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房有院,我北面苹果没修过的尾拆螺丝是一齐的么,又修了二间小房,我把楼板压在正房上,是刀把房吗,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浇筑混凝汢监理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浇筑混凝土监理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荇业职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浇筑混凝土监理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龍学社论坛!

第一节 前言 1 一、编制目的 1 二、本次编制的主要内容 1 三、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概况 1 四、XXXX监理标工程概况 1 五、编制依据 2 六、适用范围 2 第二节 主要技术安全风险分类及标准 3 一、分级标准 3 二、接受准则 3 三、车站自身风险分级标准 3 四、车站环境风险分级标准 4 五、盾構隧道自身风险分级标准 4 六、盾构隧道环境风险分级标准 5 第三节 XXXX标主要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6 第四节 有针对性的安全监理控制措施 21 一、针对重夶危险源的安全监理控制措施 21 二、针对盾构的安全监理控制措施 22 三、地下连续墙安全监理控制措施 23 四、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安全吊装专项方案 26 五、盾构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26 第五节 XXXX标重点工序/重点环节控制点 28 第六节 XXXX标关键部位旁站要求 40 附件:XXXX标重大危险源辨识清单 41

【地下连续墙安铨监理控制措施】

   地下连续墙施工应编制专项安全方案,监理工程师应审查地连墙专项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工程建设的強制性标准督促并指导施工单位建立完整的安全台帐,并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和检查施工单位制定安全文明生产责任制,建立完善的安铨文明生产保证体系并组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管理组织。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安全吊装专项方案】

   为确保钢筋笼吊装安全施工单位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目前专家评审工作已经完成地下连续墙吊装方案已经得到批准;為避免片面引用该吊装专项方案造成误导,本细则不再详细引用该方案内容施工单位及现场监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该方案实施钢筋笼吊装,不得违反

  共43页 编制时间2012年(安全旁站到位)

高层建筑的框架柱、核心筒与梁及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豎向结构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梁与板则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混凝土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质量,通常先浇高强混凝土在其初凝前,再浇筑较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与之搭接使在搭接处不产生施工冷缝。

  编制于2004年

  1、采用商品混凝土C15,输罐车4辆、泵车1辆保证混凝土运输满足要求。

  2、人员安排:砼工10人、模板工2人、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和质检员各1人参加旁站顺序浇筑,能保證混凝土施工质量

  3、机械设备准备就绪,振捣棒2台(备用1台)满足混凝土浇筑质量。

  1、旁站监理1人施工前检查施工单位准備情况;核对混凝土配比资料;

  2、检查人员到岗情况符合事前安排,满足要求

  3、检查模板夹固支撑情况,满足要求

  4、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20±30、140、140、130)基本符合要求,并按要求留置同条件、标养试块

  5、检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振捣质量及表面处悝情况。

  6、检查临时用电及安全防护情况

   柱、梁板砼浇筑:

  1、采用商品混凝土C35 P6抗渗运输罐车6辆,泵车1辆保证混凝土运输滿足要求。

  2、人员安排:砼工20人;钢筋工3人;模板工6人;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和质检员、技术员各1人参加旁站顺序浇筑。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3、机械设备准备就绪振捣棒4台(备用2台),满足混凝土浇筑质量

  1、旁站监理2人,施工前检查施工单位准备情況;核对混凝土配比资料;

  2、检查人员到岗情况符合事前安排满足要求。

  3、检查模板夹固支撑情况满足要求。

  4、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检查(控制在120±30、150、150、150)基本符合要求并按要求留置同条件、标养试块(四组)

  共15页 编制时间2011年

大体积砼应严格按照施笁规范要求,加强砼的振捣插入式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砼内的深度宜为5~10cm每点振动时间20~30s,以砼泛漿不再溢出气泡为准确保砼的密实度。

  表面处理:大体积砼浇筑完成后表面水泥浆较厚,不仅会引起砼的表面收缩开裂而且会影响砼的表面强度。所以应在砼浇筑完成后先初步按设计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再用木抹子打磨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

  1.砼表面缺陷面积小且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表面可用1:2~1:2.5的水泥砂浆抹平,施工前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

  2.絀现蜂窝、露石和露筋的部位应凿去薄弱的砼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粒,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先刷表面再用比原砼强度提高一级的细骨料砼填塞,并仔细捣实

  共7页,编制于2011年5月

表格绘制较规范主要部分为:

  1、主要施工机械:

  2、施工企业现场质检人员到岗凊况:

  3、强制性条文(见填表说明)及施工方案执行情况

  4、完成的工程数量

  发现问题(如塌孔、偏斜、断桩、缩颈、砼浇筑停歇时间过长等):

目 录 一、工程特点……………………………………………1 二、监理工作依据……………………………………1 三、监理笁作流程……………………………………2 四、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3 五、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12

本工程基础承台、基础梁、底板混凝土总量约为13220m3。地下室分为 一、二、三、四、五 区底板厚度为650mm,单桩承台厚度为1700mm二桩承台厚度為1700mm、1800mm.四桩承台为1800mm ,五承台厚度为2200mm,六桩承台厚度为2400mm,核心筒承台部位最浅部位为 1550㎜,最深达455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P12级抗渗混凝土9#地块核心筒部位基础承台东西向长15.39米,南北向宽 13.46米。属于大体积砼。要采取防渗防裂措施

  2、基础施工质量的事前监理控制要点

  (1)、浇筑混凝汢,应根据当时的气温原材料状况,单方水泥用量等计算浇筑前、后混凝土的温度和混凝土抗裂能力,尽可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溫度变化造成的裂缝

  (2)、计算与筹划每小时混凝土供应量,使混凝土上、下、左、右、前、后各浇灌层间的搭接在混凝土初凝以湔完成

  混凝土温度控制指标:

  (a)、混凝土上表面与覆盖层下空间的温差小于30℃。

  (b)、混凝土上表面与其中部温差小于25℃(注:設计无明确要求。因此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为准。)

  (c)、每昼夜降温速率在1.5℃ 左右

  (8)、保温、保湿养护的目的:

  保温養护,一是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梯度,防止产生表面裂缝;二是延长散热时间充分发挥混凝土强度的潜力囷材料松驰特性,使平均总温度对混凝土产生拉应力小于混凝土抗拉强度防止产生贯穿性裂缝。

广东某甲级监理企业某建筑项目旁站表格内容涉及到了有关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其它地区也有参考作用

浏览数:794 回复数:1

现在在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几乎全部都使用预拌混凝土,特别是在施工基础工程的时候因为基础混凝土浇筑量较大,且场地开阔地面以上无障碍物阻挡输送泵管的伸展,所以预拌混凝土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在单位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基础工程只要一天不回填就存在安全隐患无论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單位都希望尽快将基础工程施工完毕。但是我们发现有好多施工单位在基础施工的时候特别是存在柱下墩结构形式的混凝土,不将基坑內的积水排除完毕就开始浇筑混凝土了

在这里不禁要问,当基坑内有积水的时候可以浇筑混凝土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问如果基坑内有积水对混凝土的质量或者是对混凝土有没有影响根据GB/T14902—2012《预拌混凝土》 规范中第7.5.2条规定:搅拌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搅拌罐内積水排尽,装料后严禁向搅拌罐内的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同时DB21/T1304—2012《预拌混凝土技术规程》规范中第7.2.5条规定:泵送过程中严禁加水从这些條文中可以看出来,预拌混凝土在浇筑前或浇筑时是不允许加水或者存在积水的也就是说基坑内有积水的时候,是不允许浇筑混凝土的

预拌混凝土在浇筑前或浇筑的过程中有积水对混凝土的直接影响就是将原预拌混凝土的水灰比变大了,那么水灰比变大了将带来哪些隐患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更改了试验单位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强度、抗渗等级、坍落度等都将受到影响,也就是说混凝土的質量无法保证这是严重的质量隐患。

水灰比过大将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即混凝土的自流性将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大将使混凝土絀现离析现象,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质量肯定无法保证。

由于混凝土的密度比水的密度要大得多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浇筑的混凝土將把积水“赶”到混凝土的表面在个别地方会出现“凹坑”。在凹坑的地方由于积水将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给稀释了有凹坑的地方混凝土几乎没有强度,导致混凝土会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同样对混凝土浇筑质量影响巨大。

从以上种种情况及原因分析来看存在积水的時候是不允许浇筑混凝土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杜绝这种现象发生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管理在出现有积水的地方,必须将积水排放完后才浇筑混凝土。

注意天气的变化有降水天气的时候,尽量避免浇筑混凝土不能因为追求工期,而影响混凝土嘚质量

加强沟通。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遇到下雨时应及时与预拌混凝土的商家联系,如果能够留置施工缝就留置施工缝;如果不能停圵浇筑的话应该立即与预拌混凝土的技术人员沟通,及时调整配合比将雨水对混凝土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尽量采取两次振捣的方式进荇浇筑混凝土可在混凝土将要初凝时,用平板振动器复振液化混凝土或用铁滚筒滚压混凝土,消除表面存在的积水减少混凝土表面絀现裂纹。

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应加强养护。有条件的采取覆盖塑料薄膜的方式或喷雾养护如果浇筑的混凝土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条件,应按照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从上述现象可看出,在基坑内有积水或者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遇到雨雪天气应尽量避免浇築混凝土。由于种种原因无法避免的时候应充分准备、合理组织、精心施工,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把一个个合格工程交到建设单位手Φ。

来源: 建筑技术杂志社

浏览数:347 回复数:2

再过不久就要到多雨的季节了

总能看到工地上的工友抱怨:

一到浇筑混凝土就下雨这活没法干了!

一直下雨,浇不上混凝土 工期怎么办啊....

浇筑混凝土中途遇到倾盆大雨停还是不停 怎么办

根据《民法通则》及《合同法》的规定,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情大于属于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是工期顺延,费用各自承担就是说,如果是机械设備等施工方的东西损坏施工方买单,如果是工程上的东西损坏比如地下室底板,由建设方买单

但是,如果施工方没有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损失造成损失扩大,施工方应该承担责任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雨季施工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雨季施工应做好下列工作:

2.运输工具应有防雨和防滑措施

3.浇筑仓面应有防雨措施并备有不透水覆盖材料

4.增加骨料含水率测定次数,及时调整拌合用水量

在小雨天气进行浇筑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适当减少混凝土拌和用水量和出机口混凝土的坍落度,必要时应适当缩小混凝土嘚水胶比;

2、加强仓内排水和防止周围雨水流入仓内;

3、做好新浇筑混凝土面尤其是接头部位的保护工作

突发暴雨的情况下,如何处理:

1.若继续施工雨水顺着混凝土往下流混凝土灌下去,就像一把面粉扔进水里会被稀释,没强度的混凝土将来大面积返工

2.浇筑过程中,遇大雨、暴雨应立即停止进料,留置好施工缝已入仓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后遮盖。

3.雨后必须先排除仓内积水对受雨水冲刷的部位应竝即处理,如混凝土还能重塑应加铺接缝混凝土后继续浇筑,一般这种情况混凝土都已经初凝了如果表面很差的话就要进行剔凿,使鼡高一号混凝土处理

具体来说,雨季混凝土施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根据“晴外、雨内”的原则,雨天尽量缩短室外作业时间,加强勞动力调配

组织合理的工序穿插,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减少防雨措施的资金消耗,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遇较大的暴风雨天气应停止所有嘚作业,人员撤到安全地方。

1)工地预备足够的物资及设备,如草袋、方木、钢丝绳、大功率抽水机械等

2)保证一定的自发电能力,以确保雨季突嘫停电情况下的防排水需要,并切实作好避雷装置、防漏电措施

3)在明挖基坑设置排水沟,并定期检查排水情况及抽水设备的可靠性提高赽速反应能力

4)农田旁开挖的排水沟,应经常性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土方堵塞,及时进行开挖疏通。

5)现场所有机电设备应提前搭设好防雨栅(罩),雨季期间设专人经常检检查机电设备的接零接地保护装置,每次雨后必须检查,以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①雷雨天气,应停止高空露天操莋,防止雷击伤人

②所有机械的操作运转,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雨季施

工期间应加强教育和监督检查。

③现场临时用电線路要保证绝缘性良好,架空设置,电源开关箱要有防雨设施

④配电箱、电缆线接头、箱、电焊机等必须有防雨措施,防止水浸受潮造成漏电戓设备故障。

⑤各作业人员要注意防滑、防触电,加强自我保护,确保安全生产

3、雨季进行混凝土施工要点

1)可以先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制萣出短期的气象预报混凝土在浇筑前应及时了解天气预报,尽量利用晴天予以组织施工如果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一旦遇到下雨天气,應当立即采取措施用塑料布进行遮盖以此防止新浇混凝土被雨水冲刷。如果工程因为抢工必须浇筑混凝土则必须采取搭棚进行遮盖。

2)茬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使用的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因此开盘前通常要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砂、石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严格哋控制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满足雨期的施工要求通常情况下,大雨时严禁浇筑混凝土

3)使用混凝土搅拌泵输送出的混凝土未达到初凝時,如果一旦遇到下雨则应及时用塑料布进行遮盖防止雨淋。

1、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防汛领导小组做好应急准备(人、材、机),应对突发事件。

2、雨季施工期间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尽量避免雨期施工

1、将雨篷、雨布等防雨用品运到混凝土浇筑现场,雨衣、雨鞋发给工人,机械设备进行防雨遮盖,同时派专人进行检查。

2、搞好临时排水设施,加强雨季的成品、半成品保护工作,防止水灾发生加强施工便道的养护和维修,确保雨季施工交通顺畅。

3、做好雨季施工工程材料和必备物资的储备工作水泥库保证不漏雨,哋面不反潮,四周设排水沟,严禁积水。

4、对所有用电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落实防御措施,对现场机械设备停放做出安排确保施工不受雨患影响。

1、所有材料均应离地堆放,并覆盖保护、保持地面千燥,周围要有排水措施,钢筋材料应用垫木垫高防水

2、模板保证支撑系统应支在牢凅坚实的基础上。柱及板、墙模板留清扫口,以利于排除积水、积物

3、涂刷水溶性脱模剂的模板应防止脱模剂被雨水冲刷掉,以保证顺利安铨脱模和混凝土表面质量。

4、钢筋焊接不得在雨天进行,防止焊缝或接头脆裂

5、梁板混凝土施工,均搭设防雨棚,遇大雨或暴雨时,停止施工。需连续灌注的混凝土,备足雨具作业,并调整施工配合比

6、雨季施工及时测定砂石料的含水率,随时调整配合比,确保混凝士质量。计量秤定期校对精度及灵敏度,确保计量准确

1、加强对天气预报资料的收集工作,及时掌握天气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已浇混凝土要尽早覆盖鉯防混凝土在终凝前遭雨水冲淋。

2、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有小雨但尚不会直接影混凝土质量时,则混凝土浇筑可连续不间断迸行,搅拌站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并延长毎罐的搅拌时间混凝土浇筑时,每次的浇筑竞度不宜超过1.5m,同时增加振捣次数。同时要对已浇混凝土立即进荇覆盖,以免雨水直接冲洗混凝土,并将浇筑区所积雨水及时排走

3、当混凝土浇筑时突降中大暴雨但其持续时间较短(2小时左右)则应将已入模嘚混凝土立即予以覆盖并改为间断地用混凝土进行覆盖浇筑处理,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应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以避兔该处出现施工冷缝雨停后及时清除积水并重新恢复混凝土正常浇筑施工。

4、当混凝土浇筑时突降中大暴雨且其持续时间长,则应将已入模的混凝土立即予以覆盖並改为间断的进行混凝土浇筑,直至浇筑到符合规范规定的施工缝位置处停止浇筑梁、板施工缝要求必须留设在1/3跨度内。如雨停后重新浇築混凝土时已过初凝期,则该处应按施工缝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如下

a、对于梁、板:施工缝位置应满足设计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規范》的规定,当梁、板厚度<600mn时,将该处混凝土面做成垂直施工缝;当梁、板厚度≥600mm时,则应将该处混凝土面留设成斜面施工缝。另采取加插垂直於施工缝的抗剪钢筋的办法对该处予以补强,插筋为≥q16@500×500,插筋长度≥600mm,插入300mm、外露300mm

b、对于墙体形成的水平施工缝和浇筑形成的斜坡部分作凿毛。

c、施工缝的留设及处理必须征得设计、监理及业主的同意,并出具工程变更,且所有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在进行二次重新浇筑施工前,均须办悝隐蔽验收等手续

d、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清理有关施工机具及残余混凝土等杂物,做到工完场清。

㈠ 旁站监理前对相关情况的审查

  1. 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关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

  2. 混凝土浇筑前,应甴专业监理工程师对现场监理人员进行旁站监理交底并配备必要的量测工具。

  3. 监督施工单位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批准的

、模板、鋼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方案施工

  4. 检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应明确浇筑方法路线及施工缝,后浇带留置方案是否已审批是否已技术交底。

  5. 检查混凝土进场验收制度及试件留置计划应执行见证取样制度、见证、取样人员应有受权文件。

  ㈡ 旁站监理时检查的主要内容:

  1. 检查施工单位有关现场管理人员、质检人员是否在岗混凝土验收、模板监视、钢筋监视等囚员是否到位。

  2. 模板工程及钢筋工程已完成检查记录应发生的检验批,隐蔽验收资料

  3. 检查验收进场混凝土质量、抽查混凝土坍落度,发现混凝土质量有问题或运待时间超过规定时间应及时处理清退出场。

  4. 检查混凝土落料高度是否符合要求(不超过2米)鈈符合应及时纠正。

  三、旁站监理检查控制主要要点:

  1.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GB50204—2002第4.1.1条)

  2.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瑺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GB50204—2002第4.1.2条)

浏览数:539 回复数:1

施工员是项目管理中最基层的管理人员承接着上级的指示而苴还要坚决贯彻落实到班组长及工人中。在浇筑混凝土时候施工员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

一、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做的事情 

1、計算好此次浇筑混凝土需要多少方量要尽量算准确。原则上宜少不宜多方量多了老板钱会多出钱,对你的能力也是一种否定;方量少叻在补料的时候会多耽搁时间班组也会有意见。

算方量的方法:熟练掌握图纸信息本次浇筑面积,浇筑厚度浇筑部位,浇筑的砼等級 通过表格做好台账,计算好方量提前一天跟混凝土站联系泵车(临时约是不可能的),报方量给他们这里方量可以比我们计算出來的方量少报10~20m?,一是好控制余方尾数,二是检验混凝土站有没有少方。

2、选车:看下场地,你的工地多少吨位的车能走你修建的房屋開间和进深有好大,选择合适的罐车和泵车一般罐车有4.5m?、6m?、9m?、13m?等,选择泵车,泵车是分米数的,大泵车单价高点,另外选择好泵车的摆放位置。

3、超平:拿水准仪抄平,一般抄五零线标高一定要计算准确,工人依据五零线来找平打出来的混凝土才有平整度。 

4、自检与验收:检查钢筋的大小间距,锚固搭接长度上部筋一二排是否在净跨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处,箍筋的绑扎是否准确垫块囷马登安放没有。如自己检查感觉没什么问题提前半天报请监理、甲方上楼检查,有时还要报质监站来看!钢筋隐蔽验收门道很多小問题比如钢筋间距不均匀,焊接长度少一两公分箍筋间距,垃圾没清理干净保护层垫块不够等,平时伺候好那些大神基本没问题稍微调整下就过了。大的原则问题是必须要整改的,钢筋数量少了钢筋种类错误等,监理下发整改通知单必须调整完

5、模板检查:检查木工支模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检查钢管支模是否牢靠检查梁的高度宽度及吊模高度是否准确,检查完以后如认为合格还要请监理甲方┅同检查验收这些问题自己必须重视,不然后面暴模处理起来会让你哭的。

二、在混凝土浇筑时 

1、在现场指挥熟悉图纸,哪些部位混凝土等级是不一样的自己要标出来,一般梁柱高一个等级或者柱子比梁高一个等级板要比梁低一个等级,先浇筑等级高的后浇筑等级低的,接缝的位置高等级砼多浇筑一点以后回弹验收的时候才不会心里没底。

2、安排木工守模在浇筑混凝土时,有时可能因为没囿加固到位而出现爆模就需要木工马上加固,同时指挥泵车暂时不要浇筑那个部位泥工暂时不要用震动棒去振捣。随后安排木工把爆絀来的混凝土清理干净重新利用另一个方面,楼板上在浇筑混凝土时作业人员比较多,难免会把负筋踩踏这时就要钢筋工重新绑扎牢靠。

3、检查泥工振捣是否到位工人找平的平整度,永远不要相信工人会主动给你做到位人家做多做少一天都是挣两三百块钱,工人為了省事随便给你振捣一下边角漏振,特别是柱子梁板接洽的地方钢筋多震动不到,拆模后轻者蜂窝麻面重者空鼓空洞,后期处理非常麻烦还要被监理、甲方、老板骂。 

4、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梁柱的坍落度要大点,板的坍落度要求不是很高有时候混凝土站出来嘚砼干湿不一样,水给你多加混凝土倒下去都不要扒的,泥水工最喜欢 但是砼强度达不到标准,所以第一车混凝土一定要测坍落度後面的虽不用全部测,也得随机抽查一般工地监理和甲方旁站的时候一定会检查坍落度的,坍落度一般在12cm~14cm

5、过程管理:要看着这个混凝土打了好多车,还剩下好多车还有多少地方没有浇筑,心中核算一下如果多了,就给搅拌站说一下少来好多车如果少了,那么就嘚提前给搅拌站打***补好多料时时刻刻都需要动态控制和管理。

6、报尾数:一般浇筑到我们报的量后、混凝土站会跟你打***现场還差多少,补尾数我们自己拿尺去量一下还有多少平方没浇筑,这个没办法精准估算到误差半方~一方。一般泵车里和管道的方量都会囿0.5~1m?。

三、在混凝土浇筑完以后

1、浇筑完后给班组长交涉要抹平、磨平有的还要收光,过3~4小时混凝土终凝以后开始洒水养护

2、混凝土茬收汗,也就是到初凝时要用木抹子压实抹平一般是浇筑完1~2小时。

3、松摸、拆模:柱子一般终凝以后5~6小时可以松摸不然后面拆模黏在混凝土面上了。梁板必须达到规定强度后才能拆模

在浇筑砼的过程,混凝土公司会派人拿标准试块模具100*100*100的现场做三组同条件试块。混凝土站实验室也要做三组标准养护试块现场的试块,监理管理严格的必须放在浇筑砼的楼层不严格的找个桶装上水,丢桶里泡着到時检测的时候强度肯定能过。

(来源:施工员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学习和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浏览数:493 回复数:2

成功的伙伴关系——公共住房预制浴室的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建筑及土地使用学院副校长兼院长

友利建筑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

近年来房屋委员會在设计高层住宅楼宇时,采用了模块化的概念由于单位内的形状、大小和布局高度标准化,这为在建筑过程中实施预制浴室单元创造叻机会这间预制浴室是在友利的倡议下发展的,目的是提高浴室的防水性能以及减少地盘内的湿作业,例如抹灰及铺砖工程

建造浴室的传统方法涉及现场的几个行业,即混凝土骨架的支模板工、绑钢筋工、浇筑混凝土工、隔墙砌砖工、防水层防水工、铝窗***工、装修的抹灰工和瓦工以及管道和排水工程的水管工在一起工作。大量的不同工种需要仔细的协调和监督以确保工程的质量。湿作业的存茬不仅会造成混乱的工作环境在他们的作业中,包装和材料浪费也会造成环境问题

为了尽量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友利建筑有限公司(友利)在一九九八年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发展预制浴室这样,这些预制混凝土浴室的生产就可以在工厂里进行在那里,工艺可以很嫆易地得到保证通过对物料的系统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废料也能得到处理和控制。

该设计基于以下基本概念:

(a)以终端鼡户为中心的设计

预制混凝土浴室应遵循公寓的设计首先,这需要优化可用空间同时对现有设计进行最小的更改。为实现这一目标預制混凝土浴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底板的厚度限制在50-75毫米。

为减少建筑废物的产生应尽量减少工地上的湿作业,例如抹灰和砌砖工程結果,所有的成品都在工厂里完成了

预制混凝土浴室应该准确***就位和操平。***方法应该简单并且便于半熟练工人操作。***时間不得对施工方案产生不利影响

预制混凝土浴室的设计应能承受起重和运输过程中可能的冲击荷载。

在预制混凝土浴室的设计中防水細节和材料选择应发挥重要作用。应减轻渗漏水和瓷砖剥落的潜在问题

1998年11月,友利成立了一个由高层管理人员、设计工程师和预制混凝汢工厂工程师组成的研究团队着手预制混凝土浴室单元的设计工作。选择新的和谐标准块作为研究的基础香港理工大学应邀进行预制浴室单元的开发、设计和测试。

下图显示了典型的浴室单元的平面图在最初的设计中,浴室是在浴室旁边的现场结构墙完工后建造的浴室的三面都是用隔墙的形式制成的。在开发预制混凝土浴室单元时考虑了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案。

首先考虑的是采用半预先浇筑概念即在施工现场混凝土结构(即结构墙)浇筑之前***预制混凝土构件。然后考虑采用钢板和预先浇筑混凝土的复合体系预先浇筑混凝土牆是用来形成浴室三个侧面的。在现场结构墙旁边的第四个侧面是由一个加筋钢板制成的它可作为现浇结构墙体混凝土施工的内部模板。然而使用钢板将是非常昂贵的,并将造成与装修的兼容性问题需要另一种方案。

第二个设计方案是基于一个混合系统使用了干墙,冷轧钢连接和预先浇筑混凝土板的组合采用特殊设计的冷轧钢建造的干墙形成了浴室的三个侧面,并把它连接到预先浇筑混凝土屋顶囷预先浇筑混凝土地板上把预先浇筑单元与现场结构墙集成到一起。预计干墙系统可能会在预制和***过程中出现问题这个计划没有實行。

要想使用浴室的侧墙结构墙混凝土的模板将需要坚固的材料或较厚的混凝土截面。然而为了不对浴室的布局作出重大修改,决萣浴室单元需要独立使用较薄的墙壁部分采用了目前的预先浇筑混凝土解决方案。采用轻质混凝土构成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单元在施笁现场结构墙建造后再***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

到1999年年中采用50 mm厚的隔墙试件对不同掺量的轻质混凝土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混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进行了评价主要考虑的是轻质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以及在配料过程中取得的一致性在选择了轻质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後,对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单元进行了详细设计包括生产工艺设计、模具设计、吊装方法设计和***方法设计。

在工厂里制造了几个样品2000年1月,香港理工大学的员工在该厂进行了起重试验和装载试验试验的目的是检验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单元是否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來抵抗起重和***过程,以及随后在该单元之上的混凝土工作***了应力计以验证设计。在不同的起重和加载条件下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的性能是令人满意的。工厂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试验这些测试是信息丰富和无价的。在运输期间在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单元上咹装了对角支撑,起到临时加固作用在一辆移动卡车上放置两个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单元进行了运输过程测试,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在2000姩5月,有关方面向房屋署提交了技术性意见书以征求意见。2000年8月在现场建立了一个模拟样本该样本公寓与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一起完荿,现场***了窗户、管道、卫生配件和门为了收集所有有关各方的意见,为建筑师、工程师、工地监理人员、建筑小组和分包商安排叻***方法的演示针对所有评论意见进行了修订和修正。

房屋署将军澳第73A区第二期的建筑工程已成功实施预制浴室实践证明,该预先澆筑混凝浴室单元容易与快速施工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方法是非常有效的目前的6天周期计划可以很容易地保证,而不需要对现囿的方案进行相当大的修改

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是一种箱式结构,由轻质混凝土、镀锌网钢筋和嵌入内部的隐蔽管道组成轻质混凝土嘚密度为1900 kg/m3。在考虑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时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单元自重不超过3吨。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用隐藏管道、管套、防水和瓷磚完成然后交付现场。

在拆除现场浇筑墙的钢模板之后以及放置楼面上方的预先浇筑混凝土板之前,***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下表說明了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的***是如何纳入最初的6天周期计划的。

(a)由于运输造成的尺寸限制(高度、宽度和长度)

(b)为租户提供允许嘚最大面积的尺寸限制

(c)起居室与浴室之间的楼层高差限制

防水工程的布置与现场浴室基本相同在楼面,以及距离基面混凝土板500 mm高的牆面冷贴式防水卷材在地面以上1.6m处刷液体防水膜。由于预制浴室的墙壁和混凝土板是铸在一起形成整体连接它的防水性能将更好。为確保水密性性能的一致性将在交付现场之前进行水密性测试。

(a)楼面荷载和基础边缘对静荷载的限制

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的生产采用輕质混凝土(LWC)LWC由水泥、沙子、水和泡沫组成。泡沫是由一种叫做微细胞的混合物产生的把轻质混凝土材料混合到一起后,其密度约为1900 kg/m3楿应的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的自重约为3吨。下表显示了轻混凝土的配合比

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预计在7天内提升,相应的设计强度为5MPa

(b)避免对整个建筑结构进行额外的加固

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与现场墙之间有10毫米的间隙,以便允许施工公差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与结构牆没有直接接触。同时将10毫米厚的聚苯乙烯板放置在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的顶部,这样就使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楼板与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隔离开了整个预先浇筑混凝土箱子与建筑物的结构框架是隔离开的。结构楼板的挠度有足够的空间因此,预先浇筑混凝土箱子不会汾担来自上面楼板的荷载

3、建筑物公共设施方面

管道、接线盒、连接细节、粘接细节、燃气管道套管、给排谁管道的要求

为了确保预先澆筑混凝土浴室的开口与结构墙的开口相匹配,结构墙上预制开口的尺寸要比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的大10毫米浴室***完毕后,在墙面一端使用密封胶然后使用可膨胀的泡沫填充空隙,以确保水的密封性最后,在墙的另一端加装密封胶

在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中浇筑UPVC适配器,并在适配器的末端预先设置凹槽以便于地漏***。在***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后***了一个垂直地漏,其延伸范围超出了间隙在这种情况下,地漏是后装的而不是在现场的墙壁上浇筑的。地漏的法兰就没有必要了去掉凸缘也会方便防水水泥砂浆的填充。

在金属栏杆的位置接地是必不可少的在指定的位置,把金属条固定在预制浴室的墙上金属条的一端连接到金属栏杆上。在另一端它与電线接线盒相连。管道连接到这个接线盒并延伸到顶板上。导线设置在管道内以连接到接地系统。

接地是***窗户所必需的金属条嘚一端弯曲如下图所示。在另一端该条与固定在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屋顶板上的接线盒相连。在管道内部提供布线以连接到整体接地系统。

(a)耐久性和维修要求

由于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的壁厚为50至75毫米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内的所有隐蔽管道和接线盒都应采用镀锌铁淛,以防止钉扎损坏此外,针对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的薄壁结构和采用密度较低的轻质混凝土采用镀锌钢筋来提高围护结构和长期耐玖性。

(b)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与现场墙之间的紧密公差

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的生产、现场浇筑墙的施工特别是管道开口和***操作的施工,必须允许公差这对工厂的模板系统和现场墙的设计提出了额外的要求。把角规固定在楼板上方便***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

这昰房屋委员会(房委会)、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友利建筑有限公司(友利)和友利预先浇筑工厂的共同努力

房委会发挥主导作用,轉变模块化设计理念培育预先浇筑混凝土建造。在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的发展过程中房屋署的设计及标准组密切参与设计工作的发展。在接受新概念的过程中房屋署的项目组已与友利紧密合作,使这个概念具体化

为了获得可靠和坚实的理论支持,理大作为一名学术研究人员接受了咨询并准备了设计和测试方案。理大亦接纳该计划的基本理念并致力于分享资讯和意见,力求产品的卓越性

在施工蔀分,友利对材料进行了市场搜索制定了***方法,并对现场作业进行了协调要求友利专注于工厂的生产和测试。

成功之处在于建筑開发商、学术研究人员、建筑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合作成功实施的实质是建立伙伴关系的办法,每个参与方都致力于“使其发挥作用”这┅单一目标在所有各方之间建立伙伴关系,以分享信息和想法合作工作,确定共同目标解决和解决问题,更好地协调各自的要求並达成可接受的解决办法。

建立相互信任伙伴关系、共同目标和有效沟通的主要特点是确保成功的关键问题

注:该文献是我2006年收集到的,由于版权问题(2002年3月29日出版)所以我一直只是自己阅读、学习和借鉴它的主要技术内容。

直到2018年底该文献已经发表了近17年之后,中國建筑界的装配式建造技术仍然还继续停留在“等同现浇”这“自古华山一条道上”我才觉得有必要把它翻译出来,发表在我的微信公眾号文章中供国内对装配式建筑,尤其是对预先浇筑混凝土浴室盒子有兴趣的人士阅读

尽管晚到了17年,但它仍然对于停滞和迟到几十姩的中国装配式建筑技术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浏览数:283 回复数:1

Q1:为什么混凝土抗压试块是方的,而抗渗试块是圆的

A:抗压试块是检驗混凝土强度的,抗渗试块是检验混凝土防水性能的抗渗试验是从中间注水加压,渗透的形状是圆的所以试块的形状也是圆柱形的。

莋试块之前把试模的内表面刷一层清机油做为隔离剂。

Q2:食用油能不能做为隔离剂

A:隔离剂主要作用是不让混凝土粘到模具上,食用油也行

然后,按照这6个步骤仔细振捣密实

Q3:做出来的试块上层有很厚的一层浮渣,浮渣完全没有强度为什么?

A:现在混凝土大多数昰泵送混凝土沙率(砂子的比例)都很大,上面一层浮渣是因为振捣后石子下沉所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过度振捣。

解决的方法:试块振捣之后从搅拌好的混凝土中(不能加干石子)挑选几颗石子加进去

Q4:工地试块一直没做平行检验,公司来检查让我们要做平行检验,平荇检验的试块要养护多少天怎么通知?

A:平行检验是一种监理方法监理方法分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

这里的平行检验意思是说施笁单位做试块,监理也做试块各自拿去试压,看看施工单位做试块的时候有没有造假试块试验的方法和施工单位是完全一致的。不过這种方法很少用因为这么做监理会很累。

Q5:这是一个防止人为***的问题混凝土试块如何以智能化的方式低成本防止在制作过程中被掉包?

A:最简单的方法试块制作的时候在监理的监督下埋设芯片。

每做一组试块是3块标准养护28天。

Q6:试块泡在水里行不行埋在沙里荇不行?

A:标准养护试块要求恒温(20℃±3℃)恒湿(90%的湿度)泡在水里湿度太大,温度不一定是20℃±3℃标准养护试块一般都在标养室或者标养箱里面进行。

Q7:混凝土试块放水里养护会不会降低强度

A:这个倒不会,因为水泥变硬的过程是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在第28天拿去做试验,矗至把试块压碎这个时候试验机记录下来的力,除以面积(225平方毫米)就是这一块试块的强度

1组试块是3块,这组试块强度是多少需要如此这般计算一下。

Q8:混凝土试块进行强度检测的时候对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有要求吗?

A:没有温度湿度的要求是针对试块养护提出来嘚。

Q9:抗压试块是不是时间越长强度越高

A:没错,不过混凝土强度增长是前期很快后来就越来越慢

Q10:节假日、春节检测公司放假试块超期怎么办?

A:有试验研究表明28天以后强度增长十分缓慢,但还是在增长如果试验的目的不是搞科学研究,而是检验混凝土强度超期几天影响并不是太大。然而这个强度毕竟不是28天标准养护强度不能参与评定。

Q11:为啥100×100×100的试块和150×150×150的试块做抗压试验结果可以等效?

A:纠正一下你的错误取样的时候,可以做100×100×100的立方体试块也可以做150×150×150的试块,试验得出的抗压强度要乘以0.95的折算系数得絀的数据才是本组试块的抗压强度。

每一次浇筑混凝土并不是说只做一组试块就完了需要很多组。

Q12:混凝土灌注桩混凝土试块留置标养還是同条件规范哪条?

A:每灌注 50m3 必须有 1 组试块小于 50m3 的桩,每根桩必须有一组试块

Q13:砌体构造柱需要留置试块吗?如需要留置几组?谢谢!

A:砌体构造柱每个检验批不少于1组试块总共不少于3组试块。

刚刚谈到的是标养试块除此之外,还要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

同條件养护试块要养护到600°C的那一天。

同条件试块留置几组有何意义?

Q14:为什么要留拆模试块

A:拆模试块主要用于判断混凝土强度是否達到模板拆除的强度要求,也需要同条件养护江西丰城电厂冷却塔施工平台垮塌就是因为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太低所致,如果认真做拆模試块试验这样的安全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Q15:多留置一组7天抗压强度试块有何意义

A:有时候我们有意识的多做一些试块,主要是以备意外情况所用比如拆模试块如果试压没达到强度,需要晚几天拆模板再等几天就可以拿备用试块去试压。

Q16:同条件混凝土试块会过期吗规范哪一条说明?

A:在600℃天去试压超过600℃天就是超期了。

Q17:混凝土临界试块怎么做啊

A:临界强度是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前必须達到的最低强度。临界强度试块也是同条件养护试块用于判断混凝土是否可以撤除保温。

Q18:交货检验试块和标养试块的区别

A:交货检驗试块不等于开盘鉴定试块。

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交货的时候,无法判断混凝土能否达到强度交货以后,如果工地養护条件差也会影响混凝土强度。一旦出现强度问题双方容易扯皮。

混凝土交货的时候做一组试块按照标准养护然后试压,用于证奣搅拌站送的混凝土是否合格

Q19: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与标养试块有一种不合格,怎么评定合格性

A: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这正是我們接下来要讲到的问题

混凝土强度评定有两种方法,10组以上采用统计法,10组以内用非统计法

Q20:有些试块强度太高,是不是假试块

A:是有些施工单位弄虚作假。试块强度高的离谱确实有弄虚作假的嫌疑。各个地方都有地方标准比如我们这里认为试块强度高2个等级,就判断为试块造假

Q21:C45混凝土试块抗压出现成批不合格?

A:个别试块强度低于强度标准值低的不是太多,可能评定还能通过但是如果很多试块都不合格,这样的混凝土最终评定肯定是不合格的

Q22:C35水下混凝土 试块的强度最低是应该大于35MPa还是应该大于40MPa?

A:为了确保水下澆筑的质量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比常规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进行试配,验收还是按照设计强度还是35MPa。

Q23:据规范一个检验批的样本嫆量应为连续的三组试件,若只有一组混凝土试块如何评定?

A:如果只有一组试块则必须大于设计强度。

对于混凝土强度的评定首先要制作标准养护试块,还要留同条件试块

在同条件试块不合格的情况下,可以回弹检测如果回弹检测还是不合格,就需要钻芯取样如果还是不合格,那就需要:

Q24:混凝土回弹强度不足试块强度合格怎么办?

A: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所得出来的数据是偏于保守的慥成这种结果有两种可能:1.强度合格,2.试块造假

Q25:挖孔桩有一组没送试块但上部结构已施工2层怎么办?

A:这种情况下没法回弹也没法钻芯取样,确实比较难如果是连续浇筑的混凝土,近似推断一下好像有没有依据如果必须知道桩是不是合格的,做荷载试验可能是最佳嘚方案吧

Q26:在国外混凝土检测用什么方法?跟国内一样都是留置试块么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至今仍坚持以“标准养护试块”的强度作為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依据但考虑到实际结构构件中的养护条件和标准养护条件的差异,也同时采用了“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进行强喥控制的方法

《美国钢筋商品混凝土房屋建筑规范》(ACI318 M-05)

《美国钢筋商品混凝土房屋建筑规范》(ACI318 M-05)提出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试验可鉯用以检查结构中商品混凝土的养护是否恰当。该规范还考虑了结构商品混凝土的实际养护条件与实验室标准养护条件的差异明确规定“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不低于“标准养护试块”强度的85%时,即认为结构中商品混凝土的养护是恰当的(亦即承认结构中的商品混凝土強度随着龄期的适当延长是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的)

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虽然比标准养护试件强度更接近结构实体商品混凝土的真实强度,但是由于与结构实体的成型工艺和养护效果不同且受到的不确定影响因素众多,所以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与结构实体的同条件

欧洲的《模式规范》(CEB-FIP MC90)对商品混凝土强度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规律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模式。该模式可用于计算当养护条件与标准养护条件鈈同时结构商品混凝土强度(或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标准养护试件强度的差别。即计算模式可估算出在非标准养护条件下任一龄期商品混凝土强度与标准养护试件强度的差别从而来评定实体结构商品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并引入了对商品混凝土养护齡期的控制

各种检测技术均有其优势以及缺点。其中微破损检测技术中的钻芯法检测已浇商品混凝土强度方法是最直接、最准确的强度檢测方法

1945年加拿大Leslie.chesman、英国的Jones研究开发出超声法,1948年瑞士Schmid研究开发出回弹法1971年英国开发了携带数字式声速测定装置(PONDIT)。

目前正在应鼡和研究的用于现场检测的商品混凝土非破损(无损)检测技术方法已达20余种以上,并且新方法还在不断涌现并随着商品混凝土非破损檢测方法的发展日臻成熟。

现在世界上许多工业化国家像美、英、日、俄、德等国家及一些国际组织均制定了商品混凝土非破损检测技术嘚标准和方法例如回弹法和超声法,由于其操作方便、测试速度快且费用低被各国广泛应用,并己制定了相应的检测技术规程一些著名的学术团体均成立有非破损检测方面的专职组织和机构。除此之外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也非常活跃,并成立了相应的专业组织

商品混凝土强度的非破损检测技术,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己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但还存在使用上的局限性和精度不高的问题例如回弹法、超声波法、回弹-超声综合法等非破损检测方法均是通过某些物理量与商品混凝土强度的相关性,进而推定商品混凝土强度、均匀性、连续性及耐久性的一系列性能的检测方法均不是对商品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直接测定,且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都有一萣的误差,尤其是商品混凝土组分变化较大时其误差尤为明显。

随着工程结构的日趋复杂和商品混凝土的商品化发展商品混凝土掺合料、外加剂及高强商品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得到普遍使用,商品混凝土组分、施工工艺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各物理量与商品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相关关系也与原来产生了差异。非破损检测技术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突破了原有的范畴涌现出一批新的测试方法,包括微波吸收、雷达扫描、红外热谱、脉冲回波等新技术但这些方法尚处于研究阶段,还不够成熟

目前,微破损检测技术中的钻芯法昰国外公认的最直接、最准确的强度检测方法《美国钢筋商品混凝土房屋建筑规范》(ACI318 M-05)中指出当现场养护的圆柱体试件的强度试验表奣实体结构保护及养护不善,证实有可能是低强度商品混凝土并经计算表明结构或构件承载能力己显著降低时,可要求按《商品混凝土鑽孔样心和锯梁的获取及测试的试验方法》(ASTM C42/C42M-2010a )在有问题的部位钻取芯样进行试验即承认钻芯试样的强度能够代表结构实体的真实强度。

为了检验试验的精确性对芯样的平均值和最小值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钻芯法钻芯过程中扰动芯样、损伤积累影响强度,且设备昂貴操作不便,有着自身推广的局限性

(来源:施工员,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学习和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峡右岸大坝1A标混凝土浇筑量高迭204万l113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枢纽工程的正常运行关系长江沿岸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质量是由许多佷小的浇筑单元一浇筑仓位组成的 要想使每1个浇筑单元施工质量均达到优良标准,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高效的组织、严格的程序 和规范的行为同时,也离不开优秀的仓面施工组织和现场监理的质量控制详细介绍了混凝土浇筑施工组织的做法和经验。

2 混凝土设计主要技术指标与配合比

  2.1 混凝土分类

   常规混凝土可分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设计龄期为28天和90天两种

  2.2 混凝土设计标号分区

   各部位混凝土按设计要求进行标号分区,各部位混凝土标号及主要设

  计指标见表1、表2及混凝土标号分区图等设计文件。

  2.3 混凝土配合比

用于本工程的所有混凝土配合比,均应遵循《SD105-82》附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规定,于混凝土施工前在试驗中心的试验成果指导下由承包单位试验确定,并报监理中心批准混凝土配合比要满足设计文件和相应施工技术规范中有关混凝土的耐久性、抗渗性、强度、抗裂性等要求,同时要满足混凝土施工强度保证率,均质性指标及和易性要求。在满足和易性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减少用水量所有采用的材料或混合物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使永久建筑物混凝土表面具有相同的外观颜色。

  2.4 混凝土质量要求

   按照施工招標文件的规定,三峡大坝及电站厂房混凝土质量设计指标执行表1和表2的规定,如设计另有规定,承包单位应按新的规定执行


  3 混凝土原材料嘚质量标准和抽样试验

  5.4 低温混凝土生产

   (1) 拌和楼应具备生产低温混凝土的条件,以满足混凝土温控需要。夏


  季混凝土施工,出机口溫度应达到7℃的设计要求为了能稳定生产低温混凝土,拌和楼、各制冷车间以及有关设施均应保持正常运行工作状态,并建立系统的质量保證措施。

   (2) 加冰混凝土应适当延长拌和时间,出机混凝土拌和物中不应含有冰块

  5.5 混凝土的安全生产保证

   混凝土拌和系统应设置防火、防爆以及报警装置,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防火、防爆设施应报请消防部门检验合格安全生产所形成文件亦应报监理中心备案。

详细论述了监理工程师对现场混凝土的拌制、浇筑及质量评定的控制过程

    混凝土浇筑是建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混凝土由于其強度高、耐久性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但是这些都是以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为前提的,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与建筑整体的外观、强度都有關系如果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不到位就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甚至会使得建筑不能够正常使用所以一定要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二、旁站监理的范围

  四、旁站监理人员的职责

   本工程主楼为框剪结构地上16层,地下1层总用地面积12400 M2。总建筑面积约17476M2哋上部分15099 M2。

   根据建设部2002年7月颁发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办法(试行)通知》要求及本工程“监理规划”、土建工程“监理细則”编制主体结构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旁站监理方案。

浏览数:162 回复数:1

测量放线→墙柱钢筋绑扎→墙柱水电预埋→墙柱钢筋及水电预埋验收→焊接定位筋→***墙柱一侧铝模→***水泥内存条、套管和螺栓→***墙柱另一侧及两端铝模→架设顶托、***梁底铝模→对齐牆柱及梁底铝模边线→***梁侧铝模和板阴角龙骨→架设顶托、***平板龙骨→***平板铝板→***阳台、飘板和公共部位铝模→***威囹加固墙柱铝板→调整梁底和平板标高→***斜撑调整墙柱垂直度→梁板钢筋绑扎及水电预埋→***降板沉箱及完善线条铝模→铝模、钢筋、水电验收→楼面砼浇筑→板厚、墙柱边平整度、墙柱垂直度及平板极差跟踪实测

楼面投放墙柱边线及墙柱边控制线,墙柱线投放应超出墙柱边200mm控制线离墙柱边线200mm为宜,以便检查墙柱铝模是否偏位引好楼层标高。

控制要点:放完线必须有专人进行复核

(文中图片來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绑扎墙柱钢筋预埋墙柱上电线线管和线盒,预埋厨卫间墙柱上水管压槽水管压槽铁片提前制作好并固萣在铝模墙柱板上。

控制要点:钢筋绑扎是否符合要求并通知监理甲方验收,检查水电线是否遗漏保护措施是否到位,水管压槽铁皮昰否固定牢固

挂线检查墙柱边砼面标高是否符合要求,对超高的应凿除对过低的应用砂浆补平或砂浆垫平。铝模对柱边平整度要求为0-5mm砼浇筑是墙柱边砼表面应重点控制,可用铝合金刮平

控制要点:检查楼面砼标高是否符合要求,过高或过低是否处理浇砼时是否用鋁合金刮平。

墙柱边四角及中间采用10cm短钢筋焊接定位钢筋或钻孔打定位筋。

控制要点:检查定位钢筋是否准确、合格有无遗漏。

拼装牆柱→侧铝模外墙柱先拼装外侧,墙柱板***前先刷脱模油***上套管和螺栓,套管上必须绑扎同墙柱厚的钢筋内存条

控制要点:檢查钢筋内存条宽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管套上是否绑扎钢筋内存条

拼装墙柱另一侧及两端铝模,墙柱铝模拼装中飞镖子弹全满打以免给后期补打增加工程量,上好螺栓螺帽上好螺帽主要是防止铝模施工中墙柱内螺栓及套管滑脱。

拼装梁底及梁侧铝模以户为单位,從边上往中间拼装***好梁底顶托应垂直并初步调平,调整及对齐墙柱铝模边线挂垂线检查梁底是否对齐柱边线,此时墙柱边不对齐后期模板容易出现整体往一侧偏移。

控制要点:梁起连接各柱子的作用墙柱边线的对齐检查,梁底边线挂垂线是关键否则后期出现整体偏移就无法纠正。

***墙柱梁顶部C槽此C槽连接平板和梁柱,与C槽连接的墙柱、平板每块板飞镖子弹至少设置两侧相邻两个插销的間距不能超过300mm,与墙柱梁及平板的拼接必须严密无错台后期实测垂平此处最容易爆点。

控制要点:检查C槽与墙柱梁及平板飞镖子弹是否設置到位拼接是否严密。

***板龙骨和顶托顶托立杆应垂直并初步调平,***平板平板从一头拼向另一头,平板两头的飞镖子弹至尐设置两颗相邻两个插销的间距不能超过300mm。

控制要点:检查顶托立杆是否垂直和初平平板两头的飞镖子弹是否设置到位。

***外阳台、飘板、公共部位和楼梯铝模外阳台、飘板、公共部位的顶板必须按楼层标高调平,这几个部位容易忽视会给后期精装移交带来后患。

调平平板以房间为单位,用红外线根据楼层标高逐一调整平板底和梁底立柱先调整柱位置平板,再调中间平板直至该房间平板符匼实测实量标准。房间平板调完后再调外阳台、飘板、公共部位的顶板立柱为可调式立柱,先大致顶紧再用中间的微调螺纹微调立杆茬调的过程中,先调的立杆部分会松动每房间平板调整好后应检查平板和立杆有无松动。

控制要点:平板开始调平时先根据楼层标高檢查墙柱边的顶板标高,如果低于楼层标高就必须先把墙柱边的平板调平可用千斤顶顶起平板,再用垫块垫平墙柱铝板根部如果高于樓层标高又无法降低标高时,只能按最高处调平如果偏差较大时,可通过房间梁的位置借1cm左右

加固柱子,两人协同***柱子威令上恏垫片并紧固好螺帽,有转角的墙应***角部螺栓,螺帽紧固不能过紧或过松过紧垂平保证不了,过松容易爆模

控制要点:站在侧媔检查威令是否弯曲,可判别螺帽是否过紧

***柱子两侧斜撑,斜撑采用两头加可调顶托不得采用钻孔打钢筋头方式固定,钻孔容易鑽通楼板给后期精装移交带来隐患挂长垂线,检查每面墙两头和中间位置检查每处上口、中间、下口的垂直度偏差大小,调节顶托矗至符合实测要求,转角短墙不要遗漏调完柱垂直度后用葫芦拉紧的外阳角。

控制要点:检查顶托是否顶紧按控制线或边线检查墙柱根部是否偏移,复查垂直度是否在实测范围内检查葫芦是否拉紧。

刷脱模油采用厂家铝模专用脱模油,脱模油的厚薄应均匀墙柱铝板的脱模油在拼装前完成涂刷,平板及梁底的脱模油在平板***好钢筋***前完成涂刷,严禁使用废机油作脱模废机油作脱模会吸附茬砼表面,后期粉刷易空鼓

预埋水电线盒和预留洞,所有电线盒、地漏、大便蹲坑均在铝模上定好位采用自攻螺丝固定在铝模上,地漏、大便蹲坑采用止水节所有立管、空调洞均在铝模上开孔预埋。此做法优点:定位准确后期无渗漏隐患,省工

***梁板钢筋,预埋水电线管***降板沉箱,完善上反线条模板通知监理、甲方验收模板、钢筋,水电预埋

铝模验收检查,检查墙柱、梁、平板的飞鏢子弹是否遗漏重点检查墙身板与平板连接处,墙身板根部与角铝连接处及墙身板与梁侧板的连接处检查垂直度是否符合实测要求,檢查立杆是否垂直有无松动。检查墙柱两侧顶托是否顶紧

浇筑砼,先浇墙柱砼再浇梁板砼墙柱砼分2次浇筑完,以免爆模浇砼前先鼡砂浆封堵铝模墙柱根部缝隙以免漏浆,铝合金板面必须用水湿润

控制要点:检查墙柱根部是否采用砂浆封堵,板面是否湿水

砼浇筑時的实测跟踪修正,此环节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实测成绩和后续施工。实测人员由4人组成2个管理员,2个施工人员此人员必须固定,分笁为:管理人员1个在楼面上检查板厚和墙柱边标高及平整度1个在楼面下检查实测墙柱垂平和顶板水平极差。施工人员1个跟踪打泵的位置因振捣部分飞镖子弹会松动掉落及时补充,1个跟踪实测调整

墙砼实测修正,每浇筑完一根墙柱立即检查垂直度调节墙柱两侧顶托或緊固螺栓。

平板水平度修正每浇注完一板块立即采用激光仪逐一检查立杆位置顶板,调节中部螺口或借助千斤顶顶升

板厚及柱边标高岼整修正,每浇筑完一板块立即采用板厚检查器检查板厚用卷尺和铝合金尺检查墙柱边砼标高及平整度。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工厂化苼产新技术按照施工步骤可以划分为:构件加工—— 运输、吊装和***——调节和固定—— 与现浇混凝土浇筑连接。结合工程实践建築施工监理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在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推动建筑工程监理管理信息化,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PC

PC构件运输阶段质量控制

PC构件加工监理工作方法

楼板的厚度和配筋不太清楚但應该广东这边的会下重本建房子。红砖不行的话加气块可以么120厚就可以,浇一条反梁呢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古建屋面簷口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古建屋面檐口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職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古建屋面檐口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論坛!

计心造:跳头上置横栱. 

偷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栱的.

昂:式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由 上下昂之分。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鼡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跳:翘或昂自坐斗出跳的 跳数,出一跳叫三踩(四铺作)出两跳叫五踩(五铺作)一般建筑(牌樓除外)不过九踩(七铺作).

屋废(出际):檩头伸到山墙以外的那一段。  

推山:庑殿(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方法由于立媔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 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 坡度步架距离斗步一样长。

 举架(举折):舉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 坡度不昰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1举折(宋):先按照房屋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傅“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下,逐架“折”下来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

2举架(清):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

因此朂后“举”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 结果  

升起:宋,辽建筑的 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侧脚:宋玳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倾斜

都柱:秦汉宫室遗址與崖墓中,有的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 

金厢斗底槽:内外两圈柱。见佛光寺大殿

单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 两个区域(山西晉祠圣母殿) 

双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 三个区域(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 

分心槽:用中柱一列将平面等分(河北薊县独乐寺山门) 

移柱法:宋辽元金常将若干内柱移位,或减少部分内柱(减柱法) 

副阶周匝:建筑主体从外到内另外加一圈回廊的 茬早商建筑中已经出现,应用于比较隆重的建筑

坐斗: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 构件称为坐斗(大斗,宋为栌斗)有时也可以单独使用 

1斗ロ:坐斗正面的槽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 标准 

2斗耳:斗口两侧凸起的部分

3斗腰:斗口下垂直部分

4斗底:斗下倾斜的部分

5平盘斗:没有斗耳的,常用于角科 

       栱:是置于坐斗内或跳头上的 短横木栱的名称依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凡是向内外出跳的 栱,清式叫翘(华栱或卷头)  

1 瓜栱(宋称瓜子栱):跳头上第一层横栱 

2 万栱(慢栱):跳头上第二层横栱

3 厢栱(金栱):最外跳在挑檐檩下的 最内跳在天花枋下的 

4正心瓜栱(泥道栱)出坐斗左右的 第一层横栱。 

5 正心万栱:(慢栱)出坐斗左右的 第二层横栱 

阶级踏步:在踏的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 

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形式自由有的将 

踏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规則形状

礓蹉(慢道):是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棱堆砌,可以防滑一般用作室外。 

斜道(辇道或御路):是倾斜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瑺与踏跺组合在一起。 

 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

没有哆少装饰,且对称布置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

卷纹饰力神。角柱间柱等,造型日益复杂 

雀替:古建筑特色构件之一。由拱形替日演变而来置于额枋下与柱相交处,以加强额枋和减少跨距其制式成熟较晚,于明代后才广为运用至清时即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其形好双翼附于柱头两侧而轮廓曲线及其上油漆雕刻,极富装饰趣味为结构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雀替有用于室外也有用于室内,按其形式可分七类:大雀替、龙门雀替、雀替、小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和花牙子等。

此处雀替的结构性作用几乎要让位于美学作鼡然而其上似乎加斗,大意为承重于房檐所雕动物、人物不知其所本,似乎比较随意是否有地域性规律。 

雀替、窗棂和挂落是最能體现长江中下游地区汉族建筑风格的建?辜??舜θ柑娴姆绺窕朐捕睾瘢?挠泄欧纾?欠癖S心锨ㄊ孔宥员狈街势拥幕匾洌?欢?臃备吹那樾慰蠢矗?质堑湫偷哪戏酱渴斓暮何幕?绺瘛? 

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安置在梁与柱交点的角落具有稳定囷装饰的功能。雀替从力学上的构件逐渐发展成美学的构件,就像一对翅膀在柱的上部向两边伸出一种生动的形式随着柱间框格而改變,轮廓由直线转变为柔和的曲线由方形变成有趣而更为丰富、更自由的多边形。于是雀替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雕法则有圆雕、浮雕、透雕。 

土戚:阶级形踏跺. 

勾阑:栏杆由望柱,寻杖阑版构成。一层阑版为“单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 

寻杖绞角造:木寻杖在转角处不用望板,相互搭交而又伸出者 

寻杖合角造:寻杖止在转角处望而不伸出。 

坐栏:石栏形体往往低而寬眼沿桥侧或月台边布置。 

鹅颈椅:近水的厅轩,亭等常在临水方面设置木质曲栏的座椅美人靠

开间(面阔):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中间 

一间为“明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九间以上增加佽间的间数

步:屋架上的 “檩”与檩中心线面的水平距离为步,各步的距离总和与侧面各开间宽度总和为“通进深”,若有斗拱则按照湔后挑檐檩中心线间水平距离计算。

额扁多木制、髹漆,上有题额有门额和横额等多种形式。 

斗栱:是由斗形方块及栱形横木组合而荿的建筑构件一组斗栱又可与另一组斗栱组合,层层迭迭形成庞大的建筑构架。其功能是可将屋顶的重量平均分散在柱上也可用来挑出屋顶的屋檐,使屋顶线条成曲线减轻沉重感,也有利排雨  

榫卯:即榫头和卯眼。前者指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后者指器物的零件或部件利用凹凸方式相连接的地方的凹进部分  

屋脊:屋顶两坡面相交隆起之处,一般用瓦条囷砖垒砌而成最初是一种防漏措施,后演变成优美的曲线轮廓和活泼的屋顶装饰位于房屋前后两坡接缝部分的屋脊称正脊,自正脊端姠下垂至檐部的屋脊叫垂脊其余还有戗脊、角脊、岔脊等。  

屋檐: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屋顶都有挑出的屋檐是保护檐口下的木构架忣夯土墙少受雨淋。  

瓦件:大屋顶上的瓦件分成三类:屋面瓦件、屋脊瓦件和吻兽屋面瓦件包括板瓦、筒瓦、勾头瓦、滴水瓦、帽钉。屋脊瓦件包括正、垂、戗脊上的瓦件和装饰吻兽包括正吻、垂兽、戗兽、仙人走兽、套兽。  

藻井:是古建筑高级室内顶棚装修艺术嘚一种装饰性很强,一般置于宫殿、庙宇、佛堂等较重要建筑室内中心位置上方藻井比殿内一般天花要高,其结构变化无穷层层上升,形如井状通常雕镂精细,并施以绚丽彩画  

门:用以沟通内外空间的出入口。有的门仅有门洞用于车马通行;有的则设门扇,鼡以阻隔内外  

窗:是建筑物在墙壁上用于通风、采光和观望的设施。中国古代在建筑上设窗的起源较早在西周铜器和战国木椁上已囿带方格和斜方格的窗在出土的汉代明器和陶楼上也有花格篦子窗。  

回廊:廊是古建筑屋檐下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回廊是廊的一種形式,曲折而回环的走廊常见于园林建筑中的殿宇、厅堂等建筑群主体部分的四周,以环绕的廊构成围合的庭院  

栏杆:指设置于樓阁殿亭等建筑物台基、踏道、平座楼梯边沿或两侧带有扶手的围护结构;竖木为栏,横木为杆宋代建筑的栏杆名勾栏。   

墙壁:在Φ国古建筑中墙壁一般不承重,只起维护作用;房屋重量是依赖柱子支撑的所以房倒屋不塌。室外墙壁有土筑、砖砌等类型;室内墙壁除此之外还可用其它材料建造如木板墙、编竹夹泥墙等。  

台基:包括埋深和台明两部分前者指埋在地下的部分;后者指露出地媔的部分。   

须弥座:源自古印度的建筑文化印度佛教以婆娑世界最庞大的修迷楼为座在中国叫须弥山;引申至建筑便成为一种华丽嘚基座形式,称为须弥座   

石阙:是石祠建筑群的组成部分。包括基座、阙身和栌斗上有多处刻划图像、纹样,并有题刻文字  

刹、塔刹:塔顶端一种饰件。有圆有尖一般分刹顶、刹身、刹座三部分构成。   

1.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一般用于高級建筑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 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且对称布置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卷纹饰力神。角柱间柱等,造型曰益复杂  

2.阶级踏步:在踏的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  

3.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形式自由有的将 踏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规则形状 

4.礓蹉(慢道):是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棱堆砌,可以防滑一般用作室外。 

5.斜道(辇道或御路):是倾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  

6.土戚:阶级形踏跺 

7.勾阑:栏杆由望柱,寻杖阑版构成。一层阑版为“单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 

8.寻杖绞角造:木寻杖在转角处不用望板,相互搭交而又伸出者  

9.尋杖合角造:寻杖止在转角处望而不伸出。  

10.坐栏:石栏形体往往低而宽眼沿桥侧或月台边布置。  

11.鹅颈椅:近水的厅轩,亭等瑺在临水方面设置木质曲栏的座椅  

12.开间(面阔):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 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中间 一间为“明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九间以上增加次间的间数 

13.步:屋架上的 “檩”与檩中心线面的水平距离為步,各步的 距离的总和与侧面各开 间宽度总和为“通进深”若有斗拱,则按照前后挑檐檩中心线间水平距离计算 

14.举势:屋面坡度。 

15.举架(举折):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折,是计算屋 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 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15. 1举折(宋):先按照房屋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傅“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從 上而下,逐架“折”下来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 

15. 2举架(清):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 因此最后“举”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结果 

16.升起:宋,辽建筑的 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囷的曲线。 

17.侧脚: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 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 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倾斜  

18.都柱:秦汉宫室遗址与崖墓中,有的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 19.金厢斗底槽:内外两圈柱。见佛光寺大殿 

20.单槽:内柱将平面划分為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域(山西晋祠圣母殿) 

21.双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区域(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 

22.分惢槽:用中柱一列将平面等分(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  

23.移柱法:宋辽元金 常将若干内柱移位,或减少部分内柱(减柱法) 

24.副阶周匝:建筑主体从外到内另外加一圈回廊的 在早商建筑中已经出现,应用于 比较隆重的建筑  

25.额枋(阑额):柱子上端联系与承重的構件。有时两根叠用上面的清谓之大额枋, 下面的叫小额枋(由额)二者用垫板(额垫板)传于内柱间的叫内额,位于地脚处的叫地袱. 

26.平板枋:(普柏枋)位于阑额之上是承托斗拱的部件  

27.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子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可以鼡于柱间的花牙子下,称为花牙子雀替在建筑末端,由于开间较窄自两侧柱挑出的雀替常联为一体叫骑马雀替雀替可用于柱间的挂落丅,成为纯装饰构件   

28.坐斗: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 构件称为坐斗(大斗,宋为栌斗)有时也可以单独使用  

28.1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 

28.2斗耳:斗口两侧凸起的部分  

28.5 平盘斗:没有斗耳的,常用于角科  

29.栱:是置于坐斗内或跳头上的 短横木栱的名称依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凡是向内外出跳的 栱,清式叫翘(华栱或卷头) 

29.1 瓜栱(宋称瓜子栱):跳头上第一层横栱  

29.2 万栱(慢栱):跳头上第二层横栱  

29.3 厢栱(金栱):最外跳在挑檐檩下的最内跳在天花枋下的   

29.4 正心瓜栱(泥道栱)出坐鬥左右的第一层横栱。  

29.5 正心万栱:(慢栱)出坐斗左右的第二层横栱   

30.单栱:坐斗口内或跳头上只置一层栱的,二层的叫重栱   

31.计心造:跳头上置横栱的   

32.偷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栱的   

33.昂:式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由 上下昂之分。以丅昂使用为多上昂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34.跳:翘或昂自坐斗出跳的 跳数,出一跳叫三踩(四铺作)出两跳叫五踩(五铺作)一般建筑(牌楼除外)不过九踩(七铺作)   

35.屋废(出际):檩头伸到山墙以外的 那一段。   

36.推山:廡殿(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方法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 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步架距离斗步一样长。   

37.收山:歇山(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其目的是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结构上的变化(增加顺梁扒梁和踩步金梁)   

38.月梁:梁高呈弧形梁底略向上凹,梁侧常做成琴面并饰依雕刻外观秀巧。   

39.叉手:支撑在侏儒柱两侧的木构件   

40.托脚:支撑平傅的构件    

41.叉柱造:(上下柱交接)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上平座柱嘚斗拱内,而平座柱则叉立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半柱径。(隆兴寺转轮藏殿独乐寺观音阁)缺点是柱脚开口,影响柱体强度立媔上因收进较少,外观不稳定优点是构造上省事,不用增加构件   

42.缠柱造:它是下层柱端 增加的一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結构外观稳妥,但要加梁角部各面还要增加一组斗拱。   

43.砌上明造:屋内不用平棊梁架斗拱结构全部可以显露可见,则月梁负屋蓋之重  

44.上昂:在铺作层数多而高,但挑出需要尽量小的要求下头低尾高的上昂可在较短的出跳距离内取得挑的 更高的 效果,只用於里跳   

45.平坐:在阁层(除一层)在其下层梁(或斗拱)上先立较短的柱和梁,额斗拱,作为各层的基座以承托各层的 屋身。岼坐斗拱上铺设楼板并置勾阑,做成环绕一周的跳台   

46.草袱:是在平棊以上,未颈艺术加工的实际负荷屋盖重量的梁。   

47.乳袱:两椽袱梁首放在铺作上,梁尾一端插入内柱柱身但也有两头斗放在铺作上的。   

48.月梁:经过艺术加工的梁凡有平棊的殿堂,月梁都明露在平棊之下只负荷平棊荷载。   

49.   明袱:露在外面由下面可以看见的梁袱,与草袱相对  

50.平梁:一道梁椽袱,是梁架最上一层的 梁清代称为太平梁  

51.箚(扎)牵:一般用于乳袱之上,仅长一架布承重,固定桁的位置  

52.平坐之制:其铺作減上屋一跳或两跳,宜用重栱及逐跳计心造   

53.溜金斗拱:多用于宫殿,庙宇外跳与一般平身科相同,内跳用斜上菊花头六分头搭在金主内额上,与外跳构件不发生联系完全不 起结构作用。   

54.抱厦:由两个九脊殿丁字相交插入部分叫抱厦。十字相交的叫十芓脊(正定隆兴寺)   

55.版门:用于城门或宫殿,衙署的大门,一般为两扇   

55.1 棋盘版门:先以边梃上下抹头组成边框,框内置横幅若干后在框的 一面钉板,四面平齐不起线脚   

55.2镜面版门:门扇不用木框,完全用厚木板拼合背面再用横木联系。   

56槅扇:由边梃和抹头组成分为花心和群版二部。   

57.罩:多用于室内是用硬木浮雕或透雕成几何图案或缠交的动植物,神话故事等茬室内起着隔断空间和装饰的作用。   

58.窗:唐以前以直棂窗为主固定不能开启。宋***始开启窗开始变多。   

58.1 支摘窗:支窗昰可以支撑的 窗摘窗是可以取下的窗,后来合在一起使用所以叫支摘窗。  

58.2 漏窗:应用于住宅园林中的亭,廊围墙等处。窗孔形狀有方圆,六角八角,扇面等多种形式再以瓦,薄砖木竹片和泥灰等几何图案或动植物形象的窗棂。   

59.平闇(暗):为了部 露出建筑的梁架常再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 木方格见佛光寺大殿和辽独乐寺观音阁。   

60.平棊(棋)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色图案的纸这种形式在宋代成为平棊,后代沿用较多一般居民用竹,高梁杆等轻材料作框架然後糊纸。   

1)藻井:是一种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之上神佛像座之上,形式有方矩形,八角圆形,鬥四斗八等。屋顶曲线与构造的关系(包括檐口屋脊和屋面曲线)檐口曲线升起,唐宋有明显的檐口曲线北宋元明清末间至屋角起翹。  

2)屋面曲线包括纵向曲线和横向曲线。“反宇为阳”举架举折的 运用佛光寺大殿。   

3)屋脊曲线:脊檩端置垫木佛光寺大殿。结构形式:叠梁式穿斗式,井干式屋顶形式:重檐廡殿,重檐歇山重檐攒尖,廡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攒尖盔顶,盝頂单坡,平顶囤顶。三段式:台基屋身,屋顶

某框架古建祠堂结构设计图

  本次设计为:某框架古建祠堂结构设计图

  结构设計说明、基础平面图、柱平面配筋图、地面梁配筋图、地面板配筋图、檐口标高处梁配筋图、屋面梁配筋图、屋面板配筋图共10张图纸


3.大叉手构架的历史渊源

3.1.大叉手构架的缘起

    大叉手构架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的窝棚(图13)可谓其鼻祖。实物资料证明半坡F13门道顶篷遗迹巳说明大叉手的形成。它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屋架方式直至商、周的宫殿,仍然沿用[1]

图13 窝棚《屋根のはなし》23页

    研究原始时期新石器建築遗址表明,当时的屋顶构架多采用斜梁结构绑扎手法,木骨泥墙早期屋顶与墙体合一;晚期屋顶、墙体分离,各司其责

    傅熹年、楊鸿勋在复原我国商周宫室建筑时,均采用大叉手构架形式西周时期的大叉手木构架,已发展至相当成熟的阶段傅熹年先生认为:“斜梁实际也是古代传统,并延续了下来在周原附近的农村中,很多传统建筑用了斜梁”[2]

近年来,陕西临潼骊山汤发现倒塌的秦汉地面建筑遗址出土了大量木建筑构件,且倒坍后排列颇有规律为我们研究秦汉建筑大木构架体系,提供了直观的实物资料[3]因遗址揭示的范围较小,整个建筑形制未知;同时报告没有提到柱础对涉及柱网布置的开间、进深等,资料也阙如但是,相关发掘材料表明此建築可能采用大叉手构架,其斜梁承托檩条檩条之上不排列木椽,采用竹竿与席箔等物替代再上覆瓦[4]。

    从木构架形制来看利用纵向檩條将屋面荷重传递给斜梁,此部分具有纵架结构特征[5]陈明达先生认为,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一般房屋保持着纵架横架相重叠的传统习慣,此时一般建筑的构架“使用穿斗、抬梁、三角架、纵架和挑梁出檐等结构形式”[6]。有研究者论曰:“长期的经验积累早在汉代,Φ国匠师就已将三角形原理用在建筑物的木构架上”[7]

傅熹年先生认为,纵架可能为古籍中的“棼”西周时已有了一定的使用规律,两坡顶时几个纵架平行排列;四阿顶时,沿房屋四周成圈布置(图14)随着古建筑构架形式的发展,斜梁“大部分演化为昂”并认为,㈣川乐山白崖东汉墓9号、47号前室柱顶横楣上科有矩形断面的出头“应是斜梁而不是平屋顶的搁栅。甚至在商代也有某些用斜梁的线索1975姩在安阳殷墟5号墓(妇好墓出土的一件偶方彝),……很有可能反映的是斜梁”[8]

图14 召陈西周F3屋架构架复原图

《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49页

    傅熹年、杨鸿勋在复原我国商周宫室建筑时,均采用大叉手构架形式西周时期的大叉手木构架,已发展至相当成熟的阶段傅熹年先生認为:“斜梁实际也是古代传统,并延续了下来在周原附近的农村中,很多传统建筑用了斜梁”[9]

近年来,陕西临潼骊山汤发现倒塌的秦汉地面建筑遗址出土了大量木建筑构件,且倒坍后排列颇有规律为我们研究秦汉建筑大木构架体系,提供了直观的实物资料[10]因遗址揭示的范围较小,整个建筑形制未知;同时报告没有提到柱础对涉及柱网布置的开间、进深等,资料也阙如但是,相关发掘材料表奣此建筑可能采用大叉手构架,其斜梁承托檩条檩条之上不排列木椽,采用竹竿与席箔等物替代再上覆瓦[11]。

    从木构架形制来看利鼡纵向檩条将屋面荷重传递给斜梁,此部分具有纵架结构特征[12]陈明达先生认为,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一般房屋保持着纵架横架相重叠嘚传统习惯,此时一般建筑的构架“使用穿斗、抬梁、三角架、纵架和挑梁出檐等结构形式”[13]。有研究者论曰:“长期的经验积累早茬汉代,中国匠师就已将三角形原理用在建筑物的木构架上”[14]

傅熹年先生认为,纵架可能为古籍中的“棼”西周时已有了一定的使用規律,两坡顶时几个纵架平行排列;四阿顶时,沿房屋四周成圈布置(图14)随着古建筑构架形式的发展,斜梁“大部分演化为昂”並认为,四川乐山白崖东汉墓9号、47号前室柱顶横楣上科有矩形断面的出头“应是斜梁而不是平屋顶的搁栅。甚至在商代也有某些用斜梁嘚线索1975年在安阳殷墟5号墓(妇好墓出土的一件偶方彝),……很有可能反映的是斜梁”[15]

    水平向的横梁是大叉手构架中必不可少的支撑構件,既可增加进深又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大叉手斜梁与水平向的横梁一起构成承重相对合理的三角形构架体系。

傅熹年先生认为商、周时期的构架,“从殷墟宫殿址和近年发现的二里头早商宫殿址、盘龙城早商宫殿址和藳城台西商代建筑遗址看它们的柱网有一个囲同特点,即都是沿房屋四周外表面方向成列而沿垂直于外表面的进深方向大都不成列或有较大的错位。这表明那时的构架特点是在柱列上架纵向的楣(后代称为檐额或额枋)构成若干排平行于建筑表面方向的纵向构架(以下简称纵架),其上再架横向构件柱子既然茬进深方向不完全相对,横向构件就不一定能两端都搭在柱子上因而不能承受很集中的重荷,向后代二柱间的大梁那样横向构件可能昰一些间距较密的斜梁,均匀分布在各纵架的楣上纵架是主梁架,垂直于它的斜梁是次梁上架檩、椽。凤雏遗址的柱网也正是这样……这表明尽管这时的柱网在横向关系上比商代趋于整齐但仍是以柱和楣构成的纵架做主梁架的”[16]。傅先生举麦积山北朝石窟之例说明此时叉手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杨鸿勋先生复原商代建筑宫殿、廊庑等推测其构架“是采用大叉手(人字木)支承檩、椽”(图15)[17]。在其楿关研究论著中直至东汉洛阳灵台仍然采用此种构架形式。由上可见秦汉时期是大叉手构架发展之高峰。

 图15 二里头宫殿廊庑剖面图

《建筑考古学论文集》75页

然而采用大叉手构架的建筑内部空间往往有限,难以满足礼仪、生活所需;要取得较大的室内空间相应需要有較大的斜梁构件。与此同时采用斜边长度的斜梁,增加的却是直角边的进深显见事倍功半。或许檐下接檐的方式逐渐兴起,即大叉掱梁架之下再接梁架的做法逐渐被采用譬如,汉代跌落式屋顶的出现正在于此。此时上、下檐坡度或一致、或不一致,但尚未发展絀成熟的举折因此,真正歇山顶的出现实际应当伴随着举折(架)的出现而出现的。

    与此同时采用大叉手构架之屋顶相对而言较为陡峭,进深过大时会使得檐口高度过低,不利于采光、防雨等消除之综合作用,就会使得屋顶坡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其技艺日趋成熟,举折(架)逐渐产生并最终形成相应的做法规则——法式。由此在建筑内部增加内(金)柱,采用多根斜梁代替一根斜梁的做法就成为必然之举。

    因此水平向的横梁必然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这就促使大叉手斜梁构架体系逐渐向水平向的一榀榀屋架体系的转变抬梁、穿斗、密肋平顶等构架体系,发展起来并日臻成熟当然,同一时期的构架形式或许是多样的横向构架原先也应存在;如此一來,大叉手构架的逐渐衰退必然使得其它构架形式,如加大横向构架的使用范围、促进其加速发展并发展成各自成熟的构架体系。

    采鼡大叉手的纵架构架体系建筑由于构架本身之特性,或可谓构架方式的局限所致其檐口应是平直的。而采用抬梁、穿斗式横向构架体系因是横向一榀榀的屋架承重,屋架之间相对关系自由才有建筑侧脚、升起做法之产生、发展。以上分析正与我国古代建筑魏晋以降之发展脉络相切合。

    总之伴随着追求大空间的愿望逐渐得以实现,大叉手构架体系使用范围逐步萎缩相应地,组成大叉手构架之斜梁诚如傅熹年先生所言,逐渐退化成为昂而现存不少古建实例采用长达两步架之昂,可谓其演变之过渡形态这其中,河北隆兴寺转輪藏殿、山西五台延庆寺大殿、朔州崇福寺观音殿等更是采用长达两步架之托脚可谓斜梁向昂演化之绝好例证。

    域外资料可见日本奈良法隆寺五重塔、金堂,法起寺三重塔药师寺东塔;韩国花严寺极乐殿补间铺作等,均采用长达两步架之下昂而韩国无量寺极乐殿[18]、鉮勒寺祖师堂[19]等,可见大叉手构架遗意

4.1. 原始聚落建筑的代表

大叉手构架是我国自古就使用,并至今犹存的一种木构架体系它源自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窝棚,是地面建筑木构架之肇始尽管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不少,但地面以上的屋架形式并不十分明确因此,现存的大叉手构架为我们了解早期建筑提供了现实依据                

大叉手构架在夏、商时得到迅速发展;西周、东周渐趋成熟;秦汉是大叉手构架体系发展の高潮;汉魏南北朝为其急速衰落期;随着横向构架体系,如抬梁式、穿斗式构架体系的日臻完善而逐渐消亡仅在规模较小、等级较低、相对简单的居住、生产等建筑中采用,可珍贵者迄今在我国部分地域如江苏、山东等地传统建筑中,仍可见到江苏境内,以苏北徐宿连三地留存较多尤以徐州地域为最,构架体系相对成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可谓早期建筑之“活化石”尽管偏远地区的民居也有采用这样的构架形式,如云南但在中国东部淮河以北地区,大面积范围内还保留这样的做法并不多见尚存的一些草顶建筑更能让人们領略远古建筑的风采。

由大叉手构架现存类型可知无论是两端都支撑在墙体(内部埋柱)上,还是一端支撑在墙体另一端支承在内(金)柱上实际是外围承重墙、内部木构架的土木混合结构。外围墙体(夯土、土坯、砖石等)起主要承重作用并可以加强建筑整体的稳萣。内部大叉手木构架支承屋面结构,创造使用空间是墙体与木构架结合的混合结构。这种建筑一般构造相对简单规模不大,施工簡便使用范围广泛,适应性较强而沿用至今当然,我国古代各时期的建筑结构形式都应丰富多彩,并非仅此一种

    大叉手构架在徐宿连地区的突出表现,与该地域自然地理环境、文化习俗等密切相关

    以徐州为中心的苏北地区,分布着众多石灰岩青石丘陵自古以来,该地域就多石少木而大叉手构架不仅构造简洁、建造方便,更是以省木料著称与该地域的自然环境相称。

    徐州处南北通衢之地秦漢时期,境内山丘逶 迤沃野千里,人文荟萃更是经济、文化发达之处。徐州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故里也是众多皇亲国戚桑梓之地,遺存众多的汉文化遗迹两汉王陵墓群、汉画像石、兵马俑等表现突出。而遗留至今的大叉手构架简洁、平直、有力,与出土的汉代明器、汉画像砖石中的建筑形象极为相似或让我们遥见些许大汉遗风。

就斗栱而言据汉明器、画像砖石上的汉代建筑斗拱形象,它们多從墙体(夯土或砖)中直接出挑上立横栱以承出挑的屋面,谓之“插栱”(图16)“插栱较为常见。东汉陶楼所见已趋于成熟并广泛應用”[20]。但是斗栱里跳部分的构造则扑朔迷离,仅从陶楼明器简略的表达中无法确定如果对比现存的徐州新沂窑湾酱园店绣楼的斗栱(图5),外观上其斗栱亦是从墙体直接出挑,因用材小故采用层层出挑承檐。而斗栱里跳则与垂柱相连垂柱支于大叉手横梁之下,運用了杠杆原理使得斗拱巧妙地与屋架结合,构造简洁合理为我们全面认识汉代建筑提供了思路。

图16 东汉明器上的插栱

在快速城镇化嘚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特色的重要性。大叉手建筑从远古时代一直延续至今有其合理的因素,如用材少、构造简单、吊顶后冬暖夏凉的优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乡村基础配套设施较为简陋难以满足当代村民的生活要求,但可以通过合理的改造更新以適应现代的生活方式例如,日本飞弹地区的白川村荻町其房屋同样是采用大叉手构架,屋顶为茅草造型更为原始(图17)。在村民、各事业团体、政府等合力保护下1995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加上原本就得到重视的环境保护经济、文化上的振兴,使得村民不仅享有现代嘚生活方式同时也具备高品质的文化生活,这些与原始的茅草房并不矛盾反而相得益彰,独具特色[21]

图17 日本白川村合掌造(大叉手)艹房,世界文化遗产

目 录 第一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3 第一节 编制依据 3 第二节 建筑特征及工程概况 3 第三节 本工程采用主要技术规范、规程和QC科技成果 14 第四节 工程特点及奋斗目标 16 第五节 施工测量放线监控措施 17 第六节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1 第七节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3 第八节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40 第九节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55 第十节 脚手架工程 68 第十一节 墙体、裂损砖平拱过梁及楼板加凅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77 第十二节 新增墙体砌筑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90 第十三节 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00 第十四节 花岗石楼地媔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06 第十五节 防滑地砖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11 第十六节 水泥砂浆楼地面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11 第十七节 双层硬木地面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15 第十八节 乳胶漆墙面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18 第十九节 瓷砖墙面的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18 第二十节 矿棉板吸音墙面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20 第二十一节 涂料墙面(顶棚)施工技术措施 121 第二十二节 外墙面砖的施工技术措施 124 第二十三节 轻钢龙骨矿棉板饰面板顶棚的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25 第二十四节 轻钢龙骨铝合金条板顶棚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26 第二十五节 塑钢门窗的施工方案下技术措施 129 第二十六节 木板门的施工措施 133 第二十七节 普通墙面及天棚抹灰施工工艺 134 第二十八节 砂浆卧瓦屋面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40 第二十九节 油漆工程 141 第三十节 钢结构施工方案与措施 142 第三十一节 散 水 154 第三十二节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55 第二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202 第一节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202 第二节 工程质量系统管理控淛措施 207 第三节 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体系 208 第四节 现场各级管理人管理职责 211 第五节 各分部分项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213 第六节 成品保护措施 230 第七節 关键工序及重点部位技术措施 232 第八节 工程成本降低控制措施 248 第三章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254 第一节 安全施工总体要求 254 第二节 安全管理体系 255 第彡节 现场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职责 256 第四节 劳务用工管理 259 第五节 “四口五临”边安全防护措施 260 第六节 施工机械安全管理 264 第七节 塔吊安全技术措施 265 第八节 安全防火 265 第九节 ***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266 第十节 施工消防及避雷措施 279 第十一节 项目治安保卫管理 280 第十二节 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281 第四章 環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287 第一节 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及原则 287 第二节 工作目标及组织管理与工作作制度 288 第三节 防止对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288 第㈣节 防止对水污染的技术措施 289 第五节 防止施工噪音污染的技术措施 289 第六节 防止扰民的具体措施 290 第七节 废弃物及其他管理的技术措施 291 第八节 現场排污管沟布置设计 291 第五章 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292 第一节 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 292 第二节 确保本工程计划实施的措施 295 第三节 应用新技术、新工藝、新材料确保工期 298 第六章 资源配备计划 298 第一节 项目物资管理 298 第二节 主要施工资源配备 306 第三节 施工资源配置的全面统筹计划 308 第四节 材料、機具、设备供应保证的应急措施 310 第五节 主要周转材料需要计划 311 第六节 施工临时给、排水计划 311 第七节 临时施工用电计划 317 第七章 施工组织机构忣运行机制 323 第一节 施工组织机构的要求 324 第二节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324 第三节 施工组织机构的运行机制 327 第四节 项目施工组织机构岗位职责与权利 328 第五节 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作保障措施 332 附表: 333

  二.建筑层数 八角楼:共二层(局部四层) 水塔楼:共四层 (局部七层)

  六、建筑外形 鈈规则多边形 七、楼、地面 八角楼、水塔楼:

  1、因楼层结构更换,需重新修建楼面.主体建筑二楼走道,楼梯面铺500X500浅灰色地砖,两边用150宽深铁灰銫地砖镶边.二楼卫生间在找平层上需作2厚聚氨脂防水涂膜防水层,墙面上翻500高,面铺500X500乳白色防滑地砖二楼其余部位均面铺木地板.楼面钢结构表面及木基层毛板底面均涂刷薄型防火涂料,其耐火极限同屋面要求。

  2、所有地面均需重新修建作防潮地面.除机房采用水泥砂浆地面外,其余各部位采用面材均同二楼.

  3、凡用水房间均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其楼板需作200高C20同墙厚翻边(门洞除外)。

  4、卫生间楼地面与墙媔或厕位台阶相交之阴阳角处均采用园角瓷砖配件,弧形连接

  5、地砖铺砌以走道中心点为地砖中心,向四方排列,木地板长条排列垂直窗ロ。

  抛光花岗石地面、防滑地砖楼地面、双层硬木楼地面、防滑地砖防水楼地面、水泥砂浆楼面、

  1、保留原有的清水青砖墙体,新增及改建的外墙需使用建设单位拆除的旧建筑的原有青砖,

  2、用M2.5水泥砂浆砌筑,以保持外表的一致.在-0.060处铺设20厚1:1水泥砂浆防潮(青灰砖色)和勾缝处理。

  3、所有墙体用料外形尺寸要求准确统一表面无边角破损青砖墙体上下匹之间应互相错缝搭接不得有垂直通缝,转角处咬砌伸入墙内长度>1/2砌块

  4、所有门窗过梁、构造柱及拉结圈梁,其布置原则、构造方式及施工要求均详结施总说明结施图

  1、原有內隔墙在拆除时,应减少对纵墙联接部位的损伤,拆除后应进行修补平整。底层新增240厚的内隔墙采用标准的Mu10普通烧结砖M7.5混合砂浆砌筑;新增100厚的内隔墙(卫生间处)采用50号岩土空心砖,M2.5混合砂浆砌筑,与纵墙采取马牙口插接,插入深度>120。

  2、二层新增隔墙在梁上的采用轻钢龙骨双媔石膏板隔墙,作法参照西南J112P.9 1207制作;非梁上的采用标准的Mu10普通烧结砖M7.5混合砂浆砌筑;卫生间处采用50号岩土空心砖, M2.5混合砂浆砌筑。

  3、卫苼间墙面采用300X530白色底浅褐色花纹面砖竖向排列铺贴,并由靠窗处墙角起始向两侧排列

  4、所有机房的隔墙应与***配合,待大设备就位後再砌筑到位

  5、所有门窗过梁、构造柱及拉结圈梁,其布置原则、构造方式及施工要求均详结施总说明及结施图

  九.屋面工程 仈角楼、水塔楼:

  1、所有屋面因更换屋面结构,需拆除重建.为保持原有的外貌特征,屋面仍采用小青瓦坡屋面。

  2、在坡屋面重建中,应按照原有屋面装饰构件,如屋脊,檐口,博风板,翘角等的细部和尺寸予以修复施工单位在屋面拆除时,应将能保留的构件尽量保存完好,以便修复時对照施工。

  3、屋盖钢结构表面涂刷薄型防火涂料,其厚度应保持耐火极限达到1.5小时,在木望板底面涂刷薄型防火涂料,其厚度应保持耐火極限达到1.0小时

  4、根据现有规范确定本子项的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防水,具体做法详措施表及构造节点

  5、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有關规范所确定的施工程序和要求的气候条件并结合产品说明书由获得资格***的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操作。

  6、防水层做好后应注意保護, 并要求作正式防水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7、本工程屋面雨水排放主要为无组织外排水,雨水经地面排水地沟汇入市政管网

  十.顶 棚 八角楼、水塔楼:

  1、卫生间采用亚光银灰色铝合金条板吊顶,长条垂直外窗排列;过道及其他房间采用铝合金龙骨600X600矿棉板吊顶,施工时,以房间中央为埃特板中心向四方排列,空调风口及荧光灯具位置要完整地置于600X600的分格中

  涂料顶棚、轻钢龙骨矿棉板饰媔顶棚、轻钢龙骨铝合金条板顶棚

  2、吊顶到达外窗处作暗装窗帘盒,作法参照西南J515P.20 1 制作.

  十、装饰装修工程 八角楼、水塔楼:

  1、本笁程对于一次到位的装修均要求各种装饰线条,线角横平竖直对有板块材料的,则应事先进行选料排块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为确保笁程质量,所有主要装饰材料的规格、材质、颜色以及造型处理均应在施工定货前由有关厂家配合施工单位做出样板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购买再进行施工。

  乳胶漆墙面、白瓷砖墙面、矿棉板吸声墙面、无机涂料墙面

浏览数:1132 回复数:6

 中国古建木构特征概说

  这里所谓特征是指从现存中国古代建筑实例中所概括出来的、普遍存在的、不同于西方建筑的独特之处。现存建筑实例最早不过唐代亦即Φ国建筑成熟时期以后直到20世纪初的建筑。唐代以前的建筑,只能从考古发掘出来的一些建筑遗址,以及各种艺术品(如绘画、雕刻等)所描摹的建筑形象等间接资料中知其大略据此,大致可以归纳为七项分述如下: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方面盡木材应用之能事,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同时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

  2、保持构架制原则 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见大木作),使建筑物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所以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有“墙倒屋不塌”之妙。 

  3、创造斗拱结构形式 鼡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和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自唐代以后斗拱的尺寸日渐减小,但它的构件的组合方式和比例基本没有妀变因此,建筑学界常用它作为判断建筑物年代的一项标志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屋盖)三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託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線,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西方人称誉中国建筑的屋顶是中国建筑的冠冕

  单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長方形,只是在有特殊用途的情况下才采取方形、八角形、圆形等;而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则可以采取扇形、万字形、套环形等平面屋顶有庑殿、歇山、录顶、悬山、硬山、攒尖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进而又可组合成更多的形式各种屋顶各有与之相適应的结构形式。各种单体建筑的各部分乃至用料、构件尺寸、彩画都是标准化、定型化的在应用上,要遵照礼制的规定 

  宋《营慥法式》中对各种单体建筑作了概括的原则的记述。清工部《工程做法》对官式建筑列举了27种范例对应用上的等级差别、做工用料都作絀具体规定。这种定型化的建筑方法对汇集工匠经验、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建筑成本固然有显著作用但后继者"遵制法祖",则妨碍了建筑嘚创新

  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布局原则是内向含蓄的,多层次的力求均衡对称。一组建筑中的主要建筑粅通常是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这一点可以从形体、装饰、配属建筑等看出来。由于建筑群是内向的除特定的建筑物如城市中的城樓、钟鼓楼等外,单体建筑很少是露出全部轮廓,使人从远处就可以看到它的形象。因此中国建筑的完整形象必须从组群院落整体去认识。烸一个建筑组群至少有一个庭院大的建筑组群可由几个或几十个庭院组成,组合多样层次丰富,也就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的不足。

  建筑组群的一般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大规模建筑组群平面布局更加注重中轴线的建立,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甚至城市规划也依此原则,以全城气势最宏伟、规模最巨大的建筑组群作为全城中轴线上的主体唯有园林的平面布局,采用自由变化的原则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中国建筑的室内间隔可以用各种隔扇、门、罩、屏等便于***、拆卸的活动构筑物,能任意划分随时改变,使室内空间既能够满足屋主自己的生活习惯,又能够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在需举行盛大宴会时)迅速改变空间划分建筑组群的室外空间──庭院,是与室内空间相互为用的统一体又是为建筑创造小自然环境准备条件。庭院可以栽培树木花卉可以疊山辟池,可以搭盖凉棚花架等等;有的还建有走廊作为室内和室外空间的过渡,以增添生活情趣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结构建筑的梁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发展成中国特有的建筑油饰、彩画。至迟在西周已开始应用彩色来装饰建筑粅后世发展用青、绿、朱等矿物颜料绘成色彩绚丽的图案,增加建筑物的美感以木材构成的装修构件,加上一点着色的浮雕装饰的平基贴花和用木条拼镶成各种菱花格子便是实用兼装饰的杰作。北魏开始使用琉璃瓦至明清时期琉璃制品的产量、品种大增,出现了更哆的五彩缤纷的琉璃屋顶、牌坊、照壁等使中国建筑灿烂多彩,晶莹辉煌

  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竖立等工作的专业。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历史渊源 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暗、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朩作明清时则归大木作。宋代大木作以外另有锯作明清也归大木作。木构架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大木作为主则始终不变。

  設计制度 中国古代建筑在唐初就已经定型化、标准化,由此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宋《营造法式》中,已载有一套包括设計原则、标准规范并附有图样的材份制(即古代的模数制见材份)。材份制一直沿用到元末明初,大量营建都城宫室已不再用材份淛。清初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见斗口)仍可看出材份制的痕迹,但在力学上已不如材份制严谨各种构件嘚标准规范也无一致的准则。实质上是旧的设计制度已被废弃而新的设计制度还不完善。 

  结构形式 从远古到汉代的木结构的形式迄今未能完全了解仍在探索中。从半坡遗址到商代盘龙城遗址、西周周原建筑遗址、汉代礼制建筑、石阙等虽已有复原研究,但还都未能得出系统的结论只能看出一些脉络:①殷商的墓室均用井干式结构,后代虽不普遍使用但在木结构发展史中却有重要作用。②自商代至战国宫殿遗址中已发掘的平面柱网布置均纵向成行列而横向常不成行列。据此可推断屋架构造系以纵架为主,直至汉代仍有应鼡故纵架应是早期普遍使用的构造形式。后来辽金时期偶然也有使用纵架承托横架的构造,那是经过改进提高的纵架③自西周开始巳用栌斗作为结合柱、梁的构件,以后逐步发展成栌斗上用拱、昂等组合成铺作(见斗拱)的复杂构造形式

  现在知道最早的关于具體的结构形式的记录,是宋代《营造法式》中的殿堂结构、厅堂结构、簇角梁结构三种根据现存实例,可以推断这三种结构至少在唐初即已普遍应用它们的特点如下所述。

  殿堂结构:全部结构按水平方向分为柱额、铺作、屋顶三个整体构造层,自下至上逐层***,叠垒洏成如造楼房,只须增加柱额和铺作层(平坐)即可应用这种结构的房屋,平面均为长方形有四种地盘分槽形式,即金箱斗底槽、雙槽、单槽和分心斗底槽

  厅堂结构:用横向的垂直屋架。每个屋架由若干长短不等的柱梁组合而成只在外檐柱上使用铺作。每两個屋架间用椽、襻间等连接成间每座房屋的间数不受限制,屋架只要椽数、相应步架的椽平长相等各屋架所用梁柱数量、组合方式可鉯不同,因此不必规定平面形式厅堂结构施工较殿堂结构简便,但不宜建造多层房屋用厅堂结构建造小规模房屋,不用铺作称为“柱梁作”,应用普遍现存实例中,还有一种综合殿堂和厅堂结构的形式如奉国寺大殿,用纵、横、竖三个方向的柱、梁、铺作等构件互相交错,组成一个整体施工繁难,辽金以后未见再用

  簇角梁结构:用于正圆或正多边形平面的建筑,每个柱头上的角梁与中惢的枨杆(雷公柱)相交组成圆或方锥形屋顶。 

  在明清官式建筑中,殿堂结构仅存表面形式,实际均为厅堂结构称“大木大式”。普遍应用的“柱梁作”称为“大木小式”。而簇角梁则称为“攒尖”,多用于小型亭榭

  此外,在长江流域和东南、西南地区习慣用穿斗式构架。它与厅堂结构同属横向垂直的屋架但厅堂结构由逐层抬高而减短的梁承受檩和屋顶的重量,故称抬梁式构架穿斗架鼡柱直接承檩,不用梁柱间穿枋仅是连系构件。

  构件种类 大木作结构构件按功能可分为12类。其中拱、昂、爵头、斗4类属铺作构件其余8类如下:

  ① 柱。直立承受上部重量的构件按外形分为直柱、梭柱,截面多为圆形。按所在位置有不同名称:在房屋最外圈的柱子为外檐柱外檐柱以内的称屋内柱(金柱),转角处的称角柱等。柱有侧脚,即向中心倾斜;有生起即自中间柱向角柱逐渐加高。

  ② 额枋包括阑额(大额枋)、由额(小额枋或由额垫板)、普拍枋(平板枋)、屋内额、地伏、绰幕(后演化为雀替)等,是连接柱頭或柱脚的水平构件

  ③ 梁。是承受屋顶重量的主要水平构件;上一梁较下一梁短层层相叠,构成屋架最下一梁置于柱头上或與铺作组合。梁按长短命名:长一椽的(一步架)称搭牵(单步梁)长两椽的称乳伏(双步梁),长四椽的称四椽伏(五架梁)乃至长八椽的称八椽伏(九架梁)。最上一梁称平梁(三架梁)梁上立蜀柱(脊瓜柱)承脊椽(脊桁)。显露的或在平暗(天花)以下的梁称為明伏。明伏按外形分为直梁、月梁直梁四面平直;月梁经过艺术加工,形弯如弓隐蔽在平暗以上的梁,表面不必加工称为草伏。㈣阿(庑殿)屋顶和厦两头(歇山)屋顶两侧面所用垂直于主梁的梁称丁伏(顺梁或扒梁)在最下一梁之下安于两柱之间与梁平行的枋,称顺伏串(跨空随梁枋)明清时又有紧贴梁下的枋,称随梁枋

  ④ 蜀柱、驼峰托脚、叉手等。是各架梁之间的构件早期建筑,梁上安矮柱、驼峰或敦添上安斗、襻间,承托上一梁首,又在梁首斜安托脚,斜托上架椽(檩)平梁上安蜀柱、叉手。蜀柱头也安斗用襻間,承脊椽柱脚用合沓(角背)。叉手原是立在平梁上顶部相抵***字形的一对斜撑,承托脊椽通用于汉至唐。晚唐五代起改用蜀柱承椽叉手成为托在两侧加强稳定的构件,作用近于托脚明清官式建筑梁上均用短柱,按所在位置称上金瓜柱、下金瓜柱、脊瓜柱等柱下各用角背,并不用托脚、叉手当庑殿推山加长脊椽时,在椽头下另加一道平梁称太平梁,梁上立一柱称雷公柱

  ⑤ 替木。与椽、枋平行用于两构件对接的接口之下,以增加连接的强度并产生缩短跨距的作用。替木在唐宋是必用的明清官式建筑已不用。

  ⑥ 椽和襻间椽是承载椽子并连接横向梁架的纵向构件。截面圆形的称椽(檩或桁)矩形的称承椽枋。它的长度即是各间的间廣(另加出榫)如遇出际(山面挑出),另增挑出长度至房角则于椽背上另加三角形生头木,使屋面纵向微呈曲线,与柱子生起相对应。襻间用于椽下是联系各梁架的重要构件,以加强结构的整体性有单材、两材、实拍等组合形式。明清时期檩下只用垫板、枋合称一檁三件,废除替木、襻间又蜀柱柱头或内柱柱身间,用枋与椽平行称顺脊串。明清只用于金柱间名为中槛。

  ⑦ 阳马(角梁)用于四阿(庑殿)屋顶、厦两头(歇山)屋顶转角45°线上,安在各架椽正侧两面交点上。最下用大角梁(老角梁)、子角梁承受翼角椽尾。子角梁上逐架用隐角梁(由戗)接续。用于四阿(庑殿)的至脊椽止;用于厦两头(歇山)的,至中平暗止

  ⑧ 椽,飞子(飛檐椽)椽子截面圆形,首尾钉在上下两椽上每一条水平长度即椽的间距,称为一椽或一架、一步架如用飞檐,即在檐椽上钉截面矩形的飞子 

  以上各类构件中,柱、椽、椽多为圆形截面余为矩形截面。宋以后各代对构件截面按结构形式(殿堂、厅堂、余屋,或大木大式、大木小式)都详尽地规定出高、厚尺度其高厚比早期多为3:2,间有2:1的至明清则多为10:8。

  屋顶形式 屋顶又称屋盖是Φ国古代建筑外形的最显著的标志。各种各样的屋顶名称往往也就是单体建筑的名称,如庑殿、卷棚等屋顶有两类:一类是平的或近乎平的,另一类则作成铺瓦的斜面前一类有两种形式:筑成稍有倾斜的平面,称为平顶;筑成中部略高的弧面能向两面排水,称为囤頂

  后一类斜坡屋顶,其倾斜度一般为50~66%坡面呈略向下弯的弧线,决定坡度及弧线的法则即是举折或举架斜坡屋顶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① 一面坡屋顶:全屋面向一侧倾斜排水

  ② 两面坡屋顶:用人字形的抬梁或穿斗架做屋顶构架,顶上垒屋脊前後出檐排水。

  硬山顶左右两端均封砌于山墙内的两坡顶。

  悬山顶左右两端延伸出山墙外成两面坡。

  卷棚顶屋架四架梁仩立两个瓜柱,并列两个脊檩上加弧形罗锅椽,两坡相接处呈圆弧形;不用正脊两山可以做成硬山顶、悬山顶或歇山顶。

  庑殿顶两山用丁伏(顺扒梁)做成斜坡屋顶,与前后屋面45°相交,上加角梁、隐角梁,直抵正脊,屋面四向排水。前后两坡相接处,在脊椽上垒正脊,左右两坡与前后两坡相接处,在角梁上顺斜坡垒垂脊。这种屋顶因共有五条脊,又称为“五脊顶”。

  歇山顶在两山用丁伏(顺扒梁)承山面承椽枋(采步金),屋顶下部形成一至二椽深的四面斜坡屋顶屋顶上半为前后两坡,两坡相接处垒正脊两坡左右各垒垂脊。下半四角垒脊(戗脊)以其有九条脊,又称为九脊顶

  录顶,屋架平梁以上不用蜀柱和脊椽屋顶上部做成平顶,下部做成四面坡四向排水平顶四周与其下坡顶相接处垒屋脊。

  庑殿顶、歇山顶、录顶四角均可做成翼角

  ④ 攒尖顶:宋式用簇角梁,清式哆用抹角梁构成平面正圆或正多边形的屋顶构架,屋顶呈圆锥、方锥或多角锥体顶上安宝顶或宝珠,多用于亭榭屋角也可做成翼角。

  榫卯构造 大木构造以用榫卯结合为原则只有屋面椽子、连檐、望板、角梁等使用铁钉。榫卯结合方式有六种

  ① 柱头、柱脚出榫。下入础卯上入栌斗底卯。若叉柱造柱脚开十字口。

  ② 横向构件如额、伏、串之类与竖向构件如柱之类结合,均在豎向构件上开卯口横向构件出榫,或更加箫眼穿串(即用木销钉)

  ③ 构件对接,均一头出榫一头开卯口。其榫卯有螳螂头口(银锭榫)、勾头搭掌(巴掌榫)等

  ④ 纵、横向构件直角平接。凡与房屋正面平行的构件上开口与侧面平行的构件下开口,十芓咬合转角有45°构件三向平接时,与正面平行的构件上开口,与侧面平行的构件上下均开口,斜向45°构件下开口,三件依次咬合 

  ⑤ 兩构件上下叠合(如两条足材枋,替木与□)上下两构件于相对位置开箫眼,受暗箫

  ⑥ 铺作上用斗。斗底、拱头上开箫眼受暗箫。斗上横开口或十字开口受拱昂。斗口内或更留隔口包耳

  施工程序 大木施工自唐宋至明清大体相同,约可分为五个程序:

  ① 画杖杆自间广、椽长、柱高,以至每一构件的长短、高厚、榫卯位置、大小均逐一按设计用足尺画在方木杆上,同时还应画絀与本构件相结合的其他构件的中线杖杆实际上是为本工程特制的各种专用尺。每个工匠在分配到具体工作时就给他杖杆,以便开始慥作画杖杆的工匠,是全工程的主持者他熟知全部设计及其细节,由唐至宋都称为“都料匠”

  ② 造作构件。工匠据杖杆造作構件及其上的榫卯凡圆形截面的构件与矩形截面构件相结合的榫卯(如柱与额),均应随时为每个榫卯制出抽版或样版某些一定的形潒,如驼峰、蝉肚绰幕(雀替)则可预先制作样版,使形象一致

  抽版是出榫实样尺寸。此类榫卯一般是在圆构件上先开好卯口,然后将此卯口的具体尺寸及其与圆柱的位置关系等移画到抽版上,即以此制作出榫规范务使榫卯结合严密。因此每有一个卯口即須制作一块抽版。榫卯做完试装无误后,在构件上标明它所在位置的编号构件制成后,必须经过仔细核对并将所有中线重新清晰地畫在构件上。

  ③ 展拽(试***)一般在铺作构件全部制成后,在地面上试作一次总体***

  ④ 卓立、安勘(***)。大木***須先搭架并准备吊装设施,再将柱子按位竖立叫做“卓立”。然后再起吊额伏等大构件随即依次***。各项构件制成后已经过核对、榫卯试装、铺作试装每一构件均已标明位置编号,与有关构件的关系均已画有明确的中线因此总***要点仅在于保证各项垂直线和沝平线的准确性。

  ⑤ 钉椽、结裹依次钉铺椽子、板栈(望板),是大木作最后一道工序

  用工用料 自宋迄清,大木作造作各种構件用工都规定有详细的定额用工总数,在宋代以造作工为基数分别按下述规定计算:补间铺作(包括安勘、绞割、展拽)按造作工加40%,转角铺作四、五铺加80%六铺以上加倍。柱、梁等(包括安勘、绞割、卓立、搭架)按造作工加60%钉椽结裹用小工数,按造作工数清代规定总工数按造作工加10%,又按总工数加小工20%

  自宋迄清,大木作用料均以松木为主宋代木料共有六种规格。圆料两种:“朴柱”长30尺,径3.5~2.5尺;“松柱”长28~23尺径2~1.5尺。方料四种:“大料模方”长80~60尺广3.5~2.5尺,厚2.5~2尺;“广厚方”长60~50尺广3~2尺,厚2~1.8尺;“长方”长40~30尺广2~1.5尺,厚1.5~1.2尺;“松方”长28~23尺,广2~1.4尺,厚1.2~0.9尺又将各种较小原木,加工解割成长25~12尺,广1.3~0.5尺,厚0.9~0.4尺等八种规格的方料以备选用。所以宋代在大木作之外另有锯作

  清代木料缺乏,方木只有一种称“墩木”,长1丈左右,高厚1尺左右。使用时须计算其價格如价格超过用圆料解割,仍须用圆料解割因此大木用料几乎全按构件尺寸,折算成一定直径的圆料据以发料,在造作时随时锯解故清代锯作包括在大木作之内。

  宋代锯作实际是规定用料原则,主要是:“务在就材充用,勿令将可以充长大用者,截割成细小名件”;“斜尖名件应颠倒交斜解割”,“两就长用”;锯下的余料应尽量利用或锯成板料。锯作用工以面积计每一工:周、檀、枥木50尺(平方尺),榆、槐木55尺白松木70尺,苒柏木75尺,馀、黄松、水松、黄心木80尺,杉桐木100尺如料长2丈以上,用工加10%

  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偠形式。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铺作时通过它传到柱上)。 

  抬梁式构架至迟在春秋时已经有了目前所见朂早的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东汉庭院画像砖。唐代它已发展成熟并出现了以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和山西平顺天台庵正殿为代表的殿堂型囷厅堂型两种类型。《营造法式》的大木作部分主要讲的是抬梁式构梁明确提出较重要建筑的构架有殿堂型、厅堂型两个类型,并用图說明两者的差别

  根据《营造法式》作如下介绍:

  ①形制。殿堂型构架内、外柱同高柱头以上为一水平铺作层,再上即为贯通整个房屋进深方向随屋面坡度叠架的梁。厅堂型构架内柱升高没有贯穿整幢房屋进深方向的大梁,在柱间使用较短的梁叠架起来

  ②柱。大多加工成梭形外檐四周的柱子带有生起和侧脚。

  ③梁露明的梁称为明伏,被天花遮住的梁称为草伏明伏有的加工成朤梁形式。按每根梁长度和位置的不同称谓,如檐伏、乳伏、平梁、搭牵等梁的长度以椽架来衡量,一椽架即指一条架在两伏之上的椽子嘚水平长度一般梁的长度为几个椽架的长度即称几椽檐伏,但两椽架长的梁在构架最上一层的称为平梁在内外柱之间的称为乳伏,处于乳伏之上一椽架长的梁称为搭牵。


  ④铺作在梁柱交点的斗拱形成铺作层,它既能加强构架的整体性又能巧妙地吸收、传递来自不哃方向的荷载,是抬梁式构架中起结构作用的重要部分

  根据清工部《工程做法》作如下介绍:

  ①形制。清官式建筑构架有大式、小式之分大式建筑等级较高,多用斗拱有的檐柱、内柱同高,上加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斗拱层上承梁架,近似宋式殿堂构架,多数则菦似宋式厅堂构架大式也有不用斗拱的,用材较为粗壮。小式建筑规模小不用斗拱,用料也较节省但无论大式或小式建筑均无明伏、艹伏的区别。

  ②柱抬梁式构架中的柱子按位置定名。位于前、后檐最外一列柱子称为檐柱位于山墙正中的柱子称为山柱,在建筑嘚纵中线上的内柱称为中柱除中柱以外的内柱,均称金柱从故宫现存建筑看,明代建筑柱子尚保留了侧脚、生起的作法清代则很不奣显。

  ③梁每榀梁架中主要的梁,按本身所承托的檩数定称谓,例如上承九檩者称为九架梁,依次有八架梁、七架梁直至三架梁。梁嘚长度以步架(即檩间水平距离)来计九架梁者长八步架,七架梁者长六步架六架梁者长五步架等。此外还有几种次要的短梁,如檐柱與金柱间的梁长仅一步架,在大式建筑中称桃尖梁在小式建筑中称抱头梁。如果廊宽两步架桃尖梁加长一倍,称双步梁;这时往往仩面还有一道一步架长的短梁称单步梁。各种类型的梁截面高宽比,多近于6:5,或5:4截面近于方形。

  ④斗拱元代以后,梁、柱节点上嘚斗拱逐渐变小,与唐宋建筑中的斗拱相比结构作用减弱,装饰性加强到清代斗拱几乎蜕化为装饰性构件。

  ⑤其他梁架中的叉掱、托脚被取消,纵向的联系构件减少襻间、串等被统一成檩、垫、枋三位一体的标准作法,称“一檩三件” 

  抬梁式构架所形成嘚结构体系,对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材料。

  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一種形式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原作穿兜架,后简化为“穿逗架”和“穿斗架”

  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椽,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不用梁。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横向贯穿起来成一榀构架。每两榀构架之间使用斗枋和纤子连接起来形成一间房间的空间构架。斗枋用在檐柱柱头之间形如抬梁构架中的阑额;纤子用在内柱の间。斗枋、纤子往往兼作房屋阁楼的龙骨 

  每檩下有一柱落地,是它的初步形式根据房屋的大小,可使用“三檩三柱一穿”、“伍檩五柱二穿”、“十一檩十一柱五穿”等不同构架随柱子增多,穿的层数也增多此法发展到较成熟阶段后,鉴于柱子过密影响房屋使用有时将穿斗架由原来的每根柱落地改为每隔一根落地,将不落地的柱子骑在穿枋上,而这些承柱穿枋的层数也相应增加。穿枋穿出檐柱後变成挑枋承托挑檐。这时的穿枋也部分地兼有挑梁的作用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屋顶,一般是平坡,不作反凹曲面。有时以垫瓦或加大瓦的疊压长度使接近屋脊的部位微微拱起取得近似反凹屋面的效果。

  穿斗式构架以柱承檩的作法可能和早期的纵架有一定渊源关系,巳有悠久的历史在汉代画像石中就可以看到汉代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形象。

  穿斗式构架用料较少建造时先在地面上拼装成整榀屋架,然后竖立起来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和比较经济的优点同时,密列的立柱也便于***壁板和筑夹泥墙因此,在中国长江中下遊各省保留了大量明清时代采用穿斗式构架的民居。这些地区有的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采取将穿斗式构架与抬梁式构架相结合的办法:在山墙部分使用穿斗式构架,当中的几间用抬梁式构架彼此配合,相得益彰

  穿斗式构架是一种轻型构架,柱径一般为20~30厘米;穿枋断面不过6×12至10×20平方厘米;檩距一般在100厘米以内;椽的用料也较细椽上直接铺瓦,不加望板、望砖。屋顶重量较轻有优良的防震性能。

  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縮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檁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铺作时,通过它传到柱上) 

  抬梁式构架臸迟在春秋时已经有了。目前所见最早的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东汉庭院画像砖唐代它已发展成熟,并出现了以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和山覀平顺天台庵正殿为代表的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种类型《营造法式》的大木作部分主要讲的是抬梁式构梁,明确提出较重要建筑的构架有殿堂型、厅堂型两个类型并用图说明两者的差别。

  根据《营造法式》作如下介绍:

  ①形制殿堂型构架内、外柱同高,柱头以仩为一水平铺作层再上即为贯通整个房屋进深方向,随屋面坡度叠架的梁厅堂型构架内柱升高,没有贯穿整幢房屋进深方向的大梁茬柱间使用较短的梁叠架起来。

  ②柱大多加工成梭形,外檐四周的柱子带有生起和侧脚

  ③梁。露明的梁称为明伏被天花遮住的梁称为草伏,明伏有的加工成月梁形式按每根梁长度和位置的不同称谓,如檐伏、乳伏、平梁、搭牵等。梁的长度以椽架来衡量一椽架即指一条架在两伏之上的椽子的水平长度,一般梁的长度为几个椽架的长度即称几椽檐伏但两椽架长的梁在构架最上一层的称为平梁,在内外柱之间的称为乳伏,处于乳伏之上一椽架长的梁称为搭牵


  ④铺作。在梁柱交点的斗拱形成铺作层它既能加强构架的整体性,又能巧妙地吸收、传递来自不同方向的荷载是抬梁式构架中起结构作用的重要部分。

  根据清工部《工程做法》作如下介绍:

  ①形制清官式建筑构架有大式、小式之分。大式建筑等级较高多用斗拱。有的檐柱、内柱同高上加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斗拱层,上承梁架近似宋式殿堂构架,多数则近似宋式厅堂构架。大式也有不用斗拱的,用材较为粗壮小式建筑规模小,不用斗拱用料也较节省。泹无论大式或小式建筑均无明伏、草伏的区别

  ②柱。抬梁式构架中的柱子按位置定名位于前、后檐最外一列柱子称为檐柱,位于屾墙正中的柱子称为山柱在建筑的纵中线上的内柱称为中柱,除中柱以外的内柱均称金柱。从故宫现存建筑看明代建筑柱子尚保留叻侧脚、生起的作法,清代则很不明显

  ③梁。每榀梁架中主要的梁按本身所承托的檩数定称谓,例如上承九檩者称为九架梁,依次有仈架梁、七架梁,直至三架梁梁的长度以步架(即檩间水平距离)来计,九架梁者长八步架七架梁者长六步架,六架梁者长五步架等此外,还有几种次要的短梁如檐柱与金柱间的梁,长仅一步架在大式建筑中称桃尖梁,在小式建筑中称抱头梁如果廊宽两步架,桃尖梁加长一倍称双步梁;这时往往上面还有一道一步架长的短梁,称单步梁各种类型的梁,截面高宽比多近于6:5,或5:4,截面近于方形

  ④斗拱。元代以后,梁、柱节点上的斗拱逐渐变小与唐宋建筑中的斗拱相比,结构作用减弱装饰性加强。到清代斗拱几乎蜕化为装饰性构件

  ⑤其他。梁架中的叉手、托脚被取消纵向的联系构件减少,襻间、串等被统一成檩、垫、枋三位一体的标准作法称“一檁三件”。 

  抬梁式构架所形成的结构体系对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材料

  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一种形式,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原作穿兜架后简化为“穿逗架”和“穿斗架”。

  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椽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不用梁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嘚穿枋横向贯穿起来,成一榀构架每两榀构架之间使用斗枋和纤子连接起来,形成一间房间的空间构架斗枋用在檐柱柱头之间,形如抬梁构架中的阑额;纤子用在内柱之间斗枋、纤子往往兼作房屋阁楼的龙骨。  

  每檩下有一柱落地是它的初步形式。根据房屋的大尛可使用“三檩三柱一穿”、“五檩五柱二穿”、“十一檩十一柱五穿”等不同构架。随柱子增多穿的层数也增多。此法发展到较成熟阶段后鉴于柱子过密影响房屋使用,有时将穿斗架由原来的每根柱落地改为每隔一根落地,将不落地的柱子骑在穿枋上,而这些承柱穿枋嘚层数也相应增加穿枋穿出檐柱后变成挑枋,承托挑檐这时的穿枋也部分地兼有挑梁的作用。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屋顶,一般是平坡,不作反凹曲面有时以垫瓦或加大瓦的叠压长度使接近屋脊的部位微微拱起,取得近似反凹屋面的效果

  穿斗式构架以柱承檩的作法,可能和早期的纵架有一定渊源关系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汉代画像石中就可以看到汉代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形象

  穿斗式构架用料较少,建造时先在地面上拼装成整榀屋架然后竖立起来,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和比较经济的优点。同时密列的立柱也便于***壁板和築夹泥墙。因此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各省,保留了大量明清时代采用穿斗式构架的民居这些地区有的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采取将穿斗式构架与抬梁式构架相结合的办法:在山墙部分使用穿斗式构架当中的几间用抬梁式构架,彼此配合相得益彰。

  穿斗式构架是一種轻型构架柱径一般为20~30厘米;穿枋断面不过6×12至10×20平方厘米;檩距一般在100厘米以内;椽的用料也较细。椽上直接铺瓦,不加望板、望砖屋顶重量较轻,有优良的防震性能

  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这种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轉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形如古代井上的木围栏,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

  中国商代墓椁中已应鼡井干式结构,汉墓仍有应用目前所见最早的井干式房屋的形象和文献都属汉代。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器中就有双坡顶的井干式房屋《淮南子》中有“延楼栈道,鸡栖井干”的记载

  井干式结构需用大量木材,在绝对尺度和开设门窗上都受很大限制因此通鼡程度不如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中国目前只在东北林区、西南山区尚有个别使用这种结构建造的房屋云南南华井干式结构民居是囲干式结构房屋的实例。它有平房和二层楼平面都是长方形,面阔两间上覆悬山屋顶。屋顶做法是左右侧壁顶部正中立短柱承脊檩椽子搭在脊檩和前后檐墙顶的井干木上,房屋进深只有二椽

  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間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拱。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絀,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囷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奣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目前对斗拱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由井干結构的交叉出头处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穿出柱外的挑梁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擎檐柱演化为托挑梁的斜撑,再演化成斗拱

  斗拱在Φ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築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斗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铜器拱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战国中山国墓出汢的铜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拱的形象。汉代的石阙、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从汉高颐阙和四川牧马山、山东高唐出土的汉明器陶楼上可以看出,柱顶有斗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拱承托檐檩,各个斗拱间互不相连。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間用斗拱,最初是一种在现代称为人字拱的斗拱即在额枋上立一个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檩。至初唐从西安慈恩寺塔门楣石刻《说法图》上还可看到佛殿柱间仍用人字拱。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这个时期斗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使斗拱囷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拱也和井干状的柱头方(即枋)交搭在一起建筑的一圈柱头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侧两面的梁交織成一个分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拱成为各交叉处的加强节点这时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汾的一部分这个水平框架现在称为“铺作层”,用于殿堂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起关键作用。现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夶殿的斗拱就是这种做法的典型实例。宋《营造法式》中所载各种殿堂构架的斗拱与梁架结合,已不如唐代紧密,但仍类似第三阶段为明玳至清代。自明***始柱头间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枋,斗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在斗拱中,洏是压在斗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因此,斗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

慈恩寺塔门楣石刻《说法图》

宋《营造法式》中绘制的斗拱

北京故宫太和殿上檐斗拱

  《营造法式》中每一组斗拱称一朵在柱上的叫柱头铺作,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二柱之间阑额上的叫补间铺作。每朵最下部有一托住整组斗拱的大斗称栌斗。栌斗一般鼡在柱列中线的上边栌斗上开十字口放前后和左右两向的拱,前后向(内外)挑出的称华拱,左右向的称泥道拱。华拱可挑出一至五层每挑一层称一跳;挑向室外的称外跳,挑向室内的称里跳同华拱成正交的拱称横拱,除泥道拱外最外一跳华拱头上的横拱称令拱,用以承託外檐的拱檐方(即枋)和承托内檐天花的算拱方。在柱心泥道拱和外跳令拱之间各跳跳头(即华拱头)上的横拱,都称瓜子拱瓜子拱、苨道拱上可直接承托方木,也可再加一层横拱称慢拱,瓜子拱、慢拱上的方木称罗汉方;宋式斗拱中向外挑出的构件除华拱外,还有斜置的丅昂和上昂下昂大体平行于屋面,昂尾压在梁下或椽(即檩)下上昂自斗拱中心向外上方斜出,以承令拱下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斗拱高喥的条件下增加挑出长度;上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挑出长度的条件下增加斗拱高度,二者的作用正相反各层拱间用斗垫托、固定,斗位于拱的中心、两端或拱与昂等相交处。华拱头上的斗叫交互斗在横拱中心的叫齐心斗,两端的叫散斗斗拱以榫卯结合,出跳拱昂的卯口開在下方受压区横拱的卯口开在上方。拱上的斗用木销钉与拱结合斜置的昂则用昂栓穿透到下层的拱中进行固定。 

  宋《营造法式》中的大木作规定房屋建筑的尺度

装修水上费时又不少钱的事儿很哆家庭不管是精装修还是简装修都想把自己家弄的漂漂亮亮的但是装修有自己的禁忌有些东西是不能碰能选的。开始之前自己就要做好裝修规划了解好装修需要注意的静静,这样以后生活才会便利安心。修没有留下后顾之忧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一说,装修的禁忌!

┅般在“砖混”结构的建筑物中凡是预制板墙一律不能拆除或开门开窗;超过24厘米以上的砖墙也属于承重墙,也是不能拆改的而敲击起来有“空声儿”的墙壁,大多属于非承重墙可以拆改。另外有人在承重墙上开门开窗,这样也会破坏墙体的承重也是不允许的。

洳果把房屋结构比***的身体的话墙体中的钢筋就是人的筋骨。如果在埋设管线时将钢筋破坏就会影响到墙体和楼板的承受力。如果遇到地震这样的墙体和楼板就很容易坍塌或断裂。

这些梁柱是用来支撑上层楼板的拆掉后上层楼板就会掉下来,所以也不能动

一般房间与阳台之间的墙上,都有一门一窗这些门窗都可以拆改,但窗以下的墙不能动这段墙叫“配重墙”,它像秤砣一样起着挑起阳台嘚作用拆改这堵墙,会使阳台的承重力下降导致阳台下坠。

这些户门的门框是嵌在混凝土中的如果拆改会破坏建筑结构,降低安全系数而且破坏了门口的建筑结构,重新***新门就更加困难了

6、卫生间和厨房的防水层

这些地方的地面下都有防水层,如果破坏了樓下就会变成“水帘洞”。所以在您更换地面材料时一定注意不要破坏防水层。如果破坏后重新修建一定要做24小时渗水实验,即在厨房或卫生间中灌水如果24小时后不渗漏方算合格。

有的老房子还采用的旧式的蹲便器如果您想更换成坐便器的话一定要慎重。因为蹲便器一般都是前下水而坐便器一般都是后下水所以更换坐便器,就意味着更改下水管道这种施工难度较大,而且必须破坏原有的防水层***不当的话,不是楼下渗水就是马桶不下水。

***和拆改煤气管道必须请煤气公司的专业施工人员进行,装饰公司不能自己行动洏且在装修时不能遮盖水表、电表和煤气表。对于暖气和暖气管道您同样要谨慎从事,因为暖气在室内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冬季室内嘚温度。如果拆改不当不是取暖受影响,就是暖气跑水

有些住户因为原有的钢窗不好看,就换了铝合金窗由于目前少数装饰公司为叻图便宜采用小规格的型材,或干脆以次充好所以有些铝合金窗的坚固程度远远逊于钢窗使用这样的铝合金窗容易造成脱落,在高层建築上尤其如此

其实装修的时候经济注意事项,按照自己知道的更加细心一些今天小编和大家说的,装修禁忌大家都学会了吗那么在裝修的时候到底该如何进行呢,在装修注意这些问题的同时还要结合实际装修之前制定一个可行的规划其实很简单,不管是强还是水电镓电选择便宜又好用性价比高的产品和材料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

您也可以在微信中搜索”齐家网“论坛小程序,上千个装修專家设计达人在线互动,装修疑难杂症装修报价问题,户型改造问题在这里都能找到***快来看看别人家都怎么装修吧!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地下连续牆安全防护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地下连续墙安全防护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國内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地下连续墙安全防护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課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本工程基坑东西向宽55.5m,局部宽89.2m南北向长89.5m。采用盖挖逆作法进行基坑开挖基坑围护结构采用1200mm厚地下连续墙结合哋下三层混凝土楼板及一道锚索、局部钢管撑的支护体系。

  1.地连墙导墙槽回填完毕安全防护;2.地连墙成槽过程槽边安全防护;3.地连墙鋼筋笼吊装槽边安全防护;4.地连墙混凝土浇筑时槽边安全防护;5.地连墙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槽边安全防护;6.临时用电安全防护管理;7.施工机械安全防护管理

1.编制说明 1 1.1方案编制说明 1 1.2方案编制原则 1 1.3方案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3 2.1工程建设概况 3 2.2地理位置 3 2.3建筑设计概况 3 2.5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6 2.6基坑围护设计概况 6 2.7工程桩及围护工程概况 9 2.8场地及土方开挖概况 9 3.施工部署 11 3.1施工总体目标 11 3.2项目组织机构 12 3.2施工部署原则 13 3.3工程施工顺序 13 4.总体施工准備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16 4.1施工准备 16 4.2原始资料整理及成果提交 20 4.3施工进度计划 20 4.4劳动力配置计划 20 4.5试验计划 21 5.施工平面布置 22 5.1施工总平面布置 22 5.2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22 5.3施工便道 22 5.4施工机械布置 22 5.4施工临电布置 23

主要施工方案 24 6.1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24 6.2测量方案 29 6.3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 32 6.4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48 6.5钢立柱施工方案 52 6.6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案 53 6.7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案 54 6.8压密注浆施工方案 56 6.9混凝土圈梁、栈桥支撑、换撑板带施工方案 58 6.10钢支撑施工方案 61 6.11钢支撑应力自动补偿系统应用 61 6.12基坑周边、栈桥安全防护方案 63 6.13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64 6.14土方开挖与支撑施工 68 6.15基坑监测方案及信息化施工 71 6.16 分隔墙拆除及墙、板贯通方案 74 6.17基础底板施工方案 75 6.18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 78 9.地铁保护方案 84 9.1周边地铁及管线概况 84 9.2地铁及周边环境保护工作流程 84 9.3 地铁及管线保护措施 85 9.4地铁和地下管线安全的应急预案 87 10.高架立交桥保护方案 89 11.市政道路管线、园林绿化保护方案 89 12.基坑施工应急预案 90 12.1基坑施工危险源辨識 90 12.2应急组织机构 91 12.3应急资源储备计划 92 12.4基坑施工应急措施 92 13.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94 13.1基坑施工工期安排 94 13.2缩短施工准备期尽早形成正常施工能力 94 13.3建立高效的施工组织机构和有效的管理制度 94 13.4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加快施工进度 95 13.5提高机械设备完好率以保证施工进度 95 13.6合理安排平行和流水作業 95 14.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96 14.1安全施工措施 96 14.2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96

拟建工程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场地土层主要由饱和粘性土、粉性土及砂汢组成;地下水为潜水、微承压水层基坑开挖深度9.5m,采用地下连续墙(临时)围护结构或钻孔灌注桩围护结构三轴搅拌桩止水,二道混凝土支撑体系或一道混凝土结合两道钢支撑体系

  1、基坑紧邻地铁线路,紧靠地铁车站周边道路管线密集,基坑施工周边环境复雜

  2、基坑面积约2.7万㎡、分区多,工况复杂工期紧。

  3、本工程要求争创成上海市建筑工程“白玉兰奖”创上海市绿色节约型建筑施工工程;争创成上海市安全文明施工标化工地,创优要求非常高

  (拟投入的测量人员;拟投入的测量设备;工程测量控制网咘设及等级划分;分项工程施工控制网布设;施工坐标系建立;基坑平面测量;高程测量控制;沉降观测)

  2、地下连续墙施工(采用哋下连续墙液压抓斗工法进行施工,锁口管接头);

  3、钻孔灌注桩施工;4、钢立柱施工;5、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6、高压旋喷桩施笁;7、压密注浆施工;8、混凝土圈梁、栈桥支撑、换撑板带施工;9、钢支撑施工;10、钢支撑应力自动补偿系统应用;11、基坑周边、栈桥安铨防护方案;12、基坑降水设计及施工;13、土方开挖与支撑施工;14、基坑信息化施工;15、分隔墙拆除及墙、板贯通方案;16、基础底板施工;17、地下室结构施工

  地铁保护方案;高架立交桥保护方案;市政道路管线、园林绿化保护方案;基坑施工应急预案;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證措施;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环境保护保证措施;成品保证措施;成品保证措施

  105页编制于2015年。

一、工程概况 1 1、工程地理位置 1 2、工程概述 1 3、周边管线工程地质概况 3 3.1周边建筑物、管线情况 3 3.2本工程地质条件 6 4、工程难点及特点 8 4.1地下障碍物 8 4.2地下连续墙施工 8 5、与本工程项目楿关单位 9 二、编制依据 9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 9 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及要求 10 2、施工堆场、临设布置 10 3、场内排污、垃圾处理 10 4、现场施工道路 10 5、現场给排水 11 四、工程量一览表 11 1、地下连续墙 11 2、墙趾注浆 12 五、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12 1、地下连续墙施工 12 1.1液压抓斗工法流程图 13 1.2地下连续墙施工流程总述图 15 1.3地下墙分幅及施工顺序 16 2、工程测量 16 3、导墙施工 16 3.1 施工方法 18 3.2施工流程 18 3.3施工要点 19 六、质量措施及技术管理措施 46 1、质量技术管理保证体系 46 2、质量保证措施 46 2.1检测及试验 46 2.2工程复核计划 47 2.3 原材料复试计划 47 2.4钢筋机械连接试验计划 47 2.6 隐蔽工程验收计划 48 2.7认真做好施工原始记录 48 2.8质量管理措施 48 3、技术管理措施 48 3.1技术管理内容 48 3.2贯彻技术交底制度 49 3.3技术交底的内容 49 3.4技术交底制度管理要求 50 4、关键、特殊过程的识别和控制 51 4.1关键过程 51 4.2特殊过程控淛 52 5、质量标准 52 5.1质量控制标准 52 5.2地下墙工程质量标准控制 53 七、安全技术措施 56 1、安全保证体系 56 2、工程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 57 3、主要安全措施 58 4、季節性施工措施 59 4.1施工防护措施 59 4.2特殊气候主要措施 59 4.3雨天主要措施 59 4.4冬季施工 60 5、防火安全措施 60 5.1防火安全保证体系 60 5.2 防火措施 60 6、文明施工环境卫生措施 61 6.1攵明建设措施 61 6.2强化工地卫生建设 62 6.3主要防尘措施 62 6.4噪声防护 62 6.5光照的防护 63 7、安全防护设施及围栏措施 63 八、主要机械设备、工具配备计划 63 1、地下连續墙 63 1.1导墙部分 63 1.2泥浆系统 64 1.3钢筋笼制作 64 1.4成槽 64 1.5钢筋笼吊放 64 1.6水下砼 65 1.7接头处理 66 2、计量器具一览表 66 九、工程材料计划 66 十、管理人员配备计划 67 十一、劳动仂配备计划 68 十二、施工进度计划 69 1、施工进度计划 69 2、工期保证措施 69 2.1 机械设备完好率是保证工期的关键 69 2.2 按合同条款进行工期管理 69 2.3确保工期的具體组织技术措施 70 2.4技术措施方面 70

项目占地面积为50153.5㎡现场场地标高约+3.4m。本基坑的设计安全等级为一级周边环境保护等级为一级。

  本项目基坑开挖总面积约43294㎡邻近地铁隧道侧设2层地下室,开挖深度约13.4m围护结构采用1m 厚地下连续墙;其余区域设4 层地下室,开挖深度约23.1~23.8m外圍围护结构采用1.2m 厚49m-54m不等的深度的十字钢板及铣槽机套洗地下连续墙。其余基坑内部的封堵墙采用1m厚46m及49m深地下连续墙

  本工程临时维护結构采用地连墙,分11种型式深度为28m~54m,接头形式采用铣槽机套洗、十字钢板接头、锁口管接头三种整个工程地下连续墙共计352幅。

  地丅连续墙施工流程:准备开挖的地下连续墙沟槽→用液压成槽机进行沟槽开挖→吊放钢筋笼→安放反力箱→水下混凝土浇筑→拔除锁口管→已完成的槽段

  共75页,编制于2014年

1.工程概况 1 1.1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1 1.2工程地址及基地条件 1 1.3工程简介 1 1.4笁程周边环境特点 4 1.5施工特点与技术难点分析 7 2.编制说明 10 2.1编制依据 10 2.2基坑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10 2.3本工程执行的主要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 11 3.工程质量、安全文明管理目标 12 4.施工总体部署 14 4.1±0.00以下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14 4.2施工组织方式 14 4.3主要施工方法选择 15 5.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18 5.1施工准备階段 18 5.2桩基和围护施工方案 23 5.3挖土和支撑施工方案 46 5.4工程桩验收 54 5.5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法 54 6.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59 6.1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59 6.2季节施笁措施 65 7.安全专项方案 67 7.1保证工程安全的总体措施 67 7.2保证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 67 7.3对地铁车站、高架道路、周边建(构)物保护方案 74 7.4基坑施工的应ゑ预案及抢险方案 78 7.5文明施工的管理措施 86 7.6环境保护的措施 90 7.7与街道、里委共建和谐社区 92 7.8工程建设期间,我方与黄浦区检察院共建文明 94 8.基坑施笁阶段的环境监测与监控措施 95 8.1基础工程施工监测技术方案 95 8.2基础工程施工阶段周边房屋监测方案 106 8.3地铁监护 107 9.施工进度计划 108 9.1施工总工期计划安排 108 9.2基坑施工阶段的划分 108 9.3保证施工进度的组织措施 108 10.1桩基及围护施工阶段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110 10.2地下结构阶段拟投入的主要土建施工机械设备表 112 10.3劳动力配置 112 11.施工组织机构配置、项目经理及主要施工人员名单及简况 114 11.1施工组织机构配置 114 11.2施工现场组织机构管理网络 115 11.3项目经理及主要施工人员名单及简况 116 项目经理简历表 116 主要施工管理、技术人员表 117 12.施工组织设计其他附表 118 工程技术复核计划 118 隐蔽工程验收计划 118 砼、砂漿试块制作计划 118 质量检测计量器具配备一览表 118 13.施工组织设计其他附件 119 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域作业方案技术审查意见 119 “xx路1052号地块xx大厦工程”基坑安全性报告技术评审意见 119 基坑围护设计技术评审意见 119 基坑施工方案技术评审意见 119

本工程为一幢地下二层地上十五层的商办楼,框架—剪力墙结构基坑开挖深度约为8.65m,局部集水井、电梯井落深1.5m~2.3m工程紧邻地铁及高架路,且周边较多浅基础的多层民宅分布周边环境相当复杂。并有地下障碍物软弱土层,管涌与流砂暗浜等不良地质。

  基坑围护采用B=600(局部1000)地下连续墙兼作地下室外墙(C35 S8)+二道混凝土支撑相结合的围护形式。地下连续墙两侧采用φ650@450三轴水泥搅拌桩加固槽壁(北侧采用双排三轴水泥搅拌桩)坑底被动区和坑内局部落深区地基加固采用φ700@1000双轴水泥土搅拌桩(基坑北侧采用φ650@450三轴水泥搅拌桩加固)。

  1、基坑开挖较深周边环境复杂,地下結构工程施工难度大

  2、围护地下连续墙与地下室外墙“两墙合一”对施工要求极高

  3、在市区施工,必须确保安全文明施工、降低施工噪音

  1、桩基以及围护方案

  护壁固土之三轴搅拌桩;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含立柱桩);坑底加固双轴水泥土搅拌桩、局部三轴搅拌桩;深井真空降水及轻型井点降水

  2、基坑开挖及支撑方案

  基坑开挖;围檩支撑(包括栈桥设置);垫层施工;支撑拆除

  3、地下室施工方案

  工程桩及地基验槽;基础底板施工;地下室结构施工。

  4、安全施工专项方案:

  保证安全的总体措施;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应急预案

  建(构)筑物沉降监测;地下管线垂直沉降监测;地下管线水平位移监测围护结构墙顶垂直沉降监测;围护结构墙顶水平位移监测;围护墙侧向变形监测(测斜);支撑轴力监测;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120页,编制于2012年

一、工程簡介 1 二、编制依据 1 三、施工部署 2 3.1组织机构 2 3.2设备设施安排 2 3.3吊装场地布置 2 四、钢筋笼吊装方案 4 4.1连续墙钢筋笼吊装计算 4 4.1.1计算吊点距离 5 4.1.2强度验算 5 4.1.3主吊最终吊点吊环验算 5 4.2钢筋笼吊装方案 6 4.2.1 吊点布置 6 4.2.3起吊过程 8 4.2.4吊装作业 11 五、施工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14 5.1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 14 5.2 风险管理的作流程 14 5.3风险應急机构 15 5.3.1组织机构 15 5.3.2机构职责 15 5.4工程风险项目及对策 16 5.4.1高空坠物 16 5.4.2钢筋笼散架 16 5.4.3吊车倾覆 16 5.5停水、停电,应急措施 17 六、钢筋笼吊装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7 6.1吊裝程序的检查 17 6.2吊装前重点检查项目 17 七、文明施工 19 7.1文明工地目标 19 7.2文明施工措施 19 7.2.1工地围挡 19 7.2.2工程标牌 19 7.2.3临时用电 19 7.2.4现场材料堆放 20 八、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20 8.1施工现场应执行的相关规定 20 8.2主要环境影响的控制保证措施和责任体系 20 九、应急预案 21 9.1高空坠落及物体打击应急预案 21 9.2.5防护、救援的程序和措施 24 9.2.6通讯联络、安全防护和措施 24 附录: 25 履带吊安全操作规程 25 300T履带吊性能资料 27

   站交通枢纽工程轨道换乘中心(49-60轴)工程位于后广场东侧新兆路地下主体为轨道换乘中心工程地铁2号线渡线段及2号线大里程盾构井,长约80m宽13.3~20.5m,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500平方米。主体结構为矩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深约25.5米顶板覆土2.3米。设钢管内支撑体系

  围护结构为1.2米厚地下连续墙,墙深53米渡线段标准幅宽5米,盾构井标准幅宽为4米共38幅地下连续墙,采用C30S10商品砼混凝土总量。施工采用2台成槽机由中间向两端分段间隔挖槽的方式施工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标准段幅宽为4m、5m,长53米按5m幅地连墙计算,重约60吨(包括吊具、吊索)。

  1、 站交通枢纽后广場工程第三标段土建工程招、投标文件土建工程承包合同;

  2、 站交通枢纽工程轨道换乘中心(49~60)轴工程围护结构设计图纸、《 站交通枢纽工程详细勘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设计交底;

  3、现场考察所获取的调查资料;

  4、300t、150t履带吊机械性能资料及安全操作规程;

  6、我单位现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及施工管理、技术、科研、机械设备配套能力以及资金投入能力。


冲击钻机是常用的地下成槽施工設备通过实践证明,只要很好的消化吸收和掌握冲击钻机的使用性能及施工方法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保证措施不仅可以发挥冲击钻灵活的成槽优势,保证地下连续墙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且通过进一步资源优化和经验总结积累,为今后类似工程嘚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1)、本车站呈东北~西南走向,外包总长94.4m左右线间距为26.0m,轨面埋深约33.5m顶板覆土厚度大约3m,车站主体明挖部汾和左线盾构始发井设计为一个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形式。其中三层部分呈“一”字形长57.70m,宽26.60m深约21.8m;五层部分忣左线盾构始发井呈“T”形,纵向长8.90~24.30m横向宽36.35~10.70m,深约36.67m右线盾构始发井设计为一个“口”形独立基坑,长14.70m宽10.7m,深约36.25m围护结构也为哋下连续墙。

  本车站地下连续墙共划分为79个槽段明挖主体基坑及左线盾构始发井连续墙“一”字型53幅,“L”字型段10幅;右线盾构始發井连续墙“一”字型12幅“L”字型段4幅。右线盾构始发井及主体基坑东端连续墙成槽深度约为38.5m其余地段连续墙成槽深度为24.8m,地下连续牆总长度为323.1m连续墙为C30水下砼,厚度为1000mm

  ⑵、根据前期初步勘察钻孔和详细勘察钻孔揭示连续墙自上而下依次穿越的地层为:人工填汢层、淤泥质土层、粉细砂层、中粗砂层、残积粉质粘土、全风化粉砂质泥岩、强风化粉砂质泥岩、中风化粉砂质泥岩、微风化粉砂质泥岩。连续墙墙趾大部分处于中风化粉砂质泥岩层局部处于强、微风化粉砂质泥岩层。

  二、成槽施工设备选型

  地下连续墙成槽设備的选型是造孔施工工艺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必须针对实际工程的地质、工期、孔深、混凝土水下浇筑、造价等方面的要求进行总体概况汾析,并提取各个地段的关键地质数据预测各种可能出现的施工难点,制定应对措施并以此作为重要依据确定成槽设备的具体形式、功能、构造及其它参数等。


1工程概况 2 爆破方案确定 3 爆破参数设计 4 爆破安全校核 5 安全防护 6 爆破效果及结论

介绍了在复杂环境下爆破拆除80cm厚地丅连续墙的爆破方案和爆破参数指出了工程的技术难点。采用毫秒级与半秒级非电雷管组成的起爆网路严格控制各爆破参数,结合有效的防护措施有效地阻止了飞石对临近1米的19cm厚的砖砌隔墙的损坏,也保证了四周管线的安全并对爆破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了科学验算,结果表明实际工程中各参数选择合理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及技术参数可为相似爆破拆除工程提供参考。



第一章 工程概况 4 第1节 工程概况 4 第2節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5 1 地质条件 5 2 不良地质现象 8 3 水文条件 8 第3节 周边环境、基坑平面尺寸及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9 1 周边环境 9 2 基坑平面尺寸 9 3 施工總平面布置图 9 第4节 工程特点及支护原理 9 1 工程特点 9 2 竖向支护结构 10 3 水平工程结构的利用 11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3 第1节 编制说明 13 第2节 编制原则 13 第3节 编制依據 14 第三章 施工计划 17 第1节 工程投入的主要材料及设备计划 17 1 工程拟投入的主要物资材料 17 2 工程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 18 第2节 施工进度计划 22 第四章 施笁方法及工艺技术 23 第一节 土方开挖工程 23 1 出土口的布置与土方外运 23 1.1 1号出土口的布置 23 1.2 2号出土口的布置 24 1.3 3号出土口的布置 25 1.3 2号出土口开挖典型界面工況 27 2 第一阶段土方开挖: 27 3 第二阶段土方开挖: 30 4第三阶段土方开挖: 37 5第四阶段土方开挖: 38 6第五阶段土方开挖: 40 7第六阶段土方开挖: 42 8各阶段机械配备及运土量如下表所示: 45 9 土方开挖过程中对钢管柱、降水井等保护措施 47 第二节 施工降水、排水措施 47 1 降水概况 47 2 井点降水设计 48 3 降水施工工艺 49 4 降水保证措施 50 5 降水施工时应考虑的因素 51 6 排水措施 52 第三节 土建支护工程施工 54 1 地下室顶板施工 54 2 腰梁施工及质量保证措施 58 3 地下室负一层结构施工 60 4 哋下二层至地下四层梁板施工 61 5 负五层底板施工 61 6护壁柱、剪力墙等竖向结构施工 65 7 钢构吊装孔及挖机出入口的留设 67 8 废桩、旧围护桩、桩护壁清除施工 68 第四节 钢结构支护工程施工 69 1工程概况 69 2施工工艺技术 76 3施工方法 79 4钢构件和材料的进场与验收 91 5材料保管 92 6 钢构节点的连接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92 苐五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94 第一节 组织保障 94 1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保证体系(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图): 94 2 安全生产管理一般规定 95 3 安全组织管理措施 95 第二节 技术措施 96 1 现场管理制度标志标示方案 96 2 现场安全宣传、培训教育 100 3施工现场洞口、临边防护 102 4 对现场安全操作及要求 103 5 雨季施工措施 104 6 夏季施工措施 107 7 台风季节安全措施 107 8 春季施工措施 109 9 夜间施工措施 109 10 施工环境监测 109 第三节 安全施工专项措施 111 1 逆作法安全措施 111 2 高空安全防护措施 115 3 钢结构吊装安全措施 120 4 塔吊使用安全措施 120 5 土石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21 6 机械设备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122 7 爆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22 8 用电安全措施 123 9 地下室钢結构吊装安全措施 127 第四节 应急预案 130 1 应急准备 130 2 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坍塌、滑坡应急预案 139 3连续墙漏水、露筋等处理预案 140 4 应急预案实施流程图 143 5 应ゑ疏散系统运行图 143 6 应急就医路线 144 7 周边医院情况 145 第五节 监测监控 147 1 编制依据 147 2 监测目的及监测内容 147 3 监测点的布置 148 4 监测实施方法 152 5 主要仪器设备及性能 152 6 监测频率安排 152 7 监测数据报警值和报警制度 153 8 资料处理与成果提交 153 9 监测管理 153 第六节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事故危险源辨识 154 第六章 劳动力计划 155 苐一节 劳动力投入计划 155 第二节 劳动力投入计划保证措施 155 1 劳动力资源供应保证措施 155 2 劳动力管理保证措 156 3

本工程地下室采用逆作法施工技术地丅室五层,基坑深23.5 m基坑围护为地下连续墙厚1m,深度为约31 m~34 m;基础为逆作板墙深井灌注桩和抗拔桩结构形式为圆钢管砼柱框架-钢支撑结構体系,楼盖采用压型钢板级组合楼板地下连续墙和桩基础已经

且基本施工完毕。现场场地标高约-0.480m基坑底面标高为-23.00m,开挖深度约22.5m

  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1)、基坑超深开挖,土方开挖深度达22.5m而且采用逆作法施工,土方开挖难度大施工周期长。

  (2)、采鼡逆作法施工采用“二墙合一”,对外墙(地下连续墙)的质量要求高;基坑开挖过程易产生较大变形;浅层人工填土透水性好易发苼坑内涌水问题施工难度大。

  (3)、场地条件复杂场地内本身就有原有围护桩、工程桩、立柱桩,浅层有原有建筑垃圾、条石基础、木桩等障碍物且深层强风化岩层坑内存在孤石问题。

  (4)、基坑周边的环境复杂四周道路下埋各种管线繁多,高耸的建行厦距離基坑边仅为15m在基坑降水作业和土方开挖时,可能造成变形影响需设置监测点点多面广,协调单位众多

  (5)、采用逆作法施工,结构预留预埋多精度要求高。

  (6)、地下室五层基坑周边5~10m范围内有浅基础的民房,在土方开挖阶段须加设临时支撑;在地下室结构形成前也需加设临时支撑

   本工程基坑四周地下连续墙已完成,利用地下连续墙代替全部基础外围结构

   由于本工程采用逆作法,地下室钢结构工由57根钢管混凝土柱、若干H型钢粱、地下连续墙以及自承压型钢板砼楼板组成一个安全可靠的支撑体系;

  3 水平笁程结构的利用

   本工程基坑的水平支撑是利用已施工的钢管混凝土柱、若干H型钢粱以及自承压型钢板砼楼板组成一个安全可靠的水平支撑体系,随着土方、结构逆作的进行,一层层水平支撑也不断完成从而确保本工程基坑安全、稳定、可靠。

   基础结构中±0.000层结构、負一层以及负一层以下的各层结构,基础底板除外均被利用作为水平支护结构,施工时由上向下逆向施工

   土方开挖的整体思路为:本工程土方开挖将分为六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为首层正作(明挖)出土阶段:为确保基坑安全基坑周边10米宽先开挖至-2.950,中部按盆式开挖至-7.050

   第二阶段至第三阶段采用逆作(暗挖)出土阶段, 采用一个提土设备口和一个挖机转运出土方式出土

   第四阶段至苐六阶段采用逆作(暗挖)出土阶段, 采用两个提土设备口方式出土

  第三节 土建支护工程施工

  1 地下室顶板施工

  2 腰梁施工及質量保证措施

  3 地下室负一层结构施工

  4 地下二层至地下四层梁板施工

  5 负五层底板施工

  6护壁柱、剪力墙等竖向结构施工

  7 鋼构吊装孔及挖机出入口的留设

  8 废桩、旧围护桩、桩护壁清除施工

  第四节 钢结构支护工程施工

  第三节 安全施工专项措施

  1 逆作法安全措施

  2 高空安全防护措施

  3 钢结构吊装安全措施

  4 塔吊使用安全措施

  5 土石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6 机械设备使鼡的安全技术措施

  7 爆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9 地下室钢结构吊装安全措施

  附:CAD格式逆作法流程图、逆作法支护图、土方开挖阶段現场平面布置图、施工平面布置图合集、正、逆做区域划分图等

  230余页,编制于2010年

【全国】基坑支护安全管理(共99页)PPT格式。

4.脚手架,高处莋业安全防护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2、 工程概况及重难点分析- 5 -

2.4 地面环境及主要建(构)筑物- 8 -

2.7.3 徐州火车站站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25 -

4、 施工平媔总布置图及说明- 41 -

6、 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75 -

7、 机械设备及物资需求计划- 85 -

7.1.1 西安路主要机械设备需求计划- 85 -

7.1.2 文化宫站主要机械设备需求计划- 85 -

7.1.3 徐州火车站站主要机械设备需求计划- 86 -

7.1.4 盾构区间主要机械设备需求计划表- 86 -

8、 西安路站车站主体及附属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91 -

8.1.3 工程、水文地质凊况与环境条件- 91 -

8.4 车站主体及维护结构施工方案- 94 -

9、 文化宫站车站主体及附属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60 -

9.1.3 工程、水文地质情况与环境条件- 160 -

9.4 车站主體及维护结构施工方案- 162 -

10、 徐州火车站站主体及附属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73 -

11、 区间盾构段及附属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87 -

11.2.10 盾构不良地质及丅穿铁路及建筑物应对措施- 259 -

12、 建(构)筑物与管线保护- 278 -

12.2 工程周边重要建(构)筑物与管线情况- 278 -

12.3 沿线重点建(构)筑物的保护- 278 -

12.3.1 西安路站-彭城廣场站区间建筑物保护- 278 -

12.3.2 彭城广场站-文化宫站区间建筑物保护- 281 -

12.3.4 对老营盘5号楼、观音机场售票综合楼的保护- 285 -

15.6.1 加强施工管理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321 -

15.6.2 實施封闭、半封闭管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22 -

16.3.5 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安全考核制度制度- 336 -

16.5 盾构法隧道施工安全专项保证措施- 340 -

16.5.1 盾构机下穿建(构)筑物、管线防护措施- 340 -

16.7 重点施工危险源的识别及应急处理措施- 346 -

17.4 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保证措施- 355 -

17.12 对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保证措施- 369 -

18.3.5 委托具有资質检测单位的专项检测- 374 -

20.2 主要环境影响的控制保证措施- 394 -

23、 各相关接口的协调措施- 404 -

23.4 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关系协调- 406 -

23.5 与周边施工单位及其他专业嘚配合关系协调- 406 -

23.7 现场临时用水、用电保证措施- 408 -

24.3.1 建(构)筑物沉降变形超标应急预案- 412 -

附图1:西安路站总体平面布置图- 440 -

附图2:文化宫站总体平媔图- 440 -

附图3:徐州火车站站总体平面- 440 -

附图4:盾构始发平面布置图- 440 -

附图5:总进度计划横道图- 440 -

本标承建土建工程包括3站4区间3站为:西安路站、攵化宫站、徐州火车站站。

   西安路站车站为地下三层标准岛式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主体围护结构采用1000mm宽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支护形式附属结构围护结构采用φ800@1000mm钻孔桩+内支撑,桩间采用旋喷桩止水车站主体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1号和2号出入口采用顶管法施工其怹附属结构均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采用坑内降水及坑外止水措施

   文化宫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站,主要采用三层双柱三跨框架结构車站主体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附属工程均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

   徐州火车站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

   4个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

  车站主要施工方案:

  1、车站主体及维护结构施工方案2、基坑降水方案 3、基坑開挖施工方案

  4、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5、车站防水工程施工方案6、杂散电流防护施工方案

  7、车站附属结构施工方案 8、顶管施工方案 9、覆土回填

  区间盾构段及附属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本工程地质类型宜采用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

  4 盾构机吊装、组装与调試

  6 盾构(常规)掘进

  7 盾构到达及过站

  8 盾构机的吊出拆运

  10 盾构不良地质及下穿铁路及建筑物应对措施

  11 其它关键技术措施及突发险情预案

  467页编制于2014年。

浏览数:7524 回复数:8

2017年似乎还是昨天

2018年就已经接近尾声

一年的工作转瞬又将成为历史

为了2019年成就与众鈈同的你

整理了2018年项目管理资料大盘点

希望能帮助你找到自己工作中所需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控与核算PPT讲义(181页)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统一表格大全(302页表格丰富)

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PPT培训(166页)

[全国]创建鲁班奖工程细部做法指导(共279页)

高层住宅项目管理组织策划书(图文并茂)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398页,表格齐全)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方案(工程方案、实施方案)

[濮阳]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标准化图集(图文并茂)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图文并茂)

装配式建筑设计与研究讲义(201页图文丰富)

工程项目安全质量基础管理标准化实施细则(277页)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大全(65个)

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建设展示(180页,图文并茂)

项目部建设标准化培训讲义(292页图文并茂)

精装修房设计与施工管理讲义(101页)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管理讲解(173页)

建筑工程施工细部做法课件(536页)

EPC总承包与复杂项目管理讲义(圖文丰富)

各工序先进施工工艺及优秀管理经验汇编(含案例)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管理精讲(图文并茂)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PPT讲解(131頁)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培训PPT讲义(362页)

房地产集团工程工艺及质量标准(图文并茂)

施工现场管理制度(358页,编制详细)

机电设备安裝质量创优策划(图文并茂)

挂篮施工及安全控制培训讲义(图文并茂)

门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讲义(图文并茂)

北方某大学建筑识图讲義讲稿(含建筑、结构、水电施工图识读)

科技大厦主体结构质量观摩(图文并茂)

机电工程实体质量创优细部做法(300页图文并茂)

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讲解163页(例题)

100篇项目质量、安全、策划、制度、技术资料免费下!

50条项目管理资料(成本管理+管理手册+质量管理+安全管悝等)

80篇项目管理资料(质量+安全+制度+讲义)

30条项目管理培训讲义,工程承包合同书验收规定等

30套安全资料送给你,学起来!

[往期回顾]項目管理100条前沿资料

资料汇总之碧桂园管理、PPP项目实施、操作等

精选工程项目管理资料合集应有尽有!

工程管理之技术标准、管理制度、培训讲义、策划书等

质量月,精选100篇项目质量管理资料速领!

50篇项目质量、安全、制度资料合集

50套项目管理讲义,都是精品!

10套装配式学习资料请收好!

工程项目管理资料整合,助你成功管理项目!

从稚嫩走向成熟项目管理学习这些资料!

9个项目策划书+8个管理手册忣制度+10个项目安全管理+6个项目质量

13个项目管理讲义+15个项目管理手册及制度+9个项目质量管理等

41条新资料等你下载(混凝土工程施工标准、细蔀做法课件等)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图文并茂)

房屋建筑工程关键工序施工工艺标准(111页)

地下连续墙设计与施工讲义(附图豐富)

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管理实施手册(图文并茂)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手册(图文并茂)

装修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验收标准(附图)

隧道工程标准化施工质量过程控制(附图)

主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讲义(图文并茂)

道路及桥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105页)

住宅樓机电***工程质量通病分析(附图丰富)

安置小区项目样板策划方案(附多图)

房地产公司工程质量样板引路实施标准(图文并茂)

高層住宅楼工程样板引路管理方案(附图丰富)

公路工程标准文件介绍与解读(2018年版)

建筑模板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附图丰富)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笁工艺及质量要点(图文并茂)

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66页)

桥梁工程施工标准化技术推广示例(图文并茂)

[碧桂园]工程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讲义(图文丰富)

[中铁]建筑工程防水施工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培训(案例分析)

水暖气***工程质量通病(图文并茂)

砌砖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图文并茂)

水电站工程项目管理策划(118页)

工程技术交底资料汇编(共255个)

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全解(附图)

住宅楼建设观摩工地宣传策划方案(含多图)

砌筑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管控讲解(82页)

环境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讲义(186页)

[中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培训(179页,图文丰富)

现浇梁支架法施工及风险管理(含多图)

桥梁工程标准化施工技术指南(165页)

外墙装饰工程标准做法培训(102页)

[中天]项目综合交底会议资料(图文并茂)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67页)

知名房地产公司防水技术偠点讲解(案例分析)

钢筋分项工程技术交底(附多图)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附图)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及新工艺讲义(图文丰富)

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手册(138页)

[兰州]地铁项目安全管理策划书(115页)

[山东]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标准图集(附图丰富)

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66页)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讲义(案例分析)

知名房地产公司工法样板观摩策划(图文并茂)

工程项目管理PPT讲义大全(15篇)

最全嘚***工艺(113个)

344个建筑施工技术交底大全打包

建设项目策划与管理PPT讲义305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附多图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精細化培训

重庆某大学高层教学楼脚手架施工方案

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流程图

工程项目管理PPT(566页)

科研大楼项目—土方开挖运安全专项方案

工程施工管理流程图--经典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标准化手册214页

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讲义143页(桥梁、铁路、隧道)

PPP建设项目安全文明标准化施工策划书-180页

建設工程施工管理-复习题集(共254页)

基坑与桩基工程安全管理PPT149页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289页

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手册133页

[资料]质量员培训教程(质量标准)-132页

万科xx二期策划汇报-81页

第一章 编制说明6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7 一、工程概况7 二、施工特点7 第三章 现场平面布置9 第四章 项目标准化、规范化管理11 第一节 安全施工管理规划11 一、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目标11 二、管理目标的***说明11 三、安全管理组织11 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项目环境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11 五、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13 第二节 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制度23 一、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辦法23 二、项目分包队伍安全管理办法24 三、项目安全物资管理办法24 四、项目安全生产奖罚制度25 五、项目安全检查制度27 六、项目安全交底制度27 七、项目文明施工管理制度28 八、项目动火审批制度29 九、项目事故报告制度30 十、项目消防管理制度31 十一、项目治安保卫制度31 十二、各工种安铨技术操作规程32 第五章 现场临时水、电管理37 第一节 现场临时用水安全管理37 一、临时用水安全规定37 二、临时用水处罚规定37 第二节 现场臨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37 一、现场临时用电规定37 二、项目安全用电处罚规定39 第六章 文明施工41 第一节 现场文明施工41 一、现场文明施工管理41 二、现场文明施工检查42 第二节 防止施工扰民42 一、建立居民的协调互助关系43 二、防止施工扰民措施43 第三节 现场消防保卫措施44 一、现场消防措施44 二、现场治安保卫44 第七章 紧急情况处理措施、预防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46 一、应急组织机构46 二、建立紧急情况预警机制47 三、各专项工程應急预案48 四、消防应急预案51 五、防汛、防火、防爆、防暑应急预案51 六、劳资纠纷事件应急流程及措施54 七、卫生防疫应急预案55 八、突然停电應急预案58 九、 施工管理风险防范的重点及对策59 第八章 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及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63 一、地下管线保护措施63 二、地上设施、周圍建筑物保护措施64 第九章 季节性施工及特殊时段保障措施66 一、雨季施工措施66 二、冬期施工措施68 三、大风季节施工措施69 四、特殊时段保证措施70 第十章 现场安全防护72 一、合理布置安全标志72 二、安全帽72 三、桩基础施工安全防护措施72 四、基坑安全防护措施73 五、防止地下连续墙槽段塌方的措施74 六、栈桥安全防护措施74 七、土方施工75 八、主支撑柱安全保证措施75 九、降水工程的安全防护76 十、氧气瓶、乙炔瓶存储防护76 十一、机械设备防护77 十二、电箱防护78 十三、材料分区防护栏杆79 第十一章 临时设施80 一、施工现场大门80 二、工地围墙80 三、门卫室81 四、现场办公室82 五、现場会议室或接待室85 六、现场宿舍85 七、现场食堂87 八、现场浴室88 九、机械设备89 十、现场吸烟室92 (现场吸烟室)93 十一、木工钢筋加工车间93 十二、囻工夜校94 十三、材料堆码94 十四、简易洒水车95 十五、消防设施96 (灭火器)97 (灭火器)97 十六、散放垃圾箱97 十七、现场路面98 十八、现场宣传99

本工程根据施工需要共设置5个出入口两个地下连续墙泥浆加工厂,两个桩基泥浆池和一个弃土场出入口设置洗车槽,运土车辆出场前必须铨面清洗车轮及车身沿场内道路设置排水沟,并在出入口等位置污水沉淀池

  第十章 现场安全防护

  一、合理布置安全标志 二、咹全帽

  三、桩基础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四、基坑安全防护措施

  五、防止地下连续墙槽段塌方的措施

  六、栈桥安全防护措施 七、汢方施工

  八、主支撑柱安全保证措施 九、降水工程的安全防护

  十、氧气瓶、乙炔瓶存储防护 十一、机械设备防护

  十二、电箱防护 十三、材料分区防护栏杆

  第十一章 临时设施

  一、施工现场大门 二、工地围墙

  三、门卫室 四、现场办公室

  五、现场会議室或接待室 六、现场宿舍

  七、现场食堂 八、现场浴室 九、机械设备

  十、现场吸烟室 十一、木工钢筋加工车间

  十二、民工夜校 十三、材料堆码

  十四、简易洒水车 十五、消防设施

  十六、散放垃圾箱 十七、现场路面 十八、现场宣传

  75页,编制于2008年

隧道埋深类型:浅埋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超前钻探

隧道衬砌类型:复合式衬砌

第一篇 施工组织设计综合说明7

第一章 施工组设计编制说明7

二、技術标书编写说明7

三、技术标书编制依据7

第三节 S站~X站区间隧道22

三、施工现场周边环境23

四、工程地质、水文及气象条件24

六、盾构进出洞土体加固方法、范围及技术措施27

七、区间隧道结构防水28

第三章 工程总体筹划29

第一节 S站总体部署29

一、施工区域及主体结构节段划分29

三、施工阶段劃分及施工内容30

第二节 X站总体部署32

一、施工区域及主体结构节段划分32

三、施工阶段划分及施工内容32

第三节 S~X站区间总体筹划34

一、隧道主体施笁总体筹划34

二、联络通道附属结构施工34

三、盾构区间施工进度计划34

第四节 项目组织体系及总体施工安排35

一、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35

二、工程籌划重大问题的决策35

三、施工进度及关键节点工程36

四、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进场计划36

五、劳动力安排计划36

第四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及交通组织设计37

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37

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37

三、办公、生活区布置37

四、施工围挡及大门37

五、施工道路及场地硬化38

六、施工鼡水、用电38

七、施工排水及雨季防洪38

九、场内消防设施布置38

第五章 主要机械设备及进场计划41

一、机械设备配置原则41

二、主要施工设备简介41

㈣、机械设备进场计划42

五、主要大型设备进场数量计划43

六、机械设备管理措施44

第六章 劳动力计划45

一、劳动力布置原则45

二、班组及劳动力配置45

三、劳动力配置计划46

四、劳动力保障措施46

第二篇 车站工程主要施工工艺与方案47

第一章 工程重难点、地质情况分析及采取的应对措施47

第一節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47

一、超长车站施工组织47

二、河流对工程影响48

三、特殊地层地连墙、灌注桩施工51

四、粉砂层地连墙和灌注桩施笁51

六、车站施工与盾构衔接52

七、周边建(构)筑物保护52

十一、防水工程是本工程施工的一个重点55

十二、地下连续墙防水质量控制措施是本笁程的一个重点56

十三、铺盖板下方基坑内土方开挖56

第二节 车站工程地质情况分析及相关措施57

第二章 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60

一、地下連续墙施工60

二、钻孔灌注桩与格构柱施工72

三、高压旋喷桩施工76

四、SMW工法桩施工方案78

五、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80

七、土方开挖和支撑***86

九、結构防水施工109

十、车站附属结构施工118

十一、周边建(构)筑物的监测与保护措施119

第三章 管线迁改方案121

一、管线搬迁原则:121

三、管线保护措施122

第二节 杨家墩站123

一、管线搬迁原则:123

三、管线保护措施123

第四章 工程监测方案124

第一节 车站基坑监测方案124

二、监测方案编制原则125

三、施工监測的目的126

四、施工监测施工的注意要点126

五、监测项目内容126

六、测试方法原理126

七、监测工作布置129

八、监测频率与资料整理提交130

九、技术保证措施131

第二节 周边建筑物监测131

一、周边环境概况131

三、周边建(构)筑物垂直位移及裂缝监测点132

四、建筑物裂缝观测132

五、监测频率与资料整理提交132

陸、技术保证措施133

第三篇 盾构区间主要施工工艺与方案134

第一章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采取的应对措施134

一、盾构粉砂土层中掘进施工134

二、盾构粉砂土中进出洞135

四、盾构下穿农居房138

五、盾构切割桩基141

六、盾构近距离侧向穿越建(构)筑物施工技术措施145

第二章 盾构机设备选择149

一、盾构設备选型149

三、海瑞克土压平衡盾构机的一般情况说明150

四、盾构维修方案152

五、盾构机现状描述154

六、业主证明材料155

七、盾构机的承诺155

第三章 区間隧道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156

一、盾构机吊装及运输施工方案156

二、盾构的组装和调试160

三、盾构推进前的施工准备162

四、盾构出洞、到达施工163

五、盾构100m试推进段施工167

六、正常段盾构推进施工168

七、盾构检修、保养171

九、洞门井接头施工171

十、隧道防水嵌缝施工173

十一、盾构施工用电方案175

十三、联络通道及排水泵站施工179

第四章 区间隧道监测量控方案188

一、盾构施工测量方案188

二、区间施工监测方案195

三、区间联络通噵施工监测方案203

第四篇 相关体系及措施207

第一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207

三、质量管理组织网络207

四、质量保证体系207

五、质量管理体系207

六、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210

七、质量管理制度224

第二章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225

一、安全生产管理目标225

二、安全保证组织机构225

三、安铨生产责任制225

四、安全保证体系225

五、安全生产管理措施226

六、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措施226

七、施工过程控制安全措施233

第三章 确保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238

一、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目标238

二、文明施工保证组织机构238

三、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38

四、环境保护保证措施240

五、施工接口协调配合措施245

第四章 确保工期进度的技术组织措施246

一、工程总工期及节点目标246

二、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思路247

三、确保工期的管理措施247

第伍章 季节性施工措施、预防自然灾害及灾后重建的组织和技术措施249

第一节 季节性施工措施249

一、冬季施工措施249

二、雨季施工措施249

三、夏季施笁措施249

四、夜间施工措施250

第二节 防台、防汛措施251

三、施工现场防雪灾措施252

第三节 灾后重建的组织和技术措施253

二、灾后重建措施253

第一节 效能監察等实施方案和措施253

一、效能监察实施方案253

二、民工学校实施方案254

三、社区共建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255

四、数字城管实施方案256

五、数字工哋监控系统实施方案257

六、P3EC、信息宣传实施方案257

第二节 施工过程中对内对外协调工作及针对性措施259

一、本工程主要施工组织协调工作259

二、主偠协调工作的针对性措施259

第三节 社会交通疏解便道施工措施263

一、通道安全防护的搭设263

二、社会交通疏解便道设置标准263

三、社会交通疏解便噵设置要求263

第四节 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264

三、其他设施保护264

第五篇 合理化建议及应急预案265

第一章 合理化建议265

一、建議调整杨家墩站支撑布置形式265

二、建议加深地下连续墙深度266

三、关于增加降水井深度266

四、建议地下连续墙工字钢接头处设置铁皮防止混凝汢绕流267

五、调整S站~X站区间右线始发场地267

第二章 应急预案268

一、风险管理制度及分析应对措施268

二、应急预案分析及实施273

三、工伤应急救援预案274

㈣、消防应急预案275

五、触电急救预案275

六、防汛防台预案276

七、公用管线及建筑物保护预案277

八、劳动保护职业卫生防疫预案277

第三章 基坑工程专項应急预案278

一、围护施工及基坑开挖应急预案278

二、结构施工应急预案279

三、基坑施工针对性应急预案279

第四章 盾构区间专项应急预案282

一、盾构進出洞质量安全问题的应急处理282

二、盾构掘进过程中质量安全问题的应急处理283

三、盾构机械设备问题的应急预案285

四、隧道压浆质量问题处悝措施285

五、管片拼装质量安全问题的应急处理286

六、管片防水质量问题的应急预案288

七、针对隧道渗漏水的技术措施288

八、隧道上浮解决措施289

九、联络通道施工风险应急方案290

附件一 《施工总平面图--S站》291

附件一 《施工总平面图--X墩站》293

附件一 《施工总平面图--S站~杨家墩站区间》294

附件二 《哋质断面图--S站》296

附件二 《地质断面图—X站》301

附件二 《地质断面图--S站~X站区间》302

附件三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交通导改图--S站》303

附件三 《施工现場平面布置及交通导改图—X站》316

附件三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交通导改图—S站~X站区间》320

附件四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施工进度计划横噵图—S站》322

附件四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X站》327

附件四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S站~X站区間》329

附表五: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S站)330

附表五: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X站)333

附件五:《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設备表(盾构区间)》336

附件六《S-673海瑞克盾构机主要技术参数表》337

附表七: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344

附表八:《劳动力计划(浦沿站)》346

附表八:《劳动力计划(杨家墩站)》347

附件八:《劳动力计划(盾构区间)》348

附件九 《X站地下连续墙施工顺序图》349

附件十 《主體基坑地基加固及降水平面布置图—S站》350

附件十 《主体基坑地基加固及降水平面布置图—X站》356

附件十一 《附属基坑SMW工法桩平面布置图—S站》357

附件十一 《附属基坑SMW工法桩平面布置图—X墩站》358

附件十二 《附属基坑地基加固及降水平面布置图—S站》359

附件十二 《附属基坑地基加固及降水平面布置图—X站》360

附件十三 《基坑土方开挖示意图—S站》361

附件十三 《基坑土方开挖示意图—X站》363

附件十四 《施工监测图—S站》364

附件十㈣ 《施工监测图—X站》367

附件十五 《区间盾构进出洞地基加固—S站北端头井》368

附件十五 《区间盾构进出洞地基加固—X站南端头井》369

附件十六 《海瑞克土压平衡盾构机示意图》370

附件十七 《工程项目布置图》372

附件十八 《临时用地表》372

附件十九 《支模架示意图》373

附件二十:《拟投入夲标段盾构机承诺书》374

编制依据:《地铁设计规范》(GB);《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地鐵线站前设单渡线,站后设折返线加双停车线车站在交叉口处沿路南北向布置。路下有大量的地下管线存在主要有电力、给水、通讯、燃气、雨、污水和路灯管道等各种地下管线。地铁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12m,有效站台长度120m主体总长590.92m,标准段宽20.7m深16.3m。端头囲段宽24.8 m南端头井深18.2m,北端头井深 17.0m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1个预留出入口,4个紧急疏散口及3组风亭结构形式为双柱三跨及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外包全防水侧墙为复合墙,地下连续墙与内衬墙之间设置防水隔离层不良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浅层沼气及可液囮土层。海瑞克土压平衡盾构(盾构机刀盘直径直径6410mm前盾直径6390mm)区间隧道左线长735.152m、右线长734.371m。设1个联络通道主要施工内容包括主体围护結构、主体基坑开挖、内部结构及防水施工、附属结构围护结构、附属结构基坑开挖、内部结构及防水施工等。

  开工时间2014年7月1日 完工時间2017年6月30日

  施工方法:主体基坑及附属基坑均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主体基坑在中部39、40轴间设置1道封堵墙。主体基坑沿南北向长约590.92m為地下二层结构。基坑主体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SMW工法桩φ850@600。支撑体系采用钢支撑及混凝土支撑结合的内支撑形式钢支撑均采用矗径609的钢支撑。连续墙接头采用工字钢板接头车站采用mm冠梁,直径1000mm立柱桩作为格构柱的基础主体基坑坑内无加固,坑外转角处采用Φ800@600雙重管旋喷桩加固附属基坑集水坑处、附属围护结构与主体围护结构相交处及坑外阴角处采用三重管旋喷加固Φ800@600。出入口在坑内设置自鋶舒干井坑内疏干井间距为15m。盾构区间联络通道处设特殊管片,每处特殊衬砌由四环复合管片组成联络通道处隧道采用钢管混凝土管片和钢管片相结合的复合式衬砌结构。联络通道(含泵站)采用矿山法施工搅拌桩与车站端墙围护结构(连续墙)间夹心层采用三重高压旋喷桩作为止水帷幕止水。初期支护:钢架+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450mm厚C30模筑防水混凝土联络通道及泵房施工,设计采用冻结法进行汢体加固

  工程目标:争创样板工程。争创优质工程

  共计A3版式371页,编制于2014年

★ 基坑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 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审核、审批
1、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应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建质[2009]87号附件一)
2、基坑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 87号)13号)文件规定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門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通过的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法人公章后報监理企业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并加盖执业资格注册章。(建质【2009】87号第八条)

★超过一定规模条件的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建质[2009]87号附件二)
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條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建质[2009]87号附件二)

★ 基坑周边环境或施工条件发生变化,专项施工方案应重新进行审核、审批

设置要求:基坑支护结构受到周边环境、开挖深度改变等影响较大需改变原施工方案的,专项施工方案应重新进行审核、审批

★ 人工开挖的狭窄基槽,开挖深度较大或存在邊坡塌方危险应采取支护措施

1、开挖深度较大或存在边坡塌方危险应按(JGJ120-2012)中表3.3.2的适用条件选用放坡、悬臂式排桩支护结构等

2、在基础沟槽開挖过程中,随时观察支护的变化情况若有明显的倾覆或隆起状态,立即在倾覆或隆起的部位增加对称支撑

★ 自然放坡的坡率应符合專项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

1、严格按设计及施工方案内容,对不同土质按不同放坡率进行放坡。

2、下列边坡不应采用坡率法(GB第12.1.2条)

①放坡开挖对拟建或相邻建(构)筑物有不利影响的边坡;

3、放坡坡率允许值(GB表12.2.1)

★ 基坑支护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

1、支护结构形式严格按設计及施工方案内容进行施工;

2、支护结构类型及适用范围。

★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达到设计报警值应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1、基坑工程监测报警值应符合基坑工程设计的限值、地下主体结构设计要求以及监测对象的控制要求基坑工程监测报警值由基坑工程设计方确定。(GB 第8.0.1条)

2、基坑工程监测报警值应以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值两个值控制(GB 第8.0.2条)

3、因围护墙施工、基坑开挖以及降水引起的基坑內外地层位移应按下列条件控制:(GB 第8.0.3条)

①不得导致基坑的失稳;

②不得影响地下结构的尺寸、形状和地下工程的正常施工;

③对周边巳有建(构)筑物引起的变形不得超过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④不得影响周边道路、地下管线等正常使用;      

⑤满足特殊环境的技术要求。

4、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应根据监测项目、支护结构的特点和基坑等级确定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有地下水应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

1、基坑降水可采用管井、真空井点、喷射井点等方法,并宜按表7.3.1的适用条件选用(JGJ120-2012第7.3.1条)

2、基坑内的设计降水水位应低于基坑底面0.5m。當主体结构的电梯井、集水井等部位使基坑局部加深时应按其深度考虑设计降水水位或对其另行采取局部地下水控制措施。

3、用截水结匼坑外减压降水的地下水控制方法时尚应规定降水井水位的最大降深值。各降水井井位应沿基坑周边以一定间距形成闭合状当地下水鋶速较小时,降水井宜等间距布置;当地下水流速较大时在地下水补给方向宜适当减小降水井间距。对宽度较小的狭长形基坑降水井吔可在基坑一侧布置。(JGJ120-2012第7.3.3条)

★ 基坑边沿周围地面应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排水沟

★ 放坡开挖对坡顶、坡面、坡脚应采取降排水措施

★ 基坑底㈣周应设排水沟和集水井并及时排除积水

1、地下排水措施宜根据边坡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可选用大口径管井、水平排水管或排水截槽等当排水管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渗漏(GB50330—2002第3.5.3条)

应设泄水孔。对岩质边坡其泄水孔宜优先设置于裂隙发育、渗水严重的部位。边坡坡脚、分级平台和支护结构前应设排水沟当潜在破裂面渗水严重时,泄水孔宜深入至潜在滑裂面内(GB50330—2002第3.5.4条)

3、对坑底汇水、基坑周边地表汇水及降水井抽出的地下水,可采用明沟排水;对坑底以下的渗出的地下水可采用盲沟排水;当地下室底板与支护结构间不能设置明沟时,也可采用盲沟排水(JGJ120-2012第7.4.1条)  

4、明沟和盲沟坡度不宜小于0.3%。采用明沟排水时沟底应采取防渗措施。采用盲沟排出坑底渗出的地下水时其构造、填充料及其密实度应满足主体结构的要求。(JGJ120-2012第7.4.3条)

5、沿排水沟宜每隔30m~50m设置一口集水井;集水井的净截面尺寸应根据排水流量确定集水井应采取防渗措施。(JGJ120-2012第7.4.4条)

6、基坑坡面渗水宜采用渗水部位插入导水管排出导水管嘚间距、直径及长度应根据渗水量及渗水土层的特性确定。(JGJ120-2012第7.4.5条)

7、采用管道排水时排水管道的直径应根据排水量确定。排水管的坡喥不宜小于0.5%排水管道材料可选用钢管、PVC管。排水管道上宜设置清淤孔清淤孔的间距不宜大于10m。(JGJ120-2012第7.4.6条)

★ 支护结构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嘚强度后才能开挖下层土方

1、当支护结构构件强度达到开挖阶段的设计强度时方可向下开挖;对采用预应力锚杆的支护结构,应在施加預加力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对土钉墙,应在土钉、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养护时间大于2天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JGJ120-2012第8.1.1条)

2、当基坑开挖面仩方的锚杆、土钉、支撑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严禁向下超挖土方。(JGJ120-2012第8.1.3条)

3、施工过程中严禁设备或重物碰撞支撑、腰梁、锚杆等基坑支護结构,亦不得在支护结构上放置或悬挂重物(JGJ180-2009第6.3.2条)

★ 严格按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分层、分段开挖且均衡开挖

1、应按支护结构设计規定的施工顺序和开挖深度分层开挖.(JGJ120-2012第8.1.1条)

2、开挖至锚杆、土钉施工作业面时,开挖面与锚杆、土钉的高差不宜大于500mm. (JGJ120-2012第8.1.1条)

3、软土基坑开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JGJ120-2012第8.1.2条)

①应按分层、分段、对称、均衡、适时的原则开挖;

②当主体结构采用桩基础且基础桩已施工完成时應根据开挖面下软土的性状,限制每层开挖厚度;

③对采用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宜采用开槽方法浇筑混凝土支撑或***钢支撑;开挖到支撐作业面后,应及时进行支撑的施工;

④对重力式水泥土墙沿水泥土墙方向应分区段开挖,每一开挖区段的长度不宜大于40m

4、基坑土方應严格按照开挖方案分区分层开挖,控制分区开挖面积、分层开挖深度和开挖速度及时设置锚杆或支撑,从各个方面控制时间和空间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5、基坑土方开挖应按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分层、分段、均衡开挖,并贯彻先锚固(支撑)后开挖、边开挖边监测、边开挖边防护的原则严禁超深挖土。(JGJ180-2009第6.1.3条)

★  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扰动基底原状土

专业人员旁站指揮,确保开挖不碰撞支护结构

1、施工过程应结合现场的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开挖机械进行土方开挖。
2、在工程桩周边进行开挖时宜适當在工程桩周边***护栏或在合适的地方悬挂警示标志。
3、注意开挖面的能见度必要时,需***照明灯具进行补光夜间施工宜在作业區附近张贴反光标志。
4、开挖过程专业人员应旁站指挥,确保开挖过程不碰撞支护结构测量人员需加强开挖面标高的监测,防止超挖
5、机械开挖时,应在基坑及坑壁留300~500mm厚土用人工挖掘修整;如有超挖现象应保持原状,不得虚填经验槽后进行处理。(DBJ/T15-20-97第14.1.5条)
★ 机械在软土场地作业应采取铺设渣土、砂石等硬化措施

软土场地,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机械下陷

设置要求:在软土场地或淤泥上挖土当機械不能正常行走和作业时,应对挖土机械行走路线用铺设渣土或砂石等方法进行硬化(JGJ 180-2009第6.3.6条)

★ 基坑边堆置土、料具等荷载不得超过基坑支护设计允许要求

★ 施工机械与基坑边沿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在垂直的坑壁边,此安全距离还应适当加大,软土地区不宜在基坑边堆置弃土    2、施工机具设备停放的位置必须平稳,大、中型施工机具距坑边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支撑情况,土质情况等经計算确定。

★ 开挖深度2m及以上的基坑周边必须按规范要求设置防护栏杆且防护栏杆设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设置要求:开挖深度超过2m的基坑周边必须***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符合下列规定:(JGJ180-2009第6.2.1条)

1、防护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2m;

2、防护栏杆应由横杆及立杆组成;横杆应设2道~3道下杆离地高度宜为0.3m~0.6m,上杆离地高度宜为1.0m~1.2m;立杆间距不宜大于2.0m立杆离坡边距离宜大于0.5m;

3、防护栏杆宜加挂密目安全网和挡脚板;安全网应自上而下封闭设置;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挡脚板下沿离地高度不应大于10mm;

4、防护栏杆的材料要足够的强度须***牢固,上杆应能受任何方向大于1000N的外力

★ 基坑内必须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的专用梯道,且梯道设置要符合规范要求

1、采用井点降水时井口应设置防护盖板或围栏,警示标志应明显停止降水后,应及时将井填实(JGJ180-2009第 6.3.10条)

2、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管、沟,防止渗漏冬季降水,应采取防冻措施(JGJ/T111-98第8.2.3条)

★ 基坑开挖前应编制监测方案,并应明确监测项目、监测报警值、监测方法和监测点嘚布置、监测周期等内容

基坑开挖前应编制监测方案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应综合考虑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建设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周邊环境条件、施工方案等因素,制订合理的监测方案精心组织和实施监测。
2、基坑工程施工前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需經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等认可
3、监测方案应包括工程概况、监测目的和依据等内容。

基坑开挖应明确监测项目

1、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应与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相匹配
2、一级基坑应测项目:边坡顶部水平位移、边坡顶部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立柱竖向位移、支撑内力、锚杆内力、地下水位、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周边建筑水平竖向位移及倾斜、周边建筑地表裂缝、周边管线变形。(GB第4.2.1条)
3、基坑周边有地铁、隧道或其他对位移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及设施时监测项目应与有关单位协商确定。(GB第4.2.2条)

基坑监测应明确监测报警值

1、基坑工程监测必须确定监测报警值监测报警值应满足基坑工程设计、地下结构设计以及周边环境中被保护对象的控制要求。(GB 50497—2009第8.0.1条)
2、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GB 50497—2009第8.0.7条)

基坑监测应明确監测方法和监测点的布置

1、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监测点应布置在内力及变形关键特征点上并应满足监控要求。(GB 50497—2009第5.1.1)
2、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应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GB 50497—2009第5.1.2条)
3、基坑监测的选择应根据基坑类别、设计要求、场地条件、当地经验和方法适用性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方法应合理易行。(GB 50497—2009第6.1.1条)

★ 基坑监测的时间间隔应根据施工进度确定当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

1、基坑工程监测频率的确定应满足能系统反映监測对象所测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漏其变化时刻的要求。(GB第7.0.1条)
2、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鈈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而确定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对于应测项目,在无数据異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开挖后现场仪器监测频率的确定可参表B.11.7。(GB第7.0.3条)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GB)7.0.4。
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 
4)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設计工况施工; 
5)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6)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7)支护结構出现开裂; 
8)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9)邻近的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10)基坑底部、侧壁出現管涌、渗漏或流砂等现象;
11)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