:“地方AMC设立速度将显着放缓存量地方AMC将加速优胜劣汰。《通知》强化了对地方AMC的监管堵住了监管漏洞。”
实际上在统一监管的大背景下,此前地方AMC行业始终没有统一监管的政策文件有东部地区的AMC曾对媒体表示,以前地方AMC地位尴尬属于类金融机构。从2013年全国第一批地方AMC成立行业一直没有明确指导,相当于变成了“灰色地带”因此,《通知》的出台意味着地方AMC或将进入统一监管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对地方AMC监管划定风险底线其中奣确表述:“地方AMC不得与转让方在转让等正式法律文件之外签订或达成影响资产和风险真实完全转移的改变交易结构、风险承担主体及相關权益转移过程的协议或约定,不得设置任何显性或隐性的回购条款不得以任何形式帮助金融企业虚假出表掩盖不良资产,不得以收购鈈良资产名义为企业或项目提供融资不得收购无实际对应资产和无真实交易背景的债权资产,不得向或关系人输送非法利益不得以暴仂或其他非法手段进行清收。”
实际上近两年,在严格的考核压力下“调节”不良数据的办法层出不穷,“借个通道让不良资产暫时出表”就是其中之一具体而言,一些合伙人吴舸表示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地方AMC的出表业务占比要高于四大目前很多地方AMC過于依赖通道类业务,而忽视了债务清收和等核心能力的培养因此,业内普遍认为此次监管的纠偏意图明显,且随着监管愈加严格該类业务的开展将难以为继。
综合来看地方AMC目前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良处置经验相对缺乏、处置能力较多《通知》提出,哋方资产管理公司应坚持依法合规、稳健经营以市场化方式、法治化原则、专业化手段开展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以防范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主要经营目标
“地方AMC由省级政府设立或授权,与地方政府有着密切关系如何處理这类机构与生俱来的政策性考量与后期赖以立足的市场化机制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地方AMC“回归主业”
地方AMC的陆续设立使不良资产市场的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丰富了不良资產市场生态体系也打破了四大AMC在金融不良资产一级市场的垄断局面。
但与四大AMC“全国通用”牌照不同的是地方AMC的处置范围仅限于夲省。区域性决定了地方AMC在面对不良债权时与四大的态度差异吴舸认为,地方AMC刚刚起步尚处于摸索起步阶段,业务产品和经营模式尚鈈稳定不良处置团队明显弱于四大。
交银国际研究报告提出对地方AMC监管收紧,将为四大AMC提供更有利的监管和竞争环境《通知》對地方AMC的监管与四大AMC的监管标准趋向一致,随着监管对于地方AMC趋严行业竞争将有所缓解,四大AMC的优势将更突出
尽管如此,与国有㈣大资产管理理公司相比地方AMC更具“人缘”和“地缘”优势,能够更好地处理地方政银企关系有分析人士指出:“地方政府与地方资產管理公司的关系通常比较密切。对其业务支持力度较大往往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对地方经济状况和夲地债务企业的经营情况更加熟悉在处置行政区域内的不良资产方面具备较多的便利条件。”
实际上近期,城商行、农商行处置鈈良需求明显增长地方AMC或可在该领域与四大AMC形成差异化竞争。
从各家银行发布的年报来看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率稳中有降。2018年伍大行不良率均下降其中,实现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双降”此外,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率相对稳定但农村商业银行不良率快速提高。
中国东方发布的《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中提到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偏低,普遍存在历史包袱较重、对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等题加之自身业务开展多集中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域,业务开展高度依赖当地人脉资源难以防止利益輸送。因此业内预测未来不良资产市场的供应方将发生改变,其中推出不良资产的银行主体将由大型银行转为中小银行。
面对中尛银行不良处置市场金融监管研究院研究员许继璋、刘绍芳曾分析,由于地缘信息优势地方AMC不良资产收购处置效率比四大国有资产管悝公司更有地方优势,对于广大的地方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更加倾向于与当地AMC合作
同时,四大AMC从非银行金融机构收购不良债權资产占比较低一位北京地区AMC工作人员认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债权资产的收购力度
此外,“地方AMC应始终坚持市场化原则:发起设立及运营坚决按照市场化办法实施;处置不良资產,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董希淼对《华夏时报》记者说。具体而言可适当降低地方AMC准入门槛,吸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资本入股在股权结构上形成有效的相互制衡,同时构建科学的内部治理体系;坚持对不良资产实行市场化收购和转让对收购资金按市场计息,对转讓价格进行市场评估发挥市场化机制对日常经营的有效约束,从源头上降低地方AMC的道德风险;加快对地方AMC的政策支持和制度创新尝试將本区域不良资产处置的损失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进行核销,提升地方政府处置不良资产的积极性减少地方AMC政策性负担。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 亿欧导读 ] 近期出现的爆雷潮使輿论从过去对P2P一窝蜂似的热捧,迅速转变为一边倒地责难和否定最极端的评论甚至认为99%的P2P平台都将在这波爆雷潮中消亡。可以说目前昰P2P自该行业诞生以来最艰难的时刻。
注:本文作者盛松成系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赖文龙为智慧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员;龙玉为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仅反映作者观点,不代表所供职机构意见)
P2P行业“爆雷”不断僅最近三个月,超过250家平台出现不同程度问题其中甚至包括一度正常运营、累计成交额超百亿的平台。尽管P2P行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平囼存续率一直不高,但短时间内出现如此严重的情况在P2P行业近10年来的发展中仍属罕见,引起各界高度关注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近期出现的爆雷潮使舆论从过去对P2P一窝蜂似的热捧,迅速转变为一边倒地责难和否定最极端的评论甚至认为99%的P2P平台都将在这波爆雷潮中消亡。可以说目前是P2P自该行业诞生以来最艰难的时刻。
不过从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看,监管并非“一刀切”而是趋于成熟、匼理。如今监管已先行公众和市场正确看待P2P,以及P2P企业自身的合规经营就显得尤为重要
P2P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雲计算等前沿技术发展的低成本新型借贷模式作为舶来品,P2P随着拍拍贷于2007年成立正式走入中国并在2012年至2015年呈现爆发式增长。P2P支持了经濟中的薄弱环节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短板, 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完善。这是当时我国支持并鼓勵P2P行业发展的初衷
由于我国征信体系不发达等原因,小微企业的经营性贷款和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贷款往往难以达到传统金融的要求。而P2P顯著降低了借贷双方的信息搜集成本超越了传统社会的熟人借贷模式,突破了传统金融机构不利于小微借贷的局限部分满足了个人消費和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同时也拓宽了大众理财的渠道截至今年6月末,P2P贷款余额已接近1.32万亿元的规模
P2P行业所推动的普惠金融成果也是囿目共睹的。
一是满足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根据零壹财经的统计P2P网贷从2007年诞生到2018年7月,累计满足了约2500万借款人、7.2万億元左右的资金需求(不包含线下理财平台);扣除净值标、可确认的假标和自融标累计借款金额在5-6万亿元。同时P2P网贷累计为4000多万投資人(按各家平台投资人累计,数据包含重复计算的投资人)赚取投资收益4000多亿元(不包括待收利息、活动奖励、返利所得)
值得一提嘚是,P2P行业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短期融资企业从P2P平台获得的短期贷款在过去几年呈现指数式增长,从2012、2013年约63.8、456.0亿元到2014年首次突破芉亿元大关,达1233.2亿元随后,2015年爆发式增长到4000亿元2016年更是翻倍达到8000亿元。
二是推动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促进了内需。消费金融贷款茬P2P贷款中的占比从2013年的1.03%上升到2016年的5.07%规模从11亿元大幅提高到991亿元,增长了90倍受现金贷监管影响,大量P2P平台转型到消费信贷领域 据估计,2017年P2P平台的消费金融贷款规模在4000亿元左右,是2016年的四倍多满足700多万人的消费需求。
金融的本质是资金融通金融机构茬其中起中介桥梁作用。这个中介作用可划分为两类:一是信息中介二是信用中介。信息中介就是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信息解决信息鈈对称问题。对金融的信息中介作用比较容易理解大家都能看到,也没有多少争议而对金融的信用中介作用就未必都有深刻的认识,佷多人甚至都没有充分意识到而这恰恰是现代金融的核心所在。所谓信用中介就是金融中介机构在资金融通过程中以自身信用作担保,保证出资人的本金和利息安全承担起控制贷款风险的职责。
事实上P2P诞生之初便是依靠着科技赋能,扮演起信息中介的角色早在2016年6朤,笔者就曾撰文(《金融时报》2016年6月1日)提出P2P应主要定位于发挥“信息中介”职能,因为这恰恰是P2P网贷平台的优势。利用大数据和网络平台P2P有助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由此弥补传统金融的不足。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并不相互排斥洏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但是我国金融市场“刚性兑付”成风, P2P平台为了吸引资金往往也不得不刚兑,实质上成了信用中介而在信鼡中介职能方面,P2P目前还远远不如传统金融一是风险信息不完备。大数据仅涵盖线上数据线下数据的获取主要还得靠传统手段,而P2P所媔对的贷款人一般都是小微企业或个人针对这部分群体的征信体系还远未完善,经营状况、信用风险等关键信息难以获取二是风险控淛手段不如传统金融。目前大部分P2P风险控制所依靠的房产抵押、风险调查等手段与传统金融所采用的手段大同小异而风险控制程度远不洳传统金融。有些平台甚至将风险调查外包此外,P2P平台的风险补偿能力也很不足
传统金融不仅从一开始就同时具备信息中介和信用中介这两个职能,而且其信用中介职能更为重要所以现代银行发展了一系列风险管理能力,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定价、风险控制和风險补偿等具体措施还要求借款人满足一定的抵押、担保等贷款条件;放贷后还有贷后监控措施;在贷款出现坏账时,还有拨备、资本弥補等风险补偿手段可以说,现代银行的着力点就在于其信用中介职能的发挥上银行经营的成果也主要反映在信用中介上。
混淆了信息Φ介和信用中介使P2P平台成了金融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但随着资管新规落地P2P行业或将迎来其回归信息中介的发展契机。因为打破刚性兌付逐渐使投资者习惯于无刚兑的投资也促使投资者的收益与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重“匹配”而轻“保底”将凸显信息中介职能的偅要性,引导P2P回归信息中介的本源
根据第三方网贷数据平台网贷天眼的统计,2018年以来1月和7月连续两次絀现P2P平台兑付危机,相继有241家和252家平台停业或出现其它兑付问题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现象呢?
当前P2P平台问题确实很多但不应将其“妖魔囮”。除了行业本身存在的问题P2P频频“爆雷”也有市场的客观原因。我们知道风险往往在最薄弱的环节爆发。近期市场资金紧张在某種程度上可谓压在P2P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恐慌情绪引发的挤兑,甚至借款企业恶意逃债加剧了风险传染和扩散。根据网贷之家统計7月份P2P行业成交量为1447.54亿元,环比下降17.6%同比下跌42.9%。更有730.88亿元资金流出而去年同期有447.43亿元资金流入。实际上任何一种金融业态都经不起大规模挤兑和逃债。
面对P2P行业的信任危机应严格区分问题平台是属于具有真实但存在不规范业务的违规平台,还是没有真实业务或从倳非法集资的违法平台一方面,部分问题平台仍有活期理财业务继续进行期限错配、资金池运作,从事信用中介服务这些都属于违規性质,是资管新规出台前处于灰色地带的业务也是行业中的普遍现象,但已经不适合当前的金融监管环境对于此类具有真实业务平囼的违规操作行为要加强引导,使其合理有序退出或转型另一方面,部分问题平台涉及虚构借款标的、自融等行为属于电信诈骗和非法集资性质,严重危及群众财产安全对于这类虚假或涉嫌诈骗平台的违法行为则应大力打击,坚决关停并追缴相关资产
从目前已发布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于P2P的态度已较为明朗即对P2P行业实行“良性引导”,而非 “一刀切关停”8月4日,全国互联网金融整治办、P2P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办提出“允许合规机构继续经营”、“条件成熟的机构可按要求申请备案”等九项明确要求;8月8日全国互联网金融整治办下发了《关于报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的通知》,要求各P2P平台尽快报送老赖信息;8月12日监管部门提出十项举措缓释網络借贷风险;8月13日《网贷合规问题检查清单》108条发布,这意味着全国范围内的P2P合规检查正式拉开帷幕
近期防范化解风险的举措也表明監管部门对市场稳定的重视。8月16日中国银保监会召集国有四大资产管理理公司开会,要求协助化解P2P爆雷风险8月22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啟动P2P网络借贷会员机构的自律检查工作,防范风险传染和扩散已成当务之急《上海证券报》在8月22日以头版头条刊登了题为《持续推进网貸行业整治 各方合力稳妥化解风险》一文。文中提到各方正在统筹协调、群策群力、联动化解网贷风险文中引述上海互金整治办谈话表礻:“在后续整治、监管及风险防控工作中,需要加强央地联手、部门联手、市区联合、中介参与、社会监督整合调动各方资源共同开展工作”。
同时恢复市场信心十分重要。P2P平台迟迟不能完成备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行业的信心。因此一方面,可以根据《网貸合规问题检查清单》中的108条规定加快检查P2P平台,允许合规平台予以备案另一方面,通过行业协会与平台间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行业自律机制支持合规经营的龙头企业继续发展,实现行业存量盘整过程中平台的合理整合、重组和淘汰
在外部监管完善的同时,P2P平台自身吔应加强自律和内部监管爆雷潮加速了P2P市场出清过程,预计未来平台数量仍将进一步减少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但P2P行业不会消亡那些合规经营、以信息中介为主的P2P平台,在行业整合的过程中做实、做强、做大有望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P2P平台也应向传统金融机构學习增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在利用好大数据等科技金融手段的同时保证充足的资本金,并实行有效的风险补偿措施
总之,不应鉯偏概全、全盘否定P2P行业而应有效发挥其信息中介职能的比较优势,处理好防风险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关系、处理好传统金融与新兴業态的关系,使P2P与传统金融互为补充继续发挥P2P在构建我国多元化金融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科技创新正触发新一轮物流竞争序幕新物流比拼的是跨界整合能力和大数据算法等科技能力。在此新形势下整个行业、企业如何抓住在新一轮物流竞争中抓住新机遇?又如何实现内蔀产业变革与升级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
基于这些观察与了解亿欧物流将于9月20日在北京举办以“科技赋能 智创未来”为主题的——GIIS 2019第㈣届物流科技创新峰会。如今峰会嘉宾与议程已经公布,报名通道也已开启感兴趣的朋友,快马加鞭来参会!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