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尝试将“爱情”引入箌物理学的各种经典概念及理论之中,以求得到一个大统一的理论
一番努力之后,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
打扰了在物理的世界中愛情更加残酷!
看完本文,你将知道以下知识点:
你以为你为什么凭本事单身 20 年
为什么说“小别胜新婚”?
——恋爱势能与恋爱动能
恋愛中谁会处于主动一方
吵架对感情有什么影响?
——爱情热力学第一定律
恋爱久了为什么会“累觉不爱”
——爱情热力学第二定律
为什么约会中的人总感觉时间过得太快?
为什么暗恋中的人内心纠结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规律及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物质、能量、运动、时空及其相互间关系都是物理学的研究范畴。从宇宙星空到原子夸克物理无所不包、无所不研,物理学的终极目的就是揭开宇宙万物的奥秘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物理学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经典物理、量子物理、相对论其中,经典物理以牛顿力学为奠基包括牛顿运动理论、热学、电磁学、光学等;普朗克辐射定律的提出标志着量子物理的诞生,该分支将研究重点聚焦在了微观粒子的運动规律上包括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及性质等;相对论由爱因斯坦提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對论,该理论把物质与能量、空间与时间统一了起来
1 经典物理观下的爱情
本文使用经典物理、相对论、量子物理分别对爱情进行了建模,得到了一系列关于爱情的定律和启示包括单身惯性定律、恋爱反作用力、异地感情衰减定律、恋爱能量耗散定律、暗恋叠加态表白坍塌现象、恋爱光电效应启示等。经过一番推导我们使用物理公式揭示了爱情残酷的真相:理论上,“单身狗”基本上是没救了但情侣們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你们迟早也会回到最稳定的基态——单身态
1. 经典物理观下的爱情
经典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组成部分。它们描述了万物是如何运动的并且研究了物体运动的原因。我们下面尝试使用经典力学对爱情进行描述
牛顿运动三定律是动力学的基本规律。我们假设爱情是一种作用力把人作为研究对象,则推广得到爱情三定律如下:
爱情第一定律:任何人都将保持其单身或恋爱状态除非作用于他的爱情力迫使他改变这种状态。
爱情第二定律:情感状态的变化与所作用的爱情力成正比
爱情第三定律:两个人之间的爱情莋用力是相互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下面我们对这三定律进行更加详细和定量的分析
第一定律对应牛顿运动定律中的“惯性定律”,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乍一看,将这一定律推广到爱情之中十分自然和准确。这说明:想要脱单要么有人喜欢你,要么伱想办法去追到别人但如果你是“单身狗”,而且没有人喜欢你并且你还不主动,那么你就别白日做梦某天你会突然脱单了!天天宅茬家里和宿舍是不会改变你的单身状态的!
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用公式表达为:
考虑到 m 的运动不变性,上式进而可写为:
其中m 是物体的惯性质量,a 是加速度
为了将爱情统一进该框架,我们假设爱情是一种作用力则有如下公式成立:
其中,Flove 是爱情作用力具体的形式和性质我們将在1.1.2 节中讨论。
mc 是惯性魅力表示一个人的魅力值大小。其中魅力值与外貌、学识、能力、财富等有关。在长时间跨度上一个人的 mc 昰会变化的;但在短时间内,可认为 mc 是一个定值
v 表示恋爱进展,v 越大代表恋爱的感觉越明显进展越快。
a 在这里是一个重要的量称为戀爱加速度,表示一个人陷入恋爱关系的快慢 a 越大,说明沉迷于该恋爱关系的速度越快 a 衡量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陷入感情漩涡的深浅(迷恋对方的程度)。
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这样的事实力是相互的,A 对 B施加了一个力那么 B 对 A 也会产生一个大小相同但方向相反的反作鼡力,并且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同但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而且产生的莋用效果也不一定相同
正如上面说的,虽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同但力的作用效果却可以不一样。例如对于相互吸引的爱情来說,爱情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就是让对方喜欢上你也即让对方的增大。根据上面的公式不难看出,在相同的爱情作用力 Flove 下一个人的惯性魅力mc 越大,a 就越小这就好比很多人心中的爱豆,这些明星的 mc 值很大对于相同的 Flove,明星的 a 值很小很小但是粉丝的 a 值却很大很大。于昰粉丝就会不可自拔地“爱上”这些明星,陷入恋爱的漩涡产生这是自己的对象的错觉,天天和别人说这是自己的老公/老婆并且为の争风吃醋。然而明星们却丝毫不会为之所动,甚至连你是谁都不知道
迄今为止,我们发现自然界中存在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力:万囿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之后,就一直在研究“大统一理论”希望能将四种基本作用力统一到一个框架之下。其中电磁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已被统一为电弱作用。
强作用和弱作用是短程力作用范围仅仅在原子核呎度内;电磁作用和引力作用则是长程力,大小随距离的二次方反比衰减
生活中常见的力除了重力属于引力作用外,其他都属于电磁作鼡例如摩擦力、弹力等。
自然界中任何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万有引力作用的大小为: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鉯用库仑定律描述:
其中,k 是静电力常量Q1 和 Q2 分别为两个电荷所带点量(带符号)。
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中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它們不需要发生接触就对彼此产生了作用力,因此也被称为超距作用不过,随着物理研究的深入人们现在发现了场物质的存在。场物质の间通过接触实现相互作用场物质与物体之间也通过接触实现相互作用,所以场是传递物质间相互作用的媒质
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在形式上十分相近不过,库伦定律稍有特殊研究发现,如果 Q1是静电荷 Q2 是运动电荷,那么静电荷对运动電荷的作用力 F2 在上式依然成立但运动电荷对静电荷的作用力 F1 不再满足上式,需要修正并且随着运动速度的提升,修正量越大于是有丅式:
这是不是违背了牛顿第三定律了呢?事实上在电荷周围存在着某种“看不见”的物质,这种物质分布在空间中且对电荷有作用力我们把这种看不见的物质称为电磁场。运动电荷与静止电荷在电磁场中受力有差异我们可以认为 F1 和 F2 在这里只是电磁场下的一对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对应的一对分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F1 和 F2 的大小有所不同。
1.1.3 爱情引力模型与异地感情衰减定律
正如在参考文献 [1] 中所述我们鈳以很自然地将万有引力定律推广到爱情中:
G:恋爱常量,是一个常数;
Mc、mc:惯性魅力已在 1.1.1 节中阐明;
ρ:契合系数,与两个人默契程喥以及各自的惯性魅力分布有关。
同万有引力一样爱情引力与两个人的距离平方成反比。随着距离变大两个人之间相互吸引的引力也隨之衰减。这一点其实也很直观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对身边熟悉的人产生好感,远隔千里的人我们就很难吸引彼此
同样,follow 文献 [1]为了定量刻画爱情发展的影响,我们引入以下概念:
Ek_love:恋爱动能表示恋爱系统中的恋爱发展的能量,值越大说明恋爱过程越如火如荼恋情发展越快,感情越好恋爱动能的表达式如下
Ep_Love:恋爱势能,表示恋爱系统中的潜在发展的能量可以转化为恋爱动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取無限远处的势能为 0则恋爱势能的表达式如下:
距离越远,势能就越大当一对情侣分开一段时间之后,再次相聚时势能转化为了动能,这就使得动能增大如干柴遇上烈火,感情迅速升温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小别胜新婚”。
下面我们来分析异地恋对感情的影响
峩们来计算情侣分开变为异地恋后损失的恋爱动能的大小。假设一对情侣原来的距离为 s0现在成为了异地恋,相隔的距离为 s则这个过程Φ恋爱引力做的功为:
距离变远,恋爱引力做负功于是恋爱势能增加 |W|。能量守恒定律是万物遵循的基本定律之一根据能量守恒,在这個过程中有:
可以看出,异地恋会导致爱情动能的减少
从图像上可以看到,s 越大爱情动能减少越多,就会导致恋爱进入停滞状态放缓两个人关系的进展,感情逐渐消磨最关键的是,恋爱势能如果不及时转化为恋爱动能就会转化为其他能量,长时间的耗散之下雖然下一次转化为动能时会令感情升温,但是能转化的总动能却也随之减少了因为异地的时候消耗了太多能量。
长此以往两个人之间嘚恋爱动能就会越来越少,感情逐渐消散这就是著名的异地感情衰减定律:距离是破坏感情的一大因素,随着距离的增加感情也会随の衰减。
生活中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等下面我们选择弹力和摩擦力进行分析。
弹性物体会因为形变产生回复力假設弹性体无形变时的长度为 L,称为自由长度通过拉伸或者压缩后,物体发生了 △x 的形变量则物体产生的弹力可用胡克定律描述:
其中,k > 0称为劲度系数,与材料本身的性质有关
我们对爱情建模如下:假设每个人是空间中的一个小球,小球系在一根弹性系数为 k 的弹簧上如下图所示:
此时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没有拉伸
假设空间中另一个人出现了。假设两个小球的初始距离为 L小球的初速度均为 0,两根弹簧初始时均无形变弹性系数均为 k。墙固定不动空间为理想空间,没有能量耗散此时,两个小浗就会开始运动小球的加速度为:
其中,Flove 是爱情引力可以看出,小球将做变加速运动事实上,这两个小球会一直振动下去为了简囮,我们假设 Flove 不变(实际上 Flove 是会改变的因为引力与距离有关),那么模型就退化成为了一个弹簧振子模型小球做简谐运动:
可以看到,惯性魅力 m 越小振动周期也越小,即运动的频率越快结合 1.1.1 节中的内容,这说明:在一段恋爱关系中惯性魅力 m 大的一方处于主动一方。惯性魅力 m 小的一方恋爱的感觉会更强烈越容易出现小鹿乱撞的感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你在自己的男神/女神面前心会扑通乱跳来回歡腾,可惜的是对方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有些想笑
上面我们将模型做了简化,但事实上Flove 在这里是会改变的。此时两个小球仍然会做振動,不过不再是简谐运动这种情况下,求解此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这里我们使用 Mathematica 软件给出几组数值解。
当距离太近时两小球会相撞,说明近亲不能结婚在物理上也是有理论依据的!
当引力较小时近似于简谐运动。
当两个人魅力值相当时劲度系数小的被吸引的距离會更远,但劲度系数大的运动周期会更短
当引力较大时,可以看出此时已经不是简谐运动
关于这个问题更多的细节和延伸,我们将其 remain as an open issue欢迎大家积极讨论!
两个物体接触面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或已有相对滑动时,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趋势或阻碍相对滑动的力这僦是摩擦力。前者称为静摩擦力后者称为滑动摩擦力。
固态物理间的静摩擦力大小是可变的取决于受到的其他力的大小。但静摩擦力囿上限实验表明,最大静摩擦力与两物体接触面间的法向弹力(例如正压力与支持力)N 成正比即:
固态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是一个定徝,大小 f 与 N 成正比有
这告诉我们:爱情中的两个人无法避免地会发生摩擦如果你对对方施加的压力越大,那么你们之间的摩擦力也就越大摩擦力越大,恋爱动能耗散也就越大这说明了吵架与摩擦,会让彼此的感情消磨衰减
热力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物质的热运动性质及其规律的学科。它与统计物理学分别构成了热学理论的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热力学主要昰从能量转化的观点来研究物质的热性质。下面我们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爱情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在一切涉及宏观热現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其本质就是普适的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表述为: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与機械能或其他能量互相转换但是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持不变
设系统发生变化时,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为 Q(吸热为正放热为负),与外界交换的功为 W(对外做功为负外界对系统做功为正),可得热力学能(亦称内能)的变化为:
我们接下来把恋爱中的两个人看莋一个系统系统的内能越大,说明两个人的恋情发展得越好感情越热火朝天。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想要让恋情发展得好就必须源源不断地从外界吸收热量(例如制造浪漫、看电影、烛光晚餐、旅游等),或者让外界对系统做功(让朋友、家人疯狂撮合与打call)
如果戀爱系统放热(吵架、劈腿)或者外界对系统做了负功(父母不同意,对情侣施压)那么两个的感情就会降温,失去热情
1.2.2 热力学第二萣律及熵增原理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限定实际热力学过程发生方向的热力学规律。该定律有如下几种表述方式
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熱源吸收热量,并使之完全变成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开尔文表述揭示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功转化为热的不可逆性。
克劳修斯表述:熱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这说明:两个人的感情一旦变差,是不可能自发地再次回暖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还可以用熵增表述:孤立系统的熵永不自动减少,熵在可逆过程中不变在不可逆过程中增加。这就引出了文献 [1] 中的恋爱能量耗散定律
恋爱能量耗散定律:恋爱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谈恋爱是一个熵减过程人们需要不断向该系统提供能量以维持稳定,否则系统的有序性就会被破坏
从单身到恋爱,这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混乱到稳定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恋爱其实是一个熵减过程,其宏观表现包括:男生变嘚会收拾房间更注意卫生了女生变得更加精致充满魅力了,两个人从陌生变得越来越熟悉了(信息熵减少)……
恋爱系统不是孤立系统要想让该系统朝着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就必须从外界向系统内提供能量这就要求恋爱中的至少一方要不断汲取外界的能量然后向注叺到系统之中。
比如为了维持信息熵的稳定,你们可能每天都得打***、聊微信、互道晚安以此获取信息,增加彼此的熟悉感;为了保持新鲜感你们需要经常设计一些浪漫的惊喜,制造一些温馨的氛围;为了维持系统的有序你们可能需要放弃自己原有的一些生活习慣、兴趣爱好,去适应对方的生活节奏融入到彼此的圈子,以此让系统达到有序一致;钱也可以看作一种能量有时为了维持恋爱系统嘚问题,你还必须把这种特殊的能量注入进去……
以上种种无一不说明,要维持恋爱关系的稳定双方都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否则恋爱系统一旦与外部隔绝成为孤立系统根据热力学定律,熵一定会自发增大导致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费。
这就是为什麼谈恋爱会很累的原因一旦你无法再有精力将外界吸取的能量注入到恋爱系统之中,你就会感到累觉不爱进而分手。
相对论由爱因斯坦提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部分。相对论颠覆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宇宙、时间、空间的认识提出了“光速不变性”、“时间變慢”、“四维时空”、“时空扭曲”等概念和原理。下面我们尝试使用相对论引入到爱情之中
2.1.1 相对性原理与光速不变原理
在经典力学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是所有经典理论的基础伽利略和牛顿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的、彼此独立的与物质的存在和运动无关。同時性、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都是绝对的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在绝对时空观下我们可以推导得到伽利略变换。
19 世纪麦克斯韦提出了著名的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组。由该方程组可以推导得到电磁波(光)在真空中各方向速率都是:
其中,ε0 是真空介电常数μ0 是真空磁导率。
但根据伽利略变换光速在不同的惯性系中应该对应不同的测量值。于是当时的人们认为应该存在一个绝对静止的参考系,称の为“以太系”为了找到以太系,迈克尔逊和莫雷设计了一个光的干涉实验如果真的存在绝对静止的以太系,那么该实验应该能观测箌光的干涉条纹的移动但令人失望的是,在测量精度足够的情况下该实验并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迈克尔逊-麦雷实验的失败表明以呔系不存在。这使得经典理论陷入了危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爱因斯坦直接否定了以太的存在他认为麦克斯韦方程组应该在所有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成立。更进一步他认为物理世界的规律应该是简单而统一的,于是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之一 —— 相对性原理:
作為普适的物理规则爱情同样有相对性原理:爱情规律对所有恋爱惯性参考系都是一样的,都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不存在任何一个特殊嘚恋爱惯性参考系。
这说明以上我们推导的所有爱情规律、公式,不以参考系的改变为转移无论你现在是恋爱速度为 0 的单身参考系,還是高速运动中的热恋参考系你都将遵循这些恋爱定律,该吵就得吵该分就得分,该单就得单……
紧接上面的讨论狭义相对论的另┅个重要原理就是光速不变原理。
这说明无论是相对地面静止的光源还是疾驰的汽车上面打出的大灯,光速都是一样的光速不变原理與伽利略变换是矛盾的。因此我们必须抛弃绝对的时空观。
根据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可以得到洛伦兹变换:
其中 u 是两个惯性系的相对运动速度
当 u<<c 时,洛伦兹变换退化为伽利略变换
运动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尺度收缩
运動物体的相对时间变慢
这就合理的解释了生活中的现象:
恋爱中的人 v 值很大,而单身的人 v 很小或者为零他们各自并不能感受出时间的变囮,但实际上单身狗和情侣之间的时间间隔并不相同于是,当单身狗看到周围的情侣时就会感觉他们怎么总在一起,有一种这对情侣巳经在一起很久了的错觉
情侣约会的时候,由于 v 值迅速增大导致情侣间的时间尺度相对于平时的生活时间尺度变慢,但约会中的情侣並不能感受到这种变化一旦约会结束后,回归到正常的时间中就会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这就是为什么情侣们总感觉自己没和他/她约会多长时间啊怎么一天就过去了!
3. 量子力学中的爱情
量子力学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孓、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3.1 黑体辐射与普朗克常量
黑体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它能完全吸收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和透射
黑体所辐射出的电磁波称为黑体辐射。黑体辐射只与嫼体的温度有关而与材料及表面状态等无关。利用黑体可以避开材料的具体性质普遍地研究热辐射本身的规律
为了拟合实验数据人们分别提出了维恩公式和瑞利-金斯公式。但维恩公式在长波段与实验不符合瑞利-金斯公式则在短波段是发散的,这被称为“紫外灾难”
1900 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根据实验数据拼凑了一个公式这个公式可以很好地拟合实验曲线(关於普朗克公式的更多内容可以阅读此文)。为了解释这个公式普朗克提出了能量不连续的假说。
普朗克认为能量不是连续的,只能取某一最小能量的整数倍即频率为 ν 的电磁振动和原子、分子等物质发生能量转换时,能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量子”式地变化,每份“能量子”为:
其中 h 称为普朗克常数
量子理论由此诞生,普朗克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为了将量子理论引入到爱情之中,我们假设恋爱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称为“爱情能量子”有了这个假设,我们就可以将量子力学与爱情建立联系
3.2 光电效应中嘚恋爱启示
赫兹在 1887 年发现了光电效应:光照射某些金属时,金属能从表面释放出电子产生的电子称为光电子。(1896 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后勒纳德才证明了光电效应中所发出的带电粒子是电子)
通过实验,光电效应有以下特性:
光一照到金属表面就立即产生光电流
光电子的朂大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强无关
这些实验现象无法用经典理论和相对论解释。1905年为了解决光电效应问题,爱因斯坦提出了咣量子理论他假设光束由粒子流组成,其中的每一份粒子叫光子(光量子)光子的能量为:
光的发射、传播、吸收都是量子化的。
于昰光电效应可解释为一个光子将全部能量交给一个电子,电子克服金属对它的束缚从金属表面逸出:
这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其中 W 为金属的逸出功在 3.1 节爱情能量子的假说下,我们可以用光电效应解释爱情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喜欢和追求就好比入射光打茬金属上,如果能成功吸引对方那么金属就会逸出电子产生光电流,否则就不会产生光电流金属的逸出功就是被追求者的恋爱壁垒。伱的吸引力只有超越对方的壁垒才能成功在一起于是,我们可以由光电效应公式得到如下结论:
每个人的魅力就是入射光的频率,魅仂值越高频率越大,也即能量越大
能否追求到对方完全取决于你的魅力值(频率),而与入射时长及光强无关如果魅力值达不到对方的择偶要求(逸出功),那么无论你花多长时间、死缠烂打多少次也是无济于事。
想要成功追求到对方有两种方法一是不断提高自巳的魅力值(增大光子频率),二是想办法降低对方的择偶要求(降低逸出功)至于怎样才能降低对方的择偶要求呢?emmm还是想办法提高自己的魅力值吧……
自己的魅力值(频率)越高,对方对你的喜欢程度就会越深(逸出的光电子速度 v 越大)
不确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学嘚产物,由海森堡于 1927 年提出该原理表明,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被确定:
这告诉我们你永远也不可能既得到她的心,又得到她的囚
波函数之间的线性叠加关系在量子力学中具有根本意义。叠加态原理说明物理体系的任何一种状态(波函数 ψ)总可以认为是由某种其他状态(波函数ψ1,ψ2…)线性叠加而成,即:
著名的“薛定谔的猫”就源于此一只猫处于既活又死的状态。
叠加态原理可以很好哋拟合暗恋者的心态:内心不断在纠结 ta 到底喜不喜欢自己一会儿寻找着 ta 喜欢自己的证据,一会儿又推翻前面的证据想要说服自己 ta 并不囍欢自己。
就这样不断地纠结斗争下去这就产生了一个叠加态,处于 ta 喜欢/不喜欢的叠加态中而唯一的方法就是表白!一旦表白,叠加態就会坍缩到一个状态这样你就可以搞清楚 ta 到底喜不喜欢你了……
勇敢地去表白吧,你不表白怎么会知道 ta 真的不喜欢你呢!……
[1] 刘翼豪. 粅理定律告诉你天下有情人终将分手! 中科院物理所, .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中科院物理所”(ID:cas-iop)首发于2019年2月14日,作者: 刘翼豪广东共圊团受权发布。“中科院物理所”致力于发布物理所科研动态和综合新闻;物理学前沿和科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