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院里下单买股票什么时候下单是一种什么体验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一般投资者无法买到的哦。

原始股,只有股东那边可以买到一般人买不到的。

原始股不针对一般投资者申购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近几年在中国电影业大发展的同时,配套的产业也在大踏步前进。快速增长的荧幕给广告业带来了商机,经常去看电影的话很明显能感受到放映前的广告越来越多越来越长……

这可不是一个小市场,全国的荧幕数量已经在 3 万块左右,年观影人次近 10 亿,2015 年时相关的广告业务量就已经超过了 30 亿。

山东一家名叫「友恒传媒」的公司就突击进入了这个市场,包下了华东地区 30 家影院的映前广告业务。虽然市场占比极小,但人家的效益可不一般,2016 年收入 2156 万,其中净利润高达 749 万,利润率完爆无数公司。(股票代码:839914)

「友恒传媒」最早成立于 1998 年,当时是一家以卖家电为主的小型企业。可能是因为业绩一般,后来在 2006 年开始经营广告业务,在影院大发展的情况下发现了商机,在 2014 年成立子公司全面转向了电影院的映前广告业务。

映前广告的业务形态很简单,就是把客户的广告宣传片在电影放映之前播放,单个时长几十秒,总时长可能多达几分钟,到场的观众就是广告的受众。

「友恒传媒」的业态更为简单,公司并不负责客户的广告制作任务,只需要在广告客户和影院之间牵线即可。找到客户、搞定影院,中间的差价就是「友恒传媒」的利润来源。

在「友恒传媒」的成本之中,付给影院的播放采购费用占了绝大部分,几乎是公司所有的成本来源,2015 年的采购金额超过了 700 万。这些采购合同的期限一般是 3-5 年,每年增增减减,与「友恒传媒」合作的影院一直维持在 30 家左右。

公司的广告客户主要分布在地产、汽车、消费等领域,计费的标准主要是播放次数或者时长。按照「友恒传媒」几笔订单的数据,播放一场的收费大概在 30-40 元之间,一年播放几千场,单个客户的收入就可能高达几十万。

电影院的映前广告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产业,但却已经几乎被几个寡头垄断。

目前国内运营映前广告的媒体公司包括分众传媒、晶茂传媒、万达银幕、中影营销、乐幕传媒、无限映画等多家公司。其中分众传媒、万达院线、晶茂传媒和中影营销被称为四大运营商,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

数据显示,四大运营商合并资源可覆盖约 65% 的全国市场,在一线城市的累计资源票房占比超过 80%,二线城市超过 70%。像「友恒传媒」这样的公司只能在它们的夹缝中求生存。

其实「友恒传媒」的业绩大增也得益于这些寡头。2016 年公司的营收和利润都实现翻倍,收入达到了 2156 万,净利润 749 万。但当年公司并没有拓展太多的影院和客户,主要的增量就来自于分众传媒、中影营销。

这两家公司可能是因为业务太多忙不过来,把一部分外包给了「友恒传媒」,2016 年这部分业务几乎占到了「友恒传媒」总收入的 80%,成为了公司的收入支柱。

虽然业绩大增,但公司的命脉也被握在了寡头手中,人家不给业务可能就混不下去了。「友恒传媒」在华东的几十家影院里还有些影响力,以后卖身给分众传媒、中影营销这些寡头公司可能会是一个不错的归宿。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