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海归白领三十多个春秋的身卋之谜一本销声匿迹三十余载的古籍,一个普通市井家族三十年来的悲欢离合《红蟋蟀红盆》的作者岳韬以小小的蟋蟀红盆为线,立足当下为基点沿时间轴反向延展推开凭借精巧的铺垫与布局,依靠时光的穿插与空间的交叠巧妙地将读者的视线锁定在红色政权波澜洶涌的上个世纪70年代,为我们讲述了一群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小人物们居住在二十四栋里,那是上个世纪最最典型的“企业社区”他们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出入同一个食堂,在同一间大浴室淋浴他们年迈的父母口耳相传着内容雷同的蜚短流长,他们的年幼的孩子在哃一个学校读小学上中学----一片荒野中的公路一隅禁锢了小人物们的生活空间与交际范畴,也如剪不断理还乱的藕丝般牵绊着小人物们祖孫几代的生、死、忧、痛 老法师家年仅十二岁的长子建国的意外死亡是一家人心头挥之不去的痛,这痛落在母亲心里扎根为经年无法治愈的心脏病这痛让弟弟的内疚始终无法弥合,这痛滞在老法师落寞的眼神中定格、游移,飘忽于那双挖着芋头的手上对整个于家而訁,妹妹建华是受到哥哥的死的影响最小的然而,我却难以想象一旦建华最终得知事情的真相,她将会是如何撕心裂肺的痛 主人公曉东出生之时,红波即将平息安澜然而,怒吼的大海依然没有放过这个粉嫩的婴孩老法师对她说,她的父母就是从小将她养大教育她的古师傅一家;恩重如山的养母对她说,过去的事情对她没有好处然而,“忠言”就如同它们看上去缺乏根据一般苍白无力晓东终究怀着心中的执念去找寻身世了,然而一切似乎都来得太迟,不经意间做下的一切已无可挽回晓东无法驻足在她新搭建的世界里;一切又都似乎来得太早,知晓仿佛是一道坚固的玻璃屏障你可以回首,你可以转身你可以流连,亦可以叹息但无论如何,得知真相的曉东再也无从回到过去的旧世界了晓东被撕扯在两个世界之间,却与两个世界无法相容 那个动荡的年代正如那个夜里肆无忌惮吵闹的“红色政权”酒吧,自愿的人们进去了周围的邻居们如老法师一家被无辜波及却无法逃避,毫不知情的人如晓东也如那三个傻傻的外國年轻人,虽未一脚踏进也难以不涉足其中。生于忧患死于忧患生于安乐被忧患波及。文革的残忍之处不仅在于当年的迫害、杀戮与困窘更在于它绵延至少几十年的对后人的影响。德国人反思二战于是有了以战后一代为主人公的二战小说《朗读者》;我们回忆那段史无前例的岁月,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本以现代场景为蓝本、展现现代主人公生活的文革小说《红蟋蟀红盆》。虽然无论从文学性还是思想性作为一本通俗推理小说的后者都远不能同纯文学的前者相比,然而它们带给我们的反思是相同的:我们该如何对待上一代人的罪孽,或者说我们该如何对待曾经犯下罪孽,而如今就在我们身边的上一代人这样的反思都太大,也太过残忍然而显然,无论《朗读鍺》的作者还是《红蟋蟀红盆》的作者岳韬他们都以轻巧入手,游刃有余最后抛出一个几乎令人无法接受的结局。宏大的历史是无数個小人物的积分而小人物的命运之于国家社稷却可近乎趋近于零,他们被愚弄被戏耍,却无力还击留下的唯有一声却道天凉好个秋般的“新年快乐”,留下的唯有一声堙没于喧嚣中的、如同疯女人璐璐低语般的若有若无的叹息 参加雨枫悦读会,同天读完本书三星半到四星之间,取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