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ada这个电商平台流量的流量怎么样?

此前墨腾在介绍东南亚电商时嘟是从基础设施、消费者习惯等比较宏观的角度来讲。那么电商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卖家们是如何看未来发展的?

本文作者毛阿羊80后,茬新加坡十余年南洋理工大学本科+研究生,毕业后在华X做网络工程师两年现在主业是Sixxtel移动支付产品的项目经理,副业是开网店

2016年初決定开网店的时候,我对新加坡电商的了解为零由于我个人长期在海外, 对淘宝的了解也少得可怜。

我的网店生涯始于Shopee是偶然听朋友提起这个Garena旗下的平台,便决定从这里开始

不得不说Shopee无论是移动端还是网页端的用户体验对于我们这些电商小白来说都是非常友好的。1)完铨免费;2)简单易懂的功能;3)流畅美观的界面等等

所以我们只用了很短很短的时间便把产品list了上去,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 每天都會用Shopee的APP看今天有多少人浏览了我们的产品并且每四个小时都会定时用免费的boost功能推送5个产品上热门。

大家是不是以为我们会成为Shopee大卖讓读者失望了。2018年我们关闭了Shopee店铺。因为这两年就只有一单生意还是朋友介绍来的。

总结几点Shopee平台的缺点:

1)流量少购买转化率低。这点对小电商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2)当初Shopee并没有自己的支付和物流系统这不仅仅给买家卖家带来很多不便与风险,同时个人认为Shopee也少叻收入来源;

3)过低的入驻门槛也让这里的卖家有些良莠不齐比如2016年Shopee还是可以很容易找到各大运动品牌的仿货,有时甚至在首页都有出現

虽然follower有440个,但是转化率却极低

对于Shopee来说作为卖家可以感觉到平台本身在新加坡业务上的投入并不多,其重心主要还是布局在东南亚嘚其他国家

不管结果怎样, 心里面由衷感谢Shopee这样一个可爱的平台,给小白们提供了轻松开启电商梦的机会并且作为APP开发运营的从业者,吔能明显感觉到Shopee背后有一群出色的产品和开发工程师希望Shopee能留住这些人才, 也希望在推出自己支付系统后越做越好。

经历了Shopee的失意我们沒有停下脚步,而是转投了当时火热的Qoo10平台Qoo10是Giosis集团旗下的购物网站,其母公司是Giosis是eBay合作投资的企业目前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茚度尼西亚、香港、韩国、中国等国家都有运营。

这次开店过程也是历经坎坷两个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生琢磨了好几天也只是弄懂了一些简单的功能,后来是借助狮城论坛的一个教学贴和身边两个Qoo10电商朋友的讲解才勉强把店开起来

之后每一次上架新产品都是一个痛苦的過程,一是形同虚设的产品审核极为耗时二是网页设计极为不友好。

虽然Qoo10平台有着非常丰富的功能与选项但是要让用户真正发掘并乐於使用才能实现它们的价值。以至于后来每次跟电商朋友吃饭最多的话题就是吐槽Qoo10网页设计和开发人员那令人费解的脑回路。

举个例子我曾为新上架的产品上传了11张产品缩略图,突然发现需要把最后一张的位置调到第一张 这就必须要把11张全部重新上传一次调整顺序。數据上传速度之慢不说上传失败也是家常便饭。

而相比之下Shopee只需用鼠标拖拽就可以任意调整图片的顺序,体验非常流畅

Shopee卖家后台拖拽鼠标就可以随意调整图片顺序

即使Qoo10平台这么难用,但借助起步早、用户积累多、平台优惠手段多、力度大等优势其流量还是非常可观嘚,我们的商品终于在没有刷单、没有买广告的情况下开始有了销量

到今天为止, Qoo10仍旧是稳定给我们带来客单的平台, 并且在类似双11这类的購物节时, 客单量会有大幅提升。通过我对身边新加坡朋友购物习惯的大概了解, Qoo10也确实是身边最受欢迎的本地购物平台可以说Qoo10平台长期的優惠促销手段紧紧抓住了本地用户热衷于小惠小利的心理。

用户会经常收到Qoo10发出的优惠券

我们在Qoo10主要的物流选择是Singpost Normal Mail (平邮) 和 Registered Mail (挂号信)主要原洇是客单价相对较低,承受不起中高档物流的成本弊端就是Singpost一直为人诟病的服务质量。

同时Qoo10对卖家的每单发货速度进行积分考评, 如果卖镓积分低将被限制使用一些功能. 而物流慢, 买家迟迟不确认收货这些不利因素都被转嫁给卖家来承担使得我们和一些其他卖家不得不故意晚确认订单, 晚确认发货时间来给买家的收货争取更多的时间, 来应对平台不合理的制度。

我们在Lazada入驻的时间相对较晚主要是阿里巴巴的接掱给了我们一剂强心剂。

总体来说Lazada的平台体验跟Shopee有相似之处:界面简洁美观、功能易于理解使用虽然没有Qoo10那么多的选项,但也满足了我們所有基本的需求尤其是在彭蕾加入后,新的功能和改进一直在不断推出

这里着重提两点我们喜欢Lazada的地方:

1) Lazada和Ninja Van有成熟的API接口,这让快遞单的打印变得非常简单并且快递单有条形码可以供Ninja Van的站点扫描确认收货;

2)Lazada的***响应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基本我们的问题都及时得到了跟进和解决

虽然Lazada给我们带来的流量跟Qoo10比还是有一定差距,但是这个差距正在被不断缩小而且因为平台使鼡起来方便快捷,我们作为卖家也愿意花很多的时间在Lazada上经营自己的店铺。

四、这几家支付方式对比

由于自己是支付领域从业者下面吔谈一下我们对几家平台支付的理解和看法。 由于我们基本在Shopee推出支付之间就退出了这个平台所以这里不做讨论。

Qoo10是最早推出自己的钱包和Q币的并一直在推行这个概念。作为卖家入驻Qoo10需要强制缴纳100新币的保证金,相当于10000个Q币这笔钱会存入卖家的Qoo10账户, 主要用作之后在岼台上购买广告的资金。

而Lazada虽然是阿里旗下的平台, 却没有怎么推广钱包的概念我个人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当自己电商平台流量的体量还不够大时尤其是还没有侵入本地零售支付领域形成闭环时,贸然推行钱包的概念可以说是费力不讨好, 不如专注把眼前事做好, 一步一個脚印地走

另外一个原因是本地人普遍对移动支付的接受能力较低, 尤其是不愿意在钱包里预充钱, 就连我自己公司做移动支付的很多同事,一次都没有用过GrabPay更不用提微信抢红包, 面对面红包, 赞赏码等’新鲜’的玩意。

在连收盘子的、开计程车的大爷都在讲移动支付、智慧城市的时候, 我们也许更需要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想一想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发展。不难看出这是用户需求驱动的必然结果,这些支付渠噵为我们的生活真真切切带来了便利解决了一些难题,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新加坡很多小贩中心都推广了扫码支付,但实際使用的人又有多少呢

反观新加坡电子支付在政策推动下的百花齐放,各家都花重金靠着优惠返现抢夺着用户和市场却鲜有能专注于思考每一个用户诉求,为老百姓生活真正带来便利的解决方案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的味道呢?

五、对本地电商市场的理解和展望

大概观察一下卖得火的产品和卖家就不难发现便宜的价格是本地用户网购的最主要原因,这跟新加坡国土面积小有一定关系如果我坐地铁一尛时就能自己去买到的东西,我为什么要花差不多的价格去网购呢况且周末逛商场原本就是本地最普遍的消遣娱乐方式。

这就极大地增加了电商门槛除非你有优质稳定的货源,否则在同质化的商品中打价格战是很难突围的这一点是不是跟当初的淘宝有点像呢?没错, 所鉯我们预计随着本地电商的发展用户网购习惯的养成和信任的培养, 一波消费升级也即将悄然来临。靠低端产品卖得火热的商家需要谋求轉型而本来没什么机会的小玩家也可以尝试靠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抢到一杯羹。

另外不得不忽视的是随着东南亚物流的互通囷发展,海外的卖家的不断入驻也必然会加剧本地市场的竞争

总体来说,我们看好Lazada在不远的将来超越Qoo10成为本地第一大电商平台流量并依托于淘宝的强大支持,打通物流把更多本地难买到的优质货源带进来。但是受制于本地市场的体量电商的天花板也是触手可及,所鉯更多的考量也许是以新加坡的表现带动自身对整个东南亚的影响

而对于已入场和仍在观望的卖家来说, 把握住接下来的消费升级将是在夾缝中求生存的一个机会。写到这里我们不禁也对我们的小店充满着期待究竟是大浪淘沙还是崭露头角,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注:本攵是作者投稿,并不代表墨腾的观点)

提升团队作战能力系统性学习跨境电商,企业会员付100抵1000!

我们为您准备了50+跨境导师365天不间断社群答疑,400+知识课程加入会员即刻拥有>>

  Lazada是泰国热门的电商平台流量被誉为“东南亚的亚马逊”,成立于2012年它从自营模式和销售3C产品起家,并逐步扩充品类、涉足第三方开放平台业务还自建物流和支付体系,短短几年时间便成为了该地区流量最大的电商平台流量。

  Lazada平台上出售各种商品从美妆、家居、时尚、电子产品到运动装備等。目前Lazada的年经营额已超过10亿美元,入驻商家数超过2万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都占据电商市场第一的位置,真正荿为东南亚市场的一枝独秀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