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领导人形象直接关系着国家形象的社会影响力。较其他话语体系而言,官方话语被认为具有构建领导人形象的特权,但是基于社会化媒体发展而不断充实的民间话语却挑战了官方话语构建领导人形象构建时的垄断性与权威性。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民间话语构建国家领导人形象的范式、内在机制等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民间话语在构建领导人形象时,以传播符号为工具、新媒体为平台,与官方话语及其构建的领导人形象进行了非零和博弈与互文,丰满了领导人形象。同时,笔者提出,民间话语对领导人形象的构建是民情民意的呈现,因此,为了促进官民沟通及领导人形象的立体性与代表性,应重视官方、民间双重舆论场在领导人形象建构时的场域共振。
|
|
张艳;;[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
孙自挥;黄婷;黄亚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
|
熊万胜;[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
徐肖楠;施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
王晓宏;魏荣;;[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
任欢欢;李长忠;;[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
|
|
|
|
|
|
路俊卫;秦志希;;[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徐桂权;;[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罗晓俊;;[A];第四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
刘丽;李璐;;[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
翟彧;马金李;;[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
高焕静;;[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
|
|
|
|
杨效宏;;[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0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