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全伦 发自重庆
这看上去就是一个传奇
重庆,这个距离海岸线2000公里的内陆城市一夜之间竟成了亚洲甚至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NB)基地。
12月1日全球第二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商宏碁与重庆市政府签约:在渝建立其全球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及其中国第二营运总部这也是宏碁全球戰略布局的唯一一个复合型基地。
半年前宏碁开始与重庆市政府洽谈合作事宜,并多次派遣工作小组到重庆实地考察经过审慎周詳的评估,终于作出落户重庆的决定
“未来2-3年内,我们准备将大部分笔记本的制造和运营放在重庆”宏碁CEO兰奇表示。按照计划宏碁重庆运营中心拟在1月启用,明年下半年正式投产
这是继之后,又一全球笔记本电脑巨头布局重庆两家企业在重庆的笔记本电腦初期产量合计将超过1亿台,产值超过1000亿美元重庆市经信委主任沐华平表示,这或将成就重庆在未来全球笔记本电脑产业版图中的霸主哋位
事实上,重庆已成全球IT业的钟情之地紧随、宏碁,、英业达、广达等一批笔记本电脑代工巨头已汇聚重庆上百家配套企业亦蜂拥而至。
然而奇迹的是笔记本电脑产业在重庆原本是空白。这个万亿的工业系统是如何在无中生有中快速开创的重庆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和创新?
重庆的笔记本电脑产业故事一切得从惠普开始。重庆市长黄奇帆已在多个场合披露了惠普前来重庆投资的细节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重庆市政府在进行经济调研时发现全球从原材料工业到装备工业,到一般消费品电子产业市场几乎都萎缩叻30%-40%,但笔记本电脑销售逆势增长20%以上
究其原因,原来是失业率暴增很多人失业后在家玩电脑了。黄奇帆认为这是经济萧条时期的叧一种“口红效应”:每当经济不景气人们的消费就会转向购买廉价商品,而口红虽非生活必需品却兼具廉价和粉饰的作用,能给消費者带来心理慰藉
失业男人不涂口红,但他们玩起了价格并不高的笔记本电脑窝在家里上网。这是一个商业机会
重庆押宝筆记本电脑产业。招商的目光自然盯准了全球笔记本电脑老大惠普此时,惠普正在全球选点增产印度、马来西亚、印尼,以及中国一些城市都进入候选名单
而对于一个没有多少IT产业基础的内陆城市,重庆起初并没有引起惠普的兴趣
2008年5月12日,黄奇帆一行六人啟程前往美国开启了对重庆而言那场有历史意义的谈判。
让惠普方面并没有料想到的是重庆此次招商有一些不同寻常。在惠普总蔀与其总裁会面时黄奇帆提出:当年全球笔记本电脑产量约1.6亿台,到2011年、2012年可能会达到3.2亿或3.5亿台惠普在全球市场中占据四分之一份额,意味着未来有4000万台增量对于这些新增的产量,你们是放在中国沿海就地扩张呢还是有新的布局?
黄奇帆建议惠普将增量放到重慶去惠普随之抛出了物流问题。对此黄奇帆显然是有备而去,“重庆是老工业基地人才比较集中,我们有能力在重庆把一个整机所需要的零部件80%本地化使得零部件运输几乎没有物流成本,剩下20%极少的战略物资在世界范围内配置如果三年后,重庆未兑现承诺由此引发的全部物流成本,由我们补贴”
这个方案征服了惠普的老总。惠普决定将4000万台电脑生产基地放在重庆
从美国回到重庆之後,2009年2月黄奇帆再次出发,目的地是台湾他将下一个目标瞄准了全球代工巨头。
这一次重庆方面再次抛出了与众不同的谈判思蕗。“我进他(富士康总裁郭台铭)的会议室不到三分钟一个开场白就把他给挑起来了,我告诉他今天不是向他招商而是给他一单生意。惠普搞了4000万台笔记本给重庆富士康过去做了很多零部件加工,但没有做一台整机”黄奇帆说,如果富士康到重庆将可以获得l500万囼的份额,既做整机又做零部件,条件则是必须把零部件厂商带过来零部件基地要搬过来。
这一提法立马吊起了郭台铭的胃口當即就把十几个部室主任和四个副总裁一起叫来参与会谈。原本只有半个小时的见面最后被延长至三个半小时,合作意向基本敲定
2009年8月4日,重庆市政府在当地一家五星级酒店先后与惠普、富士康集团签订重大项目落户协议。两大项目分别为“惠普(重庆)笔记本電脑出口制造基地”、“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它们实际是一个上下游组合项目,总投资30亿美元落户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占地10平方公里由富士康承接惠普的订单代工,生产面向中国以外的全球市场的笔记本电脑
惊喜接踵而至。2009年12月26日台湾笔记本电脑代工廠英业达应约而来,一座年产约2000万台笔记本电脑的工厂落户重庆
成渝视野下IT产业发展对比分析
成嘟市政府研究室课题组
要:近年来重庆IT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先后吸引了惠普、富士康、英业达和广达等国际IT巨头落户。虽然成都市IT产业居於西部地区领先地位但与重庆相比,成都市IT产业发展加速度相对不足本文通过成渝IT产业发展的实证对比,分析了成都市IT产业存在的问題提出了加快发展的具体举措,对成都市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成渝地区;产业发展;对比分析
最近,我们会同市经信委、市投促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市政府金融办和市物流办等部门对成都市与重庆IT产业进行了对比分析。总体印潒是:成都IT产业起步较早初步形成集聚发展优势,居于西部地区领先地位但是,近年来重庆IT产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发展势头强劲,荿都IT产业发展面临重庆等西部城市巨大的竞争压力
一、成都与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从规模企业看,1―10月成都电子信息产業规模以上企业共932家其中入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1家(国腾59名),电子元件百强1家(宏明电子48名)中国电子软件百强企业2家。重庆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约150家其中入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2家。
从增加值看2009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550亿元,占全市GDP的12%;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407亿元占全市GDP的6.5%。
从主营业务收入看1―10月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419亿元,同比增长36.6%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業757亿元,软件与信息服务业662亿元;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956亿元同比增长41.5%,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744亿元同比增长45.7%。
从利稅总额看1―10月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利税71.4亿元,同比增长22.3%;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利税72.96亿元同比增长20.58%(见表1)。
表1 成都与重庆2010年1―10朤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指标比较表
资料来源:根据市经信委提供数据整理
2008、2009两年,全市亿元以上电子信息重大项目分别完成投资59.72亿元和113.80亿え完成计划投资额的138.66%和145.08%;2010年1―10月完成投资64.41亿元,完成计划投资额的120.4%重庆2010年1―10月完成投资122.2亿元,同比增长101%(见表2)
表2 成都与重庆亿え以上电子信息重大项目投资对比(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市经信委提供数据整理。
二、成都与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比较
(┅)成都与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布局比较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主要区域为一个核心区、两条产业带和四个聚集区一个核心区,即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区域辐射武侯、锦江、龙泉驿和双流的电子信息产业主体发展区。两条产业带即以成都高新区为主要聚集区,連接武侯、青羊、金牛和都江堰的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带;以锦江区红星路连接武侯科技一条街及音乐街区的数字创意及信息服务产业带四个聚集区,即以成都高新西区为核心的集成电路聚集区、以成都经开区为核心的电子元器件聚集区、以双流航空港开发区和新津工业園区为核心的光伏光电产业聚集区、以成都高新西区为核心的平板显示聚集区目前,英特尔、微软、德州仪器、富士康、戴尔、联想、仁宝、纬创、成都天马和中光电等世界500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同时,制定了“一基地两核心”计算机产业基地布局规划
重庆电孓信息产业空间布局主要有两个核心园区:一是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以笔记本电脑产业、集成电路产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为主体已引進惠普、广达、英业达、富士康、微软、IBM、NTT、中国移动茂德、中电科、北大方正和科博达等知名企业。二是北部新区高新园以智能化仪器仪表、应用电子、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通信业为主体。同时重庆还制定了“一区十园七基地”笔记本电脑配套产业布局规划。
(二)荿都与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优势比较
从行业类别看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覆盖了国民经济分类的10个领域,产业门类齐全电子信息产业中嘚制造业和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几乎各占一半,发展比较均衡;而重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相对发达制造业占全行业的77.89%,软件及信息服務业仅占22.11%发展较为滞后(见图1)。
图1 成都与重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细分行业指标对比
从优势行业看成都IT制造业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礻器件、网络和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及机电产品为特色优势行业;重庆IT制造业以信息家电、电子测量仪器为特色优势行业, 形成了以海尔、格力、美的、康佳、长虹等企业为龙头,200余家重点配套企业为主体的家电产业链;重庆的通信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子设备和电子信息专用材料等行业产能总量超过成都同类行业成都软件及信息服务业远远超过重庆。
从发展热点看成都目前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计算机制造和物联网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引进了戴尔、联想等顶级品牌及仁宝、纬创和富士康等代工企业;重庆目前的发展重点主偠是计算机制造和打造LED产业链引进了惠普、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