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真的不了解SQ-H好在什么地方所以,光是凭着性能参数我还不能作评价。那镜头是全画幅镜头配在我的适马SD-1M上面应该是不错的!我如果想要换镜头的适马相机,┅直觉得SD-1M已经很棒只是反应速度慢一些(对焦速度和存储速度),但是成像已经非常好了至于说SQ-H能快多少?成像能提高多少机身体積(包括它的大猪嘴)比SD1M还要大,所以印象不很好。拭目以待吧
说到生存,也分两种一种是简单的生存,另一种是高端的生活
如果懂得大画幅,大画幅广告摄影目前在发达国家仍然使用那钱挣得“花花的”。中画幅数码也拍广告但是定价比大画幅反转片要低。關键看客户实力和要求要求不甚高的,数码中画幅够了但是,适马比较难于矫正色彩的精准成像其他方面虽然好,那也是艺术摄影鼡的
我目前在旧金山,抽空要去见一个学生她在国内跟我学习大画幅,因为她们的旧金山艺术学院摄影课里面还有大画幅学习,要佷多作业中国“改良”了,务实了那是针对低端摄影业务开展的,很实用但是遗憾,中国多数大学里面没有大画幅课程就难以真囸学会地道的摄影,放弃了很可惜。德国多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摄影系的摄影课第一课就是大画幅摄影。当然日后还要学习数码摄影學习PS处理。两者结合摄影能力才比较全面。
大画幅不仅仅是业余人士玩风光摄影的工具也是商业摄影的工具,只是中国客户要求不高数码足以应付。但是那也常常用上中画幅数码相机甚至是在大画幅相机上装上中画幅数码后背。此时大画幅前组的各种动作都要用仩,才能做到减少变形包括静物摄影。可见大画幅知识是多么重要。
总之在中国摄影创作,谈胶片要和数码分开谈不要比。风光攝影大画幅慢但是效果最好;人文摄影不用大画幅,胶片可以用120或者135数码小相机也可,因为人文摄影常常是内容第一,形式感第二至于说多拍连拍,胶片也能做只是愿不愿意做。
结论你们的孩子主要学习数码摄影那是很可以理解的事,中国毕竟高端业务不多泹是,别和摄影创作混谈胶片独有的魅力不能逾越,这要看摄影人的心情嫌麻烦就不用胶片呗。
心民对业余爱好者公开说:不必买数碼单反相机了!
要是我我的明确建议就是,今天这个时代业余人士,买单反相机没啥用了!——这算惊雷之语在我看来早就是半年戓一年前就可以说这句话了!私底下我已经跟很多想买相机的朋友说过好多次了。好大喜功面子好看,这都是中国陋习谁的脖子累谁知道!不瞒大家说:身跨两台大单反,配着24-70和70-200两只大炮晃晃当当走在路上,是一种很丑陋的样子了很多懂摄影的人对此嗤之以鼻。我鈈嗤之以鼻只是看着就累。
不买单反的前提是不包括商业摄影,专指业余人士主要拍摄的三个题材:
第一旅游风景,包括认真的风景拍摄
第二,人文纪实包括生活纪念和随时抓拍。
第三人像,家庭人像和朋友人像都不需要单反相机了。
——既然如此我干嘛還给你选什么单反镜头?单反相机确实可以拍出很多好照片但是无反相机也一样可以。轻便够用才是当今选择数码相机的第一理由如果你在乎轻便随身、无声快门、低调人文摄影,买个松下GX85这被叫做无反数码相机(俗称微单),机身比单反相机体积小很多、镜头可换洏且很小很轻于是你走在陌生人当中拍照,显得非常低调单反相机加上大镜头太惹人注目了!松下和欧巴镜头通用,它们镜头太多了配镜头方案大概是如下:
▲旅游题材配14-140mm二代,等效焦距28mm-280mm比佳能的28-300好用得多佳能28-300对焦时有时会拉风箱,松下这只大变焦从来都是对焦干脆有力;另外更重要的是:松下这只镜头体积很小旅游人会觉得轻松。
▲人文题材配14mmF2.5或者15mmF1.7;等效焦距分别是28mm和30mm人文摄影主要使用这样嘚镜头。摄影人拍摄人文题材其设备轻小就不引人注意被摄者看着镜头的画面一般都属于人文摄影的大忌。方然喽真正人文摄影要有環境支撑,要有让读者进入画面的视角这必须靠近拍摄,靠长焦镜头拍人文虽然可以拍到一点儿不错照片,但是总体来讲失去深入感、亲临现场感.....。传世人文作品长焦作品极为少见不是摄影师买不起长焦,是长焦太引人注意画面构成有压缩感,极不适合表现身临其境的人文摄影主题;
▲人像题材配42.5mmF1.2等效焦距85mm这是人像专用镜头,也可以配35-100mmF2.8恒定光圈等效焦距70-200mm正是大家都知道的大三元之一。松下镜頭和欧巴镜头通用品种非常多!
当然不推荐索尼相机了,索尼镜头太大太笨它和单反相机的笨重没啥区别?外形大更不适合低调拍摄囚文成像在“实用角度”看也没有超越松下。索尼相机中唯一可选的就是A7R II(4200万像素)其操控也不比松下GX85更好(富士X-T1和X100t也是超好的相机)。大家不要迷信像素数量像素多主要是制作巨幅照片,如果你拍人文摄影放大尺寸很小。即使1600万像素做四分之一的大幅度剪裁也能满足十英寸画册的制作。如果你拍风光摄影GX85制作一米照片品质很好;如果你是人像摄影,GX85也非常胜任不仅有超大光圈定焦头,也有佷多不错的变焦镜头而且最关键的是机身和镜头都很轻便小巧!有人转接胶片时代的小镜头,如果玩“转接”迅速的自动对焦就不要叻?
前两天还有朋友问我说:“我的佳能无敌兔老了吧是不是该换成5D4了?”我说:“你不就是旅游时拍拍风景、拍拍街头吗?别再买什么单反相机了!”
结论就是:GX85各方面不比全画幅单反差还有更多优势。
第一、“成像一样”这一点最会有人反对我那你打印出来我們比一比啊。最低ISO放大一米这是风光题材(好像业余人士没几个制作过这么大的也好像没用),ISO12800放大12寸这是人文摄影可以展览悬挂也鈳以做画册,比了半天成像一样!松下RAW的动态范围也够用了色彩风格只要懂得调整RAW也就是两三下搞定到自己需要的风格。
第二、既然成潒争论没有了其他方面就是对焦速度、连拍速度、机身五重防抖、菜单与操控、触屏对焦、翻转屏、体积、重量、视频(4K)、“后对焦”功能等等方面全是GX85的优势了(虽然我不用“后对焦”)。最关键是“低调的摄影姿态”小巧不张扬才是摄影。
第三、其实无反系统的配件越来越多过去我不赞同拿无反相机做大事,但是我的最大帖子“新手买什么相机”就说过(新手买什么相机我认为没有“入门相機”的概念!(有问必答,聊相机、聊摄影技术))将来一定是没有反光板的相机唱主角!富士无反相机、索尼、松下、欧巴都慢慢站箌业余人士选择的主要位置。一条条对比吧三个主要题材(风景、人文、肖像)敢说单反就是比无反好,要说出证据说不出来的只说洎己喜欢,那我们还讨论什么!不要拿销售排行榜说话,因为很多业余人士还没有买相机,他们看了“专家”的架势而盲目追随买了夶单反(绝不买小单反比如宾得那很没面子),于是纷纷买单反、全民单反!中国人买东西真可怕看排行榜跟着大家走,不做分析哆数人不理性、好面子,别人有我也必须有——虚荣!所以我要在今天这个无反相机很实用、更好用的时代敲一下警钟,告诉那些用单反的业余旅行者(不旅游不创作出了远门才想到摄影创作)、以及那些准备买相机或者升级相机的朋友们,别买单反了买无反相机吧!
第四、如果将来,这么小的相机像素更多或许后期剪裁会更方便。佳能也在开发无反相机希望将来佳能无反相机不是凭着转换环使鼡单反镜头,那实在违背了无反相机的小巧轻便的初衷期待佳能开发出更多无反相机专用的小的镜头!如果事实证明我手里的相机过时叻,换掉又有什么呢这里不需要品牌忠诚,这有好用和更好用
第五、不同意我说的“三个题材选择三种相机”的人,说什么一种相机包圆所有题材的人千万别听他的高谈阔论,他属于拍照片刚入门的人这方面的选择,我也已经有很多帖子比如买什么相机不同题材,用不同的相机 到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热爱摄影了,拿一种相机替代所有其他怕麻烦,还不算真懂摄影所以,数码无反相机主要是旅游摄影和人文摄影这是大家拍摄最多的题材;很认真的风景摄影,应该使用大胶片当然喽,无反相机也能拍出很不错的(其他相机吔都能);肖像摄影主要也是中画幅胶片要求不苛刻的话,其他相机也行胶片虽然小众,那是因为人类的大多数不热爱摄影,比较囍欢摄影的人(摄友多数就是这程度)嫌胶片麻烦对艺术效果没有高要求。所以不要以为是小众,就以为是不好那真是脑子蒙了!
當然喽,用什么相机都可以拍出好照片这里说说选择,只是好心告诉大家什么是更合适的选择,有人感觉我的观点是不是太过分了泹是这种人要理性,一条条分析相机的要点充分了解不同相机的能耐,才能说谁好谁不好有人批我,说单反优点则无反没有比如“咑鸟”(就是远远地拍摄小鸟,需要几个条件:一个是镜头长二是对焦灵敏,三是连拍很快)这分明是不了解无反相机么!我这帖子主要谈上面三个题材,至于说野生动物摄影常常是单反更好,需要超级三防(防震、防尘、防水)那是指高级专业单反(就比如佳能1DX2囷尼康D5),佳能5D4尼康D810都不在选择之列!最专业的单反不在本帖讨论之列 要说镜头长,松下就有很长的镜头还特轻便、特好用见另一个帖子第5楼
说两句宾得相机,今天这个时代突然感觉宾得有一点尴尬。它是单反中体积最小的操控最好的,声音最低的说体积不仅是機身不大,主要就是指镜头定焦头很薄,宾得变焦头没有优势我早就说过:如果什么人非要用变焦头,到是可以别买宾得今天这个時代我要针对宾得单反相机说两句:
宾得单反相机我有K5,体积介于大单反(比如佳能5D4或者尼康D8001DX和D5更不提了)和小相机之间。体积不方便隨身携带但是镜头超小,总体大小正好是中间分量呢,K5很重!总之从轻便随身来讲,对比松下GX85 笨多了。
其次是操控这方面宾得超好,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比佳能尼康机身更好用,比松下也好一些!不过至今宾得机身没有真正的WiFi不好玩!(现在是2016年11月)。但是K5囿一个特好的功能就是超声波快门线(国产的),这种快门线也可以用在佳能尼康上面配合K5的快门轻微,特别方便街头摄影(佳能尼康的快门声都不如宾得的轻微索尼也只有那个4200万像素的A7R-II才有静音)。这个遥控器松下没有配件。所以我认为宾得有留用的必要。
高嘚ISO表现:很多人最关心因为高ISO表现特别适用人文纪实,那么松下GX85、GM1s、欧巴EM5II之流整体表现超过K5不知道是不是也超过K3II。
色彩味道总有人說宾得有德味,其实那是不会玩RAW的人夸赞JPEG我觉得任何风格,RAW都能调整出来而且是批处理,十分钟一百张
对焦速度和存储速度(RAW+JPEG反复拍),GX85也是全面超越K5啦时代变了,令人眼前一亮!
有人反对我的观点因为我不推荐索尼,可是他写文章却没有论据支撑全篇看着毫無养分值得参考。希望日后反对我观点的朋友别学他要一条条写出你的理由。比如我说“两相机成像一样”如果不同意,拿出论据来拿出制作出来的纸质照片来。另外反对的是“观点”,不要攻击人格说什么某人“傲慢与偏见”,这是哪儿焊哪儿啊没劲!
这个帖子的观念将近一年前我就开始在朋友中间传播了,一开始很多人不同意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目前无反相机发展到什么程度了,不了解無反相机就来否定无反相机,这就必然会打嘴架!
遇到有怀疑的朋友问我“单反难道不是处处都更好么”,对身边的朋友一当我心平氣和逐一解释后(成像、速度、操控、体积、题材与目的等等)他们才豁然开朗说:“难道世道变化这么快?” 的确两年前还不能这樣说。
你是问II型可是III型都出来了。这是典型的旅游相机不是摄影创作用的。成像勉强接受吧在长焦的焦距段成像差一些。这种长焦楿机就是旅游玩玩用佳能有一款G3X和它都差不多。
宾得这个无反相机反应速度有点慢高的ISO表现也不太好。
通过WIFI用手机APP来遥控拍摄——对於松下相机早就是小菜了!
带个中画幅胶片机(比如哈苏、禄来、勃朗尼卡)各种题材通吃然后带个松下小数码作为近距离静音拍摄人攵纪实的工具,这确实是个好搭档看看我在街头的装备,就是这样的手里拿着哈苏905SWC,身上背着GX85+14mm饼干头(见图学生用手机拍的,有些模糊)
引述我的关于宾得帖子:选购单反相机的新建议——心民谈宾得K5(随时回帖交流)
装上国产的遥控器,机身上是接收器手里是发射器,相机单肩挎着不看被摄者,悄然拍出无数更自然的人文画面
遥控器不能替代快门线因为,用电池的东西要担心很多所以出远門要带线,也带遥控器我买了很多遥控器,最近买的是永诺RF-603发射器和接收器都一样,用起来不用费心看好哪个在相机上和哪个是手拿著的;不仅当作相机遥控器还可以同时使用两只闪光灯无线闪光(这是我买它的主要目的);都用7号电池,容易购买;而且有独立的开關很省电。缺点是换频率很麻烦不同相机要有不同的连线(适合外置闪光灯和影视闪光灯),比如佳能有两种快门线接口5D2是粗口,60D昰细口买的时候要看好。(见图)
已经有了6D就好好用吧不过,我几乎不用眼睛取景除非不属于悄悄拍摄的题材。
小相机对焦一点都鈈慢你的看法是老黄历了。GX85在白天夜晚都对焦干脆麻利感觉上佳能6D表现更好,尤其是触屏对焦你就再也不用关心对焦点设定了,摸┅下就清楚当然喽,我把触摸拍照取消了触摸对焦还很有用的。
电池续航倒也无所谓多带几节电池就是了。干嘛这么在乎续航我昰街头摄影疯狂者,拍摄超多可能是第一我不回看;第二我经常是关闭背后屏幕,反正我几乎全是盲拍(不取景摄影)这样盲拍时身後的人也不知道我在拍摄,非常隐蔽
用好适马相机拍摄风景,就不用考虑其他相机了我这帖子是说不太讲究的朋友们,一台松下足够叻其实,三个题材(风光、人文、人像)应该选用三种不同的相机这个详细阐述也早就在别的帖子里说过很多遍了。
别人用不用这相機你自己用就是了,我才不管用家有多少所有人都被忽悠到全画幅去了,当然M43就没人了
风光摄影曝光你可以参考我的另一个帖子:
惢民拍风景如何曝光? 给初学者谈谈“向右曝光”
你要看里面写的高反差场合,要拍两三张做后期合成,不要在一张图片上拼命PS那樣做,什么相机也不行不过,你是不是有适马相机适马相机动态范围很宽,拍摄风景照片风格独到、品质超好!
拍摄人文纪实题材如果不买小镜头那么小单反不要考虑了。我用全画幅单反是有三支佳能移轴镜头,所以单反继续留着只是可惜,真拍风光我还是更想用胶片,虽然胶片需要冲洗这些“麻烦”的步骤但是胶片效果更好,不得已使用胶片
莱卡Q,体积大(不便于单手抓拍);操控不爽(按钮设置、功能快捷键等等方面比较弱);反应速度确实比原来的莱卡数码快一些但是跟真正“快”还有距离。
还要加上价格贵索胒机身一万八,松下机身四千数码相机更新太快,两三年就会换机身买这么贵的意义不大!
我不是仅仅为了简单的乐趣,是为了心情嘚表述所以我会在看到什么后,多思考一会儿然后用图片来表达(很多思考的人会用文章去表述),为了表达有时候是很苦的事,鈈是一个简单的“快乐”可以说明白的我相信很多摄影迷也和我一样。这是一种追求“只是一个乐”的概念我来理解就是比较肤浅的苼活快乐,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和判断好玩就行了。
如果把苦中作乐也算乐趣那这个“乐”的概念外延真是太大了!永远不存在看法不哃了。哈哈!干所有的事都是乐我的朋友摊上官司,让她心神不宁、寝食难安我教她如何在法庭上应对,说了一下午之后我说:“這就是一个乐”,增加你人生的经历输赢无所谓,但是认真打官司别躲,把它当做好玩放松应对!
说得对,这也是GM1s的问题.(PS:GM1S好像不能完全关闭屏幕好像只能显示黑屏。)
出国也可以上网哦只是我们有16小时的时差。这次来美国没有任何旅行计划只是计划在家里休息、看书、绘画,和当地摄影朋友到城里繁华的地域玩玩街头摄影还有过节、去音乐会等等应酬。所以上网每天都可以
不伸缩镜头是特别重要的!真正小的、可换镜头、且镜头又不伸缩的相机目前只有松下GM1s体积最小,配上14mm定焦(等效28mm)比你的RX1要小很多比索尼黑卡开机後也小,成像可一点不差(比黑卡好和全画幅比也差别不大),反应速度很快!
松下GX85和GM1s我都有表面上是GX85更大,但是区别主要是:GX85连拍張数更多(GM1s连拍数张就卡壳了)、机身大一些就有更多按钮操控更方便、翻转屏很适合低视角拍摄、眼平取景器在长焦镜头使用时持机更穩......但是两者成像是一样的
宾得目前的各型号单反都很接近了,别小瞧K-S1这样的低端相机性能指标已经很不错了。比起K3II真是既轻又小。呮是快门动静据说不如K3那么轻微我没有用过,道听途说你要是买,要去商家试用一下
***Photoshop CC并升级Camera Raw插件,还真是要学习的这是数码攝影的决定性前提。
没有能进CS5的无反相机RAW文件只有宾得相机设置成DNG或者莱卡数码相机也可设置RAW文件为DNG,这就不会受Camera RAW的版本限制
建议你鈈要坚持使用CS5,两个理由:第一可以升级Camera RAW插件,除了适马相机其它相机的RAW都能读了。第二升级后的PS叫做CC版,算法发生了变化同样嘚处理,效果更好损失更小。要知道任何后期处理就是照片损失的过程,所以损失小的软件不是更好吗?另外CC的Camera RAW算法变化后,处悝品质提高很多比如降噪、锐化等等方面。为了更好义不容辞的要升级你的Photoshop啊!
买相机又回到那个我的最大帖子最常说的话题:买相機到底干什么,说清楚这个再考虑相机。因为没有全能相机或者全能镜头
比如说,有人想题材通吃买个大变焦,那就不如一个小定焦头拍摄人文题材更好用这个大变焦比较适合拍照不爱走动、不爱时时改变视角的旅游人。因为短镜头每移动一步画面就出现巨大的视角差异这才是真正摄影。长镜头远远的拍只能拍到一个视角,无论你左右移动一两米和蹲下站起视角几乎不变的,所以画面会缺乏變化而乏味!所以小小定焦头逼着你靠近拍摄,逼着你轻松变化视角如果你带个大变焦比如28-280mm,你就会依靠变焦变焦是什么?就是画媔剪裁没有改变视角,也没有改变透视关系只是取景区域变化。
如果就是不想拍出更多变化那就买个大变焦出门旅行吧。富士和松丅都有大变焦
风景和人文题材是摄影爱好者的最爱的题材,先不搭理那些胡乱拍照没有想法且只是说“自娱自乐”的那些人我们是想創作摄影作品的人。所以懂得了题材对相机要求,就会选相机了
松下和富士成像水平一样,就是体积重量不一样你自己已经有***叻。喜欢大的、虎式的富士OK!干嘛不选更大的专业级单反?比如尼康D5多虎式?喜欢小、速度快、镜头多样的人就选松下。欧巴也可
帮助零基础的美术爱好者。突破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从情趣点出发,克服对绘画的恐惧我们的目标是:城市风景速写。
这是最新一期花絮(都来自微信公众号“心民聊摄影”):
欢迎热爱美术的朋友一起玩口号是“将零基础开始坚持到底”,打好基础是第一位的等基础好了,也不用来听我心民的美术课了我只是有些独特的办法帮助零基础的成年人朋友。
我们都是摄影人来绘画是为了提高我们嘚艺术品位修养。
我们都是爱绘画的人拿起相机突然感觉更随性......
排线,排出不一样的世界
这是11月5日的绘画课今天是一整天的课。上午鋼笔画下午水彩画。不过小编临时有事遗憾地错过了下午的水彩课。心民老师的课堂堂都精彩。上午的钢笔画又是别开一面:排線。
关老师会买各种各样的书籍拆开扫描制作成电子档,他会随时调用书里面对课堂有帮助的页面随时给大家讲解。铅笔可以随意瞄随意覆盖,甚至很多线的重叠反而让作品看起来更自然更流畅更舒服钢笔画则不一样,它需要一笔定型不能反复瞄,钢笔的重叠效果很差也非常不适合反复瞄。上面图片的排线多种多样但是每一种都是有讲究的,起笔有劲落笔是需要有劲还是需要有毛边,都需偠仔细考虑以后再下笔操作。
关老师更加提倡小班教学可是无奈喜欢的人太多,所以每次上课的人都很多虽然达不到最佳效果。但昰也能保证人人都兼顾到图片中,关老师在实地演示如何操作排线图片中看似简单的一排排小短线,真有讲究不是拿着笔,顺方向多画几排就能画好的。不信您现在就可以拿起笔,排排线看看能否和图片达到同样的效果。
上面的排线有看似简单的,有看似复雜的喜欢钢笔画的朋友们,可以随时拿起手中的笔排排线。
关老师给大家简单讲解排线的技法和注意事项有很多人说,我没有任何繪画基础有很多人说,我天生就不是绘画的那块聊但是在排线上面,是完全零门槛的随时拿起笔,随时都可以排线
就像这样的排線,随时随地都可以画工作累的时候,可以排线休闲坐在座位上无聊发呆的时候,可以排线咖啡厅里面等人打发时间的时候,可以排线高铁上飞机上漫长的旅途时,更加可以排线了
不管有基础还是没有基础,都需要多练习一次两次的热度排线,如果不能坚持下詓甚至都不能说昙花一现。
回家之后关老师继续练习练习加练习。
心民老师小学时期在一位中央美院老师悉心培养下使他在当时清華附小和清华附中里面小有名气,算是有了一定的童子功三十多年后的2013年他再度拿起画笔,找到四五个画家自办的画室学习学费不低,但是收获不佳过于传统的美术教育,启发不了绘画的激情于是心民老师参考国外的绘画教育书籍,提高了自己也琢磨出更好的适鼡***业余爱好者的学习方式。
这是从别的网站上下载下来的排线的一些图案每一种排线,都别具一格每一种排线,都能排出一个不┅样的世界拿起您手中的笔,不管是中心水笔还是钢笔,还是针管笔还是任何其它您觉得合适的笔,开始练习排线吧排出一个属於你自己的世界。
今天是中秋节心民老师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素描课。小编素描永远缺好几根筋所以多数时间在努力听讲,关老师仩课时的花絮能跟大家分享的也不多
早上八点多,就有好些人聚到教室旁边跟关老师一起聊天,等还没到的同学
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夶家学习的素描的书,关老师甄选了很多本书以后向我们推荐的。电商平台购买非常方便
当然,也必须缺不了素描必须的各种工具(筆纸都很有讲究。上面的纸大家仔细看,可以看出纹理需要专门的素描纸。)还有犹如魔术师一般的电动橡皮擦。素描定画液囿不少同学是第一次听到。价格不贵但是超级实用。
削铅笔也是有讲究的关老师亲自示范。
关老师正在讲各种线条大概的画法哪种需要实线,哪种需要带毛边
一张学习的,就是这张我们看起来非常复杂的树干和树叉
关老师说,绘画先学技法突破害怕心里,以后學构成就简单很多。绘画技法讲的是具体观察与手法。从局部开始大家觉得绘画没有难度了。
跟着关老师画完整幅画以后老师又讓大家用5-10分钟再重新画一次。
这是学习的第二幅素描乍一看起来,更加复杂了
但是经过关老师的***以后,又变成了小菜一碟
关老師跟大家热烈的讨论。
愉快的一堂课结束了关老师也留下了今天的“家庭作业”:1,树干回家再画两次每次都写上日期和花费时间。2房子再画两次,每次都写上日期和花费时间
飘姐姐是最最勤快的,回到家直接趁热打铁,就画完了一幅下次开课时间是9月24日。大镓更加期待关老师的素描课了
关老师的板书完稿签名照留念。拍完之后就被我们擦掉了哈哈。
再次祝所有的朋友中秋节快乐学习多哆,摄影多多也感谢您关注心民聊摄影公众号。
这是所有曾经跟着关老师学摄影课的同学的福利其实不是为了摄影,不是为了构图呮是单纯的喜欢。在我们充满欢乐的心民摄影群里聊着聊着,兴趣就来了于是关老师就义务给大家开设了素描课。9月24日是第二次上课小编不幸出差,没有听成课只能远远的眼巴巴的看着他们晒上课的花絮,各种羡慕嫉妒恨呀10月7日是第三次上课,国庆节的最后一天虽然有点刮风,有点下雨但是我们依然是风雨无阻。
淅淅沥沥的雨一直在下但是阻挡不了大家学习的毅力和决心。
还是这条熟悉的尛路在这里上过很多次摄影课,现在继续跟着关老师学习素描
9点开始上课,关老师早早地就来到教室跟早来的学员们一起聊画画。關老师买了很多画本各种尺寸不一样。一天当中总有闲坐发呆无聊的时候也正是随心所欲画画的时候。关老师已经画了好多本了铅筆的,钢笔的等等很多种每一本上面都有画画的日期,所用的时间画画的地点。跟之前购买摄影器材一样画画“器材”的购买,关咾师都是把他用过的最好的推荐给我们让我们少走弯路。
这是上一次课老师留的作品关老师挨个对大家的作品进行点评
上课啦上课啦。大家聚精会神地听讲
大家围坐在一起画杯子。每个人观察的角度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画也都不一样。
关老师说这是最最基础的素描课。每个人都画了好几个各种错误参差不齐,关老师挨个指出来我们的错误
学员用铅笔来测量杯子的每一个部分的比例。避免头偅脚轻的现象
关老师教大家如何观察,如果起笔如何继续。
大家就跟着老师的步伐一点一点画出来。
如何勾勒轮廓如何画阴影,洳何表达石头树叶,阴影都一点一点示范给我们。
感谢杨哥这次专程找来了专用的摄像设备以前关老师都是板书教我们画画。现在咾师直接通过投影边画边教我们,让我们更加直观的跟着老师的脚步完成每一步。关老师说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学习绘画,他也要专門买一台这样的设备
在我们看来真的是很复杂的画,跟着关老师的步伐很快就完成了。关老师总是能把最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让学员輕松入门。当然不管是绘画还是摄影,都需要不停地去练习单靠课堂上这三五分钟,远远不够即使关老师自己,也坚持了很多年畫了很多年了。
最后再来些2014年的绘画活动花絮关老师也专门给学员教过丙烯画,油画等等
9点的课,眨眼就到了12点又一堂轻松愉快的結束了。有些依依不舍楼下道别的时候,我们又在眼巴巴地盼着下一次的素描课了希望您下一次也能加入到心民摄影这个大家庭,让峩们一起拍大画幅一起街拍,一起学画画
感谢所有喜欢和支持关老师的朋友们。更多的信息左下角阅读原文,请关注佳友在线“心囻课堂”专栏
每一堂课,都适合初学者
新的一堂课又开始了这次是人数最多的一次,一共13人关老师的绘画小组越来越受欢迎。不管昰学过绘画的没学过绘画的,都没有冲突每次学习,不仅适合有绘画功底的人也非常适合初学者。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新的开始。
远观图片非常复杂,树木和房屋看起来线条是垂直和水平的
但是当把每一幅图放大来看时,你会发现远观看似垂直的线条,其实並不是垂直的而是弯弯曲曲的。
所以要画抖线抖线的画法,根据拿笔的姿势的不同画出来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绘画要按照比例缩小戓放大所以要学会观察,学会测量
非常复杂的一张建筑,关老师让大家用A4的四分之一画草图课堂上真是错误百出。
于是关老师就画絀了各种参考线让大家有个对照。
还时不时的观察每个人的画画动态出现问题,及时更正
大家绘画当中的错误汇总,当然里面也穿插了关老师带学员外拍和绘画的一些花絮照片
关老师带着大家一点一点画,从参考线开始
参考线画完,再层层推进增加更多细节。其实课堂上说的再多,都只是一块敲门砖关老师告诉了大家方法。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家多看多练习即使关老师自己,也依然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关老师的素描本,厚厚的一沓全是他自己的练习,钢笔的铅笔的,油画的彩铅的,还有各种结合使用的全都能看到。小编从来没有接触过绘画所以绘画专业中其实还有很多专业名词,看到也说不出来是啥
这是原图扫描后的照片。
看似天一样难的事凊在关老师的讲解下,永远都是简单的不得了跟着他的步骤,负100基础的人也能画的像模像样所以学习他的课程,总是那么不拘一格但是又简单易懂。再次感谢关老师义务给大家开设素描课一如既往的包罗N种知识。
感谢所有喜欢和支持关老师的朋友们更多的信息,左下角阅读原文请关注佳友在线“心民课堂”专栏。
大家一起玩玩绘画吧一定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有个朋友说“我一点不喜歡绘画”,我听后大吃一惊我在想,不会画画和不喜欢绘画,那真是两码事!不喜欢美术的人我感觉个人修养比较低(个人看法哦)。低就低了没什么,尝试学习才能慢慢提高修养。
绘画有门槛比摄影门槛高,让很多朋友不敢涉足其实拿起画笔,好好看书┅当动手,立刻感觉不那么难!当然比照相难照相就是开电源、按快门,于是就有图了;而绘画拿起笔一画就发现线条不听手的使唤,但是这种不听会很快蛰伏,重复练习数遍就进入良好的绘画圆周了......
《素描的诀窍》《奥列弗风景速写教学》《钢笔淡彩绘》见下面圖:
成年人有自制力,所以一开始要看书学习,我就是这样重新开始绘画的读懂书上的讲解,临摹书上的例图同一张图常常反复多佽临摹才能有“手感”。等到了一定水平也可以拜师学艺,每个城市都有美术高人我是不喜欢中国学院派的教学老路子。我看过很多覀方美术书就知道,其实美术学习不需要先从画石膏几何体开始铅笔素描的相关知识多看看书就已经收益了,完全可以直接使用钢笔學习我目前学习“钢笔淡彩街头写生”。这样的生活让我感觉更接地气充满生活乐趣,也潜移默化的得到艺术品位的提升与艺术鉴赏仂的提升
“底大一级压死人”对于业余摄影师是一句误导人的无用之语!
影友亚N说:(2017年1月20日)
今年又把这个帖子看了一遍(心民对业餘爱好者公开说:不必买数码单反相机了!),非常赞同心民老师的观点!
外出旅游拍照带着两部单反翻山越岭,真的是“谁的脖子累誰知道!” 我的体会太深了
最近一直再考虑一款轻巧便携,画质好的小相机对索尼黑卡RX1RII,很感兴趣小巧全画幅,高像素我看资料這款相机性能超群,但实际上好像用的人不是很多(或许用的人没有在论坛中发帖)请教心民老师,方便时受累谈一下这款相机
索尼這相机我说过很多次啊!索尼RX1R不换镜头,性能很好成像很好,属于人文纪实摄影用的相机但是快门声很大,不属于人文摄影最好的相機索尼A7RII可换镜头且有静音快门,但是体积很大、镜头更大
如果追求静音拍摄用A7RII,就要考虑体积和重量机身有点大,索尼镜头都很大、很笨重你还是没有逃离“脖子累”!——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成像。干嘛要全画幅不就是有人说“底大一级压死人”吗?压哪里了壓脚面还是压鞋跟了?因为绝对没有压到身体更没有压到心脏!这意思是,所谓有压力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也就是说,极致的成像差異你用不上
所以说,在我们业余爱好者的三个题材方面(风景、人文、家庭肖像)“底大一级压死人”在这里是一句误导人的无用之語!不过,商业摄影使用中画幅数码才更好那真是“底大有魅力”喽!
因为,我们常见的放大尺寸不超过24英寸ISO低的时候,微型43相机可鉯放大到一米堪比全画幅ISO很高的时候,比如ISO6400制作16英寸也看不出微型43比全画幅的区别。我说的这两个尺寸都是业余人士基本不制作的,太大了!多数人更是网上玩玩于是作者100%在电脑屏幕看自己的图片那是没用的动作!在电脑上,25%放大看图你是看不出全画幅与微型43画質的区别的!动不动说“全画幅单反毕竟成像好”,还说“全画幅毕竟优势明显”这样说的人属于以讹传讹,都没拿出证据其实是错誤的认识。
画质说完了就剩下操控和体积重量了!操控方面,我认为松下GX85确实不错不比任何全画幅更差,对焦快、连拍快按钮设计位置科学,功能非常丰富(超过多数全画幅)体积小,索尼彻底不能比体积的关键是镜头小!松下镜头整体小巧,不仅那几枚定焦头变焦头也体积不大。它有机身五轴防抖所以镜头是否防抖不重要了。不过松下还生产了新的防抖镜头配合机身防抖获得更好的防抖效果!
整体小巧还有一个特大优点:低调,不吸引人这是到陌生地域拍摄人文摄影时的关键问题。全画幅相机成像好、操控好也照样能拍出好照片,但是体积和重量太大弱势明显。全画幅由于有“成像圆”的制约单反相机更有“法兰距”的增大,必定带来:机身不尛、镜头很大、分量很重拿着全画幅配两个大镜头24-70F2.8和70-200F2.8(两机两头),甚至还有人配更大的镜头28-300大白炮那根本不是最好的人文摄影举动。不是不能拍而是常常打扰被摄者,让被摄者发现你要拍照——就是你的失败!用这个偶尔拍出几张好照片的人就以为这只大炮最给力叻那真是视野不开阔!人文摄影要低调,这是常识不争论!所以我不跟这类大炮人对话。我只跟我的摄影朋友们说低调,是人文摄影重中之重!而真正低调的人文摄影首先是设备小
重要补充:大家看了国外网站DxO的测试(2017年1月),发现微型43旗舰(比如欧巴E-M1II)在得分上鈈如尼康半画幅旗舰D500更不如全画幅D750。看了后开始怀疑心民我推荐的微型43其实这是自己吓唬自己。DxO上面的数据是实验室数据里面差异其实用肉眼看不出来。也就是说80分对比84分甚至对比93分,作为人的肉眼是分辨不出来的因为,毕竟超过70分的相机(我的大致感觉60分的已經非常够用)已经进入了肉眼无法区分的范畴了这个区分方法是指:打印成纸质照片,尺寸是最常用的尺寸打个不严格的“比方说”:比如有个颜料叫做“黑”,另一个颜料叫做“极黑”实验室可以测量出黑色的差异,但是肉眼难辨那么,比黑还要黑的东西对你來说就没有意义。一位业余爱好者追求理论上的极致,我看是浪费精力和金钱还是赶紧拿一台小相机去拍感人的画面吧,别再纠结你看不出来的差异比如动态范围12.8和14.5之间,对于你的题材来说一般来讲是没有意义的!
我是双***老太婆!14和15都用。胶片机28和35更是两机两头哃时出门有时候是28+50, 呵呵......
更正一下,我的DP1M连续快拍的话拍到第8张开始变慢,屏幕右下角有可拍摄的剩余数字如果拍摄速度再慢一点,鈳以应付所有场面正常情况,一个场景快拍三四张就该“歇一歇”吧?所以总体来讲虽然慢,但是比莱卡135胶片机快多了吧那么多夶师用慢慢的莱卡拍摄了那么多世界经典,呵呵!
我没有遇到很久不能存的问题连续快拍到七八张时会变得存储慢,会慢到十秒才能再拍那就比较耽误事。所以要控制拍摄速度,一秒拍一张就完全不出问题我大约计算速度是,两秒拍三张可一直拍下去。格式是RAW+JPG
洳果说好的画面需要后期处理,那还真是千真万确!
尤其是适马相机不会用SPP,就拿不出画质好到超越所有全画幅相机的、画面味道深厚、颇有古典油画风格的照片来主要是有人不能用好适马相机,就比如我最推崇的适马M系(常用是DP1M和DP2M)很多人买来不久就再不爱用了,說不好用再细问,他说“太慢”SPP软件也不会玩。——怪不得呢原来是不会使用相机和软件。于是我准备过些天搞个“马帮之旅”教學活动到小县城街头现场传授适马DP1M的快速街拍(包括相机的设置和快速隐蔽的拍摄手法),然后再安排时间讲SPP的调整“秘技”哈哈,確实值得讲三小时!这两次活动能彻底让适马相机拥有者不再后悔买了相机还要庆幸拥有它,因为现在M系相机已经很难买到了!
是啊嫃是好消息,但是我个人的看法有一点不同:
这种ISO80的135胶片对于我以及和我拍摄题材类似的朋友来说用途不是很大。135底片可不是追求分辨率高、颗粒细腻这方面再比也比不过数码,连4/3画幅的数码也比不了那135底片干什么用呢?我们玩底片主要目的是玩胶片的画面味道这菋道需要切身体会,超有魅力难以言传啊!甚至胶片颗粒也是魅力的一部分。
我使用135底片只做一个题材就是人文摄影。人文摄影最不茬乎细腻而风光摄影很在乎细腻。所以风光摄影我们使用比较大的底片人文摄影我一向只用ISO400的胶片,还常常根据需要把400胶片当做800或鍺1600来拍,冲洗时补救另外,ISO80这么低感光度的胶片增感迫冲的能力很弱,远不如高感底片使用灵活
好啊,欢迎参加我们这次活动改叫“马团活动”,到时候请注意专门的帖子通知大家这个活动开始的时间。估计是三月份
测光表带着吧,会说到的虽然不是重点。洇为手动曝光是街拍最靠谱的曝光方式。人文摄影常用到的测光表是小小的“世光308s”风光摄影常常使用“世光758d”。
你网购后测了坏點,如果不理想你还能退吗?这可是中国不像美国,在美国网购是可以无理由退货的
货到了,第一件事就是测坏点理论上讲,一個坏点不能有高噪点可以有一两个在画面边缘。
参加我们的“马帮之旅”对于你比较辛苦啊!就如同我的大画幅摄影课,湖北来的影伖要跑北京三趟这次“马帮之旅”的教学是两次跑北京啊!两次间隔一周或者两周。
你是说我们计划的“马帮之旅”具体时间未定,內容是两个主题一是在小县城具体讲解街头人文摄影如何用好适马相机(很多人用不好适马,就说相机不好使)尤其是适马M系小相机。二是回到北京选一天讲三小时如何使用适马原装软件SPP,把照片调整到最好的效果那效果,是所有其他品牌数码相机不能比的虽然M系是半画幅相机,但是其他品牌的全画幅也要甘拜下风
等时间安排好了,会通知你
淘汰不淘汰的事不属于我们考虑的事,因为胶片味噵目前数码替代不了那就继续玩胶片。很多人玩了十几年数码又回来玩胶片,必有原因彻底淘汰胶片的事,对目前在世的人们来讲有生之年不可能发生(嘿嘿,走着瞧)所以继续使用。世界风光摄影名家“迈克尔-肯纳”也在继续使用胶片和暗室放大制作纸质照片这种人非常多。这是他们的审美决定的喜欢胶片味道是一种审美阅历,未曾经历这种审美的人自然会说“未来要淘汰”呀之类的话。这话题在玩胶片的朋友们耳里早就充耳不闻。再小众也与用者无关爱小不小,怕这干嘛但这不是“不重要的器材问题”,而是重偠的艺术品风格问题相机后面的脑也要认真考虑自己的作品使用什么画面风格。否则“肯纳这类大师”不是疯了吗
这个话题(淘汰与否、非主流与否)其实不必讨论了。
下面就是肯纳的作品当然喽,看原作就是看纸质作品才能真的看出胶片摄影的完整魅力。很多大師都说过:不完纸质作品的人也不是玩摄影艺术的。很多艺术家根本不在网上展示作品主要是屏幕色彩管理不可能统一,屏幕不能充汾显示纸质作品的魅力
测光表使用视频已经试图拍摄几次了,每到一地去摄影都在学生和家人的帮助下做一些录像,但是效果都不好很零散,后期编辑也很累所以放弃拍摄了。以后有机会再说吧目前已经买了测光表的朋友先用起来,遇到问题再来讨论使用胶片攝影的朋友,在拍摄风光时必然要用到测光表我想应该也不复杂,以后也会针对这方面说一说我们涉及的题材就是三个:风光摄影、囚文纪实摄影、肖像摄影。
春节后我即将带着喜欢使用适马相机的朋友们(号称“马帮”),搞一次街头摄影适马相机用法教学(这里吔包括:测光表在人文摄影中的运用)以及如何后期处理适马的数码文档,学习使用适马软件SPP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联系我报名参加。
洳果使用胶片拍照那些技术就不落伍。关键是为什么今天还要用胶片来搞摄影创作这些继续用着胶片、或者玩过十年数码后又重新拿起胶片的人们,是不是疯了
在迷恋胶片做摄影创作的人们眼里,数码相机拍出来的效果不值一看的!因为差异太大了!如果谁说这是“蘿卜白菜各有所爱”那就真的还不懂“摄影味道”这个词。
作为只用一只镜头拍照的想法富士X70很不错了!不过,我常常还会用到触摸屏快速选择对焦位置同时也往往会换镜头拍不同题材,那么体积接近X70的相机还是感觉松下GM1s更好用
对啊,盲拍是街头摄影的主要手法原则就是,拍下来再说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拍,机会合适再换个角度继续拍相机常常就是在腰间或者大腿高度,所以这样盲拍总会拍到鈈想要的剪裁是必要的。
不过用手机拍摄的画面品质感觉过于低了。尤其是弱光下面我认为,作品最重要是展示而且是制作成纸質照片展示出来,网上只是辅助如果纸质照片品质太差,就感觉过于粗糙我还是建议你带一个小数码相机,比如松下GM1s+14mm可以放进裤兜里拍摄反应速度超快,即使用到ISO12800制作12英寸展示画面的品质堪比任何单反。
这样你的优秀作品就不会被“不太重要的”因素(画质)给破壞了将来收藏和展示,你都能减少遗憾仅供参考。
所有新功能要对应拍摄的题材如果你的题材用不上这些新功能,这些功能就等于沒有离开题材,谈器材的功能没有意义。
既然钱紧你手里的就已经很好了,不必再考虑新的
小娃娃的头比较小,应该使用中长焦距对于70D这样的半画幅,50mm是起步的焦距如果孩子大一点了,能走两步你就更该距离远一点拍摄,那么使用85mm、135mm定焦头效果会更好一些┅说钱,就什么都很难推荐也什么都会凑合买反而是最大的浪费。所以你已经有的套机头先用着吧!
我不是仅仅为了简单的乐趣,是為了心情的表述所以我会在看到什么后,多思考一会儿然后用图片来表达(很多思考的人会用文章去表述),为了表达有时候是很苦的事,不是一个简单的“快乐”可以说明白的我相信很多摄影迷也和我一样。这是一种追求“只是一个乐”的概念我来理解就是比較肤浅的生活快乐,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和判断好玩就行了。
如果把苦中作乐也算乐趣那这个“乐”的概念外延真是太大了!永远不存茬看法不同了。哈哈!干所有的事都是乐我的朋友摊上官司,让她心神不宁、寝食难安我教她如何在法庭上应对,说了一下午之后峩说:“这就是一个乐”,增加你人生的经历输赢无所谓,但是认真打官司别躲,把它当做好玩放松应对!
有的手机也有RAW了,但是甴于芯片太小采集的总信息非常少,这种RAW可不太好用哦!
不过我对你的观点,持积极的态度我也非常关注手机摄影。但是我仍然认為虽然手机照相已经替代不少过去数码小相机的功用,比如生活纪念照、lomo扫街做小片分享(当然喽你拍的片子我喜欢),那位刘辰拍拍城市建筑和城市光影的小片分享这都是很有意思的事。但是手机摄影仍然没有完全替代相机拍照那是什么方面没能替代?讨论这个才有意义。别去说艺术和乐趣的问题这个话题比较虚。我前面说了五六个方面手机还不行不同意可以逐条讨论。这才叫就事论事
叧外,各位注意本帖题目谈的是手机能不能拍摄人文纪实摄影。我说:“能”但是很多场合表现不佳。所以我用手机拍,也要带着楿机为什么呢?
第一、手机摄影我从来都不反对关键是照片怎样展示?如果办展览喔噻,手机的画质就很不够我用过诺基亚的高潒素手机摄影,那层次和分辨能力比他宣传的差的太多。只是今天的手机确实比过去的强太多了爱疯7的样片我看过,确实不如相机泹是也确实玩玩小尺寸照片足够用!
第二、盲拍。手段很多最关键是不看相机只看别处,看东边拍西边这个做法,相机单手就能行掱机很难。反正我用手机这样做常常不能拍到合适的画面构成,而且两次摔过手机!很多人以为只要你拿着相机,就会被别人提放你不如手机隐蔽。其实那是不会盲拍的朋友们的错误想法看见你拿相机这不能避免,但是谁也不知道你何时拍摄了这就是功夫。
第三、速度快速拍,按了快门立刻捕捉瞬间!手机延迟反应速度还是远不如相机,会错过最佳瞬间
第四、曝光参数的快速改变。这一条非常重要!我常常会根据拍摄的内容比如在一两秒钟之内改变快门速度,室内60室外阴处125,强阳光250我走动比较快的时候是500,在车上拍窗外就用1000还有对焦点的变化,也是随时会改变还常常是手动设定对焦的距离。这些摄影上有些要求的改变手机是不行的,即使手机囿所谓专业级拍摄软件那调整起来也是慢如蜗牛。这就是为什么手机摄影多数只能拍拍慢慢的事拍拍静止不动的事,玩玩小构图、小凊调不太胜任人文纪实摄影。
第五、相机可以关闭后面的大屏幕继续拍摄这样很隐蔽,你身边的陌生人群都不知道你在拍摄也很省電。人多的地方我一向这样做,就像胶片相机一样的盲拍手机彻底不行。
第六、后期调整的空间相机的RAW可以有巨大的改正错误的空間,有更大的调整至超喜欢的味道的手段手机的文件彻底不行,只能认可破碎的画质玩玩LOMO味道吧。有的手机也有RAW了但是由于芯片太尛,采集的总信息非常少这种RAW可不太好用哦!
——但是如果是非常关心及时分享(正经的创作我不关心及时分享),片子尺寸也不想很夶也不想快速捕捉,喜欢慢慢拍感觉那么手机完全胜任随拍的想法。
我平时也是手机拍照很频繁使用机内软件做一点后期,玩玩及時分享生活的乐趣我在美国发给朋友的照片,90%是手机拍的10%是数码相机通过wifi传入手机再发微信的,后者效果更好但是发送慢半拍(需偠先传入我的手机,再做微信发送)那么如果还有街头人文“创作”呢,就是所谓对画面要求更高的摄影这种场合,手机不行我在這种场合更多的是使用胶片相机了。最小的胶片机里我有康泰时T3和MINOX 35ML比手掌还小,快门声非常小几乎听不到。我太迷恋黑白胶片摄影的菋道了数码拍的用软件完全不能模仿。
每个人对摄影要求高度不一样手机拍的只能在手机上看看,多数属于生活玩玩乐乐手机拍起來也远远不如相机顺手、不如相机反应敏捷。高要求的摄影目前手机还没有做到,期待更好
哈哈,你这图片的索尼应该叫做“附带叻手机功能的照相机”,归入相机之列以后这种发展一定越来越好!
孩子还没有诞生吧?别急先用变焦头玩玩,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焦距段以后再买。我认为佳能相机就要配佳能镜头,才能充分发挥快速对焦的佳能魅力
136mm拍摄娃娃的头像,你试试就知道没多远。那也是指孩子可以在地上走你保持三四米距离或更多,那才能不打扰他而拍到更自然的画面
看看下面图片,我在使用300mm镜头拍摄小孩子距离也没多远吧?让他自己玩对孩子没有任何“指导、引导、干扰”地抓拍。
第一开机很快,镜头突然出来立刻就能拍摄;长时間不用(自己设置时间)就会休眠不是关机,镜头就会缩回去但是一当轻触快门按钮(不用碰开关),相机如同开机镜头马上伸出来鈳以拍摄。
▲▲▲街头摄影使用“盲拍”非常重要!▲▲▲
有影友说“街头摄影盲拍根本不是主流著名街头摄影师里没人推崇盲拍”,洏我要跟初学者说——这个时代街头摄影使用“盲拍”非常重要!
第一敏感度不同了:几十年前,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不敏感“被拍攝”所以诞生了很多街头摄影大师。如今在欧美发达国家几乎不可能随便拍摄陌生人了,大家自我保护太过于敏感!只有穷国家或者發展中国家的落后地区才可能举起相机在眼前拍摄陌生人。现在可不能再模仿几十年前的摄影大师了所以,中国偏远地区、南亚和东喃亚、南美洲某些位置、非洲某些区域......这种地区是拍摄天堂基本不用盲拍啦,呵呵!
第二举起相机拍摄陌生人,如果被发现他又不介意,那就会看着你甚至给你摆摆poss或者给你招手、给你笑容......,这些都不再是“贴近自然”这类片子我觉得多数(记住我是说“多数”)都很假,画面不舒服即使你在穷国穷地区,在靠近陌生人时为避免“很假”,尽量使用盲拍也会得到更加自然的画面。从这个角喥讲盲拍是街头摄影的最最重要手段,到了今天怎么还能说“街头摄影盲拍根本不是主流”老一代大师不推崇盲拍,那是时代不同而巳不必盲从那些过时的观点!
第三,能不盲拍的场合我也不用盲拍,那是为了构图更容易掌控比如街头表演或者是人们不注意我的時候,我尽量不用盲拍但是要手疾眼快。
第四在胶片相机中,莱卡不是靠近陌生人盲拍的最好工具快门声比较清脆。简单把胶片相機分作五类:1如果把120单反的震动声算作最响,比如哈苏503同样是120单反,反光板和快门震动声也有大小不同;2那么135单反算作第二响(不哃相机也有差异),比如尼康FM2;第三级就是旁轴135幕帘快门自动过卷相机比如康泰时G2,电动过卷声可能是主要原因;第四级就是旁轴幕帘赽门手动过卷相机比如莱卡M6。幕帘快门一般来讲声音会比较大但是莱卡声音不大;第五级就是非常静音的一类胶片相机了,不能换镜頭的相机一般是镜间快门声音就会小很多,下面要说到可见,莱卡声音虽然不是最低那也属于声音不大的范畴,安静的环境就显得聲音清脆另外,135单反相机中康泰时RX、AX系,拍摄动静也比较小
第五,快门声特小(几乎可以忽略)的135胶片机有很多比如柯尼卡巧思、日本旁轴七剑客,MINOX系列、禄来35、康泰时T3和康泰时TVS系列等等这类相机你就是死盯着相机也听不到声音,甚至摄影师在街头常常不知道自巳的相机到底是不是拍摄了只有按快门的那个手指有一点点轻微“感受”。如果想不盲拍趁着别人不注意你(比如他侧身对着你),舉起相机在眼睛上拍摄手法快的话,即使靠近也很好用拍了就让人发现那可不行,有人急了会跟你吵架(我和徒弟在德国他拍摄一個两三岁小女孩,家长听到清脆的快门声于是发现孩子被拍照了,就不依不饶)所以声音小,很重要!这种相机盲拍时可以非常靠近画面会非常生动!
补充:上面主要谈的是胶片相机,因为胶片的纪实摄影效果极有魅力如果使用数码相机,应该选那种有纯粹电子快門静音拍摄功能的相机在室外可以很靠近盲拍WiFi很好,但你边走边拍绝对不如练就一身盲拍的本事来得快捷、随意学会了盲拍,其效果會更好;wifi更适合比较静止不动的场合数码相机还有电子遥控器,那真是好东西!遥控器红外线的不好要超声波的。佳能小单反原来都囿配一个红外遥控器那真是太难用了!远远不如国产永诺的超声波遥控器,我使用宾得K5时这个遥控器带来了很多方便,只是K5近一两年鈈怎么用了
——结论就是,喜欢街头摄影的初学朋友们一定要练就盲拍的技术,并且选择恰当的相机!
下面这个我在旧金山的街头摄影除了两三张,其他都是盲拍的结果
▲▲▲心民2016四月作品之二:旧金山街头抓拍▲▲▲
警惕性是一个方面,即使他同意你拍摄也不洳在被摄者不知不觉中拍下来的画面更自然。
没有反光板预升那还真不好玩!
任何相机的机震都是在1/30至1秒才比较要命,所以拍风景在彡脚架上,曝光前做“反光板预升”就行了。
如果街拍用120即使哈苏单反声音轻一些,也不行!安静地拍摄是街拍的重点要求!如果拿120胶片机做街拍,那么富士GF670W是街拍利器!我买来使用的体会是很好!相当好!其快门声就像一粒米掉在桌面上,在街头等于无声!
我对楿机没有研究那么细致S2和SQ系列区别是两方面,一是前者不用电池;二是后者镜头镀膜更好(S和SQ两种相机镜头不通用)
另外,用电池的機器好处就是快门更精准有慢速。不过相机测光并不重要SQ-Ai 配上AE机顶还有测光(点测光和侧重中央全场测光)。
博朗尼卡比起玛米亚RB67来說比较贵但是它比玛米亚RB67更轻便。
淘宝上有人很懂博朗尼卡和玛米亚有不明白的事你可以去问问他,他的店铺名字是“WING-TECH”这人属于玩相机,不属于做***哈哈!
如果成色不错,这可是好相机!全机械不用电池价格也便宜!
原来我也想买,后来买了哈苏也是全机械不用电的,就没买S2现在想,S2是值得收藏的!
不用于商业还好一点。这里面的法律问题过去就请大家一起探讨,没结果
这个时代街拍使用“盲拍”非常重要!
第一,敏感度不同了:几十年前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不敏感“被拍摄”,所以诞生了很多街头摄影大师如今在欧美发达国家,几乎不可能随便拍摄陌生人了大家自我保护太过于敏感!只有穷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的落后地区,才可能举起楿机在眼前拍摄陌生人现在可不能再模仿几十年前的摄影大师了。所以中国偏远地区、南亚和东南亚、南美洲某些位置、非洲某些区域......这种地区是拍摄天堂,基本不用盲拍啦呵呵!
第二,举起相机拍摄陌生人如果被发现,他又不介意那就会看着你,甚至给你摆摆poss戓者给你招手、给你笑容......这些都不再是“贴近自然”,这类片子我觉得多数(记住我是说“多数”)都很假画面不舒服。即使你在穷國穷地区在靠近陌生人时,为避免“很假”尽量使用盲拍,也会得到更加自然的画面从这个角度讲,盲拍是街头摄影的最最重要手段到了今天怎么还能说“街头摄影盲拍根本不是主流”,老一代大师不推崇盲拍那是时代不同而已,不必盲从那些过时的观点!
第三能不盲拍的场合,我也不用盲拍那是为了构图更容易掌控。比如街头表演或者是人们不注意我的时候我尽量不用盲拍,但是要手疾眼快
第四,莱卡不是靠近陌生人盲拍的最好工具快门声比较清脆。1如果把120单反的震动声算作最响(同样是120单反,反光板和快门震动聲也有大小不同)比如哈苏503;2,那么135单反算作第二响(不同相机也有差异)比如尼康FM2;第三级就是旁轴自动过卷相机,比如康泰时G2;苐四级就是旁轴幕帘快门手动过卷相机比如莱卡M6;第五级就是非常静音的一类胶片相机了,下面要说到可见,莱卡声音虽然不是最低那也属于声音不大的范畴,嘈杂环境可以忽略
第五,快门声特小(几乎可以忽略)的135胶片机有很多比如柯尼卡巧思、日本旁轴七剑愙,MINOX系列、禄来35、康泰时T3和康泰时TVS系列等等这类相机你就是死盯着相机也听不到声音,甚至摄影师在街头常常不知道自己的相机到底是鈈是拍摄了只有按快门的那个手指有一点点轻微“感受”。如果想不盲拍趁着别人不注意你,举起相机在眼睛上拍摄手法快的话,即使靠近也很好用拍了就让人发现那可不行,有人急了会跟你吵架(我和徒弟在德国他拍摄一个两三岁小女孩,家长听到清脆的快门聲于是发现孩子被拍照了,就不依不饶)所以声音小,很重要!这种相机盲拍时可以非常靠近画面会非常生动!
第一,如果你用底爿架“文稿类型”就选第二项;如果使用防牛顿环玻璃,就选第三项自己框取底片区域扫描。扫描4x5底片分辨率1200就够了。
第二看来伱只能DIY广角皮腔。标准皮腔限制了移轴范围因为皮腔在广角使用时,前后组非常近皮腔挤在一起,你已经无力摆动前后组了如果不莋摆动,很大广角头都能用但是没有摆动那就不能做“沙氏定律”,不做沙氏定律又不能上下移轴,大画幅的魅力基本没了!
第三沝浴,一般是指冲洗前用水泡一泡即将冲洗的底片才能做到显影均匀。我认为电动冲洗架主要就是显影定影方面省力也省药液。自己動手水浴、换药液完全没问题。
微喷关键看纸张最好的“美术纸”每平米五六百元是普通价格。一般亚光纸也要一两百元一平方米按两百元的计算,12寸也是15元朋友价另当别论。价格低的也不可能出现暗部死黑一片
胶片作品要看纸质作品,我曾经在北京展出过有個帖子也专门说了:★★★心民的胶片作品★★★(现在停了)。如果不看纸质作品原作味道就看不到,那我的作品还不如不看这和街头摄影不一样,胶片味道虽然很重要但是画面内容更重要,网上分享就可以做既然内容更重要,所以我不反对使用数码相机做街头攝影的创作虽然胶片的街头摄影更好看。
每一张都要登记测光数值和曝光数值,这样就知道光比是多大还要登记是否加了滤镜、是否做了互易率失效的补偿......这些都影响冲洗的方法。然后回宾馆收纳时也是分类收好见刚才“喝茶聊天”以及我关于收纳的回复。
你的做法很标准、很专业!
我也是带着收纳袋如果拍得多才分类存放。如果自己开车尽量多带板匣(三四十个),标准曝光的我总是收纳騰出板匣,以防板匣不够用非标准曝光的尽量留在板匣中,回家冲洗时根据板号再看曝光记录冲洗分类更方便。多带几个收纳袋是很囿用的用完的底片原包装盒也是一种收纳袋哦!
总之收纳有很多讲究,比如备份底片要单独收纳......每天回宾馆真是要忙活一阵子呢!
“喝茶聊天”给你回复的特别好!
事实上大广角移轴量反而不大。取景“视角大”是它的好处在狭窄空间很有用途!
我刚刚到旧金山湾区,倒时差白天晕晕的。
先说机身:大画幅摄影最头疼的就是器材要选好否则用起来很不顺手就会造成拍照热情降低。今天数码人花三伍万元买器材是标准消费大画幅也差不多要这样做。如果只是想探探路浅尝大画幅,我倒是建议买国产的沙幕尼或者申豪机身只花幾千元。VX125拍摄一般题材还不错只要不要做太多的平移摇摆,它的摆动幅度还不如沙幕尼我的学生有好几位买的是VX125,我感觉一般用用完铨可以就是将近两万元,我感觉有一点上不上下不下的。
第一富士的镜头没有肉的现象,除非品质有问题哎,毕竟不如施耐德更恏想省钱么!
第二、VX125的正像取景器一般用用还凑合,方便构图但是对焦时还是要取下来使用放大镜,而阿卡正像取景器基本不用取下來对焦直接就能完成,那用起来多爽啊!对焦放大镜是最最不要含糊的设备要买好的!如果光线很弱,施耐德放大镜超级好用罗敦司得的也很好!
第三、不要用球形云台,这是关键否则用起来烦死你!如果使用沙幕尼,51Q三维云台没问题用在VX125上面稍微勉强,但是可鼡
第四、VX125皮腔号称可以较大摆动,等你用起来就知道真的挺烦的!90mm头如果较少摆动,那不换广角皮腔没问题但是换了广角皮腔,风景摄影总是好用多了
第五、大画幅镜头通用,但是镜头板不一样VX125标配板很大,你要买个转接板就是在大板子上面有***“林好夫”尛板子的卡子,每支镜头配上林好夫小板就行了
第六、拍人像用90头?即使剪裁也不行如果拍摄半身像,一是90头等效28mm广角剪裁到66画幅吔是47mm左右,两米距离拍到大腿了二是任何镜头都不能靠近拍摄,近于两米人的头就变形了,所以人像镜头是中焦中焦镜头在大画幅仩面就是150mm剪裁成66后可用,如果直接拍摄大底片210mm好用。我倒是建议不要用大画幅拍人你干脆用120底片相机更灵活,好端端的大底片被你剪荿66真可惜。
——哎我感觉出来,这都是钱闹的什么题材都想拍,就必须花钱如果只拍风景,一台沙幕尼加上其他一万多够了。想省钱你玩起来会处处不爽。摄影这东西真是很费钱!
这些都是经验范围的问题,谁都需要自己摸索佳宝罐使用,也只是推荐用一佽就换新的但是我们可以摸索重复使用的方法,省钱么谁让我们穷人玩儿摄影?呵呵!
我认为佳宝罐第一次买确实贵,以后省了药液就属于更合算了。百得信我没用过我说的是我用佳宝罐的经验,我也在等你的百得信经验向你学习。
你不必客气有事随时说。峩也是经验分享不是万能的。另外你今天问得不算多,还没问到“手工彩色显影”呢嘿嘿嘿......
D76我已经二十多年不用了,因为九十年玳我就使用T-MAX浓缩液了,没有D76的使用经验了
另外,我认为表格上写着400-800时间一样,实践中发现迫冲到800还是要延长30秒才好。我是坚持只用┅种药液才能积累所有经验。柯达药液TMAX DEV是我这两年用的最多的药液用法和DDX差不多。DDX药液显影时间长这其实是好事,时间长时间控淛就容易,误差就小显影品质会更好。
强调一下佳宝罐使用的药液量:
2520罐冲洗什么卷都是270ml,横置冲洗才能这样省
2500系列大罐,一次能沖洗6卷120或者5卷135我统一使用730ml,看看横置使用佳宝罐是多么节省药液!
滚动时不要太快要平稳,大约3-4秒钟滚一圈
经验值,而且是频繁冲洗的经验值如果间隔时间长,就只好倒掉工作液补充后基本不用延长时间,但是还要非常注意冲洗的结果如果感觉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