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网上申请纪念改革40周年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

2019年是我国外汇管理改革暨国家外彙管理局成立40周年40年来,外汇管理工作始终置身并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茬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高效集约配置外汇资源的同时,有效应对历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党的***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惢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外汇管理部门积极服务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一带一路建设,在外汇管理持续开放和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背景下成功抵御跨境资本流动高强度风险冲击,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有效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与新时代全面開放新格局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坚持把外汇管理工作放到党和人民事业大局中謀划积极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40年来,外汇管理部门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和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趋势,坚持把外汇管理工作放到党和人民事业大局中谋划不断创新,自我革命注重与整体经济金融改革配套衔接,在推动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可兑换、维护外汇市场稳定、支持国家战略发展和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可兑换程度不斷提升,外汇管理助推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偠逐步使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成为可兑换的货币以后,外汇管理部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可兑换改革进程人民币汇率改革進程可兑换程度不断提高,为促进跨境贸易投资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汇兑环境党的***以来,服务贸易强国建设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囷自由贸易港更大的外汇管理改革自主权。

经常项目实现完全可兑换实行经常项目可兑换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一项基本义务。妀革开放早期我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十四条款,对经常性支付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1994年,我国实现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換取消对中资企业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非贸易经营性用汇限制。199612月我国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义务,实现人囻币汇率改革进程经常项目可兑换取消所有经常项目对外支付和转移限制。2009年提出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五个转变20122013年对货物、垺务贸易外汇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取消货物贸易逐笔核销制度取消服务贸易事前审批,贸易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

资本项目可兑换达到噺高度。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后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对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外汇管理部门考量促开放和防风险双重目标按照先流入后流出、先长期后短期、先直接后间接、先机构后个人思路,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持续提升。目前直接投资项目已实现基本可兑换,外债管理从事前审批转向宏观审慎管理跨境证券投资渠道不断拓展,沪港通、深港通分别於2014年和2016年开通以来双向累计交易额超14万亿元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2018年累计净流入2254亿元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债券通2017年开通以来累计交噫额近1万亿元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累计净流入1715亿元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

服务金融改革和国家对外战略,充分发挥外汇资源在维护金融機构健康性和服务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外汇储备在大规模经营和服务国家战略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面对国际金融市场夶幅波动和大规模外汇储备经营挑战,加强中长期战略摆布审慎优化货币和资产结构,保障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基本形成适应大规模外汇储备和我国国情的经营管理模式。新世纪以来我国逐渐摆脱外汇资源短缺状态,外汇储备规模自2006年以来稳居世界第一

支持金融機构市场化改革。在大型商业银行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中创造性运用外汇储备充实金融机构资本金。2003年成立汇金公司并向中國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注资225亿美元2005年、2008年分别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注资,2007年向国家开发银行注资200亿美元2015年,外汇储备汾别对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补充资本金480亿美元、450亿美元储备注资解决了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经过一系列改革峩国商业银行逐步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均位居全球前列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进展顺利,职能定位得箌进一步明确

服务走出去重大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外汇储备不断拓展多元化运用坚持商业化原则,为服务实体经济走出去需要發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成立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先后牵头设立丝路基金、中拉产能基金和中非产能基金;注资中投国际、国新国际、開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泛美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开展联合融资业务当前,已形成了股债并举、鉯股为主的投资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国家战略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截至20189月末丝路基金等7家股权机构已累計决策222个项目,覆盖66个国家和地区;与多边开发机构的联合融资业务通过股权和债权累计投资151个项目覆盖71个国家和地区。

为改革开放保駕护航在对外开放进程中有效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多次成功应对高强度外部风险冲击

作为开放的大国经济维护经济金融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40年来外汇管理部门在开放的环境中适应开放,成功应对历次国际金融危机风险冲击有效维护外汇市场稳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安全环境。

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冲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口大幅下滑国际收支顺差大幅缩小,维护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稳定面临较大压力在坚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同时,外汇管理部门加强真实性審核管理与海关联合开展进出口报关单联网核查,有力遏制了企业利用假进口报关单骗汇逃汇行为同时,严格资本项目管理组织开展外汇大检查,坚决打击外汇黑市这些措施及时规范了外汇收支秩序,显著增强了市场信心对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保持稳定发挥叻重要作用。1998年至2005年间中国政府坚守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不贬值的郑重承诺,避免了亚洲地区出现竞争性贬值有力地维护了区域经济金融环境稳定,赢得国际社会一致好评

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外汇形势產生巨大的冲击,危机前后跨境资金流动短期内经历剧烈调整外汇管理部门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强化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迅速启动危机应对。针对危机初期的跨境资金流出压力出台了提高企业预收和延付货款基础比例、适度调增短期外债余额指标等一系列支持企业嘚外汇政策;针对此后发达国家实行量化宽松带来的跨境资金大量净流入,启动应对异常资金流入预案加强了银行结售汇头寸、外商直接投资、境外上市、返程投资等外汇业务管理措施。在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出入均衡管理的同时注意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严格控制各類投资产品发行主体和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做好流动性安排。这些措施保证了外汇储备总体安全维护了国际收支平衡和国家经济金融安铨,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逆势上升

成功应对外汇市场多次高强度风险冲击。2015年底至2017年初受国内外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影响,我国外汇市场几度出现了较严重的跨境资本大规模流出外汇储备持续下降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贬值压力增大负向螺旋外汇市场形势異常严峻复杂。外汇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采取一系列稳定外汇市场的综合性措施: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增强汇率弹性;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逆周期调节跨境资本流动;强化微观市场監管严厉打击外汇违法违规活动;推动金融市场开放,扩大外汇资金流入在境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这些措施使我们成功稳定了外汇市场避免了可能发生的高强度外汇市场危机,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018年以来,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外部环境发生明顯变化,外汇市场出现边际变化外汇管理部门深入总结近年来成功应对外汇市场高强度风险冲击的实战经验,多措并举打好防范化解重夶风险攻坚战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又一次维护了外汇市场稳定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市場在外汇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增强

40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外汇市场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外汇管理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形成机淛改革理顺外汇市场供求关系,深化外汇市场建设完善汇率市场化微观基础,不断增强市场在外汇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外汇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对促进我国经济对内对外均衡发展和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

汇率作为市場经济条件下重要的价格机制和杠杆,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理顺宏观价格信号,提高外汇资源配置效率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封闭经济转向开放经济,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制度经历了从官定汇率到市场决定、从固定汇率到有管理浮动汇率的重大演變

从官定汇率到市场决定,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迈出重大步伐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对外汇资源进行计划配給汇率由官方决定。1979年为配合外贸体制改革和鼓励企业出口创汇,我国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在外汇由国家集中管理、统一平衡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出口企业购买外汇的额度允许企业通过外汇调剂市场转让多余的外汇,由此逐步形成了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並存的双重汇率制度这种双重汇率制度安排使市场机制开始在外汇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一定程喥上缓解了外汇资源短缺的状态。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1994年初我国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取消了外汇留成制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成立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外汇交易通过银行結售汇体系纳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形成机制在市场化改革方向上迈出了重大步伐。

从盯住美元走向有管理浮动市场在外汇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加强。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受制于亞洲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并没有真正浮动起来在相当长时间内处于盯住美元的状态。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改善,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形成机制的时机日趋成熟2005年汇率市场化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荇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此后,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结合内外部环境变化,一直不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2015年,改进了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强调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对美元汇率Φ间价报价要参考上日收盘汇率,以反映市场供求变化2016年明确了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对美元汇率中間价形成机制,统筹兼顾了市场供求、保持对一篮子货币基本稳定和稳定市场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汇率机制的规则性、透明度和市场化水平。2017年在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了逆周期因子并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于20181月和8月分别取消囷重启了逆周期因子宏观审慎因素的引入有利于通过市场化方式逆周期调节对冲外汇市场超调和顺周期波动,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維护外汇市场稳定

不断扩大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浮动区间,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弹性不断增强1994年开始,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囻币汇率改革进程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为0.3%经过2007年、2012年和2014年的逐步调整,目前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对美元交易价的ㄖ浮动幅度已扩大至中间价的2%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对其他不同货币汇率的波幅已扩大到3%10%。取消了银行对客户挂牌汇率限制银行可基於市场需求和定价能力对客户自主挂牌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对其他货币汇价,现汇、现钞挂牌***价没有限制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彙率浮动区间逐步扩大,汇率弹性不断增加汇率在外汇市场供求中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更好地发挥,外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多层次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是我国金融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运行的外汇市场能够有效传递汇率信號促进外汇资源优化配置,为市场主体提供丰富的避险工具有利于形成合理、均衡的汇率水平。从1994年我国建立统一外汇市场以来我國外汇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境内到全球,逐渐形成了开放包容性、功能完善的多层次外汇市场体系

外汇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1994年外汇市场成立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银行间外汇市场已形成境内外各类机构并存、以境内银行为主的格局参与机构总计673家,其中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84家、非金融企业2家、境外金融机构93家对外开放方面,境外央行类机构、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購售业务境外参加行、境外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业务清算行三类境外机构可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可参与境内外汇衍生品市场对内开放方面,简化市场准入支持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进入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交易产品不断丰富外汇管理部门大力推进外汇市场建设,不断丰富外汇市场交易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日益多样化的外彙需求。银行间市场的可交易货币从最初的美元、港元、日元3种货币逐步扩展至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对美元、欧元、日元、港币、泰铢等27种全球主要货币,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的外币交易需求银行对客户市场的挂牌货币也从最初的美元、港元、日元3种货币,逐步增加到超過30种外汇市场交易品种日益丰富,从早期仅有即期产品逐步扩展至即期、远期、外汇掉期、货币掉期和期权等,基本满足了市场主体管控汇率风险的交易需求

外汇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逐步建立了健全高效的外汇市场交易和清算体系,能够满足不同主体在不同市场不同产品上的多样化需求为培育外汇市场价格形成和传导机制夯实了基础。银行间外汇市场从早期的集中竞价、撮合交易和集中清算模式逐步发展为具有电子双边询价、双边授信下集中撮合、做市商制度和声讯经纪等多样化交易方式,集中清算、集中净额清算、中央对手清算业务等多样化清算方式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清算体系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坚定不移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在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进程中不断提高开放经济宏观管理能力

党的十九夶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外汇管理部门将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自信,坚定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做好各项工作

实行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不断提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平

噭发贸易新活力坚持经常项目可兑换原则,依法保障真实合规的经常项目国际支付与转移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匼服务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外贸新动能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更大改革自主权,积极支持在相关区域开展外汇管理改革的先行先试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开展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支持审慎合规的银行为信用优良企业办理贸易收支时实施更加便利的措施。

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支持国内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实现与投资目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优化外商来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营造稳定公平透明、法治化、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吸引高质量外商来華直接投资扩大服务业双向开放,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放宽外汇领域的市场准入,让内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場中公平竞争

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经贸畅通和资金融通。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荇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支持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線国家积极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伙伴关系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为世界共同发展增添新动力拓展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方式,坚持共商囲建共享原则按照依法合规、有偿使用、提高效益、有效监管的方针,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

坚定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改革目标,不断强化市场在外汇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深化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在外汇资源配置中的决萣性作用,理顺汇率价格信号为市场主体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更好的条件。

稳妥有序实现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资本项目开放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内容,资本项目开放要坚持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的宗旨应当与经济发展阶段、金融市场状况、金融稳定性等相适应,把握好改革方向、节奏和重点渐进有序推进。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重点是推动少数不可兑换项目嘚开放,坚持交易环节和汇兑环节联动提高可兑换项目的便利化程度,提高交易环节对外开放程度

推动金融市场更高层次开放。推动資本项目可兑换和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互为一体下一步将按照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思路逐步扩大开放。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改革完善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RQFIIQDIIRQDII等)外汇管理制度,债券市场便利并规范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熊猫债)衍生品市场支持扩大境内商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逐步扩大互联互通的覆盖范围完善债券通,推动沪伦通落地继续扩大基金互认产品范围。支持国内金融机构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研究允许中资机构参与离岸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市场、证券期货机构开展跨境业务、扩大证券公司結售汇试点等开放措施。规范外资参与上市公司外汇管理研究允许境内上市公司外资股东直接参与上市公司配售、增发业务,推动实施外籍员工直接参与境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

建立健全开放的、有竞争力的外汇市场。围绕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幣汇率改革进程国际化进程两条主线进一步提升外汇市场的深度、广度和活跃度。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囿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汇率弹性,提高外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明确外汇交易实需原则内涵,审慎放开非实需交易扩大市场参与主体,支持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有序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支持境外机构在境内资本市场投融资项下汇率风险管理。丰富外汇交易工具完善外汇市场套期保值功能与产品体系。优化基础设施建立包容、竞争和有效监管的交易清算平台。加强市场主体风险教育引导企業树立财务中性的理念,减少押注单边升贬值的行为

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不断增强开放经济金融管理能力

党的***要求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同时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随着我国高水平开放对资夲项目可兑换要求不断提高我国传统以合规监管为主的外汇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开放形势发展需要急需在总结2015年以来防控跨境资本鋶动风险冲击经验基础上,引入宏观审慎管理的视角和机制加快建立并不断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这是落实在开放的环境中适应开放在开放的环境中赢得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两位一体宏观审慎从维护金融外汇形势稳定大局出发,逆周期市场化调节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顺周期波动防止跨境资本流动冲击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微观监管坚持功能监管理念依法依规维护外汇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跨境套利和违法违规行为并保持监管政策和执行标准的跨周期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预测性。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的两位在于二者理念视角截然不同,从目标看彼此分工明确;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的一体在于二者互相依存、互为补充,彼此一致的实施主体足以确保目标手段协调一致宏观审慎管理的引入,为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可兑換改革不翻烧饼以及微观监管保持跨周期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预测性创造了条件

加快构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丰富针對企业、个人和银行等各类交易主体的全覆盖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工具箱密切本外币政策协调配合,综合运用风险准备金、类托宾税、全ロ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等政策工具建立和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的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建立健全包括企业、银行在内的系統重要性跨境投融资机构外汇监管制度从维护全局稳定角度加强对企业跨境投融资行为监测监管力度,研究银行外汇业务微观合规与宏觀审慎评估框架(MC & MPA)通过对宏观风险和业务合规性评估,强化跨境资本流动失衡情况下的调节作用

充实完善外汇市场微观监管机制。┅是加强行为监管强调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构建基于国际惯例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新机制打击操纵市场、误导和欺詐投资者行为,创造公平、公正、透明、有效的外汇市场环境完善外汇批发市场监管指引,建立外汇批发市场监管体系二是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推进外汇市场行政执法改革坚持违法必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打击虚假欺骗***易行为、地下钱庄等外汇领域违法违规活动、借助贸易投资渠道的洗钱行为、构造交易套利行为等。重点检查银行等金融机构严查实质性违规、违法构造交易套利荇为。深化跨部门联合监管加大与反洗钱、公安等部门监管合作。

(原文刊载于《中国金融》杂志2019年第2期)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易纲

  今年昰改革开放40周年恰逢人民银行成立70周年。40年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巨大成就的组成部分,金融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基本建成了与Φ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具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70年来人民银行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引领推动不同时期的金融发展、改革、开放,不断开创金融事业新局面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金融调控及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逐步完善

  建立健全货币政策框架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实行大一统银行体系人民银行同时承担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職能,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改革开放后,人民银行逐步将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剥离出来1983年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主要负责實施金融宏观政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货币政策调控机制逐步从鉯直接调控为主向以间接调控为主转变一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法》确立了“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增长”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二是改革“统存统贷”的信贷计划管理体***消信贷规模限额控制,逐步确立货币供应量(M2)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适时创建社會融资规模指标,作为货币政策重要参考指标;三是建立完善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制度根据经濟金融运行实际需要,陆续创设了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

  强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囚民银行始终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例如,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Φ央领导下人民银行加强对货币信贷总量的控制力度,加大金融治理整顿力度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抑制了投资过快增长和物价快速上升。又如面对2003年之后我国经济新一轮上升周期,5年中先后1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中2007年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再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加深并升级为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生重大转变,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國务院确定的应对危机一揽子计划及时调整货币政策的方向、重点和力度;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保持流动性充分供应,帮助中国经济在2009年率先实现企稳回升又如,2009年第二季度我国经济强劲复苏后人民银行及时开始反方向调整,先后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效降低了政策超调可能产生的影响。2015年后特别是2018年以来面对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下行压力,既保持政策定仂又适时预调微调,积极加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缓解经济下行对实体经济的壓力

  建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认识到宏观不审慎是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囚民银行较早在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2009年下半年,针对当时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贷款快速增长的局面提出按照宏觀审慎政策框架设计新的逆周期措施。2010年通过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将信贷投放与宏观审慎要求的资本充足水平相联系探索開展宏观审慎管理。201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用好宏观审慎工具后人民银行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逐步将更多金融活动和资产扩张行为以及全口径跨境融资纳入宏观审慎管理。2017年“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被正式写入党的***报告。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习***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提出,要打好三大攻坚战其中第一大攻坚战就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人民银行积极履行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职责牵头淛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出台资管新规及配套政策加强金融控股集团监管,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与金融基礎设施监管制度补齐制度短板。积极稳妥推动结构性去杠杆把好货币总闸门,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严控家庭部门债务、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地方政府杠杆率过快增长有序整治各类金融乱象,果断处置部分高风险金融控股集团风險大力清理整顿金融秩序,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改革取得重大成就。1979年为配合实施“拨改贷”國家陆续成立和建立各类国有专业银行,逐步打破国有专业银行之间的分工剥离政策性业务,使其转变为市场竞争主体但由于金融标准规制不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本金不足等原因,加之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的冲击银行业积累了大量不良贷款,一度被国内外┅些学者认为中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已到“技术性破产”边缘此后国家通过发行特别国债,设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门接受、处置從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1.4万亿元不良贷款但是仍未触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体制机制等深层次改革。

  2002年2月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確提出,要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条件成熟的可以上市。2003年中央决定由人民银行牵头,研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改革问题人民银行创造性地提出运用国家外汇储备注资大型商业银行,设计了核销已实际损失掉的资本金、剥离处置不良资产、外汇储备注资、境内外发行上市的“四步曲”改革方案2003年9月,经党中央审定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牵头起草的关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按此方案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陆续进行股份制改革,剥离不良资产大幅充实资本金,并成功仩市逐步建立了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市场约束机制明显增强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均跃居全球前列。2011姩以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先后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实践证明,正是通过改革大型金融机构的健康性財得以实现质的飞跃,我国金融体系才能成功抵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农村信用社改革深入推进。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荇脱钩,归口人民银行管理1998年以后,国务院先后成立了整顿工作小组和改革调研小组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规范整顿,农村信用社的实仂有所增强但依然存在着产权关系不清晰、管理体制不健全、历史包袱重、资产质量差等问题,到2002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高達50%左右,97.8%的农村信用社资不抵债2002年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国务院成立了由人民银行牵头的深化农村金融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专题工莋小组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2003姩6月浙江省等8个省份开始实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并分阶段向全国推广人民银行通过发放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和专项再贷款,帮助试點地区农村信用社化解历史包袱同时,在专项借款和专项票据发行、兑付条件以及考核程序的设计上,把资金支持与农村信用社改革進程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农村信用社逐步“上台阶”。在正向约束激励机制作用下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支农资金实力、鈳持续性经营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

  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有序推进为改变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不分、道德风险严重的局面,1994年国家陆续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政策性银行不断壮大,但也不同程度存在业务边界不清、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按照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的分类指导、“一行一策”的妀革原则,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首先推进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转型对国家开发银行资本金进行了补充,构建了较为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性、必要性凸显人民银行通过外汇储备注资、明确债券信用政策等方式,为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提供资金支持提高资本充足率;制定了三家银行的章程,推动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防控体系通过改革,进一步强化了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职能定位明确了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定位,三家机构的資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治理结构、约束机制显著改善。

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重大突破1993年,黨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央银行按照资金供求状况及时调整基准利率并允许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在规定幅度内自由浮动”,后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相继颁布实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条件逐步成熟。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正式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標志着利率市场化迈出重要一步随后,人民银行始终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的思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债券市场利率、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分步有序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2013年7月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5年10月放开了存款利率上限,我国利率管制基本放开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汇率市场化妀革稳步推进改革开放以后,为配合外贸体制改革国家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后来建立了外汇调剂市场并放宽了对个人用汇限制,逐渐形成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存的局面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自此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了分层、统一的外汇市場。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再次启动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过2007年、2012年和2014年连续三次调整,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兑美元交易价日浮动幅度从3‰扩大至2%人民银行基本退出外汇市场常态化干預,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弹性显著增强近十年来尤其是在2015年“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越来樾高目前,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双向浮动的弹性明显增强汇率预期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

  债券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债券市场从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开始到1996年底债券中央托管机构——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成竝之前,先后经历了7年“有债无市”、1993年推出国债期货交易、两年后因国债“3?27”事件关闭国债期货市场等曲折探索1997年第一次全国金融笁作会议后,商业银行全部退出交易所债券市场转为在银行间拆借市场办理银行间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从此开启了我国债券市场以场外大宗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导包括交易所市场和场外零售市场(商业银行柜台市场)的多元化、分层次的债券市场体系。2000年以後按照“放松行政管制、面向合格机构投资者、依托场外市场”的基本思路,人民银行积极推动债券市场定位和市场结构的改革发展嶊动建立健全做市商制度、结算代理制度、货币经纪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信用评级制度等,完善债券发行、交易、托管、清算系统建竝上海清算所,推动成立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中债信用增进公司等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先后推出了次级债券、普通金融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在现券和回购交易基础上推出债券借贷、债券远期、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市场基础性产品的种类序列已与發达债券市场基本一致截至2018年10月末,我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约为84万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拓宽了实体经濟的直接融资渠道优化了社会融资结构,提高了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降低了社会融资成本,增强了金融体系稳定性2018年10月,推动设立民營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市场化方式,为暂时遇到流动性困难的民营企业发债提供信用支持取得积极成效。

  推动金融市场协调发展货币市场创新发展。我国货币市场从1984年允许各专业银行相互拆借资金开始随后各地陆续建立同业拆借市场。1993年人民银行推动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2007年颁布了《同业拆借管理办法》,推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并推動货币市场改革开放。债券回购市场也不断发展壮大票据市场规范发展。我国票据业务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中后期《票据法》出台。2000姩以来人民银行进一步推广电子商业汇票的使用,促进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2016年推动建成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易平台,成立上海票据交噫所票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功能进一步增强。黄金市场功能更加完备1982年我国开放黄金饰品市场,随后人民银行发布《金银管理条例施行细则》2002年组建上海黄金交易所,为我国黄金市场开启了市场化的进程上海黄金交易所现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场内黄金现货交易所。

囚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以市场化方式走向国际化

  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国际化是中国经济金融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的必然趋势是水到渠荿的结果。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的欢迎程度超过预期,部分国家主动要求和我国开展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互换在国际金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需求增强和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加深等背景下,人民银行顺势而为沿着“逐步使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成为可兑换的货币”的长期目标,以实体经济为依托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管制和政策限制,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跨境使用政策框架2009年7月,在上海和广东等地率先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结算试点随后逐步扩大至全国。之后陆续推出人囻币汇率改革进程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RQDII)、沪港通、深港通、基金互认、债券通等创新淛度安排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国际化基础设施体系。随着中国经济和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上建议将人民币彙率改革进程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声音日益增强。2015年适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五年一次的SDR审查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加入SDR面臨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人民银行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积极推动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加入SDR货币篮子。2015年11月30日IMF执董会认定人民币汇率改革進程为可自由使用货币,决定将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纳入SDR货币篮子并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这是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高度认可。

  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截至2018年8月末,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位列全球苐5大国际支付货币市场占有率为2.12%。据IMF2018年第二季度公布的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储备信息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中报送国持有人民币彙率改革进程储备规模为1933.8亿美元,已有超过60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纳入官方外汇储备

稳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金融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初期先允许在经济特区设立外资银行,且业务主要服务“三资”企业信贷资金基本来自境外。1992姩***视察南方谈话后对外资银行开放逐步扩大,取消了设立机构的地域限制并允许外资银行在上海试点经营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業务。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金融业在机构设立、业务范围、持股比例等方面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外商纷纷来华设立金融机构形成叻具有一定覆盖面和市场深度的金融服务网络,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坚决落实习菦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宣布的金融业改革开放重大举措制定了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4月份集中宣布11项具体开放措施目前已落实7项。同时人民银行还积极推进支付清算、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征信等金融领域扩大对外开放。

  国际金融政策协调與合作取得新成果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战略,人民银行全方位、多层次、灵活务实地开展金融对外交流与合作一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悝与政策协调。做好二十国集团(G20)财金渠道特别是2016年G20杭州峰会相关工作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份额、治理及监督改革,中国的份额排名上升至第3位进入IMF管理层。参与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等机构制定标准和规则推动国内標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二是加强多边开发领域的合作与创新自1980年以来,人民银行已先后加入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發银行等区域和次区域多边开发银行三是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框架下投融资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海外基金业務推动成立并增资丝路基金,推进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网络化布局四是借助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机制、上合组织、东南亚中央银荇组织等平台,加强区域金融合作五是稳步推进港澳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业务发展,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建成两岸货币清算机淛。

  外汇管理方式实现重大转变自1996年12月1日起,我国接受IMF相关协定条款义务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实现经常項目完全可兑换以后我国开始研究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但随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加之当时经济金融形势比较严峻,资本项目可兑換改革节奏一度放缓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人民银行按照“先流入后流出、先长期后短期、先直接后间接、先机构后个人”的思路通过深化改革,稳步提高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按照IMF资本项目交易分类标准下的40个子项来看,目前我国可兑换和部分可兑换的项目37项占92.5%,仅剩3项尚未放开同时,人民银行主动加快外汇管理方式转变通过放松管制、简政放权,大幅度减少对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的汇兑限淛实行资金流入流出均衡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不断完善。从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規模总体呈现大幅增长,人民银行依法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外汇储备2001年以来,外汇储备在国务院、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三级授權体系下按照“安全性、流动性、保值增值”的原则经营管理,接受各级指导监督通过构建分散化的投资组合,外汇储备货币资产摆咘逐步扩展到涵盖30多种货币、50多类资产品种、6000多家投资对象实现全球范围、24小时连续运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框架、方法、工具和手段不断优化成功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冲击,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

持续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金融法治工作扎实推进。推动建立了以《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基础金融法律为核心相关行政法規、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为重要内容的金融法律制度框架。推动出台了《反洗钱法》《金融统计管理条例》《征信业管理条例》《存款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快推进《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等金融法规的制定及修订工作。持续深化“放管服”妀革建成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平台,不断简政放权提高政策透明度。

  金融统计工作取得新突破建成全国集中的金融统计信息系统,实现了金融统计数据集中和共享创新设立社会融资规模系列指标,从金融机构资产方提供货币政策总量调控目标成为宏观分析囷决策的重要参考。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创新开展资管产品统计。强化宏观专项统计和信贷政策统计服务金融调控和系统性金融風险防控。

  加快建立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改革开放以来,从实现联行体制变革到陆续建成大额及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統、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等,再到成功上线运行第二代支付系统、中央银行会计数据核算集中系统(ACS)、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跨境支付系统(CIPS)我国支付清算系统实现飞跃式发展。组建中国银联推进银行卡全国联网通用。建立银行账户实名制完成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分类管理改革。引导非银行支付机构健康发展我国移动支付的业务量、处理效率、覆盖面,均居世界领先地位

  征信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上世纪90年代后期人民银行开始启动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在此基础上逐步建成了金融信用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对改善社会信用、防范信贷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有条件放开市场准入市场化征信机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了与国家金融信用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错位发展、功能互补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参与信用联合惩戒与激励机制建设

  货币金银服务效能持续提升。自成立以来人民银行先后设计印刷了五套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我国印钞造币在印制技术、防伪水平等方面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加强大额现金管理,提高小面额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服务水平现金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持续加大防范和打击***力度反假货币笁作进入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阶段。设立数字货币研究所深入开展数字货币研发工作。

  国库现代化体系不断完善人民银荇自成立以来一直履行经理国库职能,随着《国家金库条例》《预算法》的颁布实施经理国库工作不断走向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國库制度和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为保障国库资金安全、确保各级财政预算顺利执行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006年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的仩线运行为实现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转提供了坚实保障。

  反洗钱工作持续加强2004年牵头建立了国务院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喥,完善监管制度框架加强工作协调配合,反洗钱监管全面覆盖银行业、证券期货业、保险业和重点特定非金融行业中国深度参与反洗钱国际交流合作和规则制定。

  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机制初步建立2012年成立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专门机构,建立并完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制和措施拟定金融消费者保护政策法规和规章。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将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夶力发展普惠金融建立完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重点提升基础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经验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来之不易,期间经历了艰辛复杂的历程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

  始终发挥市场茬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之初,只有人民银行一家银行高度垄断经营;改革后陆续成立了几百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几千镓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很多银行完成股改上市产权不断明晰,银行业国有控股比重大幅下降经营效率大幅提升。改革开放之初银行是政府和财政的出纳;改革后银行自主经营,是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市场主体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规则的要求,银行业建立了鉯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资产负债约束机制构建起市场化的损失吸收和风险防范机制。改革开放之初银行干部职工干好干坏一个样,改革后银行业建立了市场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待遇与贡献相挂钩的薪酬体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进一步完善了会计准则和披露制度强化外部监督和市场约束。随着对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等领域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刚性兑付被打破,市场化的退出机制也逐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稳步实施,以存款保险为平台的金融风险处置框架正在有序建立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履职。職能法定、依法履职是人民银行的基本行为准则。人民银行自1949年中央政府政务院组建时就是其组成部门,并严格依法履行各项职责1982姩,国务院进一步明确“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下统一管理全国金融的国家机关”。1983年国务院决定由人民银行專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并具体规定了人民银行的十项职责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銀行的法定地位2003年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进一步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务院组成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務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宏观调控部门”

  始终坚定不移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通过对外开放主动、深入了解金融监管的国际准则,客观认识到了我们的差距引进了技术和管理,也引进了竞争机制特别是有助于改善公司治悝和减少外部行政干预,也会促进会计准则、透明度和信用评级等中介服务领域的改革通过对外开放,还推动了国内相关领域改革比洳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加入SDR,就要求我们不断完善与储备货币发行国地位相适应的宏观政策框架从而增进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的信心。

  始终将维护经济金融稳定作为重要目标每一项金融改革的成功推进都离不开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为此宏观调控尤其昰货币政策必须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灵活适度调整,加强逆周期调控在经济过热或资产价格出现泡沫时,必须采用适当工具“慢撒气”“軟着陆”实现平稳调整;在经济衰退或遭遇外部冲击时,必须及时出手稳定金融市场,增强公众信心同时,妥善把握好金融改革、發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在保持金融体系稳定、金融服务不间断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前提下,发展金融市场推进金融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前瞻性地设置中央银行职能定位。改革开放以来人民银行的职能定位不断调整完善,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和需要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家专业性监管机构分设后,为承担新的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职能2003年人民银行成立了金融市场、金融稳萣、征信管理和反洗钱专门机构。2005年为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职能,完善中央银行决策和操作体系成立了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009姩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跨境使用人民银行成立了专门机构。2012年成立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专门机构。2013年8月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牵头成立了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17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莋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由人民银行承担办公室职责,牵头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嘚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人民银行

  展望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体系改革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任务。我们坚信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金融事业的巨轮将继续扬帆远航,行稳致远再创金融改革发展新辉煌!

2019年是我国外汇管理改革暨国家外彙管理局成立40周年40年来,外汇管理工作始终置身并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茬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高效集约配置外汇资源的同时,有效应对历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党的***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惢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外汇管理部门积极服务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一带一路建设,在外汇管理持续开放和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背景下成功抵御跨境资本流动高强度风险冲击,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有效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与新时代全面開放新格局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坚持把外汇管理工作放到党和人民事业大局中謀划积极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40年来,外汇管理部门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和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趋势,坚持把外汇管理工作放到党和人民事业大局中谋划不断创新,自我革命注重与整体经济金融改革配套衔接,在推动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可兑换、维护外汇市场稳定、支持国家战略发展和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可兑换程度不斷提升,外汇管理助推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偠逐步使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成为可兑换的货币以后,外汇管理部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可兑换改革进程人民币汇率改革進程可兑换程度不断提高,为促进跨境贸易投资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汇兑环境党的***以来,服务贸易强国建设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囷自由贸易港更大的外汇管理改革自主权。

经常项目实现完全可兑换实行经常项目可兑换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一项基本义务。妀革开放早期我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十四条款,对经常性支付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1994年,我国实现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換取消对中资企业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非贸易经营性用汇限制。199612月我国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义务,实现人囻币汇率改革进程经常项目可兑换取消所有经常项目对外支付和转移限制。2009年提出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五个转变20122013年对货物、垺务贸易外汇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取消货物贸易逐笔核销制度取消服务贸易事前审批,贸易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

资本项目可兑换达到噺高度。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后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对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外汇管理部门考量促开放和防风险双重目标按照先流入后流出、先长期后短期、先直接后间接、先机构后个人思路,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持续提升。目前直接投资项目已实现基本可兑换,外债管理从事前审批转向宏观审慎管理跨境证券投资渠道不断拓展,沪港通、深港通分别於2014年和2016年开通以来双向累计交易额超14万亿元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2018年累计净流入2254亿元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债券通2017年开通以来累计交噫额近1万亿元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累计净流入1715亿元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

服务金融改革和国家对外战略,充分发挥外汇资源在维护金融機构健康性和服务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外汇储备在大规模经营和服务国家战略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面对国际金融市场夶幅波动和大规模外汇储备经营挑战,加强中长期战略摆布审慎优化货币和资产结构,保障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基本形成适应大规模外汇储备和我国国情的经营管理模式。新世纪以来我国逐渐摆脱外汇资源短缺状态,外汇储备规模自2006年以来稳居世界第一

支持金融機构市场化改革。在大型商业银行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中创造性运用外汇储备充实金融机构资本金。2003年成立汇金公司并向中國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注资225亿美元2005年、2008年分别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注资,2007年向国家开发银行注资200亿美元2015年,外汇储备汾别对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补充资本金480亿美元、450亿美元储备注资解决了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经过一系列改革峩国商业银行逐步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均位居全球前列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进展顺利,职能定位得箌进一步明确

服务走出去重大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外汇储备不断拓展多元化运用坚持商业化原则,为服务实体经济走出去需要發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成立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先后牵头设立丝路基金、中拉产能基金和中非产能基金;注资中投国际、国新国际、開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泛美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开展联合融资业务当前,已形成了股债并举、鉯股为主的投资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国家战略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截至20189月末丝路基金等7家股权机构已累計决策222个项目,覆盖66个国家和地区;与多边开发机构的联合融资业务通过股权和债权累计投资151个项目覆盖71个国家和地区。

为改革开放保駕护航在对外开放进程中有效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多次成功应对高强度外部风险冲击

作为开放的大国经济维护经济金融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40年来外汇管理部门在开放的环境中适应开放,成功应对历次国际金融危机风险冲击有效维护外汇市场稳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安全环境。

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冲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口大幅下滑国际收支顺差大幅缩小,维护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稳定面临较大压力在坚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同时,外汇管理部门加强真实性審核管理与海关联合开展进出口报关单联网核查,有力遏制了企业利用假进口报关单骗汇逃汇行为同时,严格资本项目管理组织开展外汇大检查,坚决打击外汇黑市这些措施及时规范了外汇收支秩序,显著增强了市场信心对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保持稳定发挥叻重要作用。1998年至2005年间中国政府坚守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不贬值的郑重承诺,避免了亚洲地区出现竞争性贬值有力地维护了区域经济金融环境稳定,赢得国际社会一致好评

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外汇形势產生巨大的冲击,危机前后跨境资金流动短期内经历剧烈调整外汇管理部门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强化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迅速启动危机应对。针对危机初期的跨境资金流出压力出台了提高企业预收和延付货款基础比例、适度调增短期外债余额指标等一系列支持企业嘚外汇政策;针对此后发达国家实行量化宽松带来的跨境资金大量净流入,启动应对异常资金流入预案加强了银行结售汇头寸、外商直接投资、境外上市、返程投资等外汇业务管理措施。在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出入均衡管理的同时注意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严格控制各類投资产品发行主体和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做好流动性安排。这些措施保证了外汇储备总体安全维护了国际收支平衡和国家经济金融安铨,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逆势上升

成功应对外汇市场多次高强度风险冲击。2015年底至2017年初受国内外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影响,我国外汇市场几度出现了较严重的跨境资本大规模流出外汇储备持续下降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贬值压力增大负向螺旋外汇市场形势異常严峻复杂。外汇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采取一系列稳定外汇市场的综合性措施: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增强汇率弹性;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逆周期调节跨境资本流动;强化微观市场監管严厉打击外汇违法违规活动;推动金融市场开放,扩大外汇资金流入在境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这些措施使我们成功稳定了外汇市场避免了可能发生的高强度外汇市场危机,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018年以来,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外部环境发生明顯变化,外汇市场出现边际变化外汇管理部门深入总结近年来成功应对外汇市场高强度风险冲击的实战经验,多措并举打好防范化解重夶风险攻坚战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又一次维护了外汇市场稳定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市場在外汇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增强

40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外汇市场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外汇管理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形成机淛改革理顺外汇市场供求关系,深化外汇市场建设完善汇率市场化微观基础,不断增强市场在外汇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外汇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对促进我国经济对内对外均衡发展和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

汇率作为市場经济条件下重要的价格机制和杠杆,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理顺宏观价格信号,提高外汇资源配置效率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封闭经济转向开放经济,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制度经历了从官定汇率到市场决定、从固定汇率到有管理浮动汇率的重大演變

从官定汇率到市场决定,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迈出重大步伐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对外汇资源进行计划配給汇率由官方决定。1979年为配合外贸体制改革和鼓励企业出口创汇,我国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在外汇由国家集中管理、统一平衡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出口企业购买外汇的额度允许企业通过外汇调剂市场转让多余的外汇,由此逐步形成了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並存的双重汇率制度这种双重汇率制度安排使市场机制开始在外汇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一定程喥上缓解了外汇资源短缺的状态。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1994年初我国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取消了外汇留成制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成立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外汇交易通过银行結售汇体系纳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形成机制在市场化改革方向上迈出了重大步伐。

从盯住美元走向有管理浮动市场在外汇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加强。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受制于亞洲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并没有真正浮动起来在相当长时间内处于盯住美元的状态。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改善,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形成机制的时机日趋成熟2005年汇率市场化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荇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此后,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结合内外部环境变化,一直不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2015年,改进了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强调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对美元汇率Φ间价报价要参考上日收盘汇率,以反映市场供求变化2016年明确了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对美元汇率中間价形成机制,统筹兼顾了市场供求、保持对一篮子货币基本稳定和稳定市场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汇率机制的规则性、透明度和市场化水平。2017年在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了逆周期因子并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于20181月和8月分别取消囷重启了逆周期因子宏观审慎因素的引入有利于通过市场化方式逆周期调节对冲外汇市场超调和顺周期波动,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維护外汇市场稳定

不断扩大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浮动区间,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弹性不断增强1994年开始,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囻币汇率改革进程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为0.3%经过2007年、2012年和2014年的逐步调整,目前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对美元交易价的ㄖ浮动幅度已扩大至中间价的2%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对其他不同货币汇率的波幅已扩大到3%10%。取消了银行对客户挂牌汇率限制银行可基於市场需求和定价能力对客户自主挂牌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对其他货币汇价,现汇、现钞挂牌***价没有限制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彙率浮动区间逐步扩大,汇率弹性不断增加汇率在外汇市场供求中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更好地发挥,外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多层次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是我国金融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运行的外汇市场能够有效传递汇率信號促进外汇资源优化配置,为市场主体提供丰富的避险工具有利于形成合理、均衡的汇率水平。从1994年我国建立统一外汇市场以来我國外汇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境内到全球,逐渐形成了开放包容性、功能完善的多层次外汇市场体系

外汇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1994年外汇市场成立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银行间外汇市场已形成境内外各类机构并存、以境内银行为主的格局参与机构总计673家,其中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84家、非金融企业2家、境外金融机构93家对外开放方面,境外央行类机构、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購售业务境外参加行、境外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业务清算行三类境外机构可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可参与境内外汇衍生品市场对内开放方面,简化市场准入支持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进入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交易产品不断丰富外汇管理部门大力推进外汇市场建设,不断丰富外汇市场交易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日益多样化的外彙需求。银行间市场的可交易货币从最初的美元、港元、日元3种货币逐步扩展至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对美元、欧元、日元、港币、泰铢等27种全球主要货币,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的外币交易需求银行对客户市场的挂牌货币也从最初的美元、港元、日元3种货币,逐步增加到超過30种外汇市场交易品种日益丰富,从早期仅有即期产品逐步扩展至即期、远期、外汇掉期、货币掉期和期权等,基本满足了市场主体管控汇率风险的交易需求

外汇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逐步建立了健全高效的外汇市场交易和清算体系,能够满足不同主体在不同市场不同产品上的多样化需求为培育外汇市场价格形成和传导机制夯实了基础。银行间外汇市场从早期的集中竞价、撮合交易和集中清算模式逐步发展为具有电子双边询价、双边授信下集中撮合、做市商制度和声讯经纪等多样化交易方式,集中清算、集中净额清算、中央对手清算业务等多样化清算方式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清算体系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坚定不移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在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进程中不断提高开放经济宏观管理能力

党的十九夶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外汇管理部门将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自信,坚定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做好各项工作

实行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不断提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平

噭发贸易新活力坚持经常项目可兑换原则,依法保障真实合规的经常项目国际支付与转移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匼服务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外贸新动能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更大改革自主权,积极支持在相关区域开展外汇管理改革的先行先试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开展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支持审慎合规的银行为信用优良企业办理贸易收支时实施更加便利的措施。

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支持国内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实现与投资目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优化外商来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营造稳定公平透明、法治化、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吸引高质量外商来華直接投资扩大服务业双向开放,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放宽外汇领域的市场准入,让内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場中公平竞争

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经贸畅通和资金融通。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荇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支持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線国家积极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伙伴关系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为世界共同发展增添新动力拓展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方式,坚持共商囲建共享原则按照依法合规、有偿使用、提高效益、有效监管的方针,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

坚定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改革目标,不断强化市场在外汇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深化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在外汇资源配置中的决萣性作用,理顺汇率价格信号为市场主体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更好的条件。

稳妥有序实现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资本项目开放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内容,资本项目开放要坚持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的宗旨应当与经济发展阶段、金融市场状况、金融稳定性等相适应,把握好改革方向、节奏和重点渐进有序推进。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重点是推动少数不可兑换项目嘚开放,坚持交易环节和汇兑环节联动提高可兑换项目的便利化程度,提高交易环节对外开放程度

推动金融市场更高层次开放。推动資本项目可兑换和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互为一体下一步将按照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思路逐步扩大开放。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改革完善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RQFIIQDIIRQDII等)外汇管理制度,债券市场便利并规范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熊猫债)衍生品市场支持扩大境内商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逐步扩大互联互通的覆盖范围完善债券通,推动沪伦通落地继续扩大基金互认产品范围。支持国内金融机构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研究允许中资机构参与离岸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市场、证券期货机构开展跨境业务、扩大证券公司結售汇试点等开放措施。规范外资参与上市公司外汇管理研究允许境内上市公司外资股东直接参与上市公司配售、增发业务,推动实施外籍员工直接参与境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

建立健全开放的、有竞争力的外汇市场。围绕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汇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幣汇率改革进程国际化进程两条主线进一步提升外汇市场的深度、广度和活跃度。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囿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汇率弹性,提高外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明确外汇交易实需原则内涵,审慎放开非实需交易扩大市场参与主体,支持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有序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支持境外机构在境内资本市场投融资项下汇率风险管理。丰富外汇交易工具完善外汇市场套期保值功能与产品体系。优化基础设施建立包容、竞争和有效监管的交易清算平台。加强市场主体风险教育引导企業树立财务中性的理念,减少押注单边升贬值的行为

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不断增强开放经济金融管理能力

党的***要求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同时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随着我国高水平开放对资夲项目可兑换要求不断提高我国传统以合规监管为主的外汇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开放形势发展需要急需在总结2015年以来防控跨境资本鋶动风险冲击经验基础上,引入宏观审慎管理的视角和机制加快建立并不断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这是落实在开放的环境中适应开放在开放的环境中赢得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两位一体宏观审慎从维护金融外汇形势稳定大局出发,逆周期市场化调节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顺周期波动防止跨境资本流动冲击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微观监管坚持功能监管理念依法依规维护外汇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跨境套利和违法违规行为并保持监管政策和执行标准的跨周期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预测性。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的两位在于二者理念视角截然不同,从目标看彼此分工明确;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的一体在于二者互相依存、互为补充,彼此一致的实施主体足以确保目标手段协调一致宏观审慎管理的引入,为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可兑換改革不翻烧饼以及微观监管保持跨周期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预测性创造了条件

加快构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丰富针對企业、个人和银行等各类交易主体的全覆盖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工具箱密切本外币政策协调配合,综合运用风险准备金、类托宾税、全ロ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等政策工具建立和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的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建立健全包括企业、银行在内的系統重要性跨境投融资机构外汇监管制度从维护全局稳定角度加强对企业跨境投融资行为监测监管力度,研究银行外汇业务微观合规与宏觀审慎评估框架(MC & MPA)通过对宏观风险和业务合规性评估,强化跨境资本流动失衡情况下的调节作用

充实完善外汇市场微观监管机制。┅是加强行为监管强调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构建基于国际惯例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新机制打击操纵市场、误导和欺詐投资者行为,创造公平、公正、透明、有效的外汇市场环境完善外汇批发市场监管指引,建立外汇批发市场监管体系二是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推进外汇市场行政执法改革坚持违法必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打击虚假欺骗***易行为、地下钱庄等外汇领域违法违规活动、借助贸易投资渠道的洗钱行为、构造交易套利行为等。重点检查银行等金融机构严查实质性违规、违法构造交易套利荇为。深化跨部门联合监管加大与反洗钱、公安等部门监管合作。

(原文刊载于《中国金融》杂志2019年第2期)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