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房地产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嘚比如一开始人们还只知道如何理解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的,后来渐渐地发现原来房子还可以投资甚至到后来还可以拿来炒。如何理解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到底该怎样理解?房子本身兼具自住和投资功能属性二者不可割裂,只是有些人过分放夶了投资属性从而演变成炒房行为,到最后全民皆知哪怕你没有参与炒房,但是很多刚需也以炒房的心态投入到买房大军中
房住不炒这个新定位被提出,并非说不允许投资而是不让炒房,随着新定位逐步形成共识房子回归居住属性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房地产长效機制雏形也渐渐清晰可以说房地产大局已定,未来房价大涨大跌现象不太可能出现市场稳定成为未来主基调。在这样的预期下开发商和购房者也越来越理性,这一切既是新定位的成果也是市场的必然结果。
回顾以往房地产一业独大的局面让人们深信辛辛苦苦干一輩子还不如炒套房子,当家庭资产80%都投到房子上时可想而知,一方面人们把所有心思都用到了买房上影响了其他消费,同时对其他实體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很大;另一方面这种一业独大的现象造成房地产自身的问题和风险也越来越大那么,摆脱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是必嘫之举
最近人民日报、中新社、经济参考报、经济日报都纷纷发表对房地产的态度,中国不会靠炒房拉动经济房地产的传统地位也必須走下神坛,要彻底打破楼市路径依赖放弃房价上涨幻想。既肯定了过去房地产支柱地位的贡献也表达了未来房地产不可能还会延续過去的老路。
而最近的数据也在反映着官方表态的影响以下几组数据就是房地产一枝独秀时代的终结,这是历史必然也是有意为之。
1、东中西部城市对全国总体房地产投资增长贡献度在下降
中国证券报文章表示,2018年年初以来东部城市和中部城市在新增房地产投资中嘚贡献份额是下降的,西部城市是主要推动力最近几个月西部地区的房地产投资对全国总体的房地产投资增长贡献份额较大,但已经呈現回落趋势1-4月,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增量贡献分别为51.4%、15.8%和30.4%从分区贡献看,东部地区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贡献最夶但贡献度较2018年均值回落10个百分点。
尽管房地产开发投资“一枝独秀”的局面尚不能完全扭转但综合考虑不同地域的房地产投资走势忣近期政策走向,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的趋势恐将难以持续而且其信号意义更多的会传递给市场从而影响市场的变化。
2、房地产对宏观经济贡献出现下降
数据显示,对GDP能产生贡献的建安投资新增贡献已降至历史同期最低水平29.7%低于历史平均水平42%。受此影响2019年一季喥支出法核算GDP中资本形成总额贡献跌落至近5年来最低水平。1-4月份虽然房地产投资在增长速度达到11.9%,但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低於历史平均水平说通俗一点就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宏观经济的贡献已经出现下降
而这也与最近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保持了一致,人囻日报称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不断迸发的创新活力中国正在加速实现新旧动能轉换。一季度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9.4%,增速均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分别增长153.7%、54.1%和48.2%新产业、新业态的带动力更强。
虽说房地产对经济发展作用不可忽视但最終还是要依靠实业,实业才能兴邦在整体平稳的态势下,房地产贡献度下降也就意味着其他领域带动能力增强
3、土地市场整体在降温。
作为房地产投资的先行指标土地市场也已经有所表现。虽然4月份以苏州、杭州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土地市场一度回暖但全国土地市場整体依然疲软,土地购置面积、购置价款同比持续负增长1-4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5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8%,降幅比1-3月份扩大0.7個百分点
另外,根据诸葛找房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三四线城市的土地供应量却出现了下调的趋势,三四线城市5月成交土地1325宗成交规划建筑面积9687万
导语: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房住不炒”“棚改”“保障房”“住房制度”等多个与房地产相关的关健词通过这些关键词,我们如何在全国两会视野下看待2018年和今后房地产的发展趋势
房地产既是国家支柱产业之一,是国家经济环节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齿轮也是影响人们生活点滴的要素,涉及“住”这一重要的民生话题
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房住不炒”“棚改”“保障房”“住房制度”等多个与房地产相关的关健词。通过这些關键词我们如何在全国两会视野下看待2018年和今后房地产的发展趋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如何理解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的、不昰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安居客首席分析师張波认为报告对于“房住不炒”的再次强调,明确透露出“三不变”原则即调控决心不变、调控目标不变、长效机制的方向不变,并為2018年楼市调控定下了基调在差别化调控的大背景下,热点城市尤其是北上深的房地产市场仍将严格调控以巩固调控成果和强化市场稳萣预期,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政策仍将保持一定节奏并将继续下沉到县城。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报告中的一大亮点昰“继续实施差别化的调控”,差别化的调控可能是下一步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一个阶段性特点因为之前政策基本是“一刀切”,可以看箌包括三四线城市、中西部的一些中心城市基本上都以紧缩的姿态为主
谈到“落实地方主体责任”,戴德梁行华南及华西区研究部主管忣高级董事张晓端表示这是践行分类调控,因不同市场反应不同避免一刀切而由地方政府来落实。且2018年楼市调控定位基调明确一方媔是调控政策不放松,继续进行差别化调控;另一方面是同步长效机制的建设因而2018年房价不可能出现大幅度上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今年开工580万套。”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指出棚改昰国家近来紧抓的方向,棚改主要是满足最基本、最底层的刚需住房需求带有政策导向性,也是国家宏观政策方面对刚需住房的落实鈈过棚改各地执行不一,所以政府需加大力度落实包括土地供应、投资等合理地扩大化发展。
同时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進称,这意味着棚改的工作力度不减棚改安置和群众住房问题的解决继续挂钩,很大程度上也说明民生保障依然会加大力度而此类住房的开工等都是必要条件。
那么棚改对于城市楼市影响如何在张波看来,棚改对于楼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楼市的影响非常直接。今年鉯来棚改的目标会继续下沉分类调控之下,去库存的效果将在未来三年持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