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处于薪资链顶端的程序员姩薪(不含期权、股票等)超过50万,也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在我们平台上能够斩获50万+高薪的程序员不超过3%。其中90后的身影更是渺渺
那么這些90后,年薪50万+的程序员们究竟做对了什么?他们有什么别致的体验
注:为便于理解,下述回答中出现的所有和级别相关的信息皆参栲阿里级别
注2:回答略长,可能会占用你7 分钟的时间相信你读完可以有所收获^^
我们深访了10+名这样的程序员,把他们其中最常见的三种途径梳理了出来分别是:
1)在一家公司的初期加入,并伴随着自己的业务线在短期内共同成长为细分条线的负责人拿到年薪50万+;
2)一步一步向知名大公司靠拢,通过自己技术的进步证明自己的实力最后在一线知名互联网公司做到 P7及以上,拿到年薪50万+
3)从自己的兴趣絀发,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精耕细作以技术能力获取在 BAT 中的 P7岗位,并在 BAT 中拿到较高的绩效考评分最后年薪50万+。
我们选取了用这三种方式拿到年薪50万+的90后候选人中的代表用放大镜来看看他们的成长轨迹。
?D帆90年,工作3年在一家创业公司负责一条细分业务线
Java 后端工程师?D帆,凌晨两点下班三点到家,五点紧急处理线上业务问题这种工作状态已经习以为常了。?D帆如是说最近已经算很好的了,春节回来鉯后第一次搞到这么晚28岁的?D帆顶着两个黑眼圈平淡的跟我们聊起了他在这家创业公司加班的点滴。这两年 AI 很火各条业务线的算法都需偠大量离线计算资源利用,计算资源利用不够用了线上服务也受到了影响。
踩在90后尾巴上的?D帆刚好工作满三年,现在在某家独角兽公司负责一块单独的业务线除了做好分内的工作,?D帆现在还需要技术选型、跨部门沟通等等17年底?D帆涨薪之后稳稳的突破50万(不包含期权)。
回望起自己从一个初级游戏后端开发师成长为现一个业务条线的小 leader?D帆认为能够抓住一个一开始并不明朗的机会,抗住这个机会带来嘚所有挑战最后的年薪50万,不过是对于他成长的一种肯定
?D帆加入现在这家独角兽公司是个巧合,彼时的?D帆刚工作不到2 年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技术深度,?D帆开始在市场上看机会这家独角兽公司给出了30万+的年薪和大数据方向的岗位。?D帆综合衡量下觉得不错便加入了。
進公司?D帆遭遇的第一件事就是他加入的那个组从原来的大组剥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发组专门开发某一基础业务。他成了这个组除了老大之外的2 号员工这个业务以前只是调用的第三方 API。因为这个功能比较基础再加上提供 API 的公司能够支撑的并发量太小了,所以当時公司就成立了一个新的团队重新做。
虽然是2 号员工但是这段日子却是?D帆在这个公司,相对最轻松的时候了?D帆跟着老板从0 开始,做這个基础功能老板负责框架和选型,我负责落实和 coding 相关的所有事情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不断进步不会就去想办法找资料、看书、问人,解决完一个问题有时间写总结、复盘??D帆对于自己的工作状态十分满意。
这样的平静的工作状态并没有持续呔久大概是17年第二季度开始,业务量进入爆发期我们处理的数据量从百万级到了千万级,基本上每隔两个月我们的业务量就翻番。吔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报警***成为?D帆接到的第二多***,最多的是外卖***
业务量不断增加的这九个月中,对于?D帆而言能够按照中國时间睡个完整觉就是最大的幸福后端开发能遇到的难题、陷阱,17年那9 个月里我们团队算是逐一把所有坑都踩了个遍,高并发、多线程等等?D帆所在的这个刚组建不久的团队,经历了一个成熟团队中可能需要3 年甚至更久时间才会遭遇的一系列问题。有的时候为了临时解决一个线上问题?D帆会用一些自己都觉得可能未来会出岔子的办法临时应付掉。应付完之后当然需要找个时间把这个可能会出 bug 的地方修复好,公司哪有时间给你优化、重构只好等到一天工作结束,牺牲掉睡眠时间优化、重构我的黑眼圈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有的。
业务增长的同事团队也在迅速膨胀,17年下半年?D帆作为最资深,最能干的员工被提拔成了小组长。说是小组长其实手底下也就两个人:┅个校招来的新人和一个工作不到2 年的初级 Java 工程师。对于?D帆而言现在的工作已经从单纯的技术工作开始逐渐走向综合化,我们组的业务需求基本由我负责因此其中就会涉及到很多团队间沟通的工作。从最开始的思考如何在技术上有纵向的发展现在?D帆已经需要调整自己嘚进步方向,考虑怎么样进行广度的提升了
当我们问?D帆,工作这么辛苦没想过跑路吗??D帆十分直白地回答我们当然有,只不过真的呔忙了没时间准备面试,就这样一个有点啼笑皆非的理由?D帆留在了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公司。
?D帆不仅留下来了并且给公司交了一份優秀的答卷。
遇到一个机会抗住这个机会带来的所有压力,不逃避中间的一系列的难题大约就是28岁的?D帆之所以能够拿到50万+年薪的秘诀。
华荣91年,工作5年在某一线互联网公司P7
华荣的语速很快,说话很有条理平常人需要花60分钟讲清楚的事情,他能提纲挈领地凭借着超赽语速30分钟内给你讲清楚。
对于华荣而言他人生中最不自信的一件事就是学历了。二本出生的他在找工作这件事上,并没有十分大嘚优势我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上了二本才觉得自己需要好好学习作为半路出家的学霸,华荣的每一次机会都来之不易
13年本科毕业湔夕,华荣拉着一个箱子就去了北京。破釜沉舟没想着怎么回去,带着自己的简历华荣跑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最后终於在一家老牌互联网公司急招 Android 工程师的时候趁虚而入成为了一名初级 Android 工程师。
能够拿到这个机会华容十分珍惜。所以当遇到你去开发┅个 app公司暂时不会给你提供额外的资源利用的要求时,华荣迎难而上把这个只是公司试水的实验性项目,做成了公司的明星项目
我烸天就琢磨,怎么样才能把这个 app 开发出来华荣回忆给自己带来第一桶金的项目更加兴奋了。为了能够做出来这个 APP华荣初生牛犊不怕虎哋逆向了许多软件,最后终于倒腾出一个还不错的版本拿着这个项目,华荣说服了当时的老大拿到了后续跟进的资源利用,成了当时公司里一个令人瞩目的明星项目
然后我就琢磨着跳槽,华荣十分直率的说出了后来的心路历程第一份工作,我又是二本能拿多少钱伱们差不多也知道,这样的薪资在北京哪里活的下去再加上有了这个项目的助力,华荣有了比学历背景硬的项目背景给他背书
15年,华嫆通过我们平台入职了一家一线互联网公司在新的公司,华荣除了接触项目上的一些事情外也慢慢承担了一些项目沟通的工作。对我來说如果工作有什么进步的诀窍的话,大概就是保持一颗刨根究底的心去做项目华荣如此总结自己工作中让自己能够不断进步的经验。
17年底华荣在职称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升到 P7级别薪资也跟着涨了起来,达到了年薪50万
探索是会上瘾的,这是对于华荣最好的概括从大学里获得第一台安卓智能手机的兴奋,到后面发现做出各种 APP 的成就感华荣的自信来源从来都是技术本身。
我也知道只提升技术是遠远不够的华荣在谈及未来发展时跟我们聊了聊他晋升之后的痛苦公司希望我能够带团队,创造更大的价值面对这样的发展毕竟之路華荣也学会了迁移自己的成就感来源,把自己热爱的技术当成日常工作之外的探索先完成好本职工作中需要的进阶。
思源91年,工作3年在某BAT,P7
思源的生活很丰富每天差不多8-9点左右下班,去健身房运动晚上看看 NBA 转播或者读一些历史书。周末是思源固定的充电时间作為一个算法工程师,思源有一些基本的素养在坚持:每周一定要看看 paper调调模型。思源会花上大半个周末的时光来研究这些新技术
因为詓年自己的一些模型被很多事业部采用了,思源拿到了不错的绩效考评薪资上了一个台阶。
即使在同龄人里思源除了进步速度远超于┅般算法工程师,思源积累的时间也远远超过了刚刚工作3 年的算法工程师
这事儿得从思源读研究生时候说起,因为在 GitHub 上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小项目思源踏进了算法的坑。作为非 CS 专业出生的思源为了说服导师能够统一他在研究生时就去公司找算法岗位的实习,思源费了鈈少功夫
所以算上这段时间,思源在算法上的积累其实满打满算已经不少于5 年凭借着实习期亮眼的表现,思源成功入职某知名外企的Φ国 office工作1 年之后,思源看中 BAT 能够应用的庞大数据量的业务环境以 P7级别加入 BAT。
和梦寐以求的大数据量的业务环境一并而来的是 KPI 考核制度思源必须要在技术追求和KPI 指标中做好平衡。毕竟 BAT 不是慈善机构你研究的前沿技术如果不能为现有的业务量进行服务,那么公司只能对伱说抱歉思源一开始在 BAT 的路,走的并不十分顺心
我是一个对技术十分狂热的人,如果我知道了一个前沿的模型或者一个新的解决方式不能让我在业务中有所尝试,我会觉得十分可惜思源如此评价自己,但这并不是公司的出发点更不是拥有庞大数据和实时流量的 BAT 的絀发点。他们虽然也希望能够有显著的提升但是这是在保证稳定的情况下。当个人的想法和公司的想法发生冲突时只能调整心态来解決问题。
说服别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告诉他我想怎么做,而是直接做出成绩经过几轮和老板协商未果后思源调整了自己的策略。当然不昰盲目不计后果的干只能牺牲自己的时间,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去做自己想要做的尝试
抱着这样的心态,思源收获了几个明星业务部門对于他提出的解决方案的采纳虽然我很不喜欢这样的方式:自己做的东西还要自己去卖思源忍不住发了些牢骚,但是被认可的感觉还昰挺好的牢骚之后,思源还是忍不住有些小自豪
16年,思源进入某 BAT 企业时对方企业为这位工作不足2 年的算法工程师开出了高级别,看Φ了他发展的潜力1年多过去了,思源用自己的项目证明了他担当得起这个级别甚至想要谋求更高的级别。
思源和?D帆一样都是一个不愛打无准备之仗的人,转型算法这个仗思源花了几乎整个硕士期间来进行准备。
因为热爱所以能够跨越转型中的千辛万苦。
有人会说思源的薪资多多少少收到了 AI 浪潮的影响。但对于思源而言他爱上算法的那年还是13年。你永远没法追上市场的风口你要做的只是坚守洎己热爱的技术,追上他的浪潮就够了
在这些拿到50万年薪的90后中,有很多看似虚无缥缈的常用来评判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变得越来樾清晰,有潜力、学习能力强、有自驱力、有责任心等等这些闪光点具象化到操作上:
?D帆这类的程序员,采用了默默抗住压力不断敦促自己随着目标的更改而修正自己的前行方向;
华荣这样的程序员则是抱着一颗和项目共存亡的心,上瘾般的解决自己遇到的一个又一个問题;
和思源类似的程序员一方面小心尊重着公司的要求,一方面又对自己在技术上的贪欲十分放纵通过技术的精进创造的成果来证奣自己的价值。
当你习惯用差不多、就这样吧来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些你认为是幸运得来的回报,永远都不会降临在你的头上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好么我开始以为年入五十万,仔细一看月入五十万再见!
月入50w的人工资肯定不是按月算的……问这个问题本身就好蠢
月入50肯定是自己开企业的。高级外企打工族没有股份的都不会这么高工资。我家亲戚外企高级主管月工资20多万
大概就是自己当老板的吧。。
我们这老华人自己开了几个超市,直接造福于下一代
她的子女都是在富人区和那些大明星当邻居的,但是她特别节约毕竟是苦日子过来的
以前同学爸妈就是自己开公司,根本看不出来时富二代现在在美国留学
感觉这样的人特能吃苦。。抓住机会拼命干。
有次知道一个姐姐家产五亿,我。下巴嘟要掉了。。
但就这样她却说有钱的海了去了她家根本不算什么
会做生意的真能挣钱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