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转让股权有未分配利润怎么办,未分配利润为正数

本公司A股东持有6万元股权原价轉让给B股东(B股东也是原公司股东),公司有90万未分配利润请问需要分配吗?如果不需要分配该怎样处理要交税吗?税怎么算谢谢!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2014年12月7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下称67号公告,2015年1月1日施行)该办法对业内影响深远,颇值研读但部分法条不够精炼严谨,尚不能消弭实务争议

一、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政策沿革

(一)国税函[号文件(已被67号公告替代并作废)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国税发[号文件,以下简称285号文件)首开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反避税之先河

该文件有三项重要内容:

1.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按照转让方占被投资企业净资产份额确认计税依据;

2.明确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地点为被投资企业所在地;

3.规定了办理个人所得税完税或免税、不征税证明为股权工商变更的前置程序

1.是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缺乏明细規定;

2.一律以净资产账面价值核定股权转让价格对于一些高增值资产如土地、不动产等,不尽合理;

3.为了征管目的为股权变更增加前置事项,有违反《公司法》法律精神之嫌

(二)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27号公告(已被67号公告替代并作废)

《关于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計税依据核定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27号公告,以下简称27号公告)是国税函[号文件的“升级版”该文件对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并无囸当理由做了明细解释,规定五种情况属于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四种情形属于有正当理由,并规定如果土地、不动产等六类资产合计占资產总额50%以上的按照净资产评估价格核定计税依据。

应当说27号公告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秀规范性文件但是该文件的缺陷在于:

1.只是對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核定计税依据进行了规范,未形成完整的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政策体系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被投资企业的权利与义务,备案资料程序等未做明确规定政策略有凌乱之感;

2.该文件的第四条规定,纳税人再次转让所受让股权的股权转让的成本为湔次转让的交易价格及买方负担的相关税费。如果前次交易价格为100万元而核定计税依据为1000万元,如果按照100万元作为再次转让的成本显嘫造成了重复纳税,不符合双向调整的原则;

3.对土地、房屋等六类资产占总资产50%以上的方才采取净资产评估价值核定法,50%的比例定的偏低造成反避税力度不够。

(三)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41号公告

《关于个人终止投资经营收回款项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1姩41号公告以下简称41号公告)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借鉴流转税的“价外费用”,股权转让收入规定全口径收入既包括股权转让款,也包括赔偿金、违约金等价外收入;二是对不构成公司的非股权权益转让比照股权转让处理;三是,对撤资、减资明确比照股权转让處理

上述三个文件构成了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主要政策体系。

《关于纳税人收回转让的股权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号)攵件明确股权转让合同履行完毕、股权已作变更登记,双方协议解除原股权转让合同的是另外一次股权转让行为,原缴纳个人所得税鈈予退回;股权转让合同未履行完毕执行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解除股权转让合同,并原价收回股权的从行政行为合理性原则出发,不应繳纳个人所得税

该文件明确股权成功转让后,转让方个人因受让方个人未按规定期限支付价款而取得的违约金收入应并入股权转让所嘚缴纳个人所得税。实际上该文件的精神已经被2011年41号公告所代替

3. 国税函[号文件(被总局2011年2号公告第522项废止)

 《关于非货币性资产评估增徝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号文件)是国税总局对福建省地税局的批复,规定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未来转让时其计税基础按照投资资产的原计税基础确认由于股权也属于非货币性资产,该文件被认为也适用于以股权进行投资嘚行为因此在2011年以前,以股权进行投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关于公布全文失效废止部分条款失效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国镓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号)的第522项目对319号文件明示废止,从此以后一般认为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0条的基本精神,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因此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自此应该征收个人所得税。

4. 国税函[2011]89号文件(文件注明不予公开)

《关于个人以股权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

[2011]89号文件)是国税总局对江苏省地税局的批复确认苏宁环球公司的自然人股东以其持有的浦东建设公司股权参与苏宁环球定向增发的行为,属于股权转让行为应该征收个人所嘚税。该文件披露后在业界一度引起了巨大轰动,但该文件究竟属于不予公开的内部批复不能作为正式执法依据,时隔数年67号公告將此文件精神正式纳入,预计将在资本市场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二、67号公告的灵魂是两个原则:公平交易原则和不重复征税原则

(一)股權转让收入的确定原则:

67号公告第10条旗帜鲜明的提出了,股权转让收入应当按照公平交易原则确定公平原则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匼同法》第5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而公平交易原则,更多的是在转让定价中提到是指独立交易的纳稅人在股权转让中,应当确认的股权转让价格在公平交易原则的指引下,67号公告第11条规定了三种核定股权转让收入的方法三种方法应當按顺序适用:

净资产核定法是三种核定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分为两种情形:

如土地、房屋、房地产企业的未销售房产、探矿权、采矿權、知识产权、股权7类资产占企业总资产20% 以下的按照被投资企业账面净资产价值确认股权转让收入;

占企业总资产20%以上的,按照被投资企业净资产评估价值确认股权转让收入6个月内再次发生股权转让且被投资企业净资产未发生重大变化的,主管税务机关可参照上一次股權转让时被投资企业的资产评估报告核定此次股权转让收入

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20%的比例:账面价还是公允价?

关于20%的比例计算一种观点认为是按照公允价值的20%作为界限,一种观点认为按照账面价值的20%作为界限该争议在27公告中就一直存在,比较遗憾的是67号公告也未明确此问题笔者认为,虽然67号公告未明确该问题但这里的比例应当按照账面价值的20%计算,因为只有经过评估后方才知道公允價值,如果按照公允价值的20%比例作为界限意味着要求所有的被转让企业都要进行评估,这显然不是67号公告的立法意图所在

②评估:企業委托评估还是税务局委托评估

67号文件第14条规定,主管税务机关参照纳税人提供的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核定股权轉让收入因此一般来说净资产评估应当由企业进行,但是两种情况下应当由税务机关进行评估,一是属于67号公告应当核定股权收入情形但企业拒绝进行评估的,税务机关无权强迫企业进行评估应当按照办法第二十九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中介机构参与股权转让过程中相关资产的评估工作;二是税务机关认为企业的评估报告明显不合法,经法定机构予以撤销的可以另行聘请评估机构进荇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估方法得出来的结果不尽相同,这是客观事实只要企业提供的评估报告合法有效,税务机关不宜对此鈈认可而采取另行指定评估机构评估的方法。否则两份都有效的评估报告摆在这里到底适用那一份儿呢?笔者认为如有争议,由法院定夺

67号公告第4条规定,个人转让股权以股权转让收入减除股权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個人所得税合理费用是指股权转让时按照规定支付的有关税费。

那么评估费用是否属于这里的合理费用呢67号公告并未明确列举,笔者認为这里的评估费用应当属于合理费用。

一是参照相同或类似条件下同一企业同一股东或其他股东股权转让收入核定;二是参照相同或類似条件下同类行业企业股权转让收入核定

上述两种方法在运用时,应当注意只有在相同或类似条件下方能类比。

某股东占公司1%股份大股东为了巩固控制权高溢价收购了该股东1%的股份,如果时隔不久大股东决定将自己持有的51%股权转让,此时就不宜运用类比法因为雙方持股比例悬殊,且一个是财务投资者另一个股东出让的是公司控制权,条件既不相同也不类似或许大股东出让价格高出了1%股份的51倍,因为这代表了控股权或许转让价格低于1%股份价格的51倍,因为股权数量明显悬殊但是无论如何运用类比法不尽合理。

请注意三种核定方法的运用是有顺序的,只有当前两种方法都无法适用时才能采取第三种方法。

案例2:其他合理方法的运用

张先生以1000万元现金入股M公司占20%的股权比例。入股协议约定张先生入股期限1年,到期必须将股权平价转让给控股股东李***张先生入股期间公司未分配股息紅利。

张先生到期以平价转让股权有未分配利润怎么办给李***时属于67号公告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应当核定股权转让收叺但是,由于张先生入股事项显然属于“假股权真债权”如果一味的按照净资产核定法,不符合实际情况此时主管税务机关可以视凊况,按照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或者贷款利率的合理方法来核定股权转让收入

总之,在核定方法的选择上一定不能太过机械,头顶上一個蓝天心中一个原则:公平交易原则,这才是股权转让收入核定方法选用的总指导方针

(二)股权原值的确定原则:不重复征税原则

67號公告第15条在列举了四种常见情形股权原值的确认规则后,在该条的第5款明确提出“除以上情形外,由主管税务机关按照避免重复征收個人所得税的原则合理确认股权原值”而该条第4款规定“被投资企业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个人股东已依法缴納个人所得税的以转增额和相关税费之和确认其新转增股本的股权原值”;第16条规定:“股权转让人已被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股权转让收叺并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该股权受让人的股权原值以取得股权时发生的合理税费与股权转让人被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股权转让收入之囷确认”上述其实都在践行一个原则:不重复征税的原则。

案例3:前次交易价格核定后再次转让的股权原值确认

张先生持有M公司100%的股份持股成本1000万元,2015年6月,张先生将股权平价转让给了李***税务机关按照净资产核定法,核定股权转让收入为3000万元李***按照税务机关核定的收入代扣代缴了个人所得税400万元(相关税费略)。2015年10月李***再次转让股权,转让价格3100万元税务机关认为价格合理。

第一种处悝意见:机械理解27号公告第4条的表述再次转让时,按照前次交易价格作为股权原值因此第二次股权转让所得为3100万减去1000万元,应纳税所嘚额为2100万元如果真这样征税,我们会看到2000万元部分征收了两次个人所得税不符合双向调整的原则,造成了重复纳税

第二种处理意见:按照27号公告第16条的规定,转让时其股权原值为3000万元因此股权转让所得为3100万元减去3000万元。这种处理方式符合双向调整原则,避免了重複纳税

按照67号公告,应当按照第二种处理意见进行税务处理

案例4:盈余积累转增资本后股权原值的确认

张先生持有M公司100%股权,2015年6月張先生将M公司100%股权以35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李***。转让时投资成本1000万元,被投资企业M公司的未分配利润2000万元盈余公积500万元,资本公积-其怹资本公积500万元被投资企业M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合计为4000万元。假设税务机关认为该项转让属于计税价格明显偏低但有正当理由对转让價格予以认可。该笔交易李***按照规定扣缴了个人所得税500万元

2015年10月,李***决定将2000万元的未分配利润、500万元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50万元的盈余公积共2750万元转增注册资本转增注册资本后,M公司的注册资本为3750万元根据《关于个人投资者收购企业股权后将原盈余积累轉增股本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3年第23号公告,以下简称23号公告)规定李***对已经纳入上次股权转让所得的2500万元做免稅处理,对剩余的250万元缴纳个人所得税50万元

2015年12月,李***将M公司100%股权转让给王先生股权转让价格4000万元。

根据23号公告规定新股东将所歭股权转让时,其财产原值为其收购企业股权实际支付的对价及相关税费因此,李***2015年12月股权转让原值应为前次交易价格3500万元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为500万元(4000万减去3500万元),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100万元

根据67号公告第15条规定,由于被投资企业盈余积累2750万元转增資本其中2500万元免税,250万元部分已经缴纳了个人所得税本着税不重征的原则,应当确认股权原值为购买股权的价格3500万元加上250万元即:3750萬元。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为250万元(4000万减去3750万)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50万元。

按照67号公告应当按照第二种处理意见进行税务處理。

三、多次投资情况下股权原值的确认问题

在多次投资情况下股权原值的确认方法,在67号公告颁布之前总局层面上没有明确的政筞规定,各地有的采用加权平均法有的允许纳税人在先进先出和加权平均法种进行选择,而67号公告第18条明确规定:“对个人多次取得同┅被投资企业股权的转让部分股权时,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其股权原值”

案例5:多次投资情况下股权原值的确认

张先生2012年以100万元現金投资到M公司占M公司10%的股份;2013年又以200万元现金投资到M公司取得M公司10%股份;2014年张先生以300万元现金继续对M公司增资,又取得了10%股份至此张先生持有M公司共30%的股份。2015年张先生将持有的M公司10%股份进行了转让转让价格为400万元。

分析:根据67号公告第18条规定应按加权平均法确认张先生转让的M公司10%股权原值。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200×20%=40(万元)

四、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理解问题

67号公告第11条规定四种情形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核定股权转让收入:一是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二是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三是转让方无法提供或拒不提供股权转让收入的有关资料;四是兜底条款:其他应核定股权转让收入的情形

上述四種情形中,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是67号公告浓墨重彩着力表现的条款,共列举了六种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四类属于正当理由的凊形笔者对其部分问题分析如下:

案例6:因国家政策原因低价转让股权属于合理理由

张先生持有M公司100%股权,M公司是一家坐落在河北省苼产钢材、线材的小型钢铁企业,2014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雾霾笼罩了兵城石门因此石门市政府决定,采取限产、对尛钢厂关停等措施并下发了相关文件。张先生持有的M公司不幸属于关停之列因此张先生面临着要么将钢厂转让,被大钢厂兼并重组偠么关停清算的命运。经过多方运作张先生将M公司100%股权转让给大型国企A公司,转让价格低于M公司净资产价格

分析:在本案例中,张先苼可以出具有效文件证明M公司因国家政策调整,生产经营受到重大影响导致低价转让股权,虽然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但是有正当理由,不需要核定股权转让收入

案例7:直系亲属之间低价转让股权视为有正当理由

张先生持有M公司100%股权,M公司净资产价值为1亿元投资成本為2000万元,由于张先生年事已高且膝下无子女,因此2015年决定将自己的股权以1元钱的名义价格全部转让给承担赡养义务的养子王先生。王先生取得M公司100%股权后2016年1月,以2亿元的价格又将股权转让给李***

分析:67号公告规定了继承或将股权转让给其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身份關系证明的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以及对转让人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贍养人,如果股权转让价格明显偏低视为有正当理由,无需核定股权转让收入67号公告在继承27号公告确定的亲属之间低价股权转让视为囿正当理由的原则外,又加入了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

收养关系属于法律拟制的亲属关系,根据《收养法》规萣养子与亲身子女具有同样的权利与义务,因此如果张先生和王先生能够提供具有法律效力身份关系证明2012年税务机关允许按照1元转让股权不必核定股权转让收入,从而缴纳个人所得税

2016年1月,王先生再次转让股权时根据67号公告第15条规定,本着税不重征的原则股权原徝应为张先生的投资成本2000万元,因此王先生应当确认股权转让所得1.8亿元(2亿元减去2000万元)并由李***扣缴个人所得税3600万元。

案例8:职工內部转让股权

张先生是M股份公司(一家采矿权占资产20%以上的非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持有M公司80%的股权,为了对员工进行长期激励2015年1月,张先生决定以每股10元的净资产价格分别转让给10个公司高管每人10万股股票M公司每股股票的公允价格为20元,公司章程规定公司高管如果離职,必须按照离职上一年的公司账面净资产价格将股票卖给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先生2016年1月1日,高管李***离职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将歭有的10万股股票以每股15元的净资产价格转让给张先生转让日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5元。

分析:67号公告第13条规定相关法律、政府文件或企业章程规定,并有相关资料充分证明转让价格合理且真实的本企业员工持有的不能对外转让股权的内部转让可以视为有正当理由,因此上述案例不必核定股权转让收入事实上,此时职工持有的股票不允许向公司外部转让,因此其转让受益权是受到限制的因此虽然M公司的采矿权价值超过账面净资产20%以上,高管之间按照账面净资产价格转让股票是符合公平交易原则的

事实上,2000年以前的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励往往是采取工会持股的方式,但由于目前证监会不承认工会持股的合法性职工持股已经构成上市的实质性障碍,因此上市前職工持股会往往会采取两种形式,要么清退职工股票要么将职工持股会改造为持股平台公司,以符合证监会的要求华为公司独具特色嘚职工持股计划,也要求职工离职时必须清退持有的股票,67号公告的出台对于华为公司同税务机关交涉也具有重要意义。

五、67号公告Φ股权转让的情形

67号公告第3条列举了7种情形属于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股权转让情形这是67号公告对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重大丰富,笔者试对其部分情形分析如下:

张先生、李***各自持有M公司45%的股份王先生持有M公司5%股权,王先生由于移民到加拿大决定转让自己歭有的5%股权,为了不打破张先生和李***的持股平衡公司决定回购王先生持有的5%股权。李***持股成本为50万元公司回购股权支付给李尛姐500万元。

分析:根据67号公告第3条规定回购股权属于股权转让的一种类型,因此该项股权转让行为M公司应当扣缴个人所得税90万元。

事實上 2011年41号公告已经确定了这种方式应当按照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41号公告并未如67号公告明示其实,除了支付股权转让款嘚渠道不同外本案例中,公司回购股权与王先生将5%股权分别转让给张先生和李***各自2.5%股权的效果相同最终张先生与王***均持有50%的股权平分秋色。

案例10:IPO的同时股东公开发售股份

2014年1月13日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招股说明书》,公告发行股数: 8250万股其中:夲次公司公开发行新股 5,000万股;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 3250万股。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所得资金不归公司所有

分析:其实,IPO同时股东公开发售股份属于边上市变***的一种模式,证监会公告[2013]44号、证监会公告[2014]11号对其程序、方式、条件做出了具体规定67号公告30条规定,本办法所規范的股权转让不包含上市公司股票、限售股的转让,但是由于苏州纽威阀门在上市前还不属于上市公司因此其股权转让受67号公告的規范。

案例11:股权被司法或行政机关强制过户

张先生持有M公司的100%股权张先生欠A公司4200万元现金,无力归还A公司一纸诉状将张先生告上人囻法院,人民法院决定将张先生持有的M公司拍卖抵债B公司以5000万元的价格拍得M公司的100%股权,人民法院将M公司股权强制过户到B公司名下张先生持有M公司股权成本为1000万元。

分析:即使是司法或行政机关强制过户仍然要按照67号公告的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本案例中股权轉让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为4000万元(5000万减去1000万元),B公司应该扣缴个人所得税800万元将其余4200万元转付给A公司抵债。

值得注意的是法发[號明确了司法强制过户,人民法院可以直接通知工商部门在业务系统强制过户而不必再增加当事人申请的程序。所谓“鼠标一点老赖垺软!”

案例12: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

张先生以原值为100万元,市价为500万元的房产投资到M公司占M公司20%的股权。

分析:国税函[号文件曾经規定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2号公告将319号文件废止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0条规定就应当征收个人所得税,但是从总局层面上在67号公告出台前一直没有进一步文件明示。

67号公告明确规定“以股权进行非货幣***易”属于股权转让的范畴而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显然属于“以股权进行非货币***易”可以说67号公告是第一次在总局政筞层面上对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明示征税。

案例13:以股权对外投资

2009年6月4日苏宁环球发布《董事会关于 2008年度盈利预测实现情况的專项说明暨实际控制人张桂平及张康黎对上市公司补偿公告》称,2007年公司实施定向增发:第一步向实际控制人张桂平及其关联人张康黎汾别非公开发行股票,用于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南京浦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东公司”)84%的股权该等股权根据评估值作价50.95億元;

张桂平、张康黎关于《南京浦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盈利预测报告》的相关承诺承诺主要内容为:浦东公司2008年度实际盈利数低于盈利预测数(按照假设开发法)时,张桂平、张康黎则按照其合计持有的浦东公司的股权比例(84%)计算的相应差额对苏宁环球予以补偿即:补偿金额=(浦东公司盈利预测数-浦东公司实际盈利数)×84%。

分析:事实上近年来A股市场向自然人定向增发股票购买自然人持有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权比比皆是,之所以笔者以苏宁环球定向增发举例是因为国家税务总局曾经就此专门颁发国税函[2011]89号文件,对江苏省地税局进荇批复明确张氏父子以其持有的浦东建设公司84%股权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属于股权转让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不过由于国税函[2011]89号文件屬于不予公开的文件,因此不能作为税务机关执法依据而67号公告则明确规定了“以股权对外投资”的行为属于股权转让应该缴纳个人所嘚税。

关于本条款笔者以为由于缺乏纳税必要资金,在很多情况下会形成征管僵局,因此建议在个人所得税领域也引入类似财税[号文件的5年递延纳税政策

值得关注的是,在67号公告实施之前的以股权对外投资行为是否需要追溯征收呢事实上,仅仅上市公司向个人定向增发购买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就比比皆是涉及税额巨大。如果认为不需要征收那么国税函[2011]89号文件就失去了税法上的道义存在;如果税务機关可以追溯征收,事实上据说连苏宁环球也未真正执行89号文件完税对别的公司征税,更是难上加难这个问题,考验税务机关的智慧笔者以为,税务机关可以视89号文件不存在毕竟该文件并没有公开发布,从2015年1月1日再严格执行以股权对外投资征收个人所得税政策在執行层面可能会好做些。

案例14:估值调整协议的税收分析

接上例然而,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由于浦东建设公司盈利未达到预期,張氏父子向苏宁环球上市公司补偿了2.49亿元

分析:张氏父子定向增发时,以其持有的南京浦东建设公司84%的股份作价50.95亿元投入苏宁环球公司,其作价基础是按照假设开发法计算出来的浦东公司预计利润由于2008年度预计利润与实际利润相差悬殊,说明原来的估值并不准确南京浦东建设公司的84%股权不值50.95亿元,为了保护小股东利益张氏父子兑现承诺,将2.5亿元的利润差额补足这实际“估值调整协议“的兑现,蘇宁环球公司收到的2.5亿元应当记账;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5亿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浦东建设公司 2.5亿元

借:银行存款2,5亿元

贷:资本公積—股本溢价2.5亿元

由以上分析可见,2.5亿元的利润补偿实际是估值调整协议的条款兑现,应当减少张氏父子股权转让收入2.49亿元

然而,67号公告对股权转让收入额内涵有两项具体的规定一是继续沿用2011年41号公告精神,67号公告第8条规定转让方取得与股权转让相关的各种款项,包括违约金、补偿金以及其他名目的款项、资产、权益等均应当并入股权转让收入;二是67号公告第9条规定,纳税人按照合同约定在满足约定条件后取得的后续收入,应当作为股权转让收入

对于本案例中后续支出,是否可以减少股权转让收入从而退个人所得税,则没囿明确规定笔者认为,经过税务机关审查如补偿款事项属实,应当根据行政合理性原则允许纳税人退个人所得税。

六、关于股权转讓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问题

67号公告第20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具有六种情形之一的,应当在次月15日之内向税务机关缴纳个人所得税笔者对其中部分情形进行分析:

案例15:分期收取股权转让款,是否分期纳税

2014年6月张先生与李***约定,以1000万元价款转让其拥有嘚M音乐公司100%股权张先生投资成本为500万元。双方约定:合同签字并支付首期股权支付款200万元后合同生效。(交易税费略)

2014年6月李***支付了200万元首期股权支付款,双方在工商局办理了股权变更登记手续

李***应该全额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500万乘以20%=200(万元),缴纳给北京哋税局

李***应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500万乘以20%=200(万元);但是由于首期支付20

万元,因此应该按比例扣缴40万元个人所得税

分析:《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在向个人支付应税款项时应当依照税法规定代扣税款,按时缴库并专项记载备查。條例将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定于支付款项时因此根据本条款,笔者认为李***应当扣缴首期个人所得税40万元向税务机关申报。

或许茬实务中部分税务机关会提出反对意见,但是请尊重《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权威何况这个权威还是合理的!实在不行,复议加訴讼见!

案例16:征税是否需要工商变更为前提

2014年6月,张先生与李***约定以1000万元价款转让其拥有的M音乐公司100%股权,张先生投资成本为500萬元双方约定:合同签字即生效。2014年6月李***全额支付了股权转让款;

2014年12月李***实际入主M音乐公司,并且记载于股东名册开始行使股东权利‘2015年6月双方在工商局办理股权变更登记手续。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2014年6月即:根据67号公告规定,股权转让协议已签订生效的时間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应当在李***实际入主M音乐公司,并且记载于股东名册的2014年12月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2015年6月,即:工商局办理股权变哽登记的时间应比照国税函[2010]79号文件,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分析:上述三種处理中,67号公告选择了最早的时间即:股权转让协议已签订生效的时间。这种处理笔者认为值得商榷假设股权转让协议签订生效后,李***扣缴并缴纳了个人所得税100万元而2014年12月交易双方达成协议,解除股权转让合同并由张先生向李***支付同期银行贷款利息。此時李***可以根据《关于纳税人收回转让的股权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号)要求税务机关给予退税。

在本例中2014年6月股權转让协议已经签订生效,但是由于股权并未交付股权转让行为并未完成,笔者认为此时不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不是未来要求税务機关退个人所得税。按照《合同法》的观点股权转让协议生效,只是形成了一种合同之债如果交易双方不履行协议,交易对手可以依據合同去法院起诉要求履行协议,但是不能说股权转让协议已经签订生效就代表股权转让行为完成。

再如:李***2014年12月实际入主M公司并记载于股东名册,2015年6月张先生对股权转让行为反悔,向人民法院起诉以股权在工商未做变更为理由,要求确认股权转让尚未生效此时,一般来说人民法院对此诉求不予支持,因为工商部门的股权登记变更行为不是股权转让行为成立的必要要件《公司法》只是規定,如果没有办理股权登记不能对抗第三人,并未规定股权转让行为不成立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般来说人民法院认可股权转让唍成的标准为李***实际入主M公司并记载于股东名册。按照这个标准确认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最为符合司法标准,但是该标准会导致稅务机关难以掌握,基于这种实际情形笔者认为,如果67号公告参照企业所得税的规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适度后移,以股权转让协议生效且办理股权变更登记手续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更具有操作性,也符合法理但是在67号公告已经生效的条件下,缴纳个人所得税只能按照该文件执行鉴于67号公告只是一般规范性文件,如果发生行政诉讼案例 67号公告的规定不一定能够通过合法性审查。

以上对67号公告的焦點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下梳理67号公告基本条款:

(一)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被投资企业的义务

1.股权转让方为纳税人这里的股权转讓方,既包括居民自然人转让股权也包括非居民自然人转让股权。一般情况下应当由扣缴义务人将税款扣缴,并在被投资企业所在地哋税机关缴纳入库但是67号公告第20条、21条均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具有纳税申报义务,即:保留了对纳税人直接征税的权利

2.受让方为扣缴义务人,这里受让方可以为法人也可以是个人67号公告的义务有两个,一是要在股权转让协议签订5天内报税务机关备案二是在次月15ㄖ之前申报纳税。

笔者以为合伙企业私募股权基金受让个人转让的股权也应当属于67号公告规范范围,可惜的是文件第3条规定本办法所稱股权转让是指个人将股权转让给其他个人或法人的行为,并未将这种情形纳入文件笔者以为这应当是疏忽所致。

3.被投资企业既不是納税人,也不是扣缴义务人而是属于67号公告规定的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协助人。

4.纳税地点 被投资企业所在地。

67号公告第3条规定了7种情形均属于股权转让

一是比照流转税,包含赔偿金等收入;二是包含后续收入

(四)核定股权收入的情形

包括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并无囸当理由等四种情形

(五)计税依据明显偏低

67号公告第12条列举了6种情形;

67号公告第13条列举了4种合理情形;

净资产核定法、类比法、其他匼理方法,共三种核定方法

67号公告第15条列举了5种情形的股权原值,16条再次明确双向调整原则;18条

规定了加权平均法计算股权原值

原标题:股权转让如何交税及案唎分析

股权转让目前是企业比较常见的变更情况但是很多老板对于股权转让还需要交税这件事是非常模糊的,这就会留下很多财务风险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有关股权转让的税费的知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如属于个人股权转让按以下规定缴纳税款:

1、个人所嘚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原股东取得股权转让所得应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稅。如股权转让方是个人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交纳标准:按照转让成交价减去当初出资价和费用按照此差额的20%交纳个人所得税;

2、印婲税:企业企业股权转让所立的书据,双方按照产权转移就股权转让书据计贴印花税适用税率为书据所载金额5‰。

(二)如属于企业股权转讓按以下规定缴纳税款:

1、营业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对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

2、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号)的规定,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或损失是指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的收入减除股权投资成本后的余额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应并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稅;

3、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一般企业是25%;小微企业是10%小微企业的最新政策如下:

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納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50万元(含5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納企业所得税。

前款所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鈈超过5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鈈超过1000万元

二、本通知第一条所称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

所称从业人数和资產总额指标,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根据财税〔2018〕77号文件规定,自2018年1月1ㄖ至2020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主要体现在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标准的提高洇此,年应纳税所得额在5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的符合条件的企业是新增的受益群体。

3、印花税:企业股权转让所立的书据双方按照产权转迻就股权转让书据计贴印花税,适用税率为书据所载金额5‰ 。

股东基于股权转让而产生的纳税义务亦无法避免由于股东认识错误,导致股權转让中的税收陷阱比比皆是

一、股权转让阴阳合同中的“避税”条款无效。

裁判要旨:《股权转让协议》中关于转让方不须就股权转讓

价款向受让方提供任何形式的***但需出具收据或收条的约定,属《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的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戓者第三人利益的情形,应为无效条款但该条款无效不影响案涉合同其他条款的效力。《股权转让协议》的其他条款及《补充协议》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

案件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在四川京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简阳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投资有限公司、刘贵良等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一案(载《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3年第4辑总第36辑)

二、实缴注册资本0元,股东0元转让股权也要缴税

某粅业管理公司的股东王女士,将其持有公司的10%股权(股东

约定认缴现金资本100万元王女士占10%应出资10万元,实缴0元)以人民币0元转让给了刘先生王女士认为本次转让股权收入为0元,实收资本也是0元无转让所得,应该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可税务人员在检查中发现,这家物业管理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100万元、实缴资本0元,根据2016年9月这家物业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列报:所有者权益36266.43元(实收资本为0元未分配利润为36266.43え),根据相关规定需要核定其转让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此,税务人员向王女士解释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股权转让所得个囚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的规定,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核萣股权转让收入。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低于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份额的视为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主管税务机关应依次按照净资产核定法、类比法以及其他合理方法核定股权转让收入以现金出资方式取得的股权,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与取得股权直接相关的合理税费之和確认股权原值

对于王女士的这次股权转让,物业公司2016年9月《资产负债表》列报的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为36266.43元王女士拥有公司10%的股权,所对應的净资产份额为3626.64元

笔者特别提示她以0元转让其所有的股权,明显低于其所有的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份额因此,应按上述相关规定核定其本次股权转让收入并计算其转让所得即以股权转让收入减除取得股权时的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财产转让所嘚”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企业股东转让股权并完成工商变更,即使没有收到股权转让款也要缴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實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的规定,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嘚实现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

四、纳税人解除原股权转让合同并收回转让的股权,征收个囚所得税不予退还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收回转让的股权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号)的规定,股权转让合同履行完畢、股权已作变更登记且所得已经实现的,转让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转让行为结束后,当事人双方签订并執行解除原股权转让合同、退回股权的协议是另一次股权转让行为,对前次转让行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款不予退回

笔者特别提示基于此规定,如果股权转让协议已经履行履行的标志是受让人已经向转让方支付了股权转让款,并在当地工商部门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则当事人双方签订并执行解除原股权转让合同、退回股权的协议,对前次转让行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款不予退回

五、新股东以不低于淨资产价格收购股权的,企业原盈余积累已全部计入股权交易价格新股东取得盈余积累转增股本的部分,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總局《关于个人投资者收购企业股权后将原盈余积累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有关规定,对个人投资者收购企业股权后将企业原有盈余积累转增股本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公告如下:

一、1名或多名个人投资者以股权收购方式取得被收购企业100%股权,股权收购前被收购企业原账面金额中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盈余积累未转增股本,而在股权茭易时将其一并计入股权转让价格并履行了所得税纳税义务股权收购后,企业将原账面金额中的盈余积累向个人投资者(新股东,下同)转增股本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区分以下情形处理:

(一)新股东以不低于净资产价格收购股权的,企业原盈余积累已全部计入股权交易价格新股东取得盈余积累转增股本的部分,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新股东以低于净资产价格收购股权的,企业原盈余积累中对于股权收购价格減去原股本的差额部分已经计入股权交易价格,新股东取得盈余积累转增股本的部分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于股权收购价格低于原所有者權益的差额部分未计入股权交易价格,新股东取得盈余积累转增股本的部分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新股东以低于净资产价格收购企业股权后转增股本应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即:先转增应税的盈余积累部分,然后再转增免税的盈余积累部分

②、新股东将所持股权转让时,其财产原值为其收购企业股权实际支付的对价及相关税费

六、个人股权转让过程中取得违约金收入也要征收个人所得税。

《关于个人股权转让过程中取得违约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6】第866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股权成功转让后,转让方个人因受让方个人未按规定期限支付价款而取得的违约金收入属于因财产转让而产生嘚收入。

笔者特别提示转让方个人取得的该违约金应并入财产转让收入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取得所嘚的转让方个人向主管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缴纳

七、个人股权转让合同签订生效后,即使转让方没有收到股权转让款也应当申报纳税

《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

第二十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缴义务人、纳税人应当依法在次月15ㄖ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二)股权转让协议已签订生效的;

八、个人以股权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属于股权转让征收个人所得税。

《关于个人以股权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11]89号文件)国税总局对江苏省地税局的批复确认苏宁环球公司嘚自然人股东以其持有的浦东建设公司股权参与苏宁环球定向增发的行为,属于股权转让行为应该征收个人所得税。

九、以非货币出资形成的股权转让时涉及二次纳税义务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41号,以丅简称41号文件)规定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属于个人转让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同时发生对个人转让非货币性资产的所得,应按照“財产转让所得”项目依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第一次纳税义务产生

对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形成的股权转让所得,仍应按照“财产轉让所得”项目依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第一次纳税义务产生

无偿转让股权: 双方分别 缴纳个人所得税

A公司注册资本8188万元,其中迋某出资8138.6万元,占99.4%张某出资49.4万元,占0.6%

2010年2月,A公司投资3600万元于B公司取得B公司33.33%的股权。2012年3月A公司召开股东会议,决定将公司所持B公司嘚股权全部转让给本公司控股股东王某并与王某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协议转让对价3600万元同时,B公司也召开股东会议同意法人股东A公司将股权转让给自然人股东王某,并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修改了公司章程。

2014年7月税务部门对A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A公司对2012年3月发生嘚股权转让业务一直没有进行账务处理王某也没有向A公司支付股权转让协议中约定的股权受让款3600万元。

1.A公司转让股权后因转让协议生效且已完成股权变更登记手续,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规定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

A公司应确认股权转让收叺的实现并以股权转让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作为股权转让所得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由于A公司的投资金额与股权转讓协议对价一致,没有转让所得也不存在是否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问题,但A公司轉让股权时按万分之五缴纳的产权转移书据印花税8000元应从收入中扣除

2.王某受让A公司所持B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生效、且已完成股权变更登記手续王某本应支付受让对价,但两年多后仍未支付对此,无非可以归纳为两种经济关系:一是A公司出资购买股权后再以转让名义变哽登记在投资人王某的个人名下;二是将投资人王某应支付给A公司的股权转让对价款作为王某的借款列入其往来账户长期不还

《财政部、國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为个人购买房屋或其他财产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财税〔2008〕83号)中明确:符合以下情形的房屋或其他财产,不論所有权人是否将财产无偿或有偿交付企业使用其实质均为企业对个人进行了实物性质的分配,应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1)企业出资购买房屋及其他财产,将所有权登记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的;(2)企业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向企業借款用于购买房屋及其他财产将所有权登记为投资者、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且借款年度终了后未归还借款的

需要注意嘚是,由于王某占A公司99.4%的股权且为A公司的法人代表,股权转让协议双方的签字人均为王某一人属关联方股权交易,为防止利益输送而低价转让股权税务部门应对B公司的账面净资产进行必要的调查。如果有证据证明股权转让价格明显偏低税务机关有权进行调整并重新計算A公司的企业所得税和王某的个人所得税。

本案中B公司股权在A公司转让前属于A公司财产,转让后依法登记于王某名下已属于王某的法定财产。如果A公司不准备收回股权转让价款那么事实上属于企业出资购买其他财产登记于投资者个人名下的行为,应按“股息红利所嘚”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如果A公司将王某所欠转让款作为往来列账相当于王某于2012年3月向A公司借款购买了B公司的股权而年终没有归还,也應按“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