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为一个社保年度。最近,随着新社保年度开始,很多灵活就业人员对缴费时间、缴费额度较为关注,对此,我市地税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解答。
●问:灵活就业人员现在是否可以缴纳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的养老保险?
答:可以。从今年1月1日起,我省的社会保险费(简称社保费)改由地方税务机关统一征收。为保障调整首年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费顺利缴纳,今年,我市将灵活就业人员上一社保年度(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的养老保险缴费期延长了1个月。
也就是说,7月31日(含)前,您仍可缴纳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的养老保险。自8月1日起,如果未及时足额缴纳,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参保人员将不能补缴上一年度欠费,只能顺延缴费。在计算缴费年限时,欠缴期间将不能计算在内。
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多少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长短直接挂钩。举例来说,如果两人同时退休,且他们均从30年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其中一人按月足额缴费,另一人则有15年的欠费记录,此时,两个人虽然都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但足额缴费的人每月领取的养老金要多于缴费年限短的。随着养老待遇逐年调整,两人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差距会逐年增大。
为了保障您正常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尚未足额缴纳上一年度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请于7月31日前到就近的中国银行、洛阳银行等银行网点缴费,或者通过地税办税服务厅自助终端、河南地税移动办税APP缴费。
●问:新的社保年度开始,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缴费基数调整了吗?
答:已经调整。从7月1日起,我市将统一实行新的社保缴费基数。
依据2016年洛阳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0076元,简称社平工资),灵活就业人员每月的社保缴费标准进行了调整,分7个缴费档次(详见下表)。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为缴费基数的20%,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为缴费基数的4.9%或9%。医疗保险按9%比例缴费的,建立个人账户,可持医保卡就医、买药;按4.9%比例缴费的,不建立个人账户,但可正常享受住院报销等待遇。
提醒:如果您对缴费有疑问,可以拨打“66转2号键)”咨询;如果您对养老待遇、调档有什么疑问,可以拨打12333咨询。(记者 智慧 实习生 霍芷薇)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07日 09:29 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谢玲 通讯员彭燕娥 金睿)应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参保的,该怎么补缴养老保险,武汉市现在有了统一规定。昨日,武汉市人社局发布了《武汉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补缴暂行办法》,首次对“应缴未缴”的人员到底该如何补缴职工养老保险作出统一规范。新规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两年。
允许辞职***补缴社保
该办法首次明确,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动实施前(即2014年10月1日前),从原单位辞职进入企业或灵活就业的人员,可与现单位协商,由现单位或由个人补缴其原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时间的养老保险费用。
据养老保险处负责人透露,改革后(即2014年10月1日后)辞职的人员,将统一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参保范畴。目前,武汉已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登记工作,共涉及31.3万人,9月30日前,将实现***和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人员参保,年底前实现所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统一参保。
灵活就业人员补缴有新规
灵活就业人员的补缴一直备受关注。《暂行办法》规定,中断缴费的灵活就业人员,应以社保信息系统记载的中断缴费时间为参考依据,再由经办机构确定补缴的起始和截止时间。但补缴起始时间不早于2004年7月1日。
缴费基数是按照自愿原则,由灵活就业人员在我市历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选择确定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缴费比例统一按照20%确定。同时,对补缴数额按日加征万分之二的积累额,如果超过补缴金额的1倍,则封顶。
比如老王是个体户,首次在流动窗口参保是在2010年,而在2014年中断缴费,那么他想补缴养老保险费,只能从2014年往后缴纳至今,不能补缴2010年之前的养老保险费。如果老王觉得以前经济困难缴得少,想把2010年至2014年之间缴的标准提高,这同样是不允许的。
将减轻参保人经济负担
武汉市人社局养老处负责人介绍,“过去补缴的适用范围边界不够清晰,补缴行为是否违规不好界定。现在做了统一规定。”以前的办法有按上年度“岗平工资”60%-300%确定补缴基数的,也有按历年“岗平工资或社平工资”60%-300%范围确定补缴基数,两种补缴方法金额相差很大,前者缴费金额更高,对日后领取待遇的影响也很大。有的企业或个人可能因为“滚雪球”一样的补缴金额而放弃补缴。《暂行办法》有助于减轻补缴时经济负担。
此次发布的《暂行办法》,对五类情形的参保补缴问题进行了规范和统一。一是应保而未保的用人单位职工。二是中断缴费的灵活就业人员。三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因正常原因离职的人员。四是缴费工资基数调整补缴的用人单位职工。五是其他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同意的用人单位及职工。这五种情形的具体申报办法以及补缴基数,请参照本报APP看楚天的详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