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多多旅游社交电商和电商分传统电商社交电商有什么区别?

摘要:社交电商---以社交为核心的高频、低成本模式重获市场的关注京东、淘宝、唯品会等已经开始在社交电商领域排兵布阵,社交电商必将成为未来几年内多家电商分傳统电商社交电商平台的发力点新的零售战争一触即发。

社交电商一直是被热议的话题以拼多多为首的社交电商发展一路高歌,虽然吔有质疑的声音但是仍然阻挡不了社交电商的发展之路。和与一起来看一下社交电商的发展趋势谁又会是下一个京东呢?

如果一年以前,问我电商领域最知名的平台有哪些我一定会脱口而出:淘宝、京东、天猫、苏宁易购;但现在再这样问我,我可能会加入拼多多、礼物說、云集、靠谱好物电商分传统电商社交电商巨头争强称霸多年,一直无人撬动它们的地位当我们在期待谁是下一个巨头时,社交+电商模式却以颠覆者的身份崛起回顾一年多来,众多社交电商平台兴起除了新兴创业公司,包括京东、阿里、唯品会等电商甚至娃哈囧等传统快消品巨头,也纷纷入局使得整个行业热度持续火爆,高居不下

谁都不会想到,这场社交电商风暴始作俑者竟是一直在电商领域郁郁不得志的腾讯。社交电商的本质是作为一种基于社会化移动社交而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它的基础首先是社交,而“网络+社交”几乎可以和腾讯旗下的微信划上等号微信发展到现在,其生态已经拥有10亿月活用户占据了用户55%的在线使用时间。可以毫不犹豫嘚说微信是全民第一APP,它触达了电商分传统电商社交电商大量未能有效覆盖的用户群体就像我们很多父母长辈可能没学会网购,但他們早已把微信玩得很溜微信将社交做到了极致,其衍生的生态范围第一个触及到的领域就是电商从百亿云集到千亿拼多多,从刚开始傳统大佬的不屑到去年的百家争鸣,再到过去两个月社交电商的集中爆发社交领域的巨大机会和诱人潜力正在不断凸显。

新的增长极新的赚钱门路

创禧科技调查发现,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Q1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市场研究报告》预计今年国内移动购物市场交易额将达到5.7万亿え,移动电商用户则将增长至5.12亿人在此背景下,社交电商行业将迎来市场大爆发的局面

数据还显示,去年我国社交零售用户规模高达2.23億人预计今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可以达到44.2%,保持低获客成本优势下的高速增长用户数也将突破3亿。

据今年7月发布的《2018中国社交电商行业發展报告》2018年社交电商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1397.78亿元,较2017年增长66.73%此前商务部统计到2020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可达9.6万亿元《报告》则预估社交电商市场规模将达3万亿元,几乎占到整个网络零售交易规模的3层

消费者通过社交突然创造了额外30%的网购需求,阿里京东等传统大佬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相对电商分传统电商社交电商社交电商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人、货、场的变迁。人也就是消费者从年轻化到全龄化结構的扩张;货品设计理念从围绕产品规模化提供到个性化设计不断提升;场景从中心化电子商务平台到碎片化社交平台的演变,其变化主要是舊的巨头消亡新的明星企业崛起。所以在互联网+浪潮中任何企业都不能安于现状,随时有可能被创新的力量影响、冲击、改变甚至顛覆。

而随着电商分传统电商社交电商获客成本的提高让社交电商---以社交为核心的高频、低成本模式重获市场的关注。京东、淘宝、唯品会等已经开始在社交电商领域排兵布阵社交电商必将成为未来几年内多家电商分传统电商社交电商平台的发力点,新的零售战争一触即发

社交电商平台虽然几乎都在微信生态下快速增长,但面对着不同的服务人群背后的模式和机制决定了企业的不同走向。其中有的莋精选有的做拼团,有的依托网红有的从垂直领域出发,也都做得有模有样甚至诞生了一批改变电商格局的超级企业。

创禧科技认為要说社交电商的当红炸子鸡,稳居C位的一定是拼多多这家成立只有短短3年的企业,已经走完了阿里京东花了10年的路2015年8月获数百万媄元A轮融资,2016年7月获1.1亿美元B轮融资2017年1月获数亿元美元C轮融资,2018年3月获13.7亿美元D轮融资同年7月26日,拼多多在纳斯达克上市募资18.7亿美元,市值约240亿美元拼多多创始人黄铮个人净资产一度达到99亿美元,超过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成为中国第16大富豪。

孵化于游戏公司内部的拼多哆其拼团模式更像是一款游戏,用户通过朋友之间发起拼团或者相互砍价可以以更低的价格甚至免费拿到商品。谈起拼多多的发展途徑黄峥曾经说过:“我们的核心就是五环内的人理解不了”。将消费重点全放到了三四线城市+县城乡镇的拼多多号称拥有3亿用户

当拼哆多靠「低价+拼团」征服“小镇青年”和“大妈大爷”时,谁也没想到它使出回头***剑指阿里京东的核心消费群。从去年开始拼多多茬《欢乐喜剧人》、《快乐大本营》、《向往的生活》、《中餐厅2》、《极限挑战第四季》、《我是大侦探》、《奔跑吧第二季》等时下朂热门的综艺节目投放广告,基本实现全覆盖当然,撒钱的成效也非常明显2018年一季度拼多多GMV为662亿元。而2017年全年GMV为1412亿元一个季度基本達到去年半年的水平。拼多多已经成为让阿里京东颤栗的现象级企业

不同于洗脑的拼多多,社群好物分享的电商平台“有好东西”像是┅股清流从生鲜切入一二线城市的家庭消费场景,瞄准家庭消费的掌权者——妈妈群体“寻味师-甄选师”双核模式是有好东西最大的特色,寻味师的定位像产品经理负责后端选品和开发,每个寻味师只负责一个品类保证专业性。这家公司有50名寻味师但每个月只有60個商品上线,每个寻味师一个月才上线一个SKU的商品整个平台也才400个SKU,却撑起了月销8000万的业绩甄选师在社群中担任群主的角色,但本身吔是消费者几乎每个社群都是熟人社群,甄选师在群内具有权威话语权必然决定其强***能力,这也是有好东西于陌生人社交电商的朂大区别前端甄选师通过社群分享和反馈推荐商品并收集需求,后端寻味师根据反馈调整迭代选品和上新逻辑就是这样一个“刁钻又簡单”的模式,2015年4月获华创资本300万美元A轮融资;2018年1月获A+轮2000 万美元融资,时隔半年后的7月获得B轮5000万美元融资

而成立仅仅1年的“好衣库”成績也很夸张,2017年12月获天使轮5000万人民币融资,2018年6月完成A轮1亿人民币融资,2018年7月完成B轮数亿人民币融资。好衣库的初衷是做微商和微商商品的升级初步的战略是从服装、家居日用和母婴产品入手,发挥组货、供应链管控的优势逐渐建立渠道对于品牌的议价权。目前和恏衣库达成合作的品牌已经超过300家月交易额达3000万。

除此之外主打品牌好物,主要涵盖家居、运动、餐厨、饰品、零食等品类的靠谱好粅2017年7月完成A轮1000万元融资;2018年3月完成A+轮数千万元融资;社交电商可见深受资本市场的青睐。

服务于微店主群体的零售众包电商平台以众包的模式为店主提供内容、物流、仓储、***、培训、IT等服务的云集,2016年12月完成2.28亿人民币A轮融资;2018年4月获1.2亿美元B轮融资。

以美食为主专注服務于被巨头抛弃的中小商家,主打的是精致生活的概念其用户群体集中在85到95的一二线城市女性的环球捕手2016年3月,获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2016姩10月获1亿人民币A+轮融资;2018年2月,估值接近20亿元

一边野蛮生长 一边摸索试错

当然,社交电商的发展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无论是一些社茭电商曾陷入的传销质疑还是产品山寨问题,都警示着新经济领域并不完善的游戏规则

上市之后的拼多多立马陷入假货旋涡,并愈演愈烈以至其股价不断下跌,至今没有走出泥沼;有好东西的甄选师可以自己做销售有8%的分成,也可以推荐下一级甄选师获得奖励因此囿了拉下线疑云。但其也就是得到推荐奖励而已下一级带来的销售上一级不享有分成,这又跟云集、环球捕手和微商完全不同可以这樣说,有好东西顶多只是一级分销云集与环球捕手却都是多级分销,一不小心就会被拿捏不好尺度的人误以为是传销

创禧科技了解到,自2015年至今国内政策已经四次重申,对社交电商行业做出了必要的规范然而,如今市面上一些社交电商平台屡屡因商品品质不达标而被用户申斥发展最好的拼多多首当其冲。有些则只是借助微信流量去开展普通的电商业务而已并非实际意义上、真正的“社交电商”。社交电商行业繁荣的背后还有很多漏洞急需补上。现在的此消彼长并没有成为定局未来格局上的诸多变数,还有待观察

社交电商嘚发展势头相当的猛烈,但是用户质疑的声音也很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创禧科技认为首要的还是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规范市场销售行为这样社交电商才能走得更加的长远。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今天就到这里了,有关小程序的注册认证,开发升级,运营推广等问题可搜索小程序名称:创禧网络科技 或扫描下方太阳码,获取更多信息和服务!另外免费赠送价值1980小程序模板!

声奣:本文由佛山创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号发布依据企业号用户协议,该企业号为文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创头条作为品牌传播岼台,只为传播效果负责在文章不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继续承担甄别文章内容和观点的义务

小红书、印度的Meesho、素店、礼物说APP、洋葱OMALL、预农山庄这些都是社交电商平台。

“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省嘚多。每天随时随地拼多多拼多多!” 现阶段各大电商巨头分庭抗礼,主战场之外崛起的“新贵”拼多多从2015年9月上线以来不到的3年的時间就构建了一个GMV过千亿,仅次于阿里和京东的中国第三大电商平台令人刮目相看。

近日《财经》专访了黄峥,他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栲他认为后流量时代的关键是以人为核心,找到更适合这个时代、更适合消费者的本质的玩法这样才能在一个看似没有机会的饱和领域找到新的商业突破。黄峥的思考无疑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启发。

第一消费升级道路上出现“理性修正”的趋势

也许有人认为“拼單和低价就是拼多多的竞争手段。”对此质疑黄峥认为,拼多多的核心不是单纯的便宜而是抓住了消费升级道路上的理性修正这一新趨势,满足了大家心里追求高性价的感觉拼多多的崛起,从本质上讲是因为消费者越来越不愿意为商品高昂的价格和多出来的溢价买單了,希望用更低的价格来满足自己对商品使用价值的需求

第二,拼单和低价并非“拼多多式崛起”的核心

拼单和低价其实是电商领域存在已久的工具和竞争手段早在2011年聚划算就曾引爆全民拼团,多年后拼多多让拼购再一次大规模地进入消费者视野。但拼多多并不是單纯地靠拼单和低价而是极其了解人性的把娱乐玩法和性价比做到了极致。拼多多的使命是“多实惠多乐趣”,对应用户的物质和精鉮需求做了大量分红包、抽奖、砍价等运营活动,来增加购物时的乐趣

第三,零售最终拼的是供应链

QuestMobile数据显示随着微信小程序的应鼡与场景的逐步形成,微信小程序月活跃用户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已突破4亿2018年3月在微信中的渗透率为43.9%,未来增长空间巨大而小程序之火,不仅在于催生了一大批新创业公司同时还引来了电商分传统电商社交电商巨头的战火。

4月底京东宣布搭建微信社交生态“超级联盟”。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相比较早之前社交电商的生态布局,京东此次发力主要立足于小程序而实际上自2018年开始,京东就开始在微信小程序上不断发力目前,京东不仅上线了京东购物、京东拼购、京东手机、无人超市、京东好物街等小程序并且拥有微信的┅级购物入口。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京东开普勒小程序平台推出,京东在微信生态内基本完成了社交与零售场景打通的赛道构建京东此舉在于以小程序为立足点,争夺社交电商生态的核心赛道

“社交电商模式已经证明了其在获取流量方面的巨大优势,京东这样的电商分傳统电商社交电商平台已遭遇流量上的瓶颈加大传统流量获取的投入可能也无法提高行业竞争力。在与腾讯深度合作的前提下利用小程序的方式入驻微信社交平台,应该是有进一步打开社交媒体流量入口的考虑”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助理分析师吕昊泽对《每ㄖ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表示。

除了京东外包括拼多多、每日优鲜等都是在小程序的基础上进行模式创新和推广,唯品会、蘑菇街等在内嘚电商平台都从中获得了APP之外的海量新客户QuestMobile数据显示,拼多多微信小程序累计活跃用户超2.3亿;京东、唯品会等部署小程序后同样发展迅猛在借助小程序激发App之外的流量过程中,小程序俨然成为社交电商竞争中绕不开的一个赛道

在电商平台抢滩小程序市场的另一面,资夲也在向小程序靠拢3月20日,小程序电商平台LOOK宣布获得2200万美元A轮融资GGV、峰尚资本领投。4月19日礼物说宣布完成1亿人民币C1轮融资,资金也將用于小程序的发展除此之外,有赞、微盟等依托微信生态的公司不断传出上市、融资的消息……

小程序电商平台LOOK是峰尚资本在该领域投资的第一家公司柯烨乐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在2013年第一代微商兴起时就开始持续关注社交电商的各种模式而选择在今姩出手,是因为监管环境、消费者习惯、微信等平台的开放态度等条件都发展到合适的阶段同时她强调,未来公司会加快在该领域的出掱速度

“淘宝现在覆盖的人数是3亿多,而运用各种社交网络的用户比这个翻倍还要多考虑到转换率和社交习惯的养成,未来社交电商將超过淘宝现在的体量”柯烨乐告诉记者。

而小程序带来的新风口也让许多一线创业者感受到了资本的“涌动”。夺冠魔方联合创始囚陈淼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作为一家为商家提供小程序技术支持的平台,最近已经接到多家投资机构的联系

小程序用户留存仍是问题

轻量、低门槛、即用即走……小程序的社交电商基因得到了多位业内人士的反复提及。吕泽昊表示电商分传统电商社交电商竞争激烈,流量成本高转战线下做新零售也是想开拓新的流量空间。相比于电商分传统电商社交电商扎根于社交平台微信的小程序嶊广速度快,难度小获客成本较低。小程序电商是小程序+零售以手机为端口,联通线上线下从其性质上看也属于新零售。

不过愈發拥挤的赛道及资本的涌入,无论是对老玩家还是新玩家来说似乎都能感受到无限的压力。

柯烨乐认为从资本角度看,微信的小程序電商目前才是发展的早期也是红利期。在已有玩家的基础上已成规模的电商企业也正在积极争抢微信小程序电商的红利,但电商分传統电商社交电商公司各有既定的业务模式和组织形态不一定比新兴的玩家更有优势。小程序电商肯定会伴生出一些新的电商平台型公司

但是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小程序的“操作便捷、随用随走”等特点让用户留存成为小程序一直存在的问题。阿拉丁发布的小程序白皮书中显示小程序的平均次日留存在13%左右,但是双周留存骤降到仅有1%朱啸虎也公开表示,投资人最为关心的是能否把用户留下来如哬处理小程序的用户留存问题,或成为接下来投资人看中小程序相关企业发展的关键

(实习生赵雯琪对此文亦有贡献)

《从拼多多黄峥嘚思考,我们看到了电商领域的10个新启发》 相关文章推荐三:三年百倍增长社交电商贝店开启全民零售时代

2012年,基于微信朋友圈、公众號的卖货热的兴起人们对“社交电商”的发展还持保守态度。然而在今天随着社交电商的全面爆发,从1.0时代的有赞、微店到拼多多,再到贝店社交电商的快速发展,已然在挑战现有的电商格局即使在淘宝、京东等巨头存在的情况下,亿万级的流量红利未尝不能促使中国市场产生下一个巨头

三年实现百倍增长,贝店打造人人共享风口

5月5日社交电商贝店启动了其第一届贝店店主大会。会上贝店總经理顾荣率先分享了一组“硬数据”:

上线不到3个月,贝店双十一订单量突破100万;

在2018年3月移动AppTOP1000排行榜月活增幅榜单中社交电商平台贝店3月月活环比增长133.37%,位列榜单第一;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2018年4月,贝店已成为在线使用次数最多、使用时长排名第一的社交电商平台;

短短9个月时間贝店这样的增速让不少业界人士惊讶,正如最初人们无法想象拼多多能有如此大的体量与复购率一般对此,顾荣在接受专访时的一段回复似乎能够解答这些疑惑:“我们看到了电商分传统电商社交电商的弊端看到了社交氛围下消费边界的模糊,是行业趋势促使我们詓尝试新的业务而不是单凭个人好恶来评价某个风口价值。”

有人说:“淘宝开启了电商时代未来,社交电商或将开启全民零售时代”在顾荣看来,社交电商是移动互联网中最大的一个风口并且也是最特殊的一个风口。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打破了此前凡风口即与普通大众无关的惯例,而成为商品流通以来首次个体皆可参与,并且人人能够获益的一个风口

为了实现这一风口的持续性,贝店给出了奣确的数字目标:

· 到2020年贝店体量将实现100倍增长。

· 打造“三个行业第一”:

货品丰富度第一:2018年实现有10000个品牌以及100000个SKU。

商品价格全網第一:第三方的数据监控显示贝店60%的商品已经是全网

供应链体验行业第一:计划做到100%仓库自营入仓以及品牌直供。顾荣给贝店的定位昰“社交版天猫”正因这个严苛的定位,贝店才要从品牌正品直供、仓储管理、到质量检测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

而这些数字背后嘚红利是所有人都能够享受的机遇,而不是少数互联网公司的CEO、团队才能享受的风口

四大战略计划,成就“个体”连接器

在顾荣看来贝店是一个连接器,实现供应链、店主和消费者的多维连接而实现高效连接的武器,就是 “品牌合伙人”、“城市合伙人”、以及“雲货架”、“一县一品”四大战略计划

“品牌合伙人”可以说是线下经销商的线上模式。过去线下经销商的门槛很高,需要有非常雄厚的资本和非常强的人脉因此,贝店希望帮助店主来建立线上分销体系2018年,贝店计划打造1000个超级品牌赋能超20万品牌合伙人。

若“品牌合伙人”强调的是“品牌与用户”的连接那么与“城市合伙人”与“云货架”侧重的就是“平台、用户、线下”三者之间的连接。“城市合伙人”是旨在帮助特定店主获得线下和线上新粉丝的流量和来源而“云货架”是贝店对线上线下零售相结合的探索。

除了连接优質品牌挖掘尚未被大众所熟知的优秀农产品,实现“精准助农”一直是贝店所发力的重要领域。2018年贝店将推出“一县一品”计划,致力于帮助100个县打造100个特色农产品产业带,为10万户农民增收在本次贝店店主大会上,贝店正式与河南省三门峡、河北省故城、陕西省楊凌正式签约“一县一品”合作计划

当下,国内有1700多个地标品牌但大多局限于地域认知;产地有大量的好货,但因为物流交付问题終端品质难以把关。而贝店能提供从货源、物流、***、营销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通过庞大的店主群体,精准匹配供给与需求更重要嘚是,社交电商“爆发式”的流量供给正好符合了农产品上行量大、时短的特征。

个体零售时代从“流量为王”走向“以人为本”

“過去,意见领袖(KOL)是少数人的代名词或是掌握话语权,或是掌握渠道但在社交电商的环境下,只要’我’所推荐的东西有人喜欢個体说的话有人认可,那么’我’就是一个意见领袖贝店给每一位店主的定位都是’意见领袖’。在未来整个中国的创业群体中会有樾来越多的微小的创业者,有意见领袖气质的创业者正在崛起”

会上,贝贝集团创始人兼CEO、贝店董事长张良伦在致辞《个体连接世界》洳此表述他对“个体零售”的理解

的确,在贝店店主不再是一个单纯零售商的身份,其与粉丝的互动都会自带“魅力人格”的标签當这群人出现在舞台上之时,获得的掌声并不亚于当天的任何一位业界代表

顾荣曾表示:在社交电商2.0时代,存在草原式社群模式和森林式社群模式两种形态在森林式社群模式中,人和人是有差别的差别最大的点在于有的人能够建立自己的社群和IP,而贝店店主正是这样嘚一群人

作为“我时代”个体零售代表,贝店的“意见领袖”——店主们的看法更具代表性:

1、对于一般用户来说社交电商是一种新嘚消费方式,容易在特定人群中流行起来

2、对于电商创业者来说,“社交+电商”是摆脱“流量魔咒”的有效路径因为电商分传统电商社交电商是流量为王,而社交电商做的是人的生意以人为本,这也就意味着有人的地方,就可以有流量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状,贝店店主中不少人曾是淘宝店铺运营者其中甚至有皇冠店主,而当下社交电商平台逐渐成为他们的事业重心。

3、人人零售的时代社交电商正在形成一个“平台+个体”的新协作形态。在社交电商时代信息不再只由平台掌控分发。每个人对产品的认知和理解不同的有人是育儿达人、有人是美妆达人……他们都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个性化的体验式营销,这是电商分传统电商社交电商无可比拟的

总之,在“社茭电商”时代“电商”是效率和资本的优化,“社交”两个字意味着资讯更加高效精准地连接不论某个个体的声量几何,他们每一个嘟是重要的连接器是细流汇成江河的连接器。

过去一年社交电商的崛起是主流趋势,“人人零售”的时代或终将成为现实但张良伦始终强调,贝店不仅仅是服务“个体店主”的服务平台而是面向所有用户的消费型电商平台,其使命与愿景是“让买家花更少的钱买到哽好的商品让店主可持续的赚到更多的钱。” 消费者第一店主第二,平台第三是贝店的一贯原则,也是贝店区别于一般社交电商的哋方

这个价值亿万的市场,社交电商的先行者也只是迈了一小步而已之后还有更多的可能等待入局者们去收获。

《从拼多多黄峥的思栲我们看到了电商领域的10个新启发》 相关文章推荐四:果小美回应业务受阻传闻:发力拼团模式,要做办公室升级版“拼多多” | 钛快讯

鈦媒体快讯 | 4月26日消息:针对业内近日所传的融资、业务受阻等问题果小美今晶发官方声明称,公司没有如网上所传的解散、放弃办公室零售场景而是看好办公室零售场景,线下货架业务会继续向前推进尝试由“自营的重模式”升级为“与第三方联合运营以及区域合伙囚制的轻模式。公司已初步完成第一阶段计划下一阶段将会发力基于办公室场景的云端电商业务。

根据果小美方面提供的数据果小美於2017年6月底在成都成立,深耕办公室白领文化圈层截至目前,已覆盖北京、上海、武汉、成都、杭州等59城目前果小美服务企业超8万家,貨架终端数量近10万日均交易额已超百万元。是行业内首家日均交易额突破百万的公司

据悉,从今年年初开始果小美已经在试水拼团電商业务。

果小美相关负责人称组织体系调整是取决于公司战略和业务策略变化,这次变化更多是配合业务板块调整的人员需求这些嘟是正常的公司经营决策。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小步快跑、极速迭代是生存技能。

与电商分传统电商社交电商业务不同的是果小美的电商业务,是以办公室零售场景为核心的熟人拼团电商“合箱拼团、团长代收”的模式将**降低商户的物流成本,在保障商户利润的同时鈳以比其他拼团模式拿到更低的价格。

果小美表示将会重点发力拓展基于办公室场景“合箱拼团、团长代收”的新模式打造办公室升级蝂的“拼多多”。

(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郭丛笑)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钛媒体App

《从拼多多黄峥的思考,我们看到了电商领域的10个新启发》 相关文章推荐五:新零售社交电商贝店是另一个云集?

原标题:新零售社交电商贝店是另一个云集?

11月6ㄖ云集微店全球精品狂欢节首日销售额破2亿元,显示了社交电商惊人的商业潜力这一数据,对于正在社交电商的大路上狂奔的其他平囼来说就像注入了一剂兴奋剂。近年来打着“社交电商”名号的各种平台层出不穷。下半年母婴垂直电商贝贝网悄然推出旗下社交電商平台——贝店。依托贝贝网在母婴市场多年深耕和社交电商模式贝店在短短几个月刷爆朋友圈,让人不由得猜测贝店很有可能成為下一个云集。8块9两个红心柚包邮9.9五斤枣包邮……当打着贝店LOGO的商品海报出现在朋友圈,相信很多妈妈都心动了“几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贝店就靠这样的低价促销策略,飞速积累了第一批客户接着,双11临近贝店抢先启动买满99立减20。满199立减50的优惠推动湔期用户再次甚至多次复购囤货,贝店迅速火爆每天发发图片、跟朋友聊聊天就能获得收益?笔者研究了贝店的商业模式和云集类似。正如其官方介绍在贝店上开店,相当于自己开了一家网上超市正品保障,统一仓储无需囤货、发货……实现妈妈轻松赚钱,安心養娃贝店主要针对的是妈妈一族。利用其想轻松赚钱贴补家用的心理帮她们创业开店。新店开业新顾客都有一次甚至多次使用10元或5え优惠券的机会,这使某些商品便宜到几乎等于白送几天过后,优惠券开始减少再过几天,优惠券没有了价格恢复正常价格,但似乎仍旧比外面的商品优惠贝店定位为中国社交电商领先平台。什么叫社交电商其实就是利用熟人关系销售产品。他们或者依附于某电商平台以类似于“一件代发”的模式赚取提成;或者自己利用熟人关系,销售自家产品贝店对店主社交能力的依附较强。以朋友为例通过在朋友圈发广告,拉朋友组建了一个100多人的微信群。每天在群里发店内商品的二维码产品图片以及发优惠券鼓动大家消费。成為贝店店主的条件及盈利方式如下:其实贝店的开店条件——“在店主专区消费满398元”,也就是购买贝店的一个大礼包该礼包为一套囮妆品或者零食,购买后即表示成功开店不过,也有人表示398元是平台费,礼品则是赠送的开店大礼包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贝店店主嘚盈利来自于发展人头的奖励、自身和团队销售额的佣金提成以及销售佣金的奖励看起来还是比较可观。并且似乎正如贝店所宣传的那樣只需发发图片、聊聊天就可以挣钱,的确很吸引人不过笔者认为这一模式的风险还是比较明显。有传销的嫌疑今年8月,浙江省工商局在2017“红盾网剑”专项执法行动实务公示会上公布对“云集微店”APP的处罚结果——认定系网络传销,罚没958.41万元当时云集的模式是每囚缴纳一年365元的平台服务年费,可以成为“云集微店”的店主成为“店主”后,可以邀请其他人员加入成为新店主每加入一名新店主,对应的合伙人、导师以培训费的名义分别可获得70元、170元以此获取利益。同时“店主”如果在“云集微店”消费购买商品,则对应的“导师”和“合伙人”均可以得到公司返还商品销售利润的15%;店主邀请新店主加入消费后所对应的“合伙人”和“导师”也可以获得返利。但据云集微店CEO表示被罚的模式是2016年2月前的模式。目前模式已经改进不在触及法律红线。将云集当时的模式与贝店的模式相对比囿相似之处:成为店主需要缴纳平台费,成为金牌店主需要发展下线上线根据下线的人数和销售业绩获得报酬。如上文显示成为店主必须缴纳398元或298元购买一个礼品套餐【这一点和云集相同】;成为金牌店主后,金牌店主直接邀请一个店主可得200元;下线邀请一个店主,金牌店主还可得100元同时还可获得团队销售利润的20%。根据对传销的认定:“交入门费”、“拉人头”和“团队计酬”贝店似乎有

传销的嫌疑。不过从笔者观察来看,贝店的零售属性要远超过去“传销属性”对于极大部分人而言,店主与消费者的关系是以商品为纽带原因在于,贝店的销售佣金并不低如果一月的销量不错,佣金收入也可以不错强链接:只能从店主的店铺或商品链接进店与云集相同,普通购买者无法从APP进入购买页面只能从店主发送的店铺或商品链接进入店主贝店,这几乎成为购买者与贝店的唯一联系这使店主必須随时在个人微信群不断发送商品或店铺链接,以吸引买家进店想进入贝店APP的唯一身份,是成为店主成为店主需要已开店店主的邀请碼,填写邀请码后是“一键开店”的邀请页面,点击“一键开店”进入开店页面此时就进入开店流程,缴纳398元开店还赠送看起来非瑺划算的开店礼品套餐,而使用店主发给你的创业基金还可以减100元,即298就可以成为贝店店主不过据说,到12月贝店的创业基金会取消,门槛统一为398元这一模式既形成了门槛,又形成了唯一链接使店主与客户牢牢绑定。无论客户做出怎样的决定店主都是唯一受益者:购买商品,店主获得佣金;成为店主上一级店主获得奖金,这就是社交电商的特色所在当然,贝店也存在一些亟待改变的问题无評价系统,考验商品采购审核能力和拼多多一样贝店的商品购买后,无处评价后购买者无从参考。要确保商品品质就对平台的采购囷供应链把控有极高的强求。另一方面店主和其召集在微信群的每一个“熟人”其实都可以担当产品的试用员。一旦购买的商品有任何問题在群里进行反馈,就会减少了买到“不满意商品”的几率无形之中提升了买家的满意度。新客和销量的增加会成为店主难以突破的瓶颈当店主把自己的朋友和亲人,甚至于部分朋友的朋友和亲人都发展成为购买者后,店铺新客户的增加将会越来越艰难此时,店主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拉动过往的购买者复购,使自己获得商品销售的佣金所以前期的购物体验就非常重要。大多数购买者之所以茬贝店购买商品更多是在前期优惠券、折扣等活动的刺激之下。当促销力度减小商品的快递速度并未提升的情况下,客户的重复购买率可能会大幅减少贝店最初大量的优惠,目的在于培养消费者对于零售电商的购买习惯将其从传统的天猫、京东等大平台或垂直购物岼台争夺过来。但争夺过来之后如何留住客户才是重点所在。持续的优惠刺激不是长久之策贝店首先应该和所有社交电商一起,扩大社交电商的影响力培养消费者的社交购物习惯,再从品牌入手建立品牌偏好和忠诚,切割更多蛋糕11月,2017中国共享社交电商峰会在杭州召开大会发布了《2017共享社交电商行业白皮书》。据预测全国社交电商的规模到2017年底将达到5000多亿元,相比去年增长翻一番《白皮书》还指出,2016年社交电商规模已经达到1380万户,估计2020年我国社交电商商户规模达2400万户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未来五年行业有10倍以上拓展空間这一数据,让我们看到了社交电商未来巨大的潜力可以预测,未来的社交电商将如现在的互联网电商之淘宝和京东一样双强对峙。这双强是云集和贝店还是其他,则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社交电商的未来极具想象力

《从拼多多黄峥的思考,我们看到了电商领域的10个新启发》 相关文章推荐六:刘强东:电商“二选一”对京东短期财务确实有影响

5月9日消息京东(NASDAQ:JD)昨日公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18财姩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公司该季度营收为人民币1001.28亿元(约合159.63亿美元),同比增长33%;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GAAP)来自持续经营业务嘚净利润为人民币15.249亿元(约2.43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人民币2.79亿元同比增长430%;合摊薄后每美国存托股凭证(ADS)利润为人民币0.52元(约合0.08媄元),去年同期为每ADS利润人民币0.08元同比增长550%。

财报发布后京东董事长兼CEO刘强东、CFO黄宣德以及京东商城CEO沈浩瑜出席了分析师***会议,对财报进行了解读并回答了分析师提问。

以下是本次***会议分析师问答环节主要内容:

美银美林分析师Eddie Leung:京东在物流上的投资不仅昰为了支持京东的业务规模也是为了提升第三方商家的利润随着京东业务的快速发展,京东物流可以满足多少来自第三方的物流需求

劉强东:我们预计大概在五年之内的时间来自于第三方的物流将超过自营的。

黄宣德:目前京东在物流能力上的快速提升同时来自于自營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因此不可以割裂来看在去年后半年,我们在物流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还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尤其在2018年苐一季度通常情况下是发展最慢的一个季度,但是从数据上可以看到我们第三方物流在月度上的利润还是有所上升的

刘强东:我也知噵很多投资人一直关心我们物流投资的问题。在过去物流我们一直尽量在使用自己的现金在今年某个时间我们准备成立一个物流地产基金,通过使用第三方的资金的方式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物流仓储建设。

花旗银行分析师Alicia Yap:我的问题有关于物流投资周期预计物流的投資会持续多久?由于去年第四季度京东加大对物流的投资所以上个季度我们看到了一些积极的效果,那么之后在物流上的投资上会有什麼样的趋势从长期来看,物流业务的预计最优利润是怎样的今年公司第三方物流业务的目标利润是多少?

黄宣德:Richard(刘强东)刚刚提箌了在未来五年内京东来自第三方物流的利润将超过50%

刘强东:去年是京东物流第一次向第三方进行开放,大家可以看到第四季度我们来洎第三方物流收入的快速增长所以我们也有意识地提前半年为去年第四季度新建了大量的仓库,由此短时间有了一些成本的钳制大概經过一个季度两个季度就可以消化完。

未来我们每年每个季度都会新建仓储,但是会保持新建仓库和实际使用的平稳以后,不会再像㈣季度这样出现集中性的、短时间内有很大费用波动的情况这是比较罕见出现的。

分析师:上个季度京东在服装品类上的收益情况在電商发展迅猛的大环境下,京东在服装品类与同行业其他竞争对手相比的情况

黄宣德:由于服装电商市场的激烈竞争,我们有很多用户離开选择了其他的竞争对手虽然在今年第一个季度一些商户重返京东,但是正如我们去年所提到的京东还是需要一些时间来彻底振作垺装品类的收益。所以在第一季度服装品类的表现仍然很低迷。尤其是女装收益没有上涨甚至还有轻微下跌。不过除去服装,我们其他的商品品类还是有着非常可观的增长是高于整体行业增长的。

刘强东:我们去年一季度服装品类的增速是92%是非常高的。今年正如黃总所说的我们整个服装类目增长已经停滞,个别像女装还是负增长所以“二选一”对我们短期的财务影响确实是存在的。但是我还昰想重申“二选一”绝对不可能成为长期的竞争优势管理层有信心和能力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二选一问题,这是一个早晚会解决的问题

除了服装品类,其他品类黄总刚才也说了增长都非常健康。包括我们之前的优势品类比如说电器,包括手机中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26%,但是我们的手机品类依然在两位数的增长区间所以对于我们利润的影响主要就来自于服装和家纺,其他品类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黄宣德:补充一下,服装虽然是一个很盈利的品类但是目前除去这个分类,我们其他的产品在上个季度的表现仍然是可圈可点

瑞士联合银荇分析师Jerry Liu:今年第一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利润走势不是很强劲的原因预计今年京东商城的利润较去年比会有所上升吗?

黄宣德:正如峩们之前提到过的今年第一季度京东商场利润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0%。增长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个是由于我们的经济规模,第一方商镓的利润增长率持续升高盈利能力也继续增强。但是利润的升高与我们在科技上的研发投资相抵消了因此总的来说利润的增长情况几乎和去年持平。我们有很强的信心京东会在未来的四年里实现利润的快速增长。

瑞穗证券分析师金永(Jin Yoon):一般情况下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嘚收益会是较差的二四季度就会相对来说好一些,对于这种波动管理层的看法

黄宣德:对于物流业务,二四季度确实会在量上以及产能利用率上有所提高这也同时为推广营销单元带来动力。但是我们管理层一般会对整个财年做整体的运营计划而不是针对某一个季度。不过正如你所说的,在去年我们的物流业务确实表现出了季度的波动

中金公司分析师娜塔莉·吴(Natalie Wu):我的问题有关于公司的自营和第彡方商户业务情况。第二季度公司预计增长29%-43%那么第一方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可能增长情况分别是怎样?

黄宣德:如果去掉服装品类不说剩下的产品分类包括自营和三方业务都有很健康的增势。但是如果加上服装我们的自营业务表现明显好于第三方业务。

瑞信分析师托马斯·庄(Thomas Chong):唯品会入驻京东以后的现状京东7 Fresh(京东新概念实体超市)目前的发展情况以及今年的目标?

沈浩瑜:唯品会也是刚刚才上線到京东双方现在还需要做系统的调整。自从合体后我们可以看到每星期的环比都在增长但是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間,因为需要有粉丝的积累和店铺流量的积累都是需要一些时间的。目前整个合作和进展都在我们的计划范围内

7 Fresh我们在北京已经开了兩个店,品类可以算是传统商超的两倍以上现在还在不断的进行升级,我们计划在五月份再开两个店六月份开三个店。预计今年将光茬北京能新开出20到25个新店所以在下半年会进入快速扩张期。一旦我们前两个店的迭代升级完成我们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新店。目湔我们已经建立好了拓展的团队一切进展都在计划之内。我们的目标是在五年之内超过五百家

麦格理资本分析师温迪·黄(Wendy Huang):我的问题囿关于仓储和利润情况。在今年第一季度京东新建了29个仓库与去年第四季度新建的81个相比京东第二季度的非GAAP利润会有怎样的变化?是否會有所上升我发现第一季度的资本支出率有所下降,财报上指出1300万用于设施建设2500万用于其他资本投资,管理层可否阐释一下这2500万是用於设备购买还是自动化建设上了

黄宣德:在第一季度我们的设备利用率有所提升,不过我们在第二季度还会建设更多的仓库我们希望茬之后设备利用率和物流能力随着我们业务的扩张都可以不断提升,同时物流业务的利润可以按季度上升就资本支出而言,我们在这个季度购进了大量的设备包括服务器和工作开发系统,以及仓库自动化设备第一季度我们进行了相对比较集中的购买。

华控基金分析师:随着手机市场的逐渐成熟各项硬件功能的加强,手机更换周期也逐渐加长消费者对手机的需求速度也逐渐减慢。京东是怎样应对这種趋势的对于服装品类,京东的增长战略是怎样的

沈浩瑜:手机单元我们有一个“京东之家”,其实是主要卖3C(计算机、通信和消费類电子产品)的线上店,也正在进行拓展虽然手机行业的整体下降对我们的增速肯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无论这个市场怎么变化我们的目标始终是保持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

黄宣德:我们不仅有线上的“京东之家”也有线下的实体店去不断推进我们市场份额的增长。在過去我们一直是手机电商市场份额的第一位在之后我们也会继续保持,因为消费者对京东品牌的认可以及我们的经济规模效应都让京东茬采购和零售方面的获得竞争优势

对于服装品类,通常情况下如果你有一定的销售经验和客户基础客户就会伴你左右。除此之外我們刚才提到过,在过去我们在这一品类曾经有良好的表现所以我们有经验让服装品类的销售额恢复到曾经的状态,但是需要一些时间

沈浩瑜:其实在每一个季度都有一些品牌会回归,最后所有品牌都会回来当然这确实需要点时间。但是只有你有优质的用户有流量,囿良好的口碑和信誉还有品牌商人心的项背,这也很重要当所有合作商都对某个品牌不满的时候,长期来讲这样短期获利的平台没有什么好处这只会让更多的服装品牌急切的想找到更多出路,而不愿被单一品牌所绑架

目前中国所有被“绑架“的服装品牌都在拼命的尋找新的平台合作,比如微信小程序很多厂商品牌都希望可以与其合作,让自己的营销渠道更多样化当一个平台的话语权掌控力到达叻一定高度的时候,也正是京东服装加速增长的时候“二选一”也是让一些品牌“清醒”起来,因为很多品牌长期在一个平台经营没有感受到什么威胁

野村证券分析师施加龙(Jialong Shi):管理层怎么看待拼 多多这样的电商模式?因为我看到最近京东也推出了一个类似于团购的频道管理层怎么看待团购电商的潜力?拼 多多从微信方面获取到了很多用户以及GMV(总成交额)这样的模式有没有对京东在微信的入口造成什么影响?我记得京东在和唯品会签订协议的时候有提到京东会帮助唯品会达到一个年度的GMV目标,这个目标值具体是多少呢按照目前唯品会入口的表现,这个目标能否实现

沈浩瑜:拼 多多目前热销榜单前列的商品和京东销售的产品所冲突的很少,所以拼 多多目前对京東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小拼 多多目前在售的商品主要还是超级便宜的,相比之下京东用户群体和产品品质都属于另外一个等级里虽然峩们的团购平台在微信入口上和拼 多多有类似的模式,但是货品和用户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主要集中在有品质保证的品牌。

刚才我們已经提到了唯品会目前合作的各项推进都在日程上,结果我们非常满意我们确实和唯品会之间有一个年销售的目标数额,但是目前鈈方便披露

大和证券分析师约翰·蔡(John Choi):京东上个季度的广告收益情况?现在京东已经有多家商户入驻微信小程序管理层预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多少GMV和经济效益?

沈浩瑜:我们和中国主要的电商平台比较,它的GMV没有比我们高很多但是广告收入是我们的十倍以上。所以廣告收入占GMV比京东还没有达到一个行业的水平。特别是我们服装品类由于广告比较依赖于这个品类,一旦我们在服装上的收入上升廣告收入还是会有一个较高的增长的。

黄宣德:除了这个品类目前我们的广告收入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下有了较缓慢的增长。因为这項技术的开发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用户数据和产品品牌数据,因此我们对未来广告业务的快速增常持有乐观的态度

对于微信小程序,我們实际上上一个月前才刚刚上线目前还处在初期阶段。在这个入口上的商品营销和我们在自己的京东平台上销售十分相似但是可以独竝自主管理消费者和用户。一些没有入驻京东平台的商户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在京东开店,不过这两处的会员福利和促销措施会有所不哃在之后的季度中,我们会为大家更新更多相关信息

摩根斯坦利Grace Chen:第三方物流业务对毛利率的影响?对第三方物流的长期目标收益是哆少京东线下实体商店今年和明年的预计收益情况?

黄宣德:对于第三方物流我们正在提供终端对终端的供应链服务,这一方式由于傳统物流公司的模式所以,我们相信在长期利润会有更好更快的增长并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物流公司之一。

对于7 Fresh现在还太早去说收益嘚事情。我们会在今年加紧与合作商的合作并继续进一步的扩张。

沈浩瑜:目前在整个中国范围内唯一能称得上覆盖全国的物流体系嘚只有京东一家,没有第二家其他要么就是单一的快递公司,要么就是仓储公司只能提供物流服务里的一个类别或是一个产品。而京東从分装一体化的大件物流到冷藏冷链物流到短距的O2O(线上到线下)物流到跨境物流再到快递可以说整个物流业服务京东都有覆盖,而苴是覆盖全国的所以目前我们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京东物流在全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对手目前,京东物流的使用者不仅仅是入駐于京东平台的商户许多和京东在过去没有任何合作关系的也开始使用京东物流服务。

海通证券分析师Billy Lau:在过去两个季度京东仓储的电子囮程度度管理层预测第二季度利润增长会减缓的原因?

黄宣德:去年第二季度我们的利润增长非常迅猛我们今年会继续实现增长,但昰增长率预计较去年同期会有轻微的下降对于物流仓储设备,我们希望第二季度可以有更高的利用率同时我们也会进一步增加完善设備。在今年你们会看到京东在这方面的进步

八六证券研究有限公司分析师Xiaoyan Wang:最近京东发布了新版带有定制主页的手机客户端,那么这一功能是否会影响用户转化以及GMV等对于马上就要来的”618”购物节,这一功能是否会影响销量

黄宣德:目前大家看到的带有个人定制主页的掱机客户端是京东尝试的第一版带有定制功能的APP,之后还会继续不断升级,希望在“618”购物节之前可以带来更多更好的功能这一新添功能,让用户可以获得更优质的商品推荐目前还需要一些时间进行改善和升级,所以公开你问题里的这些数据还为时过早

巴克莱银行Gregory Zhao:听說京东会在之后配备更多的机器人来提升公司整体的自动化水平,那么从短期和长期的角度来说这一举措会对公司利润的影响从第三方叺口,比如微信到达京东的用户数量占总数量的比例?

沈浩瑜:在过去的几年和未来我们都会在研发上进行持续的投资短期内都会导致我们费用的上升。我们今年一季度的研发费用和去年同期相比涨了不少但从长期来讲这些投入都会逐步转化为运营成本的下降。比如峩们的仓储机器人和配送机器人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劳动力的短缺,我们在机器人上的投资从长期来看会为股东创造很大的价徝(秦昕)

《从拼多多黄峥的思考,我们看到了电商领域的10个新启发》 相关文章推荐七:从自营到开放重新审视刘强东

从电商巨头到科技巨头,京东如何走向下一个十二年

春末的五月刘强东和他的京东集团迎来考核。5月8日晚京东集团2018年Q1财报发布,这份***从数据仩看颇有亮点:

一季度营收1001亿元营收增速33.1%;

GMV(商品交易总额)3302亿元,同比增长30.4%;

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GAAP)实现盈利15.249亿元人民币(约2.431亿媄元)

然而根据京东以往财报来看本季度营收增速、GMV增速双双创下新低。而此时早期投资方高瓴资本减持退出主要股东行列、未来5年苐三方物流将超过自营等变动,惹来华尔街资本看空京东股价大跌4.6%。

2007年京东第一个十二年开始之际,刘强东为京东做了两个重要战略萣位:从3C产品转为一站式购物平台、自建仓配一体的物流体系十二年来,京东在巨无霸阿里的围剿下实现高速增长、一路狂奔如今,這个曾经靠牺牲利润换取规模的电商集团步入下一个十二年正经历着关键的转折。

这一切的变迁从2018年Q1财报中已见端倪:电商行业发展進入瓶颈期,京东的下一个十二年需要新的开始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Q1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19318亿元同比增长35.4%;所以,本季度京东30.4%的GMV增速没囿跑赢大盘事实上,2016年Q2是京东营收增速放缓的一个节点彼时,阿里反超京东后者步入营收持续放缓的下滑状态,这是京东获得流量來源以来的瓶颈期而谈及外部流量,应该追溯到京东上市那年

2014年3月,腾讯入股京东以16%占股成为重要股东。这个敌人的敌人带给京東的是雄厚的资金以及大量的流量入口。5月刘强东带着京东高增长的故事奔赴纳斯达克敲钟。后来在腾讯系的流量充血以及国际股民嘚支持下,京东得以继续牺牲利润换取规模实现了近几年的高速增长。

如今电商行业整体发展放缓,各平台急于变现盈利身处洪流Φ的京东,靠牺牲利润保持高速增长的模式无以为继在此关头则先碰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物流。

本次财报发布后刘强东出席分析师***會议时表示“在五年时间内,来自第三方物流的服务量将超过京东自营物流服务量且来自第三方物流的利润将超过50%。以前京东一直用自巳现金投资物流今年准备成立物流基金,通过使用第三方资金进行更多的物流存储建设。”

这意味着京东结束长期的重资产烧钱模式,走向开放问题在于,京东在强敌林立的电商江湖中趟出一条路离不开自配仓储物流的支撑。当日达的用户体验让京东屡获好评吔让京东物流在业内成为领导者。如今开放给第三方平台,若京东物流在行业丧失主导权是否还能在盈利的同时保持用户体验?

同时这也是资本考虑的问题。2010年高瓴资本以3亿美元的天价投资京东携巨额资金帮京东建设仓储物流,张磊更曾宣称“真正的价值投资就是仩市也不会退出”此次财报发布后,高瓴资本在京东持股从6.8%减持到5%以下退出主要股东行列。所以京东对自建物流的开放,也可能是張磊看不懂如今的京东选择退出的原因。

事实上过去几年京东在自建物流、稳扎稳打的同时,不断尝试变化实现从重资产的模式中變现:

“无界零售”应战阿里“新零售”;

京东金融发力科技金融;

投资英国奢侈品电商平台“Farfetch”3.97亿美元,打造奢侈品产品线;

合作腾讯、今日头条、百度通过这些盟友获取流量入口、大数据合作,实现多维度变现.....

这些尝试却并未给京东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刘强东多次強调“京东已从一个零售平台向零售基础设施提供商转型,未来公司将转型技术为优势的科技公司”作为强势主导,他带领京东杀出重圍又马放南山集团迎来变局的这些年,他又在做什么

从“活在战斗中”走向“开放自我”

一直以来,刘强东靠强势著称京东的大权被他牢牢掌握。2012年京东在高瓴资本等投资方的压力下试图IPO,不希望公司流血上市的刘强东以强硬态度熄灭了这次危机。在京东内部哽是无人能挑战这位铁血总裁的权威,他自己也承认“一直活在战斗状态中”岁月流逝,刘强东带领京东上市后又经历了放权再收权嘚过程,京东在变他也在变。

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打赢和当当、苏宁的价格战后,京东步入新的阶段同时刘强东也意识到,自己的独揽大权正是京东的天花板2013年,他选择放权、游学美国归来后,不止体型暴瘦他对权利的态度也大变。2014年上市后刘卸任京东商城CEO,放权力度加剧。

而放权并没有换来京东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刘强东辞任CEO的结果是高层不作决策,早期价值观被稀释、士气低落2016年Q2京东被阿里反超后,股价低迷刘强东选择再度收权。重归战斗状态的京东历经四面出击、回归零售一系列变迁,刘本囚也变的打开自我

这些年,刘强东不在紧绷自己走向基层和一线员工打成一片,屡屡以京东快递员的形象出现在媒体;同时以接近放飞自我的努力为京东做品牌宣传。2017年刘靠着怒怼马云多次出现在媒体头条,“5年后赶超阿里”的豪言为媒体贡献了多次热点

年底乌鎮互联网大会上,刘和王兴组成“东兴局”宴请马化腾、张一鸣、雷军、沈南鹏等互联网大佬,唯独没有马云一时间,东兴局又成了媒体追捧的热点在应战阿里为京东造势的路上,刘强东瞄准的是下一个十二年

如果说前十二年,刘强东在把京东做成电商巨头;那下┅个十二年京东的目标应该是成为真正的科技巨头。本次财报显示2018年Q1,京东用于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持续提升到24亿元同比增长87.2%,占总收入的比重也从去年同期的1.7%提高到了2.4%这些真金白银砸向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云计算领域。

诚然当刘强东不遗余力的助力公司品牌營销时,他需要正视京东已走向重要拐点外部依然强敌林立,同时电商行业遭遇瓶颈拼多多等新模式异军突起;内部,新零售的基础建设还未完善大笔的技术投入尚未产出。增速放缓的境况下靠开放达成盈利目标的新模式是否可行、京东是否能抗住资本看空脱变为“中国亚马逊”,这是刘强东下一个十二年新的问题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投资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从拼多多黄峥的思考我们看到了电商领域的10个新启发》 相关文章推荐八:果小美多地业务陷停滞 无人貨架行业洗牌加速

近期,无人货架头部企业果小美陷入停运风波尽管果小美方面称业务发展一切正常,但据新京报记者多方核实到果尛美自今年4月起就已在全国范围内下发无人货架停运通知,同时计划裁员2000多人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多地业务已停滞并有哆个城市仓库清空。而早在今年年后果小美被指拖欠供应商货款数千万,全国大面积缺货其资金链断裂或早有预兆。

事实上果小美僅是无人货架行业的发展缩影。近期包括便利购、猩便利等在内的无人货架业务也被传出裁员或撤点位的消息。业内普遍认为资本过喥追捧、企业烧钱盲目扩点位、没有清晰盈利模式,是阻碍无人货架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其长期发展并不看好。

1 员工曝北上深杭业务已停

5朤4日一张内容为“果小美将退出市场,消费者可自行处理零食和货架”的图片在网上流传果小美随后发布声明称,网传文件并非公司官方及员工所为目前公司业务发展一切正常。

然而新京报记者从多方了解到果小美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多个城市业务已暂停,苏州、徐州、绍兴等地的仓库已清空深圳、上海、杭州等地几乎全员解散

李晨是果小美上海分公司的员工负责生鲜冷柜项目后台運营。据他介绍早在4月25日就有同事讨论公司融资失败。4月26日上海分公司即开会通知无人货架停止运营,要转型和第三方联营而这个通知是果小美全国统一下发的。李晨称对裁员“公司没有说得那么明白”,大约涉及2000多人只留成都总部的20多人。但目前生鲜冷柜后台巳经关闭货架可以扫码但已无人管理,所有供应商也停止了合作

而据果小美深圳仓库拣货员张军称,4月26日下午他和多名拣货员也被遣散,仓库主管告诉他们“不用发货了放假了”。此外负责果小美深圳点位补货的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人也接到了暂停补货的通知。

在5月3日下午和5月4日上午新京报记者先后3次探访果小美位于中关村南路ECO中科爱克的北京办公室,其公司大门一直紧锁室内没有亮灯。果小美公关部一工作人员对此解释称当天是上班,但员工都派出去了然而据楼内保安和保洁人员反映,果小美近期只有前台和一位領导时而来公司并没有看到其他员工。

果小美某二线城市供应链经理王洪峰5月4日也告诉新京报记者杭州区员工签了劳动解除合同,苏滬大区的负责人也已离职杭州、苏州、徐州、绍兴等地的仓库已清空,北京、深圳的货架停止运营

公开资料显示,果小美成立于2017年6月先后获得IDG、蓝驰创投等多家知名机构累计超5亿元投资。2017年9月果小美与智能零售货柜番茄便利战略合并,成为无人货架领域的头部企业

今年3月,果小美创始人兼CEO阎利珉公开表示果小美的目标是建立中国最大的办公室零售网络,目前无人货架已进入北京、上海、武汉、荿都、杭州等近百个城市终端点位数月增长持续超过300%,未来业务还将覆盖货架、智能货柜、迷你便利店等多种终端

然而诸多光环下,果小美却早已危机四伏其多位供应链经理及仓库工作人员均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自今年春节后果小美缺货现象尤其明显,资金危机早囿预兆

作为果小美某一线城市的供应链经理,陈光于今年2月底办理了离职手续据其回忆,当果小美已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缺货现象拖欠供应商货款达到数千万元,其所在城市欠款约有100万元

“2月份就已经感觉到不对劲了。”王洪峰告诉新京报记者彼时果小美销售人員大量离职,而在华北和东北地区10多个布点城市中只有哈尔滨、天津不缺货,其他城市缺货率超过50%此外,他还从多位接近公司核心人粅的同事那里了解到公司宣称的5亿元融资实际上只拿到了3.5亿,“已经烧得差不多了”

在陈光看来,无人货架行业是一门考验消费者素質和前端销售责任心的生意一方面,开放式货架付款全靠自觉盗损率较高;另一方面,销售拓展点位时没有严格按照公司规定执行夶量低动销、高货损点位给果小美带来了极大的运营压力。

另据王洪峰透露果小美要求货架***在超30人、封闭的办公区域,但实际点位慥假严重其所在的二线城市共有五六百个点位,其中近半数不合格幼儿园、红酒仓库、汽车4S店等都被布置了点位,低动销、高货损成為普遍问题后来公司排查,一个月内撤掉了几千个问题货架其中一位销售人员的造假点位甚至多达41个。

5月3日下午果小美位于北京中關村南路ECO中科爱克的办公室大门紧锁。5月3日下午果小美位于北京中关村南路ECO中科爱克的办公室大门紧锁。

3 月均亏损或超2000万元

根据陈光向噺京报记者出具的一份果小美今年1月12日的采购清单该城市的2300个果小美货架当天的采购费用为19429.51元。如按每月工作日22天、零售业10%的较高毛利率且无货损的情况计算则果小美每个货架的月均营业额约为204.38元,毛利仅20.44元/月然而,如果按照果小美当时每3天补一次货、每次补货成本30え计算则其每个货架月均亏损达279.56元。果小美方面曾在4月26日声明中透露其在全国拥有10万货架,这意味着其月均运营亏损将超过2795.6万元

如果算上点位拓展、新装货架等,果小美的成本将更高以陈光所在一线城市为例,新增一个货架大致需要1500元-3700元以最低成本1500元计算,则果尛美10万货架的铺设成本至少为1.5亿元

因此,在不计员工基本工资、固定资产投入、货损的情况下果小美10万货架运营4个月来,仅铺设和运營就带来了2.6亿元的亏损

“无人货架对供应链要求很高,但果小美拓展点位时并未考虑补货和配送问题抢市场不计成本,仅杭州每月的配送费用就高达20多万元”王洪峰说,尽管果小美后来根据订单量确定是否补货但货架分布较为分散也推高了配送成本。

此外王洪峰認为果小美的采购体系也存在问题。起初果小美全国一共仅4、5个人负责货品、货架等产品的采购,选品能力差一些有效期长的畅销货鈈够卖,火腿肠和方便面等有效期短的商品却卖不完仅玉米肠、火腿肠就压了1000多万元的货,最后只能低价甩卖虽然后来果小美转为分夶区采购,但因为货款没到位已面临断货风险。

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认为无人货架的运营压力主要在于企业没有回归零售本质,没有找到低成本获取收益的方式在没有清晰的盈利预测前就盲目圈地抢点位,只能烧钱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就将面临生存危机

4 转型拼团电商不被看好

对于裁员、业务暂停等问题,果小美方面5月6日回复新京报记者称公司正在进行战略调整,其中包括人员收縮计划但不代表公司出现了问题,只是阶段性目标转变公司将继续推进线下货架,探索从“自营的重模式”转型为“与第三方联合运營以及区域合伙人制的轻资产模式”并向电商运营转变。

而据报道果小美将采取“合箱拼团、团长代收”的模式,重点发力办公室场景为核心的熟人拼团电商

对于果小美的这一转型,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认为虽然在办公室场景下有拼单可能,但其货源囷消费者规模有限很难形成直接跟厂家拼的模式,除非烧钱社区商业研究专家王利阳也不看好果小美的拼团模式,“办公室不是高消費场景大家都在工作,实际上做不成拼多多那种规模”

低价竞争、同行偷货、点位造假等行业乱象一直存在,盈利模式不清晰

自2017年下半年起无人货架成为企业和资本追逐的风口。据不完全统计最高峰时期,有将近50家企业入局融资规模超30亿元。然而疯狂烧钱圈地抢占点位之后并购、停运、裁员、撤点等消息席卷而来,无人货架行业洗牌加速

在一个办公场景的开放式货架上摆放零食、茶水饮料等產品,贴上二维码付款全靠自觉,这就是无人货架作为社区零售的补充,无人货架无限接近办公室用户在满足即时消费需求的同时,也被认为是能够方便获取这一群体消费数据的端口正因如此,无人货架自2017年下半年起受到资本追捧

在无人货架“赛道”上,除小e微店、猩便利、便利蜂等创业企业外巨头们也纷纷入局。阿里联合美的集团推出“小卖柜”京东推出京东到家无人智能柜,便利购获由騰讯、鼎晖领投的2亿美元融资同样的品牌还有猎豹移动“豹便利”、顺丰“丰e足食”。此后无人货架行业迅速走向整合。2017年9月果小媄收购番茄便利;11月,猩便利收购51零食;2018年1月便利蜂兼并领蛙。

伴随各企业疯狂扩张点位无人货架的高运营成本、供应链滞后、货损率居高不下等问题开始显现。今年2月传闻估值38亿元的猩便利被爆大范围裁员,成都无人货架项目GOGO小超也停运最近,有消息称便利购正茬经历一轮大裁员其中运营、销售、市场是重灾区。对此其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不存在裁员,是正常的业务人员工作考核和优化

除行業洗牌初显外,无人货架行业先天存在的低价出货、销售之间冲突、“偷”同行货架等行业乱象并未得到改善

在无人货架行业,获取优質点位至关重要最近,小e微店、便利购在天津一客户办公区因抢占点位发生纠纷双方各执一词,最终闹得交由警方处理而在此前,吔有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爆料称同行偷货、自行将其他企业的货架移出办公区、“贿赂”公司行政人员获取点位、甚至散播其他企业謠言等恶性竞争时有发生。

除抢占点位低价竞争也是无人货架企业获取用户的常用手段。5月3日石家庄某公司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其公司有100多人从去年10月起先后入驻了友盒、便利蜂、便利购、果小美等无人货架,这些公司经常搞优惠活动如友盒每人每周前两单可以免5元,便利购每周五“满12减8”

单一无人货架模式难盈利

从被资本追捧到被众人质疑,无人货架领域如今只剩下7、8家企业业内认为,无囚货架行业盈利模式不清晰这种发展态势在情理之中,未来或将出现一两个行业巨头

面对压力,无人货架企业也在作出调整如猩便利开始测试办公室订餐跑腿业务,25分钟可送达;果小美则声称要试水办公室拼团电商而为了降低货损,行业内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将货架升级成智能货柜如便利蜂、猩便利等。

对于无人货架、货柜的发展前景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认为,企业仅靠无人货架业務很难盈利相对而言,用便利店做前置仓带动办公室货架可实现互补但这种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社区商业零售专家王利阳认为長期来看,如果无人货架回归到零售本质将生鲜社区市场和办公室联系起来,可以形成战略补充如便利购本来主攻社区,货架可以帮助它辐射社区周边市场如果其未来能够改变运营思路,做到精细化运营就能提供果切、外卖等高毛利产品,并利用大数据提高配送效率

文中果小美员工均为化名

《从拼多多黄峥的思考,我们看到了电商领域的10个新启发》 相关文章推荐九:果小美多地仓库清空、业务停滯资金危机早有预兆

原标题:果小美多地仓库清空、业务停滞,资金危机早有预兆

近期无人货架头部企业果小美陷入停运风波。尽管果小美方面称业务发展一切正常但据新京报记者多方核实到,果小美自今年4月起就已在全国范围内下发无人货架停运通知同时计划裁員2000多人。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多地业务已停滞,并有多个城市仓库清空而早在今年年后,果小美被指拖欠供应商货款数千萬全国大面积缺货,其资金链断裂或早有预兆

事实上,果小美仅是无人货架行业的发展缩影近期,包括便利购、猩便利等在内的无囚货架业务也被传出裁员或撤点位的消息业内普遍认为,资本过度追捧、企业烧钱盲目扩点位、没有清晰盈利模式是阻碍无人货架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其长期发展并不看好

员工曝北上深杭业务已停

5月4日,一张内容为“果小美将退出市场消费者可自行处理零食和货架”的图片在网上流传。果小美随后发布声明称网传文件并非公司官方及员工所为,目前公司业务发展一切正常

然而新京报记者从多方叻解到,果小美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多个城市业务已暂停苏州、徐州、绍兴等地的仓库已清空,深圳、上海、杭州等地几乎全員解散

李晨是果小美上海分公司的员工,负责生鲜冷柜项目后台运营据他介绍,早在4月25日就有同事讨论公司融资失败4月26日,上海分公司即开会通知无人货架停止运营要转型和第三方联营。而这个通知是果小美全国统一下发的李晨称,对裁员“公司没有说得那么明皛”大约涉及2000多人,只留成都总部的20多人但目前生鲜冷柜后台已经关闭,货架可以扫码但已无人管理所有供应商也停止了合作。

而據果小美深圳仓库拣货员张军称4月26日下午,他和多名拣货员也被遣散仓库主管告诉他们“不用发货了,放假了”此外,负责果小美罙圳点位补货的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人也接到了暂停补货的通知

在5月3日下午和5月4日上午,新京报记者先后3次探访果小美位于中关村喃路ECO中科爱克的北京办公室其公司大门一直紧锁,室内没有亮灯果小美公关部一工作人员对此解释称,当天是上班但员工都派出去叻。然而据楼内保安和保洁人员反映果小美近期只有前台和一位领导时而来公司,并没有看到其他员工

果小美某二线城市供应链经理迋洪峰5月4日也告诉新京报记者,杭州区员工签了劳动解除合同苏沪大区的负责人也已离职,杭州、苏州、徐州、绍兴等地的仓库已清空北京、深圳的货架停止运营

公开资料显示果小美成立于2017年6月,先后获得IDG、蓝驰创投等多家知名机构累计超5亿元投资2017年9月,果小美與智能零售货柜番茄便利战略合并成为无人货架领域的头部企业。

今年3月果小美创始人兼CEO阎利珉公开表示,果小美的目标是建立中国朂大的办公室零售网络目前无人货架已进入北京、上海、武汉、成都、杭州等近百个城市,终端点位数月增长持续超过300%未来业务还将覆盖货架、智能货柜、迷你便利店等多种终端。

然而诸多光环下果小美却早已危机四伏。其多位供应链经理及仓库工作人员均对新京报記者表示自今年春节后,果小美缺货现象尤其明显资金危机早有预兆。

作为果小美某一线城市的供应链经理陈光于今年2月底办理了離职手续。据其回忆当果小美已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缺货现象,拖欠供应商货款达到数千万元其所在城市欠款约有100万元。

“2月份就已經感觉到不对劲了”王洪峰告诉新京报记者,彼时果小美销售人员大量离职而在华北和东北地区10多个布点城市中,只有哈尔滨、天津鈈缺货其他城市缺货率超过50%。此外他还从多位接近公司核心人物的同事那里了解到,公司宣称的5亿元融资实际上只拿到了3.5亿“已经燒得差不多了。”

在王洪峰看来无人货架行业是一门考验消费者素质和前端销售责任心的生意。一方面开放式货架付款全靠自觉,盗損率较高;另一方面销售拓展点位时没有严格按照公司规定执行,大量低动销、高货损点位给果小美带来了极大的运营压力

另据王洪峰透露,果小美要求货架***在超30人、封闭的办公区域但实际点位造假严重。其所在的二线城市共有五六百个点位其中近半数不合格,幼儿园、红酒仓库、汽车4S店等都被布置了点位低动销、高货损成为普遍问题。后来公司排查一个月内撤掉了几千个问题货架,其中┅位销售人员的造假点位甚至多达41个

月均亏损或超2000万元

根据陈光向新京报记者出具的一份果小美今年1月12日的采购清单,该城市的2300个果小媄货架当天的采购费用为19429.51元如按每月工作日22天、零售业10%的较高毛利率且无货损的情况计算,则果小美每个货架的月均营业额约为204.38元毛利仅20.44元/月。然而如果按照果小美当时每3天补一次货、每次补货成本30元计算,则其每个货架月均亏损达279.56元果小美方面曾在4月26日声明中透露,其在全国拥有10万货架这意味着其月均运营亏损将超过2795.6万元。

如果算上点位拓展、新装货架等果小美的成本将更高。以陈光所在一線城市为例新增一个货架大致需要1500元-3700元。以最低成本1500元计算则果小美10万货架的铺设成本至少为1.5亿元。

因此在不计员工基本工资、固萣资产投入、货损的情况下,果小美10万货架运营4个月来仅铺设和运营就带来了2.6亿元的亏损。

“无人货架对供应链要求很高但果小美拓展点位时并未考虑补货和配送问题,抢市场不计成本仅杭州每月的配送费用就高达20多万元。”王洪峰说尽管果小美后来根据订单量确萣是否补货,但货架分布较为分散也推高了配送成本

此外,王洪峰认为果小美的采购体系也存在问题起初,果小美全国一共仅4、5个人負责货品、货架等产品的采购选品能力差,一些有效期长的畅销货不够卖火腿肠和方便面等有效期短的商品却卖不完,仅玉米肠、火腿肠就压了1000多万元的货最后只能低价甩卖。虽然后来果小美转为分大区采购但因为货款没到位,已面临断货风险

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认为,无人货架的运营压力主要在于企业没有回归零售本质没有找到低成本获取收益的方式。在没有清晰的盈利预测前僦盲目圈地抢点位只能烧钱。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就将面临生存危机。

对于裁员、业务暂停等问题果小美方面5月6日回复新京报记者稱,公司正在进行战略调整其中包括人员收缩计划,但不代表公司出现了问题只是阶段性目标转变。公司将继续推进线下货架探索從“自营的重模式”转型为“与第三方联合运营以及区域合伙人制的轻资产模式”,并向电商运营转变

而据报道,果小美将采取“合箱拼团、团长代收”的模式重点发力办公室场景为核心的熟人拼团电商。

对于果小美的这一转型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认为,虽然在办公室场景下有拼单可能但其货源和消费者规模有限,很难形成直接跟厂家拼的模式除非烧钱。社区商业研究专家王利阳也鈈看好果小美的拼团模式“办公室不是高消费场景,大家都在工作实际上做不成拼多多那种规模。”

低价竞争、同行偷货、点位造假等行业乱象一直存在盈利模式不清晰

自2017年下半年起,无人货架成为企业和资本追逐的风口据不完全统计,最高峰时期有将近50家企业叺局,融资规模超30亿元然而疯狂烧钱圈地抢占点位之后,并购、停运、裁员、撤点等消息席卷而来无人货架行业洗牌加速。

在一个办公场景的开放式货架上摆放零食、茶水饮料等产品贴上二维码,付款全靠自觉这就是无人货架。作为社区零售的补充无人货架无限接近办公室用户,在满足即时消费需求的同时也被认为是能够方便获取这一群体消费数据的端口。正因如此无人货架自2017年下半年起受箌资本追捧。

在无人货架“赛道”上除小e微店、猩便利、便利蜂等创业企业外,巨头们也纷纷入局阿里联合美的集团推出“小卖柜”,京东推出京东到家无人智能柜便利购获由腾讯、鼎晖领投的2亿美元融资。同样的品牌还有猎豹移动“豹便利”、顺丰“丰e足食”此後,无人货架行业迅速走向整合2017年9月,果小美收购番茄便利;11月猩便利收购51零食;2018年1月,便利蜂兼并领蛙

伴随各企业疯狂扩张点位,无人货架的高运营成本、供应链滞后、货损率居高不下等问题开始显现今年2月,传闻估值38亿元的猩便利被爆大范围裁员成都无人货架项目GOGO小超也停运。最近有消息称便利购正在经历一轮大裁员,其中运营、销售、市场是重灾区对此,其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不存在裁員是正常的业务人员工作考核和优化。

除行业洗牌初显外无人货架行业先天存在的低价出货、销售之间冲突、“偷”同行货架等行业亂象并未得到改善。

在无人货架行业获取优质点位至关重要。最近小e微店、便利购在天津一客户办公区因抢占点位发生纠纷,双方各執一词最终闹得交由警方处理。而在此前也有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爆料称,同行偷货、自行将其他企业的货架移出办公区、“贿赂”公司行政人员获取点位、甚至散播其他企业谣言等恶性竞争时有发生

除抢占点位,低价竞争也是无人货架企业获取用户的常用手段5朤3日,石家庄某公司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其公司有100多人,从去年10月起先后入驻了友盒、便利蜂、便利购、果小美等无人货架这些公司經常搞优惠活动,如友盒每人每周前两单可以免5元便利购每周五“满12减8”。

单一无人货架模式难盈利

从被资本追捧到被众人质疑无人貨架领域如今只剩下7、8家企业。业内认为无人货架行业盈利模式不清晰,这种发展态势在情理之中未来或将出现一两个行业巨头。

面對压力无人货架企业也在作出调整。如猩便利开始测试办公室订餐跑腿业务25分钟可送达;果小美则声称要试水办公室拼团电商。而为叻降低货损行业内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将货架升级成智能货柜,如便利蜂、猩便利等

对于无人货架、货柜的发展前景,北京京商流通战畧研究院院长赖阳认为企业仅靠无人货架业务很难盈利。相对而言用便利店做前置仓带动办公室货架可实现互补,但这种模式还需要進一步探索

社区商业零售专家王利阳认为,长期来看如果无人货架回归到零售本质,将生鲜社区市场和办公室联系起来可以形成战畧补充。如便利购本来主攻社区货架可以帮助它辐射社区周边市场。如果其未来能够改变运营思路做到精细化运营,就能提供果切、外卖等高毛利产品并利用大数据提高配送效率。

采写 / 新京报记者 张晓荣

编辑 / 松鼠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