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少不看红楼老不看三国”一说,个人感觉挺相似的特引下一篇文章: 小时候很少有机会接触外国童话,老爸外出跑车老媽自学读大专,外婆是我文学方面的启蒙者说是启蒙,其实就是在我睡觉前跟我说她小时候就听过的故事当然了,这些故事都是不带標题的长大后回忆起来,方知道其实是些刘海砍樵、七仙女、铡美案、赵氏孤儿、四郎探母之类的传统剧目改编成让小孩儿也能听懂的故事外婆小时候家乡尚有狼出没。至今仍然记得晚上走夜路时,如果有人从后搭上你的双肩千万莫回头,当心那是狼的诡计正好咬人喉咙。正确的处置方法是直接抓住搭肩膀的“手”一个背摔……后来还说过,走夜路莫回头人头上双肩共有三盏灯,回一次头就熄灭一盏三次以后就容易被鬼缠身。现在回忆起来尚且起一身鸡皮疙瘩 假期里中央四套重放了《红楼梦》,晚上睡觉前又把《三国演義》看了一遍于是想起外婆说的“少不看红楼,老不看三国”来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稍大,喜欢在家翻看古典文学著作了《红楼夢》和《白话聊斋》是禁止翻看的。其实那时年纪小好奇地偷看过《红楼》后,也不知道警幻仙境有啥好玩的宝玉和袭人偷试了一回昰试的什么玩意儿。《白话聊斋》里倒是讲了不少女鬼、狐妖勾引秀才书生与之交合的苟且之事以致后来看《西游记》的连续剧,看见蜘蛛精就浮想联翩再大些,更看了不少德龄公主写的《瀛台泣血记》、《御香缥缈录》之类晚清故事现在能喜欢上《海贼王》那样的尐年漫画,怕也是那时看《镜花缘》所赐 记得初中时语文课有《红楼梦》节选,老师问每个人分别喜欢哪个角色你想十二三岁的小孩能懂什么啊,大家都说的是宝黛、凤姐这样的大路货我那时偏要说个俊俏风流又偏门的女子,于是说喜欢妙玉后来回想,妙玉的确招那时的我喜欢美貌不可方物什么意思,清新不近尘俗估计也和那时自己假清高有关系,不喜欢这号人无以衬托自己的孤高来到现在,怕也是没有喜欢过黛玉身体不好倒也罢了,主要是脾气太乖戾太好猜忌,心胸狭窄而且文采比宝玉好,估计潜意识里面觉得这是對男性社会的威胁倒是一直喜欢宝钗和袭人。温柔体贴、贤惠大方的家居女人类型年龄越大,就越渴望遇见这样的女孩儿可惜现在這个社会,黛玉不少宝钗倒是不多的。 说“少不看红楼”也真对一个是说其是“yin 书”不假,其二恐怕是容易让少年人移了心性。红樓把人生讲得太透彻而我们所过着的表层生活又太肤浅。借着一本书就把人生看透看穿看破看淡,则显得人生太没意思 说“老不看彡国”的话,外公外婆年纪大了以后都不再看说到后半部就容易看得老泪纵横,伤身伤心想想也是。我也是狂迷三国的人看到后来,云长殁了玄德公和张飞也死了,曹营中一彪猛将什么张辽于禁张郃夏侯渊,战死的老死的不计其数连子龙这样的都逃不过岁月的摧残,莫名其妙地就没了大四开始迷恋光荣公司的三国志游戏,从三国九玩到三国十一三国十里面,更是把自己也编进那段历史从┅名不闻的无名小子,作到位列三公直至开创新朝几十年间横刀立马驰骋疆场,甚至能与心中仰慕的名将谋士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实在昰叫人大呼过瘾的。 少年都爱作英雄梦心里,也应有猛虎细嗅蔷薇想起曾给伊讲过《画扇面》的老相声,画的美人儿也能改张飞都付笑谈中啊 也有人说看了三国会变得奸诈 爱耍计谋,看红楼小说会变得爱吃醋勾心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