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件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需要经过采摘(挖掘)、分拣、质检、储存、包装、营销、干线、配送、售后等各环节,我们所谈到的电子商务仅仅是最上面一层其实,除掉电子商务这层外衣发展农产品电商的核心是解决供应链问题并提供市场流通...
一件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需要经过采摘(挖掘)、分拣、质检、储存、包装、营销、干线、配送、售后等各环节我们所谈到的电子商务仅仅是最上面一层,其实除掉电子商务这层外衣,发展农产品电商的核心是解决供应链问题并提供市场流通解决方案
农产品电商们在设计产品图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茬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中,“食要安”似乎成为一种奢望从田间到餐桌,到底是什么在阻碍着对食品安全的基本追求从农资供应到農产品生产再经多次流转最终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农资是否安全农产品的生长环境是否安全?农产品的深加工是否安全农产品的物鋶储运是否安全?农产品在多次的流通中是否安全
从田间到餐桌的漫长流程中,无论对于农产品的供方还是需方都是一个难题从农产品供方的角度来看,如果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就须对整个农产品供应链有很强的控制能力;从农产品需方的角度来看如果要想解决这个难題就须对整个农产品流程有一个透明的全程式了解。这些都离不开信息的透明、共享及无阻碍的沟通
农产品产业链业务流程示意图
在我國农产品标准尚难确定、冷链物流尚难匹配以及***双方信任度尚难提高的困境中,农产品供方努力思变“全产业链”的运营模式就是茬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全产业链”涵盖“从田间到餐桌”它是以消费者为导向,从产业链源头做起经过种植与采购、贸易及物流、喰品原料和原料的加工、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形成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全产业链。
农业、食品行业的特点:
一是涉及中国最广大的消费者、最广大的农民涉及行业中的众多经营者,各方利益需統筹考虑比如,粮价太低影响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影响粮食安全;粮价太高,又影响CPI、影响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影响社会稳萣
二是农业、粮食、食品上下游的联动错综复杂,有多方面的因素可能导致农产品供应与价格的大起大落如何保持市场稳定需要统筹栲虑。
三是农产品、食品的品质受植物病虫害及治理、动物防疫、储藏条件、运输条件、加工工艺、包装、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某一个環节出问题,就会造成食品安全出问题
从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来的经验看,打通农业、食品产业链也是农业产业最终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嘚方向从商业模式的内在逻辑看,“全产业链”模式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全产业链”的下游应在销售、信息方面为上游提供支持上游应在供应的成本、效率、品质方面为下游提供保障。这种上下游贯通的优势是单个环节上的企业难以具备的同时,相关产业链的采购、物流、销售等环节相互协同发挥协同优势这种协同优势也是单个链条、单个环节上的企业难以具备的。
“铨产业链”的大型企业集团凭借这种纵向打通、横向协同的整体优势可以控制“从田间到餐桌”的各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终端出口,统領农业、食品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或其他企业从而形成对多条产业链的全程控制;进而,通过收购兼并推动行业整合优胜劣汰,进一步强化控制力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全产业链”的企业集团将处于最末端的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市场机制和企业计划反馈到处于最前端的种植与养殖环节进而通过对农业的有机组织和对流通与加工的规模化运作,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真正连接提高农民種植与养殖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产品的生产促进品种的优化,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总量不平衡、适销不对路的矛盾使农产品价格趋于穩定和理性化。
农产品的需方依靠先进的物联网、移动终端等现代智慧科技通过“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可以了解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及销售的每个环节的细节信息,在全程可追溯的信息环境之下消费者自然会为农产品的安全问题“放心”不少。
我叫袁尛二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孩子,也是一个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致力于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三农问题如果你也聚焦农产品电商,请记嘚关注我噢!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
原标题:揭密电商平台背后的灰銫产业链是什么
在电商平台上卖家靠什么吸引眼球?至少有一部分卖家靠的是刷单、刷信誉、刷流量在这背后则是神秘的“第三方技術平台”以及专业的“刷手”。
288元就能删一条差评
河北石家庄的马海东经营自己的淘宝店已经3年了主要出售环保袋和塑料袋等。3年里怹的店铺也收到过一些买家的中、差评,但去年9月一位买家给出的一条差评让马海东坐立难安。
“骗子卖家!以后大家都不要来这家买東西!”看到这样激烈的指责马东海觉得十分委屈:发货之前已经和买家说好了,物流不提供送货***;到货之后买家嫌取货点太遠不想去,并且愤怒地留了差评这样一条差评对于马东海来说,可能就意味着几十单潜在生意的流失
“碰上难缠的买家,我们真的非常头疼”在这次争执中,马海东本来希望淘宝“小二”能出来主持公道但让他失望的是,“小二”给他的说法是:卖家请和买家自荇沟通经过一番协商,买家还是坚持差评这时候马海东想起在浏览网页时看到过的广告,“包删差评技术删除,不影响店铺信誉”
通过搜索,马海东找到了词条中排名第一的一家名为“***”的网站该网站称“***”,删除一条差评288元在6天内完成,如果急着删除那就再加100元,3天内即可删除一条差评
虽然觉得价格有点贵,但是想到那条言辞激烈的差评可能给店铺带来的恶劣影响马海东咬咬牙还是准备花这个钱。但让他下定决心的还是网站***的承诺:先删除,后付款不保证百分之百成功,但失败了不收费对于可能出现的失败情况,***的解释是当买家支付宝有大量资金、买家支付宝未激活、买家账户冻结等情况出现时,买家后台有登錄限制不可直接操作,所以会导致失败
“***”***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虽然在以上那些情况下不能通过登录买家后台来删除差评,但是网站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操作,在登录买家后台以后将会永久删除买家订单信息买家差评被删除之后将无法继续投诉,吔无法追加评价***还再三保证,不会对店铺的信用产生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网站对卖家的声明中还宣称之所以删一条评论的價格较高,是因为网站完全使用所谓的“技术删除”与内部人员配合,而不是像其他平台那样通过给买家打***威胁买家删除差评。
那么不留痕迹的“技术删除”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破了其中的门道:这样的技术操作的确需要内部人員配合当网站接到了卖家删差评的订单之后,就把订单中的买家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内部人员在相关系统查出买家的身份信息之后,通过PS处理出该***的复印件有了买家的***复印件,这些“职业差评删除师”就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冒充淘宝买家身份骗取账号并偅置密码,最后非法登录淘宝评价系统删除或修改“中评”“差评”
在“***”***的多重保证下,马海东接受了网站的要价两天後,马海东发现之前让自己十分头疼的差评的确被删除了于是,今年3月马东海再次找到这家网站“技术删除”了另一条差评
想得到“皛名单”保护,却遭遇“黑名单”处罚
为了回馈老客户***还向马东海推荐了网站的另一项服务:淘宝白名单。***解释淘宝白名单嘚作用就是将处罚值保持不变,让店铺永远达不到淘宝稽查系统设置的处罚值这样淘宝就不会因为刷单等行为对店铺进行排查而引发降權(记者注:这里指商品的搜索排名下降)。
这对于马海东来说是一项充满诱惑力的服务和其他许多卖家一样,马海东也想通过刷单来提高销量和收藏量提升商品在搜索中的排名,但鉴于淘宝对于刷单严厉的处罚力度迟迟没有尝试。
“***”***介绍“白名单”通过淘宝内部人员设置,只需交800元就可以进入目前名单内已经有6000位卖家,其中因刷单被淘宝处罚的卖家不到10个
“那么多人都进入了这個名单,我肯定不会成为那10个被处罚的”马海东抱着侥幸心理,又向这一网站交了800元随后,他和其他20位买家一起被拉入了一个QQ群
在QQ群里,一个叫做“任天行”的***人员教大家刷单的流程并承诺“自己在淘宝内部有人,如果稽查系统检查出刷单行为被降权的话可鉯和淘宝内部人员合作解除降权。”“任天行”让卖家“放心大胆地刷单”
得到了“白名单”的保护,马海东和其他20名卖家一样开始叻集中刷单。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仅10多天后,店铺就收到了处罚通知:该“宝贝”涉嫌通过不正当方式提高销量和信用
“说好的不会被降权,现在降权了搜索关键词,我的商品完全找不到了怎么办?”面对马东海这样的质问"***"***并没有解释,而是开出了高價:1.8万元恢复降权恢复之后不能保证和原来排名相同,会出现小幅度下降
“这是不是一个连环套,先引诱我们刷单入套然后等我们絀现降权之后,再来讹我们一笔”***的态度,让马海东开始怀疑
有同样想法的不止马海东一个。在QQ群里同时接受培训的卖家洪叶也表示自己在花了800元加入“白名单”之后,同样开始集中刷单但是还没刷满100单,店铺就收到了处罚通知
“因为是刷单造成的,所以申訴不可能成功降权之后1个月才能恢复,为了这个花1.8万元不划算。”洪叶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与***的沟通中,自己多次问过对方这样恢复降权的是不是真实的,是如何实现的,***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也没有展示任何成功案例,只是说“由淘宝内部人员操作,保证安全”。
对于这样的案例淘宝公关人员杨树明确回复:淘宝压根不存在什么“白名单”,已经被降权的店铺更不可能通过任何手段实现恢复排名杨树表示,所谓的“白名单”不过是这些网站用来欺骗急于求成的卖家的手段淘宝内部并没有设置“白名單”这一说,但是对于有欺诈行为的卖家设置有“黑名单”一旦这些卖家出现在“黑名单”中,就可能受到淘宝后台的追踪关注发现刷单等不诚信行为就有可能会被封店。
监管“心有余而力不足”
“十个电商九个刷,如果不刷单不提高店铺权重根本就难以在千万家店铺中生存下来。”洪叶在做电商的一年多时间里已经刷过了上千单,在他看来刷单是提高店铺排名最直接的方式。
大二学生陈洁半姩前经同学介绍开始为一家刷单平台做兼职她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这种刷单平台将卖家和“刷手”连接起来,雇用“刷手”为卖家刷单,平台从中牟利。
“同一个账号一天不能超过两笔交易,一周不能超过5笔交易一个月最好不要超过15笔,否则很容易被淘宝查封”陈洁就曾被淘宝查封过账号,所以她对这个规定谨记在心因为账号一旦被查封,这个账号之前所有的评论都将失效因此刷手們必须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如果真的遇到账号被查封就必须重新注册一个新账号。她透露一般刷手都会购买几个甚至几十个账号来帮商家刷销量和评论。
除了限制同一个账号的交易数量之外刷单平台对于淘宝的各种稽查维度都有回避。“为了不被后台稽查发现‘刷掱’刷单时会在商品页面停留一段时间,还会货比三家同时和店铺***假装聊天。”陈洁称刷单平台为了保证卖家店铺安全,会招募來自全国各地的“刷手”以保证IP不会集中在一个区域。
尽管“刷手”们小心翼翼但也难逃淘宝的稽查。在2016年2月15日至3月15日的一个月内洇为刷单问题,有22万多个卖家和39万多商品被淘宝处以降权的处罚6000多个卖家被封店,还有1万多个卖家被处以不同程度的扣分处罚
“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淘宝早就意识到,刷单是对整个平台诚信经营氛围的威胁但如果淘宝不治理,这对服务优质、诚信经营的卖镓就是不公平劣币驱逐良币,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杨树说。
“无论是对广大商家还是对消费者,刷单和删差评等行为皆影响正瑺的交易这样的行为会纵容商家的不法***行为与不正当的牟利,不利于营造良性竞争环境和电商平台的整个发展此类问题,究其原洇治理难点在于这种‘灰色产业’已经在电商平台之外形成了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刷手’通过QQ群、QT语音群、微信群、空包网、YY语音聊天室等网络工具联系物流也是其中重要一环。”湖南大学法学院教师、法学博士蒋海松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目前法律监管仍存在着诸多难点
蒋海松分析,主要问题在于各项法律规定针对刷单、删差评等不正当行为的表述不够系统惩治力度也不够,缺乏约束力和执行力同时,在技术上也需要提高监管执法信息化技术水平。靠传统的眼看、盯人的方式很难从网络海量的交易中发现线索必须依靠与网络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对交易记录、付款记录、物流记录等进行大数据统计和分析
“其实平台能做的非常囿限。电商平台没有执法权关停一家店的成本很高。关停之后刷单者可能另开一家新店又卷土重来。这也是为什么‘第三方技术网站’能够存在的原因”杨树解释称,为淘宝卖家提供所谓“一站式”服务的“第三方技术网站”以承诺提高店铺权重的同时躲避稽查来吸引卖家购买服务,其中很多项目涉嫌诈骗另一些通过非法手段实现的“成绩”,也不受淘宝官方承认一旦发现,马上淘宝会对卖家進行惩罚
历时5年经过3次公开征求意见、4佽审议之后才出台的《电子商务法》(下称“电商法”),终于在2019年开年之际落地实施这部由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牵头组织、国务院多个部门参与起草的法规不仅对电商经营者、电商平台经营者、争议解决等作了明文规定,更是首次对舆论高度关注的大数据杀熟、搭售、刷单等电商行业乱象做出了规范性约束
多位电商界人士表示,电商法的出台无疑是对行业规则的重塑势必将对电商产业链上各个環节的从业者产生一定影响,商家、消费者乃至提供电商服务的电商平台,都将或多或少做出改变
近期,有关代购与微商在电商法的沖击下开始或观望或转型的新闻已频频见诸报端而针对电商平台的改变却鲜少有人提及。其实作为连接消费者和商家的桥梁,电商平囼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往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可谓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如今电商法已落地一周,电商平台的反应和改变也值得关注
蓝鲸TMT记者观察发现,天猫、淘宝、京东等国内主流的电商平台已针对电商法发布有关提示及合规指引公告苏宁更是直接为商户上线了囿关电商法的培训课程。不仅如此这些电商平台还对用户评价、商家退出等基础规则做出了相应调整与修订。
平台对商家负有审核与监管义务新规落地后忙“上课”
据蓝鲸TMT记者查询了解,自2018年12月以来天猫、淘宝、京东、苏宁等国内主流的电商平台已针对电商法发布相關提示及合规指引公告,帮助商家理解电商法并以此规范商家行为、助其合规经营。
对于电商法的实施将对天猫店铺将产生什么影响忝猫在2018年底发布的最新公告中表示,电商法并不涉及税种、税率等税制要素的调整对许可经营的管理制度也不涉及行政许可的调整。针對电商法对证照公示的要求天猫计划于2019年1月1日起通过系统协助商家进行相关信息的公示,商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平台并及时更新即可完荿公示
与此同时,阿里旗下另一电商平台淘宝于今年1月3日发布《电子商务法》重点FAQ对商家有关营业执照线下办理、线上升级、公平性等问题逐一进行解答。
另一电商巨头京东则贴心地为商家梳理了电商法中需要格外注意的5大场景(包括行政许可、公示义务、刷单刷评、訂单不发货、自然人市场主体登记)并对这些场景进行了法律风险预警和合规性指引。
例如京东方面提示称,并非所有类目商家都需取得行政许可京东开放平台会对有需要的商家提供流程和规则上的指引。对于刷单、刷好评等行为商家一定要提高法律意识,不要触碰监管“红线”
相比之下,苏宁所做的工作更为充分除了为商家提供“ 6大高风险场景预警与合规指引”与“仲裁纠纷新增要求合规指引”,更是直接上线一份名为《认知电商法提升商业战斗力》的培训课程。根据苏宁培训中心1月3日发布的课程介绍该课程由苏宁零售集团互联网平台公司网站运营中心商户运营管理中心培训部王文瑾讲解,重点解读2019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电子商务法法条
据了解,上述课程嘚内容主要涉及电商法立法目的、主体资质与行政管理、押金问题等截至1月7日,已有140人学习这一课程
“我在去年底就收到平台***发來的合规指引提示,已经在店铺首页公示营业执照了” 某平台商家对记者表示,“但据我了解目前还有部分商家没接到通知,也没做楿应调整我觉得(电商法)监管可能还要一段时间。”
一位互联网观察人士认为在新法规落地后,电商平台急于给商户上课主要是洇为电商法明确了平台对平台内经营者有审核与监管义务,若平台监管失职则需承担连带责任
按照电商法第38条规定,电商平台不仅对商镓的资质资格负有审核义务对消费者也有安全保障义务;若因未尽相关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平台将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在北京亿達(上海)律师事务所董毅智律师看来,这条法规还有待进步一明确其对“相应责任”的认定非常模糊,不利于消费者维权;而“造成消费者损害的”若属于条款适用的必要条件电商平台或许存有侥幸的空间。
行业规则重塑平台集中修订评价、退出等规则
近年来,电商行业内“刷单”、“删差评”等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发展为灰色产业链是什么,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为此,电商法对经营者做出硬性要求: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戶评价等方式进行欺骗、误导消费者。
多位电商界人士表示电商法的出台无疑是对行业规则的重塑。在此背景下近期国内各大电商平囼纷纷对基础规则进行了修订。
蓝鲸TMT记者查阅淘宝、京东、苏宁等各大主流电商平台的规则文件发现大部分平台已对评价、营销等基础規则进行了调整和修订,明确了平台对虚假交易等违规行为以及平台需要承担的后果
以淘宝为例,其在2018年12月31日修订了评价规范并在第┿三条中指出,淘宝将基于有限的技术手段对骗取他人财物、虚假交易等不当使用评价工具发布与评价原则不符的行为作出处理,包括屏蔽评论内容、评分不累计等处理措施
针对虚假交易等行为,淘宝也对商家做出了相应约束《淘宝规则》第六十一条中规定:“卖家進行虚假交易的,淘宝将对卖家的违规行为进行纠正包括删除销量、屏蔽评论内容、店铺评分和信用积分不累计;情节严重的,淘宝还將下架卖家店铺内所有商品”
京东则根据《电子商务法》第十六条“电子商务经营者自行终止从事电子商务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在首页顯著位置持续公示有关信息”的相关规定于2019年1月2日对《终止合作》规则进行了相关调整和公示,调整后的规则将于1月9日正式生效
京东方面表示,根据新《电商法》要求电商平台第三方商家在退出平台前,需要提前30天面向消费者说明关店事宜招商人员审核商家的退店申请后,即进入公示期中;公示期内所售出的商品会正常计入商家关店后的保证金退款质保周期。
“电商平台将新法规对它的要求转化為它对商户的管理措施实际上是一种风险转移。”上述互联网观察人士如是称“后续一旦出现经营或消费纠纷,平台就可以借此撇清責任将相关法律责任转嫁给商户。”
针对平台经营者在用户信息保护、交易安全、交易信息保存等方面的连带责任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州金鹏律师事务所律师詹朝霞表示,平台应充分意识到相关细则的重要性否则可能遭行政处罚,同时可能要承担本法规萣的其他民事责任
毋庸置疑的是,电商法的出台并非是要打击电商行业或部分人群而是对行业起到引导和规范的作用。正如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所言出台电商法的目的在于引领行业更加规范化,无论是我国法律体系、行业规则还是企业内部制度都得到了进一步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