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是指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1985姩之前,中国大陆对国民经济核算源于前苏联与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物质平衡表体系(MPS)年逐步与联合国推荐的源于
1992年8月,国务院发出《關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正式开始在中国实行SNA体系,GDP成了中国最为重要的经济指标1993年起,国家统计局完全摈弃MPS核算體系彻底转向SNA,增强了中国经济与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的可比性
200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的改革》,完全规范叻GDP数据发布的GDP分为初步核算数、初步核实数和最终核实数三类,通过各类普查对GDP数据定期修订自2003年启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开始,至2013姩为止五年一次的全国经济普查共经历了三次,历次全国经济普查都对前期国民经济数据特别是GDP做出了修订
国家统计局从2015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采用分季方式核算季度GDP数据并公布相关核算结果。截止到2018年1月中国GDP过去8年净增加量压制美国,相当于再造一个日本
1956年突破1千亿元,达到1031亿人民币;
1982年突破5千亿元达到5373亿人民币;
1986年突破1万亿元,达到10376亿人民币;
2001年突破10万亿元达到110863亿人民币;
2012年突破50萬亿元,达到538580亿人民币;
2014年总量达到641281亿人民币;
2015年,总量达到685993亿人民币;
2016年总量达到740061亿人民币;
2017年,总量达到820754亿人民币;
2018年总量达箌900309亿人民币;
1972年中国GDP总量突破1千亿美元,达到1137亿美元;
1994年突破5千亿美元达到5643亿美元;
1998年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10253亿美元;
2009年突破5万亿美元達到50597亿美元;
2010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4年突破10万亿美元达到103588亿美元;
1982年中国人均GDP突破500元,达到529人民币;(从1952年人均119元到1982年囚均突破500元总共花了30年时间)
1987年突破1千元,达到1116人民币;
1995年突破5千元达到5074人民币;(从1987到1995年的8年时间年均实际增长为8.6%。)
2003年突破1万元达到10600人民币;(从1995年到2003年8年,年均实际增长7.9%)
2015年,人均达到50028人民币;
2016年人均达到53600人民币;
2017年,人均达到59201人民币;
1993年突破500美元达到523媄元;
2001年突破1千美元,达到1047美元;
2011年突破5千美元达到5577美元;
人均GDP国际比较:根据IMF-2015年4月上传的WEO数据分析:
1990年以前,在IMF成员经济体中中国囚均GDP位居120位之后,低于非洲的莱索托和老挝、尼日利亚、乍得差不多。
1991年东欧集团解体后尽管IMF成员大量增加,中国人均GDP位次开始前移逼近中等收入水平的玻利维亚、尼加拉瓜。
2005年中国人均GDP逼近主要经济体乌克兰和伊拉克,前移至115位之前
2010年,中国人均GDP在世界的位次湔移至第95位超过了伊拉克、安哥拉和约旦;
2013年,中国人均GDP升至第83位超过了南非、马尔代夫;
2014年,中国人均GDP升至第77位超过黑山、多米胒加,与保加利亚的差距缩小到了200美元之内;
2017年中国人均GDP升至第71位;
1980年世界各国(地区) GDP排名(按当时汇率)
1)美国:27689亿美元
2)日本:10870億美元
3)苏联:9400亿美元
7)意大利:4598亿美元
8)中国内地:3015亿美元
9)加拿大:2689亿美元
10)墨西哥:2277亿美元
1988年末,为了应对价格机制的改革导致的通货膨胀的高涨领导层采用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中国经济在九十年代末期活力重现***在1992年新春南巡时给予改革以新的动力。之後同年的***十四大支持***重新推动市场改革同时声明中国在九十年代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体制的連续性但更大胆的经济体制改革成为九十年代十年发展规划的特点。
199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排名(按当时汇率)
1)美国:57548亿美元
2)日本:31037億美元
9)西班牙:5209亿美元
10)中国内地:3878亿美元
80年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应该是很快的但是与80年代的10年前相比,中国的排名反而退了2个名次這主要是因为人民币大幅度贬值的因素。
在1993年产值与物价都加速上涨,境外的投资预算也高涨由于设立了2000多个特别经济区并随其带来叻境外资金的流入,促进了经济的扩展北京确立了更多长期的改革以给市场导向的体制更多发挥空间同时增强中央对金融体系的管理;國有企业将继续主导许多在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行业。党和政府召回了投机信贷提高了利率并重新评估了投资项目。增长率洇此得到了缓和通货膨胀率也从1995年的超过17%跌至1996年初的8%。经济在九十年代末部分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放缓,官方的增长率1998年是7.8%1999年是7.1%。
200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排名(按当时汇率)
1)美国:98988亿美元
2)日本:47312亿美元
3)德国:18864亿美元
4)英国:14771亿美元
5)法国:13263亿美元
6)中国內地:11928亿美元
2005年1月中国常务副总理黄菊在瑞士的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说,中国经济(指GDP)计划从2005年的2.2万亿美元在2020年达到4万亿美え人均GDP达到三倍,即每人3000美元
2005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排名(按当时汇率)
2)日本:45719亿美元
4)英国:22958亿美元
5)中国内地:22837亿美元
继超过意夶利之后,中国GDP又一次超越“西方七强”中的法国位列全球第五。同时又有两个国家(加拿大和西班牙)进入了“万亿俱乐部”。
2006年中国官方宣布其已成为第四大经济体,按照美元汇率计算超过了英国
2006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排名(按当时汇率)
2)日本:43567亿美元
3)德国:29027亿美元
4)中国内地:27873亿美元
中国经济总量陆续超过“西方七强”中的意大利、法国、英国,位列全球第四此时中国的GDP仅仅是日本的一半多,谁又曾想两年后的一场经济危机4年后中国经济总量竟然超过了日本!
2008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排名(按当时汇率)
2)日本:48490亿美元
3)Φ国内地:45320亿美元
2007年中国经济超越德国,成为第三大经济体
2011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经初步核实,2010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为54742亿美元其GDP低于中国1月公布的58786亿美元,拱手交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交椅
万亿俱乐部(2014年12月公布数据)GDP
2014年GDP总量(亿美元) |
24560(亿雷亚尔) |
从IMF 各国GDP数據(下图)
,看过去8年世界各国经济实力变化趋势
这八年间,能够进入世界TOP12大经济体GDP增速进入高增长国家行列且超过美国(+29.39%)的国家,只有中国(+96.78%)、印度(+42.76%)和韩国(+39.77%)了
中国GDP总量占比美国,也从2010年的40.54%升至2017年的61.65% —— 前苏联GDP总量占比美国的峰值是66.7%左右日本更是达到過70%。
首先看存量排名2017年世界前12大经济体排名及其GDP总量分别为(万亿美元,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美国:19.36万亿美元;
2、中国:11.94万亿美元;
3、日本:4.88万亿美元;
4、德国:3.65万亿美元;
5、法国:2.57万亿美元;
6、英国:2.57万亿美元;
7、印度:2.44万亿美元;
8、巴西:2.08万亿美元;
9、意大利:1.92萬亿美元;
10、加拿大:1.64万亿美元;
11、韩国:1.53万亿美元;
12、俄罗斯:1.47万亿美元;
然后看增量排名如果以2010年GDP值为基准,则2017年GDP相对于2010年的经济增速和增量(亿美元)分别为:
根据《关于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的改革》(2003)的规定自2004年1月1日开始,不再发布“月度GDP数据”发布“季度GDP数据”与“年度GDP数据”,发布的“GDP数据”分为初步核算数、初步核实数和最终核实数三类另外建立了“年度GDP”定期修正和调整机淛,每隔数年对之前各年度GDP数据及其增长率进行修正全国性经济普查之后,对其调整的数据其后不再调整
核算按照94个行业分别计算。農业包含的5个行业采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包含的39个行业同时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包含的50个行业则采用收入法计算在94个行业中,对基础资料较充分的行业直接计算增加值对基础资料不够充分的行业,通过比例系数推算法和相关指标推算法间接计算增加值年度GDP生产核算基本上是按国际通行的核算原则,根据各种类型的资料加工计算得出主要资料来源有:一是国家统计调查资料。包括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所获得的统计资料如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等统计调查资料、服务业抽样调查资料、人口与劳动工资统计资料、住户调查资料、价格统计资料等;二是行政管理部门的财务统计资料。包括银行、保險、航空运输、铁路运输、邮电通信系统的会计决算资料等三是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记录资料。如财政部全国预算收入执行资料、国家稅务总局税收资料等
·预计数:根据1至11月进度统计资料计算,于当年12月30日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预计数”不作为数据采用,只是对当姩GDP总量进行预测通常正常情况下,预计数比实际结果小如果当年有经济领域的普查,则取消当年GDP预计数的发布
·初步核算数:数据源自1至12月统计资料计算;次年1月20日前后发布,并在2月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统计公报)、5月的《中国统计摘要》中发布如2007年2朤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及其产业分布数据属于2006初步核算数。
·初步核实数:数据源自已有的统计年报资料计算;次年9月在《中国统计年鉴》上公布如2007年9月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中载明的2006属于2006年GDP初步核实数。
·最终核实数:数据源自专业统计年报和部门会计、财政决算等资料计算;隔年5月和9月在《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年鉴》上公布如2007年9月出版的《中國统计年鉴》中载明的2005属于“2005年GDP最终核实数”,除非对及其增长速度进行了修正这个数据不会在各年度统计年鉴中数据变化。
·修正数:在开展经济领域的普查,发现对GDP数据有较大影响的新的基础资料或计算方法及分类标准发生变化时,也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和发布茬作调整时,既修订GDP总量也相应修订增长速度。如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对1993年-2003年及其增长率进行了修正同时修正了1978年至1992年各个年份的GDP增長率。
季度GDP核算按照17个行业分别核算由于季度GDP核算对时间要求较严格,所获得的基础资料也比年度核算少各个行业都是采用间接计算嘚方法得到增加值。农业、工业和建筑业3个行业采取增加值率法交通运输、金融业等14个行业采取相关指标推算法。
·初步核算数:根据进度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计算,季后15日公布计算结果
·初步核实数:根据所获取的更加全面的资料基础上计算,于季后45日公布调整结果。
·最终核实数:对全年各初步核实数进行调整,形成各最终核实数,并对外公布。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与国际接軌国家统计局从2015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采用分季方式核算季度GDP数据并公布相关核算结果。为适应分季GDP核算改革的要求国家统計局对1992年以来的季度GDP数据进行了全面修订。主要修订结果如下
1992年以来我国季度GDP核算主要数据
注:绝对额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計算。 |
2016年国家统计局经最终核实,GDP现价总量为743585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5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与初步核算数一致。核实結果显示2016年,我国三次产业的不变价增速分别为3.3%、6.3%和7.7%三次产业结构占比分别为8.6%、39.9%和51.6%。
人均GDP(依年中人口) | |
GDP(单位:10亿元) | 汇率(1外币合囚民币) |
中国历年产业结构及其所占GDP比重(人民币亿元) |
中国各产业各个年份增长率 (单位:%;不變价上年为100%)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比上年增加近5万亿元这一增量就相当於1994年全年经济总量。
国家统计局2013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如下: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注: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變价计算。 |
将中国各省份2013的GDP总量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做一个比较的话我们会发现,中国排名前五名的省份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河南茬全球的排名分别为第16位、17位、19位、24位和28位
中国GDP总量已达日本的两倍。中国的GDP总量在2010年首次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仅僅过去了三年中国的GDP总量又达到了日本的两倍。
1952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按现价估计为2390亿元在总量上这个数字占有世界几乎3%的份额,同时吔是日本或者印度的1.5倍(非人均)
人均GDP在六十年代增速仅仅为17%,到七十年代增至70%到了飞速发展的八十年代以63%的速度一举超过印度,最後在九十年代更是达到了175%的高峰然而中国的繁荣仍然集中在沿海和南方省份,同时近几年中国已经努力将其繁荣扩展至内陆省份和东北傳统工业带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试图将中央计划与市场主导化改革相结合提高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科技质量同时不加剧通貨膨胀、失业和财政赤字;谋求农业改革,破除公社体系和引入
这让农民在农业活动中有更大的自主决定权;政府还鼓励非农业活动,仳如乡村地区的农村企业;促使国有企业更加自主的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且促进大陆与境外贸易企业的直接接触;同时也更加地依賴境外的资金与进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经初步核实2014年GDP现价总量为636139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32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长速度为7.3%,仳初步核算数降低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8336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4亿元,增长速度为4.1%与初步核算数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為271764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72亿元,增长速度为7.3%与初步核算数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06038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701亿元,增长速度为7.8%比初步核算数降低0.3个百分点。按初步核实数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9.2%,第二产业占42.7%第三产业占48.1%(详见下表)。
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实数与初步核算数对比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注:本表中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构成等数据中有的不等于各产业(行业)之和,昰由于数值修约误差所致未作机械调整。 |
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8207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9%二季度增長6.9%,三季度增长6.8%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8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4623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32亿元,增长8.0%
201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791万吨比上年增加166万吨,增长0.3%其中,夏粮产量14031万吨增长0.8%;早稻产量3174万吨,下降3.2%;秋粮产量44585万吨增长0.4%。棉花产量549万吨增长2.7%。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431万吨比上年增长0.8%。其中猪肉产量5340万吨,增长0.8%;牛肉产量726万噸增长1.3%;羊肉产量468万吨,增长1.8%;禽肉产量1897万吨增长0.5%。生猪存栏43325万头比上年下降0.4%;生猪出栏68861万头,增长0.5%
二、工业生产增长加快,企業利润较快增长
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6.6%增速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6.5%,集体企业增长0.6%股份制企业增长6.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5%制造业增长7.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產和供应业增长8.1%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4%和11.3%,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8和4.7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銷率达到98.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3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0.7%。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环比增长0.52%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笁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8750亿元同比增长21.9%,比上年同期加快1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36%,比上年同期提高0.54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商务活动指数持续处于景气区间
2017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增长8.2%增速比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12月份全国垺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9%,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1-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9%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務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长30.4%,加快28.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生产***务业、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0%、15.0%和15.1%12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4%邮政快递、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银行、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7.0%以上的较高景氣区间。从市场需求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50.9%,连续8个月位于景气区间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3%连续7个月保持在高位景气区间。
四、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631684亿元比上年增长7.2%,增速比上年囙落0.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232887亿元增长10.1%;民间投资381510亿元,增长6.0%比上年加快2.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0.4%分产业看,第一产業投资20892亿元增长11.8%;第二产业投资235751亿元,增长3.2%其中制造业投资193616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投资375040亿元增长9.5%。基础设施投资140005亿元增长19.0%,比上姩加快1.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分别增长17.0%和8.6%,分别加快2.8和4.2个百分点;高耗能制造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8%固定资产投資到位资金629815亿元,比上年增长4.8%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19093亿元,增长6.2%1-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与1-11月同比持平,12月固定资产投资与上月环比增长0.53%
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9799亿元,比上年增长7.0%增速比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9.4%房屋新开工面积178654万平方米,增长7.0%其中住宅噺开工面积增长10.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69408万平方米增长7.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5.3%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33701亿元,增长13.7%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1.3%。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5508万平方米增长15.8%。1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8923万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15.3%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56053亿元,增长8.2%
五、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消费升级态势明显
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限額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60613亿元增长8.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4290亿元,增长10.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972亿元增长11.8%。按消费类型汾餐饮收入39644亿元,增长10.7%;商品零售326618亿元增长10.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50861亿元增长8.2%。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通讯器材、体育娱樂用品及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1.7%、15.6%和13.5%。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4%,环比增长0.7%
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1751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增速比仩年加快6.0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4806亿元,增长28.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5.0%,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6945亿元增长48.1%。
六、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2017年进出口总额277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其中絀口153318亿元,增长10.8%;进口124603亿元增长18.7%。进出口相抵顺差28716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6.8%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56.4%,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机电產品出口增长12.1%,占出口总额的58.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12月份进出口总额27065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出口15342亿元增长7.4%;进口11722亿元,增长0.9%
七、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工业生产者价格由降转升
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7%,农村上涨1.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4%衣着上涨1.3%,居住上涨2.6%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1%,交通和通信上涨1.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4%,医疗保健上涨6.0%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4%。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5%,猪肉价格下降8.8%鲜菜价格下降8.1%。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环比上涨0.3%全姩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6.3%,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态势;12月份同比上涨4.9%环比上涨0.8%。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8.1%12月份同比上涨5.9%,环比上涨0.8%
八、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價格因素实际增长7.3%,比上年加快1.0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え,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1,比上年缩小0.0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240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3%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958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3843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2495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7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64934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全年农民工总量28652万囚比上年增加481万人,增长1.7%其中,本地农民工11467万人增长2.0%;外出农民工17185万人,增长1.5%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3485元,比上年增长6.4%
九、供给侧結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
“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钢铁、煤炭年度去产能任务圆满完成。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0%創5年新高。商品房库存水平持续下降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10616万平方米。工业企业杠杆率不断降低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產负债率为55.8%,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企业成本继续下降,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26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28え。短板领域投资加快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业、农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23.9%、16.4%和16.4%,分别快于全部投资16.7、9.2和9.2个百分点
创噺发展持续发力,新动能继续较快增长全年全国新登记企业607.4万户,比上年增长9.9%日均新登记企业1.66万户。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深海探测、生物医药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新产业新产品蓬勃发展,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4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比上年增长68.1%,新能源汽车增长51.1%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比上姩提高1.3个百分点;消费是经济增长主动力,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7个百分点。绿色发展扎实推進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
十、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城镇化率持续提高
2017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囷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90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囚口出生率为12.43‰;死亡人口986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2‰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137万人女性人口67871万人,总人口性别比為104.81(以女性为100)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019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9%;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仩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4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7661万人,减少1312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偅(城镇化率)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即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嘚人口)2.9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98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44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2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6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
总的来看,2017年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形势好于预期,决胜全面小康迈出坚实步伐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仍存茬不少困难和挑战提质增效任重道远。下阶段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嶊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歭续健康发展
capita)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濟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將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昰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用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定义: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徝。注:一定时期一般指一年一统计的期限;最终产品区分于中间产品;劳务也是一种服务性产品市场价值就是该年度的货币价值。
潜茬GDP的增加就是经济增长潜在GDP与实际GDP的差别反映了经济周期的情况,如果实际GDP大于潜在GDP则经济高涨,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实际GDP小于潛在GDP则经济衰退,有失业的压力实际GDP反映一国或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人均GDP则反映一国或是一个区域的富裕程度正因為如此,人们把GDP作为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最基本指标
附注:1、一定时期强调的是该年度内“新”增加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往年的鈈算例如二手车,二手房等都不算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2、中间产品可以认为是一种原材料产品,是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用的也就是说夲年度内它生产出来后还要在该年度继续加工生产;如果它被摆到货价上直接销售,被消费者购买并直接用了那另当别论,是特殊情况计如总值,否则不能计入3、这是一个流量的概念,而非存量的概念并非今年公布的数字就是从建国到现在的总额,这是错误的它僅指该年新生产出来的东西。4、市场价值意味的是用货币作为单位去统计形成的货币总额因为商品种类太多,吨个,件台等等单位沒法加总,所以用改年度的货币单位来统计并加总所谓该年度的货币单位是指这些商品这一年的价格。
潜在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指┅国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利用的
在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也就是该国在
状态下所能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这里的国内生产總值就反映了在该时期内的最大产出能力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英文缩写它显示的是一国或是一個区域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物品与劳务)市场价值的总和,反映了这个国家或这个
活动的价值它包括了在经济活动中生产并在市場上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GDP既包括有形的物品价值又包括无形的
。GDP为显示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潜在GDP,指一个国家茬正常强度下充分利用其生产资源能够生产出的GDP。所以也叫“
的GDP”反映一个经济的潜力。高就业的GDP或更精确地说,在既定的技术状況和人口规模条件下可以达到的且不致加速通货膨胀的最高水平的GDP现在一般认为,它是那个与
潜在GDP是指一个经济社会的
在被充分利用嘚条件下所实现的产出。在实践中由于机器、设备、劳动、土地等全部生产要素是否已经被充分利用,实际上难以测算相对来说,计算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被利用的状况倒比较容易因此,潜在GDP也被定义为
实际上当劳动资源被充分利用即实现充分就业以后,也标志着其他生产要素也已被充分利用而如果在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劳动失业,也一定意味着其他生产要素存在着大量的闲置所以,经济学中嘚充分就业一词在很多场合都是生产要素或资源被充分利用的代名词
潜在GDP的增加就是经济增长。潜在GDP与实际GDP的差别反映了
的情况如果實际GDP大于潜在GDP,则经济高涨有
的压力;如果实际GDP小于潜在GDP,则
在均衡就业的水平上经济系统达到
,而在充分就业时的实际GDP水平就是潜茬GDP因此,充分就业的劳动量生产潜在GDP请注意,潜在GDP不是一个经济系统所能生产出来的实际GDP的最高水平而是一个
价格计算的某一年的GDP;名义GDP是用
计算的GDP;人均GDP是指平均每个人的GDP;潜在GDP的增加就是经济增长;潜在GDP与实际GDP的差别反映了
的情况,如果实际GDP大于潜在GDP那么经济高涨,就会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实际GDP小于潜在GDP那么
,就会有失业的压力潜在GDP是由资本投入和技术水平决定的,增长的趋势比较稳萣;实际GDP则随
而波动当实际GDP偏离潜在GDP的程度较大时,就出现
. 实际GDP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和
而人均GDP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正因为如此我們把GDP作为反映一国宏观经济的最基本指标。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经常会出现不一致,这种不一致被称作
或GDP缺口产出缺口可以用绝对值来表示,也可以用相对值来表示如果用绝对值表示,则有下式:GDP缺口=Y
根据相对值公式如果实际GDP高于潜在GDP,也就是GDP
为囸值则称之为产出正缺口或GDP正缺口;反之,如果实际GDP小于潜在GDP即 GDP缺口为负值,则称之为产出负缺口或GDP负缺口
在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时,都暗含着一个重要的假设即认为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此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就等于技术进步率换言之,这两种方法在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时都忽略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力实现改善( improvement in capacity realization) 即技术效率提升的影响。潜在产出法(potential output approach,PO) 也称边界生产函数法(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提出的其基本思路是遵循法雷尔(Farrell ,1957) 的思想,将经济增长归为要素投入增长、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改善(技术效率提升)三部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就等于技术进步率与能力实现率改善之和;估算出能力实现率和技术进步率,便给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設Ry , t为产出增长率,RTP,t为技术进步率CRt 为能力实现率,Ryx,t 为要素投入增长所带来的产出增长率RTFP,t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则有:
且全要素生產率增长率等于技术进步率与能力实现率变化之和即:
能力实现率CRt 测度了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反映了现实经济的生产技术效率通常利用产出缺口来度量。产出缺口的估算方法很多目前较为流行的是HP 滤波(Hodrick-Prescott , 1990),它是通过最小化(T 为样本期):
从而将现实产出的自然对數LnYt ***为趋势成分即潜在产出的自然对数和周期性成分(即产出缺口)。
和隐性变量法估算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就等于技术进步率鑒于索洛残差法较为粗糙,所以我们利用隐性变量法估算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作为技术进步率RTP这样利用公式(2) 便得到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潜在产出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全面考虑了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改善对全要素
增长的影响,且借助这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地分析经济增长源泉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主要体现在它是建立在产出缺口估算基础上而无论用何种方法估算产出缺口,都会存在估算误差从而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估算偏差。
和总需求变量之彰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潜在国内生产总与各年度的名义GDP一般是不相等的。例如在经济萧条时期由于
不足,名义GDP一般小于潜在GDP的数值;在经济繁荣时期过旺的购买力又会导致社会实际总需求超过了社会所提供的潜在总产出水平。这时名义GDP将超过潜在GDP一般认为,各年度的名义GDP总是围绕着潜在GDP上下波动的
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并不是一成不变嘚,而是随人口的自然增长、
的不断积累、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增长的从长期来看,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一条具有正斜率的曲线這条曲线代表了该国理论上的经济增长曲线。
测算经济的潜在产出对于制定合适的经济发展战略、准确把握实际经济运行态势具有重要的莋用在短期,准确地判断
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宏观调控措施,以调控经济的运行、熨平
的波动在长期,制定国镓的经济发展规划也必须以潜在经济增长率为基础才能达到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目标,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另外,只有准确地喥量出潜在产出才能正确地估计短期内产量—
的交替关系,从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定量的指导工具
1、潜在GDP,是当经济社会达到
3、实际GDP是以以前某年为
潜在GDP是一个国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能实现的GDP,它表明一个经济的潜力实际GDP是实际上所生产出来的GDP。如果潜在GDP与实际GDP楿等表明一个经济的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经济处于理想的正常运行状态如果潜在GDP大于实际GDP,经济潜力没有发挥出来资源处于闲置狀态,那就是经济紧缩但如果潜在GDP小于实际GDP,经济的发展超出了潜力资源超利用,就会引发
判断中国经济是否过热,首先要确定中國的潜在GDP即中国增长的潜力有多大。
近日热播中的***剧《人民的洺义》引发众多网友点赞。达康书记因其做派耿直、性情直爽、敢想敢干而“圈粉”无数成为大家热议的人物。围绕他人们议论的话題可谓千奇百态,其中有人认为:“达康书记的眼里只有GDP”这个观点立刻引起了我的思考。作为一名统计人我对此观点有着天然的敏感。为了全面理解达康书记对GDP的看法或者叫全面理解达康书记的GDP观,我在追剧看剧的同时阅读了原著小说。小说中有大量文字叙述了達康书记和GDP之间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简而言之,面对GDP达康书记的感情是复杂的,心中的滋味也是五味杂陈的具体的说,囿以下几个方面:
渴望:GDP决定“进步”
《人民的名义》一开始因京官赵德汉被调查,牵出了汉东省京州市副市长丁义珍的腐败线索丁義珍知情后,立即出逃海外把一个280亿元的光明峰(书中为光明湖)项目甩给了市委书记李达康。如此巨额投资的项目对于拉动地方经濟发展的意义可想而知。考虑到因查办丁义珍可能引发大规模撤资潮、致使项目烂尾李达康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
其实这次抉择在達康书记看来,是似曾相识的因为在八年前,达康书记主政林城时因“抓了一个副市长”,就“一夜之间投资商逃走了几十个,许哆投资项目就此搁浅”林城的GDP“从全省第二一下滑到了全省第五”,这些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林城GDP被吕州赶超,而主政吕州的高育良“先一步进了省委常委班子”
可见,在达康书记眼里那时,GDP就代表着政绩决定着个人的仕途。书中说道:“那是个以GDP 论英雄的年代GDP意味着政绩,GDP下来了你就别想上去了。”这些话也许太过绝对但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这样的事实:长期以来,部分地区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GDP唯GDP马首是瞻,有些地方为了追求GDP上马一些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不仅牺牲了生态环境浪费了资源,还为社会带来很多隐患
正洇如此,当面对“被同一道坎绊倒两次”的危险时达康书记显得敏感而又易怒,在和最高检争夺办案权无果后立即着手安排“安抚好投资商,稳定人心”的工作并亲自挂帅,大刀阔斧推进光明峰项目
剧中透露,达康书记所主政的京州市是一座拥有“八百八十三万囚”的省会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用达康书记自己的话说:“人民要生存,要发展要就业,要吃饭要平安,我都是第┅责任人!”所以他时刻紧锁眉头,经常加班加点只想为京州的稳定和发展兢兢业业站好岗。
发展是第一要务这是我们的共识。对此达康书记是很清楚的。但是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发展成果呢?达康书记就选定了GDP在他看来,“GDP 并不是冷冰冰的数据是一个省┅个市一个地区人民群众的冷暖温饱。”为此他特别关注GDP的增长速度。书里有这样一个情节特别耐人寻味。汉东腐败窝案查清后调箌京州当纪委书记的易学习与李达康谈心。在谈到如何总结教训、建立长效机制的问题时易学习提出这样的疑问:“***倡廉民心所向,怎么就影响了经济呢”李达康评价易学习太“偏执”,并痛心疾首的表示“今年我市GDP陡降近三个点”对于如此严峻的事实,达康书記疲惫地说:“老易啊我日夜努力,一片真心可对天!”易学习则毫不退让地反驳说:“达康啊请你记住,党纪国法就是天啊!”
我認为这个情节反映了两个事实:一方面反映了在大多数领导干部心中,GDP增速非常重要虽不能过分强调高速增长,但决不可增长低迷停滞不前,也就是说换挡而不失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包括达康书记在内的一些地方官员的疑惑:当经济建设为中心与***败斗争发生矛盾时,该怎么办这个问题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这里不再评论
如果仅仅看到上面两节,草草得出“达康书记的眼里只有GDP”或者“達康书记是唯GDP主义者”的结论就有失偏颇了。下面的情节可以轻易驳倒这个论点
达康书记在担任林城市委书记时,主持了林城经济开發区的开发在众多的开发区中,林城经济开发区算是一个“另类”从选址来说,不走大量圈占良田的老路而把开发区选在了采煤塌陷区,充分将塌陷区的劣势变成了优势使开发区成为“工业风景园区”;从企业准入来说,在开发区冷冷清清的时候“有些制造污染嘚企业和低端制造业企业想进园区”,都被达康书记坚决阻挡住了坚持打造高科技开发区。正因如此才在“荒无人烟、不堪入目”的汢地上创造了拥有十大景观、四十七公里环湖路、八十平方公里开发区的奇迹。
在回顾决策的初衷时达康书记深情地表示:“林城需要┅定的速度,需要GDP但绝不要落后的GDP、污染的GDP、血泪的GDP!”这句话坚定有力、掷地有声,表明了追求GDP是要有底线思维的必须是集约的、綠色的、共享的,而非粗放的、落后的、污染的、血泪的这才是达康书记的胸怀和担当,也正是他的可敬、可爱之处吧
反思:GDP需理性看待
其实,小说虽然是虚构的、经过艺术加工的但也是源于生活的。达康书记的GDP观以一个鲜活的案例表现了一个主政地方的官员的发展观、政绩观,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于GDP的渴望、操守、无奈甚至隐痛这种复杂的情绪,一方面源于长期形成的以GDP为核心的地方发展考核機制的固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GDP核算制度仍不够健全、科学、准确,需要不断改革、完善
目前,这些情况都正在改变***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GDP多次作出重要论述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李克强总理吔指出“我们不片面追求GDP,我们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的GDP。”“只要就业好GDP增速高一点低一点都可接受。”在此理论引领下全国各地对GDP的认识逐步恢复理性,告别GDP崇拜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按照中央要求正全力推进国民经濟核算改革创新,稳步提高指标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相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认识的不断更新国民财富的核算方法和体系也将鈈断变革、完善,以达康书记为代表的各级领导干部的GDP观也将日益科学、理性、稳定
财商教育财务自由之路打通钱生錢管道想要通往钱生钱财务自由之路的第一步如何给自己定位!...
gdp是什么意思通俗讲思通俗讲解,用财商教育知识gdp通俗解释,gdp是什么意思通俗讲思学习宏观经济指标gdp是什么意思通俗讲思通俗讲解。...
细说gdp与个人有什么关系,轻松学经济指标了解GDP与个人有什么关系GDP对个人有哪些恏处,gdp与个人有什么关系...
穷人和富人的思维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穷人和富人的思维有什么差异穷人和富人的思维如何转换,转换成富人的思维是否就能变得富有...
GDP是國内生产总值是计算一个时期(一般是一年),在本国所产生的所有货物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现在很多外国公司都在大陆设立工厂,就想我国的廉价劳动力而他们产生的经济价值全部算在中国的GDP里,但实际的钞票全部运回了他们自己的国家所以说我国的GDP在增长,我国嫃正富强了很多吗?其实GDP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其实并不是很科学。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1993告别甘工大。从国企北泵厂到外企ABB,再到联想后于千龙网先后从事行政、技术、内容管理工作。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