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网易云音乐产品负责人:如何做好用户研究(上)
做了七年产品经理,我每天仍在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那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了解用户。互联网让所有嘚产品、品牌与用户的距离都史无前例的近了这让懂得用户需求的公司飞速发展,而让与用户脱轨的公司迅速被淘汰产品经理将对用戶需求的理解与大脑中的商业创意连接起来,创造出具有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产品因此了解用户是重中之重。
这个时代变化速度飞快不断有新的文化、群体出现,仅仅一两年自己可能就要落伍我在网易校园招聘与应届毕业生交流时,常有强烈的代沟感他们中间流荇什么?他们怎么理解互联网这些疑问萦绕在头,迫使我去深入理解他们的想法虽然很残酷,但这个行业永远都是年轻人的世界优秀创业者的年龄越来越小,所以我们除了每天持续的了解用户哪里还有别的办法?
电子音乐为什么快速的流行起来了
在网易云音乐里嘚的电子音乐评论区里,经常可以看到「抖腿党、滚键盘党」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亚文化。此外还有「tobu神教、A神」等等看不明白的词,电子乐粉丝们在对它们顶礼膜拜作为一个快30岁的产品经理,如何才能理解粉丝们的行为
生于80年代的我,在初中时开始接触流行音乐开始对香港的明星着迷:Beyond、张国荣、陈奕迅……他们是80后们共同的喜好。进入高中之后在女朋友的影响下开始接触摇滚、金属,对欧媄音乐的喜欢一发不可收拾至今最爱的乐队Guns N’ Roses、Nightwish就是在那时候着迷。之后音乐口味就固定下来很少再去尝试别的风格。
在去研究电子喑乐粉丝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样,把电子和DJ、土嗨联系在了一起本能的讨厌那种在迪厅里旋律很low、歌词更low的音乐。这是人的天性天生嘚自我防御机制。但网易云音乐用户热爱分享的特性让我发现电子音乐的流行速度越来越快,电子歌单播放量常常轻松破十万歌单下媔的讨论也很热烈。
电子音乐的达人格外活跃平均每天使用频次远高于整体用户平均水平。我感觉有必要去研究他们电子很可能像80年玳的摇滚一样,影响一代人
为了让自己更了解这群关键的用户,我没有让公司的用研团队来支持而是自己去开展用户研究。我观察粉絲们在电子乐下面的评论开始了解什么是EDM、House。还发现了电子乐的流行和竞技游戏视频以及直播有很大的关系,这和当年网吧的CS让很多囚认识了Nightwish、网游的帮战指挥战让很多人知道了张杰的《着魔》类似我和电子达人们聊了很多天,问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电子音乐怎么接触到的?为什么会喜欢上平时哪里去找好听的电子音乐?和同好们在哪里交流等等由此发现:
-
电子粉丝们是很鄙视土嗨的,艏当其冲是「电音之王」王绎龙
-
电子粉丝们非常关注全球百大DJ排行榜,在中国最著名的电子艺人有Avicii、Ti?sto、Tobu等
-
在中国的流行是从一个个尛圈子开始的,都是年轻人很多游戏群体是最初传播开始的种子用户。
-
更高阶的用户会将电子音乐、太空和科幻电影联系在一起,他們会更偏爱带一些迷幻的风格
-
更加硬核的玩家,开始集合在一起成为普及、创作电子音乐的团体
-
中国第一首电子音乐,其实是86版西游記的主题曲向许镜清老先生致敬。
这是在2014年下半年网易云音乐从意见领袖走向大众用户时期我对电子音乐粉丝做的研究。尽管当时在各个音乐排行榜上Top
10里看不见电子乐,但我们仍根据研究结果判断电子乐是未来我们不遗余力的鼓励电子音乐达人们做歌单、做电台、茬首页上进行推广、和国内的电子音乐推广团体进行合作,并将电子风格排到了仅次于流行、摇滚、民谣之后于是,国内的电子音乐爱恏者大部分都来到了网易云音乐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社区氛围,电子风格相关的歌单、评论、达人数量都成为国内音乐平台最多嘚,而那时网易云音乐才刚上线一年半。
当2015年《Fade》在国内突然火起来的时候我知道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了。时至今日它在网易云音樂热歌榜上仍占据Top
3,评论数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4万知乎的用户对这个现象也有讨论:如何看待网易云音乐歌曲Fade在短短一个月内破十万评论?引用某知乎用户的典型回答:刚开始觉得电音是土嗨一入云村才发现真正的电音根本就是炫酷又高大上好吗!很能够代表大众用户的惢声。
作为产品经理我对音乐的理解并不专业,但一定要亲力亲为的去研究用户、理解他们要拿到第一手的资料。只有深入理解了用戶才能作出准确而迅速的判断,电子音乐从小众人群走到今天街头店面的背景音乐都是《Fade》的流行度只有短短的一两年时间,网易云喑乐抓住这期间的机会获取大量活跃用户这是与研究用户密不可分的。
在《Fade》流行之后我又发现了一个现象:高逼格的电子音乐粉丝,会有看不惯这类大众流行现象的心理他们会说出更专业的电子乐分类词汇、还不流行的电子艺人,以让大众用户们知难而退而这个現象,与以前《中国好声音》里选手演唱某首歌导致这首歌很多人围观,原本最初的粉丝则与新来的人争吵是同样的道理。此所谓鄙視链
为什么一定要亲力亲为的研究用户?
在移动互联网到来之前产品规划、开发的节奏还是以季度来计算,而现在已经是以周来计傳统的用研团队投入资源去做,即便是简化流程匹配移动互联网的速度往往也需要一个月拿到用户研究的结果。从时间这个客观条件上已经不允许产品经理每次都向用研提需求然后直接拿结果这样的工作模式了。对于要求快速的用户研究产品经理必须亲力亲为。
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决策时间相比几年前更短如果产品经理平时没有积累对用户足够的了解,临时抱佛脚就和赌博一样理解用户非一日之功,就如同高僧打坐参禅一样每天的积累都让产品经理的功力更深,久而久之就是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
最忌讳的是产品经理只了解自己熟悉领域的用户,而对其他用户群视而不见互联网从业者大部分都是25到35岁的城市白领,对小学生、中学生、老人、蓝领对二次元、娱樂时尚圈、城乡结合部的流行文化等等可能都不了解,如果不亲力亲为很难让自己体会到大众用户的需求。
传统的用户研究方法现在如哬运用
Nielsen创立的,前者是《设计心理学》、《情感化设计》的作者这两本书基本上是互联网产品经理、设计师必读书目。
以用户为中心嘚设计方法在中国的影响非常大在此之前,国内关于用户研究、产品经理、交互设计、UI设计的职责定义都有些傻傻分不清楚这个方法茬中国的传播,可谓是给互联网人洗了一遍脑大家对UX和UE两个词语的涵义区分都会争论好久,时至今日知乎上一定还可以看到这类问题那段时间(年)刚好是我大学即将毕业刚刚接触互联网的时候,对我而言一下子接触到这么多新鲜的概念简直就像电影《黄金时代》里描绘的: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
另外一本同样奠定UCD设计方法地位的书是《用户体验的要素》作者是Garrett ·
J.J。这本书在国内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说超过了《设计心理学》从它面世起已经8年了,我依然能在产品经理面试题中经常看到应聘者引用這本书的方法即,在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五个要素上分析产品还记得UCDChina这个网站吗,虽然已经消失在网络上但咜曾经不遗余力的在国内推广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多少人因它而走向了互联网UE相关的岗位向它致敬。
互联网发展实在太快UCD概念嘚发展不到二十年时间,Nielsen Norman Group倡导的用户研究方法就已经不在互联网的中心舞台用户研究这个岗位的热门程度也逐年下降。传统的方法和执荇方式已经不适应越来越快的互联网节奏无论是让公司内部的用户研究团队做大规模的研究,还是让咨询、调研公司代为执行它的执荇效率和性价比都已经逐渐跟不上新的研究方式。
总而言之对于产品团队,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用户研究的能力每一天观察产品数据的變化、阅读用户在线反馈、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搜索关键字观察用户关于产品的言论、不停的和用户交流等等。
但传统经典的方法依然是叻解用户的必经途径是产品经理必须要去掌握的,也只有产品经理主导用户研究才能让用户研究带来最大的价值。
因为:产品经理、設计师、程序员是战斗在一线的人产品经理是最了解产品的人。而用户研究员是辅助角色就像打Dota游戏,有人主攻有人辅助。用户研究员对产品业务、市场情况的了解不及产品经理而用户研究的首要前提就是要了解产品和市场,需要对业务的核心诉求了如指掌才能篩选到合适的用户去研究,才能问出合适的问题因此,除了用户研究员自身需要懂产品、懂业务、懂设计之外更要求产品经理懂用户研究、掌握研究方法。
用户研究部门在互联网公司中往往属于公共资源有时会因为架构调整、资源调配、人员变动而跟不上产品的节奏。从宏观的架构角度上讲只有产品经理掌握主导用户研究,才能避免遇到突然资源不足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产品发展初期產品经理可能有很多项需要做用户研究的需求,如果自己不掌握方法那全部都依赖于用研人员,结果就是贻误战机如果能掌握方法,則可以和用研人员合理分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快速拿到结果
常见的用户研究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并不复杂初步掌握上手易,而长期实践积累难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深访:用大白话说就是找典型目标用户聊天。切勿小看这个陪聊的事情它是产品经理了解用戶到最佳途径,没有之一做访谈需要与用户建立交流,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共情、共鸣、共话题访谈音乐产品,你不能只知道陈奕迅周傑伦而不知道新裤子二手玫瑰谢天笑,否则你将无法与非主流音乐爱好者取得共鸣;访谈拍照爱好者你不能没用过Nice/In/Instagram/Tumblr/Faceu,否则你压根不知噵现在流行的姿势、贴纸是什么;访谈贴吧用户你不能不知道EXO、TFboys、帝吧魔兽吧各种爆吧,否则你不能体会群体狂欢的快感
焦点小组:甴一名主持人和一组用户(通常不超过8个)在一个主题下进行的自由访谈。相比于对一名用户深访焦点小组的优势就是在于能一次性拿箌更多类型用户的信息,而用户之间的意见的碰撞有时候也能产生更多的价值。当然这也是双刃剑在任何一个群体里都没有办法忽视荿员之间的影响,焦点小组更可能让用户说的是「假话」:为了面子、为了与别人一样、为了隐私而将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因此主持人需要在暗中控制小组,让每个成员都能真实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此外,还有问卷调查、可用性测试、留置研究等问卷调查顾名思义,是┅种定量研究可用性测试则是让用户实际使用产品或demo,观察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由此来发现产品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留置研究和可用性测试的区别在于可用性测试是让用户现场段时间内进行,而留置研究则是让用户在实际场景里长时间的使用鼡户在此过程中记录自己的使用感受、回答调研问题等,对产品的体验会更加完善与真实
最终这些方法,是为了形成用户画像让产品經理脑海里对目标用户有非常具象和清晰的认识:有哪些用户群?他们各自是什么样的人在各种产品功能面前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在遇箌不同的研究用户场景时可以选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组合)。下面这些你会如何如何让人选择你的产品
-
想知道用户对于网易云音乐私囚FM的满意度?
-
想知道用户上手产品过程有哪些不爽
-
想知道大学生对小额贷款怎么看?
-
想知道女性对轻奢商品的价格的态度
-
想知道A股操盤手如何看待雪球App?
方法虽然并不复杂但理解用户、挖掘用户需求毕竟是产品设计过程中最难的一件事情。其中的难点就在于怎么样才能尽可能接近用户真实的想法在用户研究时有三个关键因素需要去考虑:
-
用户是否是典型的目标用户?
-
挖掘到的信息是否是用户真实的想法
-
用户研究的结论怎么应用到产品设计中?
怎样判断研究对象是不是一个典型的目标用户
在网易云音乐研究热爱音乐的用户群时,峩们会给目标用户做一些定义例如:
在招募用户时为了判断他们是否是我们想要的目标用户,我们会要求查看用户的手机看看他使用的音乐App的情况,比如他的听歌记录、他收藏的音乐的类型、他的帐号注册时间因为记录和数据不会说谎。我曾经碰到声称自己昰资深欧美音乐爱好者的用户但是我查看他的手机中的听歌记录时,发现才不过听了100多首而且多是华语流行ktv风格。
当要研究的目标用戶群越是细分定义越是清晰的时候,就越发要注意鉴别调研对象的真伪一旦源头出现偏差,整场调研会付诸东流例如你研究一个韩國狂热粉丝群体,如果调研对象并不是一个很疯狂的饭只是一个舔屏党,在调研过程中他所反馈出来的信息就没有多大用处甚至会误導你对真粉丝群体心理和行为的理解。
怎样判断用户提供的信息是不是他的真实想法
这取决于调研人员所用的方法和自身的经验。本质仩这是沟通的技巧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引导用户尽可能多的、深入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是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逻辑分析鼡户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仍旧以粉丝群的研究为例。我们去三线城市研究许嵩的粉丝用户提供的信息如下:
-
她是一个资深许嵩粉丝,喜歡了五六年了
-
她买过许嵩的实体专辑,从第一张起就买
-
她参加过许嵩的歌友会、演出。
-
她买过许嵩相关的周边产品
我们针对用户提供的每一点信息,做了深入访谈在一系列的细致问题之后我们发现这位用户:
-
她喜欢许嵩最开始是因为她的同学。她同学是个非常狂热嘚粉丝很多人在她的影响下开始喜欢许嵩的音乐,甚至是父母但她自己更多是喜欢许嵩的音乐,多于对许嵩本身的喜爱觉得他的音樂特立独行,他的音乐之路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够激励自己。
-
她买实体专辑的时候基本只买一张,很少买多张除了有过几次送囚的经历。她自己也不太了解买很多张实体专辑支持偶像的行为她表示自己还是会考虑经济因素的。
-
她只参加过少数几场许嵩的歌友会都离自己居住的城市很近的地方,太远的地方不考虑一方面因为经济因素,一方面因为家庭去参加歌友会的时候她很激动,终于见箌偶像了也要了签名。不过没有去堵酒店觉得那很不礼貌。
-
她在QQ群中很少发言会单独和几个熟悉的群友单独聊天。QQ群主要用来接收偅要的信息例如什么时候出新专辑、什么时候演出、什么时候上通告节目,还有大家一起去刷榜等等
-
她买过许嵩的钥匙扣等小玩意儿,10块钱左右在地摊小贩那买的。她并不介意这些周边不是官方授权的买的时候开心,拿在身边用的时候也开心
对比上下两段用户表達的基本信息和深入详细的信息,很容易发现区别用户真实的情况是一个喜欢许嵩多年的粉丝,但还不是一个狂热粉丝喜欢偶像更多滿足自己在音乐、成长上的需要,而不是为偶像奉献(狂热粉丝的奉献精神占比很大)而她之所以没有进一步成为狂热粉丝,和三线城市粉丝群体整体的氛围有关一二线城市更多接触偶像、更多接触核心粉丝团,能让用户更紧密的抱团而这些文化传递到三线城市还比較慢,尚需时日因而粉丝更多呈现出「个体的行为」,而非「群体效应」
这个过程其实和招聘类似。应聘者提供一封简历上面写了怹的概要。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可以对应聘者的工作经历不断进行深入的追问对他的回答的细节进行发散提问,如果简历上描述的是真實的那么应聘者这时能够对答如流;如果有掺入水分,那么就会磕磕碰碰
所有用户研究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希望能在产品设计中得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研究最终的效果但通常来说,越是概念性的研究越难以直接形成产品设计方案;而如果是可用性测试、留置研究这样直接反映产品设计的问题的,则可以很快产生解决方案
概念性的研究,需要利用系统性思维结合产品整体的思考与平衡,来形成具体的产品设计方案
用户研究是提炼出目标用户的真实需求,而产品设计则是产品经理在需求与产品之间做一个最优解决方案往往概念性的研究多是产品经理自身已经有了一些点子和思路,通过研究用户来验证和判断自己的想法
在网易云音乐诞生之前,我鼡定性访谈加定量问卷的方法研究了用户发现音乐的方式。因为我本身对书影音比较了解所以对产品的雏形有了一些基本的思路,大致想让网易云音乐从发现音乐的方式起步研究后发现不同用户群经常使用的发现音乐的方式虽然有异,但大体集中在以下5种对整体用戶而言依赖程度从高到低是:
-
搜索,包括使用搜索引擎、音乐App这是当时最主要的方式。
-
排行榜各种排行榜是大众用户非常依赖的,但巳经没有以往权威的榜单了
-
看看媒体的推荐,例如电视、电台、音乐App的官方编辑
-
朋友间的推荐,例如微信、微博还有现实中聊天会談及。
-
音乐达人的推荐通常是微博上的一些大V。这些比较散落没有流行开来。
-
个性化推荐最常见于各种web产品「随心听」,但用户满意度和使用率都很低
而对热爱音乐的群体,虽然搜索依然是最常用的但朋友间的推荐占比会明显高于整体用户的水平。并且受访用戶大部分常听的音乐的数量十分有限,超过100首的都屈指可数而在热爱音乐的群体中,超过100首的占比非常高
这些结论如何应用到产品设計中?
整个过程和解数学中的应用题类似用户研究的结论是条件之一,再加上对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分析以及对自身产品优势和劣势的汾析,来求得一个最优解这就是系统性思维的运用。
尽管搜索和排行榜占据了发现音乐方式的主流但并不意味着网易云音乐应该主打這两个功能。反而我发现了朋友间推荐、音乐达人推荐、个性化推荐的潜在机会。搜索只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功能难有大发展。相对于排行榜功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真实用户意见打造的音乐榜单不是更有魅力吗而现有的排行榜,太多官方编辑的干预、唱片公司嘚合作反而成为了广告。但我相信用户的力量永远是最大的。
对于用户调研的结论让我对用户发现音乐的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傳统产品老化的功能反而束缚了用户听到好音乐的机会。这不是用户研究直接反映出来的而是通过整体产品思考,结合研究成果分析嘚来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幕后产品」
加老D私人微信招聘信息
交互设计学堂已经开设了新的栏目-行知书院,旨在帮助小伙伴们来高效的學习现在市面上优秀的用户体验书籍比如《交互设计精髓》等等同时结合老D的工作经验来帮助你们从不同的高度和角度来解读书中的内嫆。每天一课积少成多。已有222位小伙伴加入详细了解行知书院
原标题:小米有品高自光:借力尛米精品电商如何引爆未来?
小米有品、淘宝心选、苏宁极物网易严选…消费升级大潮下,各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精品电商开出了┅波颇具“中国版无印良品”意味的新式电商平台及线下店。从手机到智能硬件再到生活耗材,拥有多年制造业经验的小米似乎更具优勢
以手机硬件“出道”的小米,为何会看上家居杂货这门小生意小米模式的核心是什么?小米有品如何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近日,在创业黑马新零售特训营二期课堂上小米生态链副总裁、小米有品电商总经理高自光结合小米有品的案例,为创业者深度分享了技术驅动下的新零售变革以及有品的精品电商逻辑,与野草的新零售从业者共享
1技术驱动下的新零售变革
1.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
现在大镓都喜欢谈新零售这3个字,经常问我什么是新零售其实我很难去定义它,但是能感受到一个最基本的逻辑就是很多技术场景都在不停哋变化,新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年不变的零售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变革。这是我们认为新零售最核心的驱动力
从2000年初的PC互联网到后来的移動互联网,再到今天的物联网可以说发展非常快,基本上每过两三年就是一个巨大的台阶变化。
第一个阶段叫PC互联网就是你上网必須要有个电脑。那个时候最大的技术变化就是计算机的小型化和个人化互联网其实早就诞生了,只不过之前只有实验室、科研院校等才囿机会去上网、去发E-mail由半导体到CPU,芯片技术变化的革命引领我们进入PC互联网时代。同时也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诞生了腾讯、百度、阿裏等一批现在的中国互联网巨头
第二个阶段叫移动互联网。以前PC端占据了我们主流量渠道的90%无论上微博,看网页都是在PC端敲个网址夶概2010年到2011年左右,我们突然发现用户全部转移到了手机端我们明显感受到了技术的变化,那就是手机所带来的交互形式的变化
在以诺基亚为代表的功能机时代,人机交互的形式是以按键为主导的其实当时也已经有触摸屏了,但是大家的交互思维方式还是按键直到乔咘斯发布苹果,才彻底将人机交互形式转向触屏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上网设备的进一步小型和便携化
我们从PC上网变成了移动端上网,从必须在那里上网的形式变成了随时随地无时不刻碎片化地上网。这其实称不上是一次严格的技术变化但它所带来的这种交互形式变化的深远程度,不亚于第一次PC互联网革命甚至更大。
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使得中国的网民进入一个新的量级。比如说PC时代大概为1个亿中国10几亿人,有1亿人同时蹲在电脑旁边上网已经很夸张了但现在这个数量接近10亿的量级,像今天微信的用户数也达到了7、8亿移动互联网成功突破了PC时代的天花板。
2.“人、货、场”重构移动互联网的三大变革
量级上的变化对经济也产生了巨大影响,首先就是支付方式的变革在PC时代,甚至交***费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后来有些银行开始做些创新,填***、输验证码最后绑银行卡付款,戓者买个点卡来充值但总的来说还是很麻烦。
此外移动互联网带来了电商的进一步发展。支付是制约电商发展的一大因素当年拍拍佷难干得过淘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支付所以电商背后其实也是支付体系的较量。现在类似拼多多的一些社交电商崛起很快因为咜不需要再去解决支付的问题了,它只需要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业务
第三是对线下零售的改变。今天谈新零售经常要提到一个词就是线仩线下一体化。PC时代用电脑的时候我们很清楚在上面就是线上,在下面就是线下;到今天你去星巴克消费一杯咖啡这个咖啡是线下的,但是你在线上完成了支付可以说线上线下已经一体化了。
1.搭上移动互联网的快车
雷总经常讲到一个词:顺势而为本质上就是说做一件事一定要符合当前时代的大背景,否则你就会很辛苦;如果跟对了时代的大背景就会事半功倍。就像山顶的巨石只需要轻轻一推,咜就会越滚越快如果反过来推石头上山,你可以想象有多费劲
小米整个公司在做业务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选时机从2011年开始,我们开始做第一代手机看上的就是移动互联网这个大的时代背景。所以我们从2010年就开始做MIUI2011年推出手机,也正好赶对了时机在接下来的3年中國完成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
到2014年左右小米在中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经做到了第一,手机是一个高度竞争、资金密集、人才聚众的領域小米用四年做到中国第一,一定不是因为小米有多么牛而是我们找对了队伍、选对了方向,且没有犯大的错误
但跑得太快一定會带来其他别的问题,如人才、制度等等于是就有了2015年、2016年小米的调整,我们重新补队伍、补制度我们觉得前面五六年小米就是闭着眼睛在奔跑,并没有去快速地思考我们能不能撑得住经过调整,终于在2016年、2017年开始我们又有了新的反弹和快速发展。
大概在5年前我加叺小米的时候就在思考一个话题: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还有没有新的发展可能或者说下一个时代是什么?
2013年年底我们看到了智能硬件和物联网的趋势。布局物联网核心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系统为了达到低成本、低功耗,物联网对芯片、技术、云端甚至今天嘚大数据,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要回归事物本质,设备本身能不能匹配用户的需求比如我们做的扫地机,如果用户根本不需要那伱的物联网做的再好也没用。基于这两点我们在2014年初有了小米整个在物联网的计划,就是一边做产品一边做系统。
物联网很可能会达箌一个新的量级变化PC互联网一个亿,移动互联网10个亿那么物联网能不能达到100个亿?很有可能
当你真正去做连接的时候就会发现,我們每个房间的每一盏灯再加上空调、冰箱、洗衣机等所有设备,几乎可以达到上百个甚至你们家的沙发上面有没有坐人,人有多重粅联网都可以做到,无非就是一些传感器只是基于你的隐私需求,哪些需要记录哪些不需要记录而已。那么中国所有家庭加在一起,100亿的设备在线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这就是物联网带来的发展可能性如果再加上户外部分,那将会是更大的量级例如可穿戴设备,伱出门穿的鞋可以记录你的足迹、步数;路上的每一盏路灯每个井盖,有没有处在工作的状态通过接入物联网,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箌
同时,物联网将带来交互方式的改变为什么现在小米、京东、天猫都在做一个叫音箱的东西呢?因为大家都在赌或者在猜测是不昰会出现一种新的交互方式,成为未来的主导或者交互形态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占股不控股”,小米如何布局生态链
推广物联网系統被小米验证是不可行的,后来我们就转换赛道开始做智能硬件在做智能硬件的时候我们又发现,如果我们什么都做那小米是一家什麼公司?小米需要多少人小米怎么保证每个产品都能做好得?在雷总的思考和带领下我们决定用生态链的逻辑,既保持专注又保持峩们做多点系统、多点设备的能力。
所以我们在一个领域内只投一家公司,让他只做好一件产品小米通过占股不控股的形式,把这个公司的主导权交给创业团队本身我们则更多地提供小米从底层技术到品牌等的支持,让他们快速成长为一个领域内的小巨头
这样,对尛米来说通过小米模式的复制,我们能够很好地实现整个物联网智能硬件的布局;对每一个创业团队来讲又能保持专注,他们用强烈嘚主人翁意识去专注地做好自己的产品,并完成后续持续的迭代如果你粗略地认为每个产品都是小米派一个团队去做,那么小米将会極其地不专注
所以我们用了几年时间,做了这么品类的产品接入智能硬件8500万,成为全球最大的Iot平台同时,我们得到了很多宝贵的数據比如说你用了我们的温湿度传感器,你房间里的温度和湿度对我们来说就是很宝贵的数据小米可以基于用户的需求做产品开发,基於数据做精准营销基于群体数据做下一代产品的研发。
雷总曾说小米这家公司未必能够成功,但小米模式一定是可以成功的所以说峩们在手机领域做出一定规模后,就开始做整个生态链投资100家企业的逻辑就是小米的这种价值观,小米模式是不是可以复制是不是可鉯从手机领域延伸到其他更多领域。
小米做硬件主要是三大类一是我们自己做的以手机、电视为核心的3C产品,二是智能家居、智能硬件这些由我们投资的生态链公司来做。三是生活耗材由我们更开放的生态体系来做。
这分别代表了我们三种模式形态:一是封闭体系僦是手机、电视、核心智能硬件我们全部要自己做好。
二是半开放、半封闭的体系就是以投资生态链企业的方式来跟它合作。比如我们莋的扫地机器人里面的算法、软件很复杂,如果我们的管控力度不够这个产品就可能做不好,所有我们采用了半封闭、半开放的体系來切入
三是生活消费品,从技术难度上来看它相对容易一些,我们就用更开放的体系来做
从产品形态的表现上来看,我们把小米模式总结为三高:
一是高品质小米产品的品质是接近变态级的,在相同或类似价位上我们对产品的品质进行了非常非常严格的把控。
二昰高颜值就是小米的产品很重视设计。这个设计指的是工业设计工业设计包含两层含义,一层叫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另一层叫交互設计得益于我们的生态模式,小米的设计师每年都在实践来自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设计这对他们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他们很喜欢同時,小米积累了一批足够强大的设计师团队使得我们的几百个产品都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
三是高性价比雷总说,要对自己狠一点呮有这样才能保持团队的饥饿性和冲劲。如果一个企业的毛利始终保持过高那么它会使企业逐渐走向惰性。当然高毛利有高毛利的逻輯,奢侈品有奢侈品的逻辑我只能说小米会坚持自己的逻辑,始终做高品质、高颜值和高性价比的好产品
3.极致产品,小米的爆品逻辑
尛米整个模式的理念用8个字来总结就是感动人心、价格厚道首先要感动人心,产品要让人觉得超出预期;其次是价格厚道厚道并不代表不赚钱,我们用厚道这两个字只是代表我们定价的时候,尽可能用成本定价
对小米来说,成本定价指的是硬件材料成本我们测算嘚是材料成本,而不是把研发成本、销售环节的成本等等全部加进去因为小米采取的爆品战略能够通过一款爆品把很多成本分摊掉。当峩们把一个产品做到极致以后就能够形成单品海量的出货,使得我们包括研发成本在内的各种成本足以被分摊掉
拿小米手环来说,我們的成本接近70元最终定价69元,做到了一年几千万支的出货量最后打爆了这个市场。小米的核心逻辑就是在产品同质的情况下做巨大嘚价差。
当时市面上的手环有很多功能但80%的功能用户基本用不上,反而带来了成本的提高所以小米在做第一代手环的时候就把所有能砍的功能全部砍掉了,没有屏幕、不带芯率只保留了两个核心功能:计步和睡眠监测,然后再去降低功耗和提升黏性,去解决用户的痛点
所以,小米模式看似很简单但其实本质上有很多要坚持的东西,以及要从很多角度出发来做到用户心里的感动人心
4小米有品:鈳以闭着眼睛如何让人选择你的产品的精品电商
电商发展到今天,传统电商已经进入了一个平缓期这两年开始,精品电商变得越来越受歡迎消费升级在往上发展,零售的线上线下也开始融合小米已经做了8年,本质上就是在做精品从手机开始,就是做有限的SKU精品只鈈过我们没有把它归为一种精品电商的模式。
有品做精选的模式又区别于传统电商传统电商的模式是从海量的制造企业中选商品来卖,洏有品做精选仍然是基于小米的基因去创造我们第一波精选电商的合作伙伴就是我们投资的这100多家生态链企业,我们一起去重新定义、設计、制造一个新产品而不是去工厂选一些SKU贴上我的牌子来卖。
所以有品的基本模式就是从我们的生态链企业开始,然后逐步拓展到非生态链企业有品希望可以跟合作方一起,去重新定义或打磨原来的产品去改造原来生活中的一些痛点,解决原来的一些问题让这個环节变得更加可控。当然对于一些简单的产品,我们也采取了选的方式这样,有品就产生了“造和选的结合”的一个商业模式
其實,小米卖的就是两个字:信任我们希望通过一个产品、两个产品,一百个产品在1年、2年或10年内,让用户对小米形成充分的信任
雷總常讲到Costco的故事:Costco是美国的会员制连锁超市,在选品上每个品类只有两三个SKU,然后你随便拿走一个保证是我们帮你筛选过的、高品质嘚、同类商品里性价比最高的,而且毛利最高不会超过14%要知道一向以高效率、低成本著称的沃尔玛毛利率都是在22%左右。
这就是我们想达箌的理想状态:用户可以绝对信任有品的品牌只要是有品商城上的,一定是好用的有品质的,高性价比的
我们现在有超过200家供应商,其中有不到一半是我们已经投资的生态链企业剩下一多半是我们没有投资的企业。那么小米如何与这么多供应商保持长久有效的合作呢
首先是开放,我们如何让人选择你的产品认同小米模式的企业来合作然后如何让人选择你的产品符合小米模式的产品来销售。上架後如果产品售卖表现良好,我们可能会投资它希望它也变成我们的生态链企业,就是这样一个滚动的过程我们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賺收益,而是希望形成长期的价值观同步
也就是小米现在大量的生态链企业,都是非常深刻地认同小米价值观的我们每年开几次董事會,不停地去讨论是否有遇到背离小米价值观的事情爆品文化、成本定价、高颜值、高品质和高性价比,他们自然而然就会走这条路哃时,大家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线下来说,有品可能还处在探索的初期但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品类,只要是2C的品类我们都会用開放的体系去做其实就是把我们生活中很多的点,利用现在新的技术或新的交互来做出一些创新,本质上我们就是在坚持做这样的产品
*本文由野草新消费(ID:yecaoxxf)授权i黑马发布,作者张晋宁让创业不再孤独,提升普通创业者的成功率欢迎关注i黑马。
而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激光显礻,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激光显示,顾名思义就是将激光用于显示技术,常见情景是用于电影院的放映机、激光电视等显示设备鉯及户外灯光秀等。
对一个产业的深度理解仅研究一家公司,远远不够建议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优塾近期推出的核心产品——“科创板以及科技概念报告库”,查询这条产业链上的相关报告进行深度思考。
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核能、电脑、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大发明它可以应用于激光打标、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激光美容等多个领域,之前研究的大族激光、锐科激光都属于大工业赛道而今天我们要聊的,是激光显示
人类历史上的显示技术,茬消费者对于高清画质的追求驱动下经历了四个时代:黑白时代——标准彩色时代——高清晰度时代——全色时代。
图:显示技术的四佽迭代
资料来源:申万宏源研究
显示技术的迭代与光源技术的迭代密切相关。
比如电视技术经历了CRT、等离子、LED、液晶、激光等光源技術的驱动,而投影技术也经历了氙灯、汞灯、激光等光源技术的驱动其中,激光光源具有:色域范围广、寿命长、光效率、节能环保的優点被称为是“人类视觉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显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谓激光,是指粒子(分子、原子或离子)受到激发后形荿高能级的激发态,高能级激发态的粒子多于低能级激发态的粒子数时形成粒子数反转,当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产生光子,光子同樣进行跃迁动作进而产生辐射,辐射在上述运动的循环中不断加强进而形成激光。
激光显示到底优在哪里具体对比来看几个参数:[1]
艏先,色域广——色域可以理解为所有颜色的总和,色域越广表明能显示的色彩种类就越多。而所有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基色通过不同的配比组合而成传统的显示技术如 CRT、LCD、PDP 和 DLP 等光谱分布为带状光谱,光谱宽色彩重现能力差,仅能覆盖人眼可测色彩空间的33%LED呮有62%。
而激光光源发射光谱为线谱其输出光谱的宽度很窄,只有1nm不到因此,如果以红、绿、蓝三基色激光为光源色彩纯度就接近100%,於是其色域覆盖率高至90%,色彩饱和度也是传统显示的 100 倍以上
图:激光与LED色域比较
其次,寿命长——传统显示光源的放热过高使用寿命短,约为800-1000小时而激光为单波长可见光,且是冷光源电光转化效率高,且维护成本少理论使用寿命可达2万小时。
再次亮度高——煷度是衡量显示效果的关键指标 ,一般我们用“流明”表示亮暗程度1流明指蜡烛烛光在一公尺以外所显现出的亮度,流明值越高表示越煷亮度越高则在显示时就不需要关灯。
因为激光具备非常好的方向性与单色性能量不易被分散,所以它的亮度很高LED 光源亮度大都在 1000鋶明以下,氙灯或汞灯光源最高33000 流明而激光投影机则可达到50000流明。
激光作为光源其技术经过了从“气体激光器→固态激光器→半导体噭光器”的迭代。
其中气体激光器(比如氦氖激光器,氪高子激光器输出红光氩高子输出绿色、蓝色),由于体积庞大光电转换率低,难以工业化生产进程十分缓慢。直到90年代全固态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出现,推动了激光显示技术的发展
具有代表性的是位于媄国硅谷的一家创业公司,Novalux它发明了高功率垂直腔面发射扩展腔激光器,是通过周期极化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获得高功率、小体积紅绿蓝三基色激光器。
注意虽然激光器简单分为红色、蓝色、绿色三大类,但是它们的技术壁垒略有差异,最先突破的是蓝色目前,蓝色激光器的价格较为便宜而绿色、红色的壁垒更高,价格也更贵(蓝光激光器的成本大约是红光的 1/10)
并且,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ㄖ亚(Nichia)、欧司朗、日本住友电子、索尼等国外巨头手中
2010年,激光器产业链逐渐成熟国际显示和光电产业巨头如索尼、三菱电气、德州仪器、欧司朗等都将激光显示产业化,作为目标竞相开展研发
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除了激光光源外,激光显示技术还需要一个佷重要的光学器件:DMD光调制器。
DMD光调制器(Digital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器件),是光开关的一种它是由许多小型铝制反射镜面(micromirror)构成的一款芯片,可鉯利用旋转反射镜来实现光开关的开合。
图:微镜可旋转如何让人选择你的产品光的开合
图:dmd表面的微镜构成
由于技术壁垒比较高,DMD技术专利掌握在德州仪器手上(注意,这里重点讨论与本案相关的DLP投影技术该技术掌握在德州仪器手里,此外还有3LCD显示技术, 即高溫多晶硅液晶面板技术主要为爱普生、索尼掌握,国内厂商很少涉及)
综上有了激光器和芯片这两大核心零部件以后,还不行最终還需要组合,才能实现投影、显示的完整功能
所以, 激光投影机的原理就是使用激光器发射的光束,在机器内经过相应的光学元件和處理芯片的扩束后再透射到 X 棱镜将三束激光整合,最后再由透镜将整合后的激光透射到投影幕布上,完成整个激光投影机显示过程
圖:三基色纯激光显示成像光路示意图
研究到这里,这门技术的参数和技术路径已经基本明确那么,如果从投资的角度看壁垒又在哪裏?
直接来看它的技术迭代:目前激光显示光源,共有三类分别是:激光混合光源(激光和LED混合)、三基色纯激光、荧光粉激光。
第┅种激光混合光源——这是将激光和LED光源结合起来进行成像,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拥有长寿命比如采用这种方法的投影机,寿命长达30000尛时基本可以省去后期维护成本和使用成本,并且这样的光源投影机长时间使用,亮度衰减也不明显
图:激光混合光源显示成像光蕗示意图
不过,这种技术的劣势在于本身亮度有限并且光源技术结构比较复杂。
第二种三基色纯激光(RGB),该技术被业界视为最正统嘚激光光源
这种技术工作原理同上文,它具备了激光显示的亮度高、寿命长、功耗低等特点但是,由于激光的强相干性缺点导致散斑现象严重影响画质。并且集合三大激光器,成本过高使得该技术难以大幅产业化,目前只应用在生产高端产品中
而本案创始人李屹,为了解决影响激光显示难以大规模推广的问题2006年辞去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国家激光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创立了本案光峰科技。
2007 年艏创可商业化的基于蓝色激光的荧光激光显示技术,同时围绕该技术架构布局基础专利并为该技术注册ALPD?商标。
ALPD,就属于我们所说的第彡类激光光源荧光粉激光。荧光粉激光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单色激光(即蓝光激光)结合含有红绿等荧光粉的旋转荧光粉色轮,来产生紅蓝绿三基色
图:荧光粉激光显示成像光路示意图
利用多色荧光粉色轮的旋转,解决了荧光粉的热淬灭和散热问题使荧光粉能够在高強度激发光照射条件下稳定的工作,产生红光、绿光和蓝光同时利用多色荧光粉色轮的旋转,实现在不同时间产生不同颜色的光输出
該技术较RGB技术,解决了激光显示在成本、环保和用户体验的问题
也就是靠着ALPD技术,本案自2011年开始快速成长并向激光显示应用终端发力,逐渐成长为国内唯一能覆盖影院放映机到工程投影机、商用机、家用机四个层次的激光显示企业
光峰科技,第一大股东为光峰控股控股比例为20.80%。李屹为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为42.43%。
其主要生产以ALPD技术为基础的激光核心器件与整机产品包括激光光学引擎(部件)以及激咣投影整机(整机)。
激光光学引擎是激光显示的核心零器件,包括激光光源与激光光机两种前者主要用于激光电影放映机,后者主偠用于激光电视相较激光光源,激光光机增加了图像调制与投影镜头两个子系统
激光整机,就是激光显示设备包括电影放映机、激咣电视、教育及工程投影仪等产品。
注意其经营模式分为销售和租赁两种,这和其他科创公司略有不同其销售业务包括销售引擎(激咣光源)和激光整机两部分,而租赁业务是向电影院出租激光光源
三年营收复合增速接近98%,净利润复合增速为242%增速相当亮眼。
从收入結构上看销售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6.40%,租赁业务占比21.96%销售业务和租赁业务毛利占比分别为65.55%和33.98%。值得注意的是租赁业务近三年的收入忣毛利的占比在不断上升。
从资产结构来看——2018年总资产规模为20.7亿元,除货币资金外(23.35%)占比前三的资产分别为固定资产(19.27%)、无形資产(16.51%)、存货(15.69%)。
无形资产占比较高主要因2017 年购买美国路明德有限公司电影屏幕专利使用权,以及购置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设总蔀基地)
从利润结构来看——2018年营收13.86亿元,成本营收占比56.52%研发费用率9.79%,销售费用率7.39%管理费用率6.9%,资产减值损失占比1.44%财务费用为负,占比-0.19%最终净利率为15.27%。
要想深入研究本案必须先把其上下游产业链吃透。
上游——主要包括芯片制造、光学器件制造等行业激光器鉯及显示芯片,是生产激光显示设备的重要原材料芯片制造代表企业有德州仪器,毛利率在60%左右激光器制造代表企业日亚化学,毛利率在20%左右
中游——激光显示核心器件激光光源,以及显示终端的制作比如:本案的激光光源毛利率高达64.52%;显示终端代表企业,如海信電器毛利率在14.69%。
下游——使用激光显示产品的客户包括电影院、企业、学校等,比如中国电影的毛利在20%左右
本案,上游供应商有日亞化学、文晔科技(德州仪器经销商)、小米通讯等前五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比例在45%左右。下游客户主要包括小米通讯、巴可、东方教育等前五大客户占每年销售额比例在55%左右。
好接下来我们看下基本面数据:
图:营收及营收增速(单位:亿元/%)
图:净利润、经营活動现金流(单位:亿元/%)
图: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增速(%)
图:净利率及毛利率(%)
图:经营活动现金流/资本性支出(亿元)
综上,如果让伱当光峰的老板你会把账面上的钱都花在哪里?该如何夯实自己的护城河
目前,国内***激光放映机共23431台荧光激光电影放映机占比超85%,而本案激光光源已在全国部署超过14000 套也就是说,23431台激光放映机中60%***的是光锋光源,因此在激光光源市场,其属于绝对龙头
既然是寡头垄断,那么对于技术型驱动的公司需要关注技术研发:
2016年-2018年,其研发投入费用不断提高分别为0.7亿元、0.93亿元、1.36亿元,占同年營业收入19.76%、11.58%、9.79%研发费用无资本化。
注意由于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极快,导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下滑较快但看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的话,增长速度为33.05%和45.48%研发投入速度并未减慢。
研发投入水平如何再来看看同行业对比:可以看出报告期内,其研发费用率处于行業第一梯队高于行业均值,与巴可的研发费用率相近
投入那么多钱,技术究竟怎么样我们来看看本案和同行产品的性能比较。
可以看出本案现有产品,虽然能效比不及巴可及NEC但在亮度上仅次于巴可,而且在解决散斑问题、色域广度、寿命时长上可以与这几款投影仪相媲美。
并且这还只它的第三代技术。目前它的第四代技术(ALPD4.0),已经将光源亮度提升至80000 流明预计2019年8月上市。
不过需要注意的昰上文说过,巴可所采用的是RGB三色激光放映仪所以仍然避免不了两个缺点:散斑以及高成本。
其中散斑问题已经被研究数十年,但仍没有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红绿两种激光器的价格这么多年也还是那么高。据估计这两个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被解决。
而本案采用荧咣激光技术的产品,已经在亮度色域等性能上大幅提升,与三色激光相差不大并且比NEC的荧光激光的流明更高,那么在三色激光无法實现低成本的、大规模产业化的情况下,ALPD4.0技术能否成为激光显示的发展趋势呢
首先,从专利被引证次数上看——2007年至2019年2月28日光峰的技術,已经被同行企业引证超过390次比如,NEC、索尼、德州仪器、欧司朗、索尼飞利浦等。通常被企业引证(相当于使用专利)的次数多,就代表该技术价值比较高
图:ALPD技术被印证次数
图:ALPD技术被引证时间
可见,ALPD技术被引证的时间相当长卡西欧从2009年开始直到2015年都在使用ALPD嘚技术架构,飞利浦、索尼2017年也还在使用
其次,从专利申请数量上看——其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的卡西欧高出27项。
图:荧咣激光技术专利申请数量
综上其在技术方面确实存在优势,但未来发展也不是没有瓶颈
第一,ALPD技术在产品体积小型化、低成本应用和整机效率上存在一定提升空间。第二激光产品显示效果,容易受到阳光或灯光等环境光的干扰解决这两个问题,应该是其未来技术發展的方向
好,研究完本案的技术我们再来看看它的生产方面。
原材料这么多怎么回事?
生产方面必须看存货:2016年至2018年,存货分別为1.79亿元、2.98亿元、3.25亿元存货周转率连续三年上升,分别为1.33、1.96、2.51
注意两个细节:1)原材料占比多;2)发出商品占比提升;
其中,原材料從0.93亿元上涨至2.06亿元原材料占存货比例不断上升。
原材料占比不断升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备货由于下达订单至完成品,周期大约需要3个朤需要结合在手订单、对未来3-4 个月的销售预测,以及库存数量情况确定生产计划而原材料主要从国外进口,所以需要提前备货
其主偠采购的原材料,包括DMD芯片UST镜头,激光器等分别从德州仪器,日本理光以及日亚化学采购其中,DMD芯片采购是每年原材料采购金额中占比最多的
2016年,其购买了16.56万个DMD芯片采购均价为246.78元,2018年其加大采购力度,购买了56.76万个DMD芯片采购均价大幅下降20%,单价至194.9元
不过,看箌这里问题来了:1)既然是和巨头德州仪器做生意,那么它的话语权如何,有没有预付款2)凭什么还能够和德州仪器“讨价还价”?
先看看第一个问题有没有预付账款。
2016年至2018年预付帐款占资产比例分别为3.44%、1.27%、1.1%,预付账款占比相当小主要的采购商名字中也并没有德州仪器,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它并没有直接向德州仪器采购而是向德州仪器的经销商采购,如文晔科技等而这种采购模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话语权
这是因为,不同经销商之间存在竞争通常对于大批量采购DMD芯片的客户,经销商会给予价格优惠来看看某经销商嘚折扣:
并且,经销商由于赚的是差价所以净利润率很低。以文晔科技为例它是一家中国台湾上市公司,2017年营收416亿元人民币但是净利润只有5.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仅为1.3%
同时,由于这些经销商现金流很差1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1亿元,应收账款及存货占总资产比率接近90%这也反映了文晔科技的话语权弱。
因此换个角度说,就是光峰话语权强因而,虽然DMD芯片属于其核心原件但是其有话语权,導致预付账款占比很小
实际上,其通过贸易商进行采购的激光器DMD芯片及镜头占每年采购金额的比例均超过65%。而通过大批量采购一来鈳以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率二来,备货重要原材料也是对于未来市场景气度很高的一种预判行为。
它的预判到底准不准?我们来以2017姩为例:
2017年存货中的原材料从0.93亿元增长至2.06亿元,同比增长121%与此同时,对应2018年的实际营收情况来看其收入从8.06亿元涨至13.86亿元,同比增长叻70%
这说明它的这一次预判是成功的。因此未来我们可以关注原材料的变化,来判断管理层对未来市场的预期
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需要注意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突然2018年发出商品大增,发出商品占存货的比例从2017年的4.32%增加至18.35%?
注意这部分发出商品,并非是激光光源產品而是激光电视。之所以计入发出商品是因为这部分激光电视产品,是销售给小米的
我们猜测,其之所以牺牲话语权是看中了尛米的超级平台 渠道,能够拉动激光电视的销售
在放宽话语权后,2017年它的激光电视销售从占收入比重的10.01%,上升至2018年 22.13%其中,小米占收叺比重从9.6%上升至17.85%
看到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激光电视业务的大增对收入增速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而此外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偠的拉动因素,那就是——激光光源租赁模式的驱动而这一点,反应在财务报表上是“固定资产”科目。
租赁业务影响固定资产?
噭光光源租赁模式是指通过向各影院租赁ALPD激光光源,来赚租赁收入
而该模式,是电影放映市场首创的按时租赁(或按期租赁)的商业模式具体包括两种操作方法:
第一种方式,比较简单就是其自己直接向影院出租ALPD激光光源,技术团队现场进行改造替换原先旧的氙燈光源,收取租赁费;
第二种方式比较曲折,它如何让人选择你的产品与中影巴可合作先向中影巴可(非销售交易)提供激光光源,甴中影巴可制成放映整机销售给影院影院虽采购一体化整机,但采购价格不含激光光源激光光源所有权仍属于光峰科技,而后影院茬日常经营中,再向其支付激光光源的费用
这种模式,简单点说就是自己提供技术,而市场方面则借助中影巴可在国内的渠道,从洏快速打开市场同时,又能节约销售推广的费用
由于是采用经营租赁模式,其出租的光源所有权仍然系光峰所有因此,这部分出租絀去的光源被计入“固定资产”科目放映机光源的账面价值由2016年的0.63亿元上升到3.4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2%
图:固定资产(亿元)构成
這种模式,非常受市场欢迎表现在两方面:
一,租赁的光源数量大幅上升,从2016年起初的186台猛增至2018年年末的11612台。11612台这是个什么概念?其2018年在全国部署14018 套光源中 83%是通过租赁模式实现的。
图:每年出租放映机光源数量(台)
二是光源租赁的价格在提价。租赁小时单价從每小时7.32元上升至8.09元。
图:光源租赁价格(元/小时)
也正是因为租赁模式的开创其收入增速大幅飙升。此外上文提到的牺牲话语权,以增加“发出商品”的方式刺激激光电视业务的增长,也是它收入增速猛增的推手
2017年之前,光峰的高端激光电视平均价格在25000元左右而后,随着联合小米推出价格低于10000元的激光电视受低价以及小米渠道优势,激光电视2017年销量爆发2017年、2018年的销售额增速为2266.48%、208.29%。
图:营收及营收增速(单位:亿元/%)
看到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1)既然租赁放映机的业务增长这么快,这意味着下游影院对激光放映機的需求十分旺盛那么,与全球放映机龙头的巴可谁的增长势头更猛?
2)巴可是其激光光源业务的客户,同时还是它租赁业务的匼作伙伴。但是由于其也自营一部分放映整机业务,两者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那么,为什么巴可还要和竞争对手合作
这两个问题,峩们挨个来看
增速怎么差异如此之大?
目前国内主要的电影放映机供应商包括:巴可NEC,IMAX
巴可(Barco),于 1934 年在比利时成立据 2017 年报,在电影放映机领域巴可部署数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可以看出它是目前全球电影放映机领域的绝对龙头。
NEC Corporation1899 年成立,1949 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NEC 投影机产品线丰富,从 500 流明微型投影机到 33,000 流明 4K 分辨率数字电影机打造了业内最长的投影产品线。
IMAX成立于1967年,业务范围包括IMAX影院及放映系统的设计、租赁、销售、维修及经营摄影机和放映机的开发与生产,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已有639家影院运营IMAX电影放映系统。
来看看近三年这三家营收的同比增速情况:
图:NEC、巴可、IMAX营收增速对比(%)
而本案的收入增速同比为127%、72%增速和上三家公司差距相当巨大,究竟是为什么呢
IMAX——2018年增速转负的原因是,新业务(包括VR、IMAX家庭娱乐等)创收效果不佳2017年为0.25亿美元,2018年下滑至0.06亿美元
从中国大陆市場来看,截止2018年其共经营609家影院,影院数量较2017年上升18.7%不过其收入确认的方式发生变化,使得2018年确认的影院收入少于2017年
2017年,美国售出嘚电影票为12.392亿张销售数量创 25 年来新低。下游收入下滑对巴可的收入自然有影响,但其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实际增长了17%
图:2017年巴可收入丅滑原因
来源:巴可2017年年报
2018年收入下滑,主要是由于国内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虽然放映机销售数量保持稳定,但三四线城市影院的需求轉向价格更为低廉的放映机,因此收入有所下滑。
此外2018年7月开始,巴可把中影巴可交给中影管理其降低投资比例至49%,因此其并没有將中影巴可下半年收入并入年报进而影响了收入。
图:2018年巴可收入下滑原因
来源:巴可2018年年报
另外需要注意,2018年巴可、光锋、中影、CITIC建立了cinionic公司巴可持股45%,光锋持股20%该公司主要针对除中国以外的市场,其业务模式参考了光锋针对影院推出了租赁模式。
注意巴可莋为世界巨头,为什么要和光峰合作
***,很可能是因为技术
巴可和光锋合作之前,其主要从事RGB三色激光研究2012年,推出第一台RGB三色噭光放映机目前全球部署350套,而2014年二者开始合作,目前装载光锋光源的巴可放映机,已经部署超15000万套
正是看好光锋的技术,巴可將其选为国内唯一一家光源供应商巴可旗下BLP、CLP、 SLP系列的激光放映机全部采用光锋光源。
光锋的技术 巴可在全球的渠道和品牌力二者的匼作对双方都有益处,这或许就是两个竞争公司采取合作的原因
研究到这里,还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1)不管是影响巴可收入还是IMAX收入嘚原因似乎都解释不了和本案收入增速的巨大差距,毕竟巴可和IMAX是放映市场的龙头企业它们的增长缓慢,是不是代表了下游需求的放緩
2)此外,巴可这两年的大动作很多一将中影巴可交由中影管理(中影巴可负责巴可中国业务),二成立cinionic全力发展中国以外的市场。这是否说明在巴可看来中国大陆市场的增长已经达到天花板?
那么综合全案来看,究竟激光显示和激光电视前景如何?
影院放映苼意怎么样?
先来看看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情况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17 年末全国银幕数为50,776 块2018 年银幕新增9,303 块,总银幕数超过60000块
60000块银幕的体量是个什么概念呢?北美市场的银幕数2018年为40575块较2014年仅增长了619块。
图:中国历年影院银幕数(块)
根据2018 年12 月11 日国家电影局印发的《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到2020 年全国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电影院银幕总数达到8万块以上”。
假设2020年底全國银幕总数达到8万块这意味着每年银幕增加的速度将近15.4%。
政策保底电影设备的需求预计可以进一步释放,但是否可以维持呢
电影设備的需求,取决于银幕为影院创造收入的能力这个可以用“单银幕产出”来衡量(单银幕产出=总票房收入/总银幕数)。
实际上这几年,银幕产出并不能和银幕数量的增长速度相匹配国内单银幕产出连续三年下降,2018年仅为2015年单银幕产出的73%
单银幕产出下降,意味着单块銀幕为影院创造的收入下降但是,影院的成本却难以下降(放映一场电影成本是固定的观影人数多与少改变不了成本),相应的利润僦会减少这加大了影院运营的难度。
图:单银幕产出(万元)
加之影院同质化竞争激烈利润下滑。影院龙头万达影业2018年营业收入同仳增长6.49%,但受观影毛利下降利润却同比下降14.58%。
或许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点巴可才将国内的业务中影巴可,交由了中影管理那么,国内需求可能放缓的情况下电影放映机增长的动力依靠什么呢?
对现有设备的替换及新市场的扩展
我们来看看3D银幕对非3D银幕的替换,虽然鈈属于一个细分赛道但是技术革新——产品革新——产品替换的原理是一致的。
图:全球数字3D银幕(块)
2014年全球数字3D银幕为64788块占数字銀幕的50%,2018年数字3D银幕为105196块占总体银幕的58%,实际上有约20%的非3D银幕被替换且新增银幕数全为3D银幕。
实际上据巴可2018年年报,其成立cinionic的原因就是要抓住在北美地区及欧洲即将开始的设备替换周期。
来源:巴可2018年报
如果剔除中国银幕增长数(9303块)2018年全球3D银幕数同比增长仅为3%,这和IMAX和巴可收入增长缓慢相符合
此外,虽然受下游影院单屏幕产出下降影响国内市场增速或难以长时间持续,亚洲其他地区、中东、拉丁美洲地区仍然有增长空间
图:2018全球电影银幕数量(块)
不过,放映机使用时间长类似银幕,替换周期或较长银幕5年仅替换20%,主要增长还是要靠新市场需求的释放但是上述地区经济水平较低,是否能成为放映机设备的拉动力还有待观察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激咣电视方面——激光电视是近期电视行业新蓝海为什么这么说?
2018年国内彩电零售量同比下降1.61%,零售额同比下降8.62%而中怡康数据显示,2017姩激光电视零售量同比增长了162%2018年同比增长483%。
此外根据奥维云网(***C)数据,2018 年中国激光电视出货量为16.4 万台同比增长130.99%,预计我国激光电視2021 年市场出货量将达73.5 万台三年复合增长率可达64.87%。
图:奥维云网全球激光电视销量预测(万台)
激光电视市场的竞争格局又是什么样的呢目前,在激光电视高端市场海信电器一家独大,其在80英寸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为53.76%最高产品价格可达80000元,价位最低的产品价格在20000元
高端市场由海信掌控,那么低端市场呢
在天猫,京东上搜索激光电视按销量排名,可以发现小米,极米坚果,峰米是排名前几的品牌其中,小米市场份额最高(占2018年激光电视包括高端及低端,总销量的23%)其次是坚果(20%)。
注意小米的激光电视和光锋合作,而堅果激光电视接近50%的光源引擎是光锋提供那么,实际上使用光锋光源的激光电视占2018年销量的35%。
从这个角度说光锋的市场占有率为第┅,超过海信(23%)
而根据海信最新的年报,其战略定位依旧是高端品牌其大幅减价和小米、光锋等打价格战的可能性或许比较小。
来源:海信电器2018年年报
小米的渠道 光锋的技术双重优势下,未来激光电视或许仍可成为拉动本案收入的一个重要力量综合以上两点,未來本案业绩增长确定性相对较高
本案属于正在成长中的公司,收入及利润不够稳定且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低,因此不适用我们经瑺使用的PB、PS、PE方法考虑其收入、利润增速较快,使用调整后的PEG对其进行估值……
在接下来的专业版报告中我们将沿着上述思路,解决夲案的以下几个重大问题只有这些问题思考清楚,才能彻底看懂上述这家公司形成逻辑闭环。很多人以为仅仅依靠产业逻辑分析就能在二级市场横行——但其实,如果不把估值和财务风险两大因素搞清楚仍将可能面临巨大灾难:
1)在本案估值过程中,我们对比了大量的可比公司得出的估值区间大家有何不同,其中是否有值得思考的点国内巨头和国外公司之间,是否有差异
2)综合相对估值、绝對估值法,得出的估值区间是否符合逻辑?其中的差异因素又在什么地方?
3)本案在科创板刚刚申报IPO是科创板公司中很重要的一家。很多一二级投资人可能心里都很兴奋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夜不能寐——因为,上市之后相关利益群体众多,有人想减持有人想进场,高管可能想***而散户却可能想炒一波,估值逻辑如果弄不清楚分分钟可能酿成上亿损失。那么本案的估值,到底在什么样的区間到底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因公开的报告细节,可能和并购优塾订制报告的付费用户有冲突因而,并购优塾团队将应订制报告用户嘚要求部分内容不再免费提供,并逐步尝试付费功能感谢大家支持,也欢迎大家多多提建议
为好的产品支付合理的价格,是让世界變得更好的方式——大家支付的费用将有利于我们从全球顶尖大学补充更多的投研精英,也将有利于并购优塾团队从全球范围内采购哽多、更深的行业数据、产业信息,从而能够不断精进为大家提供更有干货的研究报告。
本案将更新至优塾团队的“核心产品二:科創板和科技概念报告库”中,敬请留意
如果您对本案的【估值部分】感兴趣,以及更多其他案例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本案的估值細节以及背后可能涉及的财务风险。同时之前因诸多原因无法公开发布的报告,以及重大风险点提示都将包含其中。另外对付费會员,并购优塾的历史研报以及相关的报告评级,诸多公众号不具备的功能都将开放。
科创板 | 以及科技概念报告库
专业版 | 估值报告库
朂后发布一个招人启示优塾投研团队招聘近期招聘:
1、运营经理1名,要求懂用户运营、产品推广、活动运营对价值投资有浓厚兴趣,囿推广资源团队协作能力佳。
2、运营总监1名要求懂用户运营、用户转化、产品推广、品牌活动,对价值投资有浓厚兴趣有较强的管悝能力,以及外部合作资源
3、会计兼人事兼行政1名,要求做账细心、做事高效兼的东西多了点,没办法创业公司讲究高效、节约,鈈设虚职
4、研究员实习生1名,要求会计、资产评估、统计、量化、FOF方向
以上岗位均Base上海,有意者可加微信tower9185直接向我们研究负责人投遞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