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烟原料采购中心基地支付宝业务员是干嘛的的?工作地点具体在哪?另外长沙烟卷厂生产车间工人又是干嘛的?

原标题:湖南中烟领导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1月9日,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卢平到公司驻村扶贫点——郴州市宜章县黄沙镇新坌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并就新坌村2017年驻村帮扶工作提出新要求。公司办公室、思想政治工作部、郴州卷烟厂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卢平一行现场观摩了“芙蓉湾”新村、金龙溪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程项目,实地考察了脐橙、母猪养殖、福鹅养殖、建材、大棚瓜果、光伏发电等产业扶贫项目,深入新坌小学、老年公寓了解村民子弟就学和村民养老情况。

在结对帮扶贫困户家中,卢平勉励黄国秀要自强自立,勤劳致富;在百岁老人李秋娣的家中,她拉着老人的手送上了深情的祝福。

对于2016年驻村帮扶工作,卢平给予了高度肯定,并要求驻村工作队2017年要做好“四个坚持”:坚持生态立村,继续改善新坌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产业富村,继续抓好产业扶贫项目;坚持文教兴村,注重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承;坚持旅游名村,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发展旅游观光服务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原标题:浙江中烟宁波卷烟厂群英队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群英队”工艺提升精益管理团队成立于2013年,团队负责人由生产技术科副科长、浙江中烟精益内训师杨时政担任,团队成员由生产技术科、 技改指挥部、制丝车间和卷包车间不同专业领域的职工组成,以宁波卷烟厂工艺提升作为团队活动目标,全程参与宁波卷烟厂“十二五”易地技改项目工艺设计、设备技术协议洽谈、设备***、调试和工艺验证工作。

团队成员平均接受精益管理知识培训110课时。团队成员陆海华,卷包车间电气维修工,也是国家级邵坚铭大师工作室骨干成员之一,主持过多项技改及精益改善项目,技术创新和QC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QC成果2项,获省级QC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获烟草行业QC三等奖1项,获浙江中烟公司各类奖项50多项,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2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1项,为企业创造效益累计超过1200万元,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烟草行业“精益十佳个人”。

“群英队”成立以来,团队持续参与企业精益改善项目15项,且项目投入较小,运用厂内资源即达成项目目标。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团队运用了“标准作业”、“防差错”、“缩短换模时间”、“问题解决法”、“6S”、“TPM”、“连续流生产”、“降低设置时间”等精益工具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了项目预设的目标,项目目标实现了达到100%,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改善了部分工艺指标控制水平,提升了工作效率,工作流程显著优化、管理方式显著改善,且有效措施全部标准化,项目成果实现了有效落地,部门老厂完成的项目成果直接推广应用至新厂。

2015年7月在杭州举行的浙江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会上,团队项目《降低QTM故障次数》、被授予2015年度浙江省优秀QC成果“一等奖”和优秀发布奖,且被推荐为“全国优秀QC小组”。

2016年,在厦门召开的全国烟草行业企业管理现场会上,团队成员陆海华被评为全行业“精益十佳个人”。

杨时政:宁波卷烟厂生产技术科副科长。

工作简历和特长:1992年毕业于宁波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从事卷烟工艺质量管理工作20多年,受过卷烟工艺、质量管理、统计技术、标准化体系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工艺质量管理、项目研究的能力。具有工程师职称,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通过了中质协注册六西格玛黑带考试,取得注册质量工程师职业资格,是国家级“邵坚铭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和浙江中烟QC项目、六西格玛项目、精益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历年来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工艺质量研究和精益改善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的“卷烟生产工序质量评价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国烟科[2005]第14号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获省优秀QC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获浙江中烟质量改进各类奖项30多项,并获得过全国质量信息过班组、浙江省质量信息过班组特等奖。

团队分工:负责科技创新、精益管理工作,组织推进科技创新活动和精益改进项目的开展。

陆海华:宁波卷烟厂卷包车间电气维修工。

个人特长: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对卷烟设备电气控制系统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熟悉西门子STEP7编程语言编程、wincc人机界面软件、profibus和CAN总线控制技术、变频器和伺服控制器技术等先进卷烟设备电控技术,具有独立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电气设备、计算机硬件维护以及软件开发等。目前,掌握的自动化、信息化控制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是国家级邵坚铭大师工作室骨干成员之一。

主持过多项技改及精益改善项目,技术创新和QC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QC成果2项,获省级QC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获烟草行业QC三等奖1项,获浙江中烟公司各类奖项50多项,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2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1项,为企业创造效益超过1200万元。

团队分工:负责卷包设备改进和工艺提升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冯海:宁波卷烟厂制丝车间电气主维修。

个人特长: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熟悉Rockwell相关PLC控制系统,西门子S7-300,400系类控制系统,熟悉Rslogix编程软件5、500、500系列,,熟悉SETP-7,WINCC,IFIX,Historian实时数据库等相关软件,熟悉制丝流水作业生产线控制工艺,电气构架,组成,具备维修、改进、改造能力,熟悉流量计、温度、压力、重量等检测传感器的应用,故障识别等。

主持过多项技改及精益改善项目,技术创新和QC项目先后获得获浙江中烟公司各类奖项60多项,获得公司创新改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QC成果三等奖13项,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5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9项。这些项目为企业创造效益超过1400余万元,节约企业成本300多万元。

团队分工:负责制丝设备改进和工艺提升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何逸波:生产技术科辅料核算员,兼职公司精益内训师。

个人特长:熟悉制丝、卷包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理论,擅长数据分析,六西格玛理论及应用。担任公司精益内训师以来,开设并讲授了《六西格玛基础知识及项目管理》、《数据分析及Minitab的应用》两门课程。主持并参与多项质量改进项目,入职以来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两篇。

团队分工:负责项目卷包设备相关项目的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工作。

宋金华:生产技术科生产调度员。

个人特长: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熟悉制丝、卷包流水作业生产线控制工艺,熟悉滤棒设备及工艺的方面的内容。

获得质量工程师(中级)及六西格玛黑带注册***,主持过多项质量改进及精益改善项目,参与多项科技项目,获得省部级QC成果二等奖1项,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4篇。获浙江中烟公司各类奖项10多项,其中获得浙江中烟一等奖2项,这些项目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获得了2014年第九届海洋王杯全国QC小组赛成果发表赛二等奖。2013年获得浙江中烟公司先进工作者。

团队分工:负责生产协调、生产流程梳理及滤棒成型相关项目的实施工作。

高雪峰:生产技术科制丝工艺员。

个人特长: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 年作为宁波卷烟厂“十二五”易地技改指挥部制丝卷包工艺技术员,全程参与制丝、卷包工艺设计、工艺设备技术协议洽谈和设备***调试和工艺验证工作,熟悉制丝、卷包生产线控制工艺。

通过六西格玛黑带考试,兼职六西格玛绿带培训讲师。主持过多项质量改进及精益改善项目,参与多项科技项目,获公司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鼓励奖3项,完成授权或受理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表科技论文7篇。

团队分工:负责制丝工艺提升相关项目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工作。

张青松:生产技术科副科长,负责制丝、卷包精益项目咨询和指导工作;

李冠华:生产技术科制丝工艺员,负责制丝精益项目的实施工作;

杨道剑:生产技术科卷包工艺员,负责卷包精益项目的实施工作。

提高长嘴滤棒290的吸阻达标率

统计宁波卷烟厂2016年6月至2016年9月的滤棒吸阻达标率情况,长嘴(120mm长度)滤棒260和普棒270(100mm长度)的吸阻达标率为80%,长嘴(120mm长度)滤棒290的吸阻达标率为45%,低于同期生产的上述两牌号。

宁波卷烟厂对此问题高度重视,召集生产技术科、卷包车间、工程装备科、动力车间及公司物资供应部等相关部门,抽调骨干力量组成项目攻关团队,明确团队项目职责,确定制定团队章程,章程中明确要求定期组织项目会议,并制定了项目实施计划表及过程监控记录表。

项目团队通过滤棒成型工艺流程图进行分析,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入手,通过头脑风暴法并结合变量流程图共找出12个影响因子。

项目团队从12个影响因子与Y的关联性、改动难度、成本消耗三个方面运用因果矩阵(CE矩阵)对12个影响因子进行团队评估打分,最终筛选出7个因子。

项目团队对7个因子(来料丝束稳定性、稳定辊压力、开松比、拉伸比及车速,空气喷嘴开度、压力辊压力),制定验证及量化分析计划,分析其是否显著。

通过以上统计工具及方法的应用,项目团队最终确定丝束来料稳定性、稳定辊压力、开松比、拉伸比及车速(共5个因子)对指标Y有显著影响,为显著因子。

项目团队团队对丝束稳定性进行单因子实验,认为丝束达到生产区域后至少平衡24小时能达到稳定状态。

对DOE实验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响应优化器等工具,确定较优的参数(稳定辊压力0.05bar、开松比1.40、拉伸比0.95、车速300m/s),对较优参数进行50批次的双T检验,认为该组参数有效。

项目团队经过以上的固化措施,进行为期3个月的验证跟踪,生产长嘴滤棒290时的吸阻达标率稳定在75%,超过团队设定的目标(目标为70%)。

项目团队针对项目成果进行了标准化措施,拟定并实施了《关于宁波卷烟厂生产长嘴290滤棒原料预约及使用的暂行规定》及《关于宁波卷烟厂生产长嘴290滤棒暂行相关技术标准的通知》等2个文件。

经过本项目的实施,项目设定的目标完成。与项目实施前相比,效率得到提升,业务流程得到了显著优化,管理方式得到改善。同时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经过项目的实施后,质量合格的滤棒的有效可转化率提升10%,相当于丝束有效使用率提升10%,年生产长嘴290滤棒所用的丝束为3600包,每包为3万元,年收益=3600包*3万元/包*10%=108万,项目成果实现了推广应用。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