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朋友见面热聊的话题
也从“双十二你买了啥”
变成了“你今天扫了没”
不少群里都在分享这种扫二维码就能领红包的福利,拆开的红包金额是随机的,从几毛到几块钱不等,而且只要是支持支付宝结账的店面都可以直接使用,这让很多人每天扫二维码扫得不亦乐乎。
可是,也有人心里犯起了嘀咕
————————————————————————————————
虽说有人谨慎,有人欢喜,但是人红是非多,各种群内乱入的二维码也开始出“传言”了,有人反映通过支付宝扫码红包被人骗走了几千块,一石激起千层浪。
记者随后对截图者求证,但始终未找到截图中的受害人。而且记者发现,声称被骗的对话截图出现在各大群内,重复率有些高,大家都声称是自己朋友的亲身经历。
当然,段子手也坐不住了↓↓↓
针对这些情况,12日,支付宝官方微博也针对扫码领红包被骗事件发表了声明,宣称活动真实有效,并且,对于通过扫码就能盗取密码一说,也进行了辟谣。
昨天,记者也拨打了支付宝的******再次求证。
随后,记者也向深圳网警进行了咨询,得到的回答是,尚未接到该事件的报警。
通过扫描一个二维码,是不是就可以把用户的钱从账户中转走了?有没有这样的技术支撑呢?
手机工程师凌辉表示,第三方支付平台一扫码就获取密码或者把钱转走,这基本是不存在的,但是后续的,要求填写资料,点一下别的链接,这个就要谨慎了。
通过扫一扫二维码直接把钱转走
往往都需要通过后续步骤才能完成
很多人觉得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
但记者从警方了解到的情况是
日常所见的二维码是由图案组成,它不像一些非法链接,可以通过关键词来判定是不是有问题,二维码是完全看不到内容的,所以扫描时必须要谨慎。
不管是微信还是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扫码后都会出现相应的信息。比如支付或者跳转链接,如果是支付就要留意了。
不管是扫二维码,还是直接拆红包,都是领取福利的一种,其实这些福利都是有基本的相似点,作为普通市民,如何确保账户安全?网警也给大家支了一招。
一般二维码扫描完红包直接进账,不会有多余的操作,一旦要进入网站,填写信息,下载程序,最好就是直接终止不要操作。
转账或者支付操作一旦发起后
大家还是要看紧自己的钱袋子
这几类红包不能抢!!!
***欠费、冒充公检法、调包二维码、伪基站……这些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你是否听过、遇过,甚至中招过?
微信伪装身份、娱乐节目中奖、猜猜我是谁……在五花八门的骗术面前,你是否分得清、辨得出、躲得过?
日前,公安部刑侦局归纳出了48种常见的电信诈骗犯罪类型及防骗秘籍。看完这些,速成防骗小达人,一起行动吧!
电信诈骗是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移动***、固定***、互联网等通讯工具,采取远程、非接触的方式,通过虚构事实诱使受害人往指定的账号打款或转账,骗取他人财物的一种犯罪行为。
尽管公安机关开展了持续不断地打击,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仍然快速发展蔓延,形势严峻,危害突出。
电信诈骗团伙中,有专门成员负责编写诈骗剧本,紧跟社会热点,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做、精心设计、编制骗术,其犯罪类型多,手段变化快。
为有效开展预防打击工作,公安部刑侦局归纳出48种常见的电信诈骗犯罪案件,其中,使用***类的占63.3%,使用短信占14.8%,使用网络的占19.6%。
————————————————————
接到陌生***或短信要求转款,
一定谨慎对待,多方核实。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专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