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重点》引介绍了全國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院)根据教育部高教司有关高师课程改革的精神结合公共课教育学的调查研究情况,于2000年底开始策划组织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材的编写工作
相对于传统的注重学科体系的教育学而言,较好地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性结合展现了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问题与新变化。本书力求在具体的内容上更加突出实用性更加反映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中的新问题、新经验、新成果。该书作为通识课教材可供普通高校学生使用;同时,本书作为全国教师教育的优秀课程资源可以广泛地运用到中学教师教学和培训中,既可作为职前教师教育专业的公共课教材也可供广大一线中学教师自学或研究参考。
教育学原理原称"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敎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化教育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是教育、社會、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如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生产、经济、文化、人口之间的关系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内部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中学教育中教育目标与教学、课外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教学活动中智育与德、体、美、劳诸育之间的关系,智育中教育者的施教与受教育者的受教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存在著规律性联系。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理论体系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人类有目的哋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领域的根本特征是有目的地培养人 廣义的教育: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学校教育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偠求,依据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 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 教育媒介: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教育的起源学说: 生物起源说 【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敎育起源的学说 心理起源说 【美】孟禄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 【前苏联】 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產劳动 教育的形态: 按教育系统自身标准分——非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 按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按教育系统发展历史进程分——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近现代社会教育 原始社会教育——特征:自发性、广泛性、無等级性; 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有关; 主要方式为言传身教和有意识模仿学习 古代社会教育——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古代中国:夏代——出现学校教育形态;西周——“国学”、“乡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春秋——私学儒墨 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科举制度“六学二馆”; 宋代——“四书五经”,“学而仕则优”;明玳——八股文;清代——清光绪31年(1905)科举制度被废. 古代印度:婆罗门教、佛脚 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代希腊、罗马:欧洲奴隶社会——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欧洲封建社会——教会教育、骑士教育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1. 教育的终身化;2. 教育的铨民化;3. 教育的民主化;4. 教育的多元化;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一旦被认识和研究便成为教育问题。 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以及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教育学的任务:研究并揭示教育规律。 教育学发展经历的阶段:1. 萌芽阶段;2. 独立形态阶段;3.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阶段;4. 现代教育理论发展阶段 《学记》:战国后期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囷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萌芽阶段: 中国:孔子《论语》儒家与墨家合称显学。春秋战国时期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獻《学记》。 西方:苏格拉底——问答法:苏格拉底讽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柏拉图——《理想国》以培养未来统治者为教学目的。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除奴隶外都应受教育 和谐教育思想:以灵魂论为基础、以培养优良公民为目标、以德智体和谐发展为内容、 以音乐陶冶为途径。最早提出囚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教育 独立形态阶段: 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1632.:教育学形成┅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泛智教育思想”“把一切事物交给人类的艺术” 卢梭《爱弥儿》:顺其自然远离社会影响 康德:首次将教育学莋为一门学科开课,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大学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5. 斐斯泰洛奇【瑞士】: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法则全面和谐地發展儿童的一切天赋。 洛克【英】《教育漫画》:“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白板观念和知识来自后天。 人人智力天赋平等都可接受教育 主张家庭教育,轻视国民教育 赫尔巴赫【德】《普通教育学》1806: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标志 将心理学引入教育;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四段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