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周围几个邻居组队去香港买保险,想知道香港重疾保险怎么买优势有哪些?

据调查同样的保障内容,在香港购买的保费只是内地购买保费的1/3甚至1/2,这也是内地居民去香港买保险的主要原因之一价钱之所以比内地便宜这么多,主要是因为香港保险费用是按照国际发达国家标准制定的香港医疗制度健全,基础保障费非常便宜再加上香港保险市场竞争激烈,价格相对更便宜

我国香港地区保障型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通常都比较广泛,深受内地居民欢迎拿重大疾病险为例,内地保险公司只提供30多种重大疾病与此相比,香港重疾险可以保障40多种重大疾病另外还提供原位癌等十多种特殊重疾的保障,总共提供50多种重疾保障

除了保障,香港哋区的预期收益也更高对内地居民来说,购买香港保险是投资增值不错的选择香港地区储蓄型保险收益大多都提供5%—10%的年复合回报率,有时甚至高达20%封红包单还有附加每年现金红利或基金结余,红利为0%—30%于此相比,我国内地的寿险预定利率长期被定位2.5%直到2013年8月才仩调为3.5%。

香港保险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各自定位,接受由低于五万美元的保额(四十万港元)到三千五百万美元的保额不等因为香港人对保險意识高,生活水平高投保数百万的保单比较常见。国内人可申请最高的保额是美元二千万重大疾病的最高免体检保额是1000万。

为给消費者至于保障方面香港保单有一个“不可争议”条款,规定保险公司不能以任何理由宣布生效两年以上的寿险保单“作废”。简单来說保险公司以投保人隐瞒、漏报、误告等理由予以抗辩的期限是两年,超过两年保险公司便不得以此为由拒付赔偿金

六、投保流程简單、审核宽松

香港的人寿保险公司,以提供保障为本业对于风险分保及风险管理都能好好掌控。因此投保流程会相应简单许多审核也仳较宽松。投保人寿保险或重大疾病保额港币300万都是免体检。若需要体检费用由保险公司支付,如果保额在五十万美元以下只须简單申报财务状况。

在大陆投保由于免赔责任、免赔条款,由于天灾、地震、暴乱、示威等不是或不一定投保人故意参与令自己死亡的事故受益人是拿不到赔偿的。而在香港投保保单是没有免赔责任、免赔条款的。保障不会因为投保人搬迁、移民、转职业等等而改变各保险公司只在自杀理赔有时间规定。

八、提供保单索偿免费服务

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为个别保单持有人或其受益人提供有效免费管道協调及排解他们与投诉局会员公司就个人保单而引致的索偿纠纷。2013年5月1日起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将服务范围扩展至非香港居民。只要保單是有投诉局会员公司按香港法律出发,所有保单持有人不论其居住地在哪,皆可获得投诉局的免费服务

由于保险公司具有很高的保密性,高端客户可享受保险产品将部分资产安全转移到境外同时可以领用保险产品的特性,透过保费和保额的杠杆将资产放大而香港作为仅次于伦敦和纽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拥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在全世界广泛投资,一直都是有钱人的最后避难所

1.我是地产策划狗一枚在中国大陸老老实实只做过房地产这一个行业。大学学科是集成电路2016年7月以前完全没了解过保险这两个字。不是任何一家保险机构及金融机构嘚水军

2.我不懂金融,不懂保险不懂财务,只是在记录及分享自己买保险的经历对所有恶意评论一概置之不理

3.以下分享纯属我个人嘚选择思路可能存在错误,仅供参考由于我的个人粗心,所涉及的数据也可能存在错误因为我不做保险这行,懒得去细细斟酌

4.在這里我不直接介绍任何保险代理人,避免有广告嫌疑和麻烦总之,心里也要有对代理人评判专业与否的标准

5. 此分享仅合适于首次购买偅疾的朋友。

为什么家庭要购买重疾保险怎么买我就不解释了。百度一下大把原因。

第一步、了解各种保险1. 打***各知名保险公司叻解他们的明星重疾产品,让******介绍或者本地的代理人上门介绍并根据自己的年龄、需求出保险计划书。


我统一拿我老公的情况來做计划男、1989年10月、不吸烟、办公室坐班职员、20年缴费、保额¥50万(我本来是想买100万,大部分保险只有50万才是免体检额)
我所了解的囿:人保、国寿、平安、华夏、大陆友邦、同方、弘康、泰康、阳光。起初我是准备买大陆的保险恰巧遇到朋友正在考虑买香港保险,峩也顺便了解了英国保诚及香港友邦
2. 在一轮产品的介绍之后,已经对重疾保险怎么买有了初步的了解及认识筛选条件不太差、自己能初步满意的保险产品进入下一个对比环节。这里我看完保险计划书之后就排除了国寿的某某产品(忘记了)、大陆友邦的全诺一生“六匼一”,原因是对我来说保费高保额低保障少

第二步、 保险对比筛选
没有直接被我淘汰的保险产品进入了保障内容及性价比的对比表。將众多保险计划书的数据列表后一目了然。
在分析下图表格数据之前我先制定一些自己的筛选标准:

接下来,进入对表格数据的筛选详细分析见表格下方:

上图中,AIA100%是指AIA加裕倍安保普通版AIA300%是指AIA加裕倍安保加强版。保诚100%是保诚危疾终身保保诚700%是七次赔付的加强版。
1. 洇为我是拿20年缴费和50w/100w来做统一标准对比的,那么得出表格的重点数据其实是杠杆率及保障期限。杠杆率=保额/保费杠杆率越大意味着茭越少的钱撬动越大的保障。排除掉人保无忧、平安性价比太低,不到两倍
2. 根据标准1(重疾至少保障到85岁),排除掉人保精心
3. 根据標准2(保额100万),只保留华夏、保诚、香港友邦其他全部排除。
注:为什么大陆华夏可以有100万保额免体检因为我找到的是经理级,她掱上的客户可享受100万免体检只是抽查体检。所以买保险还得看缘分

第三步、大陆保险及香港保险PK 3.1 保险赔付细节PK


先把剩下的三款保险(華夏、保诚、香港友邦)进行赔付细节的数据对比,如下图:
汇率按照当时的6.67计算

数据统计时间:2016年8月,数据来源:各公司代理人的计劃书
在没有对比重大疾病详细定义以及分红的前提下,华夏2015杠杆率最高年交最少的保费就能撬动100万保额,性价比最高
等等,大陆保險逆袭了吗竟然性价比最高。当然不是如果加上保单分红,香港保险的优势就不言而喻了这个是我最终为什么会选择香港保险的原洇。

3.2 保单分红PK:依然是我老公的来做对比男,26岁¥100万(当时汇率6.67)。由于AIA只有18年25年缴费保诚是20年至55岁缴费,华夏是20年缴因为变量仳较多,不能公平的横向对比参考意义不大。只能告诉大家由于香港保险有保单分红,不论是退保还是赔付都比大陆保险的收益要高很多。这就是我最终选择香港保险的最大原因


每家保险公司对疾病的定义都不相同。对于完全不懂医学的我来说细节实在抠不来。表格内容太多我就不放上来了。
我只能得出很笼统的结论:整体来看中国保监会要求必保的25种重疾是两地保险都有。从定义内容上来看香港要比大陆的要求宽松很多,更容易判定理赔

3.4 轻症定义PK:百度:轻疾治疗费大概6万元,是个人完全承担得起的


从成本考虑没有必要添置轻疾。但从营销角度保险公司目的是为了推销更多产品、增加消费者比较市场同类产品难度而设计的。
结论:我不关注治疗费茬20万以内的轻病

第四步、 关于香港保险观点既然要买香港保险,肯定要先了解舆论对香港保险的评价下面所列举的问题,只是我个人嘚关注点还有很多我没关注到的,可自行百度科普

传闻1. 香港保单是地下保单,不受大陆法律保护只要是找到该公司的正规保险代理囚(香港所有保险代理人都是持证上岗,在香港保险业联会官网上查询“保险代理登记号码”即可证明身份)并且亲自过关去香港签约(有过关证明),就是受到香港法律保护的不会、也不需要受大陆法律保护。但是如果在大陆签约香港保单,就既不受香港也不受大陸法律保护属于非法保单。

传闻2. 大陆人不可以买香港保险香港的保险是对全世界开放的,全世界的保险公司都可以申请到香港来经营任何国家任何人都可以到香港来买保险,只要过程是符合香港法律这就是自由市场经济。

问题3. 国内客户与香港保险公司发生诉讼如何處理购买香港保险的诉讼一定要在香港处理,并且香港的律师费诉讼费要高于国内舟车劳累、人财两失。最好的办法就是防范于未然降低纠纷的可能性。产生的纠纷无非是保险公司拒绝赔付为什么会拒赔,因为“未如实告知”你把自己以前得过的大病小病全部上報,不要隐瞒风险推给保险公司,不然买保险有何用(详细案例,我在六、提到)

问题4. 香港保险受什么监管、管理力度如何香港保險从业人员都是持证上岗、定期考核。香港保险业是香港最古老的行业之一1841年开始在香港成立。而大陆的中国人保成立于1949年、平安1988年。

问题5. 为什么香港保险有保单分红大陆保险发展时间比较短,大陆是妈管严法律规定中国保险行业分红最高年化2.5%,条框太多也限制了發展你对比大陆友邦和香港友邦的产品就知道了。而香港好歹是国际金融中心投资渠道面向全球,金融发展更自由但是,仍然存在收益风险因为过去不能代表未来。

问题6. 香港保险公司会倒闭吗倒闭了怎么办?如果在香港有人寿保险公司经营不善濒临危机,香港政府即会出面让有财政实力的保险公司兼并该保险公司,保障香港出售的人寿保单不受损失所以要购买知名的大公司的保单,公司经營稳健信誉好,长期投资才有保障

问题7. 如果原来签约的X保险公司被Y保险公司收购了,原保单计划的红利会受影响吗谁也不知道。真嘚发生收购那时Y公司的高层是怎么打算的,谁也不知道

问题8. 为什么香港保费更便宜?费率低:香港人均寿命比大陆长医疗水平与国際接轨、资源充裕。比如同样是保障到60岁的纯消费型寿险,大陆某款年缴费8千多元只保100万;香港年缴费1千多元,可以保到200万这就是差别。具体哪款我不说自己去找吧,避免遭抨击

香港保单都是美元或港元保额,存在汇率风险这个问题,我至今没有彻底想明白囿人说人民币贬值,缴费虽然多了但是对应保额兑人民币也多了啊。我不是这么想的缴费是每年都在缴,但是保额我只会在某一年一佽全部取出假如,我前25年缴费人民币一直贬值,我交的费用一直很多等第26年开始人民币升值了,直到第30年人民币升到高位美元贬徝到低位。刚好那时我出险需要赔付美元。那么我在付出高额的人民币年费,得到的美元是比预期更少的所以,我没想明白但整體来说,我还是对香港保险更满意也不打算就这个问题继续认真下去。

有大陆的金融机构(如AA财富公司、BB信托公司等)说可以买到香港嘚所有保险还会给你客观横向对比,可信吗可以找他们买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特地问了香港友邦和香港保诚的代理人,她们说其怹金融机构跟她们本公司的代理人最大的区别是,本公司代理人可以充分跟本保险公司的核保部、理赔部直接沟通服务会比其他金融机構更快捷到位。据保诚和AIA的代理人透露他们的公司都在减少给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佣金,来削弱业务外包因为第三方服务不到位,不利於公司口碑发展。所以具体选择自行判断,反正我是直接找本公司代理人

问题11. 香港保险理赔麻烦吗?如何理赔指定医院吗?

比如香港AIA,详细的理赔流程在官网上可以看到百度搜索“香港AIA”,进入官网 点击客户支援——点击索偿指引——点击如何索偿 或 搜索指萣医院等等。里面可以查询和下载你需要的信息和表格注意:索偿申请要在发生事故的90日内提交。

或者联系你的代理人他会协助并教伱索赔及填写资料的。

问题12. 如何核实香港保险代理人身份

跟代理人拿到名片。百度搜索“香港保险业联会”官网可能会打不开,多试幾次或者换浏览器。点击“消费者资讯”——点击“寻找保险代理”——输入名片上的登记号码、名字等等搜索之后,会出现该代理囚的详细信息比如哪家公司,几时入职几时通过考核等等。

问题13.是否需要告知过往在体检机构的体检报告

咨询过“爱康国宾”体检機构专门负责这块的朋友,他说“在你投保的时候,如果你不说保险公司是不知道你的任何体检记录,也不会去查但是一旦发生理賠,保险公司有权利向各大小体检机构要报告给不给是机构的事(如果你能控制该机构),但体检机构是有义务提供的”所以告不告知看个人的选择。(注:要体检先买完保险 ,90天等待期过来再去体检因为买完保险之后的体检、看病都不被计算。)

第五步、香港保險二选一
明白了香港保险的风险我最终决定前往香港购买香港保险。

首先要找一个专业靠谱的本公司的代理人因为重疾保单是终身的,代理人就要服务你终身我只找了香港业务占有量最大的两家保险公司:友邦、保诚,两家都是托广州及深圳朋友介绍的代理人其他嘚保险公司就没有再找了,因为身边比较少买香港保险的朋友而且好的代理人真的很难遇到。(小故事:在找到最后跟我签约的友邦ms罗の前我们还拖朋友找到两位香港友邦的代理人A和B,其中一位A可能觉得我们保额低***语气态度极其恶劣,所以我们没有见面约谈另┅位B,见面聊了我问加裕倍安保普通版和加强版的区别在哪,B说在于首十年有没有赠送我靠,我都知道区别在哪他要么是忽悠人,偠么是业务不精另外,B推荐给我一次性赔付的产品是进泰安心保一直推销加裕倍安保加强版(保费高)。好在我很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所以后来没有再联系了。直到最后拖深圳表哥,找到了MS 罗见面后服务态度感觉很好,我后面写到的签约服务就全部是她了)

2. 对仳AIA及保诚 产品方面:说真的两家公司的这两款产品,是差不多的包括我们对比了对癌症的定义(百度大把),也当面询问过代理人


公司方面:说真的,两家公司还是差不多我找了总资产、负债率、保单增量、续保量、口碑等等。都是各有优劣都是差不多的。只要公司不会倒闭就行了其他的好坏波动跟我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不再纠结细节结论是两家都很好。纠结细节的人可以自行百度,有很哆对比文章
赔付方面:保诚2014年的成功赔付率是87%,2016年上半年是85%成功赔付率=成功理赔案数/总申请理赔案数。我问代理人为什么会这么低玳理人说不能成功理赔的最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当初签约时没有如实告知身体健康状况被查出在医院治疗的记录而被拒保。二是保单沒到两年就发生重疾的会存在带病投保的嫌疑,保险公司审核就会很严格AIA则没有对外公布成功赔付率的数据,代理人也不知道官方呮有公布理赔案件的情况分析,比如多少岁、什么病等等考虑到AIA在香港口碑不错,我也不去钻牛角尖了

1. 保诚在宣传册子公开声明,90%的鈳分配利润会作为红利派发给保单持有人而AIA则表示不会公开声明。但是问题是保诚的可分配利润占总利润是多少?是否上下浮动保誠并没有公开,我们并不知道所以90%=没说。

2. 因为保单分红给出的都是非保证分红那么我们只能从过往的数据去进行评估,虽然过去不代表未来下图是两家公司对外公布的过往分红表,数据经历两个特殊时期:2003年Sars爆发2008年金融危机。
其实从下面多张的数据,只能推出一個观点就是在下图所列举的保险产品中AIA实际红利比预期相对稳定,保诚有+-10%的波动但是,数据中并没有重疾险案例我们需要的数据会洇保险性质不同而异。而且过去的数据并不能代表未来。虽然参考意义不大,我还列出来让大家都了解。

3. 在对比了很多自己能想到嘚数据之后我得出结论:AIA加裕倍安保和保诚危疾终身保真的差不多,各有优劣选择哪个都可以。 所以我只能说哪个缴费少就买哪个叻。
对此我只能把每个人的保单数据直接进行对比,来看性价比由于AIA只有18年和25年缴费,我肯定买25年保诚只有20年和缴费至55岁,我肯定昰选缴费时间长的(因为有豁免)那我就在我可能会买的AIA25年和保诚28年缴费二选一。
在对比的过程中我发现因为年龄性别保额的参数不哃,选择偏好的不同得出每个人的杠杆率、收益率走势都会略有不同。比如我和我老公更合适AIA。而我朋友则更合适保诚因此,你一萣要对比自己的数据
下图数据中,杠杆率=赔付总额/(年保费*缴费年数)其中,缴费年数≤25年/28年收益率我直接用IRR函数计算,反正只是參考不讲究精益求精。

注:上图是AIA加裕倍安保普通版保诚是保诚危疾终身保。

下面是我朋友的赔付分红她觉得自己活到85岁已经很好叻。从她的数据来看在50岁-85岁最需要保险的时候,保诚的杠杆率及收益更理想而且,如果她85岁退保85岁后保诚的退保现金价值=赔付总额,但是AIA退保现金价值<赔付总额所以她决定购买保诚。

注:上图是AIA加裕倍安保普通版保诚是保诚危疾终身保。

第六步、友邦投保的准備(AIA加裕倍安保普通版)
都说香港保险:核保难理赔易。
查询病例:在看了其他人分享的帖子之后我又属于偏保守行为的人,我决定紦在本市能打印病例都打印了并全部拍照传给我的代理人罗***,包括喉咙痛、月经不调等等所有大小病注:香港讲究的是最高诚信,我如实交代我所有身体情况目的就是把风险全部都推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评判是否要加保费或者某些***拒保(打***给某某醫院问如何打印病例即可,操作很简单除了,医院停车难注意:病例只能打印一次,一定要存底如果以后购买其他保险,还会用到)
下附,我在帖子里看到一些经验分享:

以上截图来源于天涯帖子

查询购药记录:国人有个很不好习惯,就是把医保卡借给别人买药我也会。这里就存在一个风险如果某位亲戚借我的医保卡买的某种属于治疗重疾的药,而我无法向保险公司证明这个药不是我吃的昰给别人吃的。幸运的是我的医保只借给别人在药店买药,没有去医院买药我去了自己常买药的药店查询,药店无法通过查询医保卡買了什么药因为医保卡刷卡只是刷所购全部药品的总金额,不会有药品记录以后特别注意,改正借出医保卡买药的不良习惯保不准,以后会购买其他的疾病类保险而社会医保体系升级,所有交易记录都能查到


3. 告知财务状况:诚实告知,优秀的代理人会根据需要酌凊帮你做略微调整
4.告知身体:由于我老公半年多前去医院看过胸口疼,病例上没有写明疾病原因我们在大陆不方便多跑几趟香港,所鉯直接安排了我老公见医生然而,见了医生就要求要尿检(测尼古丁)我的代理人说只要今年没有抽烟都不会被测出来有尼古丁。
5.提湔买好车票下载香港离线地图,开通漫游及流量移动用户开通:在支付宝-境外流量包-1日无限流量18元。联通用户:***10010开通1日无限流量26え开通一个,可以分享热点多人使用
6.换港币:大陆随便银行。或者深圳地铁有兑换点
7.充值八达通:过关之后,随便找个711给八达通,给100港元从落马洲~尖东站:单程40.5港元。从尖沙咀~佐敦站:只有一个站5港元交通费贵,如果要去很多地方建议多充。

第七步、友邦签约的荇程安排1. 我是当天来回香港签约(走广州南去4个半小时,回4个半小时来回9个小时,累....残....了.....)广州南停车费一天60元。


9:00广州南发车——9:30深圳北——10:15福田口岸——10:55过完关(充值八达通)——落马洲(地铁站)——尖东地铁站($40.2)——走路到尖沙咀地铁站12:10——12:30走路到达友邦認证中心(海港城)签约上报疾病资料——15:00楼下吃午饭——16:00到17:30等医生看医生(佐敦地铁站)——17:30出发去落马洲地铁站——19:10福田口岸过完關——19:45深圳北吃晚饭——20:30深圳北发车——21:06到达广州南。

补充分享:另外有一种出行方式是:坐广州东到九龙的直达巴士入境出境直接在廣州东搞定。车票提前买好时间好把控。下图是时间表由于我没有坐过,能帮的只有这些了

2. 要签约的资料有:加裕倍安保计划书、政要***明、承认在香港境内签约证明、健康问卷、财务问卷。
我上报的疾病有:皮肤过敏、月经不调、泌尿系统感染、喉咙发炎(去馫港当天没有上报喉咙痛我心里一直惦记着,两天后我百度存在咽喉癌症这个疾病又要求补报了,防范于未然补报流程很简单:告訴代理人,代理人发资料给我我打印签名,快递回给代理人)
我老公上报的疾病有:胸口疼、摔跤磕掉门牙。
4. 签完之后有个认证专員给我们进来认证,问是否已经清楚明白我所签的资料等等其他问题我们只要回答“是的”。过程大概2分钟
5. 去刷卡,银联储蓄卡缴费境外刷卡一次性限5000美元。可以提前打***问银行***境外刷卡限额。
6. 看医生:去到化验诊所交资料验尿+心电图。去医生诊所验尿+醫生检查。过程都很快只是等医生的时间比较长。

1. 我没有体检核保通过的通知很快就下来了,4天就收到AIA邮寄的保单了(快递公司DHL)感谢我的AIA代理人MS罗。
2. 我老公有见医生、验尿要等诊所的化验结论给AIA,再核保所以等了10天才收到AIA邮寄的保单(快递公司DHL)。感谢我的AIA代悝人MS罗补充一点:如果验尿被测出尼古丁,就要多交30%的保费再戒烟一年,第二年交保费前再尿检二次尿检没有尼古丁的话,就不用再哆交30%保费庆幸的是我老公尿检通过了。

第九步考虑以后每年的续交保费

1. 续交方式(部分内容摘自网络)

1) 在保险公司网上账户使用网银支付。被银联禁止了自16年11月就不可以用了。

  2) 登陆香港银行网上账户在香港网银账户中选择商户缴费,在选择保险公司的登记商户不同的银行账户,登记登记略有差异建议提前咨询好香港银行。成本:内地汇款到香港银行的汇款费用和香港银行的管理费用

  3) 通過内地银行网上银行电汇香港保险公司的香港银行账户成本主要是汇款费用200人民币左右。

  香港保险保单的持有者可以亲自或者委托親友赴香港在保险公司指定的银行缴付现金,并且提供保单号码如果数额比较大(超过1万美元),会要求本人到场并出示相关证件。成本:往来香港的费用

  各位客官也可以在内地的银行柜台上购买汇票邮寄到香港保险公司,或者兑换外币电汇到香港保险公司的賬户成本:汇票——购买成本+邮寄成本,100人民币以内;电汇——跨境汇款费用:200人民币左右

(4)香港银行自动转账

  这是最省心最安铨的办法就是开设香港银行账户,然后关联保险账户每年定期汇款,客官只要在第二年缴费1个月前完成关联就可以成本:每年的汇款费用和账户管理费。

2. 那这里又遇到一个问题:如何开设香港银行账户呢

  1) 在香港境内的银行网点开户。缺点:A.需要去不同的网点碰碰运气B.可能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提供三个月内的内地住址证明或者有开户存款的要求。C.占用香港行程还不一定能当天拿到银行卡。优点:选择的范围比较大可以选择不同的银行开户。

  2) 在内地境内***香港银行账户仅限于招行,建行工行。缺点:A.开户周期長一般是1个月左右。B.选择范围小仅限于工建招三家。优点:不耽误在香港的行程时间

上图中数据,我是***咨询的数据可能有无意听错的地方。总之大方向是没错的。表哥是图片我把图中网址单独复制出来,可自行查询:

3. 综合考虑之下我会选择网上银行电汇,或者拖亲友缴费

我目前不做香港理财,现在只为交保费开香港账户实在没有必要手续费、管理费够我电汇的成本了。

因为有好友是馫港居民、多位亲友住在深圳过港方便。香港AIA的是去花旗銀行交現金每張單最高10000美元。

1. 买保险的年缴费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还要计算汇率风险。
2. 买了保险之后也不要再也不去关注保险,因为产品也是与时俱进、不断迭代的等自己家庭升级之后还要重新配置其他合適自己的产品。
3. 不要以为保险是万能的保险只是买一个保障。努力赚钱、强健身体、远离疾病才是王道。
4. 此次经历我只了解了香港AIA囷香港保诚。对于其他的香港保险公司不了解,不评价所以我以上的观点也不适用于其他的香港保险公司。
5. 特别提醒:以上的选择昰根据我的家庭需求及消费习惯进行的。不同家庭结构、需求以及关注点会有不同选择结果。因人而异且不可盲目套用。

6. 以上内容峩是事后整理的,可能遗漏了其他想不起来的内容点又由于最近比较忙,本篇我是分几个时间段写完的可能存在文章逻辑不顺。虽然佷不负责任请谅解。

很多人会选择去香港购买保险。虽然香港保险有一定优势赔付方便,并且保障全面很多认都对香港保险有一定兴趣,去香港买保险的越来越多但对我们大陆地区嘚人来说,购买香港保险是有一定风险的

一国两制方针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香港保险和国内用的不是用一个法律香港用的是《香港保险公司条例》,不同的法律肯定有不同之处

汇率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港币和美元挂钩,要是人民币升值那港幣将和美元一起贬值,这点需要注意

保险是需要长期服务的,并不是买完就结束了若是买了香港保险,但人却是常年在内地生活那享受服务也是不方便的,等要交保费的时候就更加不方便了。

香港保险公司是全国化的投资与全球经济都有密切联系,承担的风险也僦更大不稳定性也就更高。要是经营不善可能会破产,那个时候投保人只能自己承受损失

若中途想退保,只能得到现金价值而香港对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并没有详细的要求,香港保单的现金价值过低这一直是个问题,要是交的是长险前期的现金价值是很低的,偠是买了保险不到三年退保基本上拿不到钱。

香港保险公司的理赔速度很快这点值得肯定,保险金较少的理赔连材料原件都不需要泹问题是,国内的保民与保险公司离得很远若有资料不齐或者别的问题,肯定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解决问题效率上当然也就没有直接与夲地保险公司联系快。要是遇上理赔纠纷还需要与香港法律机构沟通处理,甚至需要请律师发起诉讼这样一来维权成本就更高了。

只囿在香港保险公司规定的医院才能获得赔偿而香港保险公司与内地签约的医院数量有限,更别说刚好处于投保人身边的医院了

香港保險用的是英系传统,要解释条款的话很多地方用普通话是解释不通的,如果不是对香港语言很了解的人对保单条款的解读就有不确定性。

是否购买香港保险和个人需求以及经济条件相关,根据各自条件才能做出合适的选择别盲目跟随大流,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