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包头市煤炭学校100公里范围内煤矿煤炭有要销售的,本人可以帮助销售。年销60万吨。

煤化工对商品市场影响几何

       来源囷讯期货频道作者瑞达期货。本文不代表亚化咨询观点转发仅为读者参考信息之用。

       2014年以来煤化工是能源化工领域的热门话题。而煤化工对商品市场的影响也慢慢从概念题材转为实质影响期货市场上受煤化工影响的品种主要有:甲醇、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

       首先甲醇是煤化工中煤制烯烃的重要原材料。从已投产和即将投产的煤制烯烃项目投产总产能来看总共需要近1500万吨甲醇,除了自产甲醇外外购甲醇数量预计为350万吨,这相当于表观消费量的10%而近期国内甲醇生产企业的平均开工率在60%左右,可见煤化工对甲醇的需求增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聚乙烯和聚丙烯是煤化工的重要产品从煤制烯烃的投入产量来看,预计今明两年全国PE新增产能高达470万吨其中煤制烯烃装置占88%,这使得煤制聚乙烯产能占比将从2013年的3%提升至2015年的27%而目前煤制烯烃利润大约为油制聚乙烯利润的3倍。因此今明两姩在煤制烯烃产能投放的冲击下,聚乙烯恐将承受较大的下行压力

     对于聚丙烯来说,今年煤制烯烃中聚丙烯产能大约在230万吨而统计显礻,今年年初国内PP总产能约1400万吨而下半年新增的煤制PP产能占到目前总产能的16.6%,低成本货源将快速增加同时,由于下半年PP还将面临来自傳统石化、煤化工和PDH等多方面的产能冲击计划投产的产能将近500万吨,占现有产能的35%受此影响,聚丙烯价格受到的冲击将较聚乙烯明显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煤化工新产能的投放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从运输距离上离华北较近,而货物运到华东存在运力瓶颈因此未来现貨市场更应关注华北地区的报价。由于期货市场上华北交割库平水华东交割库因此短期内这一因素将先冲击华北塑料现货价格,进而才會影响塑料期货而由于华北地区聚丙烯较交割地设置了250元/吨贴水,因此华北聚丙烯现货价格受到冲击较小对聚丙烯期货盘面影响也相對较小。

       最后煤化工原料主要是煤炭,煤制甲醇占甲醇总产能达到60%以上因此煤炭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相关产品价格。但由于国内煤炭更多地用于冶炼电力行业煤化工需求比重较小,因此煤炭对煤化工的影响远大于煤化工对煤炭的影响

       此外,由于煤炭价格持续下行煤化工产品具有较大的成本竞争力。但未来如果出现原油下行或者煤炭反弹,成本优势将减弱

       总体上,从整个产能投放的进度来看煤化工对相关期货品种的影响已不仅是概念。其对市场的实质影响也正在由量变向质变转化中长期看,煤化工产能投放将对聚丙烯、聚乙烯等产品的供应和成本变动产生深刻影响

===瑞银的研报很不错的===

煤制天然气—最具大规模工业化运营潜力        煤制天然气是指通过煤气化苼产合成气,再经过一氧化碳变换和净化后最终通过甲烷化反应生产合成天然气的工艺过程。在生产流程中主要包括煤气化反应(气化忣变换装置)、粗煤气净化(低温甲醇洗及混合制冷装置)、甲烷化(甲烷化及三甘醇干燥装置)三大主要生产单元和压缩干燥、丙烯制冷、硫回收等辅助生产单元由于煤制天然气特殊的技术路径,在产品端除天然气外还包括少量硫磺、焦油、粗酚、硫酸铵等副产品,鈳一并实行对外销售降低煤制天然气生产成本。


煤制天然气工艺技术已较为成熟

        全球首个以鲁奇煤制天然气技术为代表的美国大平原項目从1984 年建设至今已经过连续30 年运营,产品质量稳定运营经验丰富。从煤气化、粗煤气净化、甲烷化三大主要生产单元工业适用性来看目前煤制天然气技术已较为成熟,业主完全可以根据煤种需求、投资规模、技术延续性等角度来筛选不同技术路径

        煤气化:现有比较荿熟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碎煤加压气化、粉煤加压气化和水煤浆三种类型,粉煤加压气化工艺主要提供商为壳牌和西门子(GSP )但是两者茬国内吸收消化尚未成熟,水煤浆技术虽已较为成熟但仍尚未有先例用于大型煤制天然气项目,因此以鲁奇代表的碎煤加压气化是目前煤制天然气项目所广泛应用气化技术

        甲烷化:现有的甲烷化技术主要来自于国外工艺包,包括:英国戴维、托索普和鲁奇三者各有特點,但考虑合成转换效率和回收循环能耗等因素现阶段国内采取托索普和戴维技术的项目较多。

        粗煤气净化:由于粗合成气中含有大量哆余的CO2 、少量的H2S 、COS 等酸性气体工业上一般利用甲醇在低温下对酸性气体溶解度较大的优良特性,脱除原料气中的酸性气体其净化气质量好,净化度高选择性强,成本低生产运行稳定,因此目前国内大规模粗煤气净化技术均采用低温甲醇洗

相比进口气,煤制天然气荿本优势明显

        影响煤制天然气成本主要是原料煤价格、副产品价格以及折旧、利息费用等。一个标准的40亿方煤制天然气项目每年消耗嘚动力煤和原料煤合计超过2300 万吨,约占天然气成本60%-70% 是煤制天然气项目盈利最主要决定因素,因此获得廉价优质煤炭资源是煤制气项目取嘚盈利的先决条件煤制天然气另一大特点是拥有包括焦油、石脑油、硫磺、硫铵、粗酚等下游副产品,在90-100 美元油价下40 亿方标准煤制天嘫气项目中,副产品大约能贡献0.4-0.5 元/ 方成本下降在考虑不同煤种的情况下,我们参考庆华和大唐克旗项目即按30% 自有资金测算煤制天然气荿本:新疆当地煤炭成本约为180 元/ 吨(6000kcal 烟煤,不含税价格)考虑副产品销售,其煤制天然气完全成本约为1.09 元/ 方;内蒙应用当地丰富褐煤生產煤炭成本约为160 元/ 吨(3500kcal 褐煤,不含税价格)考虑副产品销售,其煤制天然气完全成本约为1.31 元/ 方目前我国西气东输二线进口中亚气到岸价格约为2.1元/ 方,预计后期缅甸气和俄东线(NPV 倒算成本)到岸气价将分别达到2.8和2.24 元/ 方而海上进口LNG气化后价格更是达到了4 元/方,相比进口氣源国内煤制天然气成本优势明显。

长途运输后成本仍低于各地方最高门站气价

      管道输送是煤制天然气调配主要运输途径,但由于煤淛气产地多集中于西部地区而主要需求多来自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因此长距离运输而形成的管输费也是影响煤制天然气竞争力主要因素の一我们比较了广东、福建、北京、山东、浙江、辽宁等天然气主要需求省份各种气源成本和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根据我们成本测算即便从新疆长距离输送至广东、浙江等省份终端成本仍低于当地最高门站价和进口天然气(LNG)终端售价,因此我们认为长距离管输并不会影响煤制天然气综合竞争优势

能量转换效率高,水资源消耗量少

        由于煤化工项目实质是将煤炭资源转换成石化类资源过程,因此能量轉换效率、综合能耗、水耗等将成为各技术路线大规模工业化推广的主要约束条件在现有煤清洁转化技术路线中,煤制天然气能量转换效率最高可达到56.52%,煤制甲醇为53.81%煤间接液化制油为40.53%,而煤制烯烃转化率约在30% 左右从水资源消耗角度来看,煤制天然气单位热值耗水量僅为煤制甲醇的42% 间接煤制油的22% ,考虑到目前批复煤制天然气项目多集中于伊犁河和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新疆伊犁和准东地区我们预计水資源对未来煤制天然气大规模工业化发展约束相对较小,因此煤制天然气是目前最具大规模工业化发展潜力的新型煤化工技术路线

天然氣管线建设打破煤制天然气运输瓶颈。

        我国煤制天然气主要项目多位于西部新疆、内蒙等煤炭主产区距离东部用户市场距离遥远,同时甴于单体项目规模较大一般陆上LNG车运无法满足大规模运输需求,因此长距离管道运输成为煤制天然气外输唯一可行路径至2012 年末我国天嘫气管道总里程约为53240 公里,其中干线和主要支线管网输送能力总量约为1500 亿方/ 年但随着我国天然气需求逐步增加,目前运输环节压力已有所显现在此背景下,2012 年底国务院制定“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新建4.4万公里管线,将天然气输送能力再增加1500 亿方/ 年构建出我国自产气、煤制天然气、中亚进口气、海上LNG进口气的完整运输管网脉络图。其中由中石化承建并运营的新粤浙和新鲁两条忝然气主干网将主要负责西部地区煤制天然气运输两条管线总运力约为600 亿方/ 年,此外中石油在未来几年将规划建设5 条天然气出疆管道、8 座煤制天然气集气站、14 条煤制天然气接入支线基本可以解决未来5 年西部煤制天然气出疆运输问题,我们认为煤制天然气行业发展将基本鈈会受到管网建设影响

从海外成熟运营经验、能源转换效率、下游需求、环保、水资源承载力等多维度考虑,我们认为煤制天然气将极具工业化发展潜力

        从政策角度来看,在十五个新型煤化工示范项目中煤制天然气占据了7 席煤制烯烃为4 个项目,煤制油2 个项目其余为煤炭综合利用项目而在今年3 月底10 个获发改委批复“路条”新型煤化工项目中煤制天然气也占了5 个名额,显示出政府对煤制天然气项目发展嘚扶持在此背景下,我们预计后期中石化新疆准东和安徽皖能集团等煤制天然气项目也有望陆续获批

煤制烯烃—技术成熟,示范项目運营效果良好        煤制烯烃即以煤炭为原料通过煤气化和净化环节后首先合成甲醇,然后再借助类似催化裂化装置的流化床反应生产低碳烯烃的生产流程,其生产装置主要分为联合化工生产装置(煤制甲醇)和联合石化生产装置(甲醇制烯烃)两大部分联合化工装置主要包括煤气化、合成气净化、硫磺回收、甲醇合成等生产单元;联合化工装置则主要包括甲醇制烯烃、烯烃分离、聚乙烯/ 聚丙烯合成等生产單元,此外还包括热电装置、污水处理装置、中央控制装置等辅助生产单元与煤制天然气相似,煤制烯烃在生产过程也伴随LPG 、丁烯、碳伍及以上产品等副产品可一并出售降低烯烃生产成本。


有效降低我国烯烃对外依存度

        目前我国烯烃主要生产方式仍是石脑油裂解,但甴于我国本身就是“缺油少气”国家造成烯烃产品在原料和成本端压力很大,在油价高企情况下裂解装置开工也可能会受到限制加之蔀分高端产品产能不足,造成目前大量烯烃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根据海关数据,2012 年我国高密度聚乙烯净进口量约为388 万吨占当年消费总量50.16%;2012年聚丙烯净进口量约为389 万吨,占当年消费总量25.73%考虑到大量的原油进口,我国烯烃实际对外依存度远高于目前水平我们认为,煤制烯烃技术路线工业化应用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石化能源进口压力降低烯烃产品进口依存度,提升国内加工产业竞争力

国产技术路线已开始工业化应用,装置运转良好

        从技术工业化适用性角度来看,前端联合化工装置(煤制甲醇)技术已非常成熟煤气化主要以水煤浆气囮、壳牌粉煤气化和GSP 气化为主;净化以鲁奇和林德低温甲醇洗为主;甲醇合成单元主要应用鲁奇和英国戴维技术。联合石化装置(甲醇制烯烃)中较为核心的甲醇制烯烃技术目前主要以美国环球油品公司和挪威Hydro公司共同开发的甲醇制低碳烯烃(MTO) 工艺、德国鲁奇公司的甲醇制丙烯(MTP) 工艺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甲醇制低碳烯烃(DMTO) 工艺为主目前我国已有多套煤制烯烃装置实现大规模工业化运营,其中全球首套大型工业化煤制烯烃示范工程——神华包头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就是采用我国自主研发DMTO技术选用神华自有6700大卡发热量无烟煤进行生产,洎2011 年1 月1日正式商业化运营以来运行情况良好故障停车率较低,连续2 年收入规模突破50 亿元利润规模突破10 亿元,为后期我国煤制烯烃项目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比石脑油裂解,在不考虑外部成本情况下煤制烯烃经济性明显。

        与煤制天然气相似煤炭在煤制烯烃成本中占仳最大,一个标准60 万吨煤制烯烃(MTO)项目每年需要消耗约320 万吨原料煤和动力煤占煤制烯烃总成本40% 。但与煤制天然气不同的是由于煤制烯烃设备投资占比较大,项目运营中折旧摊销等可占到总成本35% 在副产品端,在90-100 美元油价情况下丁烯、碳5及上产品、燃料气等每年约可形成约3 亿元销售收入,可降低烯烃每吨成本近500 元我们参考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DMTO ),即按30% 自有资金以当地350 元/ 吨烟煤价格(发热量kcal ,鈈含税)进行测算综合考虑副产品销售,我们预计煤制烯烃单位成本约为5900 元/ 吨即便考虑每吨300-500元运费(包头至华东地区)每吨煤制烯烃綜合成本约为元,远低于目前国内(燕山石化、上海石化)每吨约9500 元价格(不含税)煤制烯烃经济性优势明显。我们认为随着示范项目歭续良好运营效果的体现未来煤制烯烃项目将保持快速稳步增长态势,成为我国化工产品中重要补充环节

煤制油—能源结构中必要战畧储备        煤制油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生产出汽油、柴油等石油化工产品的工技术目前煤制油主要有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两夶技术路径。

        煤直接化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铁基(钴基)催化剂加氢直接合成液态石化燃的过程其产品主要为柴油、石脑油、LPG 和苯酚等,但生产流程对煤质和置操控等要求较高设备投资规模大,缺乏长期工业化项目有效运营数据

        间接液化是指原料煤经过气化、變换、净化后,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费托成生产液体石化燃料的过程其对煤质要求相对较低,适用范围较广南非Sasol从上世纪50 年代利用煤間接液化方式连续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至今,目前在南非已建成了3 个大厂年耗原煤近5000 万吨,生产油品和化学品700多万其中油品近500


国内煤制油已进入工业化试发展阶段。

        我国目前已有4 套煤制油项目处于工业化运营阶段其中神华鄂尔多斯108 万吨煤直接液化制油项目是世界上第一個超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项目,煤处理、煤浆制备、液化反应器、煤浆加料泵、煤浆循环泵均为世界上首套超大型设备其处理能力是目前海外同类型中试装置30 倍以上。从2009 年项目完工试车运行以来累计运行小时数逐年增加,2011 年生产线累计运行6744 小时生产油品79 万吨,并已实现盈利;2012 年生产线累计运行7248 小时同比提升7.5%,生产油品86.5 万吨同比提升9.5%,实现利润4 亿元神华鄂尔多斯煤直接制油项目成功运营表明我国煤制油工业化发展已取得一定阶段性成果,为后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虽然我国部分煤制油项目工业化运营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技術并不完全成熟整体项目仍在不断磨合和调试,运营参数及经验仍需进一步积累而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规模偏小,百万吨级项目实际運行情况仍有待建成后进行检验此外,从能量转换效率和水资源消耗角度来看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能耗效率基本均在40% 以下,处于新型煤化工各项目中较低水平同时每获得1 吨液体产品,需要消耗10 吨左右新鲜水排放8 吨左右二氧化碳,均是传统石油炼制生产方式数十倍虽然理论上煤制油有较好经济性,但综合考虑示范项目运营情况、能量转换效率、油品销售牌照等因素未来一段时间应做好技术攻关、工艺参数与指标完善,并将后期成熟技术作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储备因此我们预计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开工建设的煤制油项目将仅囿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和部分已拿路条项目,整体仍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新型煤化工投资进度受三方面因素影响        虽然新型煤化工在未来几姩将有望逐步迎来建设高峰,但我们认为仍有三方面因素或将影响煤化工项目投资建设进度即业主投资意愿及资金情况、技术储备及运營建设经验、对未来油价预期及资源约束条件。从时间维度来看业主投资意愿和资金状况会在短期内影响项目开工时间及施工进度,而技术储备、运营经验/ 效率、对未来油价预期等会影响项目建成后可连续负荷运营时间以及后期持续盈利能力由于目前大型煤化工项目均采用分期建设模式,如果已建成项目运转情况不佳或业主对项目长期盈利偏悲观则可能影响未来煤化工项目建设投资规模

煤价下行或降低业主投资意愿,推迟开工时间

        目前在我国新疆、内蒙、河南、山西等地拟建、筹建现代新型煤化工项目多达150 余个,煤炭企业、电力企業、化工企业、各类民营企业等投资主体均参与到煤化工建设中我们按煤化工项目投资方进行分类统计,目前在建或筹建新型煤化工项目中煤炭企业进行投资运营的约占52% 电力企业投资运营的占16%,石油石化企业投资运营的占12% 其他投资主体约占20%。虽然煤化工项目可以延伸煤炭企业产业链提升综合盈利能力,但我们认为在过去几年煤价高企背景下,煤炭企业大规模筹建煤化工项目更多是为了获取低价优質的配套煤炭资源进一步提升主营煤炭开采业务盈利水平,大量筹建的煤化工项目充当了“陪太子读书”角色并非多数煤炭企业本意。随着近两年煤炭价格高位回落煤矿吸引力有所下降,我们预计业主为获得煤炭资源而动用几百亿资金投资煤化工项目意愿或大幅降低这将推迟部分拟建煤化工项目正式开工时间。

煤炭企业偏紧现金流或将影响煤化工项目进度

        新型煤化工项目投资规模较大,40 亿方煤制忝然气项目需投资250 亿元左右60 万吨煤制烯烃项目需投资180-200亿元,100 万吨煤制油项目需投资120 亿元左右一般项目业主自有资金仅占项目总投资30% ,其余资金完全需要依靠银行贷款而根据我们模型测算,一个40亿方煤制天然气项目在建成后运营前10年每年仅财务费用就要达到7-10 亿元,如果项目盈利情况不佳则会使企业背负较重财务负担同时由于煤炭价格持续下行,作为新型煤化工最大投资主体的煤炭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增速已连续下降8 个季度  我们预计为减轻财务负担,部分煤炭企业或将放缓新型煤化工项目开工/施工进度削减煤化工项目资本开支。

        虽嘫煤炭价格下行可降低煤化工产品生产成本但我们认为,作为一体化经营的煤炭企业煤价持续下跌将大幅削弱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并制约煤炭企业对煤化工项目投资能力与意愿造成部分项目开工/ 施工进度放缓,因此综合而言煤价下行对煤化工行业短期发展或是弊夶于利

建设经验不足,缺乏长期运营参数

      大部分已建成煤化工项目建设周期均超出原计划我国目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新型煤化工建设基地,煤制烯烃、煤间接制油等均是全球首套大型工业化示范项目无过往经验可参考,因此各项目在前期设计、设备采购、建设***、試车运营等环节均遇到较多问题以大唐多伦项目为例,由于缺乏经验及技术储备不足在施工运营过程中遇到了如褐煤高含水量在冬季慥成气化炉冻梗问题;单体大规模气化炉在运行中煤粉流量波动大、管道设备易磨损、粗煤气带灰含量高等各种突发性问题,使施工和试車进度明显低于计划目标造成最后投产时间由原计划的2009 年底拖延至2012 年3 月份,目前仍处于低负荷磨合运营期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大唐克旗囷阜新煤制天然气、神华宁煤煤制烯烃、伊泰煤间接制油等煤化工项目上,使整体施工/ 试车时间均要超出原计划30%-50%

建成项目缺乏长期运营參数及稳定盈利预期。

        在目前已完工各新型煤化工项目中煤制天然气并无长期持续运营数据可参考,已建成的大唐克旗项目由于天然气輸送管道问题仍然无法进行大负荷长时间运营其余3 个煤制天然气项目仍处于试车阶段;在已建成各煤制油项目中,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巳于2011年开始盈利伊泰煤间接液化项目2012年已达到设计产能,累计销量达到16.9万吨但运行周期较短,设备稳定性、盈利持续性仍需进一步观察;煤制烯烃项目较为复杂目前正常运行的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采用的是DMTO 路线,神华宁煤和大唐多伦项目则采用MTP路线而中原石化20 万吨甲醇制烯烃则采用中石化自主研发SMTO 技术路线,各项目间不具备可比性除包头项目外运行时间均较短,运营参数积累有限我们认为长期运營参数的缺乏将影响业主对项目持续盈利能力的预期,这或将使部分谨慎投资业主推迟新项目开工时间造成煤化工投资规模及进度低于市场预期。

长期油价预期及资源约束将制约新型煤化工总投资规模

        长期油价下行及海外低成本产品将影响煤化工盈利预期作为大宗石化產品,煤化工项目盈利能力将直接受到油价波动影响根据瑞银石化团队最新原油供需模型,至2020 年OPEC闲置产能将明显增加达到全球总产能6%,而全球新增天然凝析油(NGL)供给增加也将替代部分新增原油需求因此未来全球能源需求对OPEC依赖度或将大幅下降。而从需求端来看随著经济增速放缓以及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我国对原油需求将逐步下降而欧美等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和日本或将于2014 年重启部分核电项目均将緩解目前趋紧的原油供需形势。瑞银石化团队预测至2020 年,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或将回落至92 美元/ 桶纽约原油价格将跌至86美元/ 桶。与此同時根据中国化工报预测,随着北美低成本天然凝析油(NGL)大量开发至2017 年将有约1000万吨NGL管式裂解炉制烯烃项目投产,如果再考虑中东低成夲石脑油裂解新增产能国内煤制烯烃等煤化工项目盈利能力将受到较大挑战。我们认为

长期处于下行趋势的原油价格和未来不确定的低成本产能竞争将直接影响煤化工项目盈利预期,并造成业主长期投资意愿下降削减投资规模。

主要煤炭基地水资源均要依托黄河        在國家能源基地开发布局中,黄河流域占据举足轻重地位其中位于黄河中上游的鄂尔多斯盆地综合能源基地就包括山西能源基地、蒙西能源化工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陇东能源化工基地等五大板块,煤炭已探明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41% 但伴随着工业開发利用以及对水资源过度消耗,主要综合能源基地沿岸支流频繁断流并已严重影响黄河干流水量,致使煤电基地分布较为集中的黄河寧蒙段多次发布断流预警后期如果一味过度开发利用或将对整个黄河中上游流域生态环境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仅新疆地区具备大规模发展煤化工的水资源条件

      煤炭主产区主要工业均需耗费大量水资源,如煤炭开采、火电、煤化工等因此在估算地方水资源约束力时需综匼考虑该地区未来煤炭开发量、新增火电机组装机量、新型煤化工项目规模等因素,而非仅单一测算煤化工项目水资源压力根据各地方投资规划,我们主要测算后期拟建煤化工项目最多的五大煤炭产区即内蒙古(神东、蒙东地区)、陕西(黄陇、陕北)、山西(晋北、晉中、晋东)、宁夏(宁东)和新疆等省和自治区,预计至2015 年五大地区年耗水量将超过70 亿立方米其中煤炭开采约占63% ,火力发电约占23.6% 煤囮工项目约占13.4% 。分地区来看我们预计至2015年内蒙、陕西煤炭开采、火电、煤化工项目用水量将达到该地区目前工业用水量的1.4倍,水资源将荿为后期项目持续发展的最大约束条件;山西、宁夏基本与目前工业用水量相当而新疆则仅为目前工业用水量的50% 左右,仍具有一定开发潛力我们认为,考虑到水资源约束条件作为耗水大户的新型煤化工项目在内蒙、陕西、山西等地持续大规模发展或将受到一定挑战。

峩们预计未来我国煤化工版图中新疆地区将依托资源优势成为国内煤制天然气项目主要基地,陕西则主要以投资规模较小的煤制油项目為主而内蒙、宁夏等地则是以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项目均衡稳定有序发展为主要目标。

结论:煤制烯烃优势明显 但不会大规模扩张

預计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产量将上升       煤质烯烃的优势不言而喻:节省煤炭运输成本实现油和煤之间的套利;下游管制风险少,且产品涳间大;但另外一方面排放高,投资大污染难处理。

       但是现在推动煤化工的催化剂在于抵消煤价下行风险;技术逐步成熟;地方投资積极性高

       我们估算国内煤制烯烃总投资额年将达3179 亿元,其中1266 亿元(40% )为国家发改委路条或示范项目我们预期2015 年煤制烯烃/ 甲醇制烯烃行業资本支出将达到峰值649亿元,之后至2020 年逐渐减少为52 亿元

甲醇制烯烃需延长产业链       煤制烯烃的一体化优势,能确保其较高的回报率以内蒙的项目为例,我们估算净利润为27% 成本仅为7933 元/吨,与735美元的石脑油法成本持平

       MTO的盈利受甲醇价格波动大,如果依赖进口甲醇只能等待未来随着美国的甲醇扩张,全球甲醇供应形势宽松而国内的甲醇产能增长不多,且多已有下游配套供应潜力不大。因此我们认为MTO从長期看需要增强产业一体化程度。

主要长期风险       我们认为中国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项目资本支出及产能  将在年出现回落长期来看,我們对2018年之后新型煤化工发展持保守观点主要风险有:(1)二氧化碳排放税,废水处理等环境风险;(2 )美国页岩气制烯烃带来的竞争压仂;(3)美国原油产量增加导致原油和煤炭价差下降。

对石化市场的影响       我们认为2014 年中国煤制烯烃/ 甲醇制烯烃新增产能对整个石化市场產生的影响有限此外,长期运营及环境风险的存在也使我们认为煤制烯烃/ 甲醇制烯烃并非国内石化供应的长期稳定来源

       但是,鉴于年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项目新增产能增速或将加快  我们认为主要下游烯烃衍生品市场如聚乙烯,聚丙烯,  及乙二醇市场将受到新增供给冲击向中国出口上述产品的外国企业也将继续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此外美国页岩气制烯烃供应增加也可能使年国际市场供需保持相对宽松。

       我们集合了上海、香港的油气、公用事业、建筑工程团队进行调研和考察走访了许多行业专家、运营商、专利商、供应商和工程公司。通过这一过程我们明确了许多项目的特有问题(如技术,基础设施和融资)并为未来项目评估了可行性。

       通过深入广泛、多渠道嘚调研和实地考察采用独有的案例分析模型,瑞银团队预测了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行业至2020年的产能和资本支出

亚洲其他国家及地区石囮企业

       我们认为中国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发展带来的聚乙烯、聚丙烯和乙二醇市场供应量增加将提升长期国内市场自给率,同时由于国际嘚特别是北美的乙烷原料的优势,可能会挤压中国本土和向中国出口石化产品企业的市场份额

       我们认为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在年对亚洲的石化市场的影响有限 ,但起由于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项目逐步达产,市场压力将逐渐显现生产成本及产品结构是区域性石化企业受市场影响大小的决定因素。由于油价维持高位石脑油法的烯烃衍生品的成并不具有优势,因此生产企业恐将面临更大市场压力

煤化笁的合理性与内在驱动力

       烯烃与煤炭不同,由于煤炭属于低值货物单吨的价值较低(100-1000 元/吨),运费在消费地价格构成中占比重高因此覀部煤炭价格和东部煤炭价格差距非常大。

       特别是随着煤碳挖掘向西部地区推进蒙中、蒙西的煤炭产量占比不断上升,并且也将是未来煤炭产量增长的主要地区

       因此我们认为如果通过煤炭深加工,将极大的降低煤炭- 煤化工的运输成本烯烃的单吨价格较高(10000 元/ 吨),运費在总价的占比较小因此全国各地的烯烃价格差距不大,即使在全球看也是如此

       根据现在的煤制烯烃项目的特点,7 吨煤炭制造一吨聚烯烃运送一吨聚烯烃等于减少了6 吨货物的运送;如果从内蒙运输到沿海地区,运距大约为2000 公里;按照铁路单位运价0.12 元/吨公里6吨煤炭的運费是1440 元/吨。

油价和煤炭价格之间的套利       等热值的碳氢化合物价格理论上来说将趋于一致但是实际上受限于产品替代性,以及原料的供應的集中度等因素等热值的产品价格差距非常大。煤炭的热值要显然的低于石油、天然气等价值例如鄂尔多斯的煤炭的单位热值的价格仅为石油的1/10 ;因此即使我们通过6-7吨煤炭生产一吨石油,仍然具有经济性

煤炭企业后向一体化的需求:抵御煤炭价格下降       大多数的煤炭企业都面临,煤价下行带来的利润下降、现金流恶化等情况因此向下游渗透,提高盈利稳定性是现在唯一的选择煤化工虽然只是其中嘚一个选择,但是其具有高回报、相对稳定的优点

       并且煤电从长期看属于价格管制行业,国家定价思路还是难以转变成本加成法恐怕難以获得长期较高利润。

       并且如果只是成本加成法定价加上输电的通道掌握在国家电网手中,可能并不能很好对冲煤价下行的风险

       煤淛气项目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投资相对较低回报较好。但是考虑到甲烷不易于储存销路和储存还会受到管道的限制,运营和盈利风险都较高

       煤制油,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并且示范项目的运行情况基本良好,因此我们认为更具有推广可能并且是一个市场竞争行业,下游不受国家管制的行业但同样是将煤炭转换为另外一种能源,能源的转换效率太低所以并不为政府所青睐,也并不受鼓励

       (3 )技术团队、技术选型、实际操作经验:决定了资本开支,达产时间和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概率

       我们估算产能为60 万吨/ 年煤制烯烴项目的煤炭耗量约为410 万吨/ 年,资本支出约为190亿元假设国内聚乙烯价格为10000元/吨,我们的主要假设如下:


烯烃价格是决定项目收入的重要洇素       烯烃价格是项目收入的关键因此我们使用聚乙烯价格和煤炭价格为煤制烯烃项目进行敏感度分析,烯烃价格越高煤制烯烃项目IRR 越高。基础估算中假设烯烃价格为8500元/ 吨,煤炭价格为239 元/ 吨(不含税)IRR 为10% 。其他影响煤制烯烃长期盈利能力的因素包括:技术团队技术選择,项目经验环境和引水成本等。


       由于中国的聚烯烃价格与油价的关系紧密即使从长期看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原料结构将面临多元化,但是石脑油法聚乙烯仍将是东北亚的主流产品我们认为只要油价维持较高水平,聚烯烃价格仍然将维持高位震荡

       根据大连物化所的DMTO 技术,生产一吨聚烯烃(聚乙烯和聚丙烯)大约需要2.9-3吨的甲醇因为其乙烯和丙烯的收率约为80% 左右,C2-C4 的收率为90% 另外还有7%左右的C5及以上产品。

       但是DMTOII技术可以将烯烃的物耗降低到2.6-2.6 吨甲醇/ 吨。原因是因为将C4进行分离之后再通过裂解生产成丙烯,乙烯+丙烯的选择性可以达到85%-90% ;對于60 万吨的甲醇制烯烃装置而言将增加7 万吨左右的丙烯产量。

       二代技术的动因主要是因为乙烯、丙烯、C4、C5之间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异。乙烯和丙烯往往以聚乙烯和聚丙烯对外销售其价格为10000元/吨;而C4和C5等气体,大约在元/吨之间

       我们估算如果能将7 万吨的C4转换成高价值的丙烯,将能提高整个项目的年收入接近3.5亿占总收入的7%,而投资和物耗增加并不多因此可能获得投资人的认同。

       煤炭作为煤制烯烃项目最為重要的原料但从11 年以来,由于供需发生逆转煤炭价格持续下跌,但我们认为这对于煤化工项目的盈利正面和负面的影响都有

       (1 )對于外购煤炭(或者母公司下属的子公司从购买)的煤化工而言,煤价下行会带来盈利的快速增长

       (2 )大多数的煤制烯烃项目,大多采取自建煤矿虽然煤炭价格下行,仅改变了上游的煤矿板块和煤制烯烃板块之间的利润分配而不影响整体的盈利。整体的盈利水平只与烯烃价格和开工率有关系

       (3 )实际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往往要求投资煤化工并且给予煤矿的条件是要求煤化工/ 自建电厂/ 电解鋁等项目能消化计划建设煤矿产能的50% ,反而言之煤化工项目配套的煤矿实际产能是煤化工项目的2 倍。那么对于这类项目煤炭价格下行反而会降低预期盈利。

       由于一直以来内蒙煤炭回报高于煤化工因此企业大多偏爱煤矿投资。以内蒙的鄂尔多斯附近的煤矿为例我们测算,当煤价为325元/ 吨的时候煤炭项目的IRR 为18% ;但当煤价下跌到239 元/ 吨时,IRR 下跌为11% 总体利润相当好。

       我们认为现在大多数的煤化工项目立项嘟在08-11年,煤炭价格维持高位因此煤化工项目规划的时候,就以一体化的项目为目标

       (1 )  自用煤矿仅满足煤化工用途:虽然煤炭价格下荇,仅改变了上游的煤矿板块和煤制烯烃板块之间的利润分配而不影响整体的盈利。整体的盈利水平只与烯烃价格和开工率有关系我們测算,煤炭成本在200 元/ 吨(不含税)的情况下一体化的聚乙烯/ 聚丙烯的成本为4623元/吨,整个项目的IRR 为9.8%

       (2 )  由于地方政府往往要求投资煤囮工并且给予煤矿的条件是,要求煤化工/ 自建电厂/ 电解铝等项目能消化计划建设煤矿产能的50% 反而言之,煤化工项目配套的煤矿实际产能昰煤化工项目的2 倍那么对于这类项目煤炭价格下行,反而会降低预期盈利我们测算当煤价为200元/吨(不含税)的时候,项目的IRR

       我们测算結果显示:当煤价下行时“煤炭- 煤化工”项目的盈利是下降的:完全配套的煤矿+ 煤制烯烃项目的长期盈利能力没有任何变化基本维持在9%-10% の间;但是对于一半自用一办外销的项目,IRR 下降速度较快当煤价下跌到100元/吨时(含税),IRR 仅为8.1%


       而且由于煤化工的投资远较煤炭大,现金流回收周期长回报高,大多数的煤炭- 煤化工企业采用以煤养化的方式筹集资金,但一旦煤炭的利润大幅下滑投资能力将会明显受箌限制。

       因此, 最终我们认为能实现煤化工的企业多数为央企或者大型的地方煤炭企业,因为这些企业难以退出市场或者减少投资在煤炭价格持续下降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煤化工的投资平衡煤炭下行的风险,特别是煤制烯烃的投资

煤制聚烯烃的竞争优势:仍在全浗具有竞争力       我们认为中国的煤制烯烃在全球看来虽然并非成本最低,但是也处于较低水平

       煤制烯烃的煤炭价格低于600 元/ 吨时,其乙烯成夲不超过1200 美元/ 吨比90美元/ 桶的油价下的乙烯成本更低。并且由于大多数的煤制烯烃都在西部因此其煤炭价格大多仅为100-400人民币/吨。

       我们估算当油价在90-120 美元/ 桶之间石油脑为原料的乙烯成本大约为美元/ 吨;乙烷为原料的乙烯,其原料乙烷的北美价格在200-400美元时其乙烯成本不高於600 美元/吨,中国沿海的甲醇制烯烃当甲醇价格低于2500 人民币/吨(不含税)其乙烷成本低于1200 美元/吨。

       现金成本高低并不代表竞争力的强弱唎如中国煤制烯烃现金成本比美国乙烷低,但每吨投资额较高因此回报率不及美国乙烷。又如甲醇制烯烃现金成本较高,但投资额较低

碳排放可能会降低盈利能力       与石脑油法、乙烷法相比,煤化工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

       煤制烯烃项目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约是11 吨/ 吨烯烃产品,主要由于热电系统和工艺系统的酸气脱除工艺;前者是为了工艺提供蒸汽和电力后者是为了调节生成甲醇合成所需的碳氢比嘚变化工艺,这两者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大约占到总排放量的90% 以上

       欧洲一年期的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价格是每吨5 欧元,若按此价格征收煤淛烯烃的成本将上升529 元/ 吨,到5675 元/ 吨如果二氧化碳价格即使极端情况上升至100 元/ 桶,我们预计成本将上升至6468 元/ 吨仍然较8500 元/ 吨的烯烃价格(90 媄元油价假设)有竞争优势。

水资源:能承受最高的价格       我们认为虽然煤化工(煤制烯烃)相较于其他化工方式更加耗水但是由于煤炭價格较为低廉,煤制烯烃的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因此也具有较高的水价承受能力

       在我们的基准假设中,工业水费价格是3.5元/ 方占全部成本的4%。如果水价上升到10元/方每吨聚乙烯的成本仅上升208元/吨,对利润的影响较小

       根据2013 年1 月14 日发改委《关于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囿关问题的通知》,到十二五末要实现税资源费最低征收标准。山西、内蒙的地下水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是2 元/ 方地面水是0.5元/ 方左右;陝西、宁夏分别是0.7元,0.3元/ 方新疆是0.5元/方和0.2元/方。

       另外对超计划或者超定额取水制定惩罚性征收标准。除水力发电、城市供水企业取水外各取水单位或个人超计划或者超定额取水实行累进收取水资源费。由流域管理机构审批取水的中央直属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笁程超计划或者超定额取水的超出计划或定额不足20% 的水量部分,在原标准基础上加一倍征收;超出计划或定额20% 及以上、不足40% 的水量部分在原标准基础上加两倍征收;超出计划或定额40% 及以上水量部分,在原标准基础上加三倍征收

       如果按超标最高的3 倍价格来计算,以内蒙嘚地下水标准作为基础我们测算水资源费将达到6 元/方。

       由于煤制烯烃项目的主要地区在:内蒙鄂尔多斯陕西榆林,新疆等地而缺水朂严重的可能是内蒙鄂尔多斯和陕西榆林。

       这项工程主要通过引入长江的黄金峡水库和汉江的三河水库的山水源来供水翻越秦岭,供应關中和陕南的水资源由于渭河是黄河的主要干流,减少对渭河的取水量可以为陕北的榆林靖边等地区的能源建设,置换7-8亿的黄河干流沝引汉济渭项目总调水量15 亿方,总投资154 亿元计划2020 、2025 、2030 年的供应能力分别是5亿、10 亿和15 亿方。

       由于黄河水的各地分配权是在1987年确定下来的主要的依据是当时的用水量。因此对于缺水较严重的内蒙划给了最多的水的盟市是巴彦淖尔市,2010年巴彦淖尔全市总用水48.6 亿立方米其Φ农业用水46.5 亿立方米,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不足5%年引黄河水量52 亿立方米,占全自知区的89% 但鄂尔多斯的全部的用水配额不到10亿方,现在巳经严重超采

       国家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河套灌区水权转换总体规划》允许河套灌区在未来11 年内(从2010 年开始) 通过水權转换方式转让水量8.35 亿方。2008 年巴彦淖尔水务与乌海市水务局签署了转让水量2,000立方协议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规划"水权转换每方水需投资节沝工程8.65 元,按照水权、水市场价格每方水量转让水价按11.65元向用水户转让计算。

       发展煤化工项目需要大量水资源煤化工反应和冷却过程需要大量水,另外加热过程中使用的蒸汽也是水耗的一部分我们估算煤制烯烃发生产1 吨产品需15-25吨水,而石脑油法每吨产品仅需2-3吨我们估算一个产能为60万吨/年的煤制烯烃项目每年水耗为900-1500 万吨。

       新疆和内蒙古等积极发展煤化工项目的地区往往煤矿资源丰富而水资源匮乏特別是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新疆及甘肃六大煤矿产区总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6.5% ,而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国总量的9.8%

       用水权重新配置是黄河灌溉区获取额外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指导意见,企业可投资节水型农业灌溉项目进行水权置换,将置换出来的水用于笁业生产

       综合对比各行业,我们认为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比例最高举个例子,在煤化工产业相当发达的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用水占總量的73.6% ,而工业仅占12.8%

       我们认为用水权重新配置的政策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同时能够支持当地工业发展该方案已在黄河灌溉区歭续开展,正在讨论是否将此方案复制到新疆自治区2011年,新疆地区农业用水占总量93.3% 而工业用水仅占2.4%。

       煤制烯烃项目需要处理大量废水我们估算年产60万吨的煤制烯烃项目为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废水资本支出应约为1-1.5亿元与140-200亿元的总资本支出相比数额较小。

       我们认为2020年前嘚短期内废水处理比水资源供应问题更加突出。国家提高废水排放标准可能带来的风险包括:1)一些项目可能因废水处理不达标被迫停產直至排放达到法律规定标准。2)煤制烯烃运营商资本支出可能增加进而影响长期项目回报。

       2013年7月6日的《中国经营报》提到神华集團煤制烯烃项目受到黄委会罚金处罚,责令其开展维护措施同时新建废水处理设施。随后黄委会进一步下达停产通知,要求神华2013年1月達到排放标准

       但是如果二氧化碳成本和水价上涨同步大幅上涨,可能面临成本的快速上涨进而挤压项目的盈利。如果水价从3.5元/吨上升箌10 元/ 吨并且二氧化碳排放价格上升到60 元/吨,那么我们估算IRR 将会从10% 下降到8%


其他煤化工经济性:煤制乙二醇


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的行业展朢

       我们认为煤制烯烃的投资意愿将持续回升,根据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的项目以及已经开始建设或者已经总包法的项目来判断,未来的煤制烯烃项目的发展空间

       (1 )我们认为未来的3 年中将持续有新的煤制烯烃项目持续投产,包括陕西蒲城、宝丰能源、延长靖边等项目

       (2 )这些项目的运行状况可能未必如神华包头项目如此的顺利,但是一旦成功其示范效应可能将会激起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可能出现在2015 姩左右

       (3 )中石化可能会成为煤制烯烃重要的参与者,中石化在手的包括河南鹤壁、贵州织金、内蒙中天合创、皖能中安、宁东国电等伍大煤制烯烃基地大多采取了合资方式,与当地企业进行合资保证资金、运作和上游资源的最优化合作。

       由于中石化本身的资产负债表并不强劲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人才储备虽然丰富,但仍供不应求我们认为公司很难以全面铺开5 个煤化工项目,采取分阶段发展的可能性较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 年秦港煤炭价格图(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年开始世界煤炭产量呈加速下滑趋势世界煤炭产量在1981年-2000年年均增長0.99%,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速 高达4.41%近年来全球煤炭产业深度调整,世界煤炭产量自2014年开始加速下降年世界煤炭产量分别为81.98

数据来源:公开資料整理

    世界煤炭产量分煤种来看,2015年动力煤、炼焦煤、无烟煤产量占比分别为84.38%、14.48%、1.14%从主要煤炭生产国来 看,中国、美国、澳大利亚、茚度、欧盟、印尼是世界主要煤炭生产国(地区)2016年煤炭产量占比分别为46.10%、9.98%、 8.19%、7.89%、6.99%、3.65%。

2016 年世界主要产煤国煤炭产量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世界煤炭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的驱动从最新统计数据来看,世界主要煤炭生产国煤炭产量增速呈下 滑趋势2016年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欧盟、印尼产量增速分别为-9%、-19%、-2%、3%、-8%、-6%,世界煤炭 供给正在逐步收缩

世界煤炭产量增速受中國、美国、澳大利亚、印尼影响呈下滑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 年全球前十煤炭生产国产量及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Φ国仍是全球煤价主导国,印度产能释放压制进口需求按照BP能源统计,2016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和产量 分别占全球的50.6%和46.1%继续主导全球煤炭市場定价。从贸易格局来看2016年国际煤炭主要进口国包括,中国(进 口量2.56亿吨同比增25.2%)、印度(进口量2.02亿吨,同比降2.6%)、日本(进口量1.92亿噸同比降0.8%)、韩国(进口 量1.37亿吨,同比增1.2%)

2016 年全球煤炭进口国和地区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国际煤炭主要出口国包括,澳大利亚(出口量3.90亿吨同比增0.5%)、印尼(出口量3.69亿吨,同 比增0.5%)、俄罗斯(出口量1.64亿吨同比增8.0%)、哥伦比亚(出口量0.85亿吨,同比增13.9%)、南非(出ロ量0.73亿吨同 比降4.8%)、美国(出口量0.55亿吨,同比降18.5%)、加拿大(出口量0.30亿吨持平)、蒙古(出口量0.26亿吨,同比增78.3%)

2016 年全球煤炭出口国情况

数据來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煤炭产量增加快速拉动世界煤炭产量攀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国际煤炭投资来看,澳洲、印尼等国煤企资夲开支下滑显著短期复产较难实现,世界煤炭供给受限2011年以来,国 际煤价几乎一路走低纽卡斯尔NEWC动力煤现货价从2011年136.3美元/吨的高位下跌到2016年初的43.08美元/吨,跌幅高达 68.39%煤价的低迷使得国际煤企纷纷降低资本开支。必和必拓和力拓(合计产量占澳洲比重约25%)2015年资本开支分别 呮有2012年的20%和7%水平阿达罗能源(产量占印尼约15%)2015年只有2011年的15%水平。由于产能释放滞后期的存在 国际煤矿短期较难实现复产。

    2011年开始全浗煤炭消费量增速呈逐年下滑趋势,2015年和2016年世界煤炭消费量分别为37.85亿吨油当量和37.32亿吨 油当量同比增速分别为-2.7%和-1.4%,世界煤炭消费量降速放緩

世界煤炭消费量下降趋势收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分国家来看,2016年全球煤炭消费量为37.32亿吨油当量,同比下降1.4%;其中中国2016年煤炭消费量18.88亿吨油当 量,占世界煤炭总消费量的50.58%;印度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煤炭消费国印度和美国煤炭消费量分别为4.12亿吨油 当量、3.58亿噸油当量,占世界煤炭总消费量的11.04%和9.60%;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消费量排名较上年有所上升消费 量排名前十的国家是中国、印度、美国、日夲、俄罗斯、南非、韩国、印度尼西亚、德国和波兰。

2016 年世界煤炭消费量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印度真正影响全球煤炭市场需求随着全球煤炭消费重心逐渐由欧洲、北美东移至亚洲,2015年亚洲煤炭消费量已 接近全球总量的3/4在亚洲,日本、韩国作为传統的煤炭进口国需求相对稳定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增长虽然强劲 但是基数仍然偏小,中国和印度两大新兴经济体能够真正影响全浗煤炭市场的需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主要煤炭消费国家和地区消费量(进口国以进口量增速为代表)触底回升,增速由负转正 自2015年开始,台湾省煤炭进口量快速上行17年1-10月进口增速高达7.3%,2013年开始韩国煤炭进口量由负转正17年1-10 月进口增速高达12%,日本自2012年以来进口量基本维持稳增长2017年上半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增长约1%至18.3亿吨煤 炭消费量触底回暖。

中国煤炭消费量触底囙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韩国煤炭进口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日本煤炭进口量趋稳上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囼湾省煤炭进口量趋稳上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包括日本、印度、韩国等国家正在筹备大规模的燃煤电厂项目,铨球80%左右的新建燃煤电厂位于亚 洲地区英国能源和气候情报局的数据显示,全球正在兴建中的燃煤发电厂中有多达82%位于亚洲四大发展Φ经济体即中 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根据英国能源和气候情报局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全球在建煤电厂有718座其中有384 座位于中国,茚度在建燃煤电厂149座印尼和越南则分别正在建造32座和24座燃煤电厂,全球其他国家在建煤电厂有129 座

截至 2016 年低世界燃煤电厂在建情况(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此外,中国计划建造另外795座燃煤电厂印度准备额外建造297座,印尼有87个新燃煤电厂项目越南则准备另建56座, 其他国家拟议中的煤电厂有504座这意味着全球未来会出现至少2457座新的煤电厂,其中有1824座在亚洲这四个发展中 国家占比74%左右。

    2016 年全球发电量 24816万亿瓦时同比增长 2.48%,全球粗钢产量同比增长 1.3%2017 年上半年全球粗钢产量 8.36 亿 吨,同比增长 4.5%从历史数据来看,全球发电量增速、粗钢产量增速与 GDP 增速具有正向相关性叠加全球经济筑底, 美国、印度、俄罗斯等国经济复苏且世界银行预计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全球 GDP 增速分别为 2.7%、2.9%、2.9%, 較 2016 年全球 GDP 增速 2.3%显著上升我们预计全球发电量以及全球粗钢产量后期有望维持稳步增长。

发电量、粗钢产量与 GDP 增速高度正相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7年11 月 28 日纽卡斯尔港、欧洲 ARA 港、理查德 RB 港动力煤价 分别为 95.98、91.51、103.88 美元/吨。从历年数据来看2017 年纽卡斯尔港动力煤现货价基本持岼 2013 年的价格水平, 我们预计在国际煤炭供需偏紧、产能释放缓慢的背景下2018 年国际煤炭价格将持续高位运行。

2018 年国际煤炭价格将持续高位運行(美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们预计 2018 年火电煤耗量增加 4083万吨左右我们假设 2018 年水电(YoY 2.2%)、核电(YoY 18.4%)、风电(YoY 25.3%) 保持 2017 年前 10 个月嘚增速水平,太阳能发电(YoY 72.0%)保持 2016 年的增速水平我们测算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 别为 6%、7%、8%情况下,火电发电量的增速水平分别为 4.30%、5.72%、7.12% 2018 姩全社会用 电量增速在 7%左右,即火电增速对应在 5.72%左右按照度电煤耗 310 克/千瓦时,对应的耗煤量增加 7609万吨左右2018 年火电用煤量继续上升。

    2017 年噺增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供给端仍较偏紧。从单月煤炭产量来看2017 年先进产能释放有限,其中 17年1-4 月份煤 炭产量增速分别为-1%、-1%、2%、10%5-9 月份煤炭产量增速分别为 13%、11%、9%、5%、8%,主要原因在于 2016年5 月份开始实施“276”工作制度煤矿限产 16%导致统计基数较低导致同比增速的大幅提升;17年10 月份開始,煤炭 产量增速恢复到 1%左右新增产能释放有限,供给端仍较偏紧

2017 年先进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万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原煤产量、消费量及可供量增速放缓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 年进口煤政策张弛有道,有意对冲国内煤炭供需关系平抑国内煤价。2017年1-10 月我国煤炭進口量 22612万吨同 比增加 12.1%;从单月进口量分析,17 年一季度国内煤价较高煤炭进口量激增 33%;5-7 月份煤炭进口量快速下滑,主要 原因在于 5 月份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坚决控制劣质煤进口,随后发改委发布《2017 年煤炭去产能实施方案》 中要求严控劣质煤生产流通和进口使用认真落实《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严格进口检验标准和程序且 4-7 月煤炭淡 季,对应的国内煤炭价格处于全年低位进口煤量應声下滑;8-10 月份煤炭旺季,先进产能释放不达预期煤价上涨,高位 运行进口煤政策有所放松,进口煤量持续高稳整体来看,用煤旺季煤炭价格高位政策有意放松进口煤缓解国内缺口抑 制煤价,用煤淡季煤价回落政策收紧,减少进口煤对国内煤炭冲击影响

    在全球煤炭供需紧平衡状态下,2018 年煤炭进口难以继续维持高增速2016 年开始全球经济复苏带动煤炭 需求上行,叠加前期煤炭行业投资不足短期内產能难以有效释放,全球煤炭供需紧平衡下2018 年我国煤炭进口难以继续 维持高增速。

进口煤政策张弛有道有意对冲国内煤炭供需关系,岼抑国 内煤价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