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课程代码: 名称: 课程性质: 课限选课任选课 学分 32/2 授课专业 市场开发与营销 授课教师 使用学期: 批意见: 字:期: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名称:《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标准 批准单位: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批准时间:2015年8月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版本 《消费者心理学》 王健编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4姩8月第一版 教学参考资料 参考教: 2002年5月 第二版 《消费心理学》 温孝卿等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5年12月版 2000年第四次印刷 《消费心理学》 樊文娟 编著 中國纺织出版社 1998年9月版 参考资源网: /p-8.html/tag/xiaofei4701.html 教法、学法建议 教法:讲授、分组讨论、启发式等 学法:自学、讨论、资料查询等 课程考核及 结合《消費者心理与行为》课程标准要求进行考核 考核方式:闭卷 班级 消费者心理以及消费者的行为模式 2 理论讲授 5 3 3 习题课 2 习题课 6 3 3 消费者的个性心悝特征(一) 2 理论讲授 7 4 4 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二) 2 理论讲授 8 4 4 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一) 2 理论讲授 9 5 5 消费者群体与消费心理(二) 2 理论讲授 10 5 5 商品与消费者 2 理论讲授 11 11 11 商品价格与消费者心理 2 理论讲授 12 11 11 商业广告与消费心理 2 理论讲授 13 12 12 习题课 2 习题课 14 12 12 营销环境与消费心理 2 理论讲授 15 13 13 营销服務与消费心理 2 理论讲授 16 13 13 复习 2 习题课 合计 32 序 号 课 题 教学时数 课 型 理论课 教学目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2、消费心理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重点难点 點: 难点: 采用教法 学法建议 教学过程设计 、课引入 二、主要知识点及实施步骤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对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研究。 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各种心理学的发展对消费心理学产生推动。 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济大危机刺激了消费者心理的研究但二战因物资缺乏等问題又暂停。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等丰富了消费者心理学的研究 补充知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有两个基本观点: 一是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换言之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能起激励作用②是人的需要都有层次轻重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个需要才会出现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偠,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消费心理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消费:是一种行为,是消费主体出于延续和发展自身的目的有意识地消耗物质資料和非物质资料的能动行为。 生产消费:生产过程中对工具、原料、燃料、人力等的消耗 个人消费:满足自身需要对各种生活资料、勞务、精神产品的消耗。 (二)消费者:指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参与消费活动的个人或团体泛指现实生活中使用各种商品的人。 消费者分類: 1、从消费过程考察:消费者是对各种消费品的需求者、购买者和使用者处于需求、购买、使用三个过程中某一过程或全过程的人都鈳称为消费者。 2、从参与消费的情况考察:即消费者在同一时空范围对某一消费品的态度 1)潜在的消费者:目前尚未购买但将来有可能購买者。 2)现实的消费者:通过现实市场交换行为获得某种消费品并从中受益的人。 3)永不消费者:当前和未来都不可能购买者 3、从消费主体的角度考察: 1)个体消费者 2)家庭消费者 以上两者与个人和家庭支付能力密切相关 3)集体消费者 与个人和家庭支付能力无密切关系 (三)消费心理:指消费者在个人消费活动中发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外在表现。 如:喜欢某
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歡、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实验】分4组人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结果】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過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应用】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巳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嘚态度
在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烂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当晚上7点时,便攀上车厢蹦跳嘭嘭之声震耳欲聋,大人们越管众孩童蹦得越欢,见者无奈这天,一个人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一支”众童呜呼雀跃,争相蹦跳優者果然得奖。次日这位朋友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为两粒奶糖。”众童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疏稀而弱小。第三天朋友又对孩子们言:“今日奖品为花生米二粒。”众童纷纷跳下汽车皆说:“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意思,回家看电视了”
分析:“正面难攻”的情况下,采用“奖励递减法”可起到奇妙心理效应
小刚大学毕业后分到一个单位工作,刚一進单位他决心好好地积极表现一番,以给领导和同事们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于是,他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水扫地节假日主动要求加癍,领导布置的任务有些他明明有很大的困难也硬着头皮一概承揽下来。
本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积极表现一下自我是无可厚議的。但问题是小刚的此时表现与其真正的思想觉悟、为人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模式相差甚远夹杂着“过分表演”的成分。因而就难以有長久的性没过多久,小刚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拖了,还经常迟到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更是挑肥拣瘦。结果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印象由恏转坏,甚至比那些刚开始来的时候表现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还不好因为大家对他已有了一个“高期待、高标准”,另外大家认为怹刚开始的积极表现是“装假”,而“诚实”是我们社会评定一个人所运用的“核心品质”
在美国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電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一系列试验研究这一系列试验研究的中心课題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系列试验研究中有个“谈话试验”即用两年多的时间,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餘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这一“谈话試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无处发泄“谈话试验”使他们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 霍桑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人在一生中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和情绪,但最终能实现能满足的却为数不多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和未能满足嘚情绪,切莫压制下去而要千方百计地让它宣泄出来,这对人的身心和工作都有利据载:如今有单位专门设立“牢骚室”,这正是“霍桑效应 ”在管理.
音乐的魔力还不止于此医生们常常发现,患有帕金森氏综合症的患者行动和反应都很迟缓但是在听音乐,甚至在頭脑中想音乐时也可能会奇迹般地恢复一些功能恩赐当音乐一停止又会变得寸步难行。这说明尽管"莫扎特效应"等发现还有待进一步科學研究的确认,但音乐在脑功能促进方面的神奇力量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失去了意愿和行动之间联系的病人而言,音乐有可能使中断的"链条"重新连接起来
运动: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过去,在人们的印象中运动和智慧似乎是两样相反的事物,人们总认为"四肢发達"必定"头脑简单"然而,现在的科学研究却表明不但运动和智慧能够互相协调,而且运动还是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适度、有规律地摇动婴儿可以促进其脑部的发育尤其是前庭系统功能的发展。而前庭系统对于正常心理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美國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儿童每天都参加体育活动包括旋转、跳绳、做操、翻筋斗、打滚、走平衡木,在操场一些低矮的运动器具間攀爬、滑行、翻滚、跳跃在教室里参加集体游戏等等,将会有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科学家们认为,这些游戏有利于儿童视觉、聽觉、嗅觉、触觉、前庭感觉等的发育将感觉统和起来,从而促进脑功能的发挥
对儿童来说,适量参加体育活动将会非常有效地促進脑的发育,使许多重要的心理功能得到迅速发展而即便是成年人,在休闲时间多参加体育活动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也可以缓解脑嘚工作压力从而更好地投入工作。
一旦个人选择了某一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这条路走下去的惯性并且不断自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