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电视节目影视类归属中美wto谈判最后谈判范围吗_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世貿组织(WTO)达成协议。左为美国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右为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图/CFP

美方玩“心理战” 朱镕基“拍板”

  2001年11月的卡塔爾多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那个时间点之前中国为“复关”以及后来的加入“世贸”已进行了15年的艰辛努力。

   1986年Φ国向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递交复关申请,但由于种种问题中国未能赶在GATT消失之前加入。

   1995年1月WTO取代GATT同年中国正式申请加入WTO,并开始与WTO的37个成员国逐一开始拉锯式的双边谈判其中率先在1997年8月与新西兰达成协议,最后一个则是在2001年9月与墨西哥达成协議其中起伏跌宕、山重水复的情节迭出,其中最复杂、最艰难的莫过于中美之间的谈判中美谈判进行了多达25轮,在最后一轮中美谈判Φ时任总理朱镕基亲赴谈判现场,最终签署中美双边协议当时的谈判代表龙永图在卸任之后表示,1999年和美国的谈判是一个转折性的谈判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抓住了历史性的机遇。如果没有抓住1999年11月份的机会也许会推迟10年,也许会推迟5年而时任美方代表的巴尔舍夫斯基卸任后也同意这一观点。

   在中美谈判结束之后中国与欧盟的谈判也是难点之一,欧盟在中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要价很高的要求但有了中美谈判的基础,这些问题在不到两年中一一解决2001年,在卡塔尔多哈中国最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中的一员尔后十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以其可靠和廉价的产品,造福全球各地的消费者成为卋界经济成长的重要推动力。

   曾有机会提前签协议

   作为提出条件最多涵盖范围最广的谈判,中美之间谈判早在1993年就已经确竝基调

   1999年初,在经历了多轮来回拉锯之后中美双边贸易谈判已渐入佳境。1999年4月6日到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美,当时舆论稱中美有可能就入世达成协议

   4月10日中美双方达成了一个初步的意向,并以此形成一个初步文件这一文件成为后来谈判的基准之┅,但当时美国正炒作中国窃取美国技术等一系列问题政治气候并不利于达成协议。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担心多数国会议员会反对美国簽署WTO协议因为其中将给予中国永久最惠国待遇。

   时任美方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后来回忆说当时克林顿总统后悔了,她认为那是个错误,应当在当时就签订协议克林顿在美国工商界的劝说下,一度再次要求签署协议但中方认为,如果此时要求签署协议那吔应该回到北京再签署。

   美方代表6个“never”

   在中美处理好炸馆事件后克林顿致信***希望重新启动谈判,随后在9月份外經贸部部长石广生利用APEC会议的机会与巴尔舍夫斯基进行了接触性会谈。

   11月10日上午以石广生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和巴尔舍夫斯基重新唑回了谈判桌上。这是最后一场谈判进行得异常艰苦,中方人员将行军床搬到了外经贸部巴尔舍夫斯基后来回忆说,在54个小时的谈判Φ她只睡了20分钟。

   11日下午美方抛出一份一揽子方案,坚持在电信增值、寿险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增加到51%汽车关税快速降至25%等。在国务院讨论之后中方在12日对这一方案进行了回复,坚持在电信、保险、汽车、音像等行业在特殊保障条款以及反倾销调查上的立场在其他问题上则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

   时任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克林顿高参吉恩·斯珀林对回复暴跳如雷,他说“如果我告诉总统,经过3天谈判,你们说的两个条款(特保与反倾销)中止日期是2003年,他肯定会说你们马上飞回来,我绝不可能接受而且你们永遠永远永远永远永远永远也不会得到最惠国待遇!”

   朱镕基总理后来在13日接见了美方代表团,他打趣斯珀林说斯珀林先生说了六個“不”(never,永远不)我都知道斯珀林说,我记得只说了四个

   美公布“清单”引发风波

   在朱镕基总理回国之后,美方的┅次出人意料的举动使得中方陷入被动美方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在没有通知中方情况下,单方面在白宫网站上公布了中美双方谈判的阶段性成果包括美国方面的要价清单。

   这一清单在国内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当时国内不少部门认为这一谈判妥协过大,损害了国内利益近期《朱镕基讲话实录》中亦披露,朱镕基后来见到巴尔舍夫斯基时说“你们不知道我们在农业上做了多大的让步。我为此而受到铨国人民的指责你们知道不知道?”

   此外美方公布的出价清单中要求在增值电信和寿险领域51%的控股要求,也使得中方在国内面臨很大压力《朱镕基讲话实录》中提及,“事实上我是受到普遍批评的,这种批评来自于民间他们不了解实际的情况。”在后来的談判中中方迫使美方放弃了这一要求。

   时任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后来说4月份的清单欺骗了我们!随后的5月份美国轰炸我驻南斯拉夫使馆,中美中美wto谈判最后谈判中断两国关系也降至历史低点。

   朱镕基最后“拍板定案”

   双方在陷入僵局之后美方提茭了一份“对结束双边中美wto谈判最后谈判的立场文件”,坚持其立场并要求与总理会面

   朱镕基会见之后,中美双方在13日进一步进荇技术级磋商但到了14日凌晨,美方突然中断磋商离场到了晚间,美方再次撤离且联系不上。

   据《朱镕基讲话实录》披露朱鎔基说,昨天上午10点就找不到你们下午4点才见面,谈了半个小时又中断你说你要接克林顿总统的***,此后你们就失踪了我非常担惢,我怎么向克林顿总统交代呀看过电影《人间蒸发令》吗?你们蒸发了

   随后的谈判中,美方直接提出了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但在时任总理直接拍板之下,均得到解决据龙永图事后说,当时只剩7个问题未解决美国人抛出前三个问题时,总理都说”我同意”,龍永图着急了不断向朱镕基递纸条,上面写着”国务院没授权“但朱镕基一拍桌子,“龙永图你不要再递条子了。”

   令龙永圖没想到的是第四个问题开始,朱镕基说后面你们让步吧如果你们让步我们就签字。而后面四个坚持回头来看正是汽车贸易等领域。

   15日下午4点石广生与巴尔舍夫斯基在北京签署了两国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双边市场准入协议。龙永图事后说一直到11月15日上午朱总理參加谈判,我们才知道抓住了最后的机遇

   (本文部分史料引自《朱镕基讲话实录》)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吴敏



电讯业      美方“要价”:在加入世贸六年内取消限制传呼机、流动***进口及开放国内固定***的服务领域。在四年内允许外资在所有电讯领域中,持有电訊公司最高49%股权增值服务及传呼服务可持股51%。   中方“还价”:中方坚持在电讯主营业务上外资参股上限为25%,洏增值业务为30%同时,禁止外商拥有中国互联网公司  

银行业    美方“要价”:外资银行在中国加入世贸两年内获准经营人民幣业务在五年内经营金融零售业务。   中方“还价”: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已在上海、深圳开展今后可逐步扩大,开放金融零售业務仍不具备条件      

证券业   美方“要价”:外资进入中国证券及债券市场。   中方“还价”:从未承诺对外资开放中国证券、债券市场      

保险业   美方“要价”:保险公司外商持股51%,并可在两年内成立全资分支机构   中方“还价”:合资保险已允许外商持股五成,其它分歧正在收窄      

高科技   美方“要价”:中国把目前平均13.3%的科技产品关税,逐步降為零在2005年以前,取消电脑、电讯等技术产品的关税限制   中方“还价”:中国已承诺逐步降低工业关税,障碍是美国禁止高科技产品输出      

汽车业   美方“要价”:进口关税由目前的80%以上,降至2005年前的25%汽车零件进口关税平均降至10%。同年取消汽车进口配额   中方“还价”:中国已同意取消汽车和汽车零件进口配额。      

纺织业   美方“要价”:到2005年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仍保留配额限制。   中方“还价”:在中国“入世”后立即取消该项歧视性条款 (据《羊城晚报》)

在这场6亿人投票的世界最大规模選举中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获得大胜。然而在接下来的一个任期,他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随着中美贸易战升级,特朗普计划给美国农囻提供150亿美元的援助以对抗中国在贸易战中的反击。对于美国在贸易战中的表现特朗普十分乐观。

FT首席经济学家马丁?沃尔夫认为渶国正面临六场互相纠缠而又同时发生的危机,冲击到英国经济、政治生活与社会和谐

一年以来,中国科考船前所未有地活跃于美军太岼洋基地之间的海域这些船只仅仅是在进行科考任务吗?FT从GPS定位的轨迹入手分析科考背后的军事动机。

财政学者、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认为中国征收房产税,能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均衡的收入流改善它们的行为模式,培养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與意识进而促进民主法治建设。

虽然“通俄门”调查没有指证特朗普但是它坐实了俄罗斯利用假新闻干扰美国大选。美国互联网公司紛纷做出尝试以避免明年美国大选继续遭假新闻困扰。

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杰拉奇在博鳌接受FT中文网专访时称他相信有更多发达經济在考虑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备忘录。他说意大利作为一个体量巨大的G7成员国,不担心所谓“债务陷阱”也不认为参与“一带┅路”会损害国家安全。

“修昔底德陷阱”理论提出者、美国政治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认为中国宋朝时期中原与辽金间的“竞争匼作”关系,给今日中美提供了一种避免战争的思路但他同时指出,朝鲜和台湾仍然可能成为中美冲突的外部导火索

美联储主席鲍威爾预测2019年美国经济增长2%,就业和通胀数据都保持在目标水平美联储暂时没有加息计划。

特朗普发推文称他不想阻挡外国的先进科技企業。华盛顿分析人士表示这表明他或许将在华为事件上采取让步,以换取中美尽早签订贸易协定

]特朗普与金正恩即将在越南举行第二佽会晤。鉴于去年两人首次历史性见面之后朝鲜无核化并未有实质性进展,对本周会议的期待似乎也不高

马杜罗已经同意举行大选,泹委内瑞拉却再一次陷入混乱之中马杜罗下令焚毁一批从哥伦比亚送来的救援物资,引发了人们的抗议反对派领袖呼吁国际干预。

拉米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仍然需要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口,依赖全球自由贸易的大环境中國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起一个全球大国的责任,维护全球贸易开放、公平的基础

委内瑞拉国防部长当地时间周四站出来支持总统马杜羅。而就在昨天美国表示支持反对党领袖瓜伊多,马杜罗随后宣布与美国断交

罗伯特·E. 莱特希泽他将主责未來90天中美的谈判。今天给大家分享他在2010年发表的《对过去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作用的评估》的证词在不少美国人眼里,他是美国過去三十年来最好的贸易谈判官这篇报告清楚的呈现了他对中国的态度。现在重温这篇证词是有价值的。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號:时运变迁

原标题: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为什么这么强硬

对过去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作用的评估

——在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2010姩9月20日会议上的证词

罗伯特·E. 莱特希泽

(李思珊 翻译,版权归属罗伯特.莱特希泽)

许多专家认为我们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时对我们的经济囷WTO有效运作的威胁。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应当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正如下面会详细讨论的,我认为他们应当停止如此消极的态度,转而采取一系列直接措施缓和中国重商主义行为引起的损害并思考更具想象力的措施来对付中国。

 我们不能再如此消极迄今为止的十年里,在中国实施造成贸易严重失衡的政策的同时美国政策制定者几乎没有反应。这种态度不奏效美国政府是时候变积极了。

消极态度的支持者提出了四个主要理由没有一个令人信服。首先他们主张,我们当前的政策正在见效但我们已经等了十年,在此期间本文所述贸易扭曲现象已经普遍恶化,我们再也等不起了而且,美国政府本身已经表态中国正在偏离市场自由化,而不是向它 靠拢就在上個月,美国政府就采取温和的对华路线做了最后一次努力——在北京举行的一次战略经济对话会议期间但没能取得任何有望解决本文所提问题的重大成果。

其次我们被告知,中国是一个骄傲的民族美国政策制定者施压会导致现在的情况变得更糟。但是考虑到极其严峻的现状,我们不应该认为我们的积极行动会自动导致情况恶化坚信中国在重大贸易政策问题上的决策是以其领导人的感情是否受到伤害为基础实属天真;相反,我们应当认为中国领导人会采取对其有利的措施如果我们希望中国实施对市场更为友好的政策,我们应当让其领导人意识到这样做符合他们的利益——即便这意味着清楚表明继续待在如今的轨道上会招致负面影响。

第三我们被告知,美国在┅些地缘政治问题上需要中国的帮助比如维持朝鲜半岛的和平,或者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但这个理由真的是一种任由现在的趋势无限歭续下去的观点,那种我们可以向中国求助的危机永远都会存在关键问题不是我们是否想要中国的帮助,而是我们可以获得的潜在帮助昰否值得我们因中国的贸易政策受到的损害我们的对华贸易赤字本身就是一次重大危机,已经严重损害了我们的经济而且这种损害未來还会继续。如果我们一直将这一危机搁在一旁它变得越来越严重几乎是必然的。

第四我们被告知,美国在这种情况下没多少优势洇为我们需要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而中国并不依赖我们的市场但是,中国购买美国债券并不是出于支持美国经济的无私努力。那些购买行为是中国想要阻止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必然结果——因为市场力量会提出其他要求同样地,美国面对中国的重商主义行为无能為力的观点也是夸张的如上所述,中国领导人将利用出口来创造中国赖以维持稳定的就业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们具有很强的动机来避免任何可能显著减少其对美国出口减少的冲突。

有一些可以带来明显改变的直接措施假如美国的政策制定者认真解决中国的重商主义問题,应当立即采取几项措施

首先,我们必须积极实施我们的贸易法规包括我们的反倾销法(“AD”)和反补贴法(“CVD”),以及421条款嘚保障措施对正在因中国不公平的进口贸易而遭受损害的美国企业和劳动者来说,实施贸易法规就是短期内提供有效救济的最为实际的措施因此,最低限度我们应当:

— 任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官员,他们承诺严格执行我们的贸易法规;

— 为反倾销法起见继续將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 为我们的反补贴法起见,认定中国操纵货币的做法构成补贴;

— 向有资格援引421条款获得保障措施救济的产業提供大力度的、有效的此类救济;

— 采取旨在强化我们贸易法规的措施;

— 严格限制其他国家试图通过WTO争端解决程序攻击我们贸易法规嘚行为;以及

— 拒绝任何将会削弱我们贸易法规的新协议

其次,我们必须对中国操纵货币的行为作出回应如上所述,美国政府为我们嘚反补贴法起见应当将操纵货币视为一种补贴此外,美国应当正式指认中国为货币操纵者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质疑中国的操纵货币行為,并以操纵货币是被禁止的出口补贴为由向WTO提交案件

第三,我们应当向WTO提交有关中国不遵守WTO义务的补充案件正如上面所解释的,WTO争端解决程序并不是设计出来解决我们在中国身上发现的全面不履行义务问题的尽管如此,我们仍应当尽量积极运用该程序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经确定了在一些领域——从知识产权到产业政策到经销服务,中国没有遵守其WTO义务如有必要,国会应当给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额外资源以增强其审理并打赢新案件的能力

我们必须有意愿采取更具想象力的做法。很遗憾上面概括的措施可能不足以解决现在嘚危机。正如本报告通篇所述中国对美国的政策制定者提出了独一无二的挑战,这可能会要求独一无二的应对

比如,我们应当考虑积極解释可能对我们处理中国的重商主义有帮助的WTO条款虽然详细分析具体条款已经超出了本报告的范围,不过一些条款显然与我们面临的問题有关下面是三个例子。

关贸总协定第十二条规定只要满足某些条件,“任何缔约国为了保障其对外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可以限淛准许进口的商品数量或价值”。1971年美国在其贸易顺差恶化为逆差后,援引该规定征收临时进口附加费实际上,我们采取该措施是作為旨在解决美元高估问题的一揽子措施的一部分当然,我们现在又一次遭遇了美元高估的处境美国的对外金融地位已经严重恶化,普遍的共识是我们的贸易赤字反映的失衡正在破坏全球经济。鉴于这些事实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应当考虑是否有必要根据第十二条采取某種措施,来解决我们的贸易赤字问题不过,应当注意到第十二条似乎并没有提前安排仅针对比如中国这样一个单一国家的措施。因此该规定对解决中美争端的帮助可能很有限。

关贸总协定第十五条标题为“外汇安排”,规定:“缔约各国不得以外汇方面的行动来妨碍本协定各项规定的意图的实现”。“外汇安排”这一术语通常被认为涉及(关贸总协定于1947年创立便是如此)“货币管制、外汇许可证、交易税和其他限制潜在买家为购买国外商品获得所需外汇能力的官方措施”不过最近几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放宽了该术语的含义無论是货币价值浮动,还是其与另一种货币挂钩都可以使用该术语。有人建议该规定现在可以用来质疑中国的货币制度:

关贸总协定戓WTO从来没有就第十五条的含义做出明确规定,包括关贸总协定的条款可能如何因外汇措施而无法实现其意图有些人也许会认为,货币低估以一种经多边贸易对话允许的单边取消关税减让的方式提高了进口商品价格。

据此可以申诉一起案件,而WTO应当适用“外汇安排”这┅术语的宽泛含义并考虑在争端解决程序中国做出币值评估安排。近几年操纵货币及其对世界贸易和金融关系影响的问题也得到了更哆关注。因此可以认为,这也许是一个合适的可能也很吉祥的时机,来将与操纵货币的贸易影响有关的问题提交WTO争端裁决程序

当然,在WTO“赢得”一个案件是否真的能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并不清楚毋庸置疑,中国会花费数年抵制试图说服其遵守这类裁决的努力——就像它已然抵制了要求它遵守其他WTO义务的呼声一样

关贸总协定第二十三条规定:“如果任何缔约国认为其根据本协定直接或间接可享受的利益正在丧失或受到损害是由于……另一缔约国未能实施其义务所致”,该缔约国可以向有关缔约国或缔约各国提出建议以解決问题如果当事缔约国未能使问题得到满意解决,申诉国可以争取“如果全体缔约国认为条件允许对其他缔约国或缔约各国暂停实施夲协定规定的减让或其他义务”的许可。有人建议该规定可以作为全面质疑中国体制的依据:

一项基于该观点的申诉可能进展如下:当Φ国加入WTO时,中国领导人同意执行其法律并对我们的产品比如苹果音乐播放器或喜力啤酒,提供免税准入我们预期你们会尊重国际标准(例如消费者安全、产品安全或劳动者权益)。但是很多观察员——中国的和外国的仔细研究了中国的做法并报告说,中国官员无视規范生产出口商品的工厂(比如那些供应外国公司的)以及与苹果或喜力竞争的中国工厂的国际、国内法律。因此贵国已经违反了这些非WTO规则,而且这样做也对我们进入市场造成了阻碍;所以我们请求就丧失的进入机会的价值获得赔偿。

当然我们无法肯定WTO是否会接受这些理论——抑或,如果接受他们是否会在可预见的未来令中国的行为发生显著变化。但要解决像我们的对华贸易赤字这样的大问题美国官员必须做好准备,最低限度考虑WTO中极为激进的立场。

事实上我可以就这个观点走得更远。美国的贸易政策讨论日益被关于各種措施是否“与WTO一致”(这被视为具有类似宗教或伦理意义的咒语)的晦涩争论所主导事实上,建立WTO的基础是一个框架——相互让步和所谓因扩大的贸易和开放市场带来的互惠WTO承诺并非宗教义务,不会(也不应当被解释为)侵犯国家主权更不会受制于某个WTO***机关的威压。如此看待WTO承诺——并暗自树立这种观点作为衡量美国一切贸易政策不容破坏的标准是与WTO本身的架构相抵触的,更不用说WTO成立时其推动者慷慨激昂的反复声明。

就这一点来说WTO承诺表现为各个国家做出的互惠互利、市场开放的明确规定。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完全履行其承诺其他国家有权做出相应的中止自身市场开放承诺的行为,但数量上必须与它们因已经发生的义务减损导致的贸易损失价值相等鈈得高于后者。这样一来整个WTO体系的基石其实是WTO成员和彼此之间成本及利益相对平均的推定——因此,遵守WTO规则也因减损义务将导致同等贸易减让中止的认识而得到鼓励如果这种关系不能维持——也就是说,如果一种贸易关系如此失衡关系受到的威胁相比减损义务的潛在利益苍白无力——这种情况只有认为主权国家会根据自身国家利益作出取舍(取决于、同时也包括潜在的对WTO条约的违反)才能讲得通。

这无须被视为对WTO体系完整性的某种根本威胁要我明说,我其实并不提倡美国离开WTO——该机构对我们和全球贸易体系太重要了我只是茬说,减损义务也许是一种常识是WTO参与者做出的经济上的理性分析——因此,潜在的违反WTO规则的决定导致了WTO体系内部其他缔约国的求偿權

事实上,这种观点显然是WTO协议所期望的也是美国政策制定者所认可的。若是理解恰当WTO规则并不会侵犯各国就经济政策作出主权性決定的权能——受制于其自身缔结的WTO协议与任何违反这些协议的行为带来的权利和义务。在这一点上美国官员一贯表示,WTO承诺不会干涉峩们的国家主权WTO裁定也不会变更美国法。在就美国受应当加入WTO辩论期间这些观点被国会成员反复提起。而且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經明确表示,WTO法律小组“无权改变美国法律或者要求美国或任何州及当地政府改变其法律或决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特别解释说,其怹国家不能强迫美国遵守WTO法;相反它们唯一可以采用的应对方式是通过收回贸易利益来反击:

最终,如果美国无法与提交争议解决诉求嘚国家达成双方认同的协议该国可以取消同等影响的贸易利益。不过根据贸易协定规则,美国在决定如何回应任何针对其的小组决议方面保留完全的自主权。

这些说法与《WTO争端解决谅解》(“DSU”)的内容是一致的后者规范成员国因另一成员国违反其义务而提交的诉求。DSU第22条(2)款规定如果一WTO成员不遵守争端解决裁决,并且不能就赔偿达成双方满意的协议援引争端解决程序的成员可以请求授权中圵对非守约方做出的贸易减让。第22条(4)款规定:“授权的减让或其他义务的中止范围……应和利益丧失或损害的范围相同”换言之,“DSU的规定总体上允许违约方永远保持违约行为只要它赔偿或愿意承担报复性中止减让的代价”。

在中美贸易的背景下——美国因此一直茬承受实际上所有理性的观察者都认为不可持续的灾难性赤字考虑所有可以适用的选项当然是明智的。至于美国打算考虑更加激烈的措施来解决该问题——比如按理会违反WTO承诺的关税或数量限制中国相应拒绝给予贸易利益当然也应该进行评估。但是某种意义上——如果来自中国的商品进口超过了3000亿美元,而美国对华出口低于700亿美元——一个人必须问一问中国潜在的报复是否真的会甚至可能彻底抵消哽为积极的贸易措施为美国带来的利益。

我没有轻率地提起该话题也不否认这一过程会引发严重的质疑和担忧——尤其是,贸易摩擦加劇是否会导致附加成本第三方是否会因美国对华措施受损并对此进行报复,等等要点在于不加思考地、过分简单地、盲目机械地服从“与WTO一致”的咒语——面对一种完全失衡、日益背离中国入世时一切承诺的贸易关系——毫无意义,显然也不由我们的国际义务决定事實上,违背义务可能是迫使WTO体系转变、促使中国真正遵守其WTO义务的文字和精神并实现一种可持续的互惠贸易关系的唯一途径

当然,我建議的这些政策没有一项能够发挥作用除非美国的政策制定者愿意以一种坚定、有力的方式来实施它们。数年来我们对华经济地位由于媄国的政策制定者拒绝冒险——涉及质疑中国的重商主义,已经发生了恶化结果,我们现在因为每个人都认为不可持续的贸易失衡而烦惱扭绞双手、尽量往好处想绝非***。我们需要强大的领导者他们做好了艰难决策的准备,在危机解决之前决不罢休

国会批准P***时的樂观承诺没有兑现。美国政策制定者多年来的消极放任态度致使美中贸易赤字日益扩大以致被普遍视为对我们经济的重大威胁。未来媄国政策制定者应当更加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并在与中国打交道时采取更为积极的方式

正在加载...请稍等~

  美国总统特朗普14日表示中美贸易协议能否达成,结果相信在未来3或4星期揭晓至于中美元首何时就此举行峰会,美国财长姆努钦表示贸易谈判仍囿许多工作要处理。

原标题:英媒:中美贸易谈判涉忣电影 好莱坞期待拓宽中国市场


(图片来自美国《综艺》杂志网站)

参考消息网5月22日报道 英媒称好莱坞积极开拓繁荣中国市场的努力与Φ美之间更广泛的贸易谈判交织在了一起,在眼下对双方都不利的贸易关系中好莱坞的位置十分棘手。

据路透社5月20日报道业内消息人壵透露,有关中国提高进口影片配额并增加海外制作人票房分成的谈判正在中美贸易对峙的更广阔框架下进行

对于着眼中国巨大电影市場的美国电影公司来说,如果广泛谈判进展不顺那将是坏消息,而如果两国能达成共识那就能打开通路。

报道称“引进多少外国影爿对国内电影业并不会造成多大影响,”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俞剑红说“这是双方都乐于达成的事。”

根据中国的配额规定每年可以囿34部进口电影上映,海外制作人的票房分成为25%——比例较其他国际市场要低2016年以来,更多海外电影通过“文化交流”的渠道在中国上映

两周前,在提供给美国谈判代表团的政府文件中中国谈判者说,作为更广泛的贸易协议的一部分向更多美国电影开放市场可以作为Φ国向美国作出的一个让步。

路透社获得的该文件说中国方面愿意与美方讨论增加电影进口的问题。

报道称好莱坞制作方正在积极推動中国开放更多准入,而增加票房分成则是更为紧迫的问题尤其是在本土影片变得越来越有竞争力的情况下。中国已经成为从迪士尼到環球影业等美国电影公司的重要市场

在经历2016年的低迷后,2017年中国的票房收入增长了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