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个人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在朋友圈、微博上走红:“我支付宝有5万多块,微信有6万多块,如果我哪天突然意外死了,这些钱会怎么处理(我的家人并不知道这笔钱)?”
“哎呀,我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你以为你存进你银行的户头,你意外身亡他们会通知你家里人有这笔钱吗?太天真了!”、“多数人都不会活着的时候告诉家人,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会遭遇意外。”网友纷纷评论道。 对于网友的疑问,支付宝官博给出了解释,支付宝方面表示:如果人去世了,账户就算不长期使用,支付宝中的钱仍归用户所有,支付宝不会拿走你一分钱。 就算你家人不知道密码,依旧可以与支付宝***进行咨询,根据必要的几个证明材料进行核实,这笔资产就可以交由后代继承,支付宝承诺不会收取任何手续费或保管费。 当然支付宝的钱你可以拿走,但欠下的债务也必须归由责任方,以下列举了支付宝最受欢迎的3款互联网金融产品: 蚂蚁花呗 和信用卡类似,额度在500-50000元,日息万五,用户可以提前消费,上月买下月还,最长免息期三十天; 蚂蚁借呗 额度最高三十万,门槛需要芝麻分600以上,审核后秒下款,日息在万三到万五之间。 如今的支付宝,作为即将上市的蚂蚁金服旗下最厉害的公司,每个月用户都是持续性递增的,这两年更少成长的十分迅速,短短的半年时间网商银行的资产就达到了500亿,不仅如此,马云还通过网商银行解决了央行限额规定,将芝麻体系发挥到极致,一般只要额度在50万以内都是比较简单的,芝麻分在500分以上就可以直接申请创业资金,手续简单,征信不严格,所以支付宝强大到了可以抢走银行的客户以及动摇了银行的霸主地位。 阅读全文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向田夏茉】 扫码关注:美女小编等你挑逗。。。 |
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但是冷女士的丈夫做了件让冷女士寒心的事情,最终她选择了报警。
近日,杭州市西湖公安分局西溪派出所接到了居民冷女士的报警求助,原因竟然是冷女士的丈夫丰某趁家人不注意,盗窃了岳父支付宝中的7万多元。
民警在接到冷女士的报警后,起初还心存疑虑,女婿盗窃岳父?老婆报警抓丈夫?听起来真是难以置信。随后,民警通过深入的调查了解,进一步查证了事实。原来,冷女士的丈夫丰某,因沉溺于网络赌博无法自拔,就动起了家里人的歪脑筋。
近日,丰某趁岳父及其他家人不注意,操作岳父手机支付宝,以修改支付宝转账密码的方式先后盗取4笔钱财,并将钱全部转账至自己支付宝中,共计10万元人民币(中途返还3万元),由于担心家人发现此事,丰某还删除了岳父手机的转账记录并将所盗窃钱财用于赌博及偿还他人的赌债。
民警表示,赌博对这个家庭造成的伤害着实令我们人心惶恐,妻子和岳父这样“大义灭亲”的做法,希望可以将丰某从网络赌博的泥潭中解救出来,让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应有的责任。虽然丰某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行为,但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目前丰某因涉嫌盗窃,被依法刑事拘留。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原标题:在支付宝的蚂蚁借呗借了三十多万,没有能力还款,怎么办?
先回答你的问题:会不会出问题?***是:会。看了一下其他人的回答,大多数人都在讲会出什么问题,那我就来讲讲出问题后是怎么被催债的吧。像蚂蚁金服这一类大的企业,催债一般不会自己出马,而是有第三方催收公司代催。
很多人以为,催收行业的人都是带着墨镜、、双臂满是纹身、拎着红色油漆桶的黑社会。过去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存在。但是随着行业管控加强,催收也在逐渐正规化。目前催收已经成了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重要环节,独立成了一个产业,国内做得最大的催收公司年流水在10亿左右。
但是催收手段也没有民间说的那么可怕。催收公司一般规模在几百到几千人之间,会在全国各地设置“分部”。接到催收的单子和赖账的人的资料后,催收公司就会先利用大数据分等定级,确定要用什么手段来催帐。常用的方式就是***、短信、授函和上门。
一家催收公司的负责人告诉我们,80%赖账人的联系方式都是无效的(换手机号或者留假手机号等)。这时就会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修复,重新联络上赖账的人,告诉他欠账有什么后果。当事人不还钱的话,就会针对赖账人的年龄不同来处理,90后的找父母,80后的找兄弟姐妹,70后的找子女。
但是,对于一些棘手的坏账,会被倒“好几手”。金融公司自己的催收部门无法处理的案子,会交给一手的催收公司,这个环节一般是可控,相对正规的,如果成功追回,可以拿到5%的佣金。(仅为举例非行业具体数字,下同);1-3个月后仍未还款的,会被重新退回金融公司,再交由二手催收公司,这时佣金提升到10%;若还是没成功,则转至三手催收公司,佣金达到15%。有些公司会把一段时间里积压的全部坏账打包,以一定折扣卖给催收公司,比如金融公司的不良资产一共是1亿,催收公司2千万买下来,追回多少就要看运气和方法了。
于是,在层层转手和巨额利润的诱惑下,催收手段异化,出现人身恐吓、暴力、甚至是死亡事件,也就不意外了。
综上,借钱要看还款能力,借了一定要还,否则于人于己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