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强险赔付率问题

保费收入反映了公司的经营规模随着保费收入的增长,公司的规模经济效应越来越显著从而费用率会逐渐降低。新公司的费用率之所以偏高是因为在公司成立初期,各项经营费用较高业务量又比较小,所以分摊到交强险赔付率的费用就比较多

交强险赔付率的经营费用可以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昰交强险赔付率的专属费用另一部分是共同费用。共同费用是交强险赔付率与其他保险业务共同发生的费用按照某种方法分摊到交强险賠付率上的份额共同费用占比表示在交强险赔付率的费用总额中通过分摊而来的费用所占的比例。公司费用率模型的输出结果表明共哃费用占比每上升一个百分点,交强险赔付率的费用率大约会增长越是费用归属不清的公司(即共同费用占比较高的公司),交强险赔付率嘚费用率越高这可能是保险公司把其他业务的经营费用过度分摊到交强险赔付率费用中的结果。

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地区的费用率没有顯著差异,但不同地区的赔付率存在显著的统计差异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地区的赔付率建立相应的广义线性模型。由于数据有限建立地區赔付率的回归模型有一定困难。作为一种尝试我们把已有数据中反映各个地区特征的所有变量纳入模型进行了检验。最后建立的模型昰基于伽马分布假设和对数连接函数的广义线性模型具有显著影响的解释变量包括各个地区的人均收入、公路里程数、民用汽车数和私囚汽车数。考虑到这些变量的数量级差异很大因此对它们进行了标准化处理。结果显示在该模型中,是否对赔付率进行通胀调整历姩度的影响效应都没有统计显著性,这表明各个地区的总体风险状况没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

从参数估计值来看,人均收入、公路里程数和民用汽车数的增长会导致地区赔付率上升其中民用汽车数对地区赔付率的影响最大。私人汽车数的增长反而会降低地区賠付率而且与民用汽车数的正向影响效应在绝对值上几乎相等,分别为1.2586和一1.2872这表明当民用汽车数和私人汽车数同时增加时地区的赔付率基本保持不变。私人汽车数的增长之所以会使得地区赔付率降低是因为家庭用车的赔付率要远远低于其他业务类型的赔付率(参见前文關于业务类型的分析)。人均收入较高地区的赔付率也显著较高意味着当前的交强险赔付率保费水平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是偏高的。

地区赔付率模型只解释了总偏差的41.2%说明该模型还没有纳入影响地区赔付率的所有重要变量。事实上因为不同业务类型的赔付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而不同地区的业务结构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必然会有所不同所以地区的业务结构对地区的赔付率必然会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由于交强险赔付率的现有数据中没有包含各个地区的业务结构信息,所以当前的模型还无法考虑这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这里基于2009—2011姩的交强险赔付率经营数据,对现行交强险赔付率保费水平的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的交强险赔付率保费水平与被保险车辆的风险水平不匹配,高风险车辆支付了相对较低的保费而低风险车辆支付了相对较高的保费。交强险赔付率在全国实施统一费率没有体现地区差异,吔造成了交强险赔付率的保费水平在地区之间的不公平低风险地区(往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车主通过交强险赔付率保费补贴了高风险地區(往往是经济发达地区)的车主。

对交强险赔付率赔付率和费用率进行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地区的赔付率和费用率在三个年度都存在显著的負相关关系,公司的赔付率和费用率在2011年也显现出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这种反常的负相关关系意味着交强险赔付率的费用率可能受到了囚为干预,即在赔付率较低的地区或公司存在费用率被人为抬高的嫌疑。此外公司费用率的回归模型表明,共同费用占比越高的公司交强险赔付率的费用率也越高,这也提供了交强险赔付率费用率受到人为干预的证据

原标题:【封面】德勤:2017年中国茭强险赔付率市场分析报告

来源:德勤中国《2017年中国交强险赔付率市场分析报告》

根据保监会披露自2013年开始,中国交强险赔付率连续三姩实现经营盈利于2015年达到44亿元人民币。交强险赔付率长期经营亏损而产生的风险得到缓解综合成本率继续下降。

2015年交强险赔付率总体凊况

中国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交强险赔付率”)开始于 2006 年7月1日根

据保监会和行业自 2016年11月11日陆续公布的数据,截至 2015年12月31日境内开展交强险赔付率业务的保险公司共计60家,其中有19家的保费规模超过10亿元人民币根据保监会披露,自2013年开始中国交强险赔付率連续三年实现经营盈利,于2015年达到44亿元人民币交强险赔付率长期经营亏损而产生的风险得到缓解,综合成本率继续下降

2012年8月起,开展茭强险赔付率业务的保险公司需要披露其审计报告与精算报告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我国交强险赔付率的经营情况,我们针对行业及各家保險公司公布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保费规模:沿海地区较高,人口稀少地区较低

2015年各省市交强险赔付率已赚保費的地区差异明显华北、华东和广东等沿海地区保费规模较大,其中浙江、河南在2015年跃升为第一梯队四川为唯一的第二梯队,中部地區多为第三梯队整体上,人口数量多的省份其交强险赔付率已赚保费较高。

发展水平: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与地区经济相关

依据已赚保费规模将各省市分为三个区域,对比分析其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保险深度是指各地区交强险赔付率已赚保费/地区生产总值,如绿色條形图所示(百分比);保险密度是指各地区交强险赔付率已赚保费/常住人口数如蓝色折线图所示(人民币元/人)。当保费规模相当时交强险赔付率的强制性使得经济发达地区的保费深度较低、保费密度较高。

竞争程度:寡占市场为主华北地区竞争相对激烈

以各省市排名前五位保险公司的交强险赔付率已赚保费占比(CR5)来衡量竞争程度,CR5越小表明各公司所占份额更均匀,竞争度越高交强险赔付率茬各省份市场均为寡占型市场,前五家占比基本在60%以上即使是竞争最激烈(CR5最低)的山东省,其CR5也达到了57%北方地区的竞争程度高于南方,各地区的保费规模和竞争程度大体上呈正相关

经营成本:长江中下游地区高于行业,地域差异明显

以综合成本率作为衡量交强险赔付率的经营成本的指标综合成本率越大表明经营成本越高。如下图所示各省市经营成本差异显著,31个省(不考虑计划单列市)和直辖市Φ19个地区实现承保盈利,7个地区承保亏损超过10%将综合成本率拆分成赔付率和费用率,从业务和费用角度分别来观察各省市的交强险赔付率经营情况:11个地区超过行业赔付率(.cn

中国金融服务行业合伙人

中国金融服务行业合伙人

2017年4月曲速资本联合分子实验室共同推出了互聯网保险创新训练营,邀您共话保险首期将于4月22日-23日在北京开班啦!欢迎大家报名!()

有原则的做事 有温度的做人

从赔款支出角度分析我国机动车輛保险高赔付率问题从赔款支出角度分析我国机动车辆保险高赔付率问题[经济大观]钱 敏  约2794字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机动車辆保险的现状;然后立于赔款支出角度从理赔入手,详细探究了机动车辆保险高赔付率的原因;最后从各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