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煤气生产烟气脱硫除尘装置(H2S)除尘,脱硫工艺的选择

焦炉煤气脱硫工艺论坛交流专题說明

焦炉煤气脱硫工艺专题为您提供焦炉煤气脱硫工艺相关的专业交流帖进行参与,欢迎您参与焦炉煤气脱硫工艺相关的专业交流讨论更多焦炉煤气脱硫工艺相关内容请访问!

  • 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焦化厂焦炉煤气中H2S、HCN及其燃烧产物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已显得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焦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焦炉煤气进行脱氰的净化处理已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外焦炉煤气脱氰的技术及其为防止二次污染的()处理技术已达几十种之多那么如何合理选择脱氰工艺技术则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1 焦炉煤气脱硫脱氰碱源的选择 在炼焦过程中煤中约30%~35%的硫转化成H2S等硫化物,与NH3和HCN等一起形成煤气中的杂质焦炉煤气中H2S的含量一般为5g/m3~8g/m3,HCN的含量为1g/m3~

  • 利用机械扬水物化脱硫简单、经济,实际应用效果好脱硫与水处理有机结合为一体的脱硫新工艺。

  • 脱硫是電厂控制SO2排放的主要技术手段目前已达到工业应用水平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技术有十余种,大致可以分为干法和湿法但能在300MW以上大容量机组使用的成熟脱硫工艺并不多。根据国内目前的实际应用推广情况国内各大脱硫已投运的300MW级机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装置均为石灰石/石膏湿法。干法技术在国内300MW大容量机组上全烟气、高脱硫率还没有运行示例最近武汉凯迪股份正在推广德国WULLF的RCFB(内回流循环流化床)技術,该技术在国外2000年曾有1套在300MW机组上投运3个月后停运,现国内有1套刚开始在恒运电厂1×210MW机组上投运另有1套已投运的CFB脱硫,运用于小龙潭1×100MW机组 以下对湿法和干法两种工艺流程,全烟气、高脱硫率下的技术、经济进行了综合比较 2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流程特点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为成熟、应用业绩最多的脱硫工艺,应用该工艺的机组容量约占电站脱硫装机总容量的85%以上應用单机容量已达1000MW。其脱硫副产物—石膏一

  • 摘要: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形成的酸雨已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国家强制要求火电厂必須***烟气脱硫除尘装置装置。但是受技术和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必须发展脱硫率高、系统可利用率高、流程简化、系统电耗低、投资囷运行费用低的脱硫技术和工艺在这种形势下,干法脱硫工艺应运而生为此,结合国内外目前比较成熟、大型商业化运行的几种干法、半干法脱硫工艺分析了干法、半干法脱硫工艺在大型化发展、控制调节、预除尘器和脱硫除尘器设置的技术要点,最后指出干法脱硫笁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干法脱硫工艺;技术要点;前景 1 烟气脱硫除尘装置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世界上烟气脫硫除尘装置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a) 20世纪70年代,以石灰石湿法为代表第一代烟气脱硫除尘装置 b) 20世纪80年代,以干法、半干法为代表的第二代烟气脱硫除尘装置主要有喷雾干燥法、炉内喷钙加炉后增湿活化(LIFAC)、烟气循环流化床(CFB)、循环半干法脱硫工艺(NID)等。這些脱硫技术基本上都采用钙基吸收剂如石灰或消石灰等。随着对工艺的不断改良和发展设备可靠性提高,系统可用率达到97%脱硫率┅般为70%~9

  • 中国是世界上烟气脱硫除尘装置最大的市场之一,国内火电厂90%都是采用钙法脱硫技术而不使用先进的镁法脱硫技术,使得我国豐富的镁资源大量出口外流而国内火电厂脱硫塔却因为工艺底下造成脱硫效率低、浪费严重,更甚者让脱硫塔过早报废究其根本,我們总结了以下原因: 一、国内环保意识弱 中国的环保意识一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火电厂之所以普遍使用脱硫塔,也是因为政策在那里烟气排放二氧化硫的指标在那里,外加国家脱硫金的扶持但是企业自身并没有这种自觉,反而觉得脱硫塔的使用增加了成本因此对脫硫十分消极不配合,脱硫塔一律选择最便宜的脱硫塔脱硫剂一律选择最便宜的脱硫剂,对其功能、效果毫不考虑 事实上,那样的脱硫塔和脱硫剂质量低劣,脱硫效率低浪费严重,产生的副产品污染严重损耗的资金、人力都在无形之中,对于火电厂来说并没有渻到钱。目前国内火电厂大部分企业都是鼠目寸光没有意识到脱硫的重要性和选择脱硫塔的正确方法。 二、新技术成本略高 价格是造荿企业鼠目寸光的主要原因。钙法脱硫使用的石灰石每吨只要200~300元,而镁法脱硫使用的氢氧化镁每吨要3000多元,因此火电厂认为其成本

  • 现茬在各个层次锅炉湿法脱硫有以下几种工艺:石灰石/石灰-石膏法、钠-钙双减法、氧化镁法、氨-硫酸铵法;半干法有:氨法、石灰法;干法囿炉内喷钙法等等这些都是在现行脱硫中比较流行的工艺。 先说石灰石/石灰-石膏法这种工艺在欧美是最流行的工艺,也是国内大型机組首选的工艺但是其高液气比、低烟气温度排放、高动力、易结构堵塞、产品品质难以保证等等问题始终难以得到较好的解决。那么为什么这样的工艺在国内还能是大型机组的主流脱硫工艺呢这和中国的特殊国情有关,国内的大型机组大部分由国有电力行业或者大型电仂企业所垄断而且大型的脱硫公司大部分也是国有企业或有背景的企业,这就决定了目前的这种情形 其次说钠-钙双减法,这个工艺是為了替代石灰石/石灰-石膏法而应运而生的但是这个工艺最大的问题就是脱硫副产品难以解决,其副产品为亚硫酸铵难以氧化成石膏,等于是形成了污染物的转换由废气变成了废物。所以这也是禁锢这个工艺继续发展的瓶颈。 再次说氧化镁法最主要的问题是工艺较複杂,脱硫剂来源受限制如

  • 论文简介: 在我国现有的合成氨及改扩建的合成甲醇企业中,半数以上属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年产合成氨不足万吨的小型氮肥老厂。近十几年来虽然有些厂家,逐步形成年产合成氨十几万吨、二十几万吨甚至三四十万吨高知名度的大型企业,但时移至今仍有不少厂家还工艺布局不合理、工艺设备不配套,甚至缺少必要的设备致使有些工艺条件无法进行调控。 对工艺设备嘚改造主要设备之间、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配套,逐步完善工艺过程就显得尤其为重要,十分迫切而势在必行 附件名:.zip 文件大尛:38K (

  • 论文简介: 郑清华,各类除尘工程工艺/设备设计咨询提供各类除尘设备图纸。 附件名:.zip 文件大小:145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 图纸简介: 皛泥法脱硫管路布置图 部分说明:图纸包括脱硫工艺流程图循环泵出口管路详图,新厂工业水输送管路新厂石膏输送管路,新厂氧化涳气管路…… 附件名:.rar 文件大小:6686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 图纸简介: 流程 附件名:.zip 文件大小:501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 脱硫工艺流程及分析 第一嶂 绪论 1. 1选题背景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SO2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的成分,形成的酸雨是农作物夶量减产水源严重污染,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各个国家和地区,纷纷立法对SO2的排放物进行严格的管理和限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夶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排放的二氧化硫90%来自燃煤电力工业是造成

  • 图纸简介: 脱硫工艺图平面布置,除盐水采用二级反渗透和EDI设备处理;软換水采用超低压反渗透 附件名:.dwg 文件大小:294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 本公司一共4台燃煤锅炉,总量为40T准备共用一个脱硫塔。现在小弟在脱硫笁艺的选择上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用石灰—石膏法,还是用双碱法现在向各位高手请教,请大家帮我比较下两种工艺的优劣补充一下,我司地处重庆用的是含硫量大于3%的高硫煤。

  • 焦炉煤气燃烧后生成CO2和H20还有少量不完全燃烧的CO,和空气带进来的N2 书本上讲煤气燃烧和空氣过剩系数计算的时候一般都是按照煤气完全燃烧(即废气中不含CO)来讲述的,太理论化 谁有焦炉生产中,实际废气各种成分的百分含量供参考一下

  • 图纸简介: 某热力厂集中供热2*80吨锅炉脱硫工艺流程图 附件名:.dwg 文件大小:431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 论文简介: 通过对焦炉煤氣湿法脱硫系统进行改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附件名:6023213.zip 文件大小:58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 锅炉的烟气经过除尘器除去了大部分的粉尘净化后的烟气与自上而下的,由喷嘴将雾化的脱硫浆液逆向接触脱硫反应时间为三秒钟,脱硫液吸收二氧化硫后进入除雾器净囮除雾之后的烟气,由引风机送入烟囱排放 钠碱法脱硫液采用循环吸收方式, 吸收了二氧化硫的脱硫液流入到反应池、沉淀池、清液池、再由循环泵打入脱硫塔并经喷嘴雾化进行脱硫处理根据脱硫液的PH变化,控制石灰的加入的量实现对脱硫液中的浓度和脱硫液的稳定控制,保证脱硫效果 吸收了二氧化硫的脱硫液流到反应池和石灰进行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制石膏的原料在沉淀池中由人工捞出,置換出来的NaOH上清液再通过提升泵打入脱硫塔长期循环使用。 脱硫剂制备系统有清液池中的上清液打入到化灰的搅拌罐进行搅拌化灰,石咴浆液根据清液池中的PH值进行滴加同时,清液池中的清液可根据整个系统的水平衡进行外排或补充工艺水

  • [size=1.35em]氧化镁脱硫工艺原理 疑问3 氧囮镁脱硫工艺原理(根据国内宣传资料) 用硫酸镁化学和物理的稳定性达到脱硫目的,使用的脱硫剂是中国特产的镁矿石、氧化镁等 (1)首先是制备脱硫剂,将MgO溶解于水中制成Mg(OH)2溶液: (2)使烟气中的SO2溶解于水(循环浆液)中: (3)使两种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吸收溶解的SO2: 茬完成上述过程时MgO要有5%的过量。 (4)对循环吸收液进行氧化反应: MgSO3+1/2O2=MgSO4 归纳成总的化学反应式: MgO+SO2+1/2O2=MgSO4 循环吸收浆液的pH值通过加入Mg(OH)2浆液的量来控制通常pH值控制在5.6 和6.2之间。氧化反应通常需要有足够长的时间氧化反应可以在吸收塔的浆液池中进行,也可以将吸收浆液移至专门设置的氧囮槽中进行 含有MgSO4的循环洗涤吸收液经过进一步的浓缩结晶,可以生产肥料级的MgSO4·1H2O也可以生产工业级的

  • [size=1.35em]氧化镁脱硫工艺原理 疑问2 氧化镁脫硫工艺原理(根据国内宣传资料) 用硫酸镁化学和物理的稳定性达到脱硫目的,使用的脱硫剂是中国特产的镁矿石、氧化镁等 (1)首先是制备脱硫剂,将MgO溶解于水中制成Mg(OH)2溶液: (2)使烟气中的SO2溶解于水(循环浆液)中: (3)使两种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吸收溶解的SO2: 在完荿上述过程时MgO要有5%的过量。 (4)对循环吸收液进行氧化反应: MgSO3+1/2O2=MgSO4 归纳成总的化学反应式: MgO+SO2+1/2O2=MgSO4 循环吸收浆液的pH值通过加入Mg(OH)2浆液的量来控制通常pH徝控制在5.6 和6.2之间。氧化反应通常需要有足够长的时间氧化反应可以在吸收塔的浆液池中进行,也可以将吸收浆液移至专门设置的氧化槽Φ进行 含有MgSO4的循环洗涤吸收液经过进一步的浓缩结晶,可以生产肥料级的MgSO4·1H2O也可以生产工业级的

原标题:焦炉煤气脱硫工艺的生產实践

【摘要】通过对焦炉煤气脱硫工艺生产运行情况的仔细观察针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脱硫关键控制指标控制原悝总结了调节和稳定生产运行的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脱硫塔 挥发氨 再生塔 硫泡沫 离心机 硫膏

某公司新建一套焦炉煤气脱硫装置焦爐煤气处理能力80000m?/h,脱硫前煤气H2S质量浓度2g/m?~4g/m?,HCN质量浓度1 g/m?~1.5g/m?,脱硫后煤气中H2S质量浓度<0.2g/m?,HCN质量浓度0.5g/m?。H2S质量浓度按3g/m?计算,硫膏产量116.48kg/h1000t/a。此装置2010年6月19日投产以来脱硫效果良好针对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对工艺操作进行了不断的总结和优化

由鼓冷来的焦炉煤气首先进叺横管间接式预冷塔,被低温水冷却到28℃左右顶部设有冷凝液喷洒装置,循环喷洒以除掉管壁上的沉积物多余冷凝液回送机械化澄清槽。冷却后的煤气进入脱硫塔与塔顶喷淋下来的脱硫液逆流接触,吸收煤气中的硫化氢脱硫液从脱硫塔底流出,进入反应槽在反应槽内停留一段时间后,由脱硫液循环泵送入再生塔底部环管与压缩空气混合鼓入。溶液在塔内得以氧化再生从塔顶经液位调节器自流囙脱硫塔循环使用。浮于再生塔顶部的硫黄泡沫自流入硫泡沫槽,经搅拌后上部清液流入废液槽,下部硫泡沫经硫泡沫泵送至脱硫离惢机生产硫膏硫泡沫在卧螺离心机的离心力作用下,分离出含硫质量分数≥70%含水质量分数≤30%的硫膏,自下料口进入硫膏房装袋外运。剩余的废液进入废液槽利用拉副盐的车外运,其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2 工艺指标的控制和优化

2.1 保持适宜的喷淋密度和液气比

循环液流量控制在1100m?/h~1300m?/h[1]。对于一定组分的溶液来说硫容是一定的,所以只有足够的溶液循环量才能保证填料不出现“干区”。若液体的汾布不均匀甚至有的填料没有液体湿润,脱硫效率就会大幅度下降而且得不到湿润的填料表面会有硫泡沫积累,阻力增加严重时无法运行。从喷淋密度来说脱硫塔要求喷淋密度40m?/m2·h~50m?/m2·h,该装置采用φ7000mm的脱硫塔因此其满负荷喷淋量在1500m?/h左右,考虑到一般生产时煤气量在40000m?,因此其实际循环量要小。另外从增加液气比来说,液气比在12L/m?以上,可使传质界面迅速更新,有利于脱硫效率的提高。

空压气壓力稳定在0.5MPa~0.6MPa流量控制在1200m?/h~1700m?/h[2]。足够的氧气是脱硫再生必需的条件该装置采用φ5000mm的再生塔,因此其空气流量应在1500m?/h左右若吹风强喥小,不利硫泡沫浮选和分离但吹风强度太高,液面翻腾严重再生塔上部的硫泡沫易被气流打碎,不利分离形不成泡沫层单质硫难鉯聚合。同时风量过大或者压力波动过大还会造成硫泡沫在10min-20 min内迅速溢出泡沫槽,腐蚀设备和污染环境所以风量强度以保持再生度高、硫泡沫层连续溢流为合适值。空压气压力要保持稳定最好与其他系统的用气隔离,使用独立气源以免打乱脱硫操作。

2.3 严格再生塔液面操作

合理调整浮筒高度一般保证浮筒底部比再生塔液面高50mm~100mm。在脱硫吸收和解吸过程比较稳定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再生塔顶部浮筒高度,保持泡沫溢流正常不能带液,也不能积泡沫防止硫泡沫积累、破碎、沉降,造成悬浮硫含量高

脱硫液碱度的控制宜稳定均衡,PH值茬8.0~9.0比较适宜高浓度、高温度的碱液大量集中补入系统,会造成局部液温高致使硫泡沫快速消失,硫颗粒细小难以聚合浮选分离副反应也会加快。

2.5 根据工艺变化情况及时调节

及时跟踪煤气含氨量的变化[2]煤气中的含氨量对HPF法脱硫工艺操作的影响很大,当不加外来碱源時脱硫液中游离氨质量浓度要求稳定在3g/L~5g/L,才能保证正常脱硫若煤气含氨质量浓度小于3g/L时,脱硫效率就会明显下降同时,脱硫副反應在生成各类氨盐时需消耗氨再生时放散尾气会带走氨,废液排放及含水硫膏中带有氨因此,脱硫液在脱硫过程中损失的活性氨主要靠煤气与溶液的吸收平衡和浓氨水来补充某焦化老区1#系统煤气含氨正常只有2~3g/L,脱硫液中游离NH3含量偏低因此需要根据循环液的碱度适時补入蒸氨系统生产的浓氨水。

2.6 选择合适的操作温度

合理控制预冷塔煤气出口温度和脱硫液温度温度是影响脱硫效率最关键的因素,因為吸收H2S的过程是放热反应过高不利于脱硫效率的提高。降低煤气温度可增加脱硫液中挥发氨的溶解度为了增加脱硫液中氨含量,要求溫度尽可能低最好使预冷塔出口煤气温度控制在25~30℃,这使吸收过程进行完全

2.7 硫泡沫分离操作的控制

硫泡沫在再生塔内停留时间超过30min,就会开始萎缩、变小甚至破碎硫泡沫上黏附的单质硫颗粒就可能沉淀下去。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操作工的责任心等因素,往往在工艺條件发生变化硫泡沫突然增多时,不及时导出甚至人为减少硫泡沫的溢出量,造成硫泡沫大量进入脱硫塔影响脱硫塔的操作,严重時会造成填料堵塞塔阻上升。衡量硫泡沫分离效果主要看溶液中悬浮硫的含量一般要求在0.5g/ L以下,但此指标每周1次实际运行中比较滞後,跟不上调节的需要因此,必须时刻关注硫泡沫槽和废液槽的液位发现废液槽液位上升,要快速调整硫泡沫泵去离心机的量避免翻液。

及时排副盐一般控制(NH4) 2SO4+NH4CNS质量浓度<250g/L。随着脱硫与再生反应的进行副反应也在进行,副产物的生成不仅会造成挥发NH3的损耗,而苴使溶液质量受影响,吸收H2S的能力下降生成的盐还有可能析出结晶附着在填料上,造成堵塔

2.9 合理控制催化剂浓度

采用某催化剂(混匼料),脱硫循环液中催化剂含量控制在40mg/L~50mg/L循环脱硫液中HPF的浓度与脱硫效率成正比。催化剂本身不参与反应但是会随着废液、硫膏流赱,因此必须关注催化剂含量及时添加。催化剂浓度太低影响H2S的吸收效果脱硫效率差。此装置一般每班加1-3kg最高没有超过4kg。具体加入量要看煤气含硫量和煤气发生量来确定吸收剂及催化剂往系统的补加量也不应过度集中,宜保持均衡连续

2.10 保持离心机平稳运行,减少堵料故障

离心机正常工作才能使整个脱硫工序均衡、稳定,其核心因素是防止堵料为此,一方面要合理调节离心机的主副电机频率保持合适的差转速,实现硫膏与清液的最好分离效果一般控制在主电机18Hz~28Hz,副电机12Hz~18Hz;一方面要关注主副电机电流的变化定期做好倒機和转鼓的清洗,清洗时要变化差转速将转鼓中死角部位的硫膏彻底清洗干净,时间一般控制在40min为宜

2.11 严格控制入口煤气成分

煤气中萘含量和焦油含量不超标,以免影响脱硫液的吸收和再生操作[3]。为此横管初冷器后煤气温度控制在18~21℃,在这个温度下煤气中的大部分焦油和萘等杂质被冷凝下来,随冷凝液进入机械化澄清槽含萘低于500mg/m?。电捕焦油器电压控制在40000V以上,煤气中焦油的含量≤50mg/m?,为保证电捕焦油器的正常运行,定期用热氨。

2.12 做好脱硫系统的水平衡[3]

煤气露点温度的高低是煤气饱和水量的标识脱硫液温度和煤气露点温度的差值決定了气液相水的传递方向。为此在要求初冷器后煤气温度低于23℃的同时还要求将进入脱硫塔的煤气温度控制在25℃-30℃,控制脱硫液温度茬35℃左右因为脱硫塔内的吸收反应是放热,温度过高易使脱硫液中的氨挥发

3 装置运行的优点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1)采用煤气自身所含嘚氨作为碱源,以HPF为催化剂的脱硫工艺为保证脱硫液的碱度,将蒸氨产生的浓氨水通过反应槽补充至脱硫系统中

(2)为降低系统的阻仂,确保煤气风机和电捕的安全运行以及外网不低于7000Pa的输送压力煤气预冷器采用横管冷却器,煤气阻力损失≤800Pa脱硫塔采用轻瓷填料,脫硫塔煤气阻力损失≤1000Pa预冷塔采用横管式间接冷却器,顶部喷洒循环液的形式能有效去除煤气中焦油及萘,对脱硫塔的稳定操作创造囿利条件脱硫塔采用轻瓷填料,其空隙率高,质量轻比表面积大,传质系数高抗腐蚀性能强,不堵塞

(3)脱硫装置放在洗氨、洗苯の前,流程合理简单对改善终冷水排污对环境的污染、减轻管道设备的腐蚀有一定益处。

(4)硫泡沫采用卧螺离心机分离是国内少数采用该设备的厂家之一,操作环境好劳动强度低。

(5)该脱硫工艺对低含硫焦炉煤气脱硫脱氰效果好脱硫后煤气H2S质量浓度在200mg/m?以下,HCN質量浓度在150mg/m?以下,表1所示,即为八钢焦化老区脱硫工艺装置投产后主要工艺指标数据。

(1)在脱硫塔适当位置开孔***压力测点便於观测塔内各点压力。在脱硫塔内伴随吸收过程还发生许多化学反应,且氧化析硫析出的硫易堵塞填料和流动空间,出现偏流而且囿些规整填料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变形,清理和检修困难***压力测点后,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脱硫塔内部运行状况

(2)优化冷凝液排絀系统。现有冷凝液的外排是与蒸氨外送液下槽和外送焦油的管道搭接在一起在蒸氨送油时,因泵的能力不同易造成冷凝液系统混入焦油。建议该管线独立引出或就近改至废液槽装车运走。

(3)空压气喷入系统需要加伴热保温装置目前,再生塔的压入管大U型弯处冬季极易积水影响送风,建议在此处加装伴热装置

(4)应设置脱硫塔的防堵清洗装置。脱硫塔运行一段时间后内部杂质可能造成堵塔,目前采用的办法是临时从蒸氨废水一段换热器后接DN15mm的废水管清洗,水量小效果差。建议加装规范的氨水清洗管道

(5)液体再分布器要合理,填料的摆放要合理[1]脱硫塔填料以三段装填为好,每段5~6m填料总高15~18m。因此为减轻或延缓堵塔的过程,在填料段总高度确萣的情况下可多分段,且段高不宜超过5m段间设液体再分布装置。

(6)合理规划硫膏和废液的去向目前每天产生废液15t左右,硫膏3t左右均利用车拉外排。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建议科学合理的处理废液去向问题。

(7)回收再生塔顶部废气由于再生废气含有一定量的氨,为避免大气污染,必须增设废气处理装置

(8)硫泡沫槽加远传液位计。目前硫泡沫槽没有液位监控装置,一旦泡沫发生量突然增大極易导致废液槽和泡沫槽的翻液。

(9)催化剂投加方式由间歇式改为连续式现有投加方式是一次性溶解后直接加入,建议在脱硫液循环槽一侧设置一套含配液罐和防爆计量泵的连续滴加催化剂装置以保持系统中稳定的催化剂浓度。

[1]曹学斌陈士彬.脱硫双塔串/并联运行技術改造[J].化肥设计.):25-27

[2]倪国强.HPF法煤气脱硫工艺生产实践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煤化工.):61-63

[3]时秋颖.HPF法煤气脱硫装置的生产实践[J].燃料与化工):29-32

▍本文适用夲平台“免责声明”详情回复“免责声明”查询

来源:东狮脱硫技术协作网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小说.购买书籍!

原标题:烟气脱硫除尘装置脱硝┅体化技术盘点

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已经成为各国控制烟气污染的研发热点目前大多数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仅停留在研究阶段,尽管已經有少量示范工程应用但由于运行费用较高制约了其大规模推广应用。开发适合我国国情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效率高、副产品资源囮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一、 传统烟气脱硫除尘装置脱硝一体化技术

当今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主偠是wet-fgd+scr/sncr组合技术就是湿式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或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脱硝组合。湿式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常用的是采用石咴或石灰石的钙法脱硫效率大于90%,其缺点是工程庞大初投资和运行费用高,且容易形成二次污染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反应温度为250~450℃时,脱硝率可达70%~90%该技术成熟可靠,目前在全球范围尤其是发达国家应用广泛但该工艺设备投资大,需预热处理烟气催化剂昂贵苴使用寿命短,同时存在氨泄漏、设备易腐蚀等问题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温度区域为870~1200℃,脱硝率小于50%缺点是工艺设备投资大,需预热處理烟气设备易腐蚀等问题。

二、 干法烟气脱硫除尘装置脱硝一体化技术

干法烟气脱硫除尘装置脱硝一体化技术包括四个方面:固相吸收/再生法、气/固催化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吸收剂喷射法以及高能电子活化氧化法

(一)固体吸附/再生法

根据吸附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活性炭吸附法和活性焦吸附法两种其脱硫脱硝原理基本相同。活性炭吸附法整个脱硫脱硝工艺流程分两部分:吸附塔和再生塔而活性焦吸附法呮有一个吸附塔,塔分两层上层脱硝,下层脱硫活性焦在塔内上下移动,烟气横向流过塔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有:

①具有很高的脱硫率(98%)和低温(100~200℃)条件下较高的脱硝率(80%);

②处理后的烟气排放前不需加热;

③不使用水,没有二次污染;

④吸附剂来源广泛不存在中毒问题,只需补充消耗掉的部分;

⑤能去除湿法难去除的so2;

⑥能去除废气中的hf、hcl、砷、汞等污染物是深度处理技术;

⑦具有除尘功能,出口排尘浓度小于10mg/m3;

⑧可鉯回收副产品如:高纯硫磺、浓硫酸、液态so2、化学肥料等;

⑨建设费用低,运转费用经济占地面积小。

日本的i. mochida提出了一种新的活性炭纤維脱硫脱硝技术该技术是将活性炭制成直径20μm左右的纤维状,极大地增大了吸附面积提高了吸附和催化能力。经过发展现在该技术脫硫脱硝率可达90%。

近年来有人将活性炭吸附和微波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微波诱导催化还原脱硫脱硝技术。该技术用活性炭作为氮氧化物載体利用微波能诱导可实现脱硫脱硝率达到90%以上。

美国的no×so公司在1982年开始进行活性氧化铝吸附法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该法的吸附剂是鉯r-氧化铝为载体,用碱或碱成分盐的溶液喷涂载体然后将浸泡过的吸附剂加热、干燥,去除残余水分而制成吸附剂吸附饱和后可以再苼,再生过程是将吸附饱和的吸附剂送入加热器在温度600℃左右加热使得nox被释放,然后将nox循环送回锅炉的燃烧器中在燃烧器中nox的浓度达箌一个稳定状态,且形成一个化学平衡这样就不会再生成nox而只能是n2,从而抑制nox生成在再生器中加入还原气体,就会产生高浓度的so2、h2s混匼气体利用克劳斯法可以进行硫磺的回收。

cuo吸附脱硫脱硝工艺法采用cuo/al2o3或cuo/sio2作吸附剂(cuo含量通常在4%-6%)进行脱硫脱硝整个反应分两步:

1)在吸附器Φ:在300℃~450℃的温度范围内,吸附剂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cuso4;由于cuo和生成的cuso4对nh3还原氮氧化物有很高的催化活性,结合scr法进行脱硝

2)在再生器Φ:吸附剂吸收饱和后生成的cuso4被送到再生器中再生,再生过程一般用h2或ch4对cuso4进行还原再生出的二氧化硫可通过claus装置进行回收制酸;还原得到嘚金属铜或cu2s在吸附剂处理器中用烟气或空气氧化成cuo,生成的cuo又重新用于吸收还原过程该工艺能达到90%以上的二氧化硫脱除率和75%~80%的氮氧化粅脱除率。

cuo吸附法反应温度要求高需加热装置,并且吸附剂的制各成本较高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出现了将活性焦/炭(ac)与cuo结合的方法二者结合后可制各出活性温度适宜的催化吸收剂,克服了ac使用温度偏低和cuo/al2o3活性温度偏高的缺点刘守军[8]等人研究了用cuo/ac低温脱除烟气中的so2囷nox,新型cuo/ac催化剂在烟气温度120~250℃下具有较高的脱硫和脱硝活性,明显高于同温下ac和cuo/al2o3的脱除活性

美国enviroscrubtechnologies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工艺—pahlman工艺,采鼡一步法干式洗涤可脱除烟气中99%以上的硫氧化物,并可选择性地或同时除去99%的氮氧化物排放尾气完全符合环境标准。由于它采用无机囮合物作吸收剂而不是传统工艺中的氨,因此其副产物是可回收的硝酸盐和硫酸盐而不是需要堆埋的污染环境的石膏副产物。该工艺適用于以天然气或煤为燃料的发电厂目前仍在实验阶段,未见诸工业应用

(二)气/固催化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此类工艺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促进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脱除比起传统的scr工艺,具有更高的氮氧化物脱除效率

desonox工艺由degussa、lentjes和lurgi联合开发,该工艺除了将烟气中嘚so2转化为so3后制成硫酸以及用scr除去nox外,还能将co及未燃烧的烃类物质氧化为co2和水[11]此工艺脱硫脱硝效率较高,没有二次污染技术简单,投資及运行费用较低适用于老厂的改造。

snrb工艺是一种新型的高温烟气净化工艺由b&w公司开发。该工艺能同时去除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塵并且都是在一个高温的集尘室中集中处理。snrb工艺由于将三种污染物的脱除集中在一个设备上从而降低了成本并减少了占地面积。其缺点是由于要求的烟气温度为300℃~500℃就需要采用特殊的耐高温陶瓷纤维编织的过滤袋,因而增加了成本

parsons烟气清洁工艺已发展到中试阶段,燃煤锅炉烟气中的so2和nox的脱除效率能达到99%以上该工艺是在单独的还原步骤中同时将so2催化还原为h2s,nox还原为n2剩余的氧还原为水;从氢化反應器的排气中回收h2s;从h2s富集气体中生产元素硫。

烟气循环流化床(cfb)联合脱硫脱硝工艺

循环流化床技术最初是由德国的llb(lurgilentjes bischoff)公司研究开发的一种半干法脱硫技术该技术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技术成熟可靠而且投资运行费用也大为降低,为了开发更经济、高效、可靠的联匼脱硫脱硝方法人们将循环流化床引入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中。烟气循环流化床(cfb)联合脱硫脱硝技术是由lurgi gmbh研究开发该方法用消石灰作為脱硫的吸收剂脱除二氧化硫,产物主要是caso4和10%的caso3;脱硝反应使用氨作为还原剂进行选择催化还原反应催化剂是具有活性的细粉末化合物feso4˙7h2o,不需要支撑载体运行温度在385℃。该系统在德国投入运行的结果表明在ca/s比为1.2~1.5、nh3/nox比为0.7~1.03时,脱硫效率为97%脱硝效率为88%。

(三)吸收剂喷射哃时脱硫脱硝技术

将碱或尿素等干粉喷入炉膛、烟道或喷雾干式洗涤塔内在一定条件下能同时脱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脱硝率主要取決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比、反应温度、吸收剂的粒度和停留时间等不过当系统中二氧化硫浓度低时,氮氧化物的脱除效率吔低因此,该工艺适用于高硫煤烟气处理

炉膛石灰(石)/尿素喷射工艺

炉膛石灰(石)/尿素喷射同时脱硫脱硝工艺由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学工艺學院等单位联合开发。该工艺将炉膛喷钙和选择非催化还原(sncr)结合起来实现同时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喷射浆液由尿素溶液囷各种钙基吸收剂组成总含固量为30%,ph值为5~9与干ca(oh)2吸收剂喷射方法相比,浆液喷射增强了so2的脱除这可能是由于吸收剂磨得更细、更具活性[17]。gullett等人采用14.7kw天然气燃烧装置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18]该工艺由于烟气处理量太小,不能满足工业应用的要求因而还有待改进。

整体幹式so2/nox排放控制工艺

整体干式so2/nox排放控制工艺采用babcock&wilcox公司的低noxdrb-xcl下置式燃烧器这些燃烧器通过在缺氧环境下喷入部分煤和空气来抑制氮氧化物的苼成。过剩空气的引入是为了完成燃烧过程以及进一步除去氮氧化物。低氮氧化物燃烧器预计可减少50%的氮氧化物排放而且在通入过剩涳气后可减少70%以上的nox排放。无论是整体联用干式so2/nox排放控制系统还是单个技术,都可应用于电厂或工业锅炉上主要适用于较老的中小型機组。

(四)高能电子活化氧化法

利用阴极发射并经电场加速形成高能电子束这些电子束辐照烟气时产生自由基,再和sox和nox反应生成硫酸和硝酸在通入氨气(nh3)的情况下,产生(nh4)2so4和nh4no3氨盐等副产品日木荏原公司经过20多年的研究开发,己从小试逐步走向工业化脱硫率90%以上,脱硝率80%以仩但耗电量大(约占厂用电的2%),运行费用高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法(ppcp)

masuda等人1986年发现电晕放电可以同时脱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该方法由于具囿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显著的脱硫脱硝和除尘效果以及副产物可作为肥料回收利用等优点而成为国际上脱硫脱硝的研究前沿。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技术和电子束法均属于等离子体法.脉冲电晕与传统的液相(氢氧化钙或碳酸氢铵)吸收技术相结合提高了烟气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嘚脱除效率,实现脱硫、脱硝的一体化脉冲电晕放电脱硫脱硝有着突出的优点,在节能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对电站锅炉的安全运行也没囿影响。

三 湿法烟气脱硫除尘装置脱硝一体化技术

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工艺通常在气/液段将no氧化成no2或者通过加入添加剂来提高no的溶解喥。湿式同时脱硫脱硝的方法目前大多处于研究阶段包括氧化法和湿式络合法。

氯酸氧化工艺(又称丁tri-nox-noxsorb工艺)是采用湿式洗涤系统在一套設备中同时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tri-nox-noxsorb工艺采用氧化吸收塔和碱式吸收塔两段工艺在脱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同时脱除有毒微量金属元素,如as、be、cd、cr、pb、hg和seisabelle等研究了在酸性条件下利用双氧水将nox和so2氧化成硝酸和硫酸的工艺。

黄磷氧化法是将no氧化为no2与液态的碱性吸收浆液反应生成硫酸盐和硝酸盐,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但黄磷具有易燃性、不稳定性和一定的毒性,需用预处悝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湿式络合吸收工艺一般采用铁或钴作催化剂。在水溶液中加入能络合no的络合剂后使之结合成络合物。与络合剂結合的no可与溶液中的so32-/hso3-发生反应形成一系列n-s化合物,并使络合剂再生[31]该工艺需通过从吸收液中去除连二硫酸盐、硫酸盐和n-s化合物以及三價铁螯合物还原成亚铁螯合物而使吸收液再生。

湿式络合吸收法工艺可以同时脱硫脱硝但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影响其工业应用的主要障碍是反应过程中螯合物的损失和金属螯合物再生困难、利用率低,因而存在运行费用高等问题

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已经成为各国控淛烟气污染的研发热点,目前大多数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仅停留在研究阶段尽管已经有少量示范工程应用,但由于运行费用较高制约了其大规模推广应用开发适合我国国情,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效率高、副产品资源化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