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为什么山寨劣质品聚集地?对这样达不到承诺服务,用劣质品欺骗消费者的商家怎么处理?怎么补尝消费者?

近日网上纷纷爆出了拼多多出现的诸多“山寨”货,而且有几位宝妈更是直言直接买到了劣质假冒的纸尿裤,经记者查访,简直不敢相信,这些纸尿裤竟然都是一堆垃圾!

然而,拼多多中假货横行的问题依然严重。据梨视频报道,在拼多多上销售火爆的简装儿童纸尿裤竟是厂家废品垃圾货,均无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属于三无产品。这些纸尿裤在黑心作坊简装成一等品纸尿裤在拼多多上出售,卫生完全不达标,现场蝇虫乱飞,一家作坊一个月就卖上百万片。

有卖家直言,拼多多对此完全不会进行抽检,“拼多多完全知道我们有多差,但不愿意淘汰我们。”

其实,早前就有消费者反映在拼多多上购买纸尿裤质量不合格!

家住在广州天河的李***在拼多多平台上拼单购物,又遇到了一个新情况,她给小朋友买的纸尿裤竟然质量“好”到怎么撕都撕不烂。

这就是李***在拼多多上购买的纸尿裤,外观没什么特别,但是打开一看,简直辣眼睛。李***说:“没想到发来了一些垃圾到不能再垃圾的纸尿裤过来。有一些黑色的东西,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我自己用小刀割开过来看,那些东西是黑色的,还有没干的胶水在上面,我不敢给女儿用。”

这块叫 “特搜”的纸尿裤上有一块明显的黑色区域。李***用小刀将纸尿布划开以后,发现这块黑色的区域竟然是胶布,并有还有很强的黏性,割开以后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些粗糙的白色颗粒。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么多纸尿布的问题还不一样。有些纸尿裤有这种黑色的胶布,有些则是有不均匀的斑点图案,还有些甚至在纸尿裤的两侧裙边用类似玻璃胶的物体粘着在一起,撕都撕不开,根本无法使用。

李***已经是拼多多平台多年的老客户,之前也试过在拼多多平台上面购物,大概比正常的纸尿裤便宜三四十元。她之前也是在拼多多上面买过纸尿裤,但都没试过买到这么恶心的东西,这是用在宝宝私处位置的东西,万一出现什么细菌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李***说,自己打了很多***去拼多多后台,但都没有人接。无奈之下,李***只能和商家的***进行在线沟通。对方要求李***先退货,再退款,而李***并不同意。李***说,她担心自己退了货,商家又把这批货发给下一个消费者怎么办?不是又害了下一家人吗?

最令人诧异的是,对于产品的质量问题,商家***竟然表示,这些有明显质量问题的简装纸尿布是外贸产品,还说有人专门买这些纸尿裤来擦地板!

“质量差、服务态度不好,物流慢,以次充好,以假装真”,拼多多的这些问题频频在媒体上曝光,至今似乎也没有官方的正式回应。低价是拼多多成功的秘诀,但绝不是灵丹妙药,如果低价=劣质,那么,任何品牌注定都是昙花一现!

1、劣质纸尿裤生产的时候,环境基本没有任何的要求,因此成品往往存在大量细菌,长期和宝宝皮肤接触往往会导致各种皮肤病的发生。

2、宝宝生殖器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十分的细嫩。一般来说,劣质纸尿裤往往是不透气的,使用之后会导致宝宝生殖器部位有大量细菌堆积,直接对宝宝健康带来威胁,尤其女宝宝更要注意。

3、如果宝宝有出现过尿路感染的情况,需要考虑是劣质尿不湿导致的,因为它采取的材料质量太差,生产环境不讲究卫生等等。

4、一旦长期使用劣质纸尿裤,还有可能导致宝宝出现痱子或者红屁屁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出现皮肤溃烂等现象。

探访拼多多劣质纸尿裤黑工产

(1/8)探访拼多多劣质纸尿裤黑工产

  福建省泉州市罗溪镇,这个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山区小镇,80%被森林覆盖,溪水从镇中穿过,宁静秀美。在2018年9月15日,它却以另外一个面貌让千千万万的人认识了它。
  当天,梨视频一则《实拍拼多多热卖纸尿裤黑工厂》一上线,迅速刷屏。视频中生产纸尿裤的黑作坊位于罗溪镇附近的翁山村,满地垃圾蝇虫。工厂淘汰的一堆堆垃圾,在作坊里被加工成无品牌和外包装的纸尿片,标成“一等品”在拼多多上出售。这些价格极其低廉、50片20元销售火爆的纸尿片,被用在那些出生不久的婴儿身上。
  大山外世界发生的事情,也瞬间影响到了小镇。9月16日,记者赶到罗溪镇实地采访,当地村民透露,泉州市工商局联合相关部门执法人员,在当日即来到纸尿裤黑作坊所在地罗溪镇翁山村,查封仓库,逮捕涉案人员。
  9月15日之后的罗溪镇,对外来者,尤其是打听纸尿裤的事,人们敏感警惕,沉默——它的沉默,是一场风暴过后的迷惘。对外部世界高度关注的震惊、对网络四面八方指责的抱怨、对黑作坊缺德的气愤,对偷拍视频者的厌恶等种种复杂情绪掺杂在一起。
  小镇四面环山,但信息通畅。几乎人手一台的智能手机把人们和外面世界联系了起来。当铺天盖地的舆论风暴,突然从网络倾泻而来,瞬间震荡了这个仅有4万多人的平静小镇。#aspire page split tag#   记者在罗溪镇寻找纸尿裤黑作坊的过程中,询问了几十个镇上居民,路人。其中大多数居民都对此讳莫如深,回答都是“没听说过”“不清楚”“没人生产纸尿裤”,对记者表现出一种避之不及的神情。部分人承认镇里生产纸尿裤的小作坊不止一家,但问及具体地点,是谁家,他们就开始回避,不再作答。有人直接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本地一名50多岁的摩的司机甚至劝阻记者:“不要问了,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没有人愿意带你去指认谁家在生产。如果我们给你指认了,导致别人被抓,被查抄,甚至坐牢了,都在一个镇生活,那日后就不好相见了。”
  在小镇村民看来,劣质纸尿裤黑作坊,虽然生产的东西不正规,质量差,有问题,但也只是一种讨生活的方式,做小生意罢了,就像骑着摩的拉客,“不过是赚个辛苦钱”。这就如同一如往常的农村生活,没有窗明几净、西装革履,只有不太卫生的衣食住行,而这早就已经习惯了,他们没觉得生产质量差而又便宜的纸尿裤会有什么大问题。
  黑作坊被曝光后,村民们才发现,这些劣质纸尿裤,原来这么大危害,“还以为他们只是在生产假货,竟然这么恶心,让小孩子的屁股满是红疮,太缺德了!”马路上一位抱着小孩子的大姐表达了自己的气愤。但对于小镇上身边还存在的黑作坊,她只告诉记者,听说垵内村(音)也有一家一直在做劣质纸尿裤。至于怎么抵达等具体问题,大姐却不愿多说,赶紧转身走了。#aspire page split tag#   一位路过的高中生说,她去年假期时还在一个亲戚家兼职打工,就是做纸尿裤。当记者询问联系方式时,高中生打***过去,那位亲戚却说早不生产了。高中生一直嘀咕,以前一直在生产,怎么突然不生产了?
  终于,在多名村民模棱两可的指认下,记者辗转来到了一个河边的三岔路口,路边竖立着“青龙谷景区”“法藏寺”“圆觉寺”三面指示牌。后有经过几名路人指认,河对面一栋二层小楼就是一个生产劣质纸尿裤的小作坊。路人介绍,这个作坊去年才开始做的,原材料是用货车一车车拉来的,作坊的卷闸门常年半拉,生产在门内进行,但近期好像没啥动静了。
  记者走到这个独栋二层小楼下,看到卷闸门紧闭,仅有的几扇玻璃窗户就像镜子一样,怎么也看不到里面,记者围着小楼转了一圈,试开了每一扇窗户,只有一个离地近160cm高的狭窄小窗可以打开。记者只好从窗户上拍摄了里面的内景,从窗户可以清楚看到里面堆积着一大包一大包的类似纸尿裤的物品。之后记者在小楼后面靠墙的石料上,发现大量丢弃的纸尿裤,以及许多包装袋。
  视频中出现的其中一个黑作坊,就位于罗溪镇的翁山村。记者询问多名村民,经过反复确认,得知村委会大楼右前方,马路对面的三层小楼就是生产纸尿片的小作坊,也是去年开始的,雇佣十几个同村或邻村的中年妇女干活。现已被执法部门查处,里面的货被查抄,仓库被查封,人好像也被抓了。#aspire page split tag#   罗溪镇工商所的工作人员透露,这几天他们加班加点,一直在查禁生产纸尿片的黑作坊,事发两天内,工作人员已经连续工作了三十几个小时。有的涉案人员跑掉了,他们和警方还在继续抓捕。
  周围的人们除了警惕和冷淡,还有人直接释放出敌意。在找寻黑作坊的过程中,翁山村委会大楼出来了一个男子,他说在这个村子里,外来人员最好不要到处乱看乱走,否则会很麻烦,会挨揍。在推搡中,记者问到纸尿裤小厂的事情,他说:“不就是做二等品的嘛,人都被抓了,仓库也被查处了。”在对记者吼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中,谈话结束。
  五年前的事情再次发生
  一切都似曾相识。五年前,在罗溪镇新东村村委会附近的一栋三层小楼里,《东南早报》接到市民举报,暗访了一个将过期或残次的纸尿裤、卫生巾等收购,经过手工翻新后再拿到农村市场销售的黑作坊。之后被执法人员查处。
  五年之后,同样的场景再次出现在了梨视频拍摄的画面中。唯一不同的是,当年销售劣质纸尿裤的场所,由农村集市变成了拼多多,同时波及到的受害消费者更多,遍布全国各地。
  罗溪镇附近的马甲镇上,一位主要面向实体店的纸尿裤批发商,对这类黑作坊的产业链有些了解。他介绍:“黑作坊用的原材料,是正规大厂流水线淘汰的残次品,有专人收购,去掉外包装,以前卖到国外,但现在国内市场消费习惯培育起来了,市场大了,就把二次加工的产品卖到国内了,这几乎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aspire page split tag#   在视频中,拼多多是这条产业链的最终环节。在现实世界中,拼多多是中国成长最快的电商平台。它只用了两年零三个月,就实现了京东历时10年才突破的1000亿GMV。就在此次劣质纸尿裤事件前两天(9月13日),拼多多股价迎来了自2018年7月底上市以来经历的最大一次超30%的涨幅,市值达332亿美元,超360和网易。其创始人黄峥的身价也水涨船高,达到了155亿美元,超越雷军、丁磊等。
  但在9月15号的视频中,出现在这些黑作坊商户口中的拼多多,甚至不被这些造假的商户尊重,即使他们通过拼多多赚到了钱。商户在视频中肆无忌惮地说:“拼多多完全知道我们有多差,但是它不敢拿我们怎么样。”“下架就下架,大不了换个名字重新开店”。在入驻拼多多平台后,商品上架很简单,上传产品的照片,定价,简单填写商品描述就可以了,之后很快就能分享团购,不用再等待任何审核。在拼多多上开店的多名商家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
  这显然不是拼多多创始人黄峥主观上的初心。黄峥提出拼多多的核心价值观是“本分”。他对这种“本分”的解释是专注于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事实上,由于拼多多的对入驻商家的超低门槛,客观上很容易地使成千上万的消费者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受害者。#aspire page split tag#   在拼多多创始人口中,拼多多也并非一个主动作恶的平台。黄峥对商业模式也有自己的思考,他在自己的个人公号上有这么一段话:“假设我们能让前端消费者多一点耐心及和其他人协调的愿望,放弃一部分所见即所得、现在马上要的冲动,那么我们就有机会利用人和人推荐、人和人之间关系、兴趣的相似点,做人以群分的归并,把每个人个性化的需求归集成有一定时间富裕度的计划性需求。”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某种方式,把不同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快速集中化,让供给侧能够快速按需生产,供给侧因为确定的出货量而让渡一部分利润给消费者。拼多多“拼团”模式的发展印证了黄峥商业思索的结论,但它短期内爆发性的发展,也给黄峥带来了之前没有考虑到的问题。
  以黑心纸尿裤为例,拼多多所集中的消费者对纸尿裤的需求实际上只有一个“便宜”,而这些黑作坊,也有能力大量供应远低于市场价的便宜纸尿裤。但在消费者心中,心理上的底线永远是质量,但黑作坊恰恰缺失“质量”这一底线。而做为平台的拼多多,在以“便宜”对接供需双方时,却造成了双方对“质量”这一标准的错配。
  在人们的平庸之恶的包围中,这种黑心小作坊屡禁不绝,当平台的巨大出货能力和产业链条上的“恶”相结合, 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aspire page split tag#   网络的发达,让“精英”和平庸之恶相遇,正如网传视频中,挑拣着一袋袋垃圾纸尿片的工人说,“拼多多依赖我们,没有我们拼多多也火不了!”
  截至记者发稿时,福建省泉州市的工商局和相关部门尚未结束执法行动。
  从拼多多的布局中,可以看到他们打假的重点在于打击山寨品。
  拼多多开始广发“英雄令”,邀请品牌入驻。7月最后一天,拼多多连发两则公告,向近500个品牌商发出定向招商邀请。
  拼多多小程序的首页,多了一个名品折扣的入口,二级界面是“品牌馆”,不乏曾经被山寨过的Adidas。拼多多透露,品牌商家一直都在做,这次是产品升级,将大店聚合起来并给了统一的入口。
  目前,入驻拼多多品牌馆的品牌数字到500个,并且每天都在增长。既有韩都衣舍、茵曼等淘品牌,也有网易严选等消费升级中崛起的品牌,还有与拼多多原本的调性并不相符的THE NORTH FACE(北面)等高价品牌。
  但劣质纸尿裤的存在,是在拼多多的努力范围之外的存在。它们是黄峥口中“比媒体想象的量少的多的假货”。在拼多多的平台治理中,数据显示,仅8月2日至8月9日期间,平台已强制关店1128家,下架商品近430万件,批量拦截疑似假冒商品链接超过45万条。但这一切努力,当时却没有关闭纸尿裤黑心工厂。在视频中,工人手中从垃圾堆中翻新的纸尿裤将上架拼多多,发起团购拼团,走进千家万户。
  风暴后的平静究竟能持续多久?那些此时紧闭的卷帘门,过段时间是否会再次卷土重来,把产品换一个关键词或者店铺名再次出现在网络平台上,或者再次走进农村市场?[来源:光明网]

原标题:拼多多商家维权记

如果早十年,拼多多整个平台治理的逻辑一定是“差的慢慢淘汰,或者低成本淘汰。可惜没有这样的时间窗口了,只能用一个相对比较激烈的方式让好的更快上去,让差的更快淘汰。

钛媒体注6月13日网上流传一则维权视频。画面中,大量商家统一身着“冻结钱款”字样的服饰,前往拼多多总部维权,并与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商家们高喊,“我们是来维权的,为何打人?”6月14日,拼多多方面发布声明中称:

昨日(6月13日)现场聚集的14名问题商家中,7家存在售假情况,6家存在商品描述不符情况,1家存在虚假发货情况。相关事实已经平台初审、复核程序核查,证据确实。依据商家入驻平台时与拼多多共同签署的《平台合作协议》,拼多多按相应情形,分别对问题商家作出扣除“消费者赔偿金”的处理。

所扣除的“消费者赔偿金”,均已全部赔付相关消费者,拼多多分文不取。对商家扣款和对消费者赔付,均有极其严格的资金监管流程,所谓“靠罚款商家牟利”一说纯属误读,事实上也绝无可能发生。

同时拼多多坚定认为,无论压力多大,我们打假的决心不变,我们站消费者的立场不变。拼多多商家各执一词,具体情况是如何呢?下文崔荪亚,来源凤凰科技(ID:ifeng_tech)。钛媒体已获取授权,略经钛媒体编辑。今天是端午佳节第一天,钛媒体也祝各位端午安康。在节日休假同时,也不要忘记关注钛媒体哦。

“无语!他们可以把黑的说成白的,我们怎么回答呢?”一位维权商家刘业(化名)在看到拼多多6月15日17点发布的情况说明后向凤凰网科技表示。

在这则声明中,拼多多强调前一日聚集拼多多总部维权的14名商家均为问题商家;而拼多多对问题商家作出扣除“消费者赔偿金”的处理,所扣除的“消费者赔偿金”,均已全部赔付相关消费者,拼多多分文不取。

3亿人都在拼的拼多多,是近半年以来的明星公司,这家成立不到3年的公司, 2017年的GMV(商品交易总额)超过千亿人民币,在多份数据报告里,拼多多已经力克其他电商,排名位居第三,仅次于手机淘宝和京东两大巨头之后。

这种程度的规模增长,让淘宝和京东都虎视眈眈,据了解,双方内部都已经成立了“打多办”,与此同时,淘宝和京东也都分别推出了和拼多多类似的拼团模式——“淘宝特价版”、“京东拼购”。因为腾讯的领投,拼多多还被视为腾讯在电商领域抗击阿里的有力打手。

和刘业沟通的时候,他正在一家小餐馆吃晚饭,前一天下午,他和他的商家朋友们因为与拼多多总部的物业和工作人员发生冲突,以“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名目被处罚当场训诫,关了12个小时才放出来,而他有几个行为特别冲动的商家朋友,则被抓到了上海长宁区派出所处以拘留。

在这些维权的商家中,最少的被罚款4万元,最多的一个被罚款170万,店铺主要卖日用品,罚款的理由包括虚假发货、商品与描述不符、售假等等。

而对这些商家中的大多数来说,最致命的则是,他们卖出商品所有的销售金额,都在罚款的同时一并被冻结了,冻结货款,关闭店铺,触犯到了商家意欲抗争的底线。

对商家严苛的处罚规则,正在让拼多多与商家的关系,处在微妙而脆弱的冰点。

在派出所被关了12小时之后,和刘业一起维权的部分商家退缩了,但是刘业依然选择留下,他说自己根本没办法回去,“回去以后到处都是跟你讨债的。”

拼多多声明中提及的14名问题商家,其中7家存在售假情况,6家存在商品描述不符情况,1家存在虚假发货情况。刘业的店铺就是那一家存在虚假发货情况的。

他刚毕业没多久,因为看到拼多多的量非常大,今年4月刘业就贷了几十万元开始做拼多多,他参加了拼多多的促销活动,卖了一万多单,他算了一笔账,每件衣服赚30元,一万多单就是30多万。

但刘业还没等来自己的30万,就因为虚假发货被罚了一笔巨款。拼多多要求卖出的货品必须48小时内发货,发货以后24小时内要有揽件信息,再过24小时必须达到下一站揽件信息,“我那天发了一万多单,其中大概有五百单出现了物流延迟的情况,然后拼多多就把我所有的订单都算为虚假发货。”

刘业被认为“虚假发货”和“欺诈发货”的订单罚款金额加起来是12多万元,店铺货款冻结了20万元左右,一共是33万元,由于这些钱全部是贷款和借款,他没法子,只好来到上海拼多多总部维权。

6月11日,是刘业来到上海拼多多总部的第一天,在大楼旁边的小树林,刘业遇到了维权的其他商家,因为没钱,他们就住在宾馆的一个房间,十几个人挤在一起。

大家在一起商量怎么维权,每个人自发花钱去印统一的维权T恤,白色的T恤上用大红色印着“拼多多,欺骗消费者,还我血汗钱,非法冻结商家资金”。

维权商家自行制作的T恤

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来到拼多多总部,有工作人员来给他们进行情况记录,刘业说,“会让你等,然后你再去,他们就说,你的情况我们核实了,是有问题的,我们就这样罚款,你们去打官司吧。”

刘业与其他的维权商家也尝试过请律师,不过该律师向凤凰网科技表示,根据他查询到的与拼多多相关的既往判例,没有看到一起胜诉的判例,因此有客户委托,他们会尽力去做,但同时也会向客户讲明风险比较大。

有一个卖皮鞋的商家,闹得特别凶,后来他接到了拼多多的***,说可以先给他解冻一部分资金,只罚款一部分资金,这一解决方案遭到了他的拒绝。刘业觉得他很仗义,“因为我们大家在一起维权,我们住在一个宾馆里面,大家要一起维权,要拼多多把钱全部还给我们。”

小张注册了三家拼多多店铺来卖农产品,包括咸鸭蛋,一份也就二三十块钱,但一夜之间,小张名下的这三家店铺全部都被拼多多限制了。

拼多多给出的原因是:“由于收到客户投诉,吃了小张家买来的咸鸭蛋出现拉肚子的情况,经过鉴定,是产品质量问题”,因此对小张的店铺进行了限制,除了被投诉的鸭蛋之外,小张店铺里的其他商品也全都被下架了,同时还被处以9万块的罚款,因为之前小张买咸鸭蛋一共买了9千多元的货款,罚款数额是该货款的10倍,也就是9万多块,另外,小张店铺里的四十多万的资金也都被冻结了。

小张觉得因为一份咸鸭蛋,导致他9万多元的罚款,四十多万资金被冻结,这未免过于“苛政”。刘业也替小张鸣不平,“就算是假一罚十,我们也认了,但它的规定是,你所有的订单都要罚。”

在多个拼多多商家的维权群里,“倾家荡产”是聊天中最常出现的关键词。

凤凰网科技翻阅了拼多多商家管理后台的“规则中心”,罚款名目繁多,主要集中在针对假货、商品描述不符合、虚假发货、保证金这几方面的规则,现列举主要的一些处理规则:

当拼多多发现商家疑似假货的当天,将采取的措施中最主要的两点是:

  • 临时增加该商家的保证金金额,增幅为该疑似假货商品(以商品ID为准)历史总销售额的10倍;
  • 限制店铺资金提现(包括但不限于店铺保证金、活动保证金、货款等)。

而当拼多多确认该商品为假货后,“将扣除商家保证金及/或商家账户货款余额作为消费者赔付金”,也就是说,该商品历史总销售额10倍的罚款金额将会被用于对假货订单消费者进行赔付。

我们平时经常提到的“假一罚十”是什么概念?就是你买一瓶2千元的茅台,假的,那就罚这瓶茅台酒的10倍,2万元;而现在历史总销售额10倍的赔付金是什么意思?假设你历史上卖了100瓶茅台,其中只有一瓶是假货,你要赔付的也不是2万元,而是200万元。

那么问题来了,即使是前文中提到总销售额仅为9千多元的咸鸭蛋商家,因为一份咸鸭蛋出现问题,其10倍的赔付金额也高达9万多元,不知道那位吃坏肚子的客户是否收到了如此巨额的赔付?

再来看商品描述不符合的相关规则,当拼多多初步认定商家存在描述不符情形的当天,将会采取的一项措施是“按照下述标准临时增加店铺保证金,描述不符商品在抽检订单成团日所在周的周日(含)以前9个月总销售额(不包括已成交但未发货订单)的三倍。”

而当拼多多一旦认定了商品的确与描述不符,和假货处理规则一样,“商家保证金及/或货款账户余额内扣收消费者赔付金,用以对一定期限内所有描述不符商品订单对应的消费者进行赔付。”

再来看关于虚假发货的规则,除了大家普遍知道的“商家需要在用户下单后48小时内发货”之外,拼多多对于商品发货之后的时效要求更是严苛,凤凰网科技挑选了3点,来看:

虚假发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 商家上传商品物流单号后的24小时内,该物流单号在相应物流公司官网没有物流信息;
  • 商家上传的商品物流单号,在相应物流公司官网出现首条物流信息后的24小时内没有后续的物流信息更新;
  • 商家上传的商品物流单号,自相应物流公司官网出现首条物流信息至离开首个分拨中心的时间间隔:普通地区超过48小时,偏远地区超过72小时,极偏远地区超过120小时的。

环环相扣,环环严苛,而中间只要某一个环节没有达到要求,都会被列为虚假发货,而对于作虚假发货处理的订单,拼多多表示其“有权从商家的账户余额及/或保证金中扣除对应的消费者赔付金,并将同等金额以87年有效期的无门槛现金券形式发放给虚假发货处理订单所对应的消费者。”

具体罚款的标准太复杂,总之在拼多多大单量的背景下,罚款都不是小数目,直接上图:

既然以上三方面的规则都提到了保证金,我们最后再来看一看神秘的保证金到底是怎么回事?

果真因为罚款被放大很多倍的保证金是赔付给了消费者吗?

关于保证金的规则中提到,“若商家经营期间发生违规情形的(包括但不限于延迟发货、虚假发货、欺诈发货、缺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销售商品与描述不符等),平台有权根据平台协议及平台规则的规定扣划其部分或全部店铺保证金,用于对消费者进行赔付、赔偿平台损失或支付其他应由商家承担的款项或费用。”

是的,重点在这里,被放大很多倍的保证金不仅仅会流向消费者赔付,还会用于“赔偿平台损失”,至于这其中究竟几成去往了消费者,几成去往了平台,便不得而知了。

一个维权群的群主还向凤凰网科技普及了“三级限制”的概念,“也就是你名下的所有店铺直接屏蔽,所有商品全部下架,里面所有的钱,一毛钱都取不出来,全部冻结,是拼多多最高级别的限制,基本上你什么都做不了。”

“售假、虚假发货、与描述不符等等,它平台规则随便拿一样出来,都可以冻结你的资金,罚一笔巨款,并不是要什么大的理由或者小的理由,就是随便一个理由。”刘业说。

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曾表示,“拼多多没有任何的进场费,也不收任何佣金,同时,我们也没有任何的广告费用,拼多多的流量是不需要钱的。”

正是这一连串的免费政策成为了商家尝试新阵地的最大诱惑,此前据3氪报道,拼多多成立的时候,卖家运营淘宝、天猫店的各类费用已经占到了商品价格的3成左右,成本占比已经相当高;而免广告费、免佣金的代价则是,拼多多上商品的价格,一定要比淘宝低,还包邮。

拼多多方面明确表示,在未来几年中,盈利都不是主要考虑的事,而另一方面,拼多多对商家的严苛规定,让不少商家质疑拼多多是依靠“罚款盈利”。

达达在今年4月时曾解释道,严格意义上不是罚款,而是赔付,罚款的概念是说拼多多作为平台收了这笔钱,而赔付的概念是说这个钱赔给了消费者,收钱的主体不一样。“商家赔付的每一分钱都落到了消费者的口袋里,拼多多没有因此拿一分钱。”

那么,拼多多为什么要制定这么严苛的规则?

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窗口。达达坦言,如果早十年,拼多多整个平台治理的逻辑一定是“差的慢慢淘汰,或者低成本淘汰”,可惜没有这样的时间窗口留给拼多多,“我们只能用一个相对比较激烈的方式让好的更快上去,让差的更快淘汰,你既然伤害了消费者,你就应该去赔付和补偿给消费者。”

接下来,拼多多计划利用大数据来做提前的预警和更多的管控——所谓提前预警,就是你若做过坏事,拼多多会给你打上标签,此后你的商品根本拿不到流量,甚至不会给你投广告的机会;所谓管控,拼多多将通过降权、黑名单、灰名单、小黑屋、流量处罚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利用大数据去堵洞。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接受央视财经专访时曾表示:“社交电商的最大问题还是传统电商十几年没解决的问题,存在大量的假货、劣质货,质量得不到保证。”

整个2017年,拼多多的年GMV实现千亿,可以类比的是,达到这一成绩京东用了10年时间,唯品会用了8年,淘宝用了5年,拼多多只用了两年零三个月。

如此高速的增长,也放大了拼多多与商家之间可能存在的裂痕。“拼多多的口碑已经基本没有了,只要说起拼多多,大家都会说坑多多。”拼多多维权群一位商家小灿对凤凰网科技说。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