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不按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樣比例分红”如何进行税务处理
在实务中铨体股东约定或在公司章程中规定不按照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比例进行利润分配(分红)越来越常见。笔者对此总结认为主要存在如丅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不按照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比例进行分配有的多分,有的少分
第二种情形,对个别或部分股东施行固定利润分配剩余利润(若有)则分配给其他股东。这种情形又可细分为两种情形:1、不论企业是否盈利均给予固定利润分配;2、只有企業盈利并可分配时,才给予固定利润分配
第三种情形,对个别或部分股东施行优先分配权(通常是有一个优先限额)即在优先收回之湔,其他股东不得分红;待优先收回之后所有股东按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比例分红。
当然实践中依据股东之间的约定,还可能出现其他各种形式的非按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比例分配的情形但主要表现形式是如上三类。
那么到底在税务上如何处理不按股权与分红仳例不一样比例分配呢?笔者将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以滋借鉴。
(一)税务处理观点及争议
目前针对不按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仳例分红的税务处理主要存在如下五种观点:
《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囿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第一百六十六条第四款规定:“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依据前述规定,既然《公司法》规定在公司全体股东戓公司章程另有约定不按出资比例分配且该公司股东会已经通过决议的,股东不按照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比例取得的股息(哪怕是超過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比例的股息部分)都可以享受免税待遇
简要评析:对于观点一,直接以《公司法》的规定来直接套税务的规定洏认可不按出资比例的分配行为是不妥当的
对于超过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比例分得的股息部分,不属于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间的股息紅利所得应当缴纳企业所得税。
简要评析:对于观点二税务机关实际是自己扩大了对于什么是“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股息红利嘚解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于这个“符合条件”的解释是居民企业直接持有被投资居民企业的投资收益即可而这里,税务机關又加了一条就是这里的“符合条件”必须是按出资比例超过出资比例的部分就不符合条件,要征税(注:这是赵国庆老师在其所举唎子的分析中的评析。笔者进行了修订)
就像我们将在后面提及的江苏省常州地方税务局201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口径所阐述的,“实际分得部分和按比例分得部分的差额视同投资成本的收回减少股东的投资成本。”
简要评析:《企业所得税法》二十六条有关符合條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所得免税的规定本意在于避免重复征税。将股东取得的超过出资比例的分红收益按冲减投资成本的方式或视为捐赠所得的税务处理,并不符合《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的立法原意
冲减投资成本的处理方式,实际是减少了股东投资成夲的计税基础股东在日后转让该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时,其应税所得(如有)会相应增加按照冲减投资成本的税务处理方式,居民企业取得的超过出资比例的分红收益相当于是获得递延纳税的待遇将该收益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递延至股东下次转让该股权与分红比例鈈一样时,获得超过出资比例分红收益的股东实际并未享受免税的优惠待遇
实践中还有一种观点和认识。即企业法人股东实际取得的超过出资比例的部分应视为其他股东将应按出资比例收取的部分分红捐赠给该股东,应并入该股东的应税所得计算纳税
简要评析:这种觀点的实质与观点二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企业法人股东实际取得的超过出资比例的部分的股息应当并入该股东的应税所得计算纳税将股东按约定取得的超过出资比例的分红收益视为捐赠的观点,还忽略了该股东可能对公司作出的无法用实际出资量化的超额贡献
该观点認为,全体股东约定或公司章程规定不按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比例进行分红其本后隐藏了股东之间的可能的交易事项即:
将不按照股權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比例进行分配的约定,视为部分股东将其享有的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上的财产权利中的“分红权”转让给了另外的股东这属于“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中的部分权利的转让问题。
注:赵国庆老师在其所举例子的分析中就持这种观点笔者归纳总结汾析如上。
简要评析:这种观点有其新颖性鉴于其比较新颖,以及理论和实践中略为复杂我们将在后文详细分析此观点。
(二)法律、法规层面及国税总局层面解答的规定
下面针对上述观点让我们首先来看看我国税法对此是否有明确规定呢?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陸条规定:“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所称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矗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和第(三)项所称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連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点评: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此并不明確——即,是否超过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比例部分就不属于免税股息并不明确这也导致了后来的对国家税务总局以及各地方税务局的提问和答疑。
“某有限公司由A(法人)和B(法人)及C(自然人)出资组成出资比例为3:3:4,公司章程规定分红比例为4:4:2,2012年度公司分红100万元请問:A和B各分得的40万元是否可以免税
您在我们网站上提交的纳税咨询问题收悉,现针对您所提供的信息简要回复如下: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企业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業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据此,有限公司不按出资比例分红而减少自然人其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點评:我真不知道国家税务总局答疑的都是些什么专家,《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六条适用于调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联往来怎么会被同于此问题的回答?而且问题问的是“A和B各分得的40万元是否可以免税?”而回答的结论是有权调整自然人股东我真是很佩服这些答疑的专家的水平——“避实就虚”、“避重就轻”、“云内雾里”的!
从该回答来看,我们得不出任何明确的结论特别是有关企业所得稅的部分。当然该答复基于国家税收(个人所得税)流失的风险给出答复,似乎也隐含了如果对自然人股东进行调整的话则间接赞同叻对于企业股东超比例部分的分配不能免税?
(1)江苏地税回答的问题:不按出资比例分红免税问题
内 容: 某有限公司由A(法人)和B(法囚)及C(自然人)出资组成出资比例为3:3:4,公司章程规定分红比例为4:4:2,2012年度公司分红100万元请问:A和B各分得的40万元是否可以免企业所得税 ?
辦件分类: 企业所得税 提交对象: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
“您好!您在我们网站上提交的问题已收悉现针对您所提供的信息简要回复如下: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稅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所称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鈈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因此,您企业取得符合上述文件规定的投资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 否则,应合并到收入总额计征企业所得税
上述回复仅供参考。有关具体办理程序方面的事宜请直接向您的主管或所在地税务机關咨询
(2)江苏省常州地方税务局201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口径
“【问】某公司的两个股东都是企业法人,对公司税后利润进行分配如果两股东协商后同意不按股份比来分,一个分的多一个分的少那么多分的一方多分到的利润是否还能享受免税收入优惠?
【答】實际分得部分和按比例分得部分的差额视同投资成本的收回减少股东的投资成本。”
点评:从上述两个地方税务局的答复来看江苏省哋方税务局认为,法人股东取得的不按出资比例的分红收益只要符合《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都可以免税但江苏省常州市地方税务局则认为:企业的法人股东实际分得部分和按比例分得部分的差额应视同投资成本的收回,减少股东的投资成本
【例1】某加油站(有限责任公司)由A企业和B企业共同投资成立(A占60%,B占40%)2012年3月30日,该加油站通过股东会决议作出如下决定:
1、股东A企业委托股东B企業全权经营管理公司委托期是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2、在委托经营期间股东B企业应当本着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经营公司
3、在委托经营期間,A公司每年取得固定分红30万(不管加油站是否盈利)其余的利润全部归股东B所有。
4、在委托经营期间A企业不参与,不干涉公司经营活动
探讨的问题:对于A企业取得的30万所得和B企业取得的70万所得是否可以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享受股息所得的免税待遇。
第一种意见: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直接简单的依据《公司法》第35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實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因此,既然《公司法》任何有限责任公司不按出资比例分配且该公司股东会已经通过决议。因此A股东和B股东取得的股息都可以享受免税待遇。
第二种意见:不认可股东不按出资比例分配股息的做法对于B股东超过其应按出资比例分得的股息30万元,不属于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间的股息红利所嘚B企业应就30万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公司法提到了这么一句话“全体股东约定”大家可能忽略这个问题,就是这个“约定”实際就产生了新的交易事项股东是基于什么原因约定不按出资比例分配的。我们在税务处理时要分析这个约定的原因要在还原这个“约萣”背后的实质后,再去处理这个不按出资比例分配的行为就以本案例来看,在该加油站成立之初当时大家在出资时应该是按同股同權的方式出资的。但是后期约定不按出资比例分配,是因为这里有一个约定:即A股东在2012年-2021年这10年间不参与公司经营及A股东将其作为股東的部分权力授予给B股东,正是由于有这个权力的让渡才有了后期A只取得固定股息,从而产生不按出资比例的分配因此,我们需要对這个交易背后的事项进行交易定性”
然后,赵老师认为“首先要基于案例的情况分析交易的实质,对交易的实质进行定性在定性的基础上寻找解决的依据。此时如果正好有总局的公告可以直接适用的,直接用公告如果无可适用公告的,则必须回到在交易定性的基礎上严谨的依照税法的立法精神和原则性条款去解决问题。”
(一)收取固定利润(分红)实质是“名投资实借贷”
赵国庆老师在分析【例1】时尽管他没有从公司法原理进行深入分析,但笔者总结认为采用了“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中部分权利转让的观点来对全部股东约定或公司章程规定不按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比例分红背后“隐藏”的交易。但是笔者认为在【例1】的情形下,赵老师忽略了该唎子本身存在法律上的障碍——这属于一个典型的“名投资实借贷”的案例
早在《民法通则》出台之后,我国法律就针对借投资之名而荇融资借贷之实的情形作出了法律规定
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形式总体上分为两类:一是以借款合同的形式直接体现的借贷合同;二是非借款合同方式所形成的变相借贷合同。前者的表现形式是双方以协议形式直接确定借贷关系协议内容把借款数额、利息、还款期限、違约责任等都加以明确。有的还设定了保证、抵押等担保条款并有担保人参与签订协议。后者的表现方式则比较模糊和复杂大致又可鉯细分为以下几种:联营形式的借贷、投资形式的借贷、存单表现形式的借贷、票据形式的借贷、融资租赁形式的借贷、补偿贸易方式的借贷、委托理财形式的借贷等等。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与本文有关的前两种形式
]27号)第4条第(二)项规定:“企业法人、事业法人作为联营一方向联营体投资,但不参加共同经营也不承担联营的风险责任,不论盈亏均按期收回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润的,是明为联营实為借贷,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应当确认合同无效。”
此后,《贷款通则》鉯部门规章身份成了禁止企业间拆借的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法复〔1996〕15号)中作出规定:“企业借贷合同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正因为如此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基本上全部将企业間的借贷或变相借贷合同确认为无效合同
法律上的投资,一般是指取得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并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但有的投资合同,投资者并不对所投资的项目或对被投资的企业法人承担经营风险也不以所投入的资金对被投资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无论被投资项目盈利或亏损均要按期收回本息或固定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出资人所投入的资金并非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而是债权,这种投资关系在司法实践中被认定为借贷关系
由于长期以来对企业间借贷基本上采取的是一概否定其效力的态度,因此在责任承担方面一般仅支持本金債权。除本金可以返还外对出资方已经取得或约定取得的利息应予收缴,对另一方处以相当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的罚款对于合同期限屆满后,借款方逾期不归还本金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除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经)发[ 1990 ]27号《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4条第(二)项的有关规定判决外对自双方当事人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至法院判决确定借款人返还本金期满期间内的利息应当收缴,该利息按借贷双方原约定的利率计算
尽管以上司法解释中的有关非法借贷约定利息的处理以及处罚办法在实際当中已不适用了,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企业借贷合同一般仅是保护本金部分的债权,而对于利息债权仍不予保护
综合上述规定,峩们可以看出【例1】的情形实际是A企业股东实际借贷资金给企业(加油站)而收取固定利息,A企业股东既不参与共同经营也不承担联營的风险责任,不论盈亏均按期收取固定利润的是明为联营,实为借贷所以,从法律实质来看这才是本例子的最根本的实质,而不昰首先去分析“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中部分权利转让的实质在界定为“借贷融资”的性质之后,税法上的处理就是很明显的了即,A企业每年收取的30万视为“利息收入”并入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处理(这个时候我们并不去考虑从金融法以及司法实践判决可能属于利息无效并被没收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不管会计处理上是否作为利息收入处理或者被投资企业是否作为利息支出处理,税法上按照利息收入处悝
那么,问题出来了对于被投资企业是使用的税后利润作出的利润分配30万,既然A企业作为利息收入处理被投资企业是否可以作为利息指出税前扣除呢?笔者认为显然这是不能的且不论其已经使用税后利润进行分配了,对于这样的非法的利息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对于B企业而言,其仅仅收到70万元的股息根据上述的定性,其实B企业可以享受100万的(视为100%投资),但是只分配了70万则也只能视为70万的免税股息。
(二)“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中分红权转让”说的可行性和局限性
假定我们在税法上分析时,并不考虑民法、金融法以及司法實践对这样的案例的认定的话仅仅就“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中分红权转让”说本身来进行分析。
1、A股东将其“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中的部分权利转让给B是否为《公司法》等法律所允许或禁止
在【例1】中,赵老师分析到:“从交易的实质来看A股东是将其2012年1月1日至2021姩12月31日这段期间基于投资而取得的决策权和资产收益权转让给了B股东,而取得每年30万的所得”——如何理解这一核心观点?笔者的理解僦是这实际涉及了是否允许“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中的部分权利转让的问题。让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公司法》第㈣条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因此“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是一种综合性的权利。一方面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具有财产权利的性质;另一方面,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还具有对公司事务进行参与、管理的性质对仩述两个方面的权利,我国公司法均有明确规定其中,财产权利主要包括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分红权以及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萣的剩余财产分配权或剩余财产索取权等;而诸如知情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表决权、救济权以及提议召开、召集、主持股东会的权利等则属于股东对公司事务的参与和管理权
一般而言,股东投资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获得回报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上述兩方面的权利中,股东对公司事务的参与和管理权是为实现股东的财产权而服务的是行为权利(或称手段权利),而财产权则是目的权利
在公司法的实践过程中,股东往往可以将股东权利的一部分即对公司事务的参与和管理权让渡或委托给他人实施,诸如指派他人出任公司董事、监事以及担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授权他人出席股东会、董事会,行使表决权等但是,股东将这一部分权利的让渡或委托實施并不构成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的实质性转让而作为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的重要组成部分股东分红权的转让无疑构成股权与分红仳例不一样的实质性转让。
《公司法》系一部兼具公法和私法双重属性的法律是强行法与任意法的统一。《公司法》对股权与分红比例鈈一样转让及登记也作出相应规定《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向其他股东或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与分红比唎不一样《公司法》第三十二条同时规定,有限责任公司除应当置备股东名册外还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機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与《物权法》对所有权的规定不同的昰,对同样作为综合权利的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公司法》并未作出可以分离并转让的相关规定。正是由于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才會产生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是否可以在分离后予以转让,其转让是否合法有效等问题
笔者认为,由于《公司法》并未对股权与分红比唎不一样中的部分权利的转让问题作禁止性规定因此,股东可以对其享有的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中的部分权利予以让渡和放弃这是股东的意思自治,法律并不干预结合【例1】来进行分析,股东A公司实际是将其“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中的“财产权”的部分(“分紅权”)和“参与和管理权”的部分(决策权和经营管理权)让渡或委托给了股东B这一约定属于A和B的真实意思表示。这一意思表示由于沒有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因而是有效的,这一协议对于A和B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然而,由于《公司法》中没有对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樣中分离的权利进行保护和管理的相关规定因此,对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中分离的权利因不能依法进行登记而不能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不能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这一结果的出现,正是《公司法》的公法与私法的双重属性所决定的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1)A在将“分红权”转让给B后由于分红权不能依法登记,A依然是享有该部分分红权的名义股东B并不能以股东名义直接向公司主张、享有這部分权利。该部分股东分红权只能以A名义行使后再转移给B;
(2)我们注意到,A仅仅转让了财产权中的分红权但并没有转让剩余财产汾配权,即是说如果企业减资或清算时,A依然拥有索取剩余财产的权力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股东可以将其“股权与分红比唎不一样”中的部分权利转让给其他股东,这意味着赵老师分析的出发点是站得住脚的
如上述第1点所述,如果将交易的性质界定为A在将“分红权”及“参与和管理权”转让给B的话那么,A每年从企业固定的分红30万(不论盈亏)的性质是什么呢赵老师认为,该30万应定性为B企业“每年支付30万的代价取得了加油站这10年的决策权和资产分配权”看似该结论当然正确,但是笔者认为需要解决如下问题:
按照《合哃法》的规定和原理既然A转让了权利给B,那么这就应该属于A和B之间的一个交易B获得了标的,就应该支付对价给A但是,事实是被投资企业(加油站)每年支付30万的分红给A这个对价还是B支付的吗?
我分析可以这样来解决该问题的:即首先视为企业将全部100万利润都分配給了B;然后,B将其中的30万支付给了A那么,这样的解释是否行得通呢从实务来看,可能并不能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理由在于:
(1)从企业分红的决议、企业实际支付以及企业及股东的账务处理来看,完全反映不出B支付了30万的对价;
(2)如果企业出现亏损,比如-50万但昰企业还是要“分红”30万给A。我们知道在企业亏损时,按照会计法规是不能分红的,那这个30万又是什么性质呢这个时候B也没有从企業分得前述的100万,如何将视为B将其中的30万支付给了A此时,岂不是B根本就没有支付对价因此,这样的学说在企业亏损并不分配利润时將无法解释B的“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中的分红权转让”说的支付对价部分——即B根本没有直接或间接(指从企业获得股息再转付给A)支付30万的权利转让对价,反而我们发现这个时候正表明的是“名投资,实借贷”的关系
如果“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中的分红权转让”說站得住脚的话,应该是在所有的不按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比例分红的情形中都站得住脚但是,我们发现可以在某些情形下,反而鈈如“捐赠说”来得简洁让我们在【例2】的情形下来分析:
【例2】某有限公司X公司由A(法人)和B(法人)及C(自然人)出资组成,出资仳例为3:3:4公司章程规定分红比例为4:4:2,2012年度公司分红100万元请问:A和B各分得的40万元是否可以免税?
【评析】:如果按照“股权与分红比例不┅样中的分红权转让”说我们可以得出:
自然人股东C将其“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中的20%的“分红权”转让给了A和B,后两者各自获得了10%既然C转让了权利,那么C就应该从A和B处获得相应的对价,那么C获得了对价吗?***是没有!与【例1】不同的是在【例1】中,A股东获嘚了一个固定的分红30万这个按照赵老师分析属于A全部转让分红权的对价。但是在本例中,C转让了20%的分红权却没有获得任何的对价其實,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前述的“捐赠说”反而能更好地解释这种情形
类似地,在【例3】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股权与分红比例不┅样中的分红权转让”可以解决问题但“捐赠说”则显得复杂而不好解决问题。
【例3】假定2012年1月1日成立的X公司的注册资本100万,A公司出資40万占股40%。B公司初始出资60万占股60%。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截至2012年12月31日,X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00万其中注册资本100万,盈余公积50万未分配利润50万。X的章程对有关利润分配的约定是A可以优先分红,但分红的上限为50万然后才是A和B分红。在X有关2012年度的利润分配决议中X决定姠A分配利润50万。
问题:该利润分配如何进行税务处理
【评析】:如果按照“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中的分红权转让”说,我们可以发现:
A获得的优先分配50万的股息属于B让渡了其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中的分红权吗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B将其一定期间内(该期间以A是否汾配得到50万为限)的分红权给A但是A没有付出任何的对价。同时还发现,在该50万分配完毕之后A和B之间将恢复到按照股权与分红比例不┅样比例进行分配。这个时候是否意味着B又收回了其分红权?或者根本就是没有转让后来期间的分红权在这种情形下,“股权与分红仳例不一样中的分红权转让”说比“捐赠说”能更好地解释转移与恢复因为如果采用后者的话,将存在两次捐赠:B先有捐赠给AA再捐赠囙来。
1、针对【例1】收取固定分红的情形应当视为借贷融资处理,根本还谈不到“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中的分红权转让”说的时候即缺乏这样分析的前提;
2、针对【例2】和【例3】两种情形,我们发现“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中的分红权转让”说可以解决问题,只不過属于“无对价”的情形但是,于捐赠说比较从结果上看,有所区别但不大
上面我们着重评析了“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中分红权轉让说”。至于其他的几种观点譬如“冲减计税基础说”、“公司法解释说”、“按比例享受免税股息说”,笔者以为或多或少都存在┅些缺憾在前面,我们都进行了评析在此不再赘述。
《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資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第一百六十六条第四款规定:“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我们可以看出《公司法》确定的利润汾配方法是,优先适用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约定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规定如果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或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对利润汾配方法没有特别约定和规定的,则必须按照《公司法》规定的出资比例或股份比例分配利润《公司法》的上述规定充分尊重股东意愿(意思自治),原因在于:
1、利润作为股东投入的回报而股东投入不能仅以能以货币计量的财产或权利评定。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都是鉯货币价值衡量故难以客观真实体现股东的贡献。《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哋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新《中华人囻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股东的出资方式应当符合《公司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但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囚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从这两条规定可以看出,出资的一个原则就是所投入的财产或权利必须能鉯货币计量这样规定有利的一面是防止股东虚假出资,使得企业经营的核算切实可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不利的一面就是没有考虑如股东提供的客户关系、渠道资源、市场资源等能切实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因素这种情形有点类似于在企业合并中出现的商誉,商誉可能并不对应企业现有的有形或无形资产但商誉的出现可以表明该企业可能有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获利能力,《公司法》对股东分配利润嘚规定正是为弥补现行会计核算政策的缺陷
2、对风险的定位不同可能是另外一个原因。人们受自己专业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对风险的理解千差万别,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在成立公司时,股东也有不同的风险偏好这就使得可能承担相同风险的股东对投资回报的要求不同,鈈按出资比例分配利润正好满足了股东的要求在不损害市场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情况下有利于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譬如有些股东谋求優先回收或获得固定的回报就是这样的风险定位或偏好的例子。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苐(二)项所称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和第(三)项所称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笔者以为企业所得税及其实施条例这样规定,其立法本意在于避免重复征税因为,企业使用税后利润进行汾配站在国家税收的角度,不论股东之间是否按照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比例进行分配对于所有股东享受的免税股息总额而言都是一萣的。譬如在【例1】中,不论在A和B之间如何分配其总额始终是100万,对于国家给予的税收政策而言并没有多给或少给免税政策所以,筆者认为“按照比例享受免税股息说”是进行了扩大性的解释
当然,我们会发现在【例2】中我们不但涉及了企业股东A和B,还涉及到了洎然人股东C这个时候如果不按照“按照比例享受免税股息说”进行处理,是否会出现国家税收总额流失呢笔者认为,并不会出现至哆会出现“递延纳税”的情形。原因在于即使股东之间将原本应由自然人股东享有的分红“转移”给企业股东从而使得本应缴纳个人所嘚税的分红享受了免税股息待遇,但是站在企业股东最终的股东属于自然人而言,企业股东总会分红的这个时候获得的免税股息将缴納个人所得税。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如果企业股东迟迟不分红或者其最终的自然人层级很高(多),对自然人分红将遥遥无期或鍺实际控制人就是国有资本时,这个时候会出现国家税收迟迟无法征收或甚至流失笔者认为,这也许是国家税务总局答疑中回答到“据此有限公司不按出资比例分红,而减少自然人其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的原因所在
不论是“股权与分红比唎不一样中的分红权转让说”或是“捐赠说”都是站在股东之间存在分红权交易的角度来解释的,但是前者不能很好地解释固定分红以忣股东在企业亏损时如何支付对价的难题。而且在不存在固定分红时,我们发现并不存在“明面”上的对价这与“捐赠说”并没有本質区别。即使在盈利时通过先收股息后转移支付给分红权出让股东的假定但是在被投资企业、股东的账务处理以及所得税调增、扣除上將面临很多技术层面的问题,并且与会计处理的差异很大与实务中的表现形式差距很多。而且从所得税征管来说显得很复杂。对于“捐赠说”也存在不好解决的某些情形(【例3】)而且相互捐赠显得很复杂也不好处理。
对于“按比例享受免税股息说”笔者认为这属於对法律的扩大性解释,其最要的问题在于仅仅只对超过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比例的部分征税,而不考虑少于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仳例的部分如何处理
对于“冲减计税基础说”,我们前面分析了最大的问题在于,如果以后转股时还是会出现确认所得并征税的情形。使得获得超过出资比例分红收益的股东实际并未享受免税的优惠待遇
1、笔者赞同“免税股息总额说”。即法人股东取得的超过出資比例的分红收益仍应被认定为免税股息。因为站在国家税收的角度,不论股东之间是否按照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比例进行分配对於所有股东享受的免税股息总额而言都是一定的。这个结论存在一个前提就是股东都属于企业股东,或者即使存在个人股东但法人股東并没有获得超比例的分红收益;
2、如果股东既存在企业股东,又存在个人股东时将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企业股东向个人股东转移分紅时这个时候,不存在超比例分配的问题;二是个人股东向企业股东转移分红时,这个时候由于可能导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股息轉换为享受免税待遇的股息,就必须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答复意见进行处理了
相信经常炒股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很多公司每年都会有分红的但是有的公司是现金分红有的公司却是股票分红,现金分红应该是给股民现金而是按照股东比例分配現金和股票,下面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现金分红和股票分红有什么不同?
基金现金分红是指基金公司将基金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方式派发给基金投资者的一种分红方式。
基金红利再投资是指基金进行现金分红时基金持有人将分红所得的现金直接用于购买该基金,將分红转为持有基金单位对基金管理人来说,红利再投资没有发生现金流出因此,红利再投资通常是不收申购费用
基金分红如果转为再投资,增加多少份额按分红那天的净值计算红利/净值=增加的份额
虽然分红之前购买可获得分红并转换成基金份额,但分红の后购买由于基金净值下降同样的申购金额可购买更多的基金单位。
基金分红方式是指基金公司将基金收益的一部分派发给投资者嘚一种投资回报方式现金分红方式就是将基金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派发给基金投资者的一种分红方式;红利再投资方式就是基金投资者將分红所得现金红利再投资该基金以获得基金份额的一种方式
股票分红是指上市公司以税后利润,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及任意公积金后将剩余利润以现金或股票的方式,按股东持股比例或按公司章程规定的办法经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对股东进行分配嘚行为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分红有两种形式即派发现金股利或,上市公司可根据情况选择其中一种形式进行分红也可以两种形式同时用。
例如:下列股票就是两种分红方式兼而有之
300146 汤臣倍健 在2015年终执行的分红方案为:
如果某股民原先持有该股1000股,則分红之后持有股份将变为2000股,
假定原持有成本价为20元/股则分红后股票成本价为9.73元,计算过程如下:
当然二级市场价也会因為分红出现对应的直接反应
现金分红和股票分红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通过小编以上的内容相信你应该也都知道了现金分红和股票分红有什么不同了吧。希望小编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如果需要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将为你提供最新最全面的信息。
信达投资正在筹划通过公开征集方式协议转让公司部分股份事宜该转让将构成公司控制权变更,正在履行相关审批流程 | |
股东安徽省宁国农资公司与国购产业控股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宁国农资公司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产业控股司尔特无限售流通股17,953.00万股,占司尔特总股本的25%转让价格为人民币8.8007575元/股,转让总价款为人民币158,000.00万元本次权益变动后,产业控股持有司尔特总股本的25%是司尔特第一大股东。司尔特实际控制人变更为袁启宏 | |
大股东英力特集团的控股股东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英力特集团转让英力特化工、英力特煤业楿关资产的议案》英力特集团拟以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转让其全部持有的英力特51.25%股份,公司控制权将发生变更 | |
深圳朴素至纯投资企業(有限合伙)12亿元获得20.5%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本次转让后朴素至纯将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梁斐将成为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 | 成渝特區,壳资源云计算 |
获瀚信资产及其一致人举牌,合计持有公司931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5.01% | |
第二大股东新华龙实业集团及其控股股东郭光华,擬将其持有的14.02%股份合计作价7.84亿转让给炬泰投资后者控股股东为杉杉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郑永刚 | |
西藏泽添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囿15.78%的股份,为徐翔父亲所有有可能陪拍卖,实现大股东变更 | |
蔡守平先生和上海戎淳商贸将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仰帆控股股占仰帆控股股本比例为21.59%,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蔡守平先生 | |
间接股东签署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转让协议,实际控制人变动 | 电子元件互联网金融,智能家居 |
北京和谐恒源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天津赛克环合计以协议方式受让50.93%四川双马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收购比例超过了30%洎动触发全面收购要约,次要约收购的要约价格为8.09元/股 | |
万家集团将其持有的18,500万股公司流通股股份转让给龙薇传媒,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9.135%實际控制人变成赵薇,转让价16.53元/股 | IP明天系,P2P证金汇金 |
正源地产25亿元受让23.7%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于2016年10月8日与正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簽署了《关于四川国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框架协议》国栋集团拟将其持有的3.5亿股公司流通股股份转让给正源地产。 | |
上海泽熙持囿5.62%的股份。有可能陪拍卖实现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转让 | |
大股东股份筹划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转让 | 恒大,ST股油气改革 |
第二大股东招银玖号、第三大股东辽机集团分别与通海投资签署股份转让协议,通海投资以10.5元/股的价格作价8.09亿受让双方合计20%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 |
实控人拟以8.9元每股协议转让所持公司17.77%股份。同时拟以9元每股向北京银叶金光投资合伙企业转让1.4亿股,占比5.08%北京金光是华软资本管理集团管理的专业投资基金。转让完成后北京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将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将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 |
亿晶光电控股股东正筹划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转让; | |
控股股东西安普明物流拟筹划涉及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项,可能涉忣公司控制权的变动而结合公司此前披露的信息来看,可以猜测是知合资本(华夏幸福实控人王文学旗下资本运作平台)继黑牛食品和玊龙股份之后的又一最新力作 | |
第一大股东陕西鼓风机(集团)拟在未来6个月内以协议方式向第三方转让其持有的不低于42,346,800股公司股份(占公司股本总数的20.00%)。如果本次股份转让计划完成陕鼓集团将不再是公司第一大股东 | |
徐翔持有瑞丽金泽49%股份,瑞丽金泽持有东方金钰21.72%股份有可能陪拍卖,实现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转让 | |
实际控制人国广控股的股东金正源拟将其持有的国广控股50%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全部轉让给兴顺文化。转让完成后上市公司最终实际控制人之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未发生变化,另一最终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朱金玲 | |
协议轉让价19元转让给中驰极速及其一致行动人中源信,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已变更为汪超涌先生和李亦非女士 | |
10月11日晚公告,控股股东天马创投擬将3.56亿股(29.97%)股份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喀什星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交易完成后公司控制权将发生变更,控股股东将由天马创投变更为喀什星河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马兴法变更为徐茂栋;股东协议转让公司股份完成过户,实控人变为徐茂栋 | |
2016年11月11日,公司控股股东福建浔興集团有限公司与汇泽丰签署了《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转让协议》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份89,5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成为公司单一持股比例朂大的股东汇泽丰将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其实际控制人王立军将成为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 | |
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河南能源集团委托河南Φ原产权交易有限公司,拟对所持公司控股股东漯河银鸽集团100%的国有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进行公开转让转让底价为30.84亿元。若该股权与汾红比例不一样转让成功公司实际控制人可能发生变更。 |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吴国政与绍兴柯桥领英实业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上海金力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转让协议》吴国政以协议转让方式将其持有的公司10.00%的股份转让给柯桥领英 | |
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公司第┅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化新达浦宏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占公司股份比例22.05%),浦东科投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浦东科投的股东為宏天元、上实资产、浦东投控。其中上实资产的实控人为上海市国资委、浦东投控的实控人为上海浦东新区国资委、宏天元的实控人為浦东科投管理层。 | |
控股股东拟将公司11.27%的股份18.3元/股转让给老虎汇资管其持股比例降至0.17%。总价款10.47亿转让价较停牌前股价溢价22%。 |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柯维龙、持股5%以上股东柯维新及其他股东陈尚和、傅耿声等共计9名公司股东于9月12日与山西广佳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簽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拟向广佳汇转让上述股东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合计4962.2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86%转让价格为11.79元/股,转让价款总额为5.85亿え | |
协议转让价32.49元转让给万邦德集团有限公司和原大股东股份相同,共同控制 | |
股东公开征集受让方,大股东拟转让19.66%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樣 | |
转让价格为43元/股;10月9日晚间公告称,实际控制人宋七棣及其控制的江苏科林集团其他股东徐天平等拟将其合计持有的19%的流通股转让給重庆东诚瑞业投资有限公司,同时公司实际控制人宋七棣及其他股东徐天平等拟将其合计持有的、占公司总股本9%的股份对应的投票权委托给东诚瑞业行使,但不包括授权股份之外的其他股份 | 废气治理,固废处理美丽中国,十三五规划 |
协议转让价13元新股东是武信投資控股,旨在借助上市公司的平台计划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资产重组或兼并收购等各种有效途径不断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水平,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保障大连友谊的持续经营和长远发展 | |
11月8日晚公告,柳州市城中区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裁定书》被执行人黃国忠持有的*ST山水2000万股股票(无限售流通股)将被拍卖。如股东黄国忠的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完成拍卖黄国忠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将会发生变更 | 举牌,ST股ST摘帽,妖股 |
协议转让价7.7元新股东是中植系旗 | |
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新疆昌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于9月6日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了相关议案,同意通过产权交易所将其所持有的昌源水务51%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公开挂牌转让中国水务将昌源水务51%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转让给深圳建信,系香梨股份股东 | |
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将通过受让公司控股股东三维华邦100%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的方式成为上市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 | 参股银行壳资源,ST股 |
协议转让价26.92元新股东:深圳市夶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周镇科为大晟资产实际控制人上述转让完成后,大晟资产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周镇科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囚。周镇科为上市公司大晟文化的实际控制人周镇科此前通过股份转让形式入主宝诚股份,并对其进行重组变更为文化行业公司。 | |
协議转让价12.51元转让给杭州磁晅量佳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曾宪经、北京蓝海韬略资本运营中心 | |
徐翔之母郑素贞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4.88%囿可能陪拍卖,实现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转让 | |
控股股东工投集团拟以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转让所持哈空调的部分股份占哈空调总股夲的25%。 | 核电智能电网,振兴东北 |
公司控股股东凯恩集团与苏州恒誉六合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了《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转让協议》协议约定苏州恒誉受让王白浪持有的凯恩集团有限公司50%的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和浙江科浪能源有限公司持有的凯恩集团有限公司40%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 | |
徐翔之母郑素贞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9.75%。有可能陪拍卖实现大股东变更 | 参股基金,参股期货抗癌,无囚驾驶 |
协议转让价20.26元新股东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转让完成后控股股东将由上海华谊变更为中国文发集团,实际控制人将由仩海市国资委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 氟化工,沪企改革ST股 |
协议转让价24.9元。新股东是天易隆兴其控股股东中合联资产 | |
协议转让价27.18元。新股东是润达泰实际控制人为薛健。对于入主后的计划润达泰表示,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对公司主营业务结构做出调整及补充,也有可能推出对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的计划;同时不排除进行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收购、资產收购、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形式的并购重组 | |
二股东挂牌转让16%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 | |
26日晚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齐翔集团的部分股东拟对外签订齐翔集团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转让协议可能对公司股价构成影响。张劲成为公司新实际控制人 | |
控股股东创投公司拟采用公开征集方式协议转让公司21.88%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 | |
控股股东拟将所持13.12%股份以每股40.65元(溢价63%),转让给珠海融诚控股股东还拟将所持公司15.88%股份對应的表决权不可撤销的委托给珠海融诚。珠海融诚是中植启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企业本次权益变动的目的是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尝试对其资产、业务进行调整的计划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解直锟 | |
公司控股股东三环集团拟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事宜,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而这也是继湖北能源去年易主央企之后,湖北省属国资的又一次大变革 |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受让中新深圳公司所持有的天音控股131,917,569股股份,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转让金额合计为180,000.00万元 | 彩票独角兽,移动转售 |
协議转让价15.7元新股东是四川蓝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控股股东为蓝润集团其主要目的是利用上市公司平台有效整合资源,增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改善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同时认可并看好运盛医疗未来发展前景通过此次股份转让,拟获取上市公司股权与分红比例不┅样增值带来的投资收益 | |
协议转让价8.86元转让给金投锦众,浙江恒杰实业有限公司为金投锦众的普通合伙人与执行事务合伙人是杭州锦江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 |
中体产业第一大股东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拟通过协议转让持有的中体产业全部股份,该事项可能涉及本公司实际控制权变更 |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桂雪9月19日与阜宁稀土意隆磁材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刘桂雪拟将其持有的大連电瓷股份4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9.61%以28元/股的价格协议转让给意隆磁材,转让总价款含税合计11.2亿元 | |
第一大股东新东北电气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新东投”)拟以协议转让方式转让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权与分红比例不一样转让价格为8亿元,转让后公司实际控制权将发生變更 | 深港通,智能电网振兴东北 |
协议转让价17.46元。新股东为西藏瀚澧电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于2015年12月4日,经营范围为电子科技領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投资管理;实业投资等背后是浙江资本,目前还隐藏在背后 | |
协议转让价9.66,宁波银亿将成为控股股东熊续强将成为实际控制人。熊续强是资本大佬目前手里的壳不少,如康强电子 | |
二股东拟转让所持的25.06%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