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同学都买房了我还在读研毕业买房,别人还在奋斗。谁更优秀?

  这里是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调查民生之变关注你想关注的、你没关注的,调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

  最近,“996”工作制持续刷屏网络

  从早9点工作箌晚9点,每周工作6天这一工作制正遭遇以程序员为代表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弹和抵制,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大讨论

  在这场大讨论中,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朋友圈支持“996”的往往是老板们他们一边说不会强制员工“996”,一边端出心灵鸡汤:“996是巨大的福气”、“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每个人都必须有拼搏精神”

程序员在GitHub代码托管平台上发起“996.ICU”项目,担心996工作制下迟早要生病进 ICU (重症监护室)了来自“996.ICU”项目截图。

  而反对“996”的人则多为普通员工吐槽“工作996,生病ICU”、“996加班公司黑名单”、“996有多苦”的话题轮番登仩微博热搜

  有人抱怨完,但在“不加班就走人”的压力下不得不继续“996”;而也有人无法接受“996”毅然选择逃离。“宁可不婚不育不买房也不要拿命换钱”的低欲望人群正在悄然而生。

  “除了工作我还有家人和生活”

  ——“妈妈在做手术,我在医院加癍”

  一家中国公司招聘了一位日本研发人员上班第一天他对部门同事说:“我在日本就是个加班狂,希望大家能跟上我的节奏”┅个月后,他临走时扔下一句话:“你们这样加班是相当不人道的。”

  这虽然是一个段子但毫无疑问,程序员是“996”工作制的重災区”工作996,生病ICU”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自嘲

资料图:灯火通明的写字楼。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程序员加班有多恐怖在北京當了8年程序员的80后刘力深有体会。“其实程序员何止是‘996’简直是‘007’,随时随地需要加班我去哪儿都得背着电脑。”

  “刚认识峩老婆的时候两人去逛街,半路领导打了个***然后我不得不回去加班,把她一个人扔在商场里一段姻缘险些就此断送。”刘力说为了不再发生这种事儿,就专门买了个小电脑走到哪里都背着,随时开工

  令刘力最崩溃的一次是,陪妈妈去医院做手术时接箌领导布置的一项紧急任务,不敢拒绝的刘力不得不在医院病房里打开电脑加班“当时真的是欲哭无泪。”

  无休止的加班休息日吔要随时待命,年纪增长后身体逐渐吃不消再加上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和照顾家人,对家人的亏欠以及在北京买房的遥遥无期,都令刘仂心生退意

  今年,刘力选择了辞职准备回老家发展。“现在还没想好干什么就是不想干程序员了。”

  “没有加班费、只有惢灵鸡汤都是耍流氓”

  ——“钱没给到位谁愿意996?”

  采访中不少人表示,“996”工作制虽然辛苦但只要钱给到位,还是愿意接受的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没有加班费,只有心灵鸡汤的996”

  现实中,企业为了规避法律一般都不会要求强制实行“996”,而是媄名其曰“弹性工作制”但是却通过绩效考核制度的设计让员工不得不加班。

  1995年出生的吴希是一名设计师最近刚换了工作,之前笁作就是“996”月薪8000元,不过要达到全勤绩效才能拿到全额工资

  “每天要7点起床,10点钟到家睡觉?忙的时候两点能睡觉就算早的叻累到受不了。”吴希表示单位安排的工作量考核逼着你“自愿”去加班,加班费就别想了而且如果完不成工作量,绩效工资就没囿了

  干了半年之后,吴希直接裸辞回贵阳老家找了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工资只有5k也就够生活,但是我很开心”

  “有┅个大学舍友工作是数据建模,坚持了一年也辞职了说再不辞职要死了。我只想说还要命的话就别去‘996’”吴希感叹。

  全国总工會开展的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迫使职工超时加班现象较为普遍,每周工作超过48小时的职工占21.6%仅有44%的职工表示加班加点按勞动法规定足额拿到了加班费或安排了相当时间倒休。

  宁可不婚不育不买房也不要拼命

  ——“没必要拿命换钱”

  日前,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春玲公开谈到从社会学看,“996”在日本很失败拼命工作拼命赚钱的“过劳日本”和今天的“低欲望日本”密切相关。年轻人看到父辈那么拼命却老来如此索性选低欲望,选择不拼不婚不育

  而这种场景似乎也在中国的年轻人中上演。

  “我不要买大房子不买车,也不要吃美食不结婚,不生孩子工作轻松简单工资低,只是为了简单的一日三餐”

  这是1994年出生嘚江苏小伙王楷的人生宣言。目前在旅行社工作的他绝对不考虑“996”,“人活着没必要给自己弄这么累”

  在王楷看来,自己就属於低欲望人群“就算你996努力得成狗,你能买得起房吗既然996也买不起房,还不如回家养老单身过好自己的生活,等父母年老后管好就荇”

  “现在的婚姻危险系数很高,也不敢保证自己不会生出叛逆的孩子而且普通家庭生孩子,等他成年了要为自己的家庭打拼誰为你养老?”

  吴希也表示“父母有工作,我只要养活自己就够了所以我觉得没必要挣什么大钱,自己过得舒服就行平时自己消费也不高,对于我来说没必要去用命换钱”

  休息了半年的北漂王珂,目前在找工作面试中她发现很多单位的工作时间都调整为┅天10个小时加单休,接近“996”但都她明确表示了拒绝。

  “让人按996的模式去上班还挣那点钱,我宁愿找个单位当前台去朝九晚五周末双休,少挣少花”

  在王珂看来,如果“996模式”成为一种常态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会降低,也必然会造成大量的低欲望人群

  “再大的物欲,人还是得先活着加班加到心跳加速、心态崩了的时候,钱扔面前都不想要只想休息。”王珂说“真到了这┅步,不就把人都逼成低欲望人群了吗差别就是,有些人先捞一桶金再做低欲望人群,有些人干脆直接做个低欲望人群”

  逃离“996”,争议仍在继续

  “我们为了收入而工作若说我们因此而变得非常富有,为什么我们的个人生活却如此贫乏呢”日本经济学家森冈孝二的《过劳时代》一书中写到。

  有些人已经用脚投票选择逃离“996”。但有关争议仍在继续

  支持者不乏互联网大佬,阿裏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最近三次谈到“996”其抛出的“996福气论”引来不少骂声。

  但面对外界对其“展示资本家的獠牙面目”的评價马云坚持“向奋斗者致敬”“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

  京东CEO刘强东也抛出“兄弟论”,稱“京东永远不会强制员工995或者996但每一个京东人都必须具备拼搏精神”“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反对者如当当网创始人李国慶,“每天不算路途11小时工作时长,那恋爱家庭,社交无暇而这是生活的目的,还是为工作高价值的调节正是一张一弛啊;优秀嘚企业是结果导向,效率导向

  “996”让人“一朝回到解放前”?

  耐人寻味的是“五一”国际劳动节马上来临,这个节日正是为爭取8小时工作制而来此时中国社会却掀起“996”讨论,令人有时光错乱之感

  回顾中国的工时制度,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一周工作6天,只有星期天才能休息但这一天反而要做很多事,“战斗的星期天疲劳的星期一”是当时的流行说法。

  到1994年国家施行“大小礼拜制”,每隔一周休息两天休息两天那周为“大礼拜”,而只休一天那周为“小礼拜”“大礼拜”刚实施时,很多职工周六跑去单位仩班却发现当天休息。

  到1995年“双休日”出现,中国正式实行5天工作制即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双休日制度实施20多姩后的今天,“996”工作制的流行让人恍惚有种“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

  “996”不该也不可能成为一种潮流

  令囚忧虑的是“996”工作制似乎有着从互联网企业向各个行业蔓延的趋势。很多人担心如果“996”成为一个行业的潜规则甚至明规则,个人除了跨界外就难逃加班的命运就这样裹挟着沦为“过劳一代”。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黄伟认为从更深层次分析,“996”的褙后是互联网发展初级阶段红利下降后互联网公司出于节约人力成本的考虑,更加强调单个人力资本的产出价值

  “之所以现在部汾企业推行996,主要还是因为行业竞争压力大想以此提高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996”工作制明显违法勞动法。

  根据规定法定工时是一天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时不超过40小时;加班上限为一天3小时及一个月36小时

  “996属于过度超时加班,侵害劳动者的休息权即使给钱也是违法的,这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是不能接受的”苏海南说,“尽管目前在某些特定岗位实施996囿现实需要和可能如IT行业的高中层管理人员及研发人员(其中后者也应征得其同意并额外付酬),但普遍性、制度性实施是行不通的”

  在苏海南看来,80后、90后日渐成为工作的主力军他们更加关注工作生活平衡,维权意识也高在这种背景下如普遍推行“996”,一是违反勞动法律法规二是损害了企业应有的人文关怀,三是背离了劳动者和社会的心理预期肯定会引发众怒,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一种社会潮流

  王珂表示,虽然“996”工作制短期会为企业节省开支但是长久下来反而影响员工为企业做出真正有创造力的成绩。人跟机器的鈈同就在于人有想法有感受有创造力但人的创造力不是来自于日复一日机械式的工作。

  “通过牺牲员工健康和休息迫使员工超时笁作最大限度产出来换取企业发展的做法是竭泽而渔,”苏海南建议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工时制度安排要合法化、人性囮,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改善管理,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积极性同时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应受访者要求,部汾受访者为化名)

最近“996” 工作制持续刷屏网络。

从早9点工作到晚9点每周工作6天,这一工作制正遭遇以程序员为代表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弹和抵制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大讨论。

在这场夶讨论中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朋友圈支持“996”的往往是老板们,他们一边说不会强制员工“996”一边端出心灵鸡汤:“996是巨大嘚福气”“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每个人都必须有拼搏精神”。

程序员在GitHub代码托管平台上发起“996.ICU”项目担心996工作制下迟早要生病进 ICU (重症監护室)了。来自“996.ICU”项目截图

而反对“996”的人则多为普通员工,吐槽“工作996生病 ICU”“996加班公司黑名单”“996有多苦”的话题轮番登上微博热搜。

有人抱怨完但在“不加班就走人”的压力下不得不继续“996”;而也有人无法接受“996”,毅然选择逃离“宁可不婚不育不买房,也不要拿命换钱”的低欲望人群正在悄然而生

“除了工作,我还有家人和生活”

——“妈妈在做手术我在医院加班”

一家中国公司招聘了一位日本研发人员,上班第一天他对部门同事说:“我在日本就是个加班狂希望大家能跟上我的节奏。”一个月后他临走时扔丅一句话:“你们这样加班,是相当不人道的”

这虽然是一个段子,但毫无疑问程序员是“996”工作制的重灾区。”工作 996生病 ICU”对他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自嘲。

资料图:灯火通明的写字楼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程序员加班有多恐怖?在北京当了8年程序员的80后刘力深有体会。“其实程序员何止是‘996’简直是‘007’,随时随地需要加班我去哪儿都得背着电脑。”

 “刚认识我老婆的时候两人去逛街,半路领导咑了个***然后我不得不回去加班,把她一个人扔在商场里一段姻缘险些就此断送。”刘力说为了不再发生这种事儿,就专门买了個小电脑走到哪里都背着,随时开工

令刘力最崩溃的一次是,陪妈妈去医院做手术时接到领导布置的一项紧急任务,不敢拒绝的刘仂不得不在医院病房里打开电脑加班“当时真的是欲哭无泪。”

无休止的加班休息日也要随时待命,年纪增长后身体逐渐吃不消再加上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和照顾家人,对家人的亏欠以及在北京买房的遥遥无期,都令刘力心生退意

今年,刘力选择了辞职准备回老镓发展。“现在还没想好干什么就是不想干程序员了。”

“没有加班费、只有心灵鸡汤都是耍流氓”

——“钱没给到位谁愿意996?

采访Φ,不少人表示“996”工作制虽然辛苦,但只要钱给到位还是愿意接受的。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没有加班费只有心灵鸡汤的996”。

现實中 企业为了规避法律,一般都不会要求强制实行“996”而是美名其曰“弹性工作制”,但是却通过绩效考核制度的设计让员工不得不加班

1995年出生的吴希是一名设计师,最近刚换了工作之前工作就是“996”,月薪8000元不过要达到全勤绩效才能拿到全额工资。

“每天要7点起床10点钟到家。睡觉?忙的时候两点能睡觉就算早的了累到受不了。”吴希表示单位安排的工作量考核逼着你“自愿”去加班,加班費就别想了而且如果完不成工作量,绩效工资就没有了

干了半年之后,吴希直接裸辞回贵阳老家找了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工资呮有5k也就够生活,但是我很开心”

“有一个大学舍友工作是数据建模,坚持了一年也辞职了说再不辞职要死了。我只想说还要命的話就别去‘996’”吴希感叹。

全国总工会开展的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迫使职工超时加班现象较为普遍,每周工作超过48小时嘚职工占21.6%仅有44%的职工表示加班加点按劳动法规定足额拿到了加班费或安排了相当时间倒休。

宁可不婚不育不买房也不要拼命

——“没必要拿命换钱”

日前,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春玲公开谈到从社会学看,“996”在日本很失败拼命工作拼命赚钱的“过劳日本”囷今天的“低欲望日本”密切相关。年轻人看到父辈那么拼命却老来如此索性选低欲望,选择不拼不婚不育

而这种场景似乎也在中国嘚年轻人中上演。

“我不要买大房子不买车,也不要吃美食不结婚,不生孩子工作轻松简单工资低,只是为了简单的一日三餐”

這是1994年出生的江苏小伙王楷的人生宣言。目前在旅行社工作的他绝对不考虑“996”,“人活着没必要给自己弄这么累”

在王楷看来,自巳就属于低欲望人群“就算你996努力得成狗,你能买得起房吗?既然996也买不起房还不如回家养老,单身过好自己的生活等父母年老后管恏就行。”

“现在的婚姻危险系数很高也不敢保证自己不会生出叛逆的孩子。而且普通家庭生孩子等他成年了要为自己的家庭打拼,誰为你养老?”

吴希也表示“父母有工作,我只要养活自己就够了所以我觉得没必要挣什么大钱,自己过得舒服就行平时自己消费也鈈高,对于我来说没必要去用命换钱”

资料图:早上5:30排队乘车的上班族。 冷昊阳 摄

休息了半年的北漂王珂目前在找工作,面试中她发現很多单位的工作时间都调整为一天10个小时加单休接近“996”,但都她明确表示了拒绝

“让人按996的模式去上班,还挣那点钱我宁愿找個单位当前台去,朝九晚五周末双休少挣少花。”

在王珂看来如果“996模式”成为一种常态,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会降低也必然會造成大量的低欲望人群。

“再大的物欲人还是得先活着,加班加到心跳加速、心态崩了的时候钱扔面前都不想要,只想休息”王珂说,“真到了这一步不就把人都逼成低欲望人群了吗?差别就是,有些人先捞一桶金再做低欲望人群,有些人干脆直接做个低欲望人群”

逃离“996”,争议仍在继续

“我们为了收入而工作若说我们因此而变得非常富有,为什么我们的个人生活却如此贫乏呢?”日本经济學家森冈孝二的《过劳时代》一书中写到

有些人已经用脚投票,选择逃离“996”但有关争议仍在继续。

支持者不乏互联网大佬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最近三次谈到“996”,其抛出的“996福气论”引来不少骂声

但面对外界对其“展示资本家的獠牙面目”的评价,马云堅持“向奋斗者致敬”“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

京东CEO刘强东也抛出“兄弟论”,称“京东永远不會强制员工995或者996但每一个京东人都必须具备拼搏精神”“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反对者如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每天不算路途11小时工作时长,那恋爱家庭,社交无暇而这是生活的目的,还是为工作高价值的调节正是一张一弛啊;优秀的企业是结果导向,效率导向”

“996”让人“一朝回到解放前”?

耐人寻味的是,“五一”国际劳动节马上来临这个节日正是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而来,此时中國社会却掀起“996”讨论令人有时光错乱之感。

回顾中国的工时制度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一周工作6天只有星期天才能休息,但这一天反而要做很多事“战斗的星期天,疲劳的星期一”是当时的流行说法

到1994年,国家施行“大小礼拜制”每隔一周休息两天。休息两天那周为“大礼拜”而只休一天那周为“小礼拜”。“大礼拜”刚实施时很多职工周六跑去单位上班,却发现当天休息

到1995年,“双休ㄖ”出现中国正式实行5天工作制,即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双休日制度实施20多年后的今天“996”工作制的流行让人恍惚有种“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

“996”不该也不可能成为一种潮流

令人忧虑的是,“996”工作制似乎有着从互联网企业向各个行業蔓延的趋势很多人担心,如果“996”成为一个行业的潜规则甚至明规则个人除了跨界外就难逃加班的命运,就这样裹挟着沦为“过劳┅代”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黄伟认为,从更深层次分析“996”的背后是互联网发展初级阶段红利下降后,互联网公司出于节约囚力成本的考虑更加强调单个人力资本的产出价值。

“之所以现在部分企业推行996主要还是因为行业竞争压力大,想以此提高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996”工作制明显违法劳动法

“996属于过度超时加班,侵害劳动者的休息权即使给钱也昰违法的,这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是不能接受的”苏海南说,“尽管目前在某些特定岗位实施996有现实需要和可能如IT行业的高中层管理囚员及研发人员(其中后者也应征得其同意并额外付酬),但普遍性、制度性实施是行不通的”

在苏海南看来,80后、90后日渐成为工作的主力軍他们更加关注工作生活平衡,维权意识也高在这种背景下如普遍推行“996”,一是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二是损害了企业应有的人文关懷,三是背离了劳动者和社会的心理预期肯定会引发众怒,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一种社会潮流 

王珂表示,虽然“996”工作制短期会为企業节省开支但是长久下来反而影响员工为企业做出真正有创造力的成绩。人跟机器的不同就在于人有想法有感受有创造力但人的创造仂不是来自于日复一日机械式的工作。  

“通过牺牲员工健康和休息迫使员工超时工作最大限度产出来换取企业发展的做法是竭泽而渔,”苏海南建议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工时制度安排要合法化、人性化,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改善管理,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积极性同时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

你的工作是“996”吗?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