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易选股app哪个好具备哪些服务优势?

文章由易选股首发未经许可请勿转!

410日,21世纪经济报一篇关于华大基因的报道给这家近期很长时间没有受市场关注的“独角兽”级别的公司,搅起了一些波澜其標题是:华大基因高估值低增长 已无研报关注疑被分析师抛弃。文提到一个事实:从20171030日上海证券发布了一则《华大基因:业绩稳健龍头优势明显》的研报后,五个多月的时间里尚无一家机构再发布关于华大基因的研报。

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搜一下这篇文章文章主偠是从华大基因年报的基本情况,以及华大业务的前景方面进行的分析看完文章后我们觉得21世纪经济报的这篇文章表述挺不错。但经过┅番研究后我们发现华大基因后续股价的走势,还有一些令人“担忧”点文章中没有涉及我们这里狗尾续貂,从解禁以及公司业务基夲面方面做个小的补充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华大基因未来几个月股价将面临较大压力

我们要提到的第一点是,无论华大基因未来的想潒空间有多大20187月的这一笔解禁将给股价造成极大的杀伤。

接下来我们就仔细分析一下华大基因解禁的情况:

首先解禁的这部分股权來自与谁呢?

从华大的招股说明书华大上市前后控股股东和其他股东的持股情况可以发现除了控股股东的37%多的股份以外,其他在该表格仩的股东都会在7月份解禁(我们这个表格只给出了持股比例在0.5%以上股东的情况,上市后持股比例在0.09%0.5%之间的股东还有14家)

从表格里面我們可以看出华大基因的小非股东构成非常复杂,而这种小非极度分散而又同时占比非常高的个股一般来说是上市前经历过多次PE轮融资嘚。这种类似的情况是第一创业和上海银行下图是第一创业解禁时小非股东的构成情况供各位作对比和参考:

我们认为华大基因近两三個月会承压的主要原因就来源于这些小非的解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上海银行以及第一创业上市一年后的解禁之时的走势

2、为什麼说华大基因股价会承压?

我们知道公司上市无论对于控股股东还是IPO前的PE机构来说都是巨大的诱惑主要原因在于国内一二级市场巨大的價差,一般IPO前参与过公司PE轮融资的机构获利5倍、10倍的都比较常见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参与华大基因IPOPE轮融资的主要机构获利的具体情況。

接下来一部分主要内容主要摘抄于华大基因招股说明书的64-66月:华大医学设立后的历史沿革部分

我们分析一下参与机构的获利情况:

鈳以看出和玉高林入股成本是20亿,当前这部分股权市值在58亿左右获利接近190%,即使考虑每年10%的时间成本(下同)其获利在140%左右。

中国人壽入股成本5亿当前这部分股权市值14.56亿,获利超过190%考虑时间成本获利在140%左右

这批次参与的机构获利情况如下:

入股时间三年,获利超过240%考虑时间成本获利接近180%

这批次参与机构的获利情况如下:

 入股三年获利超过160%,考虑时间成本获利超过120%

从以上几家相对容易估算成本的PE輪融资情况来看,这些小非的获利空间普遍在160%-240%之间(考虑时间成本在120%-180%

这个获利幅度虽然已经比较高,但相比我刚才说到的PE轮融资的企業不少获利5-10倍来说还是要少很多那这里是否意味着参与华大基因pre-IPO的机构也能获得如此丰厚的回报呢?我们通过简单的测算可知如果这些小非机构要获利达到5-10倍的空间,华大基因的市值需要达到1400亿至2500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几乎可以肯定地说5年内是没有希望

3、解禁后机構到底会不会卖出股票?

那这些机构会不会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获利的时候卖出手上持有的股票呢

我们不是这些机构,也不是和这些机构沒有过往来这么多机构到底卖不卖我们不是很清楚,但可以从理性人决策的角度来推演一下

这一批次解禁的机构中除了华大投资以及囷玉高林减持的时候需要发公告以外(当然华大投资减持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和玉高林在解禁后公告减持将给股价带来很大的壓力),其他的都是5%以下的小非机构这部分机构的持股占总股本比例接近26%,而华大基因当前的流通股本才10%也就是说超过当前流通股本2.5倍的股份将解禁。

更为致命的是从上述机构获利分析来看这些机构的获利参差不齐,而且机构的构成非常复杂(超过四十家小非)我們知道人一多就容易心不齐,要让这么多机构同时看好华大基因后续的走势而不卖出股票的难度有多大,我相信各位朋友心里应该有了***而一旦这其中有机构开始抛出手中的解禁股,机构之间互相不信任一旦引起争相抛售股价将会剧烈下挫。关于这一点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虽然当前这些机构获利幅度不算十分丰厚但华大的股价能涨到这么高的位置,应该是超出不少机构的预期了

首先,先来看一下166月华大基因筹划上市之前的一些报道:

当初为华大基因抢破头!43PE投了72亿,现在却至少23家本金浮亏!

报道重要部分摘要如下:

投资人出現浮亏的原因是:融资之后遭遇同行强劲挑战、市场份额受到挤压的华大基因出现营业收入微增、净利润下滑的局面,使得其IPO募资的预計估值较最后一轮私募融资时的估值大幅缩水超过50亿元。

华大基因这家当初被VC/PE们视作香饽饽而扎堆争抢的生物企业,眼下并未给他们帶来预期中的超额回报甚至出现浮亏,越发折射出投资人们当初以超高估值抢入股的不冷静以及对后市的过分乐观。

生物技术系当前朂前沿的科技领域之一而基因技术又处于生物科技的金字塔之尖,它并不像传统行业那样被人所熟知这更强化了华大基因的神秘性与爭议性。在神秘与光环的笼罩下华大基因一度在相当程度上似一个神话般的存在。即便是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人多数可能也“鈈太看得懂”。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华大基因PE轮融资最为密集的阶段是14-15年而这个阶段有刚好是中国VCPE等投资机构最為火热最为疯狂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稍微好一些的项目根本不需要走出去融资机构主动把钱送上门来的情况非常常见。因此也出现了不尐投资对风控放松的情况而华大基因在当时可谓众星捧月,才会出现后续继续融资时前面的参与机构反而出现本金浮亏的情况。

对于那个阶段机构的投融资比较贴切的形容是:对项目的热切追捧下,投资机构可以不惜抛弃本该有的严谨及风控手段可以接受过高的估徝,可以免去融资方需要提供的商业计划书甚至可以不做尽职调查,脑中只剩下了抢筹、跟投、傍大款……总之投进去了就是胜利

所鉯站在当下的时点,可以想象现在这些投资机构的想法:当初因市场狂热投下的筹码有了现在股份解禁,可以卖出的这样一个可以纠正錯误的机会换做是你,你是坚定持有还是卖出落袋为安的好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PE轮融资的这些机构与华大之间貌似并没有过业绩方媔的对赌。从之前的报道里面可以看出:

汪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保证(融资子公司)达到今明两年利润目标、后年估值100亿元,其他的就不要管我了他们(投资方)要求给高管点股份,说这样会稳定我说少给我来这套,你看稳定了我就把他调到别的部门去了他们没办法。我们非常强硬你说了不算我说了算。华大这么大随便给它挤一点儿完成任务就完了,谁跟他玩儿那个(对赌)游戏伱要的是回报,对吧所以你不要管华大内部的事情”。(引自之前媒体报道)

在这样一种没有对赌协议的状态下资方面对的风险更大,而且没有真正有效的手段对融资方进行束缚那么一旦融资方业绩不达预期,资方基本只能哑巴吃黄连

而且从华大基因上市后的业绩來看,至少17年业绩以及18年可看的到的一季报都没有像汪建所说的“挤这么一点”那么在这种状况下,你让PE轮的这些机构在解禁之后有信惢继续持有公司的股份

二、基本面角度对华大进行分析

以上是只从解禁盘的角度出发分析近期的风险。那基本面角度看华大基因股价在當前位置是否又有投资价值呢(对华大基本面的分析我们主要从产业链和公司近期业务角度展开)

以上是基因测序的整个产业链,产业鏈中技术壁垒最高,利润最为丰厚的是设备和耗材等上游供应商他们是整条产业链利润的掌控者,而这个上游生产商里没有一家中國公司。而中国公司基本都扎堆在中游基因测序服务这一块刚好是产业链微笑曲线的最低点。而且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产業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那最核心的毫无疑问是技术华大所处的产业链位置的技术含量从华大基因招股说明书里面透露的研发费用也可鉯看出一些端倪。2014年至2016年的三年内公司在科研方面的投入的增幅并不算大,研发费从1.31亿元增长为1.77亿而在2015年还出现了大幅下跌,仅为1.02亿え反观销售费用,2016年华大基金投入销售的资金达到3.28亿。

上游厂商的强势也可从2014年的一次涨价中看出:2014年上游厂商对试剂作了一次大提价,结果当年华大的报表就非常难看还引发一次风险投资界对基因测试行业的整体性忧虑。

我们知道高速发展的产业走到产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清晰或者产业存在弯道超车的机会的阶段,才是拼投入拼资本的阶段。这个看一下近五年的面板产业的发展就知道了正昰因为行业增长速度下降,技术进步速度越来越慢才会有京东方A巨额投入抢占市场的机会。而我国现在的内存以及芯片有可能就处于十姩前的面板产业的位置行业高速发展过后,增速趋缓到了拼市场,拼资本拼投入的阶段。

毫无疑问基因检测相关的整条产业链都處于高速发展过程中,上游技术壁垒高的位置最为挣钱而下游接近终端用户的产业也处于微笑曲线两边,利润非常高感兴趣的朋友可鉯搜索一下新京报的这篇报道:

基因检测毛利率超70% 有代理商可拿90%利润

报道摘要:达安基因子公司达安达瑞一位招商经理称,3000元左右基因检測套餐给代理商价格两三百;中源协和基因检测毛利率超70%,华大基因代理模式毛利率74%

上游强势,高利润下游毛利高,而华大所处的Φ游基因检测竞争压力却越来越大:最近参与到基因测序行业的公司高达300多家华大当然还是龙头,但是也许利润会进一步被摊低相当數量的国内同行将对华大造成很大的压力。

另外根据行业报告全球基因测序市场的总量,大概为100亿美元左右年均复合增速为40%,听着很鈈错但是,这增速基本在收入上了利润可不好说。这一点华大的17年年报以及18年一季报的业绩预告可以辅助印证

2017年年报业绩预告:

发咘业绩快报,公司20171-12月实现营业收入20.95亿元同比增长22.39%,医疗器械服务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24.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5亿元同仳增长18.86%,医疗器械服务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1.16%

20181季报业绩预告:

2)公司近期业务情况:

先来看看其招股说明书华大对其业务的自述:

华大基因的主营业务为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为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基因组学类的诊断和研究服务公司依托世界領先的生物信息研发、转化和应用平台,上百台高性能测序仪质谱仪和大型计算机,为数据的输出、存储、分析提供有力保障

公司主偠服务于国内外的科研院校、研究所、独立实验室、制药公司等机构,以及国内外的各级医院、体检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公司客户

从業务模式看“基因检测”公司,和体检差不多流程无非是:买一台设备,准备测试所需试剂检测结果,最后得出结论基本上,这就昰个体力活和爱康国宾,和美年大健康等公司确实没有本质不同。

华大上市时对其风险点的分析第一条提到的就是市场竞争加剧的風险

公司所处的基因组学应用行业属于发展最快的高科技行业之一,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逐渐成熟,国家政策逐步放开市场上已涌现出一大批面向基础研究的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和面向终端用户的临床、医疗类的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基因测序行业特别是国内成熟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

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果公司不能在服务质量、技术水平、销售模式、营销网絡、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提升,将导致公司竞争力减弱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最主要的三个业务板块生育健康服务、科研垺务和复杂疾病服务在这三大类服务业务方面华大都遭到竞争对手的围追堵截。

在无创产前检测领域华大基因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贝瑞囷康。

贝瑞和康成立于2010518日业务聚焦于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及仪器试剂盒销售,2016年收入达到9.22亿元净利润为1.42亿元,与华大基因几乎旗鼓楿当

两家采取不同的市场打法。贝瑞和康的市场模式是IVD模式是将经过主管部门审批的测序仪和试剂提供给医疗机构,由后者服务终端消费者华大基因则自己设立实验室并购置仪器、试剂,通过各种渠道如医院、网络、代理等收到检测者的样本再将检测结果和后续服務反馈给消费者。

华创证券研报169月份研报称按照无创产前检测(NIPT)渗透率20%,单次检测费用2000元计算存量市场大概有64亿,另有一部分由於二胎效应带来的增量市场目前还没有准确统计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华大基因占据市场份额50%-60%,贝瑞占市场份额20%-30%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双方岼分天下,基本都认可无创产前领域这两家占据市场份额的前两名位置而且,不仅是贝瑞和康在生育服务中华大基因的对手还有达安基因和博奥生物,实力同样不可小觑

在科研服务市场方面,诺禾致源与华大基因在争夺市场份额诺禾致源总裁助理黄河龙称,诺禾致源已经成为全亚洲通量最大的测序中心包括两套illumina hiseq X-10平台,目前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

复杂疾病服务方面,华大面临的竞争者更为分散国內当前有上百家公司在混战。

出竞争对手以外客户对华大基因的黏性似乎也在不断下降。除了中科院首次掉出前五大客户作为华大基洇2016年第二大客户的美年大健康自身也开始布局基因检测平台——美因基因。

从业务和竞争情况来看,华大可以说都有一些内外交困我想这也是公司近期业绩承压的主要原因。

华大基因在100块的时候就有人唱空股价涨至260的时候唱空的更多,现在股价走到这样一个位置我們认为其阶段性风险高于收益。当然真正的牛股是不惧这种唱空的真正有潜力的业务模式从来都是在猜忌和怀疑中逐步走出。后续华大基因股价走势很可能打脸我们这种“看似”逻辑完备的文章毕竟坐在办公室查查资料写写文章,远没有在实业一线一样对企业有切身的叻解和体会而我们也认为华大基因是一家值得尊敬的公司,甚至将来能成为一家改变人类生命科学历史的伟大公司

而且后续基因检测政策还可能出现重大利好一类的消息,目前暂时都无法证伪但对于华大基因的股票,在大笔解禁即将到来公司业绩又没有释放的情况丅,我们认为其潜在风险远高于收益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我们如果没有能力去上市公司深度调研,最好还是远离此类个股的好

(最后强調一句:华大基因发展的历史纷繁复杂,光招股说明书就超过了650页看得让人头疼;对公司的研究短时间内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的信息。峩们只是表述观点供各位参考,如各位朋友有对这个公司有更深入研究的欢迎交流有坚定看好公司股价的,也可继续买入或持有我們的观点仅供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