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馅都有啥馅儿的?

(关于面包馅料的面食叫法,我们通常称凉水面做皮的个头小的煮着吃的叫饺子,凉水面、温水面、烫面或发面做皮的煎着吃的叫盒子或煎饺、煎包;凉水面、温水面或是发面做皮的蒸着吃的叫包子,对折这种的也统称包子,方言也有叫“菜夹子”的。只是个名字而已。捏上花边是因为怕漏汤。给特认真的朋友解释下。) 

    之所以起这么个名字,是因为某天莫名得想起小时候,一个小县城里唯一的一家包子铺。
记得它座落在县政府的那条街道的中心,平房,挺大,门顶上几个醒目的大字“XX包子铺”。进门需要拾级而上,屋里是水泥地面。那时候感觉能够吃到包子铺里的包子很是一种享受。至于包子的馅料和味道早已经淡忘,可包子的形状还是记忆犹新。就是大饺子的形状,只不过是发面的,皮比较厚。
   心里回想
的是记忆中包子铺里的包子,准备着,忙碌着。
   面准备的少,馅料准备的多,于是每个皮里要多包馅,皮就撑得越发薄;
   馅料的选择有些失误,手切白菜包饺子或凉水面、烫面包子比较合适,因为包好即可下锅。而发面包子包好后需要再次充分饧发。饧发的过程中,白菜就会渗出大量的水,导致包子皮塌湿,失去发面包子应有的松软口感。
    其实白菜提前挤水也是一个被大家经常采用的方法,不过我个人不喜欢。
    当然这些说是原因其实终归是借口,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的厨艺不精,仍需通过继续实践和磨练再提高。
    因为唯一没模糊的记忆是包子的形状和外皮的松软感觉,所以当我打开锅盖的一刹那间,看到这似发面、似烫面、半真半假的包子?蒸饺?时,不觉大失所望。
     还好,味道蛮赞的,儿子一口气吃了四个,还忍不住连连夸奖。可我的心中还是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掩不住一份淡淡的失落。
    再次打开图片库,看到当时以“期望值包子”命名保存的图片,发现以现在平和的心态看,这包子蛮可爱的,看着表皮深浅不一的颜色,就能深刻感受到它的皮薄馅足,再看看那水灵灵的菜馅,忍不住让人口舌生津,垂涎欲滴。
    如果不是当时我的期望值过高,其实这也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包子经历。

猪肉、大白菜、黑木耳、虾干、大葱、香菜
花生油、盐、味精、面酱
1、酵母用温水泡开,加面粉揉成光滑面团,至温暖处饧发;
3、面饧发好后,揉匀,分割成均匀的面剂,擀成皮;
4、包调好的馅料,捏紧收口;
5、选温暖处再次饧发20分钟;
6、开水后下锅,大火蒸5分钟,中火蒸5分钟,关火虚蒸5分钟。


1、肉和白菜刀切味道更纯正;
2、为尽量减少白菜出水,调馅料时先放油,最后放盐;

3、防止漏汤,可将包子外延朝内侧捏圈花边。

 附送9款永不落伍的传统面包馅美食,满足一颗期待的心,点击图片可浏览相关博文:

 萝卜丝超级大包

加载中,请稍候......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