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短的真实宪法案例202235条规定公民有表达自由,包括

游行自由是指公民有在道路或露天场所自由表达意愿所采取的什么?是国家的栋梁,因此青少年的教育为重中之重,在青少年普法网中各种不同的宪法知识,能够让青少年更加了解宪法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极大地促进同学们学习宪法,很多都会在这里进行学习,全在此次最新的教育部2020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法治实践考试中,很多小伙伴们都参与了学习,其中第24题“游行自由是指公民有在公共道路或露天场所自由表达意愿所采取的什么”问题难倒了不少小伙伴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教育部2020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法治实践题目和答案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0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法治实践答案:

1.我国宪法规定,(C)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D )年通过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B )。

A、公民 B、人民 C、人民代表大会 D、工农联盟

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D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A、生态平衡 B、生存环境

C、自然环境 D、生态环境

5.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A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A、区域自治 B、民族自治

C、基层群众自治 D、特殊的经济制度

6.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

A、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坚持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集体和其他经济成份共同发展

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7.宪法以(B )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序言 B、法律 C、文件 D、决议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D )。

A、镰刀和斧头 B、锤子和斧头

C、镰刀和齿轮 D、谷穗和齿轮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 D)。

A、全民所有制 B、国家所有制

C、集体所有制 D、社会主义公有制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C )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的。

11.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是(B )。

A、宪法序言 B、宪法第三十一条

C、中英联合声明 D、香 港基本法

12.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C ),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A、初级义务教育 B、中等义务教育

C、初等义务教育 D、成人教育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 A)。

A、人民 B、中国共产党 C、国家 D、人民政府

1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D )的社会主义国家。

A、无产阶级专政 B、民主共和

C、多党合作 D、人民民主专政

15.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A)以法律规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央人民政府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

16.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D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主权 B、领土 C、主权和领空 D、主权和领土完整

17.我国宪法规定的不是公民基本权利有(C )

A.平等权 B.人身自由权利

C.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D.依法纳税

1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C )

C.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

D.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1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权利?(B )

A.科学研究自由   B.出版自由

20.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时应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下列哪些属于依法许可的情形 (C)

A.反对宪法确认的基本原则 B.危害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来源

2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含义是什么?(C )

A.18周岁以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B.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C.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D.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22.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A)。

A.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 B.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则是由法律规定的

C.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 D.权利应当享有,义务可以放弃

23.( A)是公民应履行的最根本的法律义务。

A.遵守宪法和法律    B.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C.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4.游行自由是指公民有在公共道路或露天场所自由表达意愿所采取的( A)。

25.具有中国公民资格的法定条件是(B )。

D.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26.我国公民的平等权不包括(A )。

27.依据宪法,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原因?(D )

A.公民在疾病时   B.公民在年老时

C.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D.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

28.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受教育的(C )

29.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范围是(D)

B.高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初等教育

30.下列哪项属于宪法对特定人的权利保护?C

A.保护开发区人民的权利

B.保护老少边地区人民的权利

D.保护特区公民的权利

31.下列人员中没有选举权的是哪项?(D )

A.旅居xx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C.正在取得候审或被监视居住的

D.被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32.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A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

33.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是(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

34.宪法规定,( C)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各民主党派

35.我国宪法的解释权属于(C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36.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的国家机关是(B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家主席 D、国务院

A、基层自治性群众组织 B、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C、基层政权机关 D、基层政权机关的派出机关

3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 D)。

A、法律监督机关 B、中央国家机关

C、民主党派组织 D、统一战线组织

39.宪法规定,我国的人民法院是(D )。

A、国家的司法机关 B、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C、国家的仲裁机关 D、国家的审判机关

40.国务院审计机关在(D )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A、国务院总理 B、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C、国家主席 D、全国政协主席

41.现行宪法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A )次会议通过的。

42.迄今为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现行宪法共进行了(D )次修改。

43.我国一共设有( C )级人民代表大会。

44.迄今为止,现行宪法计有( B )条修正案条文。

45.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宪法性文件是( B )。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46.将“生态文明”写入我国宪法的是( C )。

47.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

A.在不成文宪法国家中,宪法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

B.在我国,任何法律规范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

C.宪法的相对人主要是公民

D.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

48.关于现行宪法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A.序言;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 旗、国 歌、国 徽、首都

B.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 旗、国 歌、国 徽、首都

C.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 旗、国 歌、国 徽、首都

D.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 旗、国 歌、国 徽、首都;附录

49.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B )”。

A.工人阶级B.人民C.全体公民D.执政党

50.“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的时间是( C )。

青少年普法网相关推荐: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部内容介绍了,希望大家喜欢。

导读:宪法,全称应该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关系到我国的根本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等问题,因此我们就需要对这一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那么下面找法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宪法规定的内容包括哪些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一、宪法规定的内容包括哪些

  “宪法”一词是舶来品,起源与希腊,本义是国家组织法。但是发展到现在,内容不仅仅是关于国家的组织,更多的是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一部完善的宪法典一般有4部分内容:

  1、宪法的。也就是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比如国体、基本经济制度、确认取得的成果、基本国策等。

  2、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这是宪法内容的大头,也是重点,而且越来越重要。主要有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等。

  3、国家机构的组织、设置。这是宪法必须的内容,也是宪法的核心。一部宪法可以不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但是一定有国家机构的组织、设置。这样的宪法叫做中立性宪法。主要有,国家机构有哪些、如何组成、相互间关系如何、如何产生,等等。

  4、国家的象征,或者叫国家的标志。现代国家一般都有国旗、国徽、国歌,其它的还有国花、国树、国鸟、国家口号、国家箴言等。

  有些宪法还有宪法序言、宪法附则以及其它一些次要内容。

  二、宪法在我国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的法律地位高于普通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如果把宪法、基本法、普通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所有法律排成金字塔形状的话,宪法就处在金字塔塔尖的位置。如果我们同学任意翻开一部普通法律,都会发现所有普通法律的第一句话都是“依据宪法,制定本法”,由此可见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和“子法”的关系,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是是子法。另外,普通法律的内容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如果与宪法内容相抵触,那么普通法律自动无效。违反宪法的行为有一个专业的词来表示,叫“违宪”。由此也可以看出宪法的特殊地位。

  宪法在我国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几乎法律覆盖的所有面都可以从宪法中找到出处,宪法规定的内容包括我国的经济,政治,公民权利义务,国家机构等大类,并对其做出了总的方向指导和规定,从根本上诠释了国家的地位不容侵犯,是我国的立国之法。

  三、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

  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一切其他权利实现的基本要求,是指公民依法平等的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给予同等保护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任何人的合法权利都一律平等的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

  (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制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

  是指公民有权通过各种语言形式,针对政治和社会中的各种问题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由于言论自由是公民表达意愿、相互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必要手段和基本工具,也是形成人民意志的基础,因而言论自由在公民的各项政治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

  3、言论自由的范围

  (1)公民作为基本权利主体,都有以言论方式表达思想和见解的权利,因而享有的主体十分广泛。

  (2)通过言论自由表达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看法和见解受法律保护,不受非法干涉。

  (3)言论自由的表现形式多样,既包括口头形式,又包括书面形式,必要时还可根据法律规定利用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

  (4)言论自由作为一项法律权利,在法定范围内,其享受者不应由于某种言论而带来不利后果,因而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5)言论自由存在着法定界限,受宪法和法律的合理限制,因而公民的言论自由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

  是指公民可以通过公开出版物的形式,自由的表达自己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见解和看法,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著作自由,二是出版单位的设立和管理必须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是指有着共同意愿或利益的公民,为了一定的宗旨而依法定程序组成具有持续性的社会团体的自由。

  是指公民为着共同目的,临时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自由。

  是指公民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愿望的自由。

  是指公民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的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自由。

  是宪法赋予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的权利,是公民作为国家管理活动的相对方对抗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的权利,包括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和获得的权利。

  10、宗教信仰自由

  是指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的信仰宗教的自由。其涵义包括:公民有信教或者不信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或者那种宗教的自由,有信仰同宗教中的这个教派或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或者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

  11、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个人财产权的保障

  公民的个人财产权是指公民个人有通过劳动和其他合法收入取得和占有一定财产的权利,我国宪法对个人财产权利的保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宪法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而我国《民法通则》根据宪法的原则规定,对公民的个人合法财产的范围加以具体限制,以便于实现我国宪法对公民个人财产权的保障。

  (2)现行宪法第13条第二款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继承是指将死亡人遗留的财产按照法定程序转移给他人;继承权是指公民按照法律规定或者生前立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遗产即指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所以,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是对公民个人财产权保护的延续。

  12、公民受教育权的保障

  受教育的权利主要包括三个具体的内容,并分别要求不同的保障措施。

  (1)学习的权利。即以适龄儿童和少年为主体的权利主体享有接受教育并通过学习而在智力和品德方面得到发展的权利,这是受教育权利的核心内容。保障学习的权利,则必然要求国家和社会提供合理的教育制度以及适当的教育设施等条件。

  (2)义务教育的无偿化。为了切实保障受教育的权利,现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并同时实行一定的义务教育无偿化,以确保义务教育制度的现实可行性。

  (3)教育的机会均等。这一内容要求任何权利主体均不得在教育上得到不平等的对待,但这并不妨碍允许根据不同的权利主体的不同的适应性和能力施以不同的教育。

  13、人身自由的主要内容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权利

  此权利是人身自由在起点意义上的内容,指的是公民享有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的权利,即人身自由不受非法限制和剥夺的权利。

  (2)人身自由受限制的合法程序的保障的权利

  上述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权利具有界限性,这种界限主要是基于国家司法权的作用而产生的,即国家权力在合法行使司法权时可以对特定的公民的人身自由进行正当的限制和剥夺,这种限制和剥夺也有一定的界限,即必须符合一定正当的法律程序。因此,当面对国家司法权的作用时,人身自由这一基本权利的重要内容则转化为人身自由受限制的合法程序保障的权利。

  (3)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

  是指公民居住、生活、休息的场所不受非法侵入或搜查的权利,是人身自由的一种延伸,同时,保障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与保护公民的私生活和家庭亦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14、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

  (1)内心的信仰自由。其中又包含信仰特定的宗教的自由,改变特定的信仰的自由以及不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内心的信仰纯粹是属于内心的精神作用,是宗教信仰的起点和归宿。

  (2)宗教上的行为的自由。其中主要包括礼拜、祷告以及举行或参加宗教典礼、宗教仪式等宗教上行为的自由。此外,宗教或布教的自由亦属于这一范畴。

  (3)宗教上的结社自由。其中主要包括设立宗教团体并举行团体活动,加入特定的宗教团体以及不加入特定的宗教团体等方面的自由。

  15、获得权利救济的权利

  (1)提起申诉、控告的权利

  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包括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或损害时,公民有向国家机关申诉的权利。提出控告或检举的权利是指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控告或检举,并请求给予惩罚或制裁的权利。

  (2)国家赔偿及补偿的请求权

  个人或其他权利主体的权利因国家或公共权力的行为而蒙受损害,可以以一定的方式向国家提出赔偿或补偿的权利,这是获得权利救济的有效手段。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我国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很多的,比如说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设置等等内容。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有关宪法规定的内容包括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真题不仅可以了解历年考试范围、考试难度以及考试题型、分值分布,也可以帮助考生进行自我检测,有助于对自身的复习状态进行检验。希赛网整理了2011年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综合课真题及答案,希望能大家带来帮助。

文后附PDF版可供打印

2011年全国法律硕士(法学)综合课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的要素的是

A.法律概念B.法律事实C.法律规则D.法律原则

2.下列关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两者法律渊源相同B.两者法律本质相同C.两者诉讼程序相同D.两者法律结构相同

3.根据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法划分为

A.根本法与普通法B.国内法与国际法C.一般法与特别法D.实体法与程序法

4.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起源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法律先于道德产生B.道德先于法律产生

C.洼律与道德同时产生D.法律与道德相伴而生

5.下列关于法律效力等级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新法优于旧法B.一般法优于特别法C.普通法优于根本法D.下位法优于上位法

6.在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

A.法律事实B.法律关系的主体C.法律关系的客体D.法律关系的内容

7.依据解释的主体和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

A.目的解释和文义解释B.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

C.系统解释和历史解释D.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院审理查明,甲实施了隐匿、毁弃他人信件的行为,且情节严重,因此依法判处甲有期徒刑10个月。法院在本案中运用的法律推理是

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实质推理

9.根据我国现行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

A.爱国统一战线组织B.权力机关

C.一般人民团体D.群众自治组织

10.根据我国宪法规定,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基本原则是

A.平均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按需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按资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1.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来源于

B.候选人所在单位资助

12.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

D.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13.下列选项中,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的法律文件是

A.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

C.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单行条例

D.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14.下列机关中,实行首长负责制的是

A.国务院B.主席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较高人民法院

15.秦朝的中央司法审判机关是

A.大理寺B.刑部C.廷尉D.大司寇

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政体是

A.总统制B.责任内阁制C.君主立宪制D.人民代表会议制

17.颁布《盗贼重法》的朝代是

18.中国古代最早规定“准五服以制罪”的法典是

A.北魏律B.曹魏律C.晋律D.唐律

19.依照唐律规定,对家长参与的家庭成员共同犯罪的处理原则是

A.以造意者为首犯,随从者减一等

B.以尊长为首犯,他人减一等

C.只坐尊长,卑幼无罪

D.不分首从,一体论罪

20.采用社会防卫主义理论,增设“保安处分”为专门一章的刑法典是

B.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

C.1928年《中华民国刑法》

D.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

二、多项选择题:第21~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2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核心命题之一。该命题的含义包括

A.统治阶级的意志就是法

B.法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

C.法是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

D.法是上升为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22.下列关于义务性法律规则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A.义务性规则具有强制性

B.义务性规则可分为授权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C.义务性规则要求人们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

D.义务性规则规定的内容不允许随意变更或违反

23.下列法律渊源中,属于不成文法的有

A.习惯法B.判例法C.国际条约D.国际惯例

24.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A.法律责任的种类由法律加以明确规定

B.法律责任的认定必须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前提

C.法律责任具有惩罚、救济和预防等功能

D.法律责任可以通过责任主体自觉履行而实现

25.下列选项中,属于法治基本原则的有

A.法律至上原则B.权利保障原则C.权力制约原则D.正当程序原则

2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主要是A.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B.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C.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D.通过法的创制和实施,推动社会变革与进步

27.下列关于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共同特征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A.源于公民的请愿权B.属于公民表达意愿的自由C.主要在公共场所行使D.由多个公民共同行使

28.下列选项中,属于人民检察院职权的有

A.核准死刑案件B.对刑事案件行使公诉权

C.受理公民的控告、检举和申诉D.对诉讼活动进行监督

29.清政府颁布的专门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包括

A.蒙古律例B.西宁青海番夷成例C.钦定西藏章程D.回疆则例

30.依照唐律规定,下列行为中属于“不孝”罪的有

A.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

B.居父母丧,身自嫁娶

C.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

D.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

三、简答题:第31~3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1.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32.简述我国宪法作为根本法的特征。

33.简述清末司法组织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四、分析论述题:第34~38小题,共80分。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15分)近年来,国内发生佘祥林案、赵作海案等一系列冤案,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某法学院学生也自发组织了“冤案与法治”专题讨论。讨论中,学生甲认为,冤案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科技不够发达,缺乏DNA鉴定等先进技术手段:学生乙认为,冤案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办案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人权意识,滥用权力,违反法律程序;学生丙认为,冤案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刑事诉讼制度不够完善,已有的法律制度未得到有效施行,司法权缺乏有效监督。

结合上述材料,试指出并分析上述三种观点分别涉及的法理学知识和原理。

35.(15分)联系我国实际,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36.(15分)某县规划建设一座大型化工厂,当地居民担心污染问题,多次联系本选区的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刘某,希望向其反映问题。刘某均以工作忙为由予以推脱,居民对此深为不满。事后,55位选民(其中有4人不属于刘某所在选区选民)联名向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递交了罢免刘某代表职务的书面申请。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来联系刘某即召开了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并以全体委员的过半数通过了对刘某的罢免案。刘某对该罢免结果提出异议。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宪法学知识和选举法相关规定,回答以下问题:

(1)联名提出罢免请求的选民人数是否合法?为什么?(2)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罢免刘某代表职务的做法存在哪些错误?理由是什么?

37.(15分)试析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

38.(20分)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疏】议日:“化外人”,谓蕃夷之国,别立君长者,各有风俗,制法不同。其有同类自相犯者,须问本国之制,依其俗法断之。异类相犯者,若高丽之与百济相犯之类,皆以法律,论定刑名。《唐律疏议》卷六《名例》

(1)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何谓“化外人”?唐律关于“化外人”相犯规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如何评价唐律的上述规定?(2)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疏议”与律文之间的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个短的真实宪法案例202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