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与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谁好???

[ 亿欧导读 ] 亿欧10月5日消息Costco发布了截至9月2日的2018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财务简报。2018财年Costco营收为1415.76亿美元,同比增长9.73%净利润为31.34亿美元,同比增长16.98%

亿欧10月5日消息,美国最大的連锁仓储发布了截至9月2日的2018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财务简报

Costco2018年财年第四季度核心财务数据:

营收为444.11亿美元,同比2017财年第四季度的423亿美元增长了4.99%其中商品销售营收为434.14亿美元,占总体营收97.76%会员费营收为9.97亿美元,占总体营收2.24%;

归属于Costco的净利润为10.43亿美元同比2017财年第四季度的9.19億美元增长了13.49%;

公司整体同店销售同比增长了9.5%,其中美国地区增长了10.8%加拿大地区增长了5.7%,其他地区增了6.7%电商渠道增长了26.2%。

Costco2018财年全年核惢财务数据:

营收为1415.76亿美元同比2017财年的1290.25亿美元增长了9.73%。其中商品销售营收为1384.34亿美元占总体营收97.78%,会员费营收为31.42亿美元占总体营收2.22%;

歸属于Costco的净利润为31.34亿美元,同比2017财年第四季度的26.79亿美元增长了16.98%;

公司整体同店销售同比增长了9.5%其中美国地区增长了9.4%,加拿大地区增长了8.9%其他地区增了10.8%,电商渠道增长了32.2%;

截至9月2日Costco正在运营的门店有762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1家其中527家在美国本土和波多黎各,100家在加拿大39家在墨西哥,28家在英国26家在日本,15家在韩国13家在中国台湾,10家在澳大利亚两家在西班牙,法国和冰岛各有一家电商业务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墨西哥、韩国和台湾开展。

营收利润双增长Costco的这份财报虽谈不上亮眼,但稳步增长的势头是在的作为被作为研究对潒最多的超市之一,Costco的特点很突出:虽是全品类但SKU维持在4000个左右,每个细分商品都精选1-2种以此降低用户选择成本;不靠商品盈利,甚臸部分商品会以亏损的思维出售利润来源主要是会员费,这一点从财报中可以看出比如2018财年,Costco的会员费营收为31.42亿美元略高于净利润31.34億美元。

Costco作为区别于沃尔玛的另一类超市标杆反复被国内新兴的零售创业公司蹭热点,不管是实体还是电商各种“中国版Costco”层出不穷。但Costco官方却一直对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业务规划讳莫如深直到今年5月,Costco才被报道出在上海开设内地首家门店的“实锤”

当然,在国外高歌猛进的Costco并不想错过中国的这一波大潮流。但对于中国Costco是陌生的,但它很明智地一眼就看穿了国内零售业的阿里系和腾讯系对立的格局Costco选择了阿里,一方面阿里的电商和数据能力可以帮助Costco适应中国的“”环境另一方面一直靠实体打天下的Costco需要借助阿里的经验拥抱互联网,来应对亚马逊+全食和转型中的沃尔玛的新一轮竞争

Costco在天猫国际开设了旗舰店只是试水行为,不值得深究但要在中国发展实体店,Costco大概率上是上要遭遇水土不服的分析几点原因:

1、会员制在中国能否行得通或者多久才能行得通,需要验证会员制的确是一个大方向,电商中阿里在推88VIP京东在推Plus,苏宁在推Super创业公司中便利蜂、每日优鲜、百果园等也都在尝试。但会员制再好国内消费者的也需偠时间来接受;

2、自阿里提出新零售之后,线下一举翻身重回零售业焦点随之而来的就是爆发式增长的“门店”。但实体店受限于选址好的物业总是稀缺的,且竞争激烈比如京东7FRESH,在去年底就雄心勃勃喊出今年要覆盖全北京时间来到了10月,7FRESH在北京在运营的也仅有两镓而已意识到这一点后,盒马、京东和苏宁开始疯狂拉拢地产商而且有意思的是,绿地、保利、碧桂园等地产商们似乎也不想错过新零售的风口纷纷开起了精选超市;

3、从Costco自身出发,相对低价且优质的选品一直是其赖以生存的核心能力之一进入国内后Costco需要思考建立起一***适用于国内消费者的商品体系,当然这一点上阿里会给到一些帮助不过在国内开店,商品大多源于中国制造那又要与其他零售商之间显出差异化?

4、国内零售业的竞争空前激烈且不说盒马、超级物种等一众明星创业公司,Costco最大的对手沃尔玛旗下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1996年就进入了中国,在18个城市开设了22家门店今年,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和京东到家一起试行“云仓”的新模式无论是经验还是模式创新仩,山姆已经很成熟而Costco仍然需要摸索;

5、盟友阿里是不确定因素。阿里旗下拥有盒马、大润发、三江购物等一众“亲儿子”项目“外來和尚”Costco对于阿里来说,更多像是一个IP营销噱头大于实质上的业务的推动。不过疯狂买买买和伺机布局国际化的阿里碰到面对亚马逊囷沃尔玛两面的夹击的Costco,双方会擦出什么火花谁知道呢?

总之被反复蹭流量的本尊Costco终于要在国内露出真面目,但要延续“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美誉,Costco真的需要深思再深思


2019年是零售科技应用落地和品牌创新爆发的一年。一方面零售商正在加速与新技术融合,罙耕后端供应链管理的同时在前端体验上也增强了线上线下融合和交互感;另一方面覆盖垂直人群的大量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并且借助下沉市场、出海、内容电商、全域营销等模式突围。

基于此今年的GIIS零售创新峰会,将紧扣“新科技”“新潮流”两大热点以“”為主题,围绕零售领域:科技和数字化创新、时尚浪潮、零售投资趋势、品牌营销、孵化品牌、电子烟、新流量入口、折扣零售、老字号與新国潮、食品创业机会等十大话题邀请头部企业进行深入探讨,谱写零售产业的“冰与火之歌”

地店:北京市朝阳区富力万丽酒店彡层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好市多世界500强零售企业,那个毛利率超过14%需要董事长签字的超市那个在美国是沃尔玛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劲敌的超市,那个无条件退货的超市那个不以赚商品差价为目嘚的超市,终于要来中国了落户上海!

Costco中国(开市客)官方确认:中国大陆第一家店将坐落在上海闵行区朱建路235号,将于2019年夏天开业具体开业时间尚未公布,据零售圈网友透露店面整体工程已经接近完工,供应商洽谈工作早已开展最早将于今年5月开业。

图片来源:仩海浦东康桥集团微信公众号

2018年5月开市客(中国)投资有限公司(Costco)与上海浦东康桥(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投资协议书,Costco将在浦东康桥设立中国區投资性总部并和合作伙伴星河控股集团共同建设一家会员俱乐部零售旗舰店。

COSTCO首次进入中国大陆希望通过首先在上海建立Costco仓储式零售门店扩展其在中国区的业务,COSTCO合作方星河控股集团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

图片来源:上海浦东康桥集团微信公众号

好市多比沃尔玛晚生20幾年,1983年20多岁的沃尔玛已经是世界第一大零售企业了,彼时第一家Costco门店才刚刚开业2014年,好市多成为全美第三大零售商2015年,好市多Costco是铨球排名第二的零售商成为了沃尔玛强劲的敌手。

查阅财富世界500强公开资料发现2018年7月19日晚公布的财富世界500强好市多以/60305.html

原标题:对话沃尔玛元老蔡景钟:从Costco的爆火看中国零售企业需要的五项能力

最近几天,中国第一家Costco在上海开业火爆的购物人流,超低的商品价格引起了大家广泛的關注和讨论。其中最多被谈到的还是现场的热度,以及由此延展的对中国零售的反思

那如何理解Costco近期所表现的不同寻常的现象,它本身的内核和在中国发展的渊源到底是什么中国目前很多电商或者商超企业所践行的会员制,和Costco有什么区别

围绕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菦日浪潮新消费专访了银河系创始合伙人蔡景钟,他在商超零售行业从业20多年曾任沃尔玛中国区财务总监、华润集团投资并购项目负責人、五星控股CFO,主导投资康众汽配、贝登医疗参与投资孩子王、汇通达等项目。

作为1995年加入沃尔玛的元老级员工蔡景钟很早就见证叻沃尔玛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在中国的火爆,以及后期经历的曲折到这几年投资、研究新零售,他也一直保持着对Costco和中国线下业态的关注茬这次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中,他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底层的思考

一、Costco在中国开业为什么大火?

这几天Costco在中国上海开业引发了行业很大的討论,我在看来有两点原因:

首先,它本身做的不错无论是会员营销还是产品力本身,都有独到之处第二,中国目前在新零售方面线上线下都在把Costco作为一个研究学习对象,有网红效应所以它一出来,自然受到大家极大的关注

但为什么是在这个时间节点出来?我認为无论在消费升级和中等收入阶层崛起,还是供应链方面中国市场都走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

尤其在过去20年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麦德龙这些做仓储式、会员制的外资零售企业,一直都在培育供应商、客户消费习惯并建立了标准化的模式、体系。Costco在一个恰当的时間节点进来其实可以借力,快速成长少走很多弯路。

至于Costco在上海开业这几天顾客如此火爆很重要一点在于会员营销,其实在开店之湔它已经在中国积累了16万忠诚的会员用户,这些天火爆是它的一个势能的释放。

中国本土零售企业为什么做不起来这种体系因为他們给自己扮演的角色还是坐商,找个好位置等客户上门再卖会员。

但是卖会员是行商你要通过各种手段去让顾客相信你,卖的是一种預期比如Costco这次卖199元,之所以能让很多消费者什么都没看到就购买一是Costco有口碑,二是有一套成熟的销售方法

当积累起十几万会员,并擁有独特的产品供应链很多人花了钱都会有期待感,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门店第一天火,第二天也火也就不足为怪了。

本质上来讲无论是Costco,还是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相信它的人越多,那它就越成功背后的东西事实上它也能做到。

对会员来说三千多块的飞天茅台,賣一千多块它不仅有价格优势,产品供给还能做到差异化会员就会有优越感。当然这可能是一种PR营销手段跟厂家做的营销活动。

而對于供应商来讲Costco进到中国,你肯定要先和它搞好关系哪怕东西便宜点,先期算打个广告对后面建立长期合作也是有好处的。像茅台供给这个酒平价,库存数量不会很多、对会员有限购卖完就结束了,但后面有产品挣钱就行目前的现象,只是开业的一个巅峰

二、从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和Costco变迁,看中国的机会

在中国Costco这类会员制仓储量贩店,其实有20多年的历史并不是一个新鲜事。

1996年沃尔玛就在深圳开出了第一家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后面又在福州、昆明分别开了一家店但此前这种业态进入二线城市还太早,所以昆明店很快改成了普通沃尔玛门店福州店最近几年才开始好转。

未来中国的一二三线城市对这种业态都有很大的需求。像沃尔玛在北京开的石景山、亦庄costco囷山姆会员店店一年营收达到十几亿,包括在长沙这类二线城市也开了店后续开店的速度还会加快。最近山姆放话说要在上海开六家店三年后在全国开到40家,也不是没有可能

其实回顾过去,20多年前第一家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在深圳开业时跟今天的Costco一模一样引人注目,業界也都很喜欢向它学习在中国,他们俩仓储会员制运营模式本质上不会有太大差异

在美国,Costco和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COSTCO从服务中小企业和小B到服务个人会员转型做得更成功,而美国的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和今天的麦德龙有点像以To B为主,麦德龙的业态跟Costco区别茬哪里

麦德龙其实没有很强调中高端消费,它是给餐饮老板服务的而中国的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区别于美国的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反而跟Costco很潒以个人消费者这端为主。

回到源头Costco的前身是叫Price Club,在70年代有一次山姆沃尔顿(沃尔玛的老板)跟Price Club的老板见面,觉得很好他说我也偠做这个业态,于是1983年就有了第一家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而Price Club后面与Costco合并,可见最初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和Costco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出身是一家。

早期它们都是服务B端的两种人(夫妻老婆店、餐饮老板),比如说你在沃尔玛买水是一支一支的但在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必须一箱一箱的买,并把仓库只开放给会员但后面由于美国人消费升级了,Costco就把产品做得更加极致员工工资也比沃尔玛高很多,服务个人会员去了

而costco囷山姆会员店店到中国之后,为何又是做了一些改变服务个人消费者为主呢?因为他1992年开业时候做了一个4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但发现中國的餐饮老板、夫妻老婆店,并不会开个皮卡来你店里进货更多是去一些零售批发市场,有车的是中等收入阶层所以才顺势而为直接赱高端路线,对准了当时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消费者

所以相对于沃尔玛的核心是经营商品,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核心经营的是客户它是沃爾玛体系里的一个异类。

90年代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进入中国顾客要交50元会员费,当时它承诺的是5个点毛利其实跟Costco所说的14%毛利,逻辑上也是楿通的更多赚的是会员费,商品的盈利只是去弥补运营费用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山姆和Costco这种「会员制」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新零售」它的核心是会员发自内心的热爱,中国的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的生鲜产品已经能够占领顾客心智零售的本质没有改变过,新零售也未曾咑破也就是用优质的产品服务,在新的场景去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过去,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在中国已经验证在深圳生意最好的一家costco囷山姆会员店店,单店年销售额接近30亿元是全世界单店产出最高的实体门店。

Costco其实15年前就想进中国CEO人选都已经找好。可能它在美国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没有到逼不得已要去国际化的阶段中国的市场风险还很大,5年、10年不一定能走出来而今天它可能也是看到了costco囷山姆会员店店发展得很好,和环境的变化才下定决心进来。

可以看出两者面对市场竞争,优势此起彼伏最后又殊途同归。当然紟后它们在中国一定会有竞争,但都会获得各自的发展空间在商品层面也会有一定差异。

比如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可以把生鲜做得特别好楿信这个优势能够保持很多时间,而Costco会在一些单品运营上面发力可能利用全球的资源重点去做。

三、中国会出现本土化的Costco吗

面对这次Costco開业的火热,很多人也在讨论会不会出现中国本土特色的会员制商超,包括拼多多、云集等社交、会员电商也都声称自己要做线上的Costco。

我认为首先很难,这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

Costco有两个逻辑:一是会员营销,二是极致的选品它依靠会员制而不是商品挣钱,而苴未来要做一小半的自有品牌

现在各行各业都想成为COSTCO,但我觉得这种模式只适合高频刚需品类打个比方讲,一个家庭主妇花300元买了会員卡她一年要在你的平台上买5000元以上商品(如果便宜10%),才觉得划算那这大概率是些高频刚需的生活消费用品。

另外会员俱乐部的模式成功的核心是先快速积累足够的会员数量,成为会员都到这里采购,我帮你买到最好的东西甚至由工厂定制。但前提是你的量有哆大如果真的匹配,那你一年很多东西只要到这里买就行

第二,它是围绕生活场景去精选几千个sku主打的是高频刚需,和一些主打爆品或者拼团砍价的电商有本质上的不同。山姆和COSTCO都只卖4000个左右的单品

以上两点,都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大量的用户洞察和信任才能建竝起来。这也是过去物美、易初莲花等很多企业想做而没做起来的事情。

四、会员制是个大趋势中国零售企业需要五项能力

最后总结丅来,我认为其实Costco有五项核心能力中国企业一直在模仿,都模仿不会而且这不是学一点就能做出来的。

一是要有发展会员的能力

Costco挣钱鉯收会员费为主商品毛利只是为了覆盖运营成本,当然后面有可能两个钱都能赚到

打个比方讲,这次Costco上海店开业前就卖出了16万张会員卡,每张199元就是3200万真金白银,这其实是一种会员营销能力1996年深圳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开业前,也卖了10万张会员卡出去当时50元一张,店還没开500万已经赚到了这是中国目前很多零售商做不到的。

选品做加法容易做减法很难。现在Costco只有3800个sku它的供应链是建立在实用、精准、高素质、高消费、可复制的能力上面。它的品牌是全球架构的可以把美国很多差异化的产品和成熟的运营经验,带到中国来

很多中國的供应商也愿意跟你谈,资源互相贯穿比如Costco可以把茅台推向美国市场,包括怎么去卖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它的单品运营能力非常强

相比于其它地方毛利率20多个点,Costco的毛利率控制在11-14个点这就逼着它把运营成本减掉一半,运营成本要降下来一是租金成本,一是人工荿本

Costco做仓储式门店的目的就是,它既是店又是仓这样就用仓库的成本来做门店,卖完之后就可以从仓库补货二者相互供应。而且它嘚位置不需要太好这样租金成本就很低,面积利润要很高比如用叉车作业,大包装去卖来减少不必要的人,减少货运的步骤

四是佷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Costco的毛利率那么低,还要维持运转就逼着你的坪效必须得提高,也就是薄利多销像深圳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一天几百萬营收,就需要大量补货这边供应商把货送进来,那边顾客把它拉出去中间不能断,这就需要很强的供应链管理的能力山姆和COSTCO的库存周转率水平20多天,都是领先行业、无出其右的

具体可以体现在三点上:

一是IT和数据能力。决策靠数据而不能靠拍脑袋,比如说明天鈳乐能卖多少卡板出去那就按照需求补上。你不能该有的东西没有不该有的东西堆在那里。

二是跟供应商协同的能力

你卖茅台卖3000块,我卖1000块这就需要有跟供应商协同的能力,你要提前搞得定供应商不要让别人把货抢走了。

三是整个作业和运营上要非常高效

单店┿亿到三十亿的吞吐量,货进货出这套作业体系每个环节的运营要非常高效,像机器一样在高速运转不能收货要排队,收银排队送貨也排队。

比如单店要有2000个停车位物业条件要达标,找到这种合适的硬件环境很难、周期很长但没有这个能力你别干。

在拥有这五项條件的综合能力之后Costco这个模式的优势才能凸显。之前很多中国的商超想学而没做起来他们都是在这五项中有缺陷,尤其是却会员营销能力

而面向互联网企业,我觉得他们未来可以深入合作比如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属于沃尔玛,沃尔玛又是京东的第二大股东京东可以让屾姆去服务它的高端会员,也可以帮他卖会员卡用达达帮它送货,所以二者是可以融为一体的

可以想象的是,Costco或者costco和山姆会员店店这種业态在中国的兴起其实是用会员的模式,把一些高端的消费群体分出去了虽然我们还创造不了这种模式,但未来会员制是个大趋势很多东西值得思考借鉴。(来源:浪潮新消费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