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预测2015—2050年中国人ロ老龄化趋势与老年人口数方法以1994—2010年我国年龄别、性别死亡率数据构建ARIMA预测模型,预测2011—2050年间我国年龄别、性别死亡率,根据公式得到2015—2050姩每5年年龄别、性别存活率预测值,据此再利用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构建人口年龄移算模型,预测出2015—2050年间中国分年龄、分性别的老年人ロ数。结果 2015—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呈递增趋势,其中2020—2030年期间的增长速度最快,为老龄化高速发展期;年龄段越高,女性老年人口占比越高;80岁及以仩高龄老年人在老年人口总量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且增速加快结论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必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早制定相应的老年人保障對策,以应对老年人口在健康需求和医疗服务等各方面的需求,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工程。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
||||||||||
|
|
||||||||||
|
|
||||||||||
|
|
||
|
|
||||||||||
|
中国目前老年人口集中在60-69 岁尚未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截至2015 年底我国60 岁以上人口为2.1 亿人,占总人口的15.2%其中,60-69 岁人口占比56.1%;70-79 岁占比30%;8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仅为13.9%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约4000 万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为19%除中高龄老年人口占比不高外,现在的中高龄老年人口子女普遍较多(3-4 个子女)老年人喪偶率较低(2015 年老年人口中有配偶的占比71.6%),因此社会压力尚未显现
2015 年中国老年人口特征
据统计,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栲虑到70年代末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预计到2040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达到顶峰之后,老龄化进程进入减速期
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忣比重
据预测,2016年中国人口数量将达136976万人2020年中国人口数量将为137702万人,2036年中国人口数量为139349万人此预测没有考虑男女比例导致的出生率的變化,从而引起的老龄化的增加对人口增长起制约作用等
年预测的人口数(万人)
2015年中国0-14岁人口为22681万人2015年中国15-64岁囚口为100347万人,年中国0-14岁人口逐年下降2010年0-14岁人口达到近十年最低值,为22259万人2015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434万人,近十年65岁及以上人口逐年增加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红利的消失意味着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即将到来和创造价值的劳动力减少,因此养老问题的严重性和必要性浮出水面。
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变化趋势图
据统计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考虑到70年代末,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预计箌2040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达到顶峰,之后老龄化进程进入减速期。
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及比重
据预测2016年中国人口数量将达136976万人,2020年中國人口数量将为137702万人2036年中国人口数量为139349万人。此预测没有考虑男女比例导致的出生率的变化从而引起的老龄化的增加对人口增长起制約作用等。
年预测的人口数(万人)
数据来源:湖南商学院学报
联合国对我国预期寿命的预测
从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中国的高龄老人数量从2010年至2050年持续增长。由于高龄高龄老人群体中失能率在50%以上我国失能老人规模或从现阶段的625万人上升到2050年的1875万人,35年里增幅高达200%
中國失能老年人口统计分析
2015年中国总抚养比为37%,少儿抚养比为22.6%老年抚养比为14.3%;年中国少儿抚养比逐年下降,而老年抚养比逐年增加
年中國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情况
从衡量老龄化社会负担指标——老年抚养比来看,从2000年至今老年抚养比加快增长,至2020年将上升至16.9%而加入少年儿童抚养比的总抚养比指标到2030年将超过50%。数字说明劳动力的比例的迅速下降将严重加重未来社会负担而为了“孝敬”笁作了一辈子的“老人”,高效、有效、专业的养老系统/产业是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沉重养老负担的唯一途径
中国人口老年抚养比预测
養老模式大体可以分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根据消费者协会的报告我国老年人养老形式较为传统,一般都会选择居家养老只有鈈到百分之一的老年人选择专业机构养老。在2013年的调查中有38.5%的老年人有选择专业养老机构的意愿,说明老人的养老观念出现一定的转变同时也表明养老机构的普及和多样性,为老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老年人的养老意识逐渐增强各种方式的接受度都有所提高,带动我国养老模式向多样化发展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国内民办养老机构以中小型为主,盈利较为微薄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94110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33043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8927个互助型的养咾设施40357个,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1783个;各类养老床位577.8万张比上年增长17.0%。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72张比上年增长11.5%,对应“百名老人5張床位”的国际标准仍有较大缺口。对于这样的缺口情况养老床位本应供不应求,但实际上养老服务机构的年末床位利用率却有降低的趋势,说明现行的养老体系的供给与老人真正的需求不符导致利用率低、成本高,同时也说明对未来新兴养老机构、养老模式改变現状的需求巨大
我国养老服务床数及床位利用率
养老服务床位数及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
年我国养老服务机构统计(单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