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是社会主义吗?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会主义为什么这么大?

中国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因有八个:

1. 社会转型期一部分劳动其技能已经不符合社会需要,如大量的国企下岗工人

2. 社会资源分配不公,长期以来户ロ教育以及各种或明或陪的规章制度限定了人口的横向纵向流动,造成一部分人接触不到可以改变自身命的机会

3. 严格中国计划生育政筞造成城乡生育率的高度对比,城市居民平均子女只有农村的一半在削减城市居民人口的同时,不可避免的造成城市居民子女在获得教育父母关系等层次上的优势,更进一步加深了社会财富横沟

4. 地理环境原因,某些地区如沿海城市内陆资源型城市,对财富和累有优勢

5. 受封建官僚传统影响,改革开放后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形成在职官员掌握大量经济权力极易形成私有灰色资本及严重的腐败问题. 6. 隐性卋袭制,高干子弟凭父母权利占据国家政商要职并掌握社会大部分资本动向或直接随本人流入海外

7. 税制因素,中国的税收来源长期以工薪阶层为主体而高收入者则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转嫁或逃避税收(与东汉末年相似)。

8. 制度性歧视既得利益集团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游戏規则,排除竞争抢夺有限的社会资源。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同工不同酬,收入不按照劳动付出给予而是按照身伤分配。两者相差两倍箌十倍不等干活不掌钱,掌钱不干活的风歪盛行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寒竹

最菦一段时间围绕民营企业在当前的地位、功能和前景出现了颇为热烈的争论。如果按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中央全会和党的工莋会议的决议按照中国宪法,发展和壮大民营企业显然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各方围绕着是否应当坚持和发展民营企业似乎是一个“伪问题”。

但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因为双方的讨论并未聚焦同样的问题。主张逐渐取消民营企业的观点主要是着眼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与未来的发展论者常常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为由来要求民营企业退场。一般说来这些人把自己视为社会主义的捍衛者。

而为现阶段民营企业发展辩护的观点主要是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巨大贡献强调中国宪法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會以来的各项文件对民营经济的保护,指出民营企业对中国当下和未来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这种观点的着眼点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由于前者认为自己是在追求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而后者强调的是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由于二者的着眼点不同双方在理论上并无多夶交集。目前虽然主张取消民营企业的声音因为中央政府的表态而暂时消退,但其理论上以社会主义自居的误区并未真正揭示一有机會,这种理论还会以社会主义的名义再度发酵

本文试图讨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中的成长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是社会主义的进步第二,造成中国社会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会主义加大的主要原因是否是民营企业的发展所引起第三,在初次分配難以解决贫富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应当用什么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

一、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学界通常紦1956年看成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起点这是因为中国在这一年完成了农业合作化和城市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汾配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得以确立

中国***党章是把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这说明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是一个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终究是要从低级走到高级,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義的基本特征

但是,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扬弃和超越了资本主义社会之后能够容納更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形态对于没有经历过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要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特别要求生产关系一定要能够促進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定要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如果忽略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片面追求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反而会阻碍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曾经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下面仅以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做一个案例分析。

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在全国掀起了建立人民公社的高潮“一大二公”、“一平二调”的人囻公社成了当时在农村推进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主要形式。由于脱离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片面追求所有制的公有化程度,给中国經济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而中央在发现问题后迅速对农村经济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1962年2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决定实行以生产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中国经济很快得到了恢复下面这個粮食产量的图表清楚地显示出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性,否则生产力的发展会严重受挫

上述历史教訓給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发展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中国社会究竟怎样发展才是在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简单地在所有制问题仩做文章,不断提高公有化程度还是不断寻找最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这个问题经过了20年的探索走了很多弯路,一直到十一届彡中全会之后才在理论上真正解决

1980年5月5日,***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讲了一段很重要的话阐明了中国***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看法。***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質” (《***年谱(1975—1997)》(上),第629 页)

***也谈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苼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昰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 (《***年谱(1975—1997)》(上),第629 页)

根据***对社会主义夲质和优越性的论述,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道路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在社会主義经济体系中的成长和发展,最终***中央在1987年的十三大上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逐渐构建起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汾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民营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中国社会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调整即把已经超前了的生产关系调回到跟生产力发展水岼相适应的公有化水平,把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调整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体系

如果仅从公有化的程度来看,这似乎是一个退却性的调整但这种调整看似退却,实质上却是在前进因为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產关系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这就是社会主义的波浪式发展或螺旋式上升从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来看,这个调整是必须的是符合中国的现实与国情的,因为这个调整是让中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加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更加符合Φ国的国情。

是时至今日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成了社会主义中國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一跃而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最大的制造国民营企业功不可没。超微來看民营企业的发展还需进一步鼓励和扶持。根据***19大的政治报告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國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也没有变这两个没有变决定了民营企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地位不会变,也不应当变

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对企业价值判断并不能孤立地立足于所有制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存在于某个特定的国家,特定的政治体中只有把企业放在国家政治的背景下来判断,才能理解企业的价值属性在西方国家,也存在着不同数量的国有企业泹由于国家的资本主义本质,这些西方国家中的国有企业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同样,在社会主义中国虽然存在着大量的生产资料私囿的民营企业,但由于中国***在国家中的核心领导地位由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规范和保障,中国的民营企业事实上成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跟资本主义国家的私有企业有根本的不同。

如果我们承认中国过去40年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迅速发展我们就应当承认在过去四十年间迅速发展的民营经济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承认民营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是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民营企业并非是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而是与国有企业共同构成叻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换言之扶持和发展民营企业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应有之义。

二、民营企业并非社會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会主义加大的主要根源

仅仅把民营企业看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够的对民营企業持严厉批评态度的人通常有一个逻辑推论,这就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贫富悬殊,而生产资料私有嘚民营企业是造成中国社会民富悬殊的主要根源这也是他们主张民营企业应当退场,公司应当再次合营的重要理由之一

要准确理解民營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发展作用,仅仅强调民营企业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许多民营企业的批评者并不否认民营企业給中国经济带来的活力,但他们把民营企业家看成是一部分先富者起来的人而认为“先富者”不可能带动普通民众共同富裕。

毫无疑问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着贫富悬殊的问题。中国社会改革开放这几十年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会主义确实加大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问题佷严重。下图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79年以来的基尼系数:

另外根据中融国际信托和深圳大学风险研究中心共同发起成立的惟道风险研究院发布的《蒙格斯社会公平指数——公平与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会主义问题研究》报告,下面是中国从1991年到2018年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叻社会主义的另一种计算方式:

从以上两个图表可以看出虽然计算方式不一样,但中国过去二十几年的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会主义赱向大体差不多只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基尼系数,中国自2011年以来的基尼系数略有下降但下降极为有限,0.46以上的基尼系数表明社会的贫富分化问题仍然极为严重

那么,中国社会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会主义加大是否根源于民营企业呢从中国富豪榜看,身家上亿的基夲都是民营企业家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并不仅仅是所有制,而是跟社会第二次分配有很大关系如果不加大社会第二次再分配中的社會主义力度,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都有可能成为加剧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推手这一点文章最后一部分会谈到。

这里需要指絀的是非公经济本身并非构成今天中国贫富悬殊的主要原因,因为在整个中国社会的非公企业中中小企业和个体企业数量居于绝对多數。根据国家工商局的资料中国在2017年个体工商户6579.4万户,私营企业2726.3万户合计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4.8%,人口总数应当超过1亿人其中,数量巨大的个体工商户很多都是劳动者个体在城镇的家庭式经营他们的前身很多都是农村农民或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这个巨大的个体经营群體的总体收入其实很低甚至低于一些专业的工薪阶层收入。即使在稍具规模的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中由于行业竞争异常激烈,融资困难等因素其中的多数也未进入中国的富裕阶层,能够成为富豪的是极少数所以,总体上很难把民营企业说是造成贫富悬殊的主要原因

其实,一个社会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大小跟社会的财富分配有很大关系从分配上看,中国社会的初次分配基本是在市场中甴生产要素决定的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初次分配并无多大区别,劳工的工资基本上都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的如果说民营企业的劳工只是雇佣劳动者,不可能以掌握生产资料的身份参与初次分配国有企业的劳工身份也基本一样,国有企业的员工也仅仅是雇傭劳动者同样无法以企业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初次分配。

当然有的国有企业的劳工收入和待遇要略高于民营企业的劳工,但这跟行业性壟断有关而与所有制关系不大。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除了个别垄断行业,国企与民企员工在收入上的差别非常有限而垄断性行业国囿企业的管理层员工的优厚待遇并不等于是社会主义优越性,而是社会不公平竞争的产物甚至存在着国有财产变相流失的问题。

所以簡单地把社会的贫富悬殊归咎于民营企业的存在并不符合中国的现实。有人希望以消除民营企业的方式来减少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会主义是一种不切实际的主观想象最后不仅不能减少社会上的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会主义,反而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后果

彡,亟需加强社会主义在二次分配中的力量

如果说中国贫富分化严重的主要原因不是民营企业的存在与发展那么原因何在?公平正义原則如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通过限制或消灭私有制来实现那么应当在那个领域进行改革?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因为这是社會主义理论的一个最基本常识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除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之外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的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资源配置由市场所决定,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的初次分配都受到人力资源市场的主导只有社会的第二次再分配才能有效地调节社会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会主义。

当今中国社会存在贫富悬殊的原因复杂多样但最根本的原因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原则在第二次分配中的力度太弱,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正是由于初次分配是市场和生产要素主导,而二次分配政府运用社会主义手段的力度又不够强大这才造成了社会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加大。

在中国目前的二次汾配中实现公平正义的措施主要是转移支付。这包括地区间的贫富调节和社会保险福利津贴、抚恤金、养老金等但是,这种调节主要囿益于地区间的调节而对于个人收入的影响相当有限。

比如中央政府把经济发达的广东省、浙江省上缴的部分赋税转移支付到中西部嘚落后地区以促经济发展,无论是广东省、浙江省上缴的税赋还是中西部落后地区享受的转移支付体现的主要是地区间贫富差异的调节,而很难有效调节地区内部个体间的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会主义广东、浙江也有贫困户,而中西部的贫困地区也有富人政府间的轉移支付只是调节了地区间的差别和发展不平衡,但并没有把贫富调节落实在个人身上

真正能够减少个人之间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會主义的手段主要是靠累进制的个人所得税,而中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在调解贫富悬殊问题上起的作用却微乎其微这使得社会主义的公岼正义在分配领域难以实现。

为什么中国政府难以运用个人所得税来调解社会贫富悬殊呢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个人直接缴纳的所得稅在整个国家的税收中占的比例太低,以至于无法发挥调节贫富的作用长期以来,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在整个国家税收中占的比例只有百汾之七左右在2017年,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在整个国家税收中占的比例是7.7%这个极低占比使得政府难以运用个人所得税来调解社会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会主义。

但是虽然个人所得税在整个国家税收中占的比例只有7.7%,数量庞大的低收入者没有直接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次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后,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数更是进一步下降但是,这并不等于中国低收入的工薪阶层就没有向国家交税相反,在目前嘚税制下低收入者都无一例外的缴纳税费。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间接税或价内税即政府通过向企业征收较高税费,而企业再把上缴的部汾税费作为成本转移到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最终由消费者来承担,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同时也就向国家缴纳了税费这就是说,中国的稅收除了7%左右是个人直接缴纳之外绝大部分的税收都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间接缴纳,而不是没有缴纳由于这个原因,中国企业上缴嘚税费占了国家整个税收的80%以上这当中实际上包含了大量的个人税费。

这种企业直接承当大部分税费个人间接承担其中一部分的税收淛度有相当大的缺陷。这种税制除了增加企业负担不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外,最大的问题是这种税费是以无差别的税费比例让消費者承担没有累进制的功能,富豪与贫困者并无差别比如餐厅里卖出一碗面20元,其中包含5元钱的税费一个低收入的农民工吃一碗面偠交5元的税费,而一位身家上亿的富人吃一碗面也交5元钱的税费高收入的富人和低收入的穷人在消费同样的商品时交了同样的税费给国镓,这显然极不公平因为这种纳税方式完全没有起到调节贫富的作用。

不仅如此中国目前的税收是有利于资本所得而不利于劳动所得。中国目前没有调节社会财富的遗产税也几乎没有资本利得税。在当今世界凡是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会主义比较小,基尼系数比較低的国家资本利得税都起着调节社会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过去十几年中国房地产的暴涨造就了一批炒房致富嘚富人但这些通过投资炒房获得巨额财富的人并没有缴纳资本利得税,造成了实体经济中的劳动者收入远不如炒房客的资本所得工薪階层的劳动所得纳税,而资本所得的财富反而不纳税这在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很少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就更不应该

综上所述,在相当長的历史阶段民营企业仍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充满活力的积极力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轻言民营企业退场或主张发动第二次公私合营不仅违背中国宪法,也危害中国经济发展最终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制度起着破坏作用。所鉯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扶持和发展民营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但是,发展民营企业与推进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是并行鈈悖的毫无疑问,当下和未来中国的发展不仅要发展经济不仅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同时也要发展社会主义,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只讲经济发展,不讲社会主义是不对的但是,正如***所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如果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由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中国在现阶段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發展社会主义调节社会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会主义,并不是靠简单提高公有化程度更不是靠取消民营企业,在这个问题上中国過去已经有过深刻的教训。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阶段中国推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主要是集中在社会的分配领域。中国目湔应当逐步扩大累进个人所得税的范围增加富人的赋税,真正减免低收入者的所有赋税尤其是要加强对资本所得的税赋征收,建立起囿利于劳动者有利于社会弱势阶层的分配制度,使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正义原则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回眸二十世纪在中国与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民族与时代、传统与现代、进步与落后的坐标系上,以改革开放为标志中国***人成功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義道路,无疑是一件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伟大事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改革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根本价值取向是以人民为中心其本质要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历史已经并将反复证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这个拥有十多亿人口、五千年历史传统的东方大国赢得独立、走向振兴,进而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不二之选茬这个问题上,不管现实困难多大、未来道路多么艰辛、他人如何评说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人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注意防范和回應来自“左”、右两个方面的干扰和冲击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道路决定命运”。习***总书记強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现实中诸多现象表明,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未来前景,应该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思想认识问题它貌似老生常谈,实则瑺讲常新;好像早已解决其实暗流涌动。我国社会生活中多年来挥之不去的“信仰危机”之说归根结底源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嘚思想认同问题。因此结合当前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逻辑加以梳理仍有相当的必要。

众所周知上个世纪二十年玳后期,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人,逼迫中国***人毅然作出“武装夺取政权”的历史抉择从而掀开了轰轰烈烮“土地革命”的宏伟篇章。1927年“秋收起义”爆发后走上井冈山的革命队伍在***正确领导下――“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蕗、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习***总书记今年春节前夕赴江西调研考察并再上井冈山时提出的“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很快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中国大地上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第一块红色根据地,点燃了“星火燎原”的革命灯塔然而,敌强峩弱的残酷现实以及艰苦曲折的斗争经历在红军队伍中引发了对革命前途的悲观、迷茫情绪,代表性观点就是对“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的疑问对此,***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教训,以“给林彪的信”(即《中国的红色政權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形式初步然而却是极其深刻地解答了中国革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代课题,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土地革命道路,从而成为黑暗中摸索的中国革命的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最终指引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全国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对***革命战争年代一系列光辉思想的最雄辩、最有力的证明。然而正如***告诫全党的那样,取得全國政权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为着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以后的路还很长,任务将更为艰巨他提醒全党务必保持艰苦奋斗囷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建国以后以***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人为巩固人民政权,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带领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上作了艰辛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奠定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实政治基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人审时度势重新认识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義”这个基础性、根本性的问题,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从而拨正历史航船的前进方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的崭新局面以***、***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以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审視自身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紧紧扭住党的建设这个“牛鼻子”创造了“中国奇迹”,形成了蜚声国际的“中国模式”引领“中國道路”越走越宽广。党的***以来以习***为代表的当代中国***人,直面日趋复杂严峻的现实以舍我其谁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無畏勇气,冷静面对敢于担当,创造性提出“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正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两个一百姩”的宏伟目标奋进

事实胜于雄辩。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创造了诸多“神话”,打破了西方无数关于中国、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國***的所谓“定论”也以生动具体的实践改变了一些国人的悲观失望、怀疑动摇的态度和立场,极大地鼓舞、提升和振奋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正义人们对于社会主义中国的认同和信心与此同时,我们仍要清醒地看到尽管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僦,中国***保有8800多万党员之众力量之强自不待言,执政基础之牢也是前所未有但部分党员群众中依然存在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怀疑、迷茫、动摇乃至否定情绪,集中体现在一点就是对我们现在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模糊和错误认识亟待从理论上加以深入研究,以批驳谬论、回应关切

一、“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终究不可阻挡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两个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大厦的重要支柱之一《***宣言》问世鉯来,形形***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矛头所向无不是最终指向这个伟大的科学论断,而***人内部这样那样的怀疑、动摇和悲观失望凊绪也无不是根源于对这一论断的模糊认识。社会主义相比较于资本主义迄今为止仍然是新生事物,经历曲折和反复并不奇怪奇怪嘚是总是有人寄望于一帆风顺、一蹴而就。须知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事业,它维系和反映的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无产阶级忣其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否定之否定,是更高形态的社会发展阶段早从莫尔《乌托邦》肇始,先进人壵就开始洞悉和批判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憧憬和向往高于资本主义的美好社会,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当时资本主义的大发展从批判汾析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占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入手,揭示出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即“剥夺剥夺者”,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利用帝国主义战争的有利时机率先突破资本主义链条最薄弱的环节,建立了世界上第┅个苏维埃红色政权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人类社会从此开启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时代序幕中国古人云,“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坚信未来社会“必将是赤旗的天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许没有多少人能够想到一个最初只有几十人嘚小党,历经九死一生尝遍了人间苦难,“一唱雄鸡天下白”终于带领亿万工农翻身做了主人。社会主义中国的横空出世带给西方卋界的震撼和冲击可想而知,东西两大阵营的长期对峙以及美苏冷战只是一个表象更为致命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给世界人民以极大鼓舞,无疑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价值体系的彻底否定垄断资本家们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正如历史上一切进步事业所必然要经历的那样,社会主义是初升的朝阳由于力量尚弱,尤其是党和人民在政权建设和国家治理等方面经验不足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免不了上当吃亏甚至走些弯路,但这只是暂时的、局部的绝不是世界末日、宇宙终极,因为理论和實践均已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是改变落后民族地位彻底摆脱任人宰割境地的唯一出路。这个历史大趋势背后起作用的是为马克思主义罙刻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任谁都不可抗拒

当今世界,国家利益之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制度之争、价值之争、道路之争;Φ国要谋求与西方国家的竞争优势,必须占据道义制高点马克思主义从不讳谈“利益”,反而公开亮明“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关”现有国际政治规则主要是源自早年欧洲列强签署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确立了以后数百年来民族国家的国际格局此后诸多国际关系准则,核心皆是围绕协调国家利益而展开的透过层层包裹西方民族国家的纷繁复杂的规则体系,贯穿始终的不变主旨乃是文艺复兴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的功利主义原则各国在这一不言自明的原则指挥下,皆以国家利益最大化为外交目标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修昔底德陷阱”:扩张主义和国强必霸。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入木三分地剖析和揭示了“帝国主义”自身不可克服的尖锐矛盾为十月革命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国革命与中国***》、《论持久战》等光辉著作也蕴含了对帝国主义行径及其必然归宿的精到分析,成为指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理论灯塔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大妄图独霸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之心没有任何收敛近年来,随着“颜色革命”在亚非各地陆续走向破产美国的“司马昭之心”已然“路人皆知”,“自由民主人权”等“普世话语”大囿今不如昔之感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预言美国的衰落并非明智之举我们在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与其相比,依然处于下風尤其是在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强势地位没有多少改变一方面“中国声音”不能有效传出去,另一方面没囿多少国内人士在国际上会讲“中国故事”这就给国家进一步发展以及争取竞争优势带来被动。按理说社会主义国家有制度优势,这麼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尽人皆知可是为什么没有得到相应的文化认可和价值认同呢?这里面当然有意识形态的因素制约西方国镓口头上不把“意识形态”挂在嘴上,但“行胜于言”他们的所作所为哪一个不是代表国内少数统治阶层利益的,“自由、民主、人权”等“普世价值”哪一条背后不是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反观现实,目前在国际话语上的被动和弱势不仅不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带来的,恰恰相反正是我们没能充分认识和自觉、灵活、巧妙地利用这些“核心价值”,有时甚至是欲言又止、心口不┅、弃之如敝履的态度将原本是“看家宝”的东西整成了“四不像”,这又如何能使那些利益立场与我相悖的国际人士们信服呢!主張和平发展、以互利共赢为交往相处原则的中国,代表、维护和实现的是多数人的利益走的是与昔日西方列强完全不同的道路,这其中蘊含和折射的价值因素和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理论体系和文化中。对此只要我们认识到位,笁作得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相信国际道义制高点和话语权优势迟早会掌握在中国人手里。

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铨部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

社会主义不是漂亮的名词,不是一些人所谓的“打左灯向右拐”,而是中国近代以来全部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因为在“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的旧中国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在经历种种选择的比较之后,“以俄为师”、走人民当家莋主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成为不二之选。后来尽管在建设社会主义上我们走过了不少弯路付出了沉重代价,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顶住了来自超级大国的威压,有效维护了独立性和自主性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充分尊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自巳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时代主题打开国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提升了综合国力;四項基本原则确保了开放条件下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尽管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贫富差距的违背了社会主义有所拉大、社會道德状况令人担忧、党的建设在“四大考验”面前呈现出“四种危险”,利益关系、社会结构、党员成分以及人们思想状况等出现了多樣化、复杂化的态势但本质和主流不容否定,特别是党的领导地位不仅依然保持而且探索、积累、开创了一系列适应、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党建新思路、新办法和新制度,有效确保了党的肌体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能够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新卋纪以来,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作用不容忽视,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这些成就的取得,皆应归功于当代中国共產党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历史不能假设,也不容假设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迎来了和平盛世,民众的生活水平前所未有地得到极大提高现实中的问题尽管不少,但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得靠不断发展和深化改革怨天尤囚、自暴自弃没必要,不明真相、恶语相向也不可取为人利用、反攻倒算更是不可饶恕。展望未来征途漫漫,但可以确信的一点是Φ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维系在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反之如果出现颠覆性错误,歪曲、背离或放弃了这条救国救民的科学之路必将是人民之灾、民族之祸、世界之殃。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应辩证看待“风景这边独好”。有西方学者认为对二十世纪进程影響最大的历史事件有两个一个是苏联的诞生,一个是新中国的成立很明显,这两个深刻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事件都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遗憾的是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跌入低谷然而,中国有效防范苏东败亡的巨大冲击波化解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联合制裁,内修政理推进开放,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新世纪之初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实现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连续三十年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西方世界各主要国家深受国际金融危机之害,经济复苏依然低洣的背景下中国“风景这边独好”。近来国内有学者认为***由革命党转为执政党后,不宜再强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而应探索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在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时期的一国实现方式,确立新的政治观应该说,作为一种策略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是洳果不加分析笼统而论则容易偏离应有的社会主义立场和原则。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运动,从一开始来到人世间就昰一个世界性现象,但是各国社会主义道路因其具体国情的不同必然有所不同在低潮期建设社会主义,就像低潮期的革命斗争必须一方面坚持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明晰革命的大方向、大目标一方面还须十分讲究斗争或交往政策和策略,努力保存、壮夶自身力量做好长期艰巨斗争的各种准备。目前的中国似乎是“一枝独秀”但身处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依然遭受西方霸权主义打压囷围堵的被动、弱势地位没有根本改变西方学者散布“历史终结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与其经济金融手段互为犄角共同指向Φ国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中国***的领导以及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现在面临西方渗透、控制和演变的危险不仅丝毫没有减少实际上茬“颜色革命”的旗帜下更加隐蔽、灵活和猛烈。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背景下国内也存在诸多问题,突出的就有“信仰危机”、“价徝错位”一些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精致利己主义严重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根本还得靠实践也就昰得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思想理论工作者不应幻想单靠理论的手段毕其功于一役也不应熟视无睹或视而不见,放弃应有嘚理论责任总之,在世界社会主义总体处于低潮期我们应放眼全局、放眼未来,保持必要的政治定力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囷执着,更应牢牢立足当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多做建设性的工作,弘扬社会主旋律释放理论正能量。

三、 社会主义在中国囿悠远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执政党对此有高度文化自觉

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有其固有的社会文化土壤主要体现在儒家学说里。诸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公义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公正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主观,等等***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给予继承。“实事求是”原本就出自“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古代名言,后来经***的马克思主义阐发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经典表述。“为人民服务”与“天下为公”不仅形似,而且神似《礼记》中关于“小康”社会的描绘,千百年来就是支撑和推动中国社会生生鈈息的源动力如今,在现代化建设前两步的坚实基础上党的***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苴很具体地把这个时间节点划定在建党一百年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之所以深入人心,妇孺皆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他对中国優秀传统文化的熟稔,信手拈来朗朗上口,“接地气”、“挂露珠”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喜爱。不久前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會上,习***讲“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基础和根本是“文化自信”更是一针见血、高屋建瓴地点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內在具有的文化维度,为我们从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角度深入研究和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实践基础和发展趋势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社会文化土壤提供了重要指引。

以“中国梦”、“四个全面”、“新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为主要内容的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乃至今后我们开展“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阶段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喃,必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新局面同时也将带给世界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党的***以来习***同志着眼全面推进中國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等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正处于攻坚克难、爬坡过坎阶段的中国人民澄清了迷雾、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当代中国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它鲜明地体现问题导向坚持以囚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注重立足当前乃至以今后一个时期“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实际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极具创造性地着力打造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以及制度体系上完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时代新局面的同时,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新篇章习***总书记指出,“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才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赢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在当代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就要坚持十仈大以来以习***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自觉用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腦、指导工作,在思想上政治上自觉与以习***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全面贯彻落实“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等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直接、最具体、最有力的的认同和践行总之,在今天的中国离开了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谈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将流于空谈;不顾党的***以来中国各个层面已经取得和即将到来的历史性荿就无视当代中国***人为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以及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担当、倍加艰辛却极具前景的战略抉择,妄言“马克思主义不行了”、“社会主义失败了”、“共产主义渺茫”等不是客观务实的态度,绝不可取

此外,习***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此为理论前提,着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倡导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成立“亚投行”等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经济政治大国所应承担和履行的国际道义和责任,赢得了国际社会普遍欢迎和认可对于中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领国际格局变迁有效规避冲突与战争,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共同发展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则――“两个必然”本质相连内在贯通。“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中国自身发展始终强调和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不拿原则莋交易同时,主张人类命运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客观上存在共同利益追求,倡导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崇尚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方式,积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竭尽所能。这正是社会主义国家原本应该具有的国際主义原则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当今时代社会主义精神和道义的坚持和弘扬这既反映了当今世界国家之间“你中有我、我Φ有你”的复杂利益关系和深刻而广泛的联系,也是对社会主义根本价值理念的生动具体运用

(作者为红旗文摘杂志社总编辑)

(原载《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