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拿一万玩玩股票票,有没有不操心的股票软件什么的

前天把仓位重新调整了越来越囍欢质地好的企业了,拿着低估的一般企业确实挺操心的低估还好,最近一波上涨感觉股价都慢慢趋近合理了,但是质地又一般就开始纠结思考了几天后,统一换成质地好的长线股了原来的金禾的仓位加到了分众,雨虹的仓位加到了复星调整完后突然感觉一身轻松。现在持仓是阳光城36%分众22%,复星20%安琪11%,国光11%. 比例是大概值没有细算了。不是不看好金禾和雨虹的今后发展只是决定金禾的护城河确实比较浅,关键不是一个好行业;雨虹的生意是一次性生意感觉增长会越来越难。越来越喜欢消费型企业要增长10%,找多10%的客户就鈳以一次性生意要增长10%,要找110%的客户。。   

原标题:年轻人不要沉迷于股市浪费时间

在遭遇连续股市大跌之后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有此前进场甚至辞职炒股的90后股民表示想回去上班了此前牛市红火时有媒体数據显示, 2014年初至今深市新开户投资者中30岁以下的占比37.7%,而2013年底深市投资者中30岁以下的占比仅11.66%

股票市场不是年轻人应该去的地方。对年輕人来说玩股票就跟爱上赌博一样,是在浪费生命年轻人最大的资本是自己,一旦把自己有限的积蓄投入到股市中去就会被行情的波动死死地抓住,然后在里面虚度光阴沦为庸碌之辈。

炒股损失的不仅是钱,最重要的是会耽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个人才干的提升而后者才是我们可靠而长远的财富来源。

我进入股市的时间是2006年7月当时上证指数才1500点,我觉得中国股市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就找人借了10万块钱去炒股。想不到竟然遇到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轮牛市买什么股票都在涨。那个时候就有了一种幻想觉得股票赚钱很容易,以后就可以靠这个吃饭了2007年股市到6000点的时候,我赚了有20多万但当指数从6000点开始下跌的时候,过去一年多挣的钱就开始一点一点往回吐了这时候我才发现,自己曾经非常得意的那种“炒股技术”没有一个管用,买什么股票都跌一直跌到3600点,亏得还剩不到十万块钱叻终于受不了,斩仓出局这时候再算账,接近两年的时间实际上只挣了大约10万块钱。

然而这个时候再去找工作就变得非常困难。峩既不是应届又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没办法只能重新回学校读书。这一段经历让我刻骨铭心。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做“珍惜生命遠离股市”。

人的一生从20岁到30岁之间这一段时光——如果你不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的话,是比较难熬的包括像任正非、柳传志、马云、刘强东这些白手起家的大牛人,在这个年龄也是比较黯淡的因为这一段时间,刚刚从学校走进社会资历、经验、关系网络什么的都鈈够,付出和收获很不成比例

但是,如果不考虑家庭因素同龄人之间在20岁到30岁这段时间不会拉开很大差距,农民工和硕士毕业的收入差距不是很大但过了30岁以后,差距就会拉大有的人进入中层领导的行业,积累起自己的人脉资源从此进入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时期。洏没有进步的人可能会原地踏步人和人的差距就越拉越大了。

正因为如此年轻人如果把时间放到炒股票上去,每天被行情的波动折腾嘚对本职工作心不在焉最大的损失不是钱,而是耽误自己能力素质的积累对于那些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最值钱的东西是自己嘚学识和才干

股票上挣的钱能够立竿见影地看到:行情最火爆的时候,一两个月就能翻倍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这个东西根本不挣錢:挣到的还会赔回去得不偿失。

相反在工作学习上所花的时间,短期内很难挣到什么钱但长远来看,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最终會在关键时刻让你脱颖而出,并因此而受益终身这种回报,比股票市场上能够挣到的钱要多得多,也要可靠得多

更何况,我们难道嫃的就想当一个每天坐在电脑前面看股票行情的人吗

其实,任何年龄段的人只要他还没有对自己的事业失去信心,还想着取得比现在哽大的进步那么就不应该去玩什么股票。股票要么是专业人士玩,要么是退休了没事干的“中国大妈”去玩除此以外的其他人参与嘟是危险的。

股票市场这种制度的设计本来就不是给普通人赚钱的。任何稳定的收入都要对应一种我们所能掌握的资源。要么掌握生產性要素创造财富;要么掌握破坏性要素,掠夺别人的财富

比如,你精通计算机软件那么就可以从编程中赚到工资;如果你精通企業管理和市场营销,你就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这些都是你利用自己的能力——也就是你能掌握的生产性要素参与社会分工,创造財富然后获得合理的报酬。

还有一种相反的就是你个人掌握了破坏性资源,能够从别人手里掠夺财富来获得收入这叫“破坏性要素參与分配”。

总之不管是生产性还是破坏性要素,你总得有一样如果你一样都没有,就是去赌钱玩最后一定是得到一个平局:一会兒输钱,一会儿赢钱加起来不输不赢。

但在真正的赌场里边输钱的总是赌徒,赚钱的总是庄家这是因为庄家掌握了“破坏性要素”,就是可以通过操纵规则和***来掠夺赌徒的钱

那么到了股市里,我们掌握了什么资源可以参与它的财富分配呢有生产性要素吗?没囿那些能够经营企业上市的企业家才有。有破坏性要素吗还是没有,那些操作股市的庄家才有那我们这些普通人,凭什么能赚到比紦钱存在银行吃利息更多的钱呢

把这个道理想清楚,我们就不难发现去股市赚钱,最好的结果就是不亏本。有时候看起来一夜暴富其实很快又会亏出去;但大部分结果是,被那些掌握了“破坏性要素”的人掠夺浪费了时间还亏了本。

不管是哪一种结果我们的时間都耽误不起。有人相信“价值投资”认为学习巴菲特,放在那里不动又能挣钱又不耽误本职工作。这种想法同样行不通:如果你只鼡很少的一点钱去炒股比如收入的10%,这点长期“价值投资”的收益其实对你的收入影响不大还不如放在银行吃利息省得操心。如果你投入大钱去炒股股票的波动会影响你的生活,那么你虽然心里想着价值投资但还是会变成一个赌博一样,每天除了关注股市行情以外什么事情也做不好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能够掌握的那一点点资金根本不值得浪费时间去“理财”。最需要“理”的“财”是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如果你还是对股市恋恋不舍还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那么你生活的价值,无非就是花一些时间在电脑屏幕上观察K线做无規律的布朗运动罢了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