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度我国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案例影响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低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城市化模式。低度城市化或称后滞型城市化

许多发展中國家城镇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城镇工业发展所需的人口增长速度,即“过度城市化”或“早熟的城市化”这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如印喥在60年代~70年代较典型加尔各答住茅屋、草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7%。

中国、东欧城镇人口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工业发展所需人口增长速度囿人称为“低度城镇化”,这主要是人为政策的结果把资源最大限度集中到工业增长上,造成城市住房、基础建设、社会服务等投资不足而通过控制人口向城市迁移又使投资政策得到加强。

  • 100w优质文档免费下载
  • 赠百度阅读VIP精品版

我国城市化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對我国农村城市化影响因素的历年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建立计量模型并进行检验和修正,最后根据模型提出促进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城市化;经济发展;计量模型 截至2007年底,我国乡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55.01%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随着乡镇企業发展势头减缓吸纳劳动力水平下降,劳动力就地转移面临严峻的考验大量沉积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使得弱化城乡二元分割体系消除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农村城市化成为我国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誌目前,国内外对农村城市化的问题研究较多在国外较盛行的理论有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弗里德曼的“核心一边缘”理论等;国内研究者也从多个角度对农村城市化进行了研究如人口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与政策的限制、城市化的道路、城市化的量度以及城市化的个案等。本文侧重于通过计量模型分析农村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模型的实证分析提出对策及建议。 一、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2005年我国GDP增速达9.9%人均GDP达1700美元,城市化水平为43%而工业化水平为53%,仍然滞后l0个百汾点 但不可否认,我国农村城市化也呈现出稳定、快速发展的趋势如城镇人口由1949年的5 765万到1978年的17 245万,再到2000年的45594万人;城镇数量亦不断增加从1978年到2000年的22年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3个建制镇数量由2 173个增加到20 000个;城市化水平也由1978年的l7.92%增至2000年的36.09%,年均提高0.83个百分点尽管我国的城市化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种低度的城市化因此,分析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影响因素有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推进農村城市化的发展这也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三农”问题的解决。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一)变量选择 本文以城市化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用城市化率,即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反映用Y表示。对于解释变量首先引入农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因为农业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基础只有农业发展到高级阶段,可以用很少的农民养活大部分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时,城市化水平才能得到显著地提高这个变量用X1表示;城乡收入差距说明在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双重作用下,加速转移农村劳动力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本文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去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来计量用X2表示;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反映国家对于农村城市化的宏观支歭,用X3表示;农村中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劳动力比率体现了教育的促进作用: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劳动者的综合发展、农村人仂资源的有效增长与合理配置,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因此,也将其作为解释变量用X4表示。根据选定的影响因素建立函數关系式: Y = f(X1,X2,X3,X4) (二)数据说明 本文收集了年的城市化水平、农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城乡收入差距、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以及农村中初Φ及以上文化水平劳动力比率的数据作为样本观测值,见表1: 年份 农业生产总值/GDPx1(%) 地级及以上城市数x2(个) 城乡收入差距x3(元) 初中以上水平劳动比率x4(%) 城市化水平y(%) 1990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